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尔罕帕慕克论文-吕姝俐

奥尔罕帕慕克论文-吕姝俐

导读:本文包含了奥尔罕帕慕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帕慕克,文化寻根,家国历史,传统文化

奥尔罕帕慕克论文文献综述

吕姝俐[1](2019)在《奥尔罕·帕慕克作品的文化寻根意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费利特?奥尔罕?帕慕克是土耳其当代着名小说家,2006年因为“在追求他故乡忧郁的灵魂时发现了文明之间的冲突和交错的新象征”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本文以帕慕克的多部作品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作品中的文化寻根意识,从而探询作家对土耳其如何走出现代困境的思考。本文主要由叁个部分组成:绪论、正文和结语。绪论部分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即帕慕克的生平和创作情况、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本论文的研究思路和选题意义。正文部分从文化寻根意识的缘起、土耳其历史、土耳其传统文化和文化寻根的指向四个方面对帕慕克作品中的文化寻根意识进行论述。第一章分析了伊斯坦布尔、帕慕克家族和土耳其的民族危机如何影响帕慕克文化寻根意识的形成。第二章分析了多部小说中奥斯曼帝国以及土耳其共和国的历史,作家通过重现奥斯曼帝国由盛转衰至于覆灭的历史,揭示奥斯曼帝国灭亡的根源,同时又在文本中再现土耳其近现代发展史中的重重困难,表达了强烈的忧患意识。第叁章分析了帕慕克作品中的细密画和钵扎两种文化元素,发掘土耳其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和历史意义。第四章探讨了帕慕克文化寻根的指向,作家在作品中表达了自己对民族文化的现代反思,以及在东西方文化碰撞中寻找融合点,从而振兴土耳其文化的意图。自奥斯曼帝国覆灭至共和国建立以来,处于欧亚两大洲交接处的土耳其与西方文化的冲突由来已久。进入现代社会之后,土耳其本土文化面对西方主流文化的霸权呈现了一种迷茫的状态。土耳其人试图以模仿西方文化来改变本土文化所处的劣势地位。正是在这种文化背景下,帕慕克在创作中表现了鲜明的文化寻根意识,他试图从七百多年的奥斯曼文化中寻找优秀的民族文化,来彰显土耳其文化的独特性。此外,他表达了自己的文化理想,即从东西方文化交织中寻找两者的融合点,促使土耳其文化与西方文化和谐共处。帕慕克对文化冲突、民族内斗、经济危机等一系列问题的思考也体现了他对人类当下文化困境的关注。全球文化在交流中呈现多元化的趋势,如何在外来文化冲击下继承和发展本民族文化,是各民族需要思考的问题。帕慕克的作品充分显示了他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本文来源于《江南大学》期刊2019-06-01)

凌琪[2](2018)在《一座城市的记忆》一文中研究指出“天才很少旅行,世界朝他而来。”美国后现代主义作家唐纳德·巴塞尔姆的话很讨穷人和懒人的喜欢,尽管他们和天才不搭边——至少我是这么想的。人的年龄越大,旅行的冲动越少,这与衰老有关,也与我们对于世界的理解有关系——与精神世界的辽阔无际相比,地球仪上的那些经纬(本文来源于《合肥晚报》期刊2018-07-22)

