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远县新店中心卫生院四川内江642450)
【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子宫腺肌病与子宫肌瘤的临床特点,以提升临床诊断效果。方法:在2015年1月2017年1月期间分别从我院选取30例子宫腺肌病与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对照组为子宫肌瘤患者,观察组为子宫腺肌病患者,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发病年龄、临床症状、B超结果以及CA125。结果:在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中,发病年龄与临床表现的差别不大,但子宫腺肌病痛经症状较为明显(P<0.05);而在B超结果以及CA125方面,子宫腺肌病的改变以及升高则显著高于子宫肌瘤(P<0.05)。结论:在子宫腺肌病与子宫肌瘤的鉴别过程中,临床表现以及B超结果是主要的诊断依据,而对CA125进行测定,可在一定程度上对两种病症的诊断提供依据。
【关键词】子宫腺肌病;子宫肌瘤;对比分析;CA125抗原
【中图分类号】R7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8)05-0133-02
在妇科中,子宫腺肌病与子宫肌瘤是两种较为常见的疾病,其中,子宫肌瘤属于一种生殖器肿瘤,而子宫腺肌病是指子宫肌层内存在子宫内膜腺体以及间质,并且在激素的影响下出现出血、肌纤维结缔组织增生,最终导致弥漫性病变或局限性病变的情况[1]。但因为两种病症的临床表现以及发病人群相同,所以极易导致误诊的情况发生。为此,本文就从我院选取30例子宫腺肌病与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了两种病症的诊断依据,现报告详情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2015年1月2017年1月期间分别从我院选取30例子宫腺肌病与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对照组为子宫肌瘤患者,观察组为子宫腺肌病患者。其中,对照组患者的年龄介于26岁到5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6.87±3.43)岁,病程介于5个月到8年之间,平均病程为(6.1±2.2)年;而在观察组中,患者年龄介于24岁到4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5.56±3.11)岁,病程介于8个月到11年之间,平均病程为(7.2±2.2)年;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年龄、病程等一般治疗,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B超结果以及CA125。
1.3统计学分析
采用统计学分析软件SPSS22.0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检验采用t进行,计数资料采用(%)表示,检验采用χ2进行,当P<0.05时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
在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中,发病年龄与临床表现的差别不大,但子宫腺肌病痛经症状较为明显(P<0.05),详情见表。
2.2比较两组患者的B超诊断结果
在完成B超诊断后,在观察组中,B诊断结果主要可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即:(1)子宫均匀性增大呈现出球形、内膜线居中或存在偏移的情况;(2)在子宫后壁出存在低回声、等回声以及强回声光团,而在子宫肌层内有较多散在的小囊样低回声反射;(3)子宫包块与正常肌层的界限不清,且在后壁和宫角处较为常见;(4)子宫大小会出现周期性的改变,且月经期或经前期出现子宫增大的情况较为常见,而在此后逐渐减小。而在对照组采用B超检查后,检查结果则主要表现为子宫增大,单发或多发的衰减区在宫体内出现较为常见,介于宫壁之间。
2.3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清CA125
在CA125方面,子宫腺肌病的改变以及升高则显著高于子宫肌瘤,具体而言,子宫腺肌病患者的血清含量为71.15U/ML,阳性病例数为23例;而在子宫肌瘤患者的血清含量为17.33U/ML,阳性病例数为2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子宫腺肌病,在过去又被称子宫内膜异位症,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医疗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子宫肌膜异位和子宫腺肌病都存在很多的不同,所以应该将两种病症进行独立。而通过临床研究发现,导致子宫腺肌病的主要原因主要是由于女性在进行宫腔手术或分娩的过程中出现浅肌层或子宫内膜受损而导致,其中,子宫肌瘤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肿瘤,子宫平滑肌细胞增生是导致该病症的主要原因。就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病而言,这两种病症的发病年龄相似,且临床症状存在相同点,即均会对月经产生影响,且这两种病症均属于常见妇科肿瘤,所以也就极易在这两种病症的诊断过程中出现误诊的情况[2]。
从本文的研究结果可以看出,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中,发病年龄与临床表现的差别不大,但子宫腺肌病痛经症状较为明显(P<0.05);而在B超结果以及CA125方面,子宫腺肌病的改变以及升高则显著高于子宫肌瘤(P<0.05)。而究其产生差异的原因,主要是随着卵巢分泌雌激素的不断增大,导致异位的子宫内膜不断增生、肿胀。而在后半期中,经期异位也会导致子宫内膜对孕激素产生反应,进而导致内膜出现脱落、坏死、出血或血液不能流出等情况,同时因为踉跄的张力较大,所以容易导致子宫肌壁扩张,最终导致子宫挛缩,促使患者出现痛经的情况。通常情况下,疼痛和病变部位以及浸润深度存在一定的关系。另外,因为影响血清CA125水平的因素较多,比如:肿瘤、盆腔炎、结核、月经期以及绝经期等,所以在诊断的过程中应该结合病例进行具体分析,从而做出正确的诊断[3]。
综上所述,在子宫腺肌病与子宫肌瘤的鉴别过程中,临床表现以及B超结果是主要的诊断依据,而对CA125进行测定,可在一定程度上对两种病症的诊断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钱政文.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病超声诊断的临床对比分析[J].系统医学,2017,2(04):107-109.
[2]郑海荣,王春艳,张炜,等.对比分析子宫腺肌病与子宫肌瘤的临床表现及超声特点[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5,9(14):75-76.
[3]徐世强.子宫腺肌病与子宫肌瘤的临床对比分析[J].当代医学,2014,20(12):5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