小麦秸秆生物质论文-陈永,苏静

小麦秸秆生物质论文-陈永,苏静

导读:本文包含了小麦秸秆生物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东丰,生物质发电,热电联产项目,秸秆,燃煤发电机组,国家发展规划,蒸汽联合循环,火力发电,主要燃料,年发电量

小麦秸秆生物质论文文献综述

陈永,苏静[1](2019)在《山东丰源集团:把秸秆变成电》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 今年以来,山东丰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加快创新转型步伐,与中石油昆仑燃气有限公司合资建设了2×200兆瓦(E级)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热电联产项目。目前,丰源集团已建成两台25兆瓦生物质发电机组和一个30兆瓦光伏发电项目。据了解,生物质发电项目以(本文来源于《中国煤炭报》期刊2019-08-13)

闫鹏[2](2019)在《小麦秸秆生物质碳的制备及其储能材料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锂离子电池被认定为发展前景较好的能量存储装置之一,具有工作电压偏高、高比能量、循环性能优秀、使用便捷无危险且无记忆效应等众多优势,已经在种类繁多的储能电池产品中脱颖而出且市场需求还在不断上升中。石墨材料由于其低电位平台,可接受的比容量,稳定的循环性能以及低成本而广泛用作商用锂离子电池(LIBs)中的负极电极。然而,石墨材料较小的层间距离会导致锂离子在其中的扩散变得困难,且在大电流工作时易出现锂枝晶现象造成安全事故,严重影响了未来高性能锂离子电池的进步。因此,开发新的可替代石墨材料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迫在眉睫。本文以小麦秸秆为原料,KOH为活化剂,采用高温碳化和化学活化的方法制备了多孔生物质碳并将其应用为锂离子电池(LIBs)的负极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XRD)、比表面积及孔径分析(BET)、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表征了其微观形貌和结构。结合微观形貌和结构分析了其电化学性能,同时分析了碳化过程中造成生物质碳分级多孔结构的反应机理,并探究了多孔结构的形成机理。为表征其是否适合作为LIBs负极材料,将制得的多孔生物碳材料作为负极材料装配成纽扣电池,并使用相关仪器对其进行恒流充放电、电化学阻抗、倍率与循环性能等一系列电化学测试。研究表明,经KOH活化后的生物质碳在1mv/s的扫描速率下比电容达到271.7F/g,所制得的锂离子电池在0.1C倍率下首次放电比容量为797.3 mAh/g,首次库伦效率达到42.9%,在第二个循环中达到了342.7mAh/g的可观放电比容量,同时循环100次后放电比容量稳定在310.5mAh/g,在循环过程中比电容保持率超过90%,库伦效率始终稳定在95%左右,证明制得电池的倍率性能和循环稳定性较为优秀。本文制备的生物质碳拥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和丰富的分级多孔结构,能够增加材料的表面活性区域进而提供更多的电化学活性位点以及缩短了离子和电子的传输距离,最终使电池各方面性能参数得到提升。(本文来源于《南昌大学》期刊2019-05-22)

姬强,马媛媛,刘永刚,王锐,孙权[3](2019)在《秸秆生物质炭对土壤结构体与活性碳分布、转化酶动力学参数及小麦生长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明生物质炭输入土壤后与水稳性团聚体的作用机理,及对土壤活性碳库、微生物活性、作物生长的促进作用。以生物质炭和秸秆碳为外源碳材料,两者等碳量添加条件下,在小麦不同生育期采用湿筛法、电镜扫描、酶动力学方程等方法,测定土壤结构、酶活性、活性有机碳、及小麦产量等指标的响应情况。结果表明:生物质炭添加下,土壤>0.25 mm大颗粒团聚体显着增加了16.9%—45.8%;土壤结构体分布以土壤大颗粒团聚体为主,含量约为小颗粒团聚体的2倍。生物质炭少量或适量添加(0.8%或2.4%),土壤微生物量碳增加了9.7%—33.6%,溶解性有机碳降低了12.6%—27.5%;而过量添加下(8%),则呈现正好相反的规律。生物质炭输入下,转化酶动力学参数Km、Vmax、k分别下降了17.3%、17.0%、16.1%。生物质炭适量添加下,小麦产量增加了14.9%—19.1%;秸秆3%和10%添加水平下,小麦产量则下降了37.3%和90.1%。整体而言,生物质炭通过增加>0.25 mm大颗粒团聚体的形成及土壤转化酶的活性来促进土壤结构和作物的生长的改善,且生物质炭在2.4%水平下的生物质炭添加改善作用最为突出,有助于研究区域过剩秸秆资源的资源化利用。(本文来源于《生态学报》期刊2019年12期)

