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人就业政策论文-刘美彤

残疾人就业政策论文-刘美彤

导读:本文包含了残疾人就业政策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残疾人,就业政策,《1973年康复法》,1990年《美国残疾人法》

残疾人就业政策论文文献综述

刘美彤[1](2019)在《美国联邦政府残疾人就业政策研究(1973-2000)》一文中研究指出追求平等就业权利一直是美国公民反社会歧视的重要内容。受到黑人民权运动和女性解放运动的影响,20世纪70年代,美国的残疾人掀起追求平等就业的权利运动。美国联邦政府、国会在社会保障计划的基础上,针对残疾人的特殊情况出台相应的就业政策保护残疾人免受就业歧视。20世纪关于残疾人就业最主要的法律是《1973年康复法》和1990年《美国残疾人法》,直至今日这两部法律仍在美国社会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本文在梳理这两部法案产生背景、内容的基础上,重点阐述《1973年康复法》《美国残疾人法》颁布后残疾人就业状况、联邦就业政策效果,以及产生的争议。文章由绪论、正文和结语叁大部分组成,其中正文主要分为叁部分。第一部分,对残疾人历史上倍受歧视情况进行追溯。结合国际上以及美国法律中对残疾人的定义,阐述有从业资格的残疾人范围,确定本文的研究对象。分析20世纪70年代前美国残疾人被隔离、被歧视和被边缘化的生活状况,探究残疾人联合起来追求平等就业权利的斗争历程。第二部分,探究禁止歧视残疾人就业政策的出台。梳理《1973年康复法》出台前有关于残疾人的政策,分析《1973年康复法》作为第一部禁止歧视残疾人就业的法律出台的必要性、联邦政府与国会对该法出台的不同态度,重点探究该法颁布后的实施效果以及存在的问题。第叁部分,进一步分析残疾人就业政策的扩大。1990年《美国残疾人法》在继承《1973年康复法》大部分内容的基础上,扩大残疾人就业保护,标志着美国联邦政府残疾人就业体系的初步形成。围绕“有从业资格残疾人”范围的明确规定、联邦政府禁止就业歧视的范围扩大到私人企业等内容,解读其重要意义。并且探究联邦政府如何巩固实施该法以及引发的争议。鉴于20世纪后半期的社会发展情况,残疾人的生存状况有所改善,但是残疾人就业率在两部法律实施后并没有明显的提高。司法解释使两部法律对残疾人的保护有限,然而残疾人就业政策是“优待政策”的争议却广泛出现。实际上,残疾人群体弱势地位并未真正改变,其根源是美国社会秉承的实用主义哲学、强调依靠个人能力成功的思想、自私的利己主义波及到美国政治制度。美国残疾人就业政策仍要不断的进行完善。(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师范大学》期刊2019-06-01)

李奕思[2](2018)在《残疾人就业政策执行问题与对策的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据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统计数据显示,截止至2010年末,我国残疾人总数约为8502万人,占我国人口总数6%左右。残疾人就业是解决这一特殊群体生存问题和有尊严活着的有效途径。残疾人是社会中最弱势的群体,关心、爱护残疾人,保障他们的就业和生存权益是政府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体现。基于此背景,分析和研究残疾人政策执行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研究背景与核心概念界定以关心和保障残疾人就业状况为出发点,国家先后出台了《残疾人就业保障法》《残疾人就业条例》,在保障残疾人的就业(本文来源于《教育》期刊2018年44期)

闽财[3](2018)在《福建要求落实政采支持残疾人就业政策》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 福建省财政厅、福建省民政厅和福建省残疾人联合会近日联合印发通知,要求进一步落实政府采购支持残疾人就业政策。通知提出,要强化政府采购预算预留。在政府采购活动中,残疾人福利性单位视同小型、微型企业,向残疾人福利性单位采购的金额计入面向中小企(本文来源于《中国政府采购报》期刊2018-10-09)

林志聪[4](2018)在《广州市残疾人就业政策研究——基于广州市与其他城市的对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如果城市残疾人就业政策体系存在不科学、不合理现象,将会严重影响残疾人就业政策执行效果。运用对比分析法,从按比例安排就业、集中就业和创业叁个维度出发,通过对各主要城市的残疾人就业政策进行对比分析,挖掘广州市残疾人就业政策存在的亮点与不足。同时在吸取其他城市残疾人就业政策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加强配套政策的制定,注重政策评估,提升政策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公平性,有助于进一步完善广州市残疾人就业的政策体系。(本文来源于《广东开放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03期)

