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活用为动词论文-严兴勇

名词活用为动词论文-严兴勇

导读:本文包含了名词活用为动词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名词活用,表意特点,翻译对策

名词活用为动词论文文献综述

严兴勇[1](2019)在《文言文中名词活用为动词的表意特点与翻译对策》一文中研究指出文言文中一些词语在语句中临时改变它的基本功能的现象叫作词类活用,而名词活用为动词则是文言文中常见的一种现象,也是文言文阅读中的一个常见的障碍。本文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实践,简单阐述了文言文中名词活用为动词的表意特点与翻译对策。(本文来源于《华夏教师》期刊2019年11期)

童志国[2](2016)在《动词本义运用≠名词活用为动词》一文中研究指出文言文语法中,有一个很重要的语法现象——词类活用。所谓词类活用,是指某类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具备了另一类词的语法特征,进而产生与语境相适合的意义的一种语法现象。这一定义中的关键词是"临时",它意味着某类词本来不具备他类词的语法特征和意义,只是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暂时变身具备了他类词的语法特征和意义;离开了特定的语境,某类词的他类词的语法特征和意义也就随(本文来源于《中学语文教学参考》期刊2016年03期)

余海洋[3](2014)在《论名词活用为动词》一文中研究指出静态的词类划分和动态的句子分析之间的矛盾是名词活用为动词语法现象产生的内部动因。名词活用为动词作为一种有语法标记的语法形式,可以从语法标记入手对其进行形式上的辨别;名词活用为动词具有丰富的语义和认知内涵,可以通过语义场理论与基体和侧显理论,利用词语在句子中的搭配和百科知识,对名词活用为动词语法现象的内部运行机制进行解释。(本文来源于《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期刊2014年04期)

唐贵良[4](2013)在《简析古诗文中名词活用为动词的基本规律》一文中研究指出名词活用为动词,是指名词在其本义转化情况下的活用,即指名词在其本义引申后词性转化成了动词或动词短语。这一古文的语法现象在初、高中古诗文中较为突出,不少文言诗词和出自古汉语的成语也存在这一现象,而且名词活用为动词的类型在词类活用中也是最多的。其基本规律如下:一、名词跟代词连用时,名词活用为动词(本文来源于《中学语文》期刊2013年30期)

向茜[5](2012)在《浅谈名词活用为动词》一文中研究指出当今的语言应用中名词活用为动词的现象越来越普遍。本文首先根据徐盛桓先生对名词活用前后的叁大类九小类的语义关系的研究成果分析了名词活用的实际例子,在此基础上增加一类:使动类,进而从认知角度探讨了名词活用为动词的生成机制和活用的名词应具备的特点。(本文来源于《剑南文学(经典教苑)》期刊2012年11期)

谢文乾,李轶坤[6](2012)在《《论衡》中名词活用为动词情况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从语义出发,《论衡》中的名词可分为表人名词、器具名词、自然名词、形体名词、衣食名词、建筑名词等。各类名词在《论衡》中活用为动词的情况与西汉及先秦相比,并不完全相同。总体上来看,各类在先秦及西汉可活用为动词的名词,到《论衡》中有逐渐演变为纯粹名词的趋势,但并不能据此推断"词类活用"现象到东汉后逐渐消失。(本文来源于《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2年04期)

陈明芳[7](2009)在《现代汉语中名词活用为动词的构式制约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主要研究现代汉语中构式对名词活用为动词的制约机制,本文重在真实文本的搜集与分析。本文主要运用真实文本搜集与统计、语义分析、同时运用描写和解释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力图对名词活用为动词的构式类型进行穷尽式的描写和归纳,同时运用构式理论从语义、语用、认知等多个角度对名词活用为动词的过程中所受到的制约进行深入、全面的分析和探讨,最后揭示出名词活用为动词的构式制约机制。本文首先对名词活用为动词的构式进行描写,其次对汉语的常用名词进行分类,叁是在此基础上讨论构式对各类名词活用的语义制约;四是讨论名词活用为动词的语用制约;最后试图解释名词活用为动词的认知原因。本文研究重点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对名词活用为动词的构式类型进行了穷尽性的归纳和描写,根据名词活用的发生频率归纳出六大类十二小类。本文认为,不同的构式要求不同的名词进入,只有符合条件的名词才能进入构式中并进行活用。第二部分是对前一部分现象的深入分析。构式语法认为构式本身是有意义的,因此,本文的研究重点着重从语义、语用、认知叁个角度来探讨名词所在的环境即构式如何对其活用进行限制和约束,叁个方面共同作用、相互制约。名词活用为动词的构式制约机制,本文认为名词活用为动词是在人类认知经验和认知框架模式下,在名词语义和构式语义相容的前提下,受到具体的、特定的语用因素的驱动,并兼顾句法结构的完整性和前后一致性,最终实现名词临时转变为动词的过程。(本文来源于《暨南大学》期刊2009-05-01)

陆希致[8](2007)在《文言文名词活用为动词的判别与翻译例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一、名词后紧挨代词,该名词活用为动词(1)驴不胜怒,蹄之。(柳宗元《黔之驴》) (2)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王安石《游褒禅山记》)这两句中的名词“蹄”和“名”都紧挨代词宾语“之”,且构成了动宾关系,由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分别翻译为“用蹄子踢”和“命名”。二、两个名词连用,在构成主谓、动宾和动补短语的条件下,其中一个名词活用为动词(本文来源于《考试(教研版)》期刊2007年01期)

张珂[9](2006)在《现代汉语实体名词活用为动词的认知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现代汉语实体名词活用为动词,有一定的语义基础和语用效果。对这一语法现象进行认知层面上的分析,可以揭示其深层的认知基础和规律。(本文来源于《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期刊2006年06期)

郑丽[10](2004)在《现代汉语名词活用为动词的语义探微》一文中研究指出汉语中名词活用为动词是一种独特的语法现象,不管是在语法、语义还是语用层面都有许多值得探究的地方。本文试图通过对名词活用为动词语义层面上的分析,揭示名词活用前后的语义关系及从名词中截取动作义的方式。(本文来源于《闽江学院学报》期刊2004年06期)

名词活用为动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文言文语法中,有一个很重要的语法现象——词类活用。所谓词类活用,是指某类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具备了另一类词的语法特征,进而产生与语境相适合的意义的一种语法现象。这一定义中的关键词是"临时",它意味着某类词本来不具备他类词的语法特征和意义,只是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暂时变身具备了他类词的语法特征和意义;离开了特定的语境,某类词的他类词的语法特征和意义也就随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名词活用为动词论文参考文献

[1].严兴勇.文言文中名词活用为动词的表意特点与翻译对策[J].华夏教师.2019

[2].童志国.动词本义运用≠名词活用为动词[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6

[3].余海洋.论名词活用为动词[J].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

[4].唐贵良.简析古诗文中名词活用为动词的基本规律[J].中学语文.2013

[5].向茜.浅谈名词活用为动词[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2

[6].谢文乾,李轶坤.《论衡》中名词活用为动词情况分析[J].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2

[7].陈明芳.现代汉语中名词活用为动词的构式制约机制[D].暨南大学.2009

[8].陆希致.文言文名词活用为动词的判别与翻译例析[J].考试(教研版).2007

[9].张珂.现代汉语实体名词活用为动词的认知分析[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

[10].郑丽.现代汉语名词活用为动词的语义探微[J].闽江学院学报.2004

标签:;  ;  ;  

名词活用为动词论文-严兴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