李斯汉[3](2018)在《论奥尔罕·帕慕克小说的模糊性》一文中研究指出奥尔罕·帕慕克是一直以来都是一位饱受争议的土耳其作家,在国际文坛上,他因“在追求他故乡忧郁的灵魂时,发现了文明之间冲突与交错的新象征”而于2006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但在土耳其他却因言获罪,以侮辱土耳其国格的罪名被告上法庭。他的作品中充斥着对于土耳其西化的反思,试图找到东西方相处的合理模式。本文以文本细读为基础,主要以《伊斯坦布尔——一座城的故事》、《我的名字叫红》和《白色城堡》为例,去分析奥尔罕·帕慕克作品中在叙事、作者身份以及寓言式写作中体现出的模糊性效果。本文由引言、主体和结语叁部分构成。引言部分一是对奥尔罕·帕慕克写作历程的回顾以及在各类专访中,展现出对于自己作品以及作家这个身份的看法,二是从沃尔特·本杰明的说故事者概念展现帕慕克的作品兼具土耳其的历史文化和西方的小说技巧,为主体部分研究其创作特色引路。叁是文献综述部分。文章的主体部分由四章构成第一章是阐述奥尔罕·帕慕克的创作背景,第一节从奥斯曼帝国陨落之后开展的坦志麦特改革说起,改革派崇尚西方文化,将西方的小说形式引入土耳其,但最后却变成政治的传声筒,充斥着教条主义。尽管这个时期的改革派想要改变旧文学传统,但仍然维护着奥斯曼文化的根基。第二节论述的是凯末尔·阿塔图克出现使得土耳其走向了彻底西化的道路,与作为奥斯曼帝国的过去决裂。第叁节论述的是帕慕克的创作主题,即由于前两节所展现的历史大背景,使其小说蕴含着一股东西方二元的角力,呈现出一种模糊性,从而提供了一种被多元化解读研究的可能性。第二章是阐述奥尔罕·帕慕克的叙述风格,第一节透过《伊斯坦布尔——一座城的记忆》,展现出一种将叙述者模糊化的创作方式。第二节透过伊斯坦布尔这座城市中的黑白影像,阐释帕慕克一种忧郁、神秘的灰色叙事语调。第叁节通过文本中镜像的文字,讲述帕慕克以及居住在这座城市的人对自己的城市认知不清晰,因此在与伊斯坦布尔这座城市之间永恒的错位中产生一种异乡感。第叁章通过解析《白色城堡》这部小说中的叙述者和作者都没有定论的现象,来阐释帕慕克作品中将创作主体身份模糊化的创作手法。第一节通过细读文本,阐述文本的每一位作者候选人都存在着被怀疑的理由,无法确定。第二节通过福柯对于作者这个概念的解构,解释帕慕克小说中作者缺失的现象。第叁节从读者的阅读动机出发,通过利用读者寻找文本作者,排斥模棱两可的作者身份等习惯,展现出创作主体的模糊化对于激发读者阅读兴趣的作用。第四节通过对帕慕克文本中重要的他者现象,展现东西方文明之间的隔阂。第四章阐述的是帕慕克小说中的寓言性,体现出其文本中所隐含的关于现实、民族未来、西化改革的思考。第一节以《我的名字叫红》为例,论述这其实是一部表现帕慕克认为土耳其全盘西化注定失败的寓言。第二节讲述的是帕慕克对于东西方沟通模式的探索,得出了二元共生这样的解决办法。结语是对全文的总结。探索东西方文化之间的关系是帕慕克小说永恒的主题,他通过模糊化的叙述语言、隐藏作者身份和寓言式的写作将本民族的文化与历史,用西方的创作手法和文学形式展现出来,形成了一种具有模糊性的独特写作风格。(本文来源于《扬州大学》期刊2018-04-01)

莫言[4](2018)在《帕慕克的书房——遥寄奥尔罕·帕慕克》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来源于《诗选刊》期刊2018年01期)

