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开颅手术夹闭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破裂颅内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栓塞,开颅手术夹闭,疗效
开颅手术夹闭论文文献综述
苏优勒,张占普,窦长武,朝博,黄平[1](2019)在《血管内介入栓塞与开颅手术夹闭治疗破裂颅内动脉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比较血管内介入栓塞与开颅手术夹闭治疗破裂颅内动脉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6年12月—2018年8月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急诊手术治疗破裂颅内动脉瘤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接受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32例(血管介入组)、接受开颅手术夹闭治疗46例(开颅手术组)。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围术期血清脑损伤指标[S100B蛋白(S100B)、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含量,术后并发症及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差异。结果血管介入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开颅手术组患者,住院费用高于开颅手术组患者(t/P=8. 320/0. 000、10. 711/0. 000、12. 851/0. 000)。血管介入组术后6 h、24 h血清S100B、NSE的含量低于开颅手术组(6h:t/P=6.492/0.000、8.769/0.000;24 h:t/P=10.832/0.000、11.178/0.000)。2组患者脑血管痉挛、脑梗死、慢性脑积水等术后并发症发生率,GOS评分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血管内介入栓塞用于破裂颅内动脉瘤患者的治疗,在减小手术创伤、加速患者术后康复等方面具有优势,2种手术方式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相似。(本文来源于《疑难病杂志》期刊2019年05期)
吴忠宝[2](2019)在《开颅手术夹闭与介入治疗颅内破裂动脉瘤的临床价值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开颅夹闭手术与血管栓塞介入术在脑动脉瘤破裂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方法依据研究纳入标准以及排除标准将50例脑动脉瘤破裂患者列为我院研究对象,术中实施血管栓塞介入术治疗,为研究观察组。同期另外50例脑动脉瘤破裂患者则实施开颅夹闭手术,为研究参照组。就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以及预后情况展开分析和数据对比。结果观察组的1年的GOS分值与参照组相比更高,差异显着(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5年的GOS分值与参照组无显着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与参照组相比差异不显着(P>0.05),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参照组相比差异不显着(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血管栓塞介入术以及开颅夹闭手术在脑动脉瘤破裂治疗中疗效相似,临床上需结合实际情况合理确定手术方法。(本文来源于《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期刊2019年05期)
吕晓俊,张静[3](2018)在《开颅手术夹闭与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破裂颅内动脉瘤疗效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比开颅手术夹闭与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破裂颅内动脉瘤疗效。方法破裂颅内动脉瘤患者68例采用随机平行对照法将其分为两组,A组给予开颅夹闭,B组给予血管内栓塞。结果 B组患者手术耗时、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优于A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B组患者平均费用高于A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良好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69,P=0.693);A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4.24%(8/33)、复发率为9.09%(3/33),B组分别为6.06%(2/33)、30.30%(10/33),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243、4.694,P=0.039、0.030)。结论对破裂颅内动脉瘤患者,给予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但是其复发率及花费较高,临床上需要结合患者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选择手术方式。(本文来源于《浙江创伤外科》期刊2018年05期)
