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高碳钢论文-陈杰,李文军,刘新宽,王军艺,盛荣生

中高碳钢论文-陈杰,李文军,刘新宽,王军艺,盛荣生

导读:本文包含了中高碳钢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氧化法,直接淬硬法,晶粒度,残留奥氏体

中高碳钢论文文献综述

陈杰,李文军,刘新宽,王军艺,盛荣生[1](2019)在《中高碳钢晶粒度测定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国标中氧化法与直接淬硬法是测定碳含量在0. 25%~1. 00%钢中晶粒度的主要方法,然而运用这两种方法得出的晶粒尺寸往往出现偏小的情况。本文通过对55SiCr弹簧钢分别运用直接腐蚀法、EBSD法、氧化法与直接淬硬法测定晶粒度,经过比较与分析得出:氧化法与直接淬硬法测得的晶粒尺寸相比较直接腐蚀法与EBSD法要小,其原因在于热处理后的试样中含有残留奥氏体小晶粒,在用软件评级时,误将一个大的晶粒因为残留奥氏体晶界的拐入而分割成两个小晶粒来统计,从而造成晶粒尺寸的偏小。人工去掉小晶粒或假设未考虑残留奥氏体时截点数为n,考虑残留奥氏体的影响,其截点数约为n+Dn,测量线段长度为L,校正前后的晶粒度分别为Z_1和Z_2,则有Z_1=L/n,Z_2=L/(n+Dn),进一步可以得出Z_2=Z_1/(1+D)。经这两种方法校正后得到的结果与直接腐蚀法和EBSD法获得的结果较为接近。(本文来源于《金属热处理》期刊2019年01期)

张永青[2](2018)在《铌在中高碳钢中的强化效果及应用案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多年来思维惯性,铌微合金化工艺在中、高碳钢中的研究比较贫乏,特别是普遍认为铌在中高碳钢中溶解度低,影响了铌在中高碳钢中的研究和应用。近年来,中信金属微合金化技术中心与国内钢厂和钢铁研究总院雍岐龙教授合作开展了一系列研究,获得了铌微合金化在中高碳钢中的(本文来源于《世界金属导报》期刊2018-06-26)

向小龙,周详,段少平[3](2018)在《中高碳钢成分偏析问题浅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主要阐述了汉钢炼钢生产中高碳钢连铸坯成分偏析问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通过提高转炉出钢碳、窄成分控制、结晶器电磁搅拌技术、低过热度浇铸技术和优化二次冷却强度等,使中高碳钢铸坯中心偏析得到明显改善,符合工艺质量要求。(本文来源于《2018年(第二十届)全国炼钢学术会议大会报告及论文摘要集》期刊2018-05-17)

唐时葵[4](2018)在《中高碳钢焊接技术在冷连轧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现场试验,对比分析了常规手弧焊工艺与先经预热后经保温的新焊接工艺在65Mn带钢冷连轧过程中的焊缝状态。结果表明:经新工艺焊接后的带钢顺利完成了3个机架的冷连轧,没有断带。将此工艺延伸至40Mn、50钢、50CrVA等中高碳带钢的生产,冷轧效果都满足要求。(本文来源于《轧钢》期刊2018年02期)

王金侠,曹洪儒[5](2018)在《打造行业“龙头”地位》一文中研究指出仅两年时间,鞍钢股份中高碳钢团队就具备了从1.5毫米到12毫米厚刃具钢、合金工具钢、弹簧用钢批量全规格热轧卷供货的能力。产品从低端迈向了高端,高端订单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用户从疑到信、从拒到迎,鞍钢股份中高碳钢团队开创了产品开发的新模式。(本文来源于《中国冶金报》期刊2018-01-31)

谭文,韩斌,蔡珍,张剑君,朱万军[6](2017)在《武钢CSP短流程优质中高碳钢的开发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在武钢CSP短流程生产线开发优质中高碳宽带钢的情况。在系统研究中高碳钢炼钢、连铸、均热、轧制、冷却及退火工艺的基础上,开发了包括9SiCr在内的碳质量分数达1.0%的系列中高碳热轧宽带钢以及酸洗、退火产品。热轧及酸洗产品厚度最薄达到1.4mm,产品非金属夹杂物级别达到D0.5级,铸坯宏观偏析小于1.0级,产品边裂发生率控制在0.5%以下,产品单面脱碳层与产品厚度比小于1.0%,扁卷发生率低于0.5%。产品广泛应用于汽车零部件、工程机械、冶金锯片、五金工器具等领域。(本文来源于《轧钢》期刊2017年06期)