刘潇潇[5](2017)在《东西方文明视阈中的奥尔罕·帕慕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东西方文明交融与冲突下的土耳其作家,费利特·奥尔罕·帕慕克(1952-)将双重文明中土耳其的文化混杂特征诉诸其自传性作品与多部小说中,他在作品中时刻流露出一种对土耳其特别是伊斯坦布尔传统民族文化的“呼愁”情结。在东西方文化混杂的背景下,“呼愁”深深扎根于土耳其民众心中,使他们丧失了对自我主体身份的认知能力。在小说中的人物对个体与民族身份的探索过程中,帕慕克描绘了东西方文明杂糅下一幅幅伊斯坦布尔的传统历史画卷,展现出土耳其社会面临的传统逝去与民族个体迷失的现状,并深深思考着在全球化时代的语境中找寻一条适合土耳其发展的现代化道路的重要性。帕慕克主张土耳其应走出一条东西方文明相结合的道路,这一文化观的形成不仅与土耳其辉煌的历史、独特的地理位置以及宗教文化差异等外在因素相关,而且与帕慕克自身的家庭与教育环境等内在因素紧密相联。这一文化观的确立为帕慕克的创作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在自传性作品《伊斯坦布尔——一座城市的记忆》中,帕慕克对“呼愁”从渊源、世俗层、现实层叁个方面进行具体阐释与分析,描述了西方现代化浪潮冲击下土耳其民众的“呼愁”情思。帕慕克结合西方作家及旅人、土耳其本土作家对伊斯坦布尔忧郁灵魂的看法与理解,在回忆与追溯过往中深深强化了时刻潜藏在土耳其民众心中的忧愁感。双重文明共存下的土耳其,充满了冲突与混乱、矛盾与谋杀以及爱情理想的缥缈与虚幻。结合霍米·巴巴的文化混杂论,从对《我的名字叫红》中的冲突与谋杀、《寂静的房子》中塞拉哈亭与法蒂玛的矛盾以及《雪》中卡的无辜被害的分析中,我们可看到土耳其社会在东西方文明杂糅状态下混乱不堪的事实;从《纯真博物馆》中凯末尔与芙颂、《我脑袋里的怪东西》中麦夫鲁特与萨米哈这两对恋人爱情理想的缥缈与虚幻中,我们可看到土耳其固有的“呼愁”情结注定使爱情没有完美的结局,这是双重文明中土耳其社会的真实写照。土耳其民众在奥斯曼辉煌历史与传统文化消逝的现实中以及西方现代化思想的入侵下,强烈感受到主体身份认同的焦虑。他们处在东方与西方、传统与现代的十字路口,迫切渴望在他者中追寻真正的自我。结合拉康的镜像阶段论,对《新人生》、《白色城堡》以及《黑书》这叁部以追寻为主题的作品进行阐释与分析,我们可从奥斯曼追寻新人生、“我”与霍加的身份互换以及卡利普选择做自我的行为中,发现土耳其民众对既非东也非西的文化身份进行终极追寻的不懈努力与探索。帕慕克通过这几部作品,为整个土耳其民族的未来提供了一条本土文化与西方文化两相结合下极具包容性与开放性的发展出路。在土耳其复杂的社会政治环境中,帕慕克敢于挑战权威,认为作家必须具有一定的历史责任感,这种历史责任感要大胆地体现在所有作品中。作为东西方文明杂糅状态下的作家,帕慕克在看到土耳其社会存在的矛盾与冲突、民众对自我身份的迷惘与困惑的基础上,试图在土耳其东西方文明混杂中寻求出一条最合适的道路。他在坚持不断地思索写作中,不仅为伊斯兰人民带来了精神上的巨大慰藉,也为土耳其文化增光添彩并灌入新的生活方式与生存活力。他反对单一文化状态下的发展,反对照搬别国文化,认为土耳其应在自身独具特色的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积极学习西方先进文化与思想,学会兼容并蓄、互利共融,走出一条不断向现代化迈进的新生之路。在全球化发展的大背景下,帕慕克在作品中体现出的文化观以及土耳其未来的发展策略与多元化世界的发展相契合,具有一种呼应时代的积极意义。(本文来源于《河南大学》期刊2017-06-01)

