裸鼠异种移植模型论文-陈薛,谭邓旭,赵宁宁,赵勇,张彩勤

裸鼠异种移植模型论文-陈薛,谭邓旭,赵宁宁,赵勇,张彩勤

导读:本文包含了裸鼠异种移植模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前列腺癌,人源性异种移植模型,雄激素,多西他赛

裸鼠异种移植模型论文文献综述

陈薛,谭邓旭,赵宁宁,赵勇,张彩勤[1](2019)在《前列腺癌人源性异种移植裸鼠模型的建立与治疗》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建立前列腺癌人源性异种移植(patient-derived xenograft,PDX)模型,评价不同治疗方案的抗肿瘤效果。方法将人新鲜的前列腺癌手术标本与基质胶混合后移植入补充有外源性雄激素的裸鼠皮下,连续监测肿瘤生长,评估其保真度并连续传代;将荷瘤鼠分为四组:多西他赛组、去势组、多西他赛联合去势组以及对照组,治疗期间测量肿瘤体积及小鼠体重变化,治疗结束后,检测血清中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otal 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tPSA)浓度及组织病理学变化,评估治疗效果。结果成功建立了前列腺癌PDX模型,包括激素敏感型(D17225)和去势抵抗型(C40019)肿瘤,病理学分析发现移植瘤较好的保持了患者原发瘤的主要特征;病理组织学及血清tPSA检测发现多西他赛组及多西他赛联合去势组在D17225模型中显示出良好的治疗效果,且后者抑瘤效果更为明显。结论成功建立了前列腺癌PDX模型并稳定传代,多西他赛单药或联合去势处理对激素敏感型(D17225)前列腺癌PDX模型具有显着治疗效果。(本文来源于《中国比较医学杂志》期刊2019年05期)

孙兰,李家春,李瑛光,郭庆明,王振中[2](2018)在《KU004抑制人源乳腺癌BT474裸鼠异种移植模型肿瘤生长的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KU004对人源乳腺癌BT474裸鼠异种移植模型肿瘤的抑制作用。方法对60只雌性BALB/c裸鼠接种人源乳腺癌BT474细胞,将肿瘤生长至100~160 mm~3的40只裸鼠随机分为模型组(0.5%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溶液灌胃)、拉帕替尼组(80 mg/kg拉帕替尼灌胃)、KU004高剂量组(120 mg/kg KU004灌胃)、KU004中剂量组(80 mg/kg KU004灌胃)、KU004低剂量组(40 mg/kg KU004灌胃),每组8只,每天灌胃1次,连续灌胃21 d。分别于给药前以及给药后1 d、4 d、7 d、11 d、14 d、17 d、21 d测量各组裸鼠体重及肿瘤体积,计算相对肿瘤增殖率(T/C)和肿瘤抑制率(inhibition rate,IR)。结果成功建立人源乳腺癌BT474裸鼠异种移植模型。拉帕替尼组、KU004高剂量组、KU004中剂量组、KU004低剂量组裸鼠体重随给药时间延长变化不大,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期间各给药组TV、RTV均低于与模型组(P<0.01),其中拉帕替尼组与KU004中剂量组TV、RT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拉帕替尼组、KU004高剂量组、KU004中剂量组和KU004低剂量组T/C随给药时间延长逐渐降低,至给药后21 d T/C分别为15.6%、6.9%、11.4%和32.7%,IR分别为85.0%、95.0%、91.0%和67.0%。结论不同剂量KU004均可对人源乳腺癌BT474裸鼠异种移植模型肿瘤生长产生抑制作用,且裸鼠耐受性良好。(本文来源于《中国癌症防治杂志》期刊2018年05期)

