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密集频率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无线通信,5G,超密集组网,软频率复用
密集频率论文文献综述
张海涛,王星[1](2019)在《基于分簇的5G超密集组网软频率复用方案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将软频率复用方案(SFR)应用到5G超密集组网场景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自适应频率复用方案解决超密集组网的强干扰问题,给出了基于分簇的软频率复用方式实现整体网络性能最优化,以及基于SINR的UE归属位置切换门限解决用户归属位置的乒乓切换。(本文来源于《5G网络创新研讨会(2019)论文集》期刊2019-08-15)
杨俊东,余江,黄铭,张果,葛孚华[2](2019)在《基于全相位滤波的密集成分的频率估计》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提高密集谱成分的频率估计精度,提出基于全相位滤波的频谱校正法。构建了可以反映以谱峰为中心的叁根谱线的相位线性偏离因子,用以辨识所关注的频点是否存在密集谱分布;将所关注的频点参数代入全相位窄带滤波器的解析公式,生成滤波器系数;用现有的谱校正法(如比值法)对全相位滤波输出的有效样本段进行频率估计,即可估测出密集频率成分。试验证明,该方法可以大大地去除谱间干扰误差,相比于现有的频谱校正法,提升了密集频率成分的估计精度,具有较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振动与冲击》期刊2019年04期)
何怡刚,佘培亮,佐磊,张超群,宁暑光[3](2018)在《高频RFID密集标签系统频率偏移预估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标签密集放置导致系统工作频率偏移问题,传统的频率偏移预估方法,如迭加法认为标签间的耦合作用可累加,但误差较大,提出了一种基于电感耦合矩阵特征值的系统频率预估方法。首先通过对密集标签系统建立耦合模型,提取密集标签间的互感;然后,基于二端口网络,推导出密集标签系统的电感耦合矩阵,提取电感耦合矩阵的特征值代入汤姆逊公式计算;最后,在室内环境中测试了各种标签密集场景。实验结果表明,对于高频射频识别(HF RFID)密集标签系统,所提出特征值法在标签数量大于7时,误差小于9.8%,与迭加法相比,预估精确性更高。(本文来源于《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期刊2018年11期)
王钰炜,葛佳,俞晖[4](2018)在《基于部分频率复用的超密集网络覆盖率性能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超密集小小区网络中,通过区分视距传播和非视距传播,提出了使用部分频率复用的策略,以提高用户通信质量,并基于随机几何理论和概率论推导出表征用户通信质量的覆盖率表达式.仿真结果表明,当小小区用户密集到一定程度时覆盖率会降低,而采用部分频率复用策略可以提高覆盖率,在用户信干噪比阈值较高时提升效果尤为明显.(本文来源于《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8年02期)
孙仲民[5](2017)在《密集频率条件下电力系统谐波/间谐波参数测量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电力系统的发展,大量变频、整流装置、电弧炉等非线性设备的接入,使电网谐波污染加重,导致敏感电力电子设备故障、变压器发热等诸多问题。电力系统谐波/间谐波分析作为电能质量分析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为治理谐波污染、电能计量、通信、高阻故障检测和谐波潮流计算等研究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此外,准确测量分析谐波/间谐波还可为谐波源定位、谐波发射水平估计以及谐波责任划分等提供非常重要的理论依据,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论文围绕密集频率条件下电力系统谐波间谐波的分析展开研究,主要对提高密集谐波分析精度、提高含间谐波的谐波信号频率分辨率、实现密集间谐波信号的检测和测量、减小密集间谐波受到的干扰以及短时窗下密集谐波间谐波信号测量等问题展开了深入研究,并提出了对应的算法。首先,非同步采样时,电力系统稳态密集谐波信号经离散傅里叶变换分析会产生严重的频谱泄漏现象,因此提出了一种由矩形窗和余弦窗经过卷积运算得到的混合卷积窗。定义了L阶混合卷积窗并分析了这种新型窗的主瓣宽度和衰减速率等性能。与经典窗函数比较,新型窗具有更高的旁瓣衰减速率,大大减小了频谱泄漏的影响。将所提新型窗函数应用于谐波分析,推导了基于L阶混合卷积窗的谐波插值算法。仿真结果表明,混合卷积窗具有优良的频谱泄漏抑制性能,能有效地降低各谐波成分间的相互干扰。即使在噪声条件下,方法的优势也比较明显,适用于电力系统密集谐波信号的高准确度测量。其次,当谐波信号中存在间谐波成分时,为了抑制旁瓣干扰且提高频率分辨率,提出了基于多点校正的谐波间谐波分析方法。