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教运动论文-陶小路

传教运动论文-陶小路

导读:本文包含了传教运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召唤》,赫西,大卫·,特立达珀,美国对华传教运动

传教运动论文文献综述

陶小路[1](2018)在《《召唤》对美国在华传教运动的反思》一文中研究指出《召唤:一个在中国的美国传教士》是美国着名作家约翰·赫西描述传教士大卫·特立达珀一生的小说。此书受到费正清高度评价,被看成是整个20世纪上半叶美国传教事业在中国社会急剧转型中由盛转衰史的缩影。本文结合历史和小说文本,通过梳理主人公在美国社会宗教情绪高涨时接受"召唤"奔赴中国传教,在中国遭遇挫折而传教梦破,在被日本人囚禁的危机中失去信仰的痛苦经历,揭示了作者借大卫个人传教事业的不断失败和最终背教表达了对传教运动的尖锐批评。本文认为作者在美中两国社会变迁视域中对大卫个人信仰和传教心态嬗变的叙述有其圈内人的独到之处,反映了美国知识界对在华传教运动的批判性反思。最后,本文还从作者个人背景等角度探讨了小说去传教运动叙事背后的深层原因及此书在美国的反响。(本文来源于《世界宗教研究》期刊2018年04期)

陶小路[2](2018)在《20世纪晚期美国人对中国人批评传教运动的回应——以《召唤——一个在中国的美国传教士》为个案》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美国对华传教运动的研究中,中国人的批评是否会引起美国人的反响,通常是被忽视的问题。美国着名作家约翰·赫西的长篇小说《召唤:一个在中国的美国传教士》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中国人对传教士批评的影响,这种批评使小说认识并叙述了传教士与帝国主义对华扩张的关联性、传教士事业与国民党政权的亲密关系以及传教士对中国共产党的看法。但小说并没有全盘接受中国人对传教运动过于简单化的批评,而是认为传教士来华有强烈的宗教原因,在传教生涯也有反对帝国主义如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一面,传教士与国民党是渐行渐远,与中共也有合作的一面。总的说来,这部作品有助于中国人了解美国人心目中的对华传教运动。(本文来源于《史林》期刊2018年03期)

刘继华[3](2017)在《基督教内地会对近代甘宁青穆斯林的传教运动述论》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内地会在近代甘宁青基督教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是向甘宁青穆斯林传教的主要力量。内地会对甘宁青穆斯林的传教运动经历了兴起、发展、兴盛、衰亡等阶段,对甘宁青穆斯林社会造成强有力的冲击,推动了甘宁青穆斯林社会的革新运动。中国传道人参加了传教运动,且随着运动的进程,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传教运动没有改造穆斯林,反而改造了基督教传教士。(本文来源于《青海民族研究》期刊2017年01期)

陈才俊[4](2015)在《“福音奋兴运动”与美国对华传教事业的兴起》一文中研究指出17世纪末至19世纪下半叶席卷欧美的基督新教"福音奋兴运动"最重要的成果之一,是海外传教运动的兴起。18世纪末19世纪初,作为"福音奋兴运动"重要组成部分的美国"第二次大觉醒运动",在新英格兰地区掀起新的宗教复兴热潮,导致诸多传教机构产生,并最终引发大规模的海外传教运动。1830年代开启的美国对华传教事业,正是此次世界基督新教大宣教运动的一个缩影。(本文来源于《宗教学研究》期刊2015年04期)