尹波,李志伟,张弩,盛汉松,林坚[3](2015)在《冬凌草甲素对C6大鼠脑胶质瘤裸鼠异种移植模型的抗肿瘤疗效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 ]利用C6大鼠脑胶质瘤裸鼠异种移植模型研究冬凌草甲素对大鼠C6脑胶质瘤增殖的抑制效果。[方法 ]应用C6大鼠脑胶质瘤细胞株建立了该肿瘤的BALB/C裸鼠异种移植模型,腹腔注射低、中、高3个剂量的冬凌草甲素和固定剂量的对照化疗药物卡氮芥,比较给药前后的相对肿瘤增殖率、肿瘤抑制率和肿瘤体积变化,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各组间差异。[结果 ]在给药后的22d,冬凌草甲素低、中、高3个剂量组所对应动物模型的相对肿瘤增殖率均小于100%,且随着冬凌草甲素给药剂量的增加而降低;肿瘤抑制率均为正值,且随着给药剂量的增加而升高,但3个剂量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7.59,P>0.05);在给药后的22d内,未给药组和所有给药组动物模型体内的肿瘤体积均呈逐日增大的趋势,但在12d后,高剂量冬凌草甲素给药组动物模型的肿瘤体积增量要显着小于未给药组(F=41.15,P<0.05),在给药组中,随着给药剂量的增加,在同一天动物模型所对应的肿瘤体积增量呈现递减趋势。[结论 ]冬凌草甲素对大鼠C6脑胶质瘤的增殖具有一定的抑制效果。(本文来源于《2015浙江省神经外科学学术年会暨浙闽江赣四省神经外科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期刊2015-09-03)

尹波,李志伟,张弩,盛汉松,林坚[4](2014)在《冬凌草甲素对C6大鼠脑胶质瘤裸鼠异种移植模型的抗肿瘤疗效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利用C6大鼠脑胶质瘤裸鼠异种移植模型研究冬凌草甲素对大鼠C6脑胶质瘤增殖的抑制效果。[方法]应用C6大鼠脑胶质瘤细胞株建立了该肿瘤的BALB/C裸鼠异种移植模型,腹腔注射低、中、高3个剂量的冬凌草甲素和固定剂量的对照化疗药物卡氮芥,比较给药前后的相对肿瘤增殖率、肿瘤抑制率和肿瘤体积变化,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各组间差异。[结果]在给药后的22d,冬凌草甲素低、中、高3个剂量组所对应动物模型的相对肿瘤增殖率均小于100%,且随着冬凌草甲素给药剂量的增加而降低;肿瘤抑制率均为正值,且随着给药剂量的增加而升高,但3个剂量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7.59,P>0.05);在给药后的22d内,未给药组和所有给药组动物模型体内的肿瘤体积均呈逐日增大的趋势,但在12d后,高剂量冬凌草甲素给药组动物模型的肿瘤体积增量要显着小于未给药组(F=41.15,P<0.05),在给药组中,随着给药剂量的增加,在同一天动物模型所对应的肿瘤体积增量呈现递减趋势。[结论]冬凌草甲素对大鼠C6脑胶质瘤的增殖具有一定的抑制效果。(本文来源于《肿瘤学杂志》期刊2014年01期)