利用切比雪夫窗函数的旁瓣具有等波动性,且给定主瓣宽度下,旁瓣峰值最小的特性,该方法通过采用相位旋转以及奇数点迭加的方法抑制旁瓣,达到提高谐波分析性能的目的。对经典谐波信号和电力谐波信号进行了仿真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在同样的频率分辨率下,所提出的方法在谐波、间谐波测量上有更高的测量精度,并且具有一定的抗噪性。再次,针对在非同步采样以及分析窗长有限条件下,含有密集间谐波的信号进行离散傅里叶变换分析时很容易发生频谱严重干扰而无法测量的现象。论文通过建立密集间谐波频谱干扰模型,提出了基于频谱分离的密集间谐波参数测量方法。该方法利用频谱分离技术并结合已知的频谱信息可将每个主要频率成分分离出来。在计算较小间谐波时,可将基波成分从原始频谱中分离出去,突出其他较小的频率成分。只需对搜索出的频谱峰值逐个进行频谱分离处理,通过频谱特性筛选出真实频率分量,即可实现非同步采样下的密集频谱分离识别。仿真分析和物理实验表明,所提方法成功解决了非同步采样以及分析窗长有限导致的密集间谐波互相干扰难以识别的问题,具有较高的测量精度。然后,通过密集频率信号的频谱分析可知,含量较小的间谐波成分不仅会互相产生严重的频谱干扰,还会受到含量较大的基波和谐波成分的影响。因此,为了同时降低基波和谐波对密集间谐波的干扰,提出了一种基于新型同步采样的密集间谐波测量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频谱分离算法计算出基波频率参数,再用得到的基波频率信息对信号进行重采样。通过基于牛顿插值的准同步采样方法,可以减小基波和谐波的频谱泄漏影响,降低了密集间谐波在频谱上的复杂度。这一处理手段可有效提高频谱分离算法的应用范围。通过仿真信号和实际信号的分析表明,该方法可以大大降低基波和谐波对较小间谐波的影响,可以有效地识别和测量密集间谐波分量。最后,用短时傅里叶变换分析电力系统信号的动态性能时,会使基波、谐波和间谐波在频域上扩大重迭区域,加重相互影响,导致分析结果产生严重偏差。论文分析了短时窗下频谱干扰现象,在频谱分离算法基础上,提出了基于短时窗频谱分离的电力信号参数测量方法。该方法通过短时傅里叶变换建立短时密集频率信号模型,并推导出了短时频谱分离算法,最终计算出相应频率成分的各个参数。在电压波动、频谱混迭等多种工况下进行了基波参数估计的算法验证。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准确地提取基波成分,并获得良好的参数测量精度,且具有一定的抗噪性。同样,所提方法也适用于谐波和间谐波的识别和测量。(本文来源于《西南交通大学》期刊2017-05-01)
谢川川[6](2017)在《密集颗粒群的介电泳相互作用及频率效应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介电泳颗粒操控过程中,大数量的密集颗粒由于距离过近,受到电场极化后会发生介电泳相互作用,形成链式结构或者聚集成团,这种相互作用会影响到颗粒分离效果。另一方面,颗粒介电泳相互作用以及成链特性可以应用于颗粒装配技术,在微制造、环境健康、新材料等领域有很多新的应用前景。如何准确高效地分析计算密集颗粒在电场中的介电泳相互作用是当前一个热门的研究课题。麦克斯应力张量法(MST)是理论上最严格的颗粒介电力算法,但是计算量巨大,且数值误差和不确定性难以控制,目前只能用于计算二维电场中少数几个颗粒的相互作用。迭代偶极矩法(IDM)是当前模拟大数量密集颗粒介电泳相互作用的最新算法,无需复杂的数值计算,应用简单且具有较高的精度。本文利用MST法和IDM法,对二维和叁维电场中,密集颗粒群的介电泳相互作用的本质特征进行了计算模拟,重点研究了交变电场频率对颗粒介电泳相互作用,以及颗粒成链成团特征的影响。论文完成如下工作:论文研究了二维均匀直流(DC)电场中颗粒的介电泳相互作用。采用有限元模型和任意拉格朗日-欧拉法(ALE)算法对电场-流场-颗粒运动进行了全耦合动态计算模拟,论文对同类颗粒,异类颗粒,以及不同尺寸颗粒的受力和相互作用运动轨迹进行了计算分析。比较了不同颗粒-溶液介电常数比,不同颗粒尺寸等因素对颗粒速度、运动轨迹、成链特征和成链时间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同类颗粒总是形成平行于电场的颗粒链,异类颗粒总是形成垂直于电场的颗粒链,颗粒链为正负介电泳颗粒交替排列结构。论文分别采用MST法和IDM法研究了二维均匀交变(AC)电场中颗粒介电泳相互作用的频率效应。研究发现,两种方法具有较好的一致性。采用MST法对两个颗粒在不同频率下的内部电场分布、表面应力分布、运动轨迹和成链规律进行了计算和分析。并对颗粒在运动过程中的相互作用力的变化,以及颗粒旋转运动的机理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通过调控电场频率可以让颗粒在正负介电泳之间转换,正介电泳颗粒表面受到拉应力,负介电泳颗粒表面受到压应力。论文采用IDM法对四个,五个和二十个颗粒的介电泳相互作用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多颗粒成链形态与颗粒的初始位置分布,电学属性(介电系数,电导率),以及电场频率有关。颗粒初始位置的微小扰动会大大改变最终的颗粒链形态。在不同的频率下,随机分布的大数量密集颗粒能够形成多个长短不一的颗粒链,颗粒链的基本特征不变,同类颗粒链平行于电场,异类颗粒链垂直于电场。