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莫奈与郭熙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欧洲风景画,中国山水画,莫奈,郭熙
莫奈与郭熙论文文献综述
廖泽明[1](2011)在《欧洲风景画与中国山水画视觉方式比较研究——以莫奈、郭熙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欧洲风景画与中国山水画都以自然景物为视觉对象,但在视觉形态上,风景画与山水画却存在着极大的差别,而形成这种差别的主要原因是中西方文化的不同。欧洲风景画与中国山水画在碰撞交流中都有向对方进行借鉴,并引入对方的某些因素进行变革实践的现象,从而使我们认识到两种文化背景下产生的共同以大自然为对象的两个画科,在艺术语言上进行沟通、审美品格上相互交融的可能性。本文以莫奈与郭熙为例,着重从"视觉方式"上,对欧洲风景画与中国山水画的异同及其精神渊源进行探索,以期更好地了解其各自的发展脉络和演变轨迹,正确地认识各自的内在价值,并对中西方艺术的"互识"与"互补"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因此,这对新时期"中西融合"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本文来源于《美与时代(中)》期刊2011年09期)
廖泽明[2](2009)在《欧洲风景画与中国山水画视觉方式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欧洲风景画与中国山水画比较研究,国内外学者已有不少的研究成果,但是从目前掌握的资料来看,专门就欧洲风景画与中国山水画“视觉方式”的比较研究尚且缺失。本文在梳理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莫奈与郭熙为例,着重从“视觉方式”的角度,对欧洲风景画与中国山水画的异同及其思想渊源作了进一步的探索。研究表明,在“主客相分”的西方思维模式及“摹仿说”的影响下,欧洲风景画视觉方式以“视觉视象”为特征,在视觉表现上追求自然形态的客观化。莫奈从表现自然界“瞬间”的色光关系出发,在特定的地点、特定的角度、特定的时间,描绘特定的对象,将自然风景做如实的视觉描述。在“天人合一”思想和“意象说”的影响下,中国山水画视觉方式以“视觉心象”为特征,中国山水画家不是将重点放在客观对象的忠实再现上,而是借自然山水来表现和传达自己的主观心绪情感或观念。郭熙在“饱游饫看”的基础上,用自然的山水“摅发胸臆”,他所追求的是感觉,表现的是心情。因此,莫奈与郭熙面对大自然时的“视觉方式”有着质的不同。同时,莫奈风景画与郭熙山水画视觉方式又有许多相似之处,莫奈与郭熙在对自然山水的审美观照中,都追求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情与景的交融。这说明莫奈风景画与郭熙山水画都是以观察为基础,并没有超越人类共同的“看”直觉把握自然对象的视觉特征。本文进一步分析了欧洲风景画与中国山水画视觉方式比较研究的价值。文中指出,欧洲风景画与中国山水画各有传统宇宙观点和内在价值,是两大独立的绘画系统,有着各自在世界美术中的地位、作用以及对人类文化的共同贡献;同时,欧洲风景画与中国山水画在碰撞交流中都有向对方艺术进行借鉴的现象,使我们认识到两种文化背景下产生的共同以大自然为对象的两个画科,在艺术语言上沟通,审美品格上交融的可能性。(本文来源于《西南大学》期刊2009-04-01)
莫奈与郭熙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欧洲风景画与中国山水画比较研究,国内外学者已有不少的研究成果,但是从目前掌握的资料来看,专门就欧洲风景画与中国山水画“视觉方式”的比较研究尚且缺失。本文在梳理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莫奈与郭熙为例,着重从“视觉方式”的角度,对欧洲风景画与中国山水画的异同及其思想渊源作了进一步的探索。研究表明,在“主客相分”的西方思维模式及“摹仿说”的影响下,欧洲风景画视觉方式以“视觉视象”为特征,在视觉表现上追求自然形态的客观化。莫奈从表现自然界“瞬间”的色光关系出发,在特定的地点、特定的角度、特定的时间,描绘特定的对象,将自然风景做如实的视觉描述。在“天人合一”思想和“意象说”的影响下,中国山水画视觉方式以“视觉心象”为特征,中国山水画家不是将重点放在客观对象的忠实再现上,而是借自然山水来表现和传达自己的主观心绪情感或观念。郭熙在“饱游饫看”的基础上,用自然的山水“摅发胸臆”,他所追求的是感觉,表现的是心情。因此,莫奈与郭熙面对大自然时的“视觉方式”有着质的不同。同时,莫奈风景画与郭熙山水画视觉方式又有许多相似之处,莫奈与郭熙在对自然山水的审美观照中,都追求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情与景的交融。这说明莫奈风景画与郭熙山水画都是以观察为基础,并没有超越人类共同的“看”直觉把握自然对象的视觉特征。本文进一步分析了欧洲风景画与中国山水画视觉方式比较研究的价值。文中指出,欧洲风景画与中国山水画各有传统宇宙观点和内在价值,是两大独立的绘画系统,有着各自在世界美术中的地位、作用以及对人类文化的共同贡献;同时,欧洲风景画与中国山水画在碰撞交流中都有向对方艺术进行借鉴的现象,使我们认识到两种文化背景下产生的共同以大自然为对象的两个画科,在艺术语言上沟通,审美品格上交融的可能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莫奈与郭熙论文参考文献
[1].廖泽明.欧洲风景画与中国山水画视觉方式比较研究——以莫奈、郭熙为例[J].美与时代(中).2011
[2].廖泽明.欧洲风景画与中国山水画视觉方式比较研究[D].西南大学.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