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大城市住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城市住区,混合住区,混合居住模式,空间整合
大城市住区论文文献综述
周瑞雪,赵冠皓[1](2018)在《大城市混合住区实践》一文中研究指出结合"混合居住模式"在国内外的背景与现状,以北京住宅项目实践为例,探讨大城市混合住区开发策略,并通过空间整合和价值策略2方面论述混合住区实践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案。(本文来源于《城市住宅》期刊2018年05期)
张萍,殷思琪,王成芳,舒平[2](2018)在《大城市边缘保障房住区基本生活服务设施适老匹配度研究——以石家庄市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大城市边缘区保障房住区内老年人群生活需求与基本服务设施配置不足或不相适应的矛盾,提出构建基于老年人生活需求的服务设施适老匹配模型。并以石家庄为例,选取10项公共服务设施进行适老匹配度计算,以期为基本生活服务设施提供参考依据。(本文来源于《建筑学报》期刊2018年02期)
费怡巍[3](2016)在《大城市住区外部空间紧凑度与舒适度关联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城市化发展进程的加快导致大城市人口激增,住房需求上升,城市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人口和土地压力。集约、高效、生态、可持续的城市发展策略成为必然,“紧凑”发展成为大城市住区不可避免的趋势。然而城市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居住环境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紧凑城市”的建设理念提倡集约利用土地、提高城市运行效率。但当前部分新建住区以“紧凑”为名,一味提高住区容积率和建筑密度的做法,损害了住区内的居住环境,使部分居民产生了建设紧凑住区即会损失住区居住舒适度的误解,由此形成了住区紧凑建设与舒适生活环境之间的“矛盾”。因此,对住区外部空间紧凑度与舒适度的内在关联进行研究,探索二者的最佳平衡区间,建立一个紧凑、舒适、宜居、高效的居住空间是本文重点研究方向。首先,通过梳理国内外紧凑住区与住区舒适度的相关理论研究,总结研究的成果与不足。其次,通过调研与文献整理,总结住区紧凑度与舒适度的影响因素指标体系,通过德尔菲法筛选出二者的关联影响因素指标,并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各指标进行权重判定。再次,针对天津住区空间形态特征对相关指标进行限定,建立住区模型样本,以建立的紧凑度与舒适度测度模型为测评方式,采用定量的研究方法,分析紧凑度与舒适度各指标之间的线性关系,探索住区外部空间紧凑度与舒适度之间的变化规律。最后,针对天津市选取的叁个实际案例小区,结合实地调研收集的数据结果对无法模拟计算的紧凑度与舒适度指标进行进一步测算,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采用定性分析的方法,深入分析紧凑度与舒适度的内在联系,并提出大城市住区外部空间规划设计应当遵循的一般性原则。(本文来源于《河北工业大学》期刊2016-12-01)
谢慧,周婕[4](2012)在《大城市低收入阶层住区空间分布研究——以武汉市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城市化快速发展,城市用地不断扩张,城市低收入居住空间的不平衡发展问题越来越突出。通过对武汉市低收入阶层住区的类型、空间分布特征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结合大规模实地调查,深入了解低收入阶层在选择住房区位过程中的特点和需求,为大城市低收入阶层住区空间发展优化提供对策。(本文来源于《华中建筑》期刊2012年08期)
杨贵庆,黄璜[5](2011)在《大城市旧住区更新居民住房安置多元化模式与社会融合的实践评析——以上海市杨浦区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以上海市杨浦区霍山路平凉16街坊整体改造项目为研究案例,通过实地考察访谈、改造政策研究和原有居民搬迁追踪调研等方法,分析评价多元化模式进行旧住区更新过程中居民住房安置的实践尝试:旧住区更新政策从原来单一的整体搬迁模式向货币补偿安置、价值标准房调换安置和面积标准房屋调换安置等多元化安置模式转变;改造政策充分考虑原居民家庭结构和收入情况,以满足原居民不同层次的需求为前提,提供多元的搬迁模式选择;积极探索旧城改造项目中房源筹划和资金利用方面,促进了旧住区更新的可持续推进。(本文来源于《上海城市规划》期刊2011年01期)