闫晓瑞[5](2018)在《西藏残疾人就业政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就业权是宪法中我国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对于残疾人而言也同样如此,残疾人实现就业能够保证生存和发展,同时能够改善整体的生活水平,让残疾人共享物质文化的成果。西藏地处我国西南边疆地区,西藏地区的稳定发展对于我国整体社会的进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而对西藏残疾人的就业政策进行研究非常有必要。近年来,我国政府始终将民生摆在首要的位置,根据2006年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数据,我国有8269万残疾人,占全国总人口的6.34%,而西藏残疾人数为19.4万人,占全区总人口的7%。从数据上看西藏残疾人的比重要略高于全国残疾人的比重,在即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形势下,积极重视残疾人的就业工作,对于解决残疾人的就业问题、实现残疾人自身的价值以及促进社会整体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本文以政策研究为视角,以人道主义理论、社会排斥理论、社会福利理论,社会公平理论等为基础,同时结合西藏残疾人就业的具体情况以及政策发展的情况,采用文献研究法、统计分析法以及比较分析法等分析了西藏残疾人在就业政策方面存在的问题,同时借鉴国内外残疾人就业政策的相关经验,针对西藏残疾人就业政策存在的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本文的结构分为四个部分:绪论部分(第一章)简要介绍了本文研究的背景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综述、研究内容与方法以及本文的创新点与不足。第二部分(第二章)简要介绍残疾、残疾人、残疾人就业以及就业政策的概念界定以及残疾人就业的基本理论基础和残疾人就业政策的重要意义。通过对残疾、残疾人、残疾人就业、就业政策进行正确定位,并对相关的理论进行阐述,来架构文章的理论基础,再提出残疾人就业政策的重要意义。第叁部分(第叁、四章)对我国残疾人就业政策以及西藏残疾人就业政策的现状进行分析,同时研究西藏残疾人就业政策存在的问题。第四部分(第五、六章)主要是借鉴国外发达国家以及国内具有代表性城市残疾人就业政策的相关经验,结合西藏自身的特点,有针对性的提出完善西藏残疾人就业政策的措施。本文通过进一步的研究认为西藏残疾人就业面临着残疾人就业的相关立法不健全、残疾人就业的政策内容不完善、残疾人就业的政策科学性不强以及残疾人就业政策落实不够到位的问题,通过进一步学习国内外残疾人就业工作的具体实践,得出需要完善残疾人就业的相关法律法规、完善残疾人就业保障和社会服务系统、建立保障残疾人就业的长效机制以及积极鼓励残疾人创业、落实残疾人创业促进政策的相关对策建议。(本文来源于《西藏大学》期刊2018-06-01)

王磊[6](2017)在《兜底保障与自立赋权:日本残疾人“混合型”就业政策及其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日本是后发现代化国家的典型代表,其特殊的"混合型"社会福利体制在残疾人福利效能提升方面体现出一定优越性。兜底保障和自立赋权的残疾人就业政策系统,较好融合了"儒家传统"特征和"生产性"特征,使得残疾人能更好进行社会融合,与此同时也促进了经济发展和就业率提升。中国与日本在社会福利特征方面有诸多相似之处,通过日本残疾人就业政策的经验介绍可以对我国相对封闭的残疾人生活起到借鉴作用。(本文来源于《残疾人发展理论研究》期刊2017年01期)

张姝[7](2017)在《我国残疾人就业政策执行问题与对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劳动就业权是残疾人最基本的人权,是与普通人一样共同享有并受法律保护的重要权利。自改革开放以来,各级政府对残疾人的劳动就业问题给予了高度关注,制定了一系列残疾人就业政策及相关法律、法规。并从多种渠道、多个方面采取扶助措施,进一步加大残疾人就业的管理与投入力度,使残疾人的就业机会不断增加,就业环境得到不断改善,就业能力得到不断提升。然而,残疾人就业过程中受到现实条件的制约,残疾人就业层次低、劳动报酬相对较少、针对残疾人开展的技能培训还不够到位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影响了残疾人的就业效果。因此,本论文以残疾人就业政策的执行为视角进行分析和研究,分析我国残疾人就业现状、存在问题、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本文采取问卷调查、文献研究、数据分析等方法,以人本主义、公共政策价值理论和史密斯政策执行模型为理论基础,对残疾人集中就业、按比例就业和个体就业叁种主要就业形式相应的就业政策所取得的成效和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和归纳。通过发现的问题,归纳总结残疾人就业政策执行过程中受阻的主要原因包括:就业环境因素制约、政策的不合理性、执行过程收到阻滞、残疾人自身不足等四个方面。本文还选取了连云港市作为案例,以江苏省就业年龄段持证残疾人就失业调查数据为依据,有重点地分析了当地残疾人就业现状、存在的问题并综合分析了执行优点和问题的原因。案例分析对上文的问题分析和原因归纳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也让研究更贴近实情。最后,本文在系统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完善残疾人就业政策执行的具体对策,主要包含四点:第一通过完善残疾人公共服务,开发残疾人就业岗位和弘扬社会主义价值观,消除歧视与偏见,改善残疾人就业环境。第二,充分调研、扩大社会参与提高政策合理性和政策质量,优化残疾人就业政策。第叁,加强层级治理和部门协调,约束部门行为,减少政策执行过程中的阻滞。第四,通过提高残疾人就业能力,转变残疾人就业意识,弥补残疾人自身不足。(本文来源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期刊2017-05-01)

