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将来自我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将来自我,乐观偏向,可能性,时间距离
将来自我论文文献综述
尹天子[1](2016)在《将来自我认知的乐观偏向——ERP研究的证据》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事件相关电位(ERP)技术,考察了将来自我认知的乐观偏向。采用指示性冲突范式,让被试在将来自我认知表征与反应相容和不相容两种条件下,对将来自我的可能性和时间距离做出指示性的判断反应。行为结果表明,在将来自我的可能性和时间距离两种认知指标上,被试在冲突条件比一致条件的反应时显着较长;ERP结果显示,冲突条件比一致条件诱发了显着增强的N2和N450波幅,而一致条件比冲突条件诱发了显着增强的LPP波幅。(本文来源于《心理学探新》期刊2016年05期)
刘平青,李楠竹[2](2013)在《领导者的自我沉思:“现在我”、“过去我”和“将来我”》一文中研究指出一个人,一个组织,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不能没有梦想。"中国梦"与每个人中国人不无关系。对于个体来说,处理好"现在我"、"过去我"和"将来我"的关系,梦想才会成真。实践来看,无论是国内企业制订发展战略,还是商学院参与国际认证,"使命和愿意景"这部分最重要,但参与者大都深感这部分最难。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我们不能忽视,一个历史厚重、具有"中央大国"心态的民族,习惯思维是"过去我"在将来复兴。可见,厘清"过去我"、"现在我"和"将来我",还须时日。(本文来源于《经济界》期刊2013年05期)
隆莉,赵玉芳,雷丹,吴娟[3](2009)在《重庆大学生现在与将来时间自我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比较大学生对现在自我和将来自我的评价,探讨大学生现在与将来时间自我比较的特征及影响因素。方法使用《大学生自我概念自评量表》对重庆市5所大学457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457份。结果大学生对现在自我的评价高于同龄人;对将来自我的评价显着高于对现在自我的评价;时间自我与评价维度交互作用显着[F(8,449)=7.85,P<0.01];时间自我与时间距离交互作用显着[F(1,455)=4.89,P<0.05];对重要品质的评价高于对不重要品质的评价[F(1,455)=148.78,P<0.01]。结论大学生对自己的评价高于同龄人,对将来自我的评价高于现在自我,时间距离和品质的重要性对个体的自我评价有影响。(本文来源于《中国学校卫生》期刊2009年11期)
周畅,李红,杨燕平[4](2009)在《大学生现在将来的自我时间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使用大学生自我概念问卷对200名西南大学在校大二学生实施问卷调查,了解大学生现在与将来自我时间比较的特点。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在自我时间比较中对将来自我的评价显着高于对现在自我的评价;近期将来和远期将来的自我提升除在交际品质维度上有显着差异外,在其他维度上均无显着差异;在重要品质上的自我提升高于在不重要品质上的自我提升,但差异不显着。(本文来源于《社会心理科学》期刊2009年02期)