周晴[5](2012)在《1、新型紫杉烷类化合物Lx2-32c抗肿瘤耐药药效学及机制研究 2、紫杉醇耐药的人胃腺癌BGC-823/TA细胞株及BGC-823/Paclitaxel裸鼠异种移植瘤模型的建立及耐药机制的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紫杉醇(paclitaxel)是1971年从美国西部短叶红豆杉中分离提取出来的一种天然抗肿瘤药物,具有独特的抗癌机制。紫杉醇的主要靶点是细胞内微管系统,通过促进微管聚合抑制微管解聚,使细胞阻滞于G2/M期,并最终导致细胞死亡。目前紫杉醇己成为包括乳腺癌、卵巢癌、非小细胞性肺癌等多种实体瘤的一线治疗药物,应用前景十分广阔。然而,紫杉醇的开发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如来源有限,水溶性差等,而获得性耐药现象的出现则是制约其临床疗效的最主要问题。紫杉醇耐药的产生机制十分复杂,主要包括:药物外排泵ABC转运蛋白过表达和功能上调导致细胞内药物浓度降低;药物作用靶点改变;凋亡信号通路调控异常以及紫杉醇耐药相关基因TRAG-3过表达等。目前,解决耐药问题主要有两条思路:一是利用肿瘤耐药逆转剂抑制转运蛋白的功能或表达,以恢复耐药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二是开发本身具有抗耐药活性的化合物直接杀伤或抑制耐药肿瘤的生长。近年来,抗耐药研究越来越受到关注。我国具有丰富的天然产物资源,从天然产物中分离提取有效成分并进行相应的结构修饰是当前抗耐药研究的一大热点。在本研究的第一部分,我们以对紫杉醇耐药的细胞株及体内耐药裸鼠异体移植瘤模型为研究对象,考察了一种紫杉烷类衍生物Lx2-32c体内外的抗肿瘤耐药活性,并对其可能的抗耐药机制作出研究。为研究肿瘤多药耐药的机制,或筛选耐药逆转剂及具有抗耐药活性的化合物,建立多药耐药细胞系及体内裸鼠异体移植瘤模型是主要手段之一。在本研究的第二部分,我们建立了对紫杉醇耐药的人胃腺癌BGC-823细胞亚系和体内耐药模型,并对这两个模型进行了耐药性的鉴定,以及主要耐药机制的探讨。第一部分新型紫杉烷类化合物Lx2-32c抗肿瘤耐药药效学及机制研究本部分实验主要研究了Lx2-32c体内外抗肿瘤耐药作用,并对其主要的耐药机制进行了较深入的探讨。Lx2-32c是由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天然药物化学研究室方唯硕研究员课题组通过对叁尖杉宁碱(Cephalomannine)进行结构修饰半合成得到的一类全新紫杉烷类衍生物中活性最强的一个。此类类化合物已申请中国化合物专利(申请号200610080890.7)与国际PCT专利(申请号PCT/CN2007/003235)体外研究中,Lx2-32c可抑制多种不同组织来源的耐药细胞的生长,如人乳腺癌多药耐药细胞株MX-1/T及亲本细胞株MX-1,人肺腺癌多药耐药细胞株A549/T及其亲本细胞株A549,人乳腺癌多药耐药细胞株MCF-7/T及其亲本细胞株MCF-7,人胃腺癌多药耐药细胞株BGC-823/TA及亲本细胞株BGC-823,人口腔上皮癌多药耐药细胞株KB/V及其亲本细胞株KB,以及人肝癌多药耐药细胞株Bel-7402/5-Fu及亲本细胞株Bel-7402。MTT法测得其在体外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29.61±5.76nmol/L(从1.02至98.92nmol/L)。接下来,我们选择人乳腺癌多药耐药细胞株MX-1/T及亲本细胞株MX-1作为研究对象,以Paclitaxel作为阳性对照药,探讨Lx2-32c较确切的抗耐药作用机制。SRB法测得Lx2-32c对MX-1/T细胞的GI50为67.35nM,集落形成实验测定Lx2-32c对MX-1/T细胞的IC50为5.33nM,均显着低于Paclitaxel的相应值。体内实验表明Lx2-32c能够抑制对紫杉醇耐药的人乳腺癌MX-1裸鼠异体移植瘤的生长。Lx2-32c(15、30、45mg/kg)对裸鼠移植瘤生长的抑制率分别为40.11%、63.46%及77.67%,呈现较好的剂量效应关系,而Paclitaxel30mg/kg组的抑瘤率仅为22.85%。对移植瘤组织的TUNEL检测亦显示Lx2-32c可剂量依赖性诱导耐药瘤组织产生凋亡现象。接下来我们研究了Lx2-32c对MX-1/T细胞内微管蛋白的作用。首先,我们利用微管蛋白间接免疫荧光法及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内微管的原位聚合,以探讨Lx2-32c对耐药细胞微管动态平衡的影响。免疫荧光实验结果表明,Lx2-32c的作用方式呈典型的紫杉醇样作用,可促进细胞内微管聚合,诱导细胞内微管形成微管束,阻碍细胞内纺锤丝的形成,从而干扰细胞的有丝分裂。细胞内原位微管聚合实验表明,Lx2-32c能够明显地将细胞内微管的动态平衡由“可溶”态向“不溶”态推进,使微管向着聚合态偏移,结果同间接免疫荧光结果类似。然后我们检测了细胞内Tau蛋白的表达,结果表明,与亲本MX-1细胞相比,耐药的MX-1/T细胞Tau蛋白表达明显增高,Lx2-32c可剂量依赖性地降低Tau蛋白的表达。P-gp蛋白与肿瘤的多药耐药现象关系密切,首先,我们利用RT-PCR及Western Blot法检测了P-gp在细胞内的表达,结果表明,MX-1/T细胞是一株典型的P-gp高表达细胞株,这可能是其具有多药耐药性的主要原因,而Lx2-32c对MX-1/T细胞内P-gp的表达无明显影响。接下来,我们考察了MX-1/T细胞内的药物蓄积情况。质谱分析表明,相同剂量的Lx2-32c在细胞内的蓄积量明显高于Paclitaxel的蓄积量,脱药后Lx2-32c的外排亦明显少于Paclitaxel,其脱药后的6h蓄积率为脱药时的32.63%,显着多于Paclitaxel的6h蓄积率(1.74%)。Rhodamine123蓄积实验显示,与MX-1/T细胞的基础荧光强度相比,Paclitaxel可使细胞内的荧光强度有一定程度的回升,提示此时P-gp在转运Rhodamine123的同时参与Paclitaxel的外排,故P-gp对Rhodamine123的转运减少,胞内荧光增强。Lx2-32c对细胞内荧光强度影响不大,说明此时P-gp对Lx2-32c的外排较少,仍主要参与Rhodamine123的外排,此结果间接反映了Lx2-32c在MX-1/T细胞内的蓄积多于Paclitaxel的蓄积。10uMVerapamil与不同剂量Paclitaxel合用72h后,可明显逆转MX-1/T细胞对Paclitaxel的耐药性,逆转倍数达38.89倍,而其与不同剂量Lx2-32c合用72h后,对Lx2-32c的IC50值影响不大,结果提示P-gp在MX-1/T细胞对Paclitaxel产生耐药的过程具有重要地位,而对Lx2-32c在耐药细胞内的蓄积影响不大。药物与P-gp作用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二者的结合能力。