朱子煜[4](2017)在《前交通动脉瘤介入栓塞治疗与开颅手术夹闭治疗的临床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颅内动脉瘤作为临床上的一种多发脑血管疾病,其对于病患生命财产的危害程度仅次于脑梗塞和脑出血。前交通动脉由于其在大脑中所处的位置导致对其进行手术将会具有较大的难度,尤其是其周围组织的功能相对更为重要,因此在实际的手术过程中该部位手术已经成为一个难点问题。显微开颅显微手术夹闭与介入栓塞治疗前交通动脉瘤的手术时机、技术要点、临床疗效以及预后情况始终是神经外科探讨的问题,现将我们的体会汇报如下。(本文来源于《家庭医药.就医选药》期刊2017年06期)
陈海波[5](2015)在《破裂颅内动脉瘤开颅手术夹闭与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的疗效比较:50例病例回顾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比分析破裂颅内动脉瘤显微外科手术夹闭和血管内介入栓塞两种治疗方法的有效性,安全性及并发症发生率,为动脉瘤治疗方式的优化选择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6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50例破裂颅内动脉瘤患者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治疗方式,分为开颅显微外科手术夹闭组与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组,术前对患者临床症状进行hunt-hess分级,头颅CT行Fisher分级,术后3个月行GOS(Glasgow outcome score,格拉斯哥预后评分)评分,对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并发症、致残率、致死率等进行比较研究。结果:开颅手术组和介入栓塞组在年龄、既往病史、性别、术前Hunt-Hess分级、Fisher分级方面均未见明显统计学差异。开颅手术组平均住院时间(20.12±10.24天),介入组平均住院时间(21.44±12.28)天,两组患者在住院时间方面未见明显统计学差异(p=0.682)开颅手术组有15例并发脑血管痉挛,发生率60%,1例并发脑梗塞,发生率为4%,1例发展为慢性脑积水,发生率4%;血管内介入组有18例并发脑血管痉挛,发生率72%,7例并发脑梗塞,发生率为28%,慢性脑积水1例,发生率4%。两组患者在脑血管痉挛、脑梗塞、慢性脑积水发生率上均未见明显统计学差异(p分别为0.370、0.054、1.00)。开颅组预后良好(GOS4-5分)共20例,残疾(GOS2-3分)4例,死亡(GOS1分)1例,预后良好率为80%,致残率为16%,死亡率4%;介入组预后良好(GOS4-5分)者共19例,残疾(GOS2-3分)4例,死亡(GOS1分)2例,预后良好率为76%,致残率为16%,死亡率8%;两组患者预后良好率及死亡率未见明显统计学意义(p=0.697),两种治疗方式的预后无统计学差异。两组患者术前hunt-hess分级与患者术后GOS预后评分呈负相关关系,术前动脉瘤患者hunt-hess分级越低,术后GOS评分越高,患者预后越好,且存在统计学上的相关关系(开颅组p为0.002、介入组p为0.04)。两组患者术前CT fisher分级与术后GOS预后评分无显着相关关系(开颅组p为0.16、介入组p为0.09)。结论:1.破裂颅内动脉瘤患者行开颅夹闭和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比较,在住院时间、脑血管痉挛、脑梗塞、脑积水发生率、总体预后方面,两者之间不存在统计学差异。2.破裂颅内动脉瘤患者术前hunt-hess分级与术后GOS预后评分呈负相关关系,术前hunt-hess分级越低,术后GOS评分越高,患者预后越好。(本文来源于《大连医科大学》期刊2015-12-01)
顾瑾[6](2015)在《一次开颅手术夹闭颅内4个动脉瘤的术后护理》一文中研究指出多发颅内动脉瘤(multiple intracranial aneurysms,MIA)是颅内存在2个或2个以上的动脉瘤,占颅内动脉瘤的8.7%~45.0%[1]。在颅内多发动脉瘤中以2个多见,占75%,3个占18.6%,4个或4个以上者仅占7.5%[2]。颅内动脉瘤极易破裂,病人病情严重、病死率及病残率极高[3]。多发颅内动脉瘤是较单个动脉瘤更具威胁及治疗更具挑战性的疾病[4],不但出(本文来源于《全科护理》期刊2015年07期)
黄承光,齐向前,陈怀瑞,梅起勇,白如林[7](2014)在《颅内动脉瘤开颅手术夹闭术中不同辅助检查方法的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手术夹闭术中多种辅助措施的应用体会方法:近3年(2010年5月—2013年5月)共以开颅夹闭方法共治疗颅内动脉瘤共127例,包括97例破裂动脉瘤和25例未破裂动脉里,5例为栓塞后复发的动脉瘤。120例为前循环动脉瘤,7例为后循环动脉瘤。1神经内镜辅助探查:对于在术中没有把握的病例,进行神经内镜辅助观察,共有22例。由于动脉瘤周围解剖空间的限制,除个别病例外,一般很难做到神经内镜下夹闭动脉瘤,而只限于内镜辅助观察。即在显微镜下分离暴露动脉瘤,辨明动脉瘤及其相关血管穿支的解剖特点,再以内窥镜探查显微镜下观察不到的血管结构,再在显微镜下实施动脉瘤夹闭,确认夹闭是否满意后。再以内窥镜辅助探查夹闭情况。如有夹闭不当,再移用显微镜进行动脉瘤夹的调整。2采用术中多普勒监测52例。采用超声多普勒检测系统(德国,DWL),探头直径1.5mm,发射频率20MHz。在动脉瘤夹闭前和夹闭后,分别探测载瘤动脉、动脉瘤及个穿支内血流,不断滴水保持探头与血管壁接触面耦合,将超声多普勒音量调节到适当,并通过调整探头角度以获得合适的信号。分别记录夹闭前和夹闭后血流参数和频谱以做对照。3采用了术中吲哚青绿荧光造影15例。术中在动脉瘤夹闭前和夹闭后分别行吲哚青绿(ICG)造影检查。观察动脉瘤夹闭是否确切,同时观察载瘤动脉及各穿支血管通畅情况。结果:目前使用的是硬性神经内镜,由于受操作空间限制,只能限于观测,很难完全内镜监测下进行操作。因此在本组病例中,只有1例在内窥镜下实施动脉瘤夹闭,其余21例均在显微镜下实施动脉瘤夹闭,再以内窥镜探查。5例在动脉瘤夹闭后发现瘤夹位置不合适予以调整。神经内镜只能从外观上观测各血管穿支和瘤夹位置,不能观测血管内血流实际情况。目前国内还没有在内镜下进行吲哚青绿造影观察。采用术中吲哚青绿和多普勒监测的病例中,均未发现明显异常。结论:神经内镜、吲哚青绿荧光造影以及多普勒检查均是目前颅内动脉夹闭手术重要的辅助措施,其中神经内镜对保证手术安全性和减少并发症的重要更值得重视。(本文来源于《第四届长叁角地区创伤学术大会暨2014年浙江省创伤学术年会论文汇编》期刊2014-07-26)
