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境相关论文-王攸欣

语境相关论文-王攸欣

导读:本文包含了语境相关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蒋介石日记》,丁玲,软禁,文化政治语境

语境相关论文文献综述

王攸欣[1](2019)在《《蒋介石日记》所见丁玲软禁之文化政治语境与相关人物》一文中研究指出开放不久的《蒋介石日记》是理解中国现代文化、历史的重要史料。从《蒋介石日记》,可以看到1933年前后中国现代文学的文化政治语境之变迁,蒋介石如何调整其组织、影响青年人的政治运作方式。读《蒋介石日记》,可以提出一些前人不易谈论的话题,了解与丁玲软禁相关的人物,如徐恩曾、张道藩、张冲、蔡元培等,且可更直接了解蒋介石本人,包括他的文化素养和思想倾向。本文通过对《蒋介石日记》及相关史料的解读,显示出丁玲软禁的语境,提供学界较少人见到的一些史料,对理解丁玲本人亦有助益。(本文来源于《中国文学研究》期刊2019年04期)

李路[2](2019)在《近代以来海外中国东北边疆研究的主流脉络与基本矛盾——以“民族国家”语境下的相关研究为中心》一文中研究指出近代以来海外中国东北边疆研究的主流话语脉络有叁:其一为"民族国家"语境下的20世纪初期日本"满洲"研究,表现为非正义性与非理性;其二为由拉铁摩尔"农牧对立"观引发的"征服王朝"研究及其在战后日本学界的发展,其核心观念是将辽、金、元、清等王朝视为独立于中国史之外的游牧政权史;其叁为"内亚史"与"新清史"研究,其特征是以"内亚"视角观察中国东北边疆,认为边疆影响中国。此叁类研究,其本质特征都是以近代西方"民族国家"话语解释中国古代东北边疆,甚至直接割裂了中国与东北边疆的关系。从根本上看,这些海外中国东北边疆研究面临着两个基本矛盾:"民族国家"话语的普适性危机与西方"边疆"观念在中国的不确性。(本文来源于《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5期)

杨春萌[3](2019)在《王禹偁对杜诗的接受及相关问题——解读“子美集开诗世界”的叁重语境》一文中研究指出宋初诗人王禹偁师法白居易的同时也重视和学习杜诗,本文围绕理解"子美集开诗世界"的叁重语境,讨论王禹偁对杜诗的接受情况及相关问题。从文本语境、历史语境的角度,分别考察王禹偁个人以及宋初诗坛对杜诗的具体接受情况。在宋初"崇杜"风气尚未滥觞的整体气氛下,王禹偁"学杜"独具特色,值得重视,但其"学杜"的程度仅止于继承和模仿,未由"宗白"转而"宗杜",因此无法超越前人对杜诗"集大成"的评价而看到杜甫推陈出新的开拓性。从研究者的语境,对钱锺书在《容安馆札记》中论"王禹偁学杜"的材料进行梳理和分析,在丰富多维的视角中探究"子美集开诗世界"诗学公案的更多细节。(本文来源于《杜甫研究学刊》期刊2019年03期)

莫明星[4](2019)在《文化语境中利益相关者视角下的中越跨境旅游区发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中越边境地区山水相连,是骆越文化、海洋文化、东南亚文化和西方文化的交汇处。本文基于文化语境,从利益相关者的视角,结合文化的共同性,对中越跨境旅游区合作发展进行研究,分析中越跨境旅游区的核心利益相关者的利益的诉求和冲突,构建中越跨境旅游区文化经济共生体。(本文来源于《旅游纵览(下半月)》期刊2019年03期)

张瀚墨[5](2019)在《新出文本与历史真实:王位继承语境下清华简《保训》篇解读及相关问题讨论》一文中研究指出《保训》是我们认识清华大学藏竹书的开始,也是其中争议最大、引起讨论最多的一篇。将《保训》看作周文王临终遗训,是根据文本内容做出的合理推测。奇怪的是,在继位这样的大事上,周文王告诉太子要学习的并非周人祖先,而是商人祖先舜、上甲微。这是一个在先前讨论中忽略了的问题。《国语·鲁语》和《礼记·祭法》等所记载的商周祭统和五帝系统,以及周原出土西周甲骨所揭示的西周早期祭祀商王祖先的现象,说明《保训》所显示的王位继承语境确实反映了西周初年的历史真实,但其对求"中"的强调表达的却是东周的五帝和五行观念。或许可以说,《保训》是一篇准确反映了西周早期历史的东周时期形成的文献,它所反映出来的西周早期的史实以及东周礼制宗教思想对研究周代社会很有意义。(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2期)

宁蓓[6](2018)在《对视觉文化语境中的文学教育的相关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文化事业的进步,人们越来越关注到文学教育的重要性,文学教育是提升自我修养的重要途径,也是认知国家文化的基础。基于此,以视觉文化语境中的文学教育作为研究对象,探究视觉文化语境的发展给文学教育带来的冲击,分析传统文学教育中存在缺点,分别从改善教学内容、改善教学方式以及做好教学评价等方面详细阐述视觉文化语境中的文学教育方式的有效探索。(本文来源于《普洱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6期)