计算机辅助设计提示,Lx2-32c与P-gp的结合力较弱,Fitness评分为31.41,显着低于Paclitaxel与P-gp的Fitness评分(36.90)。P-gp ATPase的测定也表明与Paclitaxel处理组相比,Lx2-32c叁个剂量组(20,100,500nM)产生的荧光强度均明显增加,说明ATP的消耗量减少,由于P-gp对底物的转运有赖于ATP的水解,故此结果间接反映了P-gp对Lx2-32c的外排较Paclitaxel组减少,与前述实验结果吻合。另外,由于Lx2-32c处理组产生的荧光强度呈剂量依赖性降低,说明Lx2-32c在耐药细胞内增加的蓄积并不是由于其具有抑制P-gp功能的作用。结合其他实验,我们推测,Lx2-32c在细胞内的蓄积较Paclitaxel增加的原因在于其与P-gp亲和力较低,故P-gp对其外排亦降低,因此Lx2-32c可在P-gp高表达的耐药细胞中仍保持有效浓度,这是其具有抗耐药活性的最主要机制。解除耐药细胞的凋亡抑制是抗耐药药物研究的一大思路,我们也考察了Lx2-32c对MX-1/T细胞的凋亡诱导作用。流式细胞术显示不同剂量的Lx2-32c可使MX-1/T细胞产生G2/M期阻滞,染色体数目不稳定性及凋亡峰(亚G1峰)的出现。Annexin V-FITC/PI双染法定量地检测了Lx2-32c(20、100、500nM)作用48h产生的凋亡百分比,分别为14.09%、30.67%和63.52%。利用DAPI染色及AO/EB染色均可观察到Lx2-32c作用后MX-1/T细胞呈现的典型凋亡形态,如核固缩,核碎裂等。DNA ladder实验可见Lx2-32c诱导细胞DNA片段化,产生明显的梯形条带。JC-1染色及DiOC6染色均显示Lx2-32c对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的降低作用。Western Blot结果显示,Lx2-32c可剂量依赖性地升高Bax/Bcl-2比例,使细胞色素C、AIF从线粒体释放到胞浆,进而活化Caspase-9,-3,和PARP,启动内源性凋亡通路,而对Fas, FasL、Caspase-8的表达无影响。最后,我们检测了Lx2-32c对肿瘤细胞侵袭转移及血管生成的影响。划痕-愈合试验结果表明,50nM Lx2-32c持续作用24h,明显抑制MX-1/T细胞侧向迁移能力;粘附试验结果表明,10nM及50nM Lx2-32c预处理30min,可明显抑制MX-1/T细胞与人工基底膜成分Matrigel的粘附;明胶酶谱法结果表明,Lx2-32c作用24h,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细胞分泌MMP-9及MMP-2,人纤维肉瘤细胞HT-1080分泌aMMP-9,以及人黑色素瘤细胞分泌MMP-2。另外,10nM及50nM Lx2-32c可显着减弱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融合细胞EA-hy926的铺展能力及体外形成血管环的能力,显示出一定的抗血管生成作用。综上所述,Lx2-32c是一种具有确切的体内外抗耐药活性的新型紫杉烷类化合物,其抗耐药机制可能与促进微管聚合,降低Tau蛋白表达,较少被P-gp外排从而能保持较高的细胞内药物蓄积浓度,以及诱导耐药细胞凋亡有关,同时,Lx2-32c亦显示出一定的体外抗肿瘤侵袭转移及抗血管生成的作用。第二部分紫杉醇耐药的人胃腺癌BGC-823/TA细胞株及BGC-823/Paclitaxel裸鼠异种移植瘤模型的建立及耐药机制的探讨本部分研究主要是建立并鉴定了对紫杉醇耐药的人胃腺癌BGC-823/TA细胞株及体内耐药的BGC一823/Paclitaxel裸鼠异种移植瘤模型,并对其耐药机制进行了探讨。本研究选用人肺腺癌细胞株BGC-823作为亲本细胞,以紫杉醇对BGC-823细胞的IC1。为初始诱导剂量,经紫杉醇小剂量逐步增加剂量诱导和克隆选择,18个月后,成功建立了能在含2.00×10-8rnol/L紫杉醇的培养基中正常生长和传代的耐药株BGC-823/TA,耐药倍数为92.31倍。MTT法检测显示BGC-823/TA细胞对Docetaxel. Vincristine.Adriamycin及Lx2-32c等多种细胞毒类化合物也具有出不同程度的交叉耐药性,表现出典型的多药耐药特征。与亲本BGC-823细胞相比,BGC-823/TA细胞的细胞形态、细胞核形态、细胞周期分布、运动能力,粘附能力等基本生物学特征无明显改变,但生长速率较亲本细胞略微减慢,集落形成能力也有所降低,集落形成率分别为62.88%和74.38%。间接免疫荧光检测显示两株细胞内微管蛋白形态无明显改变,Western Blot法检测显示,BGC-823/TA细胞内p微管蛋白亚型(βⅠ、βⅡ、βⅢ、βⅣ微管蛋白)的表达与亲本BGC-823细胞无明显差异,两株细胞内Tau蛋白的表达量也差别不大。P-gp.MRP及LRP等耐药蛋白的表达及活性是细胞多药耐药性形成的重要机制。RT-PCR检测发现BGC-823/TA细胞MDR1表达显着升高,间接免疫荧光法与Western Blot法均显示BGC-823/TA细胞P-gp高表达,Western Blot法还显示BGC-823/TA细胞内其它药泵蛋白如MRP.BCRP.LRP表达未见变化。P-gp蛋白的功能研究证实BGC-823/TA细胞泵出Rodaminel23.阿霉素及Flutax-1的能力强于BGC-823细胞。质谱检测显示BGC-823/TA细胞内Paclitaxel含量明显低于BGC-823胞内含量,且脱药2h后BGC-823/TA细胞内Paclitaxel含量下降更为明显。MTT法检测显示同时加入药泵抑制剂Verapamil后BGC-823/TA细胞可恢复对Paclitaxel的敏感性。上述研究结果表明,BGC-823/TA细胞是一株获得性多药耐药细胞株,其耐药机制主要由于MDR1mRNA的表达增高导致细胞表面P-gp蛋白过表达,从而使P-gp的药物外排泵功能亢进,最终使胞内Paclitaxel有效浓度降低,出现耐药现象。与体外模型相对应,我们同时建立了对紫杉醇耐药的人胃腺癌BGC-823裸鼠异种移植瘤模型,该裸鼠模型经历15代传代,紫杉醇的诱导剂量由1Omg/kg提高至30mg/kg,最终得到体内耐药模型BGC-823/Paclitaxel。裸鼠异体移植瘤实验证实,耐药的BGC-823/Paclitaxel肿瘤生长速率比亲本BGC-823肿瘤略快,但无显着性差异。给予20mg/kg Paclitaxel治疗后,BGC-823/Paclitaxel肿瘤的抑制率及RTV均明显低于BGC-823肿瘤,体现出一定的耐药性。对BGC-823/Paclitaxel瘤块进行WesternBlot检测,耐药肿瘤出现P-gp表达增高,且随传代次数的增加,药物对肿瘤不断诱导,耐药肿瘤与亲本肿瘤间的P-gp表达差异愈明显,说明P-gp蛋白的过表达可能是导致BGC-823/Paclitaxel肿瘤对紫杉醇耐药的一个重要原因。(本文来源于《北京协和医学院》期刊2012-05-01)

