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黄河口论文-鲁号号,杨旸,唐杰平,陈德志,徐尧

废黄河口论文-鲁号号,杨旸,唐杰平,陈德志,徐尧

导读:本文包含了废黄河口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悬沙浓度,再悬浮,平流输运,废黄河口

废黄河口论文文献综述

鲁号号,杨旸,唐杰平,陈德志,徐尧[1](2019)在《南黄海废黄河口近岸海域近底部悬沙输运观测》一文中研究指出2016年11月及2017年2月,在南黄海废黄河口近岸海域投放海底叁脚架进行全潮座底观测,获得了大、中、小潮期间的水位、近底部流速和悬沙浓度数据。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海域潮流显着地受沿岸地形影响,流向与岸线大致平行,落潮流流向以NNW向为主,涨潮流流向以SSE向为主,具有往复流性质;落潮历时长于涨潮历时。研究区是南黄海近岸海域的高悬沙浓度中心之一,底部悬沙浓度通常都维持在500mg/L以上,高悬沙浓度出现的时刻略滞后于涨、落急时刻;大风浪可以导致悬沙浓度急剧升高,对悬沙浓度的影响在短时间尺度内可显着超过潮汐作用。研究发现,该海域的悬沙浓度变化可以通过将一个完整潮周期划分为4个时段:涨潮前期(加速)、后期(减速)和落潮前期(加速)、后期(减速)来讨论。在中潮落潮期间、小潮涨潮后期及落潮前期,悬沙浓度与潮流流速呈显着正相关关系,表明在此阶段悬沙浓度的变化主要受再悬浮作用控制;其他阶段,悬沙浓度与流速的正相关性不显着,悬沙浓度的变化可能与平流输运作用有关。悬沙在大潮期间向东净输运,在中潮期间向西南净输运,在小潮期间向东南净输运。总体上看,废黄河口海域沉积物以向南输运为主,表明这里是江苏中部海岸的重要物源。(本文来源于《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期刊2019年01期)

杨林,杨红,吉新磊,赵怡蕾,徐鹏[2](2018)在《废黄河口海域悬沙输运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在废黄河口海域观测数据(包括流速、流向和悬浮泥沙浓度的垂向剖面),利用瞬时物质输运分解法估算了各站位的余流、单宽净输水量和悬沙单宽净通量以及潮流输沙各影响项的贡献。结果表明:该域潮流类型属正规半日浅海潮流,潮流运动形式以往复流为主,潮流输沙主要影响项为平均流输沙项,各测站净输沙方向与余流方向分布规律较为一致,近岸水域净输沙方向主要为偏南向,离岸水域净输沙方向主要为偏北向。(本文来源于《海洋湖沼通报》期刊2018年06期)

刘琳,毕乃双,王厚杰,范勇勇,张勇[3](2018)在《现代废黄河口表层沉积物的年代际空间分布与主控因素》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现代废黄河口的不同年代表层沉积物粒度资料,研究了废河口区表层沉积物的年代际空间分布特征及变化趋势;结合水动力、地形地貌资料,探讨了影响表层沉积物空间格局的主控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现代废黄河口表层沉积物空间分布存在限制的年代际变化特征,不同年代空间分布总体表现出近岸较粗、离岸变细的趋势。1992年研究区表层沉积物粒度总体较细;1992—2000年研究区表层沉积物显着粗化;2000—2007年大部分区域表层沉积物进一步粗化;2007—2015年研究区表层沉积物空间分布无明显变化。研究区表层沉积物的年代际空间分布特征受沉积动力环境及其导致的年代际冲—淤演变格局影响,随着研究区的抗侵蚀能力增强,其表层沉积物的空间分布基本无较大变化。(本文来源于《海洋地质前沿》期刊2018年10期)

刘强,项立辉,张刚,欧阳凯[4](2018)在《苏北废黄河口表层沉积物分布特征及其控制因素》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苏北废黄河口附近海域表层沉积物粒度分析结果,分析研究了废黄河口表层沉积物分布特征及其控制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废黄河口表层沉积物类型主要有粉砂质砂、砂质粉砂、粉砂和泥等4种,其中粉砂为分布最广的沉积物类型,分布面积在50%以上;粉砂粒级为研究区最主要的粒级组分,平均含量高达66.3%;表层沉积物优势粒径高度集中,从泥-粉砂-砂质粉砂-粉砂质砂,主峰Φ值不断变小,在细颗粒一侧的低频率尾部逐渐变长。研究区沉积环境可分为高能量区和低能量区,低能量区又可细分为浅水亚区和深水亚区;研究区水动力主要以波浪和潮流作用为主,其中港池南侧近岸主要受波浪作用控制,水动力条件最强,砂质粉砂覆盖区受波浪和潮流作用的双重影响,粉砂覆盖区主要受潮流作用影响。(本文来源于《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期刊2018年01期)