陈莹[5](2008)在《时间自我:过去我、现在我和将来我的一致与不一致》一文中研究指出时间与自我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个体对时间的认知和管理基于自我这一人格的基本核心,自我是时间流逝中的持续存在,又在时间维度上经历着发生发展的过程。时间流逝中的自我既是人们的自我存在,又是人们对自我存在的反思。如同对宇宙未知的好奇是千百年来持续不断的一般,人们对自身未知的兴趣也从未枯竭过;正如对宇宙的探索是永无止境的一样,人们对自身的探索也是无穷无尽的。对时间流逝中的自我的研究,只是人们探索自身秘密的千百条途径的其中之一,本文对时间自我的考察正是在这条道路上所做的一次尝试。希望能通过初步的探索,为以后的研究提供一些方向或思路。以往的大多数研究都是分别考察时间或自我的特点,也有一些研究将时间视为人格维度加以考察,例如时间态度、时间洞察力或时间管理倾向等研究,还有一些研究针对自我基于某个时间维度的某些特性进行考察,比如理想自我、可能自我或应该自我等研究。但自我是一个包含多维度的系统,历经过去、现在和未来这叁个时间维度,因此仅仅考察某个时间维度的自我的某一方面特点是不够的。本文尝试从系统观出发,将自我这一包含认知、情感、意志叁个方面的完整的系统放到包括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时间维度中进行综合考察。因此本文将时间自我(temporal self)界定为个体对过去、现在和将来这叁个时间维度上的自我的认识,通过9个研究,从认知、情感和意志这叁个角度对过去自我、现在自我和将来自我的一致和不一致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发现了时间自我存在不完全对称性,具体反映在过去自我、现在自我和将来自我在认知、情感、意志叁个方面上所表现出的一致性和不一致性上。此外本文还考察了个体对过去、现在和将来的心理时间范围的自发界定模式。研究一考察了被试描述过去自我、现在自我和将来自我时使用中性特质形容词的倾向,结果发现被试选择特质形容词的比率在不同时间提示条件下具有显着差异;被试使用具体事件来传达时间信息的频率显着高于对习俗时间单位和模糊时间修饰词的使用频率,而使用模糊时间修饰词的频率显着高于习俗时间单位;被试在叁种时间提示条件下,使用“读大学”这一具体事件的比率都显着高于其他具体事件。研究二考察了被试描述过去自我、现在自我和将来自我时使用效价特质形容词的倾向,结果发现被试为过去自我和将来自我选择特质形容词的比率显着高于为现在自我的选择;在不同时间维度下,被试使用褒义词的频率都显着高于使用贬义词的频率;在“回顾过去”、“考虑现在”和“展望将来”叁种时间提示条件下被试使用褒义词的比率呈直线上升趋势;被试使用具体事件来传达时间信息的比率显着高于对习俗时间单位和模糊时间修饰词的使用频率,对模糊时间修饰词的使用频率显着高于习俗时间单位;在叁种时间提示条件下,被试使用“读大学”这一具体事件的比率都显着高于其他具体事件。研究叁考察了被试遥远的过去、昨天、现在、明天和遥远的将来的自我活动进行意象描绘时的观察视角的特点,结果发现被试采用观察者视角进行自我意象描绘的频率,在“遥远的过去”和“遥远的将来”这两种时间提示条件下显着高于“现在”,在“遥远的过去”时间提示条件下显着高于“昨天”,在“昨天”、“今天”和“现在”叁种时间提示条件下没有显着差异,在“遥远的过去”和“遥远的将来”两种时间提示条件下也没有显着差异;被试采用观察者视角进行自我意象描绘的频率在“远的时间”提示条件下显着高于“近的时间”。被试使用具体事件来传达时间信息的比率显着高于对习俗时间单位和模糊时间修饰词的使用频率,在“遥远的过去”时间提示条件下,使用“读大学”这一具体事件的比率显着高于其他具体事件。研究四考察了被试对遥远的过去、昨天、现在、明天和遥远的将来的自我活动进行自我意象描绘时的内心状态清晰度的特点及其与视角的关系,结果发现被试采用观察者视角进行自我意象描绘的频率,在“遥远的过去”时间提示条件下显着高于“现在”,“昨天”、在“今天”和“现在”叁种时间提示条件下没有显着差异,在“遥远的过去”和“遥远的将来”两种时间提示条件下也没有显着差异;被试采用观察者视角进行自我意象描绘的频率在“远的时间”提示条件下显着高于“近的时间”;被试在观察者视角上的得分与内心状态清晰度得分呈显着负相关;被试进行自我意象描绘时的内心状态清晰度得分在“遥远的过去”和“遥远的将来”这两种时间提示条件下显着低于“昨天”、“明天”和“现在”这叁种时间提示条件下;被试使用具体事件来传达时间信息的比率显着高于对习俗时间单位和模糊时间修饰词的使用频率。研究五考察了被试对过去自我、现在自我和将来自我进行自我意象描绘时的注意焦点对与视觉观察点的影响作用,结果发现被试采用观察者视角进行自我意象描绘的频率,在“回顾过去”和“展望将来”这两种时间提示条件下显着高于“考虑现在”,在“远的时间”提示条件下显着高于“现在”;被试的注意焦点对观察视角有显着作用,当注意焦点集中在内心的思想活动和情感感受上时,更倾向于采用行动者视角,而当注意焦点集中在自己的行为过程和行动方式上时,更倾向于采用观察者视角;被试使用具体事件来传达时间信息的明显倾向比率显着高于对习俗时间单位和模糊时间修饰词的使用频率;在“回顾过去”和“展望将来”这两种时间提示条件下,被试使用“读大学”这一事件作为时间标记的频率均显着高于使用其他事件的频率。