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的产业发展面临着本币升值和产业转型的双重压力。在经济衰退期时,非常有必要研究行业盈利如何变化、产业如何升级。日本第一次石油危机时期的背景和我国目前的情况比较相像,其经验值得我们借鉴。本文分析该时期日本的产业升级、企业的生产经营、技术进步等,并给出对中国现阶段产业转型的启示。
一、问题的提出
世界性的金融危机和石油价格的高位运行无疑是2008年最热门的话题,虽然近期受金融危机的影响石油价格大跌,但是国际石油的供给关系并未改变,需求方面世界各国对于石油的需求逐年提高,供给方面近20年来都未发现巨型油田,而现有的中东以及非洲各油田已接近石油开采的顶峰。油价的下跌是基于对金融危机的恐惧以及受到投机资金的影响,基于最基本的供求关系,油价在未来仍然有向上发展的动力,中国作为能源消耗大国在未来仍将面临能源成本上升的严重问题。
70年代发生的两次石油危机对全球经济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日本是如何顺利渡过这两次石油危机,实现产业结构升级的,将是本文主要讨论的内容,并对中国给出借鉴启示。
二、日本经济短周期的组成
战后,日本经济通过工业化发展奠定了世界经济大国的地位。根据日本财务省的划分,在此期间日本经济经历了十个短周期,每个短周期都由扩张期和衰退期组成。
年代上来看,1945—1952年为战后复兴时期,1952—1960年为奠定经济基础时期,1960—1973年为高速增长时期,实际GDP平均增速保持10%的水平,1973—1979年为多样化时期,平均增速为5%左右。第一次石油危机的爆发时间就是高速增长时期的末端,1973年。
通过分解日本实际GDP的构成比例我们发现,虽然各项支出相对于GDP增速的比例基本保持稳定,但在扩张期和衰退期的表现却是不一样的,这就决定了行业增长的区别。虽然在扩张期中政府消费和私人消费表现比较突出,但在衰退期中设备投资、库存以及出口表现比较强劲,占GDP比例分别为14.2%、1.5%和10.7%。其中,设备投资在经济衰退期中的表现最为突出,不但保持了上升的趋势,而且在九个经济周期中衰退期对GDP的比例要比在扩张期中平均多1个百分点,分别为14.2%和13.2%,这说明在衰退期中的设备投资为之后经济的恢复奠定了基础。
三、石油危机时期的日本行业表现
1973年11月至1975年3月是日本经历的第一次石油危机,也引发了日本经济高速增长之后的第一轮长时期的衰退,在这期间产业转型升级迹象比较突出。
(一)设备投资变化分析
在设备投资方面,1973年前期伴随着需求扩大,企业也加大了设备投资意向,主要原因是由于为了应对劳动力的短缺以及工资上涨带来的成本增加而采取的省力化投资,同时为了减少公害排出而增加了环保投资。特别是环保投资一直处于上升阶段,投资比例从1970年的5.8%上升到了1973年的10.6%。到了1974年,电力、通讯、房地产以及金融等非制造业在行政指导以及资金运转困难的约束下,大幅缩减设备投资;而制造业特别是钢铁、石油、化学等大企业由于环保投资的加大以及前期需求的确保的原因,设备投资只下降了4.4%。
(二)企业盈利分化严重
石油危机之后日本的各行业的恢复增长出现了严重的分化,主要有四种情况。
1.在石油危机之前高增长,经历了经济低谷之后快速恢复。这主要是运输机械和电气机械,特别是汽车和民用电气在1975年之后不但快速恢复,而且还扩大了生产。
2.石油危机之前虽然是低增长,但也并没有受经济下滑的影响。这主要是受经济景气影响较小的行业,比如食品和香烟等非耐用消费品。
3.石油危机之前是高增长,但石油危机之后受到了较大的打击。这主要是受价格影响较大的钢铁、有色和石油。
4.石油危机之前就是低增长,之后受经济下跌影响也较大。这主要是纤维、木材、水泥、玻璃、造纸等,同时通用机械也在这一项中,特别是金属加工机械、化工机械等,这主要是受到了设备投资恢复较慢的影响。
四、影响产业升级的因素
通过以上介绍的第一次石油危机时期日本产业发展情况,我们认为影响日本产业升级的重要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企业机械化替代改革
无论是在经济扩张期还是衰退期,企业都会面临供给和成本的约束。在经济发展初期,劳动力对生产力的贡献度占20%以上。但随着劳动力价格的高涨,技术进步和资本贡献度逐步提高,到了70年代日本劳动力对生产力贡献度的同比增速一直维持负增长,在这样的情况下生产力的增长只能是企业通过设备投资以及技术进步等手段来实现。
合理化不但能提高产能,而且还能提高利用率,通过比较1964—1976年各生产要素对企业利润的贡献分析发现,除了第一次石油危机时期价格的暴涨暴跌,其余都是企业不断通过自身的合理化改革以及进行设备投资来拉动企业利润增长。
综上,企业通过引进机械设备不但能够提高效率空间,也能够代替日益高昂的劳动力。
(二)环保既是产业转型的压力也是动力