于春波,孙鹏,张小伟,于书红,董志伟[6](2012)在《胰腺癌裸鼠皮下异种移植动物模型建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用人体胰腺癌细胞株,建立小鼠胰腺癌细胞株(pGHAM-1)移植性胰腺癌模型,并研究其生物学特性。方法:将pGHAM-1细胞培养后配成1×107/ml,取0.2mL接种于小鼠皮下。于接种后20、30、40天观察肿瘤的生长、转移及腹水量。接种40天后处死动物,解剖取出移植瘤,用游标卡尺测量肿瘤大小,再进行HE染色的组织病理学检查,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及肿瘤转移相关蛋白(nm23-H1)的表达。结果:分别于20、30、40天测量肿瘤体积为84.1±21.9 mm3,413.7±208.4 mm3,2187.3±1882.8 mm3,后者与10 d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HE染色结果显示肿瘤组织呈条索状或小梁状排列,肿瘤组织与正常组织交界处有少量淋巴细胞浸润,肿瘤组织中血管生成罕见。免疫组织结果显示VEGF和nm23-H1蛋白在肿瘤组织中均呈阴性表达。结论:异位裸鼠人胰腺癌移植瘤模型易复制,时间短,成功率高,为胰腺癌体内研究提供了理想的动物模型。(本文来源于《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期刊2012年09期)

