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下肢残疾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下肢,肢体残疾人,跌倒,特征
下肢残疾人论文文献综述
钱蕾,夏庆华,姜玉[1](2019)在《上海市长宁区下肢肢体残疾人跌倒特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下肢肢体残疾人群的跌倒特征,为肢体残疾人群跌倒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16年4—6月对上海市长宁区新泾镇持有残疾证的下肢肢体残疾人进行横断面调查,采用自行编制的下肢肢体残疾人跌倒流行病学调查表进行面对面调查,问卷内容主要包括基本情况、健康状况、跌倒相关危险因素、过去1年间(2015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跌倒发生情况、跌倒相关的知信行等。应用SPSS 20.0软件进行χ2检验,应用Excel 2010实现圆形分布分析。结果 860人下肢肢体残疾者跌倒发生率为21.51%,二次跌倒发生率为6.05%。70~79岁年龄段女性跌倒发生率(28.30%)显着高于该年龄段男性(13.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级残疾等级的下肢肢体残疾人中双侧残疾的跌倒发生率(36.51%)显着高于单侧(18.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下肢肢体残疾人的跌倒时间均较聚集在8:00—12:00,根据圆分布统计结果,肢体残疾人的跌倒高峰时间点为11:14,除一级残疾之外不同残疾等级的肢体残疾人跌倒时间均有集中趋势(P<0.05)。跌倒主要地点为室内,跌倒后受伤主要部位和性质为下肢和扭伤或拉伤,跌倒伤害中以轻微伤(不需要治疗)为主,受伤后主要是去门急诊处理。结论下肢肢体残疾人群跌倒发生率较高,其中70~79岁女性及二级残疾程度的双下肢残疾人群是跌倒发生的高危人群,需尽早干预。(本文来源于《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期刊2019年08期)
熊灿,谢雨蒙,孙宏伟[2](2017)在《下肢残疾人新型代步工具——小黄蜂轮椅设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科技的发展,带给人们许多便利,同时也引发了一些问题,汽车保有量的增加,交通拥挤,导致交通事故频繁发生,残疾人数量在不断增加。尤其下肢残疾的比重较大。我国人口的老龄化,也导致下肢代步工具使用人数增加,这些超龄老人的近距离出行代步工具急需解决和优化。国内电动车制造业发展速度较快,但下肢残疾人代步工具发展相对缓慢,主要原因是现有下肢残疾人代步工具功能单一,使得其缺少使用群体的广泛性,因此对残疾人代步工(本文来源于《知识文库》期刊2017年10期)
吴晓薇[3](2015)在《采用上肢交替举哑铃运动测试下肢残疾人最大摄氧量方法的可行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1研究目的目前已知的最大摄氧量的直接或间接测试方法都来自对肢体健全的普通人群的研究,这些方法虽然也可以应用于肢体残疾人群,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会出现很多问题。比如使用上肢手摇功率车测试下肢残疾人群的最大摄氧量时,会出现由于下肢残疾或截肢无法正常使用上肢功率车的问题,这样就会影响测试结果。因此,本研究试图设计一种简便易行的专门针对下肢残疾人群测试最大摄氧量的方法。(本文来源于《2015第十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叁)》期刊2015-11-05)