论文利用IDM方法研究了分布于同一平面上的大数量密集叁维球颗粒在垂直于颗粒平面的交变电场(AC)中的介电泳相互作用行为。研究发现,在垂直于颗粒平面的电场作用下,同类颗粒相互排斥不成链,最终形成等间距的颗粒结构。异类颗粒相互吸引,形成长短不一的多个颗粒链。颗粒大小、初始位置、电场频率以及芯片边界都对颗粒运动和成链特征具有重要的影响。在圆形边界的芯片中,分别考察了低频、高频和过渡频率对颗粒介电泳相互作用的影响,并讨论了频率调控改变颗粒相互作用和成链特性的一般性规律。论文提出了一种大数量密集颗粒在流体中缓慢运动时的流体阻力迭代修正法。通过对局部流场进行迭代修正,得到了包含颗粒之间相互影响的流体阻力,同时避免了求解N-S方程数值计算带来的巨大计算量和不确定性。与传统的Stokes阻力对比发现,迭代修正的斯托克斯阻力提高了流体阻力的计算精度,应用简单方便,可用于大数量密集颗粒相互作用时的流体阻力计算,不改变颗粒介电泳相互作用基本特征和最终颗粒链的结构形态。论文结合电场调控电渗流微涡旋和介电泳技术,设计了一种可连续性分离颗粒的芯片装置。文中对新装置的颗粒分离过程进行了数值分析,并对各项参数进行了优化设计。在微涡旋和介电力的共同作用下成功地实现了不同尺寸的负介电泳颗粒的连续分离。文中对驱动电压、调控电压、电极长度以及微通道宽度等因素对颗粒分离效率和通道流量的影响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讨论。研究表明,通过多参数的优化组合,论文提出的新型芯片可以得到很好的颗粒连续分离效果。(本文来源于《华中科技大学》期刊2017-05-01)
王柱石,王铮,潘义宏,范文彪,杨章乐[7](2017)在《四棚密集烤房风机频率对烤烟潜香物质含量及感官质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对四棚密集烤房烘烤工艺的优化提供理论依据,以烤烟K326中部烟叶为试验材料,研究四棚密集烤房不同风机频率对烤后烟叶多酚类物质、质体色素及有机酸等潜香物质含量和感官评吸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风机频率相比,在烘烤过程中适当降低循环风机频率,烤后烟叶多酚、色素和有机酸等潜香物质的含量增多,烤后烟叶感官评吸质量有所改善;但在烤烟变黄期和定色前期,风机频率降幅过大反而不利于多酚和挥发性有机酸的积累。四棚密集烤房烘烤过程中变频风机在变黄时期以35Hz-35Hz-40Hz运行,定色时期以50Hz-35Hz-25Hz运行,干筋时期以25Hz运行,烤后烟叶香气质较好,香气量较足,刺激性小,劲头适中,余味较舒适。(本文来源于《贵州农业科学》期刊2017年03期)
宋美荣[8](2015)在《毫米波频率和基站密集度对LTE系统性能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摘要:随着无线移动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尤其是当前各种新型设备和服务的创新与发展,人们对数据速率和系统容量的需求越来越高,急需加快下一代移动通信网络的建设步伐。到2020年,移动通信将面临数据的爆炸式增长、终端的海量链接以及超高的流量密度,因此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应运而生。由于较低频段的频谱日益拥挤,且毫米波通信具有容量大、可用频谱宽、安全保密好等优点,具有极大的潜力,人们已经认识到这个频段的重要性,各单位对毫米波通信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但是由于毫米波的传播距离短、穿透损耗大,因此需要对现有的LTE网络进行改进,目前主要有两个思路,一个是通过大规模天线来获取更高的增益,一个是将部署更多的小区进行超密集部署,在物理上缩短发送端和接收端的距离,从而提升系统以及终端用户的性能。论文首先介绍了毫米波通信的发展及其通信特点,并从理论上给出了毫米波的频率相关衰减模型,进而利用MATLAB仿真软件给出了衰减曲线,指出了毫米波通信的发展前景及限制,并提出针对毫米波通信缺陷的解决方案即分别对Macro基站和Pico基站的密集部署。随后,论文介绍了LTE及LTE-A的系统架构以及性能评估方法及标准,并针对毫米波频段进行了通信系统的覆盖分析。再次,依托于爱立信(中国)通信有限公司提供的LTE大型网络仿真系统Axcel,对斯德哥尔摩城市场景配置了系统参数,对高频通信和基站的密集部署进行了仿真,分别讨论了通信频率以及网络基站的密集度对路径损耗、SINR和下行链路吞吐量等系统性能的影响。最后,对全文工作进行总结,指出现有工作的不足以及未来的工作方向。(本文来源于《北京交通大学》期刊2015-06-01)
周兰[9](2014)在《CDMA2000密集市区频率规划方法浅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频率作为移动通信最重要的不可再生资源,在目前丰富且快速发展的移动业务需求的情况下显得尤为宝贵。CDMA 800M因其具有良好的传播特性和解调特性,因此对它的有效使用和规划愈发受到重视。本文立足于目前实际情况,针对密集市区的频率需求进行了深入的需求分析,并提出了频率规划的建议。(本文来源于《通讯世界》期刊2014年06期)
