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微波解吸催化燃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微波,解吸,催化燃烧,活性炭
微波解吸催化燃烧论文文献综述
曹晓强,张浩,黄学敏[1](2013)在《微波解吸-催化燃烧净化甲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甲苯为目标污染物,采用活性炭做吸附剂对含甲苯废气进行吸附;吸附完成后利用微波辐照进行解吸;另外采用浸渍法制备Cu-Mn复合氧化物催化剂并对微波解吸后的废气进行催化燃烧处理从而达到对污染物进行彻底净化的目的.实验中甲苯的浓度由气相色谱(GC)测定.结果表明,采用微波解吸后,在以氮气为载气的解吸气体中加入空气来提供氧气从而实现催化燃烧是可行的,解吸气与空气配比为1∶1(体积比)时效果最好,此时对应的催化空速为2.67 s-1.解吸温度会影响解吸气体中的甲苯浓度进而影响催化燃烧效率,实验结果表明400℃解吸比较理想.当催化燃烧温度保持在300℃时,系统对甲苯的最终净化效率可以维持在90%以上,其中大部分时间是在95%以上.(本文来源于《环境科学》期刊2013年07期)
曹晓强[2](2008)在《活性炭吸附—微波解吸—催化燃烧处理含甲苯废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现阶段我国VOCs污染越来越严重的情况下,如何在较短的时间内研究出一种相对快速、高效、实用的VOCs控制技术显得尤其必要。本课题开展了微波解吸载甲苯活性炭的研究,并在研究最后采用催化燃烧法对解吸气体进行处理。利用微波在加热过程中快速、高效、均匀的特点,提高解吸率和解吸速率;同时将解吸气体通过催化燃烧进行进一步净化,将VOCs转变成CO_2和H_2O,从而达到完全净化的目的。实验采用甲苯作为目标污染物,利用椰壳基颗粒活性炭作为吸附剂首先进行了活性炭吸附甲苯的研究工作。结果表明,活性炭对甲苯的静态饱和吸附容量为238 mg/g左右,30℃时动态饱和吸附容量在195 mg/g左右。吸附等温线为Langmuir型等温线。本研究进行了微波辐照活性炭升温行为的实验。结果表明,微波辐照下活性炭升温迅速,不同功率均存在相应的最高温度,达到最高温度后温度基本不再变化。活性炭床层厚度提高,升温速率及最高温度均下降。载气线速较小时活性炭升温受影响较小,当载气量明显加大时,升温速率下降明显。本研究的重点是载甲苯活性炭的微波辐照解吸研究。研究表明,400℃是一个比较合适的解吸温度;综合考虑能耗、氮气消耗等因素,载气线速7.3 cm/s是最优选择;活性炭床层厚度越大,解吸的能耗越大,所需的时间也越长;相同条件下,不同甲苯吸附量的活性炭解吸时间基本相当;活性炭床层厚度2cm,解吸温度400℃,载气线速7.3 cm/s时,一般40 min左右可以达到90%以上的解吸率。实验中发现在解吸过程中存在微波对活性炭的改性作用,并对此进行了专题研究。结果表明,微波改性有助于提高活性炭对甲苯的吸附能力,温度越高性能提高越明显;分析认为在微波和氮气作用下,活性炭孔道结构和表面官能团的变化是改性活性炭对甲苯吸附容量增加的主要原因。同时,微波加热均匀、整体式加热的特点使得微波改性活性炭与传统热改性活性炭相比具有吸附容量大,孔道更发达等优势。实验提出了两种新的解吸工艺:程序升温微波解吸和流化床微波解吸。结果表明,程序升温微波解吸可以明显提高能量利用率。在解吸温度300℃,载气线速73.4 cm/s条件下,流化床解吸一般在7 min就可以达到90%的解吸率;由于解吸温度较低,该法采用空气作为载气可以节约高纯氮气,同时能耗还低于固定床大流量载气的情况。在流化床解吸过程中出现了活性炭表面的弧光放电现象,这有利于直接将甲苯分解掉,也会使活性炭发生烧灼损失,但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表明,这两种作用都不明显。利用BP神经网络模拟这一新方法对微波解吸进行了程序模拟,对实测值和预测值进行了对比并进行了误差分析,证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论文对微波解吸过程进行了理论分析,提出了微波解吸过程的“叁阶段”观点,并从解吸驱动力和解吸阻力两方面对微波解吸过程进行了理论分析。研究最后阶段将微波解吸与催化燃烧这两种方法联合起来。结果表明,CuMnO_(x/γ)-Al_2O_3具有较高的甲苯催化活性。通过微波解吸—催化燃烧实验,认为在解吸气体中加入空气来提供氧气的方法是可行的。载气与空气的体积流量比在1/1左右并采用400℃解吸是比较理想的方法。整个运行过程中总体的净化效率都维持在90%以上,其中大部分时间达到95%以上。(本文来源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期刊2008-03-01)