陆亚青[6](2017)在《“东西方沼泽”中的矛盾共同体:身份认同与奥尔罕·帕慕克作品》一文中研究指出我们所处的时代已经变成了一个寻根的时代。在过去的一两个世纪里,人类目光所及之处已经完成或正在经历着大大小小的崩塌,上至民族国家、社群、宗教,下至种族、性别、阶级和身份,传统信念所铸就的玻璃塔,在面临全球化和现代化的冲击时,霎时间崩裂成无法修复的碎片。由此,关注记忆或地理、空间乃至风景,找回正在失去效力的个人、集体和国家纽带,就成了我们在这个变化急剧到令人困惑的时代唯一所能做的事情了。如果说地方是一个场所,空间是一个被在场的行动、人类活动、记忆叙述和象征符号激活的地点,那么欣赏风景就是教人去感悟这种叙述轨迹或符号特征。类似于某种意识形态,风景作为一种媒介在社会和主体性身份形成过程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奥尔罕.帕慕克这位土生土长的伊斯坦布尔人,在他长达四十年的写作生涯中,始终站在东西方的交界处——博斯普鲁斯大桥上,观察、凝视、描绘、叙述他多灾多难的故乡,不仅回顾其繁华的前朝旧梦,而且展望着这座城市的未来,聆听与欣赏自始至终缠绕其间,几乎为伊斯坦布尔代言。帕慕克的作品涉及小说、回忆录、散文集,无不是以故乡伊斯坦布尔为中心。可以想象,站在博斯普鲁斯大桥上观察或是走在城市的各个角落漫游的帕慕克,将自己对这个城市全部的情感都倾注在了自己的笔下,展现给观者的就是那些精挑细选出来的小人物、破败的街区、海峡上的乌烟瘴气。这与风景作为文化媒介的实践作用不谋而合。在帕慕克的带领下,观者通过观看想象的伊斯坦布尔风景,体会想象伊斯坦布尔的方法,发现人与城市、自我与他者、怀旧与身份认同之间的关系,在矛盾的共同体中找到或者迷失自我。论文以土耳其作家奥尔罕.帕慕克的文学伊斯坦布尔为研究对象,结合文学研究的空间、地理、风景转向等研究热点,以风景作为文化媒介的实践作用、安德森的“想象的共同体”、身份认同为切入点,围绕“表征与归化”这一中心,透过“自我与他者”这对二元关系,分析作品如何想象一个城市、建构一个地方和空间的社会、历史以及美学特征,影响观者在社会历史领域的身份构建与认同。论文由绪论、正文和结语叁部分组成,其中正文部分开辟叁章探讨帕慕克作品在其观者与其作为景色和想象的共同体的地方——伊斯坦布尔的某种关系中对观者进行质询,发现共同体中身份认同的吊诡和复杂。第一章观照帕慕克构建的文学伊斯坦布尔的风景。通过考察帕慕克作品的微观特征和宏观表征,尤其是围绕故乡伊斯坦布尔所进行的主题创作,凸显伊斯坦布尔空间生产中贫穷、破败、迷失的特点,并围绕身份焦虑与追寻、寻常与传奇来观照想象的伊斯坦布尔的风景。第二章围绕想象伊斯坦布尔的方法,解读文学伊斯坦布尔书写方法中的双重表现。紧扣观者与伊斯坦布尔的关系,对观者进行质询,展现帕慕克的作品如何把文化和社会建构自然化,把一个人为的世界再现成似乎是既定的、必然的。通过展现纪实与虚构、东方传统与西方叙事、个人记忆与集体想象的紧密联系与悖论之处,揭示文学伊斯坦布尔作为回忆对观者进行质询的过程。第叁章紧扣“认同的吊诡与复杂”,探讨想象的共同体在观者的身份构建过程中发生的或表或里的潜在的影响。结合帕慕克的个人身份和城市史料,考察伊斯坦布尔在人们身份构建的过程中的吊诡之处,结合帕慕克的文化诗学风格“呼愁”谈身份认同困境的深层焦虑。论文主体从帕慕克对“想象伊斯坦布尔的风景”、“想象伊斯坦布尔的方法”、“认同的吊诡与复杂”叁部分层层深入,步步论证,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结构,最终得出了以下的结论:帕慕克以伊斯坦布尔为中心创作的一系列文学作品,不仅是其对伊斯坦布尔这座城市的历史与社会建构进行的个人阐释,而且是通过对伊斯坦布尔怀旧似的叙述,放大了个人动态身份建构的过程。观者在欣赏这一文化媒介时,不仅能动地欣赏着这一城一景,寻找着自己想要认同的自我与他者,而且也在被动地接受其制造着历史和文化。同时也自然地出现了认同的吊诡与复杂之处:人们乐于通过列举自己独创性的特点将自己与他者区分开来,即使这种分类毫无意义,所有一切身份之谈,都是可耻的吹嘘和自我膨胀。在经历了羞耻、愤怒、悲伤之后,最后形成了他们特有的呼愁。这种独有的身份,让他们摒弃了傲慢的他者所具有的一切特征,从而达到了可笑的“双赢”的局面。(本文来源于《武汉大学》期刊2017-05-01)

