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泥浆输送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疏浚工程,泥浆输送,爬坡管,欧拉模型
泥浆输送论文文献综述
殷杰,熊庭[1](2018)在《疏浚工程爬坡管内单分散泥浆输送特性数值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颗粒动力学理论的两相流欧拉双流体模型,建立可模拟不同爬坡高度(3. 6~5. 0 m)。不同输送速度(5. 0~6. 8 m/s)及不同泥浆浓度(20%~30%)的等温流动过程的计算流体动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模型,得出疏浚工程中爬坡管内泥浆水力输送流动及阻力特性。研究表明:泥浆在爬坡管中进行输送时其局部阻力系数随着狄恩数减小及爬坡高度上升而增加,且与爬坡高度间成近似线性关系;输送时弯头处最大速度区域由内侧移至外侧,各截面内的颗粒体积分数在垂直和水平方向均表现出梯度;输送过程中存在二次流现象,且泥浆体积分数变化与二次流涡流规律一致,二次流强度随着流速、爬坡高度及泥浆浓度增加而变强。当浓度增大到一定程度时,重力因素超越二次流影响成为主导作用,使流动恢复为直管中充分发展态。(本文来源于《中国航海》期刊2018年04期)
张中英,李瑞石,张文艳,贾金建[2](2018)在《直排式泥水盾构泥浆输送系统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于直排式泥水盾构,泥浆输送系统一方面要将开挖的渣土输送至地面处理站,另一方面要通过改变进/排浆量来维持开挖面压力稳定。因此,泥浆输送系统的可靠性、稳定性、安全性与适应性对提高直排式泥水盾构的掘进效率至关重要。依托实际项目阐述了泥水循环系统的设计要点,从配置参数、控制原理、控制模式等方面对该系统的设计进行了深入分析。(本文来源于《建筑机械化》期刊2018年10期)
熊庭,张梦达,危卫,安邦[3](2018)在《泥浆管道输送特性的CFD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为防止挖泥船施工中泥浆泵能耗高、输送阻力大和排泥管道淤堵,以水平管道中泥浆流动过程为研究对象,采用以颗粒动力学为基础的欧拉双流体模型,对水平管道中泥浆输送的固液两相流进行了CFD数值模拟,并与Durand模型的计算值和文献中的试验数据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数值模拟得到的计算结果与实测值表现出良好的一致性;在管道内充分发展段,管道截面的垂直中心线上颗粒浓度呈不对称分布,并且不对称度随着颗粒浓度增大或泥浆流速变大而降低;粗颗粒在管道底部由于受到升力作用,因此其浓度曲线在管道底部近壁处出现反折;CFD模型得到的压降计算值较Durand模型更接近实测值。(本文来源于《人民黄河》期刊2018年04期)
孙国栋,马旭,齐龙,鹿芳媛,陈林涛[4](2018)在《螺旋式泥浆提升和输送装置的设计与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解决田间育秧泥浆机械化提升和输送技术难题,探究了倾斜式螺旋输送机的工作原理,以及关键部件的结构与工作参数的优化,设计了一种螺旋式泥浆提升和输送装置。根据螺旋轴转速和螺旋倾角等主要工作参数的变化,进行了不同因素组合下的工作过程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螺旋轴倾角对泥浆输送性能的影响程度大于螺旋轴转速;在满足田间育秧泥浆铺设要求的条件下,采用螺旋轴倾角45°、螺旋轴转速250r/min时,具有最佳的泥浆提升与输送性能及较低的功率消耗。本研究可为田间育秧过程中泥浆铺设机械化机具研制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农机化研究》期刊2018年06期)
邓勇,刘建伟,曹福,罗承军[5](2015)在《高体积分数泥浆管道输送数值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将采用CFD技术对水平管道中的泥浆输送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分别利用欧拉方法和拉格朗日方法进行计算,得出管道沿程压力分布及损失,并模拟泥浆颗粒在管道内的沉降过程,最后开展实验对数值模拟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当输送介质为高质量浓度细颗粒泥浆时,采用欧拉模型模拟更接近实际工况,当管道输送介质为粗颗粒或者沙质土,采用拉格朗日模型更合适.(本文来源于《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期刊2015年06期)
