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妇产科疾病ICD-10编码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严卫萍[1](2022)在《7例宫颈环扎术ICD编码案例分析》文中指出产科疾病涉及女性妊娠期、分娩期及产褥期的母体和胎儿的情况,在国际疾病分类中规则复杂,影响编码的因素多,错误率高。并且产科诊断的书写有其特点,有时相同的临床诊断,在不同情况下,疾病编码不同。本文以某产科7例行宫颈环扎术的病例为例,探讨习惯性流产、宫颈功能不全或异常的宫颈疾患在非妊娠期、妊娠期及分娩期诊疗目的和具体情形不同时如何正确分类编码,分析产科编码错误原因,并从临床医师和编码员的角度提出提高编码正确率的措施。只有医师了解疾病分类的规则和相关要点,规范书写病历内容和病案首页诊断信息的填写,编码员的专业理论水平提高,熟练掌握产科编码规则,养成良好的编码习惯,才能对相关病例进行准确完整的分类。
黄嘉俊[2](2020)在《基于组合语义相似度计算的疾病术语自动编码》文中研究说明当前国内医疗机构疾病编码主要采用国际疾病分类ICD-10标准并由人工完成,人工工作量大、时间成本高。提出了一种基于组合语义相似度技术进行疾病术语自动编码的方法,其基于领域知识库结合分词、实体识别和词向量表示技术进行术语相似度计算。通过在妇产科疾病中的应用表明,该方法在术语自动编码精度能达到80%以上,可以有效辅助临床医生书写诊断编码,减少病案科审核工作量,提升总体工作效率。
杨凯燕[3](2020)在《产科疾病ICD-10编码行质量提高管理对降低编码错误率的调查分析》文中认为目的探讨分析产科疾病ICD-10编码质量调查分析及建议。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 704例孕产妇作为研究对象,这些研究对象进入我院治疗的时间为2017年1月—2018年12月。因为我院在2018年1月开始在产科疾病ICD-10编码工作中实行质量提高管理,所以将2017年收治的孕产妇906例作为对照组,将2018年收治的孕产妇798例作为观察组。对这两组孕产妇的产科疾病ICD-10编码进行整理分析,对编码错误情况进行调查。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临床资料中的产科疾病ICD-10编码情况进行整理分析,其结果为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产科疾病ICD-10编码错误率更低,两组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在错误情况中章节为O00~O08的错误率最高。结论在产科疾病ICD-10编码中实行质量提高管理能够有效的降低产科疾病ICD-10编码的错误率,在临床上章节为O00~O08的错误率最高,在工作中需要对这方面的编码引起重视。
梁彩琼[4](2019)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的ICD-10编码分析》文中指出妊娠期高血压实为一种由高血压与妊娠合并在一起的病症,诸如子痫、高血压、子痫前期及慢性高血压合并妊娠等均属于此范畴。疾病编码是一项科学且严谨的工作,通过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进行合理编码,有助于更好的明确诊断与治疗。本文以妊娠期高血压典型病例为研究对象,分析其ICD-10编码,明确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的诊断选择方法,了解其ICD-10编码的要求与规则,为编码人员工作提供依据,提高编码的总体质量。
朱启贞,胡德华,孙红霞,崔瑞瑞,王倩飞[5](2018)在《我国疾病分类疑难编码的成因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从我国疾病编码工作的实际出发,结合ICD-10的教学经验剖析了我国疾病分类疑难编码产生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及建议,以期为医院病案科的编码人员、临床医生以及相关人员利用和学习国际疾病分类提供帮助,从而提高我国疾病分类编码的准确性,促进我国卫生事业的发展。
曾银晶[6](2017)在《对妇产科相同诊断不同编码进行探讨》文中提出疾病诊断是我国疾病分类的基础,由于疾病的分类是受疾病的病因、部位、临床表现和病理四个方面影响的,外加,妇产科的疾病诊断是非常复杂以及相似的,时常会出现相同的诊断有不同的编码的情况,编码员在对其进行分类的时必须结合首页和阅读整本病案来做到准确的分类。本文通过对妇产科几组相同诊断进行分析,以探讨准确的编码。