张晨晨,高建华,郭俊丽,盛辉,白凤龙[5](2018)在《长江口及废黄河口海域表层沉积物中多环芳烃分布特征和生态风险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2015年10月采集长江口及废黄河口51个沉积物样品,对沉积物中的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的含量进行测定,探讨长江口及废黄河口海域表层沉积物中PAHs的分布组成、来源及潜在的生态风险评价。总PAHs的含量范围为4.23~292.39 ng/g,平均值含量为67.40 ng/g。研究区样品的PAHs含量呈现"北部低南部高"的空间分布特征,舟山群岛东部区域PAHs含量普遍偏高,长江口次之,废黄河口最低。与国内其他海区相比,研究区域PAHs总体处于中低等污染水平。运用统计分析和特征比值法对来源进行分析,研究区域沉积物中PAHs主要是以4环、5环为主,来源分析显示PAHs的主要来源为各类燃烧源及石油源的混合来源。根据效应区间低/中值法(ERL/ERM)评价结果显示,长江口及废黄河口海域的潜在生态风险很小,但对生态有一定的潜在威胁,也应该引起重视。(本文来源于《海洋通报》期刊2018年01期)

杨林[6](2017)在《废黄河口海域悬沙时空变化及输移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江苏近岸海域主要由海州湾海域、废黄河口海域、淮河口海域、辐射沙洲与长江口北支口外海域等组成,具有形态独特、成因复杂的辐射沙脊群,并一直处在潮流、波浪和径流等海洋水动力因素作用下,具有极其复杂的运动规律。其研究多年来备受众多海洋学者的关注。悬浮泥沙的运输和堆积,是研究水下叁角洲、海底沙脊和近岸浅滩的重要因子。因此,研究该区域悬浮泥沙分布特征和悬浮泥沙输运的控制因素,不仅可以了解河口及海岸的演变规律,而且对近岸海洋工程建设提供研究和理论支持。本文基于2012年冬季(收集)和2014年冬季在废黄河口海域进行的定点水文泥沙观测资料,综合运用数理统计、通量机制分解和小波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废黄河口海域的输水和输沙过程与机理进行了研究,并探讨了悬沙输运过程对水下岸坡冲淤变化的影响。该研究在进一步了解河海岸物质输运机理、揭示废黄河口水下岸坡冲淤变化的原因以及淤泥质岸线的治理维护等方面具有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研究表明废黄河口海域各站位在每个涨落潮周期出现1至2个明显的含沙量峰,峰值的个数、出现时间及峰值悬沙浓与各站位所处位置、涨落潮动力过程、盐水楔运动、盐度产生的水体密度分层等密切相关。近岸区域在盐淡水交汇地带,盐都分布通过影响涨潮期间流速垂向分布进而影响悬沙浓的时间变化过程;盐度密度分层能够减弱水体紊动强度和水流挟沙量,其对紊流的抑制作用是导致小潮期间离岸区域部分站位潮周期含沙量差异较大的重要原因;在涨落潮高流时段和涨潮流转落潮流时段,泥沙再悬浮对含沙量变化也有重要影响。运用瞬时物质输运分解法分析废黄河附近海域获取的水文泥沙观测资料,总结出废黄河口海域的悬沙输运机制。总体而言,余流主要受欧拉余流控制,斯托克斯余流的流速相对较小。近岸和离岸区域的净输水量基本与欧拉余流的流速的空间分布相一致,离岸区域的单宽净输水量较大,近岸区域的较小。欧拉余流的流向与净输水的方向相似。近岸区域的含沙量相对较大,均值为0.988kg/m3;离岸区域的含沙量相对较小,均值为0.251kg/m3,与各站点的潮流流速的空间分布正好相反。废黄河口海域悬沙输移的影响因子主要为平流输移项和潮泵输移项,其中核心影响因子为平均流输移项。悬沙输移过程对废黄河口海域的水下岸坡的冲淤变化有重大影响。近岸区域的输沙方向为离岸,离岸区域的输沙方向为向岸,但近岸输沙的量值要大于离岸区域。近岸区域的底层泥沙受到波浪和潮流的作用,经过起动、悬浮和输送等过程,从而对水下叁角洲造成侵蚀。(本文来源于《上海海洋大学》期刊2017-05-01)

林伟波,尚进,孔得雨[7](2015)在《废黄河口水流挟沙力公式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废黄河口夏季和冬季实测水文泥沙资料,对多个典型的悬移质挟沙力公式进行应用计算,在此基础上,采用相关系数法、标准化最小距离法、集中系数法、偏离系数法4种检验方法对计算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河口水流挟沙力公式能够较好地反映废黄河口水域的水流挟沙情况,并且具有较高的精度;对于各种检验方法,因为侧重点不同,所得到的检验结果会产生矛盾,所以建议采取多种检验方法对挟沙力公式进行综合评价。(本文来源于《人民黄河》期刊2015年01期)