研究六考察了被试对过去自我、现在自我和将来自我的特质描述倾向与注意焦点的关系,结果发现被试的特质描述倾向在“回顾过去”和“展望将来”这两种时间提示条件显着高于“考虑现在”;注意焦点集中在具体行为方面的被试其特质形容词得分显着高于注意焦点集中在内心思想方面的被试;时间提示因素与注意焦点因素具有显着的交互效应,注意焦点集中在过去自我的具体行为方面的被试的特质形容词得分显着高于注意焦点集中在过去自我的内心思想方面的被试;被试使用具体事件来传达时间信息的明显倾向比率显着高于对习俗时间单位和模糊时间修饰词的使用频率;被试对模糊时间修饰词的使用频率显着高于对习俗时间单位的使用频率;在“回顾过去”时间提示条件下,被试使用“读大学”这一事件作为时间标记的频率显着高于使用其他事件的频率。研究七考察了被试对过去自我、现在自我和将来自我的情感体验特点和对不同时间维度上的自我统合状态的评价特点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被试在不同时间维度下,使用积极词的频率都显着高于使用消极词的频率;被试在“展望将来”时间提示条件下的积极形容词得分显着高于在“回顾过去”和“考虑现在”这两种时间提示条件下的得分;被试在“展望将来”时间提示条件下的消极形容词得分显着低于在“回顾过去”和“考虑现在”这两种时间提示条件下的得分;被试在“考虑现在”时间提示条件下的自我统合得分显着低于“回顾过去”和“展望将来”这两种时间提示条件下的得分;被试的自我统合得分与积极形容词得分呈显着正相关,与消极形容词得分呈显着负相关;被试使用具体事件来传达时间信息的明显倾向比率显着高于对习俗时间单位和模糊时间修饰词的使用频率;被试对模糊时间修饰词的使用频率显着高于对习俗时间单位的使用频率;在叁种时间提示条件下,被试使用“读大学”这一事件作为时间标记的频率均显着高于使用其他事件的频率。研究八考察了被试对过去自我、现在自我和将来自我体验到的自我价值感的特点,结果发现被试在“考虑现在”时间提示条件下的总体自我价值感得分显着低于在“展望将来”和“回顾过去”这两种时间提示条件下的得分;被试在“考虑现在”时间提示条件下的社会取向一般自我价值感的得分显着低于在“展望将来”和“回顾过去”这两种时间提示条件下的得分;男性被试的总体自我价值感得分显着高于女性被试;男性被试的个人取向一般自我价值感得分显着高于女性被试;被试使用具体事件来传达时间信息的明显倾向比率显着高于对习俗时间单位和模糊时间修饰词的使用频率;被试对模糊时间修饰词的使用频率显着高于对习俗时间单位的使用频率;在叁种时间提示条件下,被试使用“读大学”这一事件作为时间标记的频率均显着高于使用其他事件的频率。研究九考察了被试对过去、现在和将来的不同时间维度上所具有的时间监控观的评价倾向,结果发现在“考虑现在”时间提示条件下,被试的时间监控观得分显着低于“展望将来”和“回顾过去”这两种时间提示条件;在时间监控观的优先级维度上,“考虑现在”时间提示条件下被试的得分显着低于“展望将来”和“回顾过去”这两种时间提示条件的得分;在时间监控观的反馈性维度上,“考虑现在”时间提示条件下被试的得分显着低于“展望将来”时间提示条件下的得分;被试使用具体事件来传达时间信息的明显倾向比率显着高于对习俗时间单位和模糊时间修饰词的使用频率;被试对模糊时间修饰词的使用频率显着高于对习俗时间单位的使用频率;在“回顾过去”和“展望将来”这两种时间提示条件下,被试使用“读大学”这一事件作为时间标记的频率均显着高于使用其他事件的频率;在“考虑现在”的时间提示条件下,被试使用“本学期”来进行时间标记的频率显着高于使用其他事件的频率。在本文研究条件下,得到以下主要结论:1)时间自我存在不完全对称性:在认知、情感和意志叁个方面的大多数特点上,过去自我和将来自我都以现在自我为中心彼此对称,但在个别特点上这种对称并不完全均衡。这种不完全对称性具体反映在过去自我、现在自我和将来自我在认知、情感、意志叁个方面上所表现出的一致性和不一致性上。