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民族文化课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民族文化,园本课程,实践,运用
民族文化课程论文文献综述
何清祥[1](2019)在《民族文化融入幼儿园园本课程的实践运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幼儿园园本课程是实现幼儿园教育目的和教育价值的重要载体之一,如何将民族文化融入幼儿园园本课程,能够使幼儿获得最优成长的促进发展的资源。民族文化的融入既能够有助于培养幼儿良好个性品质的形成,又能有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弘扬。笔者拟从园本课程的层次性、综合性等对民族文化加以实践运用,对幼儿园园本课程的开发和实践运用具有及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来源于《中华少年》期刊2019年34期)
黄娜娜[2](2019)在《少数民族地区高校民族文化课程传承民族文化的困境与出路》一文中研究指出少数民族地区的高校承担着继承少数民族文化,培养高水平民族人才的重要使命。它将继承该地区的少数民族文化,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国家的历史和文化,建立民族信心。目前,我国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开设民族文化课程仍存在诸多问题,不足以充分发挥继承民族文化的作用。本文试图梳理当前我国少数民族地区高校的民族文化课程的困境和问题,从而针对性地提出摆脱困境的出路。(本文来源于《教书育人(高教论坛)》期刊2019年33期)
吴昊东[3](2019)在《民族文化资源引入幼儿园课程的实践与探索——以黔东地区土家族文化资源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地方性民族文化资源是课程开发进程中重要的可利用资源,依托土家族文化资源进行幼儿园课程建设对儿童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民族文化资源引入幼儿园课程进程中,可以从主题活动、游戏活动、区域活动、环境创设、家园共育等五个方面进行探索与实践。(本文来源于《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10期)
路树萍[4](2019)在《基于民族文化传承视域下的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特色课程开发与实施》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高职高专课程建设与改革的不断推进,特色课程建设的概念日益走进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视野,如何开发和利用好本土化课程资源,如何在专业课程建设中挖掘思政元素,体现课程育人的功能,成为广大教师面临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尤其对于民族地区的高职教育,既有培养人才的责任,同时也肩负着传承民族文化、服务地方经济文化事业的社会担当。基于此,内蒙古锡林郭勒职业学院学前教育专业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进行了基于蒙古族文化的特色课程开发与建设,并推广实施于实践教学中,对推动当地的幼儿园特色建设及培养学前教育专业人才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本文来源于《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10期)
王立峰,韩衍金[5](2019)在《从武术本质论学校武术课程中民族文化与精神的传承》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辩证唯物主义本质理论的指导下,通过文献搜集、实地调研等方法研究武术课程中民族文化和精神的传承。技击文化是学校武术课程的核心内容,功法教学是课程的基础准备,套路艺术演练是教育的形式载体,武术文化和民族精神的传承以完整武术的内容体系为保障,以教育环境和氛围为依托,教学、训练和竞赛叁种形式结合是学校实现其传承的主要途径。(本文来源于《中华武术(研究)》期刊2019年10期)
黄锦莹,冼文婷[6](2019)在《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文化传承与校本课程开发——以广西金秀大瑶山瑶族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广西金秀大瑶山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传承的现状,本文从地理位置、风景名胜、语言文化、瑶医瑶药、瑶族歌舞、瑶族服饰、民族体育、民族节日、瑶族起源等方面阐述如何开发少数民族文化特色校本课程。(本文来源于《文教资料》期刊2019年28期)
范小婷,陈萍,陈攀[7](2019)在《民族文化自信视域下《壮医药线点灸学》课程的教学策略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壮医学是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壮医药线点灸疗法是壮医药的特色外治疗法之一,《壮医药线点灸学》课程是我校所有医学类专业的选修课程,在医学专业课程的教学中融入民族文化自信是提高医学生对传统文化自信心的重要举措。本文根据《壮医药线点灸学》课程的特点,针对壮医药线点灸疗法的"病因病机"、"起源与发展"、和"临床运用"等部分的教学内容中融入壮族的民族文化,初步探究培养大学生民族文化自信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感受壮族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壮医药线点灸疗法的临床疗效,使其自觉形成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增强对壮医药线点灸疗法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本文来源于《教育现代化》期刊2019年79期)
李树翠[8](2019)在《地方高校介入云南民族文化教育传承模式研究——以文山学院“云南民族文化专题”课程为个案》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地方高校介入云南民族文化教育传承模式为基础,以云南民族文化课程为个案,探索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地方高校建构民族文化教育传承的模式,以期将较好模式推广应用到更多的领域,以多种方式对民族文化加以保护和传承。(本文来源于《文山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范斌[9](2019)在《基于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地方性民族文化课程建设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层、更持久的力量。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增添了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其中,蒙古族优质特色文化资源作为中华民族文化大家庭中的一员,在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和价值。(本文来源于《文化创新比较研究》期刊2019年25期)
杜天一[10](2019)在《基于民族文化传承的中职学校美术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一文中研究指出中职美术课程融汇了创新型理论基础与就业型专业技能,是民族文化的活态传承方式。依托四十年改革开放奋进开拓精神,国家重视民族文化传承工作,分析民族文化传承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上海市大众工业学校美术校本课程的案例实践探索为依据,探索民族文化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策略,以传承民族文化,挖掘民族文化资源与创新性人才,鞭策民族文化延续。(本文来源于《教育现代化》期刊2019年69期)
民族文化课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少数民族地区的高校承担着继承少数民族文化,培养高水平民族人才的重要使命。它将继承该地区的少数民族文化,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国家的历史和文化,建立民族信心。目前,我国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开设民族文化课程仍存在诸多问题,不足以充分发挥继承民族文化的作用。本文试图梳理当前我国少数民族地区高校的民族文化课程的困境和问题,从而针对性地提出摆脱困境的出路。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民族文化课程论文参考文献
[1].何清祥.民族文化融入幼儿园园本课程的实践运用[J].中华少年.2019
[2].黄娜娜.少数民族地区高校民族文化课程传承民族文化的困境与出路[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9
[3].吴昊东.民族文化资源引入幼儿园课程的实践与探索——以黔东地区土家族文化资源为例[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9
[4].路树萍.基于民族文化传承视域下的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特色课程开发与实施[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9
[5].王立峰,韩衍金.从武术本质论学校武术课程中民族文化与精神的传承[J].中华武术(研究).2019
[6].黄锦莹,冼文婷.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文化传承与校本课程开发——以广西金秀大瑶山瑶族为例[J].文教资料.2019
[7].范小婷,陈萍,陈攀.民族文化自信视域下《壮医药线点灸学》课程的教学策略初探[J].教育现代化.2019
[8].李树翠.地方高校介入云南民族文化教育传承模式研究——以文山学院“云南民族文化专题”课程为个案[J].文山学院学报.2019
[9].范斌.基于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地方性民族文化课程建设研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
[10].杜天一.基于民族文化传承的中职学校美术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J].教育现代化.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