管君阳,谷国传[8](2011)在《废黄河口海岸近期侵蚀特征与机理》一文中研究指出苏北废黄河叁角洲经历了150多a的侵蚀演变过程,目前仍处在侵蚀演变中。据2007-08和2008-07废黄河口附近断面调查结果显示,沉积类型出现粗化趋势,10 m以浅的浅水区,砂粒含量达60%以上,平均粒径达0.06 mm,物质粗化显着,岸滩呈现了强烈的波蚀作用;10 m以深至15 m的深水区,泥粒含量增多,平均粒径为0.013 mm,显示了波蚀作用随水深增深而减弱;10 m水深线可作为海床受蚀强弱的区域性界线。水下斜坡的蚀退速率与海床的冲蚀深度均为南断面大,已改变了本岸段曾为北强南弱的侵蚀格局。床面泥沙发生推移的临界水深计算结果,揭示了物质明显粗化的强侵蚀区正处于波浪频繁冲刷带。(本文来源于《海岸工程》期刊2011年02期)

陈斌,周良勇,刘健,王凯[9](2011)在《废黄河口海域潮流动力与悬沙输运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2006年废黄河口海域的悬沙、流速、流向的观测资料,应用短期资料的潮流准调和分析方法,对连续海流资料进行了分析,并结合悬沙资料,对悬沙质量浓度与潮流之间的动力关系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该海域潮流属于正规半日潮流,潮流以往复流为主,离岸越远,旋转性越强;涨潮流流向以SSE为主,落潮流流向以NNW为主。悬沙质量浓度呈现近岸悬沙质量浓度高,向海逐渐降低的分布形态;悬沙质量浓度的垂直变化,从表层到底层由小到大,近岸悬沙质量浓度垂向梯度较大。悬沙质量浓度出现明显的周期性变化,悬沙质量浓度的峰值基本与海域半日潮流特点相对应,悬沙质量浓度的峰值一般出现在流速峰值之后。海域的悬沙在潮流作用下主要向南输运,与涨落潮的方向基本一致,涨潮单宽输沙量均大于落潮单宽输沙量。(本文来源于《海洋科学》期刊2011年05期)

周良勇,陈斌,刘健,梁源,胡刚[10](2010)在《苏北废黄河口声学多普勒测流中向上分量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对苏北废黄河口25 h叁船同步声学多普勒测流仪(ADP)测流和悬浮体观测资料,研究了向上分量流速对悬浮泥沙扩散和输运的影响。ADP测量不仅提供水平方向的流分量,还提供垂向的流分量,各分量帮助了解底层悬浮泥沙与海底的沉积物的交换和向上扩散。向上流分量比水平方向的流分量小,值在5 cm/s以内,但是它的变化是有规律的,随涨潮、落潮发生变化。本地区潮周期内悬浮泥沙的变化与潮流相位变化密切,沙峰出现在涨急或落急之后,3个站在潮周期内都出现4个沙峰。但是,各站悬沙的再悬浮是不同的。分析显示,10 m水深处,底层存在较强的再悬浮和再沉积,存在向上和向下的流;而在水深15~17 m处,底部、下部主要是向上的分量,只有上部存在向下分量,因此较深处可能较少发生沉积。(本文来源于《海洋地质动态》期刊2010年01期)

废黄河口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基于在废黄河口海域观测数据(包括流速、流向和悬浮泥沙浓度的垂向剖面),利用瞬时物质输运分解法估算了各站位的余流、单宽净输水量和悬沙单宽净通量以及潮流输沙各影响项的贡献。结果表明:该域潮流类型属正规半日浅海潮流,潮流运动形式以往复流为主,潮流输沙主要影响项为平均流输沙项,各测站净输沙方向与余流方向分布规律较为一致,近岸水域净输沙方向主要为偏南向,离岸水域净输沙方向主要为偏北向。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废黄河口论文参考文献

[1].鲁号号,杨旸,唐杰平,陈德志,徐尧.南黄海废黄河口近岸海域近底部悬沙输运观测[J].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19

[2].杨林,杨红,吉新磊,赵怡蕾,徐鹏.废黄河口海域悬沙输运特征[J].海洋湖沼通报.2018

[3].刘琳,毕乃双,王厚杰,范勇勇,张勇.现代废黄河口表层沉积物的年代际空间分布与主控因素[J].海洋地质前沿.2018

[4].刘强,项立辉,张刚,欧阳凯.苏北废黄河口表层沉积物分布特征及其控制因素[J].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18

[5].张晨晨,高建华,郭俊丽,盛辉,白凤龙.长江口及废黄河口海域表层沉积物中多环芳烃分布特征和生态风险评价[J].海洋通报.2018

[6].杨林.废黄河口海域悬沙时空变化及输移特征[D].上海海洋大学.2017

[7].林伟波,尚进,孔得雨.废黄河口水流挟沙力公式探讨[J].人民黄河.2015

[8].管君阳,谷国传.废黄河口海岸近期侵蚀特征与机理[J].海岸工程.2011

[9].陈斌,周良勇,刘健,王凯.废黄河口海域潮流动力与悬沙输运特征[J].海洋科学.2011

[10].周良勇,陈斌,刘健,梁源,胡刚.苏北废黄河口声学多普勒测流中向上分量的分析[J].海洋地质动态.2010

标签:;  ;  ;  ;  

废黄河口论文-鲁号号,杨旸,唐杰平,陈德志,徐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