肖梦星河[5](2015)在《《基督教传教运动与中国人排外思潮的发展》(节选)翻译报告》一文中研究指出19世纪以来,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教活动并不平顺,与中国文化相互接触、交流、碰撞、融合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韦尔斯利大学历史名誉教授保罗·A·科恩在《基督教运动与中国人排外思潮的发展》中介绍了中国自古以来反基督教的思想传统.以及1860年至1870年期间中国反基督教的代表事件。该书的翻译对于中国读者了解基督教在中国传播的曲折历史以及中国排外思潮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对同类型文本的翻译也有所启发与借鉴。翻译报告试图通过翻译作品第一章的内容,从目的论的角度探讨笔者在跨文化翻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所采取的对策,旨在从实践中提高笔者自身的翻译水平,同时尽量向读者还原中国传教运动与排外主义发展的历史真相。本篇报告由四部分组成:任务描述,过程描述,案例分析和结论。在案例分析的部分,理论基础是目的论。基于目的论,作者讨论并例举了跨文化翻译策略和方法,翻译策略和方法包括韦氏拼音的翻译、译文的增删、括号内容的翻译、长难句的翻译以及对译文的注释。笔者希望此翻译报告及其从中归纳而来的规律与技巧对同类文本翻译,即跨文化翻译有所借鉴。(本文来源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期刊2015-05-29)

薛艳红[6](2014)在《美国学生志愿海外传教运动探析(1886-1914)》一文中研究指出美国学生志愿海外传教运动(Student Volunteer Movement for Foreign Missions)兴起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国内浓烈的宗教奋兴环境和在校青年学生广泛的宗教参与中迅速发展起来。该运动从一开始就将参与主体限定在高校学生群体中,经过在全国范围内高校的巡回宣传、招募、专门性的传教士课程培训之后最终完成向亚、非、拉美、澳洲、中东等海外之地的派遣。这一系列环节保证了学生志愿者远高于传统职业牧师的综合素质(尤其是教育背景)。这些知识分子传教士以“自由”的、多样的传教方式影响了海外传教之地,并且运动派遣之前所进行的一系列活动对美国宗教界和以高校为代表的教育界亦产生重要影响。全文由引言、正文和结语叁部分组成,引言部分介绍了本文的选题依据、研究现状、参考资料与研究方法以及创新点与不足之处。正文共分为叁个部分:第一部分追溯学生志愿海外传教运动的宗教背景。19世纪末美国整个社会浓烈的宗教氛围及穆迪领导的主日学校运动均为学生志愿海外传教运动的兴起提供了契机,具体到大学校园,学生们积极参与宗教团体,对海外传教的热情升温。第二部分介绍学生志愿海外传教运动的兴起和发展。介绍运动的兴起、初期宣传、组织机构建设;细致地说明运动派遣学生志愿者前巡回宣传、招募、培训等一系列准备工作;通过呈现学生传教士的派遣地域、人员数量、活动资金等数据把握运动派遣的特征及学生志愿者传教士独特的“自由主义倾向”的传教方式。第叁部分分析学生志愿海外传教运动的影响并对其进行评价。运动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它不仅作用于海外的传教之地,还对美国社会产生了广泛影响;同时,在运动的宣传和鼓动下,欧洲各国诸如英国、德国等基督教国家也仿效北美,组织起类似的学生志愿传教联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这些国家的宗教氛围,促进了基督教传教在世界范围内的联合。结语部分对美国学生志愿海外传教运动及其国内外影响进行了总结。运动的最终目的并没有实现。(本文来源于《东北师范大学》期刊2014-05-01)

达纳·L.罗伯特,秦倩[7](2013)在《第一次全球化: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基督新教传教运动的国际化》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在北美语境和国际主义全球话语下讨论20世纪二叁十年代英美基督教传教运动内国际主义思潮与本色化之间的关系,认为国际主义与本色化说法不一,实质却相同。基督教传教运动的国际主义思潮的发展历程表明,建设一个能容纳不同种族和文化的合作、和平的全球共同体要求在不同文化语境下深化对基督教的理解。尽管在本文涉及的这一时段,国际主义远较基督教传教运动的影响广泛,但该运动强调在每一文化背景下实现基督教的本色化,从而丰富了基督教国际主义思想的内涵。文章还探讨当时的传教思想与今日全球化之间的联系。(本文来源于《宗教与美国社会》期刊2013年02期)

