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城市化论文-褚明浩

农民城市化论文-褚明浩

导读:本文包含了农民城市化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城市化,本地劳动力市场,家庭策略,发达地区

农民城市化论文文献综述

褚明浩[1](2019)在《发达地区农民城市化的路径——本地劳动力市场和农民家庭策略的融合》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农民城市化路径外在宏观条件和内在微观机制的分析,可以更完整呈现城市化的社会规律,反观当前的相关理论及城市化政策的问题。与中西部农村地区农民家庭的不完全城市化不同,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农民趋于完全城市化。多个发达地区的田野调查表明,发达工业化基础上建立的本地劳动力市场是农民城市化的前提,其特征是就业机会丰富、就业时间充足与就业成本低廉。就家庭策略而言,农民家庭通过提升人力资本、家庭充分就业和家庭婚姻联结将本地劳动力市场优势转化为融入城市的家庭发展能力,实现完全城市化。(本文来源于《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5期)

朱战辉[2](2019)在《苏南水镇农民城市化的实践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认为农民城市化包括其职业身份的城市化、居住环境的城市化、生活方式的城市化;农民城市化受到工业化和市场经济、政府统筹的制度化保障及农民家庭制度的影响,"叁位一体"的城市化发展路径是实现人的城市化的保障。苏南"叁位一体"的农民城市化路径,实现了农民职业身份的城市化、居住空间的城市化及家庭发展秩序的良性循环,提高了农民城市化的质量。苏南水镇农民城市化的经验表明,中国地域辽阔,区域间的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探索新型城镇化道路应因地制宜,避免城市化的激进推进。(本文来源于《城市问题》期刊2019年06期)

舒丽瑰[3](2019)在《上海浙江湖北叁地农民城市化的不同实践路径》一文中研究指出半工半耕的家计模式及弹性家庭结构是农民城市化的实践基础,而家计模式中的务工水平是影响农民城市化水平的差异性变量。上海远郊农村是"就业+财政"、温饱型农业、弹性家庭结构基础上的举家完全城市化,城市化水平最高;浙江远郊农村是充分就业、温饱型农业、弹性家庭结构基础上的一代人完全城市化,城市化水平次之;湖北普通农村是不充分就业、温饱型农业、弹性家庭结构基础上的举家半城市化,城市化水平最低。农民城市化是经济积累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因经济发展的地区差异,各地农民城市化进程的差距较为明显,就业不充分是限制中西部地区农民城市化的重要因素。政府在推动中西部地区农民城市化进程时应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避免出现城市贫民窟。(本文来源于《城市问题》期刊2019年03期)

陈文琼,刘建平[4](2018)在《家庭发展秩序:非精英农民城市化的核心机制——家庭视角下江汉平原的农民城市化》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旨在从家庭视角出发,揭示和提炼农民城市化的一般特征、内在机理和发生机制。通过对中部普通农业型村庄农民城市化现象的田野调查和分析发现:城市化参与的主体是具体的农民家庭;农民家庭城市化的动力和目标是成为有尊严的、能在城市体面生活下去的"新市民";农村正遭遇着全方位资源匮乏,城市化参与的主体正经历着快速的非精英化过程;"非精英化"与"体面生活"成为一组突出的悖论,然而非精英农民家庭正以"家庭发展秩序"化解着这组悖论,非精英农民家庭正广泛地参与着体面城市化实践。研究的创新点在于揭示了"家庭发展秩序"及其具体内容——"年轻人发展、中年人支撑和老年人自养",并指出传统家庭制度和农村土地资源的基本制度是"家庭发展秩序"赖以生成的重大制度保障,江汉平原相对丰富的农业剩余是该秩序的重要经济基础。(本文来源于《公共管理学报》期刊2018年02期)

朱战辉[5](2018)在《农民城市化的动力、类型与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人的城市化"研究,应当超越单一的城市视角,发现农村,扩展城市化研究的农村视角。随着打工经济的兴起,中西部一般农业型村庄的农户分化为脱离土地阶层、半工半耕阶层和贫弱阶层,与之相伴随的是农民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村庄阶层分化的背景下,工作生活需求、婚姻挤压和教育竞争等成为推动农民城市化的动力。农民城市化方式是农民家庭有主体性的策略选择,呈现出主动脱离型、动态调整型、被动跟随型等农民城市化的基本类型。农民主体性的"渐进城市化"模式是建立在"半工半耕"家庭生计模式和保护型城乡二元结构基础之上的。实现"人的城市化"战略目标,应当尊重农民的自主选择,推动农民进城的同时也要保护他们的返乡权。(本文来源于《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1期)

毕舸[6](2016)在《农民城市化必须具备四大基础》一文中研究指出新型城镇化的社会基础就是农民的城市化加速。注重社会和谐,城乡社会治理法治化,加强和创新城乡社会治理,是当代政府必须履行的核心职能,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内在要求。如何更好地让农民进城,顺利成为新市民,显然需要城镇及地市主政者打好四大基础。第一,进一(本文来源于《中国县域经济报》期刊2016-08-22)