A.Soundararajan,G.D.Dodd,III,W.T.Phillips,L.McManus,T.J.Prihoda[7](2012)在《~(186)Re标记的脂质体阿霉素化疗-放射性核素疗法联合射频消融治疗头颈部肿瘤裸鼠异种移植模型的疗效》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评价186Re标记的聚乙二醇脂质体阿霉素联合射频消融治疗人类头颈部鳞状细胞癌裸鼠异种移植模型的疗效。材料与方法本实验经动物委员会批准。60只裸鼠经皮下种植人类头颈部鳞状细胞癌异种移植成瘤,分为10组(本文来源于《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期刊2012年01期)

李小颖,董伟,张连峰[8](2011)在《人胰腺癌裸鼠异种移植瘤模型的生物发光成像和超声成像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利用荧光素酶基因标记的人胰腺癌细胞株Capan-2建立胰腺癌裸鼠移植模型,评价生物发光和小动物超声成像在移植瘤模型建立中的作用。方法将表达荧光素酶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转入人胰腺癌细胞Capan-2,将1×106人胰腺癌细胞悬液分别接种于裸鼠胰腺和右后肢皮下,使其成瘤。生物发光成像和小动物超声成像系统观察肿瘤的生长情况。结果肿瘤细胞原位移植成功率为75%,皮下移植成功率为100%。生物发光成像系统在肿瘤细胞原位接种第7天,可以观察到肿瘤发光;小动物超声成像系统在肿瘤细胞皮下接种第7天,可以测量肿瘤的大小,但在肿瘤细胞原位接种的第7天不能测量肿瘤的大小。另外肿瘤细胞在裸鼠皮下生长的速度比原位生长速度快3倍左右。结论生物发光成像系统更适用于肿瘤早期监测,为深入研究胰腺癌的发生发展、侵袭转移机制提供理想工具。(本文来源于《中国比较医学杂志》期刊2011年07期)