周雨薇[7](2016)在《奥尔罕·帕慕克小说中的色彩意象与文化表达》一文中研究指出奥尔罕·帕慕克于2006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他也因此跻身于“欧洲叁大文学家”之一。因此,对帕慕克本人及其作品的研究就显得十分有必要。帕慕克的文学作品跨立了两个世界,探寻东西方文明的冲突与融合。虽然帕慕克不是第一个关注文化冲突的作家,但是他在作品中所体现的文化冲突与融合的“新象征”,使得对文化冲突的探讨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本文受到“新象征”的启发,结合帕慕克《我的名字叫红》《白色城堡》《雪》叁部作品,通过文本细读的方法,对他的“新象征”表达方式之一——色彩意象进行了提炼和分析,并以此为切入点,从色彩象征的角度解读了帕慕克对于文化的表达。本文主要分为四大部分。其中绪论部分首先介绍了奥尔罕·帕慕克的生平及相关作品。之后,通过大量阅读相关领域文献,对帕慕克作品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阐述了本文的选题意义和研究方法,并对行文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确定主要研究方向。第二章以帕慕克作品中的色彩意象为切入点,分析了他对文化形象的独特表达。该章节首先列举了帕慕克代表作《我的名字叫红》《白色城堡》《雪》中的主要色彩意象,对它们所展现的文化形象进行深入分析,并结合色彩叙事探讨了帕慕克作品中多彩华丽的表达技巧。第叁章从色彩隐喻的角度阐释了帕慕克作品中的文化身份问题。通过对其主要作品的研究,不难发现帕慕克常利用其敏锐的色彩感来阐释深刻的文化内涵,用色彩意象体现出他对历史、社会的独特认识以及对文化身份问题的探讨。同时,他也十分善于将色彩拟人化,通过生动具象的色彩对比,隐喻抽象的东西方文化意义,展现文化冲突,阐释作者的文化身份意识。第四章结合帕慕克作品中色彩交融的隐喻和文化冲突表达,分析了其在全球化进程大背景下所面临的身份认同问题,并联系帕慕克生平,较为深入的论述了帕慕克在其作品中所体现的文化身份观。(本文来源于《南昌大学》期刊2016-05-21)

康慨[8](2016)在《才写工人阶级,又挺女权主义》一文中研究指出读书报康慨报道 很多作家获得诺贝尔奖后便再无大作问世,有的人早已江郎才尽,有的人失去了写作的动力,甚至有人,如汉姆生,越来越保守,越来越懦弱,越来越反动。六十叁岁的土耳其大作家奥尔罕·帕慕克是个例外。在他获得诺贝尔奖的第十年,我们看到,他不(本文来源于《中华读书报》期刊2016-03-16)