张利亚,王留成,李心雨,李伊光,程灿[4](2018)在《小麦秸秆低温热解制备生物质炭的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小麦秸秆为原料,采用自制低温热解装置制备生物质炭;在原料热重分析基础上,考察热解温度对生物质炭产率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00~320℃温度范围内,随着温度升高生物质炭的产率降低,灰分和固定碳含量上升,挥发分含量呈递减趋势,说明小麦秸秆生物质炭的能量密度随温度的升高而提高;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IR)和扫描电镜(SEM)对产物进行表征,为小麦秸秆热解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基础数据。(本文来源于《磷肥与复肥》期刊2018年06期)

刘杰云,邱虎森,王聪,汤宏,沈健林[5](2018)在《小麦秸秆生物质炭添加对第四纪红壤CO_2和N_2O排放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生物质炭具有含碳量高、吸附性强、不易分解等特点,农田施用生物质炭被认为是一种新型的土壤固碳和温室气体减排措施。本研究以第四纪红色粘土母质发育的红壤为对象,添加不同量的小麦秸秆生物质炭(0、0.5%、1%、2%和2.5%w/w),以不添加生物质炭处理为对照,在25℃恒温,保持田间持水量稳定的条件下,进行60 d的室内培养,通过测定培养期间土壤CO_2和N_2O排放与相关土壤性质,分析其动态变化,探讨生物质炭添加对红壤CO_2和N_2O排放的影响及其机制。结果表明,生物质炭添加极显着的影响CO_2和N_2O排放(P<0.01)。在培养期的前15 d,尤其是前2 d,与对照相比,生物质炭添加促进了CO_2排放,且随着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加,这与生物质炭本身含有的可溶性有机碳分解和无机碳释放有关。与CO_2排放相反,在培养期的前10 d,生物质炭添加较对照降低了N_2O排放。这是由于生物质炭吸附土壤中的NH4+-N,降低了硝化过程产生的N_2O排放所致。在培养期的15~60 d,与对照相比,各生物质炭处理均显着降低了CO_2的排放(P<0.05),降幅达8.2%~18.4%。培养10 d之后,与对照相比,生物质炭增加了土壤N_2O排放。从整个培养期来看,与对照相比,生物质炭添加促进了CO_2(0.5%生物质炭处理显着降低,P<0.05)和N_2O排放,增幅分别为-6.3%~18.7%和16.9%~58.5%。研究表明,在室内培养条件下小麦秸秆生物质炭添加促进了第四纪红壤的CO_2和N_2O排放,该结果可以为田间条件下应用生物质炭作为减排措施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农业现代化研究》期刊2018年01期)

左静,陈德,郭虎,王静波,隋凤凤[6](2017)在《小麦秸秆生物质炭对旱地土壤铅镉有效性及小麦、玉米吸收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高(40 t·hm~(-2))、低(20 t·hm~(-2))两个不同施用量将小麦秸秆生物质炭施用到小麦-玉米轮作模式下的碱性旱地土壤,分析生物质炭对Pb、Cd污染土壤中小麦、玉米籽粒Pb、Cd的富集以及土壤Pb、Cd的生物有效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旱地土壤中,小麦秸秆生物质炭在小麦、玉米两季均能有效提高土壤有机碳含量,两季最高增加量分别是对照的2.4倍和2.8倍;同时显着降低土壤Ca Cl2-Pb和Ca Cl2-Cd的含量,最大降幅分别达到53%和50%,进一步表现为小麦籽粒Pb、Cd含量的显着降低,降幅最高分别为43%和21%,但小麦籽粒Pb、Cd含量仍高于现行国家标准(Cd<0.1 mg·kg~(-1),Pb<0.2 mg·kg~(-1)),而对玉米籽粒Pb、Cd含量无显着影响。在对污染水平及施炭量的多因素方差分析中发现,20 t·hm~(-2)的施炭量可在短期内达到修复目的,而40 t·hm~(-2)施炭量的治理效果可至少维持两个生长季。因此,小麦秸秆生物质炭对碱性旱地土壤Pb、Cd污染的修复,主要是通过提高土壤有机碳含量以及生物质炭丰富的官能团对土壤Pb、Cd的吸附螯合及络合作用来降低土壤Pb、Cd的生物有效性,从而降低小麦籽粒的Pb、Cd富集,并且其持效性在一定生物质炭施用范围内随施用量的增加而延长。(本文来源于《农业环境科学学报》期刊2017年06期)

