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痰湿壅盛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加味黄连温胆汤,H型高血压病,同型半胱氨酸
痰湿壅盛型论文文献综述
刘莉,孙旭,邹国良,韩宇博[1](2019)在《加味黄连温胆汤治疗痰湿壅盛型H型高血压》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加味黄连温胆汤对于治疗H型高血压病患者的同型半胱氨酸(Hcy)、血脂、体重指数(BMI)、空腹血清胰岛素(FINS)、血压的影响。方法将76例H型高血压病门诊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基础治疗)38例与治疗组(基础治疗+加味黄连温胆汤)38例,疗程为21天。结果治疗组在降压作用外,对H型高血压患者的同型半胱氨酸、叁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H-C)、体重指数及空腹血清胰岛素、血压水平明显减低(P <0.05),高密度脂蛋白(HDL-C)水平增高(P <0.05)。治疗全程,治疗组及对照组均未见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加味黄连温胆汤联合基础治疗能更好地改善H型高血压病患者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及脂代谢和空腹血清胰岛素,且安全性良好。(本文来源于《吉林中医药》期刊2019年09期)
耿玉荣,苏凤梅[2](2019)在《中西医结合慢病管理方案防治痰湿壅盛型原发性高血压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重点阐述痰湿壅盛型原发性高血压应用中西医结合慢病管理的效果。方法 300例痰湿壅盛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于2017年6月~2018年5月收取,按照不同方法进行分组,其中150例患者给予药物+慢病管理方案治疗,划分至对照组,其余150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慢病管理方案,将其划分至观察组,互比血压控制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SBP和DBP互比差异微小(P>0.05),但是治疗后观察组显着优于对照组,差异显着(P<0.05)。结论痰湿壅盛型原发性高血压采用中西医结合慢病管理方案防治的效果理想,患者在服药期间结合食疗、运动、沐足等方式均能提升防治效果,故值得推广。(本文来源于《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期刊2019年26期)
姚丰国[3](2019)在《半夏白术天麻汤联合左旋氨氯地平治疗痰湿壅盛型高血压的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半夏白术天麻汤联合左旋氨氯地平治疗痰湿壅盛型高血压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8年2月南召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02例痰湿壅盛型高血压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1例。对照组患者口服左旋氨氯地平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半夏白术天麻汤联合左旋氨氯地平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前后舒张压、收缩压。采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2.35%(42/51)、96.08%(49/51)。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舒张压、收缩压均低于治疗前,SF-36评分均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舒张压、收缩压均低于对照组,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半夏白术天麻汤联合左旋氨氯地平治疗痰湿壅盛型高血压,能提高治疗效果,有效控制血压,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本文来源于《河南医学研究》期刊2019年17期)
郑州,张立德,谷丽艳[4](2019)在《痰湿壅盛型高血压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高血压病是我国脑卒中及冠状动脉性心脏病发病及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因此高血压病的预防调控尤其重要。中医认为痰湿壅盛证是高血压病的一个重要证型,文章一方面基于中医基础理论,综合各家学说,从痰入手,从脾论治,分析痰湿壅盛型高血压的病因病机及治疗原则,并总结近年来中医药治疗痰湿壅盛型高血压病的研究进展,另一方面,从西医视角,总结高血压病的发病机制,为该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本文来源于《中医药临床杂志》期刊2019年08期)
姜燕[5](2019)在《采用温胆汤合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痰湿壅盛型原发性高血压的效果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用温胆汤合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痰湿壅盛型原发性高血压的效果。方法:将延吉市建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收治的150例痰湿壅盛型高血压患者平均分为Matched组和Research组。对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药物治疗。在此基础上,采用温胆汤合半夏白术天麻汤对Research组患者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血压的水平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接受治疗后,与Matched组患者相比,Research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较高,其收缩压及舒张压的水平均较低,P <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相比,P>0.05。结论:用温胆汤合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痰湿壅盛型原发性高血压的效果很好,可改善患者的血压,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本文来源于《当代医药论丛》期刊2019年16期)