高岩[7](2018)在《德语语境中语篇信息结构理论的相关研究与发展——评《德语语法活学活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交际是语言的主要功能之一,话语者根据交际的目的,对语句进行排序,以突出自己的侧重点,以达到交际的目的。语篇信息结构研究是篇章主要部分,信息结构是将语言视为信息单位,言语活动是进行信息交流的过程,这个交流过程就是已知信息和信息的相互作用构成。其中对于德语语境的理论,很多布拉格派的学者们,在不同层面丰富和(本文来源于《中国高校科技》期刊2018年12期)

于景山,王彦飞[8](2018)在《从语境角度谈“打”字相关英译》一文中研究指出一个简单的汉字通常有多种甚至几十种含义,在不同语境下,对中文相同的一个词自然会有不同的翻译。考虑到"打"字在生活中使用词频较高,并且在不同语境下的翻译难度较大,尝试从不同语境下对"打"字相关英译进行考辩,并对一些具体例子进行试译。(本文来源于《中国冶金教育》期刊2018年04期)

白崇,陆学宝[9](2018)在《新媒体语境下对“后真相”现象的反思——以“江歌案”相关报道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后真相"强调"受众情绪的影响力超过事实本身",其影响范围也一直围绕着政治领域展开,进入21世纪后,伴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后真相"一词开始突破原有的政治领域,其表征现象和影响力涵盖了社会的各个方面,尤其是社会热点事件。2017年热点事件"江歌案",为新媒体语境下分析"后真相"产生的原因、表现特征以及应对措施提供了思考案例。(本文来源于《东南传播》期刊2018年07期)

李超群[10](2018)在《历史唯物主义语境中的“人权”概念与“历史”概念——基于《德意志意识形态》及相关文本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马克思关于人权问题的经典阐释,应作为构建中国特色人权话语的重要智识资源。理解马克思关于人权问题的论述,应区分作为概念呈现的人权与作为观念显露的人权。"历史"是《德意志意识形态》的核心概念,而且,在历史唯物主义语境中,"历史"概念实际上存在着叁重面相。一是作为世界观的历史(历史Ⅰ);二是作为"史前史"的现实历史(历史Ⅱ);叁是作为未来之理想状况的"真正的历史"(历史Ⅲ)。基于这叁种"历史"概念的理解和分析框架,恰恰能够解释历史唯物主义对待"人权"的基本立场。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一方面,马克思通过批判"历史Ⅱ",相应地批判了人权的概念形式,即启蒙话语中的人权概念;另一方面,基于马克思对"历史Ⅰ"和"历史Ⅲ"的论述,可以发掘出一种超越启蒙人权概念的、更加彻底的人本主义观念。(本文来源于《法治现代化研究》期刊2018年02期)

语境相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近代以来海外中国东北边疆研究的主流话语脉络有叁:其一为"民族国家"语境下的20世纪初期日本"满洲"研究,表现为非正义性与非理性;其二为由拉铁摩尔"农牧对立"观引发的"征服王朝"研究及其在战后日本学界的发展,其核心观念是将辽、金、元、清等王朝视为独立于中国史之外的游牧政权史;其叁为"内亚史"与"新清史"研究,其特征是以"内亚"视角观察中国东北边疆,认为边疆影响中国。此叁类研究,其本质特征都是以近代西方"民族国家"话语解释中国古代东北边疆,甚至直接割裂了中国与东北边疆的关系。从根本上看,这些海外中国东北边疆研究面临着两个基本矛盾:"民族国家"话语的普适性危机与西方"边疆"观念在中国的不确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语境相关论文参考文献

[1].王攸欣.《蒋介石日记》所见丁玲软禁之文化政治语境与相关人物[J].中国文学研究.2019

[2].李路.近代以来海外中国东北边疆研究的主流脉络与基本矛盾——以“民族国家”语境下的相关研究为中心[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

[3].杨春萌.王禹偁对杜诗的接受及相关问题——解读“子美集开诗世界”的叁重语境[J].杜甫研究学刊.2019

[4].莫明星.文化语境中利益相关者视角下的中越跨境旅游区发展研究[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9

[5].张瀚墨.新出文本与历史真实:王位继承语境下清华简《保训》篇解读及相关问题讨论[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

[6].宁蓓.对视觉文化语境中的文学教育的相关分析[J].普洱学院学报.2018

[7].高岩.德语语境中语篇信息结构理论的相关研究与发展——评《德语语法活学活用》[J].中国高校科技.2018

[8].于景山,王彦飞.从语境角度谈“打”字相关英译[J].中国冶金教育.2018

[9].白崇,陆学宝.新媒体语境下对“后真相”现象的反思——以“江歌案”相关报道为例[J].东南传播.2018

[10].李超群.历史唯物主义语境中的“人权”概念与“历史”概念——基于《德意志意识形态》及相关文本的分析[J].法治现代化研究.2018

标签:;  ;  ;  ;  

语境相关论文-王攸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