鹿婧婧[6](2010)在《大城市中心区高密度住区设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城市在快速发展过程中,人口膨胀,土地紧缺,如何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解决更多人口的居住问题已成为城市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大城市中心区在其特有的环境及资源限制条件下,建设高密度住区成为集约利用土地、解决居住问题的有效途径。本文首先从“住区”入手,通过回顾国内外高密度住区建设的历程及相关理论,分析高密度住区建设的优缺点,借鉴历史经验对我国高密度住区建设的有利因素;通过对我国高密度住区现状的阐述以及针对沈阳市民进行的有关居住满意度的调查,分析目前大城市中心区高密度住区建设存在的问题。然后,对“高密度”进行分析。“密度”包含叁个指标:建筑层数、建筑密度和容积率,而容积率是体现密度的直观的、叁维的、综合的概念。因此,通过分析容积率与建筑层数关系,论证高层住宅的可行性;在高层住宅建设背景下,分析容积率与建筑密度关系,阐明高容积率、低建筑密度住区模式的必要性。之后,通过分析影响密度的因素,提出综合考虑社会、经济、环境叁方面效益来确定合理建设密度的方法。最后,通过上述对高密度住区的分析以及合理密度的确定,针对住区建设现状存在的问题,从规划设计和建筑设计两方面提出设计策略,为当今大城市中心区高密度住区的建设提供参考意见。(本文来源于《东北大学》期刊2010-06-01)
丁鹏[7](2010)在《大城市周边小城镇住区环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概念,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提出过。上世纪80年代初,我国提出“小康社会”概念,其中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此次五中全会所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则是在新的历史背景中,在全新理念指导下的一次农村综合变革的新起点。经过30多年的经济发展之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巨大进步必然带动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的增长。这一点从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人格理论家和比较心理学家,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发起者和理论家亚伯拉罕·马斯洛的人类价值体系中就可看出。居住者对于居住环境提出的更高一层的需求包括环境上的美观,视觉上的愉悦,情感上的归属和依附,丰富多彩的居住生活,邻里间相互的和睦和尊重等等,这些也正是我们环境设计工作者所要深思的内容。以前它们没有经济实力也没有能力,不敢奢望或对于这一高级需求的满足。但是在经济的建设和发展带动了小城镇经济的发展后的今天,作为小城镇中的人们也希望和居住在大城市的人一样能够享受到现代文明的丰硕成果。在这一大需求的环境下,就很有必要对这一特定的居住环境设计进行深入的研究。本文就是在这些大背景的推动下,详细调查和分析一些较为典型的小城镇实例(以湖北省安陆市为例),然后比照大城市住区发展历程和国外小城镇建设现状而做出的整理分析,并提出一些可行的解决方法和提供指导的研究成果。这些成果包括:如何在建筑内外环境的问题上倡导融合,增加建筑和外部的过渡空间,提倡建筑的节能和节水,提高住宅建筑在设计上的弹性以满足小城镇居住的代际关系需要,增强小城镇在精神上的归属感和领域感,在小城镇住区中建立邻里空间,将大城市组团概念引入小城镇住区环境设计中来等等概念。力求结合小城镇自身的实际,综合借鉴大城市在住区设计方面的合理经验来将小城镇住区环境设计得更为人性化、舒适化、艺术化和更加的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本文来源于《武汉理工大学》期刊2010-04-01)
张磊[8](2009)在《当代我国大城市住区空间形态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从1998年国务院宣布全国城镇停止住房实物分配,实行住房分配货币化以来,我国城市住区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不仅开发规模持续增长,而且空间形态也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论文以当代我国大城市住区的空间形态作为比较研究对象,通过实际调研,并结合事例,总结出住区整体空间形态和各物质构成要素空间形态的优缺点,论文最后结合一个规划案例对上述比较内容做了实证研究,以便从实践层面检验理论方法的有效性。论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绪论。介绍了论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对象与特点、拟解决的问题以及研究方法与框架。