李小颖,高凯,董伟,张连峰[9](2011)在《荧光素酶标的人肝癌细胞裸鼠异种移植瘤模型的生物发光成像和PET-CT成像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利用荧光素酶基因标记的人肝癌细胞株BEL-7402建立裸鼠肝原位移植模型,及小鼠肝原位移植模型的生物发光和小动物PET-CT成像的比较。方法构建表达荧光素酶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并将其转入人肝癌细胞BEL-7402,经梯度浓度G418筛选获得稳定表达荧光素酶基因的细胞克隆并扩大培养。BALB/cA-nu裸鼠肝门静脉接种5×105个发光细胞使其成瘤,活体荧光成像和小动物PET-CT成像系统观察肿瘤的生长情况。结果获得了稳定表达Luc的人肝癌细胞株,将其接种到裸鼠体内,活体荧光成像系统观察发现能够成瘤,小动物PET-CT影像观察发现小鼠肝脏边缘对18 F-FDG有高摄取区域。结论利用荧光素酶基因标记的人肝癌细胞BEL-7402成功建立了原位肝癌裸鼠模型,小动物活体成像结合小动物PET-CT技术为原位肿瘤模型的建立提供了一种新的可靠的技术,为进一步研究肝癌生长转移机制和药物开发提供了新的有用工具。(本文来源于《中国比较医学杂志》期刊2011年03期)

赖斌斌,陈宝安,程坚,高峰,许文林[10](2009)在《载有柔红霉素的磁性纳米Fe_3O_4提高裸鼠异种移植模型中多药耐药K562白血病细胞对化疗效果(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肿瘤的多药耐药是肿瘤化疗失败的主要原因,由于载有柔红霉素的磁性纳米Fe3O4颗粒在体外显示了良好的耐药逆转效果,本实验研究了载有柔红霉素的磁性纳米Fe3O4颗粒在体内对白血病多药耐药逆转效果。将裸鼠高成瘤性白血病细胞株K562-n及其相应的多药耐药株K562-n/VCR分别接种于裸鼠的两侧腹股沟皮下,以建立人类白血病移植瘤模型;将双侧成瘤裸鼠随机分为5组,A组给予生理盐水,B组给予磁性纳米Fe3O4颗粒,C组给予柔红霉素,D组给予载有柔红霉素的磁性纳米Fe3O4颗粒,E组给予载有柔红霉素的磁性纳米Fe3O4颗粒同时在肿瘤表面建立固定磁场。在实验开始后的第1,5,9,13,17,21天分别测量肿瘤体积。实验结束后,分离瘤组织并用RT-PCR,Westernblot检测mdr-1的转录和表达。结果表明:D组、E组的K562-n/VCR肿瘤体积显着小于A、B、C3个组(D或E组相对于A,B或C组p<0.05)。病理检查显示:A组、B组肿瘤细胞生长良好,未见明显细胞坏死;C组肿瘤细胞有散在细胞坏死,部分细胞出现核固缩、核碎裂等;D、E组肿瘤组织内可见细胞明显破碎、坏死、组织的纤维化。D和E组的mdr-1的转录水平明显低于A、B、C3个组,但是P-gp的表达在5个组中无差异。C组、D组、E组3个组K562-n肿瘤平均肿瘤体积显着小于的A、B两组的平均肿瘤体积(C、D或E组相对于A或B组p<0.05)。A组、B组肿瘤细胞生长良好,未见明显细胞坏死;在C、D、E组肿瘤组织内可见细胞明显破碎、坏死、组织的纤维化。结论:载有柔红霉素的磁性纳米Fe3O4颗粒在体内具有明显的逆转多药耐药的作用,但是相对于单用柔红霉素,载有柔红霉素的磁性纳米Fe3O4颗粒在敏感的K562-n的肿瘤中并不能进一步提高疗效;本实验中外加磁场并未增加疗效。(本文来源于《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期刊2009年02期)