王文婧[9](2016)在《奥尔罕·帕慕克笔下的伊斯坦布尔城市形象》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土耳其当代文学的杰出代表,诺贝尔奖获得者奥尔罕·帕慕克创作出了许多优秀的作品。这些作品大多以作者的故乡、历史名城伊斯坦布尔为背景,塑造了具有深厚文化意韵的伊斯坦布尔城市文本形象。本文以作家自传和随感中的城市生活为参考,分析帕慕克作品中的文本城市形象、帕慕克与伊斯坦布尔之间的关系、帕慕克在城市中的生存境遇和都市体验。全文从两方面对帕慕克笔下的伊斯坦布尔城市形象做出论述:通过帕慕克作品中对城市二元结构空间和迷宫式空间的描述,考察城市的文化融合和冲突;通过研究帕慕克作品中的城市意象,考察作家的“文本城市”所蕴含的象征意义和作家本人道德和价值标准在其中的体现,同时对城市人群意象和城市精神内质的融合方式做出探讨,从而更深刻地理解城市的本质。(本文来源于《天津师范大学》期刊2016-03-01)

党任依[10](2015)在《奥尔罕·帕慕克小说“呼愁”、废墟审美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奥尔罕·帕慕克以其对土耳其灵魂的展现和高超的现代小说创作技法被列为当代欧洲最核心的叁位文学家之一。其创作文体、主题范围广泛,对于当代土耳其人多元意识形态的呈现和面对东西方关系时的尴尬心态进行了细致挖掘。本文试从帕慕克小说情感表达的特殊性及其独特的废墟审美体系进行深入分析。第一章从帕慕克“呼愁”情感表达的根源、特征以及“呼愁”多层次内涵来分析土耳其民族的集体精神性格,对“呼愁”的惶惑感、忧郁感和甜蜜性进行对比分析。第二章试图对帕慕克特有的废墟审美体系进行分析,对其笔下废墟的特质与审美价值、文化历史感以及展示观摩性逐层解析。本文在对帕慕克小说作品文本细读的基础上着重研究其所表现出来的人文性和民族性,将其小说的独创性建立在对西方文学大师的技巧影响与土耳其民族文化传统的比较上分析。本文更多地挖掘帕慕克在其创作历程中对土耳其性和东西文化关系定位的孜孜追求,呈现其小说中充满忧伤和浪漫的土耳其精神。(本文来源于《福建师范大学》期刊2015-06-03)

奥尔罕帕慕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天才很少旅行,世界朝他而来。”美国后现代主义作家唐纳德·巴塞尔姆的话很讨穷人和懒人的喜欢,尽管他们和天才不搭边——至少我是这么想的。人的年龄越大,旅行的冲动越少,这与衰老有关,也与我们对于世界的理解有关系——与精神世界的辽阔无际相比,地球仪上的那些经纬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奥尔罕帕慕克论文参考文献

[1].吕姝俐.奥尔罕·帕慕克作品的文化寻根意识研究[D].江南大学.2019

[2].凌琪.一座城市的记忆[N].合肥晚报.2018

[3].李斯汉.论奥尔罕·帕慕克小说的模糊性[D].扬州大学.2018

[4].莫言.帕慕克的书房——遥寄奥尔罕·帕慕克[J].诗选刊.2018

[5].刘潇潇.东西方文明视阈中的奥尔罕·帕慕克研究[D].河南大学.2017

[6].陆亚青.“东西方沼泽”中的矛盾共同体:身份认同与奥尔罕·帕慕克作品[D].武汉大学.2017

[7].周雨薇.奥尔罕·帕慕克小说中的色彩意象与文化表达[D].南昌大学.2016

[8].康慨.才写工人阶级,又挺女权主义[N].中华读书报.2016

[9].王文婧.奥尔罕·帕慕克笔下的伊斯坦布尔城市形象[D].天津师范大学.2016

[10].党任依.奥尔罕·帕慕克小说“呼愁”、废墟审美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5

标签:;  ;  ;  ;  

奥尔罕帕慕克论文-吕姝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