李铭志,何炎平,诸葛玮,黄超[6](2015)在《挖泥船泥浆输送系统的工作范围和施工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疏浚作业中输送系统工作效率和经济性随工况变化会出现较大波动的问题,分析土质、排距、管径、输送浓度等因素的可施工范围及临界流速、汽蚀余量对系统工作范围的限制,研究输送浓度变化引起的系统产量和效率变化规律,并就典型案例给出了特定工作条件下优化施工的方法,供施工人员参考。(本文来源于《水运工程》期刊2015年04期)
熊庭,杨文,邓勇,刘建伟,曹福[7](2015)在《绞吸挖泥船泥浆管道输送模型构建》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绞吸式挖泥船泥浆输送过程和输送原理,构建了绞吸挖泥船泥浆管道输送系统模型,根据模型可确定不同体积分数下泥浆的实用流速,通过泥浆输送过程中管路扬程和泥泵扬程的计算,确定施工工况点,可求出不同泥浆体积分数下的流量和施工产量.同时,根据实船"长狮10"单泵施工数据,对泥浆输送模型中泥浆实用流速、施工产量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实船施工数据和理论计算数据基本一致,误差在可控范围内.(本文来源于《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期刊2015年02期)
康建喜,王荣杰[8](2014)在《对输送系统影响的泥浆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众多的工程实际应用当中,选择一种合适的输送系统对企业的投资预算,运营成本,设备管理等各方面影响非常大。笔者从泥浆的分类出发着重对影响各种泥浆的容重,粒径分布,颗粒沉降阻力系数和沉降末速,泥浆浓度和最大沉降浓度,粘度或刚度系数,磨蚀率和磨蚀米勒数等进行了研究;对于均质的、非均质的泥浆,通过研究其过渡流速,管道的压力损失,进而研究了其流动性对于输送系统影响的几个关键因素。(本文来源于《陶瓷》期刊2014年09期)
蔡钿,陆炳良,熊曙[9](2014)在《散料和泥浆兼容输送系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解决现有的叁用工作船上物料的输送系统对各种物料的兼容性差,不同的输送系统只能针对单一的物料进行存储和输送的问题,通过对叁用工作船物料供应系统关键技术的分析,设计一套散料和泥浆兼容输送系统,实现了干散料和泥浆等各种液、固物料的兼容储存、输送和运载,使叁用工作船所运载的物料种类和适应能力得到增强。(本文来源于《船海工程》期刊2014年02期)
朱元朝,罗万军,郑宏乾,朱舟[10](2014)在《喷水式泥浆泵在钨矿尾矿输送中的应用改进》一文中研究指出5NB型喷水式泥浆泵是我公司近年来开发研制成功的一种新产品,可广泛应用于火电、金矿、铅锌矿等领域,用于大流量、远距离输送高浓度灰浆和矿浆。泵随着有色金属矿业的不断开发,该设备又被逐渐推广到铁矿、钨矿等尾矿矿浆大流量、高浓度、远距离输送应用之中[1]。但由于上述两种尾矿矿浆的冲蚀特性极强,对该泵填料密封的组合结构及材料提(本文来源于《矿山机械》期刊2014年01期)
泥浆输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对于直排式泥水盾构,泥浆输送系统一方面要将开挖的渣土输送至地面处理站,另一方面要通过改变进/排浆量来维持开挖面压力稳定。因此,泥浆输送系统的可靠性、稳定性、安全性与适应性对提高直排式泥水盾构的掘进效率至关重要。依托实际项目阐述了泥水循环系统的设计要点,从配置参数、控制原理、控制模式等方面对该系统的设计进行了深入分析。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泥浆输送论文参考文献
[1].殷杰,熊庭.疏浚工程爬坡管内单分散泥浆输送特性数值模拟[J].中国航海.2018
[2].张中英,李瑞石,张文艳,贾金建.直排式泥水盾构泥浆输送系统设计[J].建筑机械化.2018
[3].熊庭,张梦达,危卫,安邦.泥浆管道输送特性的CFD模拟[J].人民黄河.2018
[4].孙国栋,马旭,齐龙,鹿芳媛,陈林涛.螺旋式泥浆提升和输送装置的设计与试验[J].农机化研究.2018
[5].邓勇,刘建伟,曹福,罗承军.高体积分数泥浆管道输送数值模拟[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2015
[6].李铭志,何炎平,诸葛玮,黄超.挖泥船泥浆输送系统的工作范围和施工优化[J].水运工程.2015
[7].熊庭,杨文,邓勇,刘建伟,曹福.绞吸挖泥船泥浆管道输送模型构建[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2015
[8].康建喜,王荣杰.对输送系统影响的泥浆性能研究[J].陶瓷.2014
[9].蔡钿,陆炳良,熊曙.散料和泥浆兼容输送系统研究[J].船海工程.2014
[10].朱元朝,罗万军,郑宏乾,朱舟.喷水式泥浆泵在钨矿尾矿输送中的应用改进[J].矿山机械.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