第二章,城市住区规划相关理论综述。简要回顾了国外和国内城市住区规划的相关理论与实践,了解国外住区规划对公共活动方面的关注,介绍了我国当前住区建设的多元化特征。第叁章,住区规划布局形式的比较研究。首先一一阐述了岛状式布局、轴线式布局、围合式布局、均衡式布局的形成背景、优越性和产生的问题,其次对各布局形式进行了总体评价和比较。第四章,住区封闭与开放形态的比较研究。首先介绍了我国城市住区封闭与开放形态的历史演进。其次论述了封闭式住区的特点、管理措施、优势和适用性、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策略。然后对开放式住区的特点、管理措施和优点进行了阐述,并针对开放式住区的居民利益是否受损进行了解析,最后论述了开放式住区的发展趋势。第五章,住区物质构成要素空间形态比较研究。分为叁节,第一节介绍了住宅与商业的结合方式,包括上下迭合关系、垂直关系、相邻关系及转角连接关系。然后一一论述了沿街商业店铺、复合式商业中心、步行商业街的布局方式、优越性及弊端。第二节分别对层数单一型住区和层数混合型住区的住宅群体空间组合进行了论述。第叁节首先论述了住区中心绿地的作用、设置位置及特点、布局形态以及规划布局方式,然后介绍了分散式绿地的存在形式、特点,以及建设模式,最后阐述了分散式绿地的规划设计要求。第六章,案例研究——昆明春城慧谷住区概念性规划。本章以春城慧谷住区概念性规划作为案例阐述了上述比较内容在实践中的具体运用和体现。(本文来源于《昆明理工大学》期刊2009-11-01)
刘玉亭,何深静[9](2009)在《中国大城市低收入住区及其居民的贫困集中程度和决定因素》一文中研究指出199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体制的市场化转型以及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导致城市居住空间结构重组,并造成低收入群体在空间上的聚居,从而引发城市低收入住区发展及其居民生活和发展等方面的一序列社会问题。(本文来源于《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期刊2009-10-17)
向张勇,张扬,张千,姚萍[10](2009)在《大城市住区停车难问题剖析与对策——以成都市区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人民经济、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私家车大量涌入人们的生活,停车难问题日益突出。对成都市居住小区内部及周边停车现状的调查与分析,居住区停车难问题主要归结到五个方面的原因,私家车快速增长为其主导因素。根据停车难在居住区的具体表象,提出了障碍停车概念。分析了障碍停车对居住区的影响,进而就停车难问题从规划、建设、管理、交通等方面提出了缓解问题的建议,并将城市P+R模式引入居住区,以期更有效地缓解汽车对居住区的影响。(本文来源于《中国城市经济》期刊2009年S1期)
大城市住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对大城市边缘区保障房住区内老年人群生活需求与基本服务设施配置不足或不相适应的矛盾,提出构建基于老年人生活需求的服务设施适老匹配模型。并以石家庄为例,选取10项公共服务设施进行适老匹配度计算,以期为基本生活服务设施提供参考依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大城市住区论文参考文献
[1].周瑞雪,赵冠皓.大城市混合住区实践[J].城市住宅.2018
[2].张萍,殷思琪,王成芳,舒平.大城市边缘保障房住区基本生活服务设施适老匹配度研究——以石家庄市为例[J].建筑学报.2018
[3].费怡巍.大城市住区外部空间紧凑度与舒适度关联机制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6
[4].谢慧,周婕.大城市低收入阶层住区空间分布研究——以武汉市为例[J].华中建筑.2012
[5].杨贵庆,黄璜.大城市旧住区更新居民住房安置多元化模式与社会融合的实践评析——以上海市杨浦区为例[J].上海城市规划.2011
[6].鹿婧婧.大城市中心区高密度住区设计研究[D].东北大学.2010
[7].丁鹏.大城市周边小城镇住区环境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
[8].张磊.当代我国大城市住区空间形态比较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
[9].刘玉亭,何深静.中国大城市低收入住区及其居民的贫困集中程度和决定因素[C].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2009
[10].向张勇,张扬,张千,姚萍.大城市住区停车难问题剖析与对策——以成都市区为例[J].中国城市经济.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