2)时间自我在认知方面既表现出一致性,又表现出不一致性:现在自我和过去自我、现在自我和将来自我特质描述不一致,而过去自我和将来自我的特质描述是一致的;在自我好评程度上,过去自我、现在自我和将来自我都不一致,在自我好评倾向上,过去自我、现在自我和将来自我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在自我意象描绘视角这方面,远的时间自我与近的时间自我是不一致的,但远的时间自我彼此之间、近的时间自我彼此之间则具有一致性;在对内心活动的自主注意程度方面,远的时间自我和近的时间自我是不一致的,而观察者视角倾向与内心状态清晰度的正相关关系在不同时间自我上是一致的;注意焦点对特质描述的影响在不同的时间自我上是不一致的。3)时间自我在情感方面既表现出一致性,又表现出不一致性:在自我的积极情感体验倾向上,过去自我、现在自我和将来自我具有高度的一致性,而自我的积极情感体验的程度在不同的时间自我上是不一致的;在自我价值感方面,不同时间自我是不完全一致的。4)时间自我在意志的时间监控观方面表现出不一致性:对现在自我的时间监控观的评价低于过去自我和将来自我,这种差异尤其表现在时间监控观的优先级维度和反馈性维度上。5)在自发对“过去”、“现在”和“将来”的心理时间范围进行界定时,被试表现出使用具体事件作为时间参考标记来传达时间信息的明显倾向,而不常使用习俗时间单位和模糊的时间修饰词;大多数研究中,被试最常用于标记时间的具体事件是当前所处的大学阶段。本文采用系统的研究观点,从认知、情感、意志各个方面对过去、现在和将来完整的时间维度上的时间自我进行了综合考察。发现了时间自我具有不完全对称性,以及大学生被试在自发心理时间范围界定上的特点,这是对以往研究的一个突破。过去自我和将来自我都只是一个知觉对象,并非真实存在的实体,通过对时间自我的认知、情感、意志的特性的考察、掌握它们的认知、情感特点,才能更有针对性的对它们进行主动调节,从而才有可能帮助现在这个真实存在的自我更好的生存和发展,因此本文的研究发现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具有一定的价值。论文最后总结了本文研究的不足之处并展望了未来研究的方向。(本文来源于《西南大学》期刊2008-04-30)
张新颖[6](2005)在《《从文自传》:得其“自”而为将来准备好一个自我——沈从文精读之一》一文中研究指出一、为什么要写自传《从文自传》写于1932年8月,那时作者在青岛大学国文系做讲师,暑假期间用叁个星期就写了出来,但到1934年7月才由上海第一出版社出版;从1940年10月到1941年初,作者在昆明又进行了校改,1943年12月开明书店出版改订本。这本自(本文来源于《文艺争鸣》期刊2005年04期)
将来自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一个人,一个组织,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不能没有梦想。"中国梦"与每个人中国人不无关系。对于个体来说,处理好"现在我"、"过去我"和"将来我"的关系,梦想才会成真。实践来看,无论是国内企业制订发展战略,还是商学院参与国际认证,"使命和愿意景"这部分最重要,但参与者大都深感这部分最难。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我们不能忽视,一个历史厚重、具有"中央大国"心态的民族,习惯思维是"过去我"在将来复兴。可见,厘清"过去我"、"现在我"和"将来我",还须时日。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将来自我论文参考文献
[1].尹天子.将来自我认知的乐观偏向——ERP研究的证据[J].心理学探新.2016
[2].刘平青,李楠竹.领导者的自我沉思:“现在我”、“过去我”和“将来我”[J].经济界.2013
[3].隆莉,赵玉芳,雷丹,吴娟.重庆大学生现在与将来时间自我比较研究[J].中国学校卫生.2009
[4].周畅,李红,杨燕平.大学生现在将来的自我时间比较研究[J].社会心理科学.2009
[5].陈莹.时间自我:过去我、现在我和将来我的一致与不一致[D].西南大学.2008
[6].张新颖.《从文自传》:得其“自”而为将来准备好一个自我——沈从文精读之一[J].文艺争鸣.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