微波解吸催化燃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现阶段我国VOCs污染越来越严重的情况下,如何在较短的时间内研究出一种相对快速、高效、实用的VOCs控制技术显得尤其必要。本课题开展了微波解吸载甲苯活性炭的研究,并在研究最后采用催化燃烧法对解吸气体进行处理。利用微波在加热过程中快速、高效、均匀的特点,提高解吸率和解吸速率;同时将解吸气体通过催化燃烧进行进一步净化,将VOCs转变成CO_2和H_2O,从而达到完全净化的目的。实验采用甲苯作为目标污染物,利用椰壳基颗粒活性炭作为吸附剂首先进行了活性炭吸附甲苯的研究工作。结果表明,活性炭对甲苯的静态饱和吸附容量为238 mg/g左右,30℃时动态饱和吸附容量在195 mg/g左右。吸附等温线为Langmuir型等温线。本研究进行了微波辐照活性炭升温行为的实验。结果表明,微波辐照下活性炭升温迅速,不同功率均存在相应的最高温度,达到最高温度后温度基本不再变化。活性炭床层厚度提高,升温速率及最高温度均下降。载气线速较小时活性炭升温受影响较小,当载气量明显加大时,升温速率下降明显。本研究的重点是载甲苯活性炭的微波辐照解吸研究。研究表明,400℃是一个比较合适的解吸温度;综合考虑能耗、氮气消耗等因素,载气线速7.3 cm/s是最优选择;活性炭床层厚度越大,解吸的能耗越大,所需的时间也越长;相同条件下,不同甲苯吸附量的活性炭解吸时间基本相当;活性炭床层厚度2cm,解吸温度400℃,载气线速7.3 cm/s时,一般40 min左右可以达到90%以上的解吸率。实验中发现在解吸过程中存在微波对活性炭的改性作用,并对此进行了专题研究。结果表明,微波改性有助于提高活性炭对甲苯的吸附能力,温度越高性能提高越明显;分析认为在微波和氮气作用下,活性炭孔道结构和表面官能团的变化是改性活性炭对甲苯吸附容量增加的主要原因。同时,微波加热均匀、整体式加热的特点使得微波改性活性炭与传统热改性活性炭相比具有吸附容量大,孔道更发达等优势。实验提出了两种新的解吸工艺:程序升温微波解吸和流化床微波解吸。结果表明,程序升温微波解吸可以明显提高能量利用率。在解吸温度300℃,载气线速73.4 cm/s条件下,流化床解吸一般在7 min就可以达到90%的解吸率;由于解吸温度较低,该法采用空气作为载气可以节约高纯氮气,同时能耗还低于固定床大流量载气的情况。在流化床解吸过程中出现了活性炭表面的弧光放电现象,这有利于直接将甲苯分解掉,也会使活性炭发生烧灼损失,但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表明,这两种作用都不明显。利用BP神经网络模拟这一新方法对微波解吸进行了程序模拟,对实测值和预测值进行了对比并进行了误差分析,证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论文对微波解吸过程进行了理论分析,提出了微波解吸过程的“叁阶段”观点,并从解吸驱动力和解吸阻力两方面对微波解吸过程进行了理论分析。研究最后阶段将微波解吸与催化燃烧这两种方法联合起来。结果表明,CuMnO_(x/γ)-Al_2O_3具有较高的甲苯催化活性。通过微波解吸—催化燃烧实验,认为在解吸气体中加入空气来提供氧气的方法是可行的。载气与空气的体积流量比在1/1左右并采用400℃解吸是比较理想的方法。整个运行过程中总体的净化效率都维持在90%以上,其中大部分时间达到95%以上。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微波解吸催化燃烧论文参考文献
[1].曹晓强,张浩,黄学敏.微波解吸-催化燃烧净化甲苯研究[J].环境科学.2013
[2].曹晓强.活性炭吸附—微波解吸—催化燃烧处理含甲苯废气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