宗明明,项仁明[4](2015)在《基于无意识设计的下肢肢体残疾人辅助器具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主要对于残障人士的出行方式以及生活问题进行研究,旨在解决行动障碍者在轮椅使用过程中遇到的一些不便和障碍。通过对残疾人及行动障碍老年人的日常生活习惯的研究以及心理和生理的分析,发现对于行动障碍者而言,轮椅的舒适性、安全性以及便捷性较为重要。所以本文根据目标人群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对行动障碍者进行需求分析,并对现有的轮椅情况进行简单分析和概括,总结出现有轮椅的痛点和可继承的优点。在研究过程中发现,助老/助残产品的研究领域有很大的可开发性,并且通过针对弱势群体的产品设计有助于提高全民生活质量,在这样的基础上才能够更好地提高全民幸福指数。(本文来源于《设计》期刊2015年11期)
甘晓妹[5](2014)在《残疾人车主安置救助方案公布》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 甘晓妹)10月17日,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就有关残疾人车主安置救助方案向媒体做了通报。 据统计,全市共有残疾人61.62万人,其中持证残疾人15.39万人。城区持证残疾人6.71万人,下肢残疾人3.7万人。下肢残疾人车主2700(本文来源于《徐州日报》期刊2014-10-18)
李昊[6](2013)在《基于体验设计的下肢残疾人康复器械设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帮助残疾人康复是一项极富感染力和特别的社会性活动,是全社会关心、支持残疾人,展现人文关怀的一项具有深远影响的社会文明工程。残疾人康复器械作为残疾人身体康复的一种工具,不仅要满足患者的功能需求还应重视他们的精神需求。使残疾人身心共同康复,是一个值得深入讨论的问题。而解决这个问题有很多出发点,其中就有伴随体验经济所产生的一种新型设计构想一一体验设计。这是一种通过关注使用者的心理、生理等方面的反应,来追求更高的用户满意度,努力为康复患者营造更好的体验过程。本项目针对残疾人对康复器械的隐性需求而展开研宄,旨在归纳出残疾人隐性需求的提取方法,并总结基于体验设计的康复器械设计流程。首先,本文提出了体验设计在产品创新设计中的重要性,描述了用户体验与用户隐性需求之间的关系,提出价值创新才是实现需求和产品创新的根本。之后以消费者价值属性的角度对隐性需求的产生原因进行了研宄。提出以情感、美学、品牌、社会、性能和功能为价值机会的产品价值衡量标准,把消费者的隐性需求和产品的属性联系起来。通过这些理论研宄,构建了隐性需求的提取方法,并完成了需求属性和产品属性的转化过程。最后阐述了如何利用情绪的反应挖掘用户隐性需求,并进行数据统计。总结了康复设备设计要素,最终以一款康复器具的设计为例实践隐性需求的应用。(本文来源于《北京服装学院》期刊2013-12-01)
巩海伟[7](2012)在《下肢残疾人康复训练多功能器械的设计与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的研究针对的对象是下肢功能残障的疾病患者和年迈的老人。前者是由于车祸等意外事故或者疾病造成的下肢功能损伤,这部分人群需要针对下肢的功能和人体机构进行长期有效的行走训练,从而使站立、行走等基本能力得到恢复。后者是由于年老体衰造成的行走功能退化,这部分人群同样需要康复训练从而恢复或维持下肢的肌体功能。过去的康复训练主要是依靠医生和病人家属的扶持帮助来完成,但是随着病人数目的增多,这种沉重的劳动负担也让医生和病人的家属感到苦不堪言。下肢残疾人康复训练与生活自助多功能器械的设计,能够帮助患者实现下肢康复训练和生活自助。该器械具有康复训练、移动行走、高端取物、上床等功能,并根据我国人体尺寸特点在外观尺寸上做了优化改进。全文工作内容和结论总结如下:一、基于预期设定的功能目标,运用机械原理的知识在结构上做了合理的结构设计和计算,从而保证设计的结构能够满足功能要求。二、根据我国人体尺寸特点,基于人机工程学知识,对整个器械的外观结构以及各个部件的尺寸做了详细的分析和设计,从而达到结构美观、使用舒适宜人的目的。同时对各个部件按照国标进行了选择,其中包括所有的电机、升降立柱和螺栓螺母等零部件。叁、利用Pro/E软件和虚拟样机技术,对各个部件进行了叁维建模,并组装成虚拟样机进行运动仿真分析,检查运动干涉情况,验证结构设计的合理可行性。四、利用ANSYS软件对座椅连接架和座椅架两个关键部位结构件的强度和刚度进行了详细分析,保证了部件设计的尺寸和材料选择能够满足强度和刚度要求,保证整个器械在使用上的安全可靠性。(本文来源于《天津科技大学》期刊2012-03-01)