张进[7](2016)在《临床科主要诊断选择与疾病编码问题研究与解决对策》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医疗条件的选择也更加重视,这也对医院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院如何提升医务水平,更好地为患者提供医疗服务,如何改进自身存在的不足,也成了需要解决的首要任务。医学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新的诊疗技术与高新设备不断地应用于临床,为了顺应临床医学的发展需求,病案编码工作也与时俱进,变得日益重要。国际疾病与手术分类(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 ICD)是对疾病、损伤及死亡原因等进行统计分类的标准。ICD编码作为病案信息管理的核心技术,由于它涵盖的知识面广、更新快,直是业内人士探索的焦点、热点。同时,医疗付款中的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iagnosis Related Groups, DRGs)对病案首页的主要诊断的选择、疾病编码的准确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各家医院对患者病案首页的主要诊断以及疾病编码水平未达到完全准确的程度,不少医院因此造成了很多医疗付费的损失,也对患者后续治疗跟进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为了有效解决病案编码中存在的问题,因此本文对如何提升临床医生、病案人员疾病编码能力进行分析讨论。本文通过对八个临床科的主要诊断选择和疾病编码的错误数据结果进行统计,从统计结果可以看出,对医务人员培训前和培训后数据的结果是完全不同的,培训后出现错误的数据明显低于培训前的数据结果。研究发现产生的错误如下:(1)主要诊断的错误,体现在对主要诊断选择总则理解不准确;(2)疾病编码的错误,体现在对编码规则不明晰、对疾病的生理机制、发展情况、临床表现等了解不多,如:有的疾病在不同的部位、不同时期编码不同。本文对每个科的详细错误情况分析研究,发现造成错误的主要原因是临床医生疾病分类知识水平薄弱,书写病历不够认真,以及编码人员的编码水平、临床知识有待提高。并且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本文认为:(1)临床医生与编码人员需经常沟通疾病编码的相关知识,才能正确选择主要诊断;(2)要加强临床医生在疾病分类方面的培训,理论结合实践对主要诊断进行选择,对疾病进行准确编码;(3)要有相应的激励措施,激励可以使医务人员对主要诊断选择和疾病编码工作更加重视。
刘艳[8](2014)在《妇产科疾病正确诊断与编码》文中研究指明国际疾病分类编码是世界各国统一分类的标准,它对临床医师在填写病案首页时,对主要诊断、次要诊断的正确选择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国际疾病分类作为我国"疾病分类与代码"的国家标准,应用于病案信息的疾病编码,进行国家疾病分类统计。疾病诊断与编码的正确与否影响者国家统计数据的准确性。
李纯,王婧,肖智林,伍招娣[9](2011)在《教学医院妇产科疾病谱变化在专科课程设置改革中的刍议》文中指出目的探讨教学医院妇产科住院病人疾病谱在临床教学课程设置及教学改革中的意义。方法根据5年制全国统编教材《妇产科学.第6版》病种目录,对该院妇产科1980和2000两个年代住院病人首页上的所有诊断按疾病构成比进行顺位排列。结果 1980年代顺位前20位疾病是:异常分娩、会阴裂伤、胎膜早破、生殖系统炎症、子宫肌瘤、过期妊娠、分娩期并发症、早产、胎儿窘迫、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并血液系统疾病、卵巢肿瘤、子宫内膜异位症和腺肌病、流产、宫颈癌、产褥期疾病、妊娠滋养细胞疾病、异位妊娠、胎儿发育异常及死胎、羊水量异常、生殖器官发育异常;2000年代顺位前20位疾病是:生殖系统炎症、子宫肌瘤、不孕症、子宫内膜异位症和腺肌病、异位妊娠、卵巢肿瘤、流产、妊娠并血液系统疾病、胎膜早破、妊娠并消化系统疾病、宫颈癌、异常分娩、胎儿发育异常及死胎、早产、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母胎血型不合、生殖内分泌疾病、子宫内膜癌、分娩期并发症、妊娠并心血管疾病。其构成比有明显变化。结论妇产科疾病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尤以产科最明显;妇产科临床教学课程设置应根据疾病谱变化作适当的调整。
宋春燕[10](2010)在《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框架下农村地区医疗服务分流研究 ——以山东省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通过政府的统一组织和安排,向国民提供均等的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在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框架下加强农村医疗服务体系建设,是为了更好地实现向农村居民提供基本医疗服务的目标。新医改对我国农村医疗服务体系建设的要求是要加快建立健全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县级医疗机构主要负责以住院为主的基本医疗服务及危重急症病人的抢救,乡镇卫生院负责提供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村卫生室承担行政村的一般疾病的诊治等工作。