李杨,黄甜甜,王兵,高晶[6](2019)在《揿针配合五运六气治疗痰湿壅盛型高血压病的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揿针配合五运六气治疗痰湿壅盛型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20例高血压病(痰湿壅盛型)病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口服降压药治疗,包括硝苯地平控释片、缬沙坦;治疗组在常规口服药的治疗基础之上加用揿针配合五运六气治疗,嘱病人在相应时间按压特定穴位。两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结果两组治疗后血压较治疗前有明显降低(P <0.05),治疗后治疗组收缩压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组降压疗效总有效率为80.0%,优于对照组的7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疗效总有效率为81.7%,高于对照组的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揿针配合五运六气结合口服药物治疗痰湿壅盛型高血压病具有一定疗效,可降低病人血压,改善中医证候积分。(本文来源于《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期刊2019年13期)
马学芳[7](2019)在《半夏白术天麻汤联合西药治疗痰湿壅盛型老年高血压病的临床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半夏白术天麻汤联合西药对痰湿壅盛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血压及中医证候的影响。方法:将60例痰湿壅盛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降压治疗,治疗组给予半夏白术天麻汤联合西医常规降压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压情况及降压疗效、中医证候评分、中医证候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前后收缩压和舒张压、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中医证候疗效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半夏白术天麻汤联合西药具有改善痰湿壅盛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血压及中医证候疗效的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民间疗法》期刊2019年11期)
戴赛儿[8](2019)在《化浊清窍方对痰湿壅盛型H型高血压的疗效及对HCY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化浊清窍方对痰湿壅盛型H型高血压患者的同型半胱氨酸、血压、中医证候等方面的临床疗效并对其安全性进行评估。方法:纳入符合痰湿壅盛型H型高血压病中西医诊断标准的64例患者,在观察过程中有2个病例剔除脱落,最终病例62例,其中对照组32例,治疗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西药治疗,即选取缬纱坦氨氯地平联合叶酸片。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化浊清窍方。两组的疗程均为4周。于疗程前后观察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血压及中医证候各项指标,最后运用统计学的方法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两组患者在治疗前进行了年龄、病程、性别方面的比较,结果提示两组无显着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2、疾病疗效比较:治疗组疾病疗效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为87.50%,两组均能有效降低血压水平,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3、治疗后普通血压比较:治疗组降低血压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4、中医证候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50.00%,治疗组显着优于对照组(P<0.01)。5、中医证候积分比较: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6、中医单项证候比较结果:治疗组治疗后各中医单项证候积分均较前有所降低(P<0.05)。对照组进行组内治疗前后比较,结果显示治疗后患者头晕、头痛、头如裹及失眠症状较前有所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对于胸闷、呕吐痰涎、心悸、口淡、食少等方面无明显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结果提示治疗组在改善中医症状上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方面,两组治疗后HCY较治疗前均有所下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组间比较,治疗组降低HCY水平程度优于对照组,两者具有差异性(P<0.05)。8、24小时动态血压各指标:治疗前,两组在24小时平均收缩压、24小时平均舒张压等各项指标方面均无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两组24小时动态血压各个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所下降,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显示两组在24小时平均收缩压、24小时平均舒张压、白天平均收缩压、夜间平均收缩压及夜晚平均舒张压降低方面有差异(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白天平均舒张压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化浊清窍方对痰湿壅盛型H型高血压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能有效降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降低血压水平,同时能改善多项中医证候,具有较高的临床运用价值。(本文来源于《福建中医药大学》期刊2019-06-01)