顾兰青[8](2017)在《上海市残疾人按比例就业政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残疾人就业问题是世界性难题,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残疾人就业中普遍存在就业歧视、机会不足、同工不同酬、岗位不稳定、收入偏低等现象。如果不能实现残疾人的平等就业,使他们充分融入社会生活,那么他们的角色与地位便无法彻底改变,他们的能力与价值便无法充分发挥,对整个国家和社会是一种巨大的人力资源浪费。实践证明,残疾人按比例就业已成为目前大多数国家和地区为解决残疾人就业问题普遍采用的办法,是促进残疾人平等就业的有效方式,对整个经济社会发展意义重大。本文旨在通过对残疾人按比例就业政策的研究,为残疾人提供更充分的就业机会、营造更包容的就业环境,从而消除社会对残疾人的歧视和偏见,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全面发展、人力资源的有效利用。经研究发现,本市残疾人按比例就业政策存在有效性缺失的问题,具体表现为尚未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政府与社会的关系,以及各政策之间、政策与实际之间出现冲突等情况,因此造成社会用人单位或个人违背政策初衷,作出利己选择,从而影响了公共政策在社会公共事务管理中的功效与作用。本文在分析和评估残疾人按比例就业政策有效性、局限性、制约性的基础上,提出完善和优化相关政策法规的对策建议,从以人为本、社会融合、精准帮扶、可持续发展等角度充分整合政府、市场、社会资源,避免出现政策失灵现象。(本文来源于《华东政法大学》期刊2017-04-06)

李明永[9](2016)在《昆明市残疾人就业政策执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从1990年开始颁布实施的《残疾人保障法》、《残疾人就业条例》及《云南省残疾人保障条例》、《云南省残疾人就业规定》、《昆明市残疾人保障条例》等法规,对推动昆明市残疾人的就业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2012年,十八大报告提出,到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及“两个翻一番”的目标。而根据2014年7月1日中国残联公布的《2013年度中国残疾人状况及小康进程监测报告》显示,2013年度城镇残疾人就业率为37.3%,农村为47.3%,同时城镇残疾人失业率高于同期城镇居民失业率。由此可见,残疾人就业状况不容乐观,残疾人收入保障亟待加强,要确保全国8502万残疾人与健全人群同步达到小康生活水平,需要各级政府进一步加强残疾人就业保障工作。本文采取文献法、访谈法和案例法等研究方法,以昆明市残疾人就业政策执行为研究内容,总结回顾了昆明市残疾人就业政策发展历程及执行概况,以政策执行系统分析途径及社会排斥理论、社会公平理论角度出发,从政策执行主体、客体、体制及环境因素四个方面剖析了政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并借鉴国内外在残疾人就业政策执行方面好的经验做法基础上,提出改善与提高昆明市残疾人就业政策执行效益的几点对策建议:一是提高残疾人就业政策执行工作机构及执行者的认识;二是健全完善科学规范的残疾人就业政策体系;叁是多措并举提高残疾人群体素质;四是优化残疾人就业政策执行环境。(本文来源于《云南财经大学》期刊2016-11-01)

傅佳锐[10](2016)在《残疾人就业政策的不足与设想》一文中研究指出残疾人是社会的弱势群体之一,由于其自身的身体缺陷,丧失了和普通人同等的生存能力,原本简单的就业却成为一大难题。近年来,残疾人就业问题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如何让残疾人更好就业成为了政府的重要工作。本文通过介绍现行残疾人就业政策的不足,以社会组织、政府、用人单位叁个角度为切入点,提出"叁位一体"的就业服务模式,旨在为促进残疾人就业、协助残疾人创造劳动价值提出合理的意见和建议。(本文来源于《“决策论坛——公共政策的创新与分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期刊2016-09-23)

残疾人就业政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据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统计数据显示,截止至2010年末,我国残疾人总数约为8502万人,占我国人口总数6%左右。残疾人就业是解决这一特殊群体生存问题和有尊严活着的有效途径。残疾人是社会中最弱势的群体,关心、爱护残疾人,保障他们的就业和生存权益是政府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体现。基于此背景,分析和研究残疾人政策执行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研究背景与核心概念界定以关心和保障残疾人就业状况为出发点,国家先后出台了《残疾人就业保障法》《残疾人就业条例》,在保障残疾人的就业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残疾人就业政策论文参考文献

[1].刘美彤.美国联邦政府残疾人就业政策研究(1973-2000)[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9

[2].李奕思.残疾人就业政策执行问题与对策的思考[J].教育.2018

[3].闽财.福建要求落实政采支持残疾人就业政策[N].中国政府采购报.2018

[4].林志聪.广州市残疾人就业政策研究——基于广州市与其他城市的对比分析[J].广东开放大学学报.2018

[5].闫晓瑞.西藏残疾人就业政策研究[D].西藏大学.2018

[6].王磊.兜底保障与自立赋权:日本残疾人“混合型”就业政策及其启示[J].残疾人发展理论研究.2017

[7].张姝.我国残疾人就业政策执行问题与对策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7

[8].顾兰青.上海市残疾人按比例就业政策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7

[9].李明永.昆明市残疾人就业政策执行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6

[10].傅佳锐.残疾人就业政策的不足与设想[C].“决策论坛——公共政策的创新与分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2016

标签:;  ;  ;  ;  

残疾人就业政策论文-刘美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