栾智荣,曲桦,赵季红,徐西光[10](2013)在《密集部署家庭基站网络中面向用户的基于图论的频率资源分配算法(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Femtocell is a promising technology for improving indoor coverage and offloading the macrocell.Femtocells tend to be densely deployed in populated areas such as the dormitories.However,the inter-tier interference seriously exists in the co-channel Densely Deployed Femtocell Network(DDFN).Since the Femtocell Access Points(FAPs) are randomly deployed by their customers,the interference cannot be predicted in advance.Meanwhile,new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the short radius of femtocell and the small number of users lead to the inefficiency of the traditional frequency reuse algorithms such as Fractional Frequency Reuse(FFR).Aiming for the downlink interference coordination in the DDFN,in this paper,we propose a User-oriented Graph based Frequency Allocation(UGFA)algorithm.Firstly,we construct the interference graph for users in the network.Secondly,we study the conventional graph based resources allocation algorithm.Then an improved two steps graph based frequency allocation mechanism is proposed.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UGFA has a high frequency reuse ratio mean while guarantees a better throughput.(本文来源于《中国通信》期刊2013年12期)
密集频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提高密集谱成分的频率估计精度,提出基于全相位滤波的频谱校正法。构建了可以反映以谱峰为中心的叁根谱线的相位线性偏离因子,用以辨识所关注的频点是否存在密集谱分布;将所关注的频点参数代入全相位窄带滤波器的解析公式,生成滤波器系数;用现有的谱校正法(如比值法)对全相位滤波输出的有效样本段进行频率估计,即可估测出密集频率成分。试验证明,该方法可以大大地去除谱间干扰误差,相比于现有的频谱校正法,提升了密集频率成分的估计精度,具有较广泛的应用前景。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密集频率论文参考文献
[1].张海涛,王星.基于分簇的5G超密集组网软频率复用方案研究[C].5G网络创新研讨会(2019)论文集.2019
[2].杨俊东,余江,黄铭,张果,葛孚华.基于全相位滤波的密集成分的频率估计[J].振动与冲击.2019
[3].何怡刚,佘培亮,佐磊,张超群,宁暑光.高频RFID密集标签系统频率偏移预估研究[J].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2018
[4].王钰炜,葛佳,俞晖.基于部分频率复用的超密集网络覆盖率性能分析[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
[5].孙仲民.密集频率条件下电力系统谐波/间谐波参数测量方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7
[6].谢川川.密集颗粒群的介电泳相互作用及频率效应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7
[7].王柱石,王铮,潘义宏,范文彪,杨章乐.四棚密集烤房风机频率对烤烟潜香物质含量及感官质量的影响[J].贵州农业科学.2017
[8].宋美荣.毫米波频率和基站密集度对LTE系统性能的影响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5
[9].周兰.CDMA2000密集市区频率规划方法浅析[J].通讯世界.2014
[10].栾智荣,曲桦,赵季红,徐西光.密集部署家庭基站网络中面向用户的基于图论的频率资源分配算法(英文)[J].中国通信.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