崔小明,陆明光,闵玉胜,周瑾[8](2010)在《双下肢缺失的他终于圆了40年的驾车梦》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崔小明 通讯员陆明光 闵玉胜 周 瑾)当高位截肢的虞惠君从考试车里钻出来时,现场一片欢呼声。虞惠君更是激动不已,他说:“40年了,今天终于圆了我的驾车梦。”昨天是公安部放宽残疾人申领机动车驾驶证条件后,我市交警部门首次组织的右(双)下肢残疾人(本文来源于《宁波日报》期刊2010-11-17)
相云柯[9](2010)在《北京市下肢肢体残疾人日常活动特征及制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显示,中国有8296万残疾人,残疾人数量随老龄化速度递增也在加速增长。但目前残疾人研究几乎不在中国规划研究的视野中。本文以问卷调查结合质性访谈等方法探究北京市下肢肢体残疾人日常活动空间时间结构、交通工具及活动质量,及其背后存在的制约,以加深对残疾人活动需求及制约的理解。研究发现:北京下肢肢体残疾人活动空间狭小,表现在活动地点以自家为中心展开,地点选择存在"锁定效应"等方面。其活动中有效时间短,出行交通工具单一,相较于为活动付出的高成本,活动质量较低。这些特征来源于叁个层次制约:残疾人个人生理、家庭经济条件的制约,城市无障碍设施缺位、制度不健全的制约,而最根本的制约体现在社会对"残疾"的误读以及观念中"多数人原则"上。(本文来源于《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期刊2010-10-15)
沈峥嵘,陈璐[10](2010)在《他们开车上路,谁说只能在梦里?》一文中研究指出9月17日,胡文凯考到汽车驾照,成为南京第一个领取C5汽车驾驶执照的残疾人。与胡文凯一起领证的,还有另外29位双下肢残疾人士——谁说开车上路只能出现在这些残疾人的梦里?今后,他们的生活将插上自由的翅膀,进而伴生出更多尊严与自信。 —(本文来源于《新华日报》期刊2010-10-09)
下肢残疾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科技的发展,带给人们许多便利,同时也引发了一些问题,汽车保有量的增加,交通拥挤,导致交通事故频繁发生,残疾人数量在不断增加。尤其下肢残疾的比重较大。我国人口的老龄化,也导致下肢代步工具使用人数增加,这些超龄老人的近距离出行代步工具急需解决和优化。国内电动车制造业发展速度较快,但下肢残疾人代步工具发展相对缓慢,主要原因是现有下肢残疾人代步工具功能单一,使得其缺少使用群体的广泛性,因此对残疾人代步工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下肢残疾人论文参考文献
[1].钱蕾,夏庆华,姜玉.上海市长宁区下肢肢体残疾人跌倒特征分析[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9
[2].熊灿,谢雨蒙,孙宏伟.下肢残疾人新型代步工具——小黄蜂轮椅设计研究[J].知识文库.2017
[3].吴晓薇.采用上肢交替举哑铃运动测试下肢残疾人最大摄氧量方法的可行性研究[C].2015第十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叁).2015
[4].宗明明,项仁明.基于无意识设计的下肢肢体残疾人辅助器具设计[J].设计.2015
[5].甘晓妹.残疾人车主安置救助方案公布[N].徐州日报.2014
[6].李昊.基于体验设计的下肢残疾人康复器械设计研究[D].北京服装学院.2013
[7].巩海伟.下肢残疾人康复训练多功能器械的设计与研究[D].天津科技大学.2012
[8].崔小明,陆明光,闵玉胜,周瑾.双下肢缺失的他终于圆了40年的驾车梦[N].宁波日报.2010
[9].相云柯.北京市下肢肢体残疾人日常活动特征及制约分析[C].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2010
[10].沈峥嵘,陈璐.他们开车上路,谁说只能在梦里?[N].新华日报.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