裸鼠异种移植模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KU004对人源乳腺癌BT474裸鼠异种移植模型肿瘤的抑制作用。方法对60只雌性BALB/c裸鼠接种人源乳腺癌BT474细胞,将肿瘤生长至100~160 mm~3的40只裸鼠随机分为模型组(0.5%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溶液灌胃)、拉帕替尼组(80 mg/kg拉帕替尼灌胃)、KU004高剂量组(120 mg/kg KU004灌胃)、KU004中剂量组(80 mg/kg KU004灌胃)、KU004低剂量组(40 mg/kg KU004灌胃),每组8只,每天灌胃1次,连续灌胃21 d。分别于给药前以及给药后1 d、4 d、7 d、11 d、14 d、17 d、21 d测量各组裸鼠体重及肿瘤体积,计算相对肿瘤增殖率(T/C)和肿瘤抑制率(inhibition rate,IR)。结果成功建立人源乳腺癌BT474裸鼠异种移植模型。拉帕替尼组、KU004高剂量组、KU004中剂量组、KU004低剂量组裸鼠体重随给药时间延长变化不大,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期间各给药组TV、RTV均低于与模型组(P<0.01),其中拉帕替尼组与KU004中剂量组TV、RT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拉帕替尼组、KU004高剂量组、KU004中剂量组和KU004低剂量组T/C随给药时间延长逐渐降低,至给药后21 d T/C分别为15.6%、6.9%、11.4%和32.7%,IR分别为85.0%、95.0%、91.0%和67.0%。结论不同剂量KU004均可对人源乳腺癌BT474裸鼠异种移植模型肿瘤生长产生抑制作用,且裸鼠耐受性良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裸鼠异种移植模型论文参考文献

[1].陈薛,谭邓旭,赵宁宁,赵勇,张彩勤.前列腺癌人源性异种移植裸鼠模型的建立与治疗[J].中国比较医学杂志.2019

[2].孙兰,李家春,李瑛光,郭庆明,王振中.KU004抑制人源乳腺癌BT474裸鼠异种移植模型肿瘤生长的作用[J].中国癌症防治杂志.2018

[3].尹波,李志伟,张弩,盛汉松,林坚.冬凌草甲素对C6大鼠脑胶质瘤裸鼠异种移植模型的抗肿瘤疗效研究[C].2015浙江省神经外科学学术年会暨浙闽江赣四省神经外科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2015

[4].尹波,李志伟,张弩,盛汉松,林坚.冬凌草甲素对C6大鼠脑胶质瘤裸鼠异种移植模型的抗肿瘤疗效研究[J].肿瘤学杂志.2014

[5].周晴.1、新型紫杉烷类化合物Lx2-32c抗肿瘤耐药药效学及机制研究2、紫杉醇耐药的人胃腺癌BGC-823/TA细胞株及BGC-823/Paclitaxel裸鼠异种移植瘤模型的建立及耐药机制的探讨[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2

[6].于春波,孙鹏,张小伟,于书红,董志伟.胰腺癌裸鼠皮下异种移植动物模型建立研究[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2

[7].A.Soundararajan,G.D.Dodd,III,W.T.Phillips,L.McManus,T.J.Prihoda.~(186)Re标记的脂质体阿霉素化疗-放射性核素疗法联合射频消融治疗头颈部肿瘤裸鼠异种移植模型的疗效[J].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2012

[8].李小颖,董伟,张连峰.人胰腺癌裸鼠异种移植瘤模型的生物发光成像和超声成像比较[J].中国比较医学杂志.2011

[9].李小颖,高凯,董伟,张连峰.荧光素酶标的人肝癌细胞裸鼠异种移植瘤模型的生物发光成像和PET-CT成像比较[J].中国比较医学杂志.2011

[10].赖斌斌,陈宝安,程坚,高峰,许文林.载有柔红霉素的磁性纳米Fe_3O_4提高裸鼠异种移植模型中多药耐药K562白血病细胞对化疗效果(英文)[J].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09

标签:;  ;  ;  ;  

裸鼠异种移植模型论文-陈薛,谭邓旭,赵宁宁,赵勇,张彩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