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青白瓷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南海Ⅰ号,出水瓷器,保护修复
青白瓷器论文文献综述
耿苗[1](2019)在《“南海Ⅰ号”出水瓷器传统制瓷工艺辨析及在修复中的指导意义——以龙泉窑、景德镇窑青白瓷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南海Ⅰ号"沉船出水的瓷器主要为江西、浙江、福建出产的以外销为主的器物,因长期受海水浸润、侵蚀,器物普遍存在病害损害。文章从"南海I号"出水瓷器病害成因的探析着手,以龙泉窑和景德镇瓷为例,结合瓷器烧制工艺的缺欠及辨识的讨论,提出在保护修复中对瓷器的病害与烧造缺欠应加以鉴别区分,最大限度地除掉危害文物病害的同时,又要注意保留器物的本体信息,为后续研究提供珍贵的历史资料。(本文来源于《文物鉴定与鉴赏》期刊2019年13期)
马涛,杨玉洁,金爽[2](2018)在《传统制瓷工艺对海洋出水瓷器保护修复的研究意义——以宋代景德镇窑青白瓷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可移动文物中瓷质文物通常被认为理化性质比较稳定,但海洋出水的瓷质文物因为埋藏环境复杂,常有盐析、附着物、侵蚀等病害。文保工作者在对其保护修复过程中,容易将部分病害与瓷器制作过程中的制作缺陷混淆。为了在清理过程中尽可能保留文物历史信息,系统梳理景德镇窑传统制瓷工艺,对易与病害混淆的典型制作缺陷进行研究与识别,探讨传统制瓷工艺和成分特征对清理方法、修复材料选择方面的指导。从可识别性和耐老化性两方面讨论博物馆展览的瓷器修复尺度,结合实际工作谈瓷质文物保护修复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并对日后的实际工作与研究做一些展望。(本文来源于《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期刊2018年05期)
张茂林,王建保[3](2018)在《《中国出土瓷器全集》收录青白釉瓷器相关问题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出土瓷器全集》所收录的306件(组、套)青白釉瓷器,主要来源于墓葬、窑址、窖藏、遗址、塔基和古城等;出土地域广阔,江西、安徽和福建具有明显的数量优势,并与当时的窑业生产基本对应;综合纪年墓葬和其它出土资料,青白釉瓷器应该创烧于五代时期;根据统计资料,宋代为其高峰期;青白釉器类丰富、装饰多样、工艺精湛,不仅是我国古代陶瓷的重要艺术成就之一,也是社会大众突破隋唐"青"、"白"基调、审美情趣发展变化的标志之一。(本文来源于《中国陶瓷工业》期刊2018年01期)
胡珺,陈超,秦颍,龚德才[4](2016)在《柳孜运河遗址出土待修瓷器的检测分析——以刻莲瓣白釉盏和青白釉碗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偏光显微镜、X射线荧光光谱、X射线衍射仪及热膨胀仪等对柳孜隋唐运河遗址出土的两件待修复的残破瓷器进行了测试分析和研究.结果显示,样品刻莲瓣白釉盏瓷胎内含有大量棱角状石英颗粒和暗色的含铁矿物,其刻花的填料主要成分是含铁矿物,而青白釉瓷碗胎体中发现了较多的磨碎熟料颗粒,两件瓷器可能各来自于萧窑和景德镇窑,器表污染物分别为土锈和铁锈.(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期刊2016年10期)
黄静[5](2016)在《潮州宋笔架山窑青白釉佛教瓷器》一文中研究指出笔架山南北走向绵延约2公里,由猪头山、虎山、后山、印山、蟹山、庄厝山等多个小山组成。笔架山窑位于广东潮州市东郊笔架山,韩江的东岸,故又称水东窑。该窑创烧于唐代,晚唐、五代时一度萧条,于北宋时期极盛。经1953~1986年间多次调查和发掘,清理出北宋窑址10余座,均属龙窑。其中一、二、叁、六、十号窑为分室龙窑,窑室内部用砖砌筑隔墙;四号窑为阶级窑;五、七、八、九号窑为单室龙窑。各窑均以土夯筑窑底。最长(本文来源于《收藏》期刊2016年17期)
孙媛[6](2015)在《宋代景德镇青白釉褐色点彩瓷器的特征及相关问题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宋代景德镇的青白瓷是中国陶瓷发展史上的一朵奇葩。在青白釉上加绘褐彩装饰在青白瓷中比较少见。本文拟从墓葬、遗址中出土宋代景德镇青白釉褐色点彩瓷器,总结其组合形式,并就时代特征以及相关问题进行探讨。(本文来源于《杭州文博》期刊2015年01期)