尹翼婷[8](2013)在《近代基督新教在华传教运动女性化原因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早期新教在华传教运动以男传教士为主力,1 9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后,来华女传教士增加,逐渐超过男传教士,传教运动呈现女性化趋势,女传教士成为近代中国传教运动的主力。究其原因,与西方国家1 9世纪下半叶起国内政治、经济、社会的演变分不开,与这个时期中国社会的剧变相联系,同时也与女传教士在宣教事业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息息相关。这些变化客观上为西方传教士,尤其是女传教士来华传教创造了机会。(本文来源于《求索》期刊2013年07期)

龚昊[9](2013)在《19世纪新教传教运动的环境与其特点》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试图运用当代基督教传教学的重要理论来分析19世纪新教传教运动,在对博施等人提出的传教学理论作一简要介绍后,又依照这些理论来分析孕育这场传教运动的社会文化环境及其对新教传教思想的影响,最后探讨了这些影响造成的传教特点。(本文来源于《世界宗教文化》期刊2013年02期)

袁瑒[10](2012)在《“长白云国度”海外传教运动视野下的对华传教——新西兰赴华传教士(1877-1952)》一文中研究指出新西兰对华传教史至今尚被忽略,本文尝试在国际差传体系的大视野下检视新西兰赴华传教的个案,先就人数、差会、性别比例、阶段性发展等因素作通史性勾勒,再以"英属殖民地差传国"、"小型次传教国"和"对华传教对新西兰本土的反向影响"为理论进路挖掘一些易为"外史型"学者所忽略的问题。在海内外中国教会史研究日臻细化的趋势下,新西兰兼具"中心"与"边缘"、"接收"与"差派"的双重属性,加上国土之"小"、人口之"少"、教会史之"短"、宗派之"简"等特点,皆增添了这一课题所潜藏的学术价值。(本文来源于《世界宗教研究》期刊2012年03期)

传教运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美国对华传教运动的研究中,中国人的批评是否会引起美国人的反响,通常是被忽视的问题。美国着名作家约翰·赫西的长篇小说《召唤:一个在中国的美国传教士》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中国人对传教士批评的影响,这种批评使小说认识并叙述了传教士与帝国主义对华扩张的关联性、传教士事业与国民党政权的亲密关系以及传教士对中国共产党的看法。但小说并没有全盘接受中国人对传教运动过于简单化的批评,而是认为传教士来华有强烈的宗教原因,在传教生涯也有反对帝国主义如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一面,传教士与国民党是渐行渐远,与中共也有合作的一面。总的说来,这部作品有助于中国人了解美国人心目中的对华传教运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传教运动论文参考文献

[1].陶小路.《召唤》对美国在华传教运动的反思[J].世界宗教研究.2018

[2].陶小路.20世纪晚期美国人对中国人批评传教运动的回应——以《召唤——一个在中国的美国传教士》为个案[J].史林.2018

[3].刘继华.基督教内地会对近代甘宁青穆斯林的传教运动述论[J].青海民族研究.2017

[4].陈才俊.“福音奋兴运动”与美国对华传教事业的兴起[J].宗教学研究.2015

[5].肖梦星河.《基督教传教运动与中国人排外思潮的发展》(节选)翻译报告[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5

[6].薛艳红.美国学生志愿海外传教运动探析(1886-1914)[D].东北师范大学.2014

[7].达纳·L.罗伯特,秦倩.第一次全球化: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基督新教传教运动的国际化[J].宗教与美国社会.2013

[8].尹翼婷.近代基督新教在华传教运动女性化原因探析[J].求索.2013

[9].龚昊.19世纪新教传教运动的环境与其特点[J].世界宗教文化.2013

[10].袁瑒.“长白云国度”海外传教运动视野下的对华传教——新西兰赴华传教士(1877-1952)[J].世界宗教研究.2012

标签:;  ;  ;  ;  ;  

传教运动论文-陶小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