姜军,董娟[7](2016)在《我国失地农民城市化保障机制创新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新型城镇化的背景下,失地农民城市化问题愈加严重,解决失地农民问题的有效途径是提出完善的失地农民城市化保障机制。完善的保障机制有利于推进城乡一体化的进程,对于社会进步也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首先分析了全国失地农民城市化保障问题的现状,然后借鉴国外及港台地区较为成功的同类状况保障安置经验,提出了一套基于安置补偿金分类分期使用的失地农民城市化保障创新机制。(本文来源于《中国集体经济》期刊2016年01期)

冯学东,林祝君[8](2015)在《京郊失地农民城市化融入的挑战与机会—基于就业能力培育的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城市化进程下,京郊失地农民面临融入城市、获得职业并取得持续职业成长的诸多迷茫、困惑与挑战。基于就业能力培育视角,探究京郊失地农民应对就业挑战、获得职业发展的举措,有助于为大都市失地农民的城市化融入过程提供职业教育层面的应对路径借鉴:如有效政策保障和可靠补偿机制是实施失地农民就业能力培育的坚实基础,丰富先进的教育资源为失地农民就业能力培育创造了有利条件,结构多样的首都经济为失地农民就业能力培育提供了实践平台和空间。(本文来源于《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期刊2015年06期)

王海娟[9](2015)在《人的城市化:内涵界定、路径选择与制度基础——基于农民城市化过程的分析框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农民城市化过程为研究对象,从"人的城市化"内涵、路径和制度安排叁个维度建构一个分析框架。人的城市化的核心是尊重农民城市化过程中的主体性,不强迫农民进城或留守农村。广泛实践的"接力式城市化"是"人的城市化"的基本路径,它把城市化分解为渐进的叁阶段,充分尊重了农民主体选择。构成"人的城市化"的制度基础是小农村社体制,包括保护弱势农民权益及限制城市人口占有农村资源的土地制度和户籍制度。一些地方政府推进激进制度变革,不利于"人的城市化"。(本文来源于《人口与经济》期刊2015年04期)

王子元,裴一,杨凤池,周连红[10](2014)在《北京市朝阳区失地农民城市化过程中遇到的突出问题和心态特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目的:本研究的预期目标是通过访谈法,采用心理学定性的研究方法为政府健全城镇化建设的决策提供参考依据。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访谈法,使用了自编提纲对北京市朝阳区垡头社区随机抽取的16名失地农民分两次进行了小组访谈。研究结果:失地农民在城市化进程中遇到的问题:1.农转非人群退休生活易产生孤独感的问题。2.农转非人群因经济压力过大产生焦虑、无助感的问题。3.农转非人群在社会适应过程中产生抵触心理的问题。4.农转非人群因就业问题难解决易产生失衡心理的问题。失地农民产生不适应心理的原因:1.夸大了失地以后的消极方面,而忽视了积极方面。2.误解自己对征地没有任何控制的力量。3.不合理的夹层状态引起的受歧视感。4.对未来的较高期望值预期,导致了失落感。研究结论:解决农转非人群心理适应问题的策略有,1.加强自我调试。2.改善公共服务,提高幸福感。3.需要社会给予包容和理解。4.加强农转非人群的心理辅导工作。改善农转非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和生活状况还需要大量的研究进行探索实践。为新形势下的社会服务和社会管理工作提供理论指导,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及可持续发展,缓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本文来源于《第七届全国心理卫生学术大会论文汇编》期刊2014-08-15)

农民城市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认为农民城市化包括其职业身份的城市化、居住环境的城市化、生活方式的城市化;农民城市化受到工业化和市场经济、政府统筹的制度化保障及农民家庭制度的影响,"叁位一体"的城市化发展路径是实现人的城市化的保障。苏南"叁位一体"的农民城市化路径,实现了农民职业身份的城市化、居住空间的城市化及家庭发展秩序的良性循环,提高了农民城市化的质量。苏南水镇农民城市化的经验表明,中国地域辽阔,区域间的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探索新型城镇化道路应因地制宜,避免城市化的激进推进。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农民城市化论文参考文献

[1].褚明浩.发达地区农民城市化的路径——本地劳动力市场和农民家庭策略的融合[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2].朱战辉.苏南水镇农民城市化的实践机制[J].城市问题.2019

[3].舒丽瑰.上海浙江湖北叁地农民城市化的不同实践路径[J].城市问题.2019

[4].陈文琼,刘建平.家庭发展秩序:非精英农民城市化的核心机制——家庭视角下江汉平原的农民城市化[J].公共管理学报.2018

[5].朱战辉.农民城市化的动力、类型与策略[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

[6].毕舸.农民城市化必须具备四大基础[N].中国县域经济报.2016

[7].姜军,董娟.我国失地农民城市化保障机制创新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6

[8].冯学东,林祝君.京郊失地农民城市化融入的挑战与机会—基于就业能力培育的视角[J].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15

[9].王海娟.人的城市化:内涵界定、路径选择与制度基础——基于农民城市化过程的分析框架[J].人口与经济.2015

[10].王子元,裴一,杨凤池,周连红.北京市朝阳区失地农民城市化过程中遇到的突出问题和心态特征分析[C].第七届全国心理卫生学术大会论文汇编.2014

标签:;  ;  ;  ;  

农民城市化论文-褚明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