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变应性肉芽肿性血管炎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变应性肉芽肿性血管炎,环状红斑
变应性肉芽肿性血管炎论文文献综述
魏群[1](2019)在《变应性肉芽肿性血管炎1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患者男,68岁,四肢反复起瘀点瘀斑,双手足麻木、疼2月余,加重1周就诊。皮肤科查体:四肢、双手足、腹部见密集分布针尖至绿豆大小瘀点瘀斑,压之不褪色,部分融合成大片。关节未见红肿。既往史:支气管哮喘2年,副鼻窦炎2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2年,2年前曾患上消化道出血1次,2月前曾出现"环状红斑"皮损。胸部偶见乒乓球或鸡蛋大小皮下肿胀,触之较软,无移动性,可自行消退,发无定处。环状红斑病(本文来源于《2019全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年会论文汇编》期刊2019-03-28)
史哲,张洁,邢岩[2](2019)在《以周围神经损害为主的变应性肉芽肿性血管炎1例误诊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变应性肉芽肿性血管炎(allergic granulomatous angitis,AGA),亦称Churg-Strauss综合征(Churg-Strauss syndrome,CSS),是一种罕见的以哮喘、过敏性鼻炎、嗜酸性粒细胞增多为主要表现的肉芽肿性坏死性小血管血管炎,至今病因不明,病理特点是受累组织大量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和血管外肉芽肿形成,主要累及肺、心、肾、皮肤和周围神经[1]。我科(本文来源于《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期刊2019年03期)
王林洋,黄茂,孙丽丽,于维霞[3](2018)在《变应性肉芽肿性血管炎1例报道》一文中研究指出变应性肉芽肿性血管炎为临床少见病,该病由Churg和Strauss在1951年首次报道,故又称为Churg Strauss综合征(CSS)。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平均发病年龄为44岁,男性略高于女性(1.3∶1)。国外报道其年发病率约为2.2~6.8/百万人[1],国内缺乏详尽的流行病学资料。现报道本院近期收治的1例CSS患者,以期提高大家对CSS的认识及诊疗水平。(本文来源于《中国民间疗法》期刊2018年12期)
刘新萍,董晓宇,佡剑非[4](2018)在《变应性肉芽肿性血管炎伴神经系统损害1例报道》一文中研究指出变应性肉芽肿性血管炎(Allergic Granulomatosis with Polyangiitis,AGPA)也称嗜酸性肉芽肿性血管炎,由于首先由Churg和Strauss两位病理学家描述,故又称ChurgStrauss综合征(Churg-Strauss syndrome,CSS)。变应性肉芽肿性血管炎是临床罕见的主要累及中、小动脉的系统性血管病,常累及多个器官,主要包括肺、周围神经、心脏、皮肤、(本文来源于《卒中与神经疾病》期刊2018年05期)
蒋小凤,李宏伟,王朗,朱丽,杜勇[5](2018)在《颅内变应性肉芽肿性血管炎1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患者男,43岁。因"精神错乱1周"入院。患者于1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精神错乱,呈间歇性发作,发作时意识恍惚、胡言乱语、定向力障碍、大小便失禁,每天约发作4~5次,持续约1h自行缓解,缓解后意识清晰,对答切题,无头痛、头晕、四肢无力及抽搐,无发热、畏寒等不适。专科检查未见明显异常。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及肿瘤标志物正常。(本文来源于《医学影像学杂志》期刊2018年06期)
赵海燕,刘向一,孙阿萍,张朔,樊东升[6](2018)在《变应性肉芽肿性血管炎14例临床表现及周围神经损害》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变应性肉芽肿性血管炎(Churg-Strauss sydrome,CSS)的临床特点以及周围神经受损的表现,以提高诊治水平。方法收集自2005年1月~2016年12月在北京大学第叁医院收治的14例CSS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表现及周围神经受损的情况。结果 14例CSS患者中男性10例(71.4%),年龄20~78岁(53.6±16.2);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平均升高20.7%(10.3%~55%);呼吸系统是最常受累的器官(100%),哮喘9例(64.3%),肺部浸润12例(85.7%);6例(42.9%)存在周围神经受损,以四肢周围神经尤其是下肢神经轴索损害为主,同时累及运动与感觉神经;CSS起病初期误诊率高达64.3%,起病至确诊间隔平均15.9 m(1~72 m)。结论 CSS是一种误诊率较高的全身多系统受累的血管炎,存在嗜酸性粒细胞升高,且临床和电生理结果提示非对称性以轴索损害为主的周围神经病患者,需注意CSS的可能。(本文来源于《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期刊2018年01期)