张明海[7](2016)在《中高碳钢连铸坯缓冷技术开发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消除铸坯表面微裂纹缺陷,大幅提高钢坯质量,对微裂纹产生原因进行了分析,结合铸坯低倍检验结果,找出了微裂纹产生的主要原因。通过对红热连铸坯切后冷却工艺的改进优化,使铸坯缓慢冷却,有效地降低了铸坯表层温度梯度,相变应力不再增加,减少了铸坯表面微裂纹的产生。减少品种钢铸坯轧制缺陷的出现概率,满足品种钢生产的要求。(本文来源于《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期刊2016年10期)

石林波,向往,戴智才[8](2016)在《中高碳钢转炉拉碳脱磷成渣工艺研究与实践》一文中研究指出中高碳特殊用钢生产要求转炉磷低出钢,采用常规工艺生产,钢水纯净度不能稳定控制,本文结合生产实践,研究了转炉留渣双渣操作情况下,中高碳钢冶炼拉碳脱磷成渣工艺技术,概述了过程冶炼操作与控制,通过工艺调整与操作优化,实现了高碳低磷终点命中率100%目标,达到了预期的生产效果,有一定的借鉴和推广价值。(本文来源于《金属材料与冶金工程》期刊2016年04期)

祝海容[9](2016)在《普通中高碳钢性能及生产工艺的改进》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近几年高强钢传统生产工艺存在的问题,通过分析热轧卷组织、冷轧球化退火以及脱碳层的原因,优化原有生产工艺,改进高强钢组织性能,生产实践证明,经优化后的生产工艺,有效减少了脱碳层的出现,细化了珠光体组织、提高了球化等级,整体改善了产品的组织性能,大大降低了加工成型和淬火调质渗碳过程中的出现问题的概率,并提高了终端工厂的总体产品质量。(本文来源于《机械研究与应用》期刊2016年04期)

马永庆,章晓静,梁玉芬[10](2016)在《Cr-W-Mo-V高合金中高碳钢的显微组织及回火硬度》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4种不同成分的Cr-W-Mo-V高合金中高碳钢的显微组织及回火硬度,并以相平衡热力学理论分析讨论了合金含量变化对显微组织及二次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该类钢在αγ相变的加热和冷却过程,发生M23C6M6C相互转变,碳化物的溶解和析出过程使之细化分布均匀,在合适的成分比率时淬火未溶碳化物小于0.8μm。而Mo(或W)含量过高会导致碳化物颗粒粗化,V含量过高时出现少量的大块MC碳化物,使其不均匀性加重。该类钢在合适成分比率时回火硬度可达62~64 HRC。提高Mo含量有利于各种碳化物沉淀强化向中间温度靠近,明显提高回火硬度,最高硬度可达66.5 HRC。提高V含量会使沉淀析出的温度分散度加大,使回火硬度降低。(本文来源于《金属热处理》期刊2016年04期)

中高碳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由于多年来思维惯性,铌微合金化工艺在中、高碳钢中的研究比较贫乏,特别是普遍认为铌在中高碳钢中溶解度低,影响了铌在中高碳钢中的研究和应用。近年来,中信金属微合金化技术中心与国内钢厂和钢铁研究总院雍岐龙教授合作开展了一系列研究,获得了铌微合金化在中高碳钢中的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中高碳钢论文参考文献

[1].陈杰,李文军,刘新宽,王军艺,盛荣生.中高碳钢晶粒度测定方法研究[J].金属热处理.2019

[2].张永青.铌在中高碳钢中的强化效果及应用案例[N].世界金属导报.2018

[3].向小龙,周详,段少平.中高碳钢成分偏析问题浅析[C].2018年(第二十届)全国炼钢学术会议大会报告及论文摘要集.2018

[4].唐时葵.中高碳钢焊接技术在冷连轧中的应用[J].轧钢.2018

[5].王金侠,曹洪儒.打造行业“龙头”地位[N].中国冶金报.2018

[6].谭文,韩斌,蔡珍,张剑君,朱万军.武钢CSP短流程优质中高碳钢的开发及应用[J].轧钢.2017

[7].张明海.中高碳钢连铸坯缓冷技术开发及应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6

[8].石林波,向往,戴智才.中高碳钢转炉拉碳脱磷成渣工艺研究与实践[J].金属材料与冶金工程.2016

[9].祝海容.普通中高碳钢性能及生产工艺的改进[J].机械研究与应用.2016

[10].马永庆,章晓静,梁玉芬.Cr-W-Mo-V高合金中高碳钢的显微组织及回火硬度[J].金属热处理.2016

标签:;  ;  ;  ;  

中高碳钢论文-陈杰,李文军,刘新宽,王军艺,盛荣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