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春丽
黑龙江省鸿铭路桥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在市政道路施工活动中,施工者需要对各种路面施工问题加以应对,沥青材料是比较常见的路面施工材料,其具有良好防腐以及防水性能,可以使路面维持相对优质的状态,很多市政道路施工活动都应用了大量的沥青材料。在应用沥青材料时,施工者需要注意到沥青材料带来的负面影响,通过改造工艺技术来改善路面施工活动。本文以现有市政工程建设工作为例,对路面施工环节使用的就地热再生施工工艺展开探讨。
关键词:市政道路;路面工程;就地热再生技术;施工方法
随着交通运输压力增加,市政道路系列的工程的建设方式被改变,常规的道路施工技术建设出的市政道路很难满足当前的市政工程建设标准,因此施工者通过运用各种先进工艺构建符合交通运输情况的高强度道路。在市政道路系统中,路面施工是重点建设环节,针对沥青材料应用情况,本文对路面破损问题展开研究,详细解读就地热再生技术,提出使用该种工艺方法时应关注的要点。
1施工情况分析
某城市道路为双向车道,路面能够保持正常通行,但是由于年久、承重较大,路面材料已经出现老化的现象,局部存在病害,包括沥青表层病害及道路基层病害,需要及时对整个路面进行养护维修,避免病害的进一步发展,延长道路使用寿命。该道路主要问题是纵横向裂缝、轻度麻面。通过现场调查发现:部分路段的路面存在网裂和麻面病害,但都属于轻度。上面层沥青混合料的级配及沥青含量基本正常,没有发生很大的改变。所以没有必要进行沥青含量和材料级配的调整,只需恢复已老化路面材料的使用性能即可。从以上调查可以指导,原路面的主要病害为网裂、老化、轻微麻面以及局部基层病害。此路段虽然裂缝较多但是没有塌陷等严重现象出现,路面整体性能较好。
2施工技术方案分析
在采用该技术之前,对路面基层进行处理,主要是对问题严重区域如出现网裂等现象的区域进行处理。处理方法为:对基层和面层进行翻挖,翻挖深度根据现场情况来确定,挖除存在病害的沥青面层和基层,根据要求重新恢复相应的路面结构层。如果开挖后底基层或路基也存在变形情况,则需根据现场情况挖除存在病害的底基层或路基。
根据对旧路面的踏勘,旧路面基层存在的病害还是比较少的,此种情况适合使用热再生技术。整体就地热再生是采用成套的就地热再生机械将原有路面加热,喷洒再生剂,摊铺再生混合料,而且需要同步将新沥青混合料摊铺在再生混合料上,两层一次碾压成型。本次就地热再生剂添加量暂定为原路面沥青含量的5%,添加新料采用AC-13改性沥青玄武岩,平均添加厚度为压实后1.5cm。
3施工工作分析
3.1施工准备工作分析
在运用就地热再生工艺处理路面时,施工团队首先需要做好技术应用准备工作,首先需要清理路面,避免有污染物残留在待处理的路面上,同时也要给应用混合化的再生施工材料创造良好的应用条件。如果待处理的道路具有冷喷型特点,施工人员可以不清除标识标线,但是如果处理的热熔型的道路路面,必须将灌封胶等标识清除干净。
3.2加热处理工作分析
在施工前期,还要妥善处理加热需求,可以通过运用性能优越的加热施工装置来完成路面加热的预处理工作任务。在确定加热施工设备的应用数量时,施工者需要以路面施工现场的实际温度为准,确保可以达到最佳的加热效果,使后续再生处理与修补工作都可顺利进行。
3.3喷洒再生剂
在这一路面处理工作中,喷洒再生剂是比较关键的施工工作,施工人员要精准确定再生剂的实际使用量,在使用再生剂之前,必须要先进行沥青材料测试,根据最终获得的测试结果来确定施工材料的用量。在喷洒前,还需要对路面进行检查,确定路面没有其他杂物之后就可以进行喷洒处理工作,确保再生及均匀分布,施工者在这环节中必须灵活应对各种施工状况,如果路面出现变动,再生剂的实际用量也必须随之做出调整。
3.4处理原路面
在对原有路面进行充分加热和均匀喷洒再生剂后,施工人员应根据旧路面的实际情况,匀速行驶过程中将旧路面均匀打散并耙松。施工过程中应按设计控制好施工宽度和深度,在保证不破碎集料改变就路面沥青混合料级配的前提下,做到有效耙松路面。此阶段应每间隔200m做一次再生深度的插尺法检查,保证深度变化不超过±0.5cm。若耙松深度达不到设计要求,则应采取调整疏松耙深度、降低加热车行驶速度、调整液化气流量大小等方法,使其满足耙松深度要求。若耙松深度过深,则可通过调节疏松耙的深度进行调整。
3.5再生处理工作分析
再生处理工作也是路面施工的关键环节,对于已经被处理的路面,施工者可以通过使用再生机械装置开展整平处理工作,是路面上的出于疏松状态的材料可以保持平整,同时还要重点做好横向接缝的施工处理工作,对构建路面的沥青材料加以调整,强化最终的路面铺筑施工效果,再生作业结束后就可以进行最后的碾压与摊铺施工处理工作。
3.6后续处理工作分析
现场施工时,松铺厚度是一个关键的控制指标。就地热再生施工过程中,需要在路面再生层的表面再铺筑一层新沥青混合料。该施工工艺和在普通沥青路面摊铺上面层的施工方法基本相同,区别在于再生层和上部的加铺层共同碾压完成。如此进行施工的原因就是充分发挥沥青混合料中集料的相互嵌挤作用,实现两个施工层的热粘结以提高路面的整体稳定性。
再生沥青混合料施工温度控制较严,一般比新拌沥青混合料的施工温度稍低。碾压前要清扫路面上遗撒的混合料,碾压过程也按初压、复压和终压三阶段进行。施工中需要通过调整压实速度、压实遍数、合理搭配压实机具等方式来达到满意的压实效果。初压采用双钢轮振动压路机,压路机紧跟在摊铺机后面,保证在温度较高的情况下匀速静压1~2遍,碾压速度控制在2~3km/h。碾压时应谨遵先底后高、先静后震、先慢后快、高频低幅的原则,先碾压左右两侧纵向接缝,使接缝平顺坚实,再向中间碾压。采用静压方式碾压和振动碾压方式进行碾压时,每次重叠轮宽均应小于20cm。施工时,要控制碾压段落在40m以内,不宜过长。
4结束语
本文对市政道路后期处理工作进行了相对精细化的解读,主要探讨的是应对存在破损问题的公路的施工工艺。基于市政道路具有的重要使用功能以及其在城市交通系统中的重要应用价值,必修重视道路的修补与保护工作,虽然采用铣刨方法也可以养护修补公路,但是相比本文研究的就地热再生工艺,传统修补方法仍旧暴露了多方面的缺陷,该方法可以对原有路面施工材料充分应用,降低了路面养护成本,同时也不需要开展交通封锁处理,符合现代市政道路的应用需求,值得在市政交通工程建设领域推广。
参考文献:
[1]冯国伟,&张礼强.(2017).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技术在城市道路施工中的应用.交通世界(27),62-63.
[2]周福平,&黄武东.(2016).就地热再生技术在路面改造工程中的应用.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12).
[3]李岩栋.(2017).公路沥青路面养护施工中就地热再生技术的研究.山东工业技术(14),116-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