熊晓琦,王小平,曾凡军[7](2016)在《疑诊为肺癌1例变应性肉芽肿性血管炎报道》一文中研究指出变应性肉芽肿性血管炎(allergic angitis granulomatosis,AGA或Churg-Stuauss syndrome,CSS)是一种主要累及中、小动脉和静脉,以哮喘、血和组织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嗜酸细胞性坏死性血管炎伴有坏死性肉芽肿为特征的系统性血管炎~[1]。1951年由Churg和Strauss两位病理学家首先报道,故又称CSS。该病临床少见,国外报道发病率为2.2-6.8/(本文来源于《临床肺科杂志》期刊2016年09期)
吴文杰,刘领,耿艳杰,杨霁,赵慧敏[8](2016)在《肉芽肿性变应性血管炎误诊1例》一文中研究指出1病例报告患者男,78岁。因活动后喘憋3年,加重伴发热3天收住院。4个月前曾因喘憋加重第1次住院,诊断为支气管哮喘合并支气管扩张。给予激素、平喘等治疗好转出院。1个月前因受凉喘憋加重伴发热,再度住院。胸部CT检查提示左下肺叶支气管扩张并感染。给予抗感染、平喘等治疗好转出院。3天前无明显诱因喘憋进一步加重,并伴发热。既往有变应性鼻炎(本文来源于《人民军医》期刊2016年07期)
胡红云,王岳松,王学忠,邵旭武[9](2016)在《变应性肉芽肿性血管炎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支架内血栓形成一例》一文中研究指出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61岁,因"突发胸痛2h"于2013年5月19日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0年,鼻息肉手术史10年,哮喘病史3年,吸烟史30年,无糖尿病史。入院体检:头颅额、颞和枕部见多个包块,最大4cm×4cm。心电图提示V2~4导联ST段抬高0.2~0.3mV,拟诊急性前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诊行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提示:3支病变,左前降支(LAD)近端完全闭塞,TIMI血流0级,左回旋支(LCX)边(本文来源于《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期刊2016年03期)
程晓娟,项静燕,赵玉武[10](2015)在《变应性肉芽肿性血管炎患者神经系统症状的临床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变应性肉芽肿性血管炎(Chu rg-Strauss syndrome,CSS)是一种少见原发性系统性的脉管炎,临床表现多样,病变除了累及肺、心脏、胃肠道及皮肤等部位,神经系统病变是其常见的临床症状,以周围神经病变较多见,本文拟对确诊CSS,就其神经系统病变特征进行临床资料分析。方法对2003.1~2014.3在我院住院的确诊CSS患者,(本文来源于《中华医学会第十八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上)》期刊2015-09-18)
变应性肉芽肿性血管炎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变应性肉芽肿性血管炎(allergic granulomatous angitis,AGA),亦称Churg-Strauss综合征(Churg-Strauss syndrome,CSS),是一种罕见的以哮喘、过敏性鼻炎、嗜酸性粒细胞增多为主要表现的肉芽肿性坏死性小血管血管炎,至今病因不明,病理特点是受累组织大量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和血管外肉芽肿形成,主要累及肺、心、肾、皮肤和周围神经[1]。我科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变应性肉芽肿性血管炎论文参考文献
[1].魏群.变应性肉芽肿性血管炎1例[C].2019全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年会论文汇编.2019
[2].史哲,张洁,邢岩.以周围神经损害为主的变应性肉芽肿性血管炎1例误诊分析[J].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2019
[3].王林洋,黄茂,孙丽丽,于维霞.变应性肉芽肿性血管炎1例报道[J].中国民间疗法.2018
[4].刘新萍,董晓宇,佡剑非.变应性肉芽肿性血管炎伴神经系统损害1例报道[J].卒中与神经疾病.2018
[5].蒋小凤,李宏伟,王朗,朱丽,杜勇.颅内变应性肉芽肿性血管炎1例[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8
[6].赵海燕,刘向一,孙阿萍,张朔,樊东升.变应性肉芽肿性血管炎14例临床表现及周围神经损害[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18
[7].熊晓琦,王小平,曾凡军.疑诊为肺癌1例变应性肉芽肿性血管炎报道[J].临床肺科杂志.2016
[8].吴文杰,刘领,耿艳杰,杨霁,赵慧敏.肉芽肿性变应性血管炎误诊1例[J].人民军医.2016
[9].胡红云,王岳松,王学忠,邵旭武.变应性肉芽肿性血管炎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支架内血栓形成一例[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6
[10].程晓娟,项静燕,赵玉武.变应性肉芽肿性血管炎患者神经系统症状的临床分析[C].中华医学会第十八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上).2015
标签:变应性肉芽肿性血管炎; 环状红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