张明,赵宁辉,曹毅,曹霞,徐蔚[8](2013)在《开颅手术夹闭治疗47例颅内破裂动脉瘤体会》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评价开颅手术夹闭治疗颅内破裂动脉瘤效果.方法 47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或脑出血患者均经头颅CTA及全脑血管造影证实为颅内动脉瘤破裂,均位于前循环.34例行急诊开颅夹闭术,13例择期行开颅夹闭术,所有患者均行翼点入路.结果 43例手术后复查CTA显示动脉瘤完全夹闭且无明显神经功能缺损,3例面神经额支损伤,2例一侧肢体不全瘫,治愈率达到91.4%.结论开颅手术夹闭治疗颅内破裂动脉瘤是一种疗效可靠、安全性较高的方法,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昆明医科大学学报》期刊2013年06期)
高国栋[9](2011)在《开颅手术夹闭前交通动脉瘤的体会》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前交通动脉瘤是颅内最常见的动脉瘤之一,由于其位置深在,周围重要结构多,局部血管变异多,动脉瘤大小;形状及指向变化多,同时存在较多穿支血管,令手术具有一定难度和特点。本文回顾性分析我中心开颅手术治疗的病例,旨在探讨手术夹闭前交通动脉瘤的时机;方式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唐都医院神经外科2000年至2010年共收治1740例动脉瘤,其中手术或介入治疗前交通动脉瘤548例,开颅手术治疗动脉瘤347例。其中男性207人,女性140人,年龄19~74岁,平均47.3岁,术前Hunt&Hess分级1~3级327例,4~5级患者20人。所有患者术前均行DSA和CT检查,有条件者尽可能行叁维DS(本文来源于《2011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期刊2011-10-13)
崔向宇,马宏亮,王凯华,崔春燕[10](2011)在《一次性开颅手术夹闭颅内四个动脉瘤的护理体会》一文中研究指出颅内动脉瘤是指脑动脉内腔的局限性异常扩大造成动脉壁的一种瘤状突起。此病常见于40-60岁中、老年人。颅内多发动脉瘤约占20%左右。在多发动脉瘤中,以2个多见,占(本文来源于《承德医学院学报》期刊2011年01期)
开颅手术夹闭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对开颅夹闭手术与血管栓塞介入术在脑动脉瘤破裂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方法依据研究纳入标准以及排除标准将50例脑动脉瘤破裂患者列为我院研究对象,术中实施血管栓塞介入术治疗,为研究观察组。同期另外50例脑动脉瘤破裂患者则实施开颅夹闭手术,为研究参照组。就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以及预后情况展开分析和数据对比。结果观察组的1年的GOS分值与参照组相比更高,差异显着(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5年的GOS分值与参照组无显着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与参照组相比差异不显着(P>0.05),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参照组相比差异不显着(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血管栓塞介入术以及开颅夹闭手术在脑动脉瘤破裂治疗中疗效相似,临床上需结合实际情况合理确定手术方法。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开颅手术夹闭论文参考文献
[1].苏优勒,张占普,窦长武,朝博,黄平.血管内介入栓塞与开颅手术夹闭治疗破裂颅内动脉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比较[J].疑难病杂志.2019
[2].吴忠宝.开颅手术夹闭与介入治疗颅内破裂动脉瘤的临床价值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
[3].吕晓俊,张静.开颅手术夹闭与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破裂颅内动脉瘤疗效比较[J].浙江创伤外科.2018
[4].朱子煜.前交通动脉瘤介入栓塞治疗与开颅手术夹闭治疗的临床比较[J].家庭医药.就医选药.2017
[5].陈海波.破裂颅内动脉瘤开颅手术夹闭与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的疗效比较:50例病例回顾分析[D].大连医科大学.2015
[6].顾瑾.一次开颅手术夹闭颅内4个动脉瘤的术后护理[J].全科护理.2015
[7].黄承光,齐向前,陈怀瑞,梅起勇,白如林.颅内动脉瘤开颅手术夹闭术中不同辅助检查方法的评价[C].第四届长叁角地区创伤学术大会暨2014年浙江省创伤学术年会论文汇编.2014
[8].张明,赵宁辉,曹毅,曹霞,徐蔚.开颅手术夹闭治疗47例颅内破裂动脉瘤体会[J].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13
[9].高国栋.开颅手术夹闭前交通动脉瘤的体会[C].2011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2011
[10].崔向宇,马宏亮,王凯华,崔春燕.一次性开颅手术夹闭颅内四个动脉瘤的护理体会[J].承德医学院学报.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