王丹丹[7](2015)在《安徽博物院藏繁昌窑青白瓷器》一文中研究指出繁昌窑位于安徽省长江南岸,皖南丘陵地带,水陆交通都非常便利。繁昌历史悠久,古称春谷,两汉建县。繁昌窑遗址分布在繁昌县城南郊和西郊的丘陵山坡上,主要包括南部柯家冲和西郊骆冲一带,其中,以南郊的柯家冲窑址规模最大,保存最好,是繁昌窑的中心窑址地区,代表了繁昌窑制瓷的年代范围和器物的总体特征[1]。由于繁昌县本地就蕴藏着(本文来源于《文物鉴定与鉴赏》期刊2015年01期)
刘旸[8](2014)在《评《从韩熙载夜宴图看我国青白瓷的始烧年代》一文——兼从瓷器的角度论证画作年代》一文中研究指出《韩熙载夜宴图》是中国绘画史上一幅名作,但是近些年对其年代的认识有了一些新的观点,尤其是靳先生从画中的青白瓷入手,来论证其年代,观点十分的新颖。(本文来源于《中外企业家》期刊2014年17期)
张树范[9](2014)在《辽宁出土辽代输入青白瓷器的类型与分期简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据目前已发表材料,辽宁地区辽代墓葬及个别辽塔(塔宫)出土了不少青白瓷器,器物品种以碗、碟(盘)数量最多,其他还有执壶与温碗、盏与盏托、托盘、钵、罐、梅瓶、净瓶、杯、盒、钟等。这些青白瓷器大体可分为前后两期。第一期数量较少,品种不多,有的器物五代遗风尚存。第二期数量陡然增多,器物品种与形制多种多样,装饰手法有所增加,纹样更加丰富多彩。辽宁地区出土的辽代青白瓷器是我国饮誉世界的陶瓷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反映出北宋青白瓷器生产的不断发展变化,也是辽宋互相贸易往来等的历史见证,深受辽境契丹及汉族等人们的喜爱。(本文来源于《辽金历史与考古》期刊2014年00期)
包春磊,贾世杰,符燕,刘爱虹[10](2014)在《出水青白瓷器表面石灰质凝结物的去除》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对"华光礁I号"沉船出水青白瓷表面白色和黄色凝结物进行了结构和化学组分的确定,通过利用扫描电镜(SEM)和能谱仪(EDS)联用、X射线荧光(XRF)、X射线衍射分析(XRD)叁种分析方法,确认凝结物主要以碳酸盐类的文石、方解石为主。研究了不同的化学试剂对凝结物进行去除实验,对反应时间、浓度进行了分析,根据对陶瓷器损伤最低的原则,选择3%浓度的MA,5%浓度的DTPA和EDTA-2Na作为出水青白瓷器文物表面碳酸盐类凝结物的清洗去除试剂;本研究结果可为中国海洋出水陶瓷器的保护提供参考和借鉴。(本文来源于《当代化工》期刊2014年01期)
青白瓷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可移动文物中瓷质文物通常被认为理化性质比较稳定,但海洋出水的瓷质文物因为埋藏环境复杂,常有盐析、附着物、侵蚀等病害。文保工作者在对其保护修复过程中,容易将部分病害与瓷器制作过程中的制作缺陷混淆。为了在清理过程中尽可能保留文物历史信息,系统梳理景德镇窑传统制瓷工艺,对易与病害混淆的典型制作缺陷进行研究与识别,探讨传统制瓷工艺和成分特征对清理方法、修复材料选择方面的指导。从可识别性和耐老化性两方面讨论博物馆展览的瓷器修复尺度,结合实际工作谈瓷质文物保护修复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并对日后的实际工作与研究做一些展望。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青白瓷器论文参考文献
[1].耿苗.“南海Ⅰ号”出水瓷器传统制瓷工艺辨析及在修复中的指导意义——以龙泉窑、景德镇窑青白瓷为例[J].文物鉴定与鉴赏.2019
[2].马涛,杨玉洁,金爽.传统制瓷工艺对海洋出水瓷器保护修复的研究意义——以宋代景德镇窑青白瓷为例[J].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18
[3].张茂林,王建保.《中国出土瓷器全集》收录青白釉瓷器相关问题探讨[J].中国陶瓷工业.2018
[4].胡珺,陈超,秦颍,龚德才.柳孜运河遗址出土待修瓷器的检测分析——以刻莲瓣白釉盏和青白釉碗为例[J].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2016
[5].黄静.潮州宋笔架山窑青白釉佛教瓷器[J].收藏.2016
[6].孙媛.宋代景德镇青白釉褐色点彩瓷器的特征及相关问题初探[J].杭州文博.2015
[7].王丹丹.安徽博物院藏繁昌窑青白瓷器[J].文物鉴定与鉴赏.2015
[8].刘旸.评《从韩熙载夜宴图看我国青白瓷的始烧年代》一文——兼从瓷器的角度论证画作年代[J].中外企业家.2014
[9].张树范.辽宁出土辽代输入青白瓷器的类型与分期简析[J].辽金历史与考古.2014
[10].包春磊,贾世杰,符燕,刘爱虹.出水青白瓷器表面石灰质凝结物的去除[J].当代化工.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