黄漾宝[9](2019)在《眩晕方治疗痰湿壅盛型高血压的临床疗效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1、目的观察眩晕方对痰湿壅盛型高血压病患者在中医证候积分、临床单项症状积分、动态血压、LDL-C、UACR等方面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2、方法纳入126例痰湿壅盛证型高血压病患者,在临床观察过程中,由于脱落2例、剔除4例,最终完成治疗的患者共有120例,其中观察组60例,对照组60例。对照组予口服缬沙坦氨氯地平片(I)治疗,若血压未能达到降压目标,必要时联合利尿剂。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予眩晕方治疗,两组疗程均为4周,运用统计学方法对治疗前后比较中医证候积分、临床单项症状积分、动态血压、LDL-C、UACR等的各项情况。3、结果(1)基线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进行了年龄、性别、早发心血管病家族史、吸烟史、饮酒史、血压、中医证候积分、LDL-C、UACR等比较,均具有可比性(P>0.05)。(2)中医证候疗效比较:对照组总有效率80%,观察组98.3%,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单项症状积分比较:两组治疗后各项单项症状积分均较前降低(P<0.05),两组治疗后头痛、胸闷、心悸单项症状积分方面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在眩晕、口淡、失眠、头如裹、呕吐、食少等方面的单项症状积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4)动态血压比较:两组治疗后24h SBP、脉压差、血压负荷等方面均较前降低(P<0.05),对照组治疗后昼夜节律同前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而观察组治疗后昼夜节律同前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24h SBP、脉压差、血压负荷及昼夜节律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24 h DBP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5)LDL-C比较:观察组治疗后LDL-C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LDL-C同前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6)UACR比较:观察组治疗后UACR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7)安全性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见到过敏反应和与试验药物有关的不良反应,亦未见病情变化者。4、结论眩晕方对痰湿壅盛型高血压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能够有效地改善中医证候积分、临床单项症状积分、血压水平,调整血压昼夜节律,降低LDL-C以及UACR,具有较高的临床运用价值。(本文来源于《福建中医药大学》期刊2019-06-01)
连艳玲,陈薇薇,张洪,王佑华,王剑波[10](2019)在《耳穴贴压治疗痰湿壅盛型轻中度高血压的临床疗效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耳穴贴压治疗痰湿壅盛型轻中度高血压的降压及中医证候的疗效。方法将56例高血压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8例。对照组进行高血压健康宣教,按照病情服用降压药。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耳穴辨证贴压,主穴:心、肝、肾、交感、神门、降压沟;配穴:脾、胃。结合四季耳穴:春季-肝,夏季-心,长夏-脾,秋季-肺,冬季-肾。结果治疗后两组第1个、2个疗程组间收缩压、舒张压、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3疗程组间收缩压、舒张压、中医证候积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舒张压差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收缩压差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降压疗效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9.29%与64.29%,P<0.05)。结论耳穴贴压可降低痰湿壅型轻中度高血压病人的血压及中医证候积分,舒张压下降更为明显,起效疗程需3个月。(本文来源于《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期刊2019年09期)
痰湿壅盛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重点阐述痰湿壅盛型原发性高血压应用中西医结合慢病管理的效果。方法 300例痰湿壅盛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于2017年6月~2018年5月收取,按照不同方法进行分组,其中150例患者给予药物+慢病管理方案治疗,划分至对照组,其余150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慢病管理方案,将其划分至观察组,互比血压控制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SBP和DBP互比差异微小(P>0.05),但是治疗后观察组显着优于对照组,差异显着(P<0.05)。结论痰湿壅盛型原发性高血压采用中西医结合慢病管理方案防治的效果理想,患者在服药期间结合食疗、运动、沐足等方式均能提升防治效果,故值得推广。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痰湿壅盛型论文参考文献
[1].刘莉,孙旭,邹国良,韩宇博.加味黄连温胆汤治疗痰湿壅盛型H型高血压[J].吉林中医药.2019
[2].耿玉荣,苏凤梅.中西医结合慢病管理方案防治痰湿壅盛型原发性高血压临床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
[3].姚丰国.半夏白术天麻汤联合左旋氨氯地平治疗痰湿壅盛型高血压的效果[J].河南医学研究.2019
[4].郑州,张立德,谷丽艳.痰湿壅盛型高血压研究进展[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9
[5].姜燕.采用温胆汤合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痰湿壅盛型原发性高血压的效果探究[J].当代医药论丛.2019
[6].李杨,黄甜甜,王兵,高晶.揿针配合五运六气治疗痰湿壅盛型高血压病的临床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9
[7].马学芳.半夏白术天麻汤联合西药治疗痰湿壅盛型老年高血压病的临床观察[J].中国民间疗法.2019
[8].戴赛儿.化浊清窍方对痰湿壅盛型H型高血压的疗效及对HCY的影响[D].福建中医药大学.2019
[9].黄漾宝.眩晕方治疗痰湿壅盛型高血压的临床疗效观察[D].福建中医药大学.2019
[10].连艳玲,陈薇薇,张洪,王佑华,王剑波.耳穴贴压治疗痰湿壅盛型轻中度高血压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