南学军[7](2017)在《N肥配施生物质炭和秸秆还田对土壤和小麦氮磷含量及其N:P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氮磷生态计量化学为研究作物-土壤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及其能量流动提供了崭新视角,通过研究氮磷等主要化学元素的计量关系,可以把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等不同层次有机地联系起来,从而深入揭示植物生长特征及其与限制性因子的相互关系。这种视角可以为旱作农田作物群落生产力与化学元素之间的关系开辟新的研究途径。为此,本文以甘肃省定西市旱作农田春小麦-土壤系统为研究对象,采用田间定位试验,通过探讨N0(无氮肥和生物质炭添加,对照)、N50(氮肥50kg·hm-2·a-1、无生物质炭添加)、N100(氮肥100kg·hm-2·a-1、无生物质炭添加)、B(生物质炭15t·hm-2)、BN50(氮肥50kg·hm-2·a-1、生物质炭15t·hm-2)、BN100(氮肥100kg·hm-2·a-1、生物质炭15t·hm-2)、S(全量秸秆还田)、SN50(氮肥50kg·hm-2、全量秸秆还田)、SN100(氮肥100kg·hm-2、全量秸秆还田)九种不同N肥配施生物质炭和秸秆还田处理下旱作农田土壤养分含量,并探索各处理下小麦和土壤的生态化学计量特征,为旱作农田养分限制性以及进行合理性施肥等科学经营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的结果是:(1)不同N肥配施生物质炭和秸秆还田下旱作农田土壤有机质、全N、全P、速效N、速效P分布格局发生明显变化,尤其是生物质炭配施100kg·hm-2氮肥处理可显着提高土壤有机质、全N、全P和速效养分含量,说明生物质炭配施氮肥措施更能够有效培育土壤肥力,进而促进土壤碳氮磷的储存。(2)土壤N:P分析表明,不同处理0-30cm土层全N:P比在1.42~1.58之间,速效N:P比在1.08~1.29之间,生物质炭添加下土壤速效N:P比最高,表明生物质炭对P的摄取存在较高的转移率,因此对P素的重吸收明显。由于生物质炭配施氮肥更能够促进土壤N素的充分供给和有效利用,因此生物质炭输入下土壤中速效N:P比相比秸秆还田更高。(3)不同N肥配施生物质炭和秸秆还田配施N肥各处理均不同程度地显着提高了小麦全N含量和全P含量;除生物质炭和秸秆还田处理之外,其他处理均显着提高了各器官全N含量,生物质炭配施100kg·hm-2N肥处理提高小麦地上各器官全P含量最明显,炭-肥互作显着提高了土壤速效氮磷含量,这进一步提高了氮磷素的养分有效性,最终使得小麦N、P含量得以提高。(4)不同N肥配施生物质炭和秸秆还田下小麦N:P变化特征表明,小麦地上部水平N:P介于19.49~22.52之间,其中小麦叶片N:P在16.61~22.36,茎秆N:P在18.56~25.64,籽粒N:P为18.35~21.68。不同处理下小麦不同器官N:P比变化较小,反映了旱作农田小麦N、P养分元素的计量比随着N肥配施生物质炭和秸秆还田添加的不同在一个很小的范围内波动,旱作农田小麦N:P计量比具有内在的稳定性,符合内稳性假说。(5)相关性分析表明,无论是小麦各器官水平还是地上部水平,不同N肥配施生物质炭和秸秆还田小麦P含量与N:P比的相关性最显着,各处理下小麦N:P比值均大于16,且黄土高原黄绵土的有效P含量远远低于全国速效P含量平均值,因此研究区小麦种群可能受到P素的限制。(6)小麦生物产量分析表明,生物质炭配施100kg·hm-2 N肥和秸秆配施100kg·hm-2N肥措施提高了小麦生物产量,二者叶片产量增幅分别达14.81%和10.92%,茎秆产量增幅分别达58.91%和52.32%,籽粒产量增幅分别达55.26%和36.78%。生物质炭、秸秆等有机物料和氮肥的交互作用能够显着提高土壤速效养分含量,从而促进小麦根系的养分吸收,因此促进了小麦的生长。(7)综合各处理结果来看,相比对照处理,各处理均显着提高了土壤养分含量,并显着提高了作物产量,同时各处理显着增加了小养分含量,从而促进了小麦对氮磷的吸收,进而最终显着降低了植物计量比。尤其是生物质炭配施100kg·hm-2N肥措施效果最明显,其综合表现最优,因此研究认为生物质炭配施100kg·hm-2 N肥更能够促进区域耕地地力的逐步提升。(本文来源于《甘肃农业大学》期刊2017-05-01)