石油危机带来的物价飞涨以及日本本国资源匮乏的实际情况,随着工业化的深入发展,日本在70年代初期面临着产业构造和公害的矛盾性,本文所指的公害就是我们理解的环境污染。首先,由于需求构造的变化导致公害不断产生;其次,和同时代其他国家相比,日本由于是进口能源出口制成品的生产模式,导致了产生的公害要远大于其他国家;第三,公害的总量以及单位面积公害量都比较大。
为了处理这三个矛盾,日本政府提高了环保标准,企业积极加大环保设备的投资,极力防止公害的扩散。虽然60年代日本对设备投资的比例很低,但一直保持上升趋势,特别是从1973—1976年,出现了两位数的增长,平均增速为14%,其中仅防止公害的机械装置的生产总额就从1966—1970年增长了5.7倍,从1970—1975年增长了3.6倍。同时日本机械工业、食品等行业的环保研究相关投资在总投资中占比一直占据第一的位置,并在企业投资比例中已经超过了为提高生产力的投资力度,从1975—1978年一直保持在25%的增速;而基础建材相关行业及造船行业的环保和研究的投资比例在所有项目中地位不断上升,到了1978年达到了15.9%,成为第一位。
(三)日本式生产体系的完善
战后初期,日本企业以美国企业的大规模生产方式为目标,积极导入工厂管理和品质管理等方法,为日本各大企业确立大规模生产体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相比欧洲国家小规模的生产体制,日本在高度成长期所确立的大规模生产体制是日本产业成功的重要原因。
但日本式生产体系具备的优点是不但能够享受大规模生产带来的好处,还能够确立起满足小规模特殊需求的模式,这套体系是以操作现场组织的柔软性为中枢来实现的。最具代表性的是丰田汽车,为了实现小规模生产也能存活下来的企业理念,在工厂内部开始合理化改革,并完善成为统一的工作系统。
更重要的是在这段时期,这种日本式生产体系已经在各个行业中得以普及,这更加强化了企业竞争力。从70年代以后,丰田式的生产方式在生产零部件的公司中得以深化;80年代初期,其他行业的公司看到丰田汽车的高收益也开始引入其生产方式,把主要精力放在产品的改善和品质管理中的日本式生产方式逐步波及到各个行业。
(四)加大技术引进和内部研发
技术进步是支撑日本产业升级的重要原因之一,60年代开始无论是引进海外技术的数量还是金额都保持不断上升。1960年共引进外国技术588件,到了1973年达到了顶峰共计2450件,增长了3倍;为此支付的金额也从9400万美元增加到了7.51亿美元。第一次石油危机之后虽然引进技术数量有所减少,但支付金额却不断扩大。同时,日本国内的技术研究开发也是提高生产性的主要原因。
五、对中国现阶段的启示
对照中国现在的发展,我国仍处于工业化的初期,依靠加大投入以促进经济增长仍然有其合理性,但是在逐步缩小差距的过程中必须进行相应增长方式的转变,让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保持协调发展。
(一)提高机械化率来提高生产效率
分析日本的产业发展发现,日本的机械行业是引领日本产业升级的主要力量。日本的机械行业之所以能够具有强大的竞争力,各行业企业的合理化、省力化改革是拉动机械产业的重要内需所在,而环保意识和标准的提升又为机械行业创造出了新的投资环境,外国需求是弥补国内需求不足的重要途径;而从供给来看,机械行业自身努力提高附加价值、日本式生产体系的完善以及依靠固定资产投资拉动经济增长都是机械行业增长的重要因素。
对于中国的借鉴来看,我们认为在人工和原材料成本不断上升的今天,《劳动法》实施后,依靠低工资低成本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已经面临较大的压力,各行业全面提高生产效率的要求日益迫切。以机械代替人工是日本经济发展的经验,也可能是未来中国产业发展的必经之路。
(二)重点发展高科技产业,带动传统产业的升级
产业升级过程是主导产业交替和更新的过程。高新技术产业是在经济发展中发挥先导与示范作用的产业,代表产业结构未来的发展方向,这些产业的发展程度将直接影响我国未来的产业竞争力。考虑到制造业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发挥高科技产业主导作用的关键是有效协调好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发展,将取得的应用水平的高新技术及时、切实地导入传统制造业的技术系统,在制造业内实现技术的升级,并牵引和带动其他产业的升级。
(三)加强应用研究,提高创新能力
产业结构升级的关键在于产业创新,日本的经验告诉我们,发展中国家完全可以利用其后发优势,通过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在渐进创新模式下实现科技发展的飞跃。应用科学研究对于实现总体上的技术超越并保持领先地位是至关重要的,尤其在产业升级的过程中表现得更为突出。鉴于我国目前情况和未来发展趋势,加强产学研三方联合攻关,突出企业在应用研究中的重要地位,是我国实现自主技术开发,保持创新动力的保障。
(上海师范大学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