张如玉,刘海波,邹雪华,庆承松,李梦雪[8](2017)在《小麦秸秆驱动菱铁矿热解制备磁性生物质碳及其吸附Cd~(2+)活性》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小麦秸秆和菱铁矿为原料,在500℃下热处理改性,制备了一种C-Fe_3O_4复合材料.采用FTIR、XRD、SEM、BET、磁化率仪对C-Fe_3O_4复合材料(以下统称复合材料)进行表征.考察了接触时间、初始pH、初始Cd~(2+)浓度、离子强度对Cd~(2+)去除率的影响,结合吸附前后表征结果分析了复合材料对Cd~(2+)的吸附机制.结果表明:复合材料及单独煅烧制备的小麦秸秆炭的比表面积分别为23.38 m~2·g~(-1)和7.20 m~2·g~(-1),孔容积分别为1.04×10-1cm~3·g~(-1)和2.23×10-2cm~3·g~(-1),平均孔径分别为17.74 nm和12.38 nm;红外光谱显示复合材料和小麦秸秆炭表面富含羧基、羟基等具有金属离子吸附活性的官能团;磁化率测试结果显示复合材料的质量磁化率为42 900×10~(-8)m~3·kg~(-1).复合材料对Cd~(2+)的吸附动力学用准二级动力学模型拟合度最好;吸附等温线符合Freundlich模型;pH在3.0~6.0之间,吸附容量随pH增大而升高,pH在6.0~9.0之间,吸附容量趋于稳定;pH在4.0~9.0之间,解析量随pH增大而减少;离子强度从1 mmol·L~(-1)增至100 mmol·L~(-1),Cd~(2+)的吸附容量略有减少,解析率由0.51%提升至8.5%;说明复合材料主要通过表面络合作用及离子交换去除溶液中的Cd~(2+).此外,复合材料的磁化性能使其在固液分离方面比一般的吸附材料具有很大优势.(本文来源于《环境科学》期刊2017年08期)

高青,齐学斌,赵志娟,李中阳,樊涛[9](2017)在《小麦秸秆和小麦秸秆生物质炭对低质量浓度Cd~(2+)的吸附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再生水灌溉镉污染问题,研发新型低成本高效重金属吸附材料。以农业废弃小麦秸秆和小麦秸秆生物质炭为研究对象,研究了麦秆和小麦秸秆生物质炭对低质量浓度Cd~(2+)的吸附性能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麦秆和小麦秸秆生物质炭对Cd~(2+)的吸附特性符合Langmuir方程,且吸附作用主要发生在吸附开始的10 min,试验条件下,生物质炭对Cd~(2+)去除率达90%以上,麦秆对Cd~(2+)去除率为70%左右;pH值对麦秆吸附Cd~(2+)影响显着,对生物质炭吸附Cd~(2+)影响极显着,pH值为3~6时生物质炭对Cd~(2+)的吸附效果较好。温度显着影响麦秆对Cd~(2+)的吸附,温度对生物质炭吸附Cd~(2+)无显着影响,当吸附材料投加量大于0.5 g/L即固液比大于0.45 g/mg时,增大二者投加量对其吸附Cd~(2+)没有显着影响。(本文来源于《灌溉排水学报》期刊2017年02期)

侯彬,王海芳,崔佳莹,卢静[10](2016)在《小麦秸秆生物质炭吸附Cr(Ⅵ)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农业废弃物小麦秸秆制备生物质活性炭,分别用HNO_3、Na OH和KMn O_4进行改性,通过Boehm法对不同改性活性炭进行表征,考察了吸附时间、p H及Cr(Ⅵ)初始浓度对吸附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经硝酸改性的活性炭,官能团总量提高,吸附Cr(Ⅵ)的效果和吸附速率最高,受p H变化的影响更小。Langmuir和Freundlich吸附等温线均能反映未改性和硝酸改性活性炭的吸附情况,二者的吸附过程均可用Lagergen二级动力学模型描述。(本文来源于《电镀与精饰》期刊2016年07期)

小麦秸秆生物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锂离子电池被认定为发展前景较好的能量存储装置之一,具有工作电压偏高、高比能量、循环性能优秀、使用便捷无危险且无记忆效应等众多优势,已经在种类繁多的储能电池产品中脱颖而出且市场需求还在不断上升中。石墨材料由于其低电位平台,可接受的比容量,稳定的循环性能以及低成本而广泛用作商用锂离子电池(LIBs)中的负极电极。然而,石墨材料较小的层间距离会导致锂离子在其中的扩散变得困难,且在大电流工作时易出现锂枝晶现象造成安全事故,严重影响了未来高性能锂离子电池的进步。因此,开发新的可替代石墨材料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迫在眉睫。本文以小麦秸秆为原料,KOH为活化剂,采用高温碳化和化学活化的方法制备了多孔生物质碳并将其应用为锂离子电池(LIBs)的负极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XRD)、比表面积及孔径分析(BET)、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表征了其微观形貌和结构。结合微观形貌和结构分析了其电化学性能,同时分析了碳化过程中造成生物质碳分级多孔结构的反应机理,并探究了多孔结构的形成机理。为表征其是否适合作为LIBs负极材料,将制得的多孔生物碳材料作为负极材料装配成纽扣电池,并使用相关仪器对其进行恒流充放电、电化学阻抗、倍率与循环性能等一系列电化学测试。研究表明,经KOH活化后的生物质碳在1mv/s的扫描速率下比电容达到271.7F/g,所制得的锂离子电池在0.1C倍率下首次放电比容量为797.3 mAh/g,首次库伦效率达到42.9%,在第二个循环中达到了342.7mAh/g的可观放电比容量,同时循环100次后放电比容量稳定在310.5mAh/g,在循环过程中比电容保持率超过90%,库伦效率始终稳定在95%左右,证明制得电池的倍率性能和循环稳定性较为优秀。本文制备的生物质碳拥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和丰富的分级多孔结构,能够增加材料的表面活性区域进而提供更多的电化学活性位点以及缩短了离子和电子的传输距离,最终使电池各方面性能参数得到提升。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小麦秸秆生物质论文参考文献

[1].陈永,苏静.山东丰源集团:把秸秆变成电[N].中国煤炭报.2019

[2].闫鹏.小麦秸秆生物质碳的制备及其储能材料应用研究[D].南昌大学.2019

[3].姬强,马媛媛,刘永刚,王锐,孙权.秸秆生物质炭对土壤结构体与活性碳分布、转化酶动力学参数及小麦生长的影响[J].生态学报.2019

[4].张利亚,王留成,李心雨,李伊光,程灿.小麦秸秆低温热解制备生物质炭的性能研究[J].磷肥与复肥.2018

[5].刘杰云,邱虎森,王聪,汤宏,沈健林.小麦秸秆生物质炭添加对第四纪红壤CO_2和N_2O排放的影响[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8

[6].左静,陈德,郭虎,王静波,隋凤凤.小麦秸秆生物质炭对旱地土壤铅镉有效性及小麦、玉米吸收的影响[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7

[7].南学军.N肥配施生物质炭和秸秆还田对土壤和小麦氮磷含量及其N:P的影响[D].甘肃农业大学.2017

[8].张如玉,刘海波,邹雪华,庆承松,李梦雪.小麦秸秆驱动菱铁矿热解制备磁性生物质碳及其吸附Cd~(2+)活性[J].环境科学.2017

[9].高青,齐学斌,赵志娟,李中阳,樊涛.小麦秸秆和小麦秸秆生物质炭对低质量浓度Cd~(2+)的吸附特性研究[J].灌溉排水学报.2017

[10].侯彬,王海芳,崔佳莹,卢静.小麦秸秆生物质炭吸附Cr(Ⅵ)的研究[J].电镀与精饰.2016

标签:;  ;  ;  ;  ;  ;  ;  ;  ;  ;  

小麦秸秆生物质论文-陈永,苏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