从理论上来说,农村常见病的诊治应该在乡镇卫生院及以下机构完成,大病和疑难病的诊治在县级及以上机构完成,农村三级医疗网应该有效地分流农村患者,使农村居民的大部分基本医疗卫生需要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得到满足,卫生资源结构也应该与农民健康需求的结构基本一致。但是目前由于我国城乡医疗资源配置失衡和不公平引发的农村地区县级医疗机构服务过度而乡镇卫生院服务不足已成为严重问题,乡镇卫生院医疗资源配置不足和患者流失形成恶性循环,转诊制度的缺位也使由高层级医疗机构向低层级医疗机构的转诊几乎难以实现,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实现乡镇卫生院对常见病、多发病诊疗的骨干作用,促进农村医疗服务向基层医疗机构合理分流。医疗服务分流是指在不影响临床诊断治疗及预后的情况下,由适当层级的医疗机构对病人提供医疗服务,包括向上分流和向下分流。医疗服务合理分流是改善医疗服务提供宏观结构不合理的方法之一,通过对医疗服务提供在各级医疗机构分布的重新调整,利用资源跟着病人走的方式,可以促进卫生资源配置结构和卫生资源投向的调整。促进农村地区医疗服务合理分流,对于缓解县级医疗机构服务过度和乡镇卫生院服务不足现象、合理配置农村医疗服务资源、使农村居民更好地获得基本医疗服务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关于医疗服务分流的研究多集中于城市大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之间的转诊研究,缺少对农村医疗服务分流的系统研究,特别是缺乏在系统制度安排条件下的农村医疗服务分流研究,我国农村地区县、乡医疗机构中有哪些疾病和医疗服务可以分流,可分流的比例有多大,可分流的疾病有哪些,影响农村地区医疗服务分流的因素是什么,应该用什么样的模式进行分流,分流的标准如何确定,从体系和制度安排的角度要实现农村医疗服务分流需要制定哪些政策措施和相关的保障制度等,都是需要进一步研究解决的问题。因此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对山东省农村地区医疗服务现状的调查研究,对各层级医疗服务机构门诊和住院病人的流向进行描述,分析其中可分流的空间、可分流的内容,并且结合专家访谈等定性研究的结果,深入分析目前影响山东省农村地区医疗服务分流的主要因素,探讨分流的具体模式和标准,在此基础上提出在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框架下,农村地区医疗服务分流的内容、方法以及相关制度安排和政策保障。研究方法:论文采用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的方法,现场调查的数据资料来源于两部分,一部分是《农村卫生适宜技术及产品研究与应用》项目基线调查,选取了即墨、平阴和嘉祥三个县作为样本,每个样本县选取当地的县人民医院、县中医医院、县妇幼保健院、4个乡镇卫生院及每个乡镇卫生院下设的4个村卫生室作为样本。共抽取了3个县人民医院、3个县中医医院、3个县妇幼保健院、12个乡镇卫生院和48个村卫生室,通过抽样调查获取了样本机构一定时间段内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实际发生的门诊和住院病历信息。第二部分是请县、乡两级医疗机构有经验的临床医生对已获得的实际病历理论上应该由哪级医疗机构进行诊治做出判断,选取了嘉祥、曲阜两个县作为样本,每个县选择县医院、县中医院、6个乡镇卫生院作为调查场所,共2所县医院,2所县中医院和12所乡镇卫生院,调查对象为县级医疗机构各主要临床科室中工作年限在10年以上,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临床医生,乡镇卫生院各主要科室年资最高的临床医生。数据采用Microsoft access二次录入系统录入,采用SPSS11.5软件进行分析,主要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单因素统计分析。访谈资料来源于对所调查医疗机构管理者的访谈。主要结果:(1)县级医疗机构门诊就诊患者中有67.25%的患者应当分流到低层级的医疗机构就诊,县级医疗机构住院患者中有23.15%的患者应该向基层医疗机构分流;在乡镇医疗机构门诊和住院患者中,几乎没有应当向基层医疗机构分流的患者;乡镇卫生院诊治门诊患者中只有6.38%的患者应该向上级医疗机构转诊,住院患者中有17.77%的患者应当在上级医疗机构诊治。(2)县级医疗机构最应优先分流的门诊疾病和医疗服务有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产前检查、胃炎、气管炎、糖尿病、一般外伤、阴道炎、疱疹性咽峡炎、高血压、早期妊娠、冠心病、肺炎、人工流产、湿疹、妇科检查、健康查体、腰痛、荨麻疹、肠炎、月经失调、乳腺增生、皮炎、淋巴结炎、盆腔炎、腹泻和泌尿道感染,共24种疾病,占所有常见病门诊量的55.95%,这些病种的患者实际上只有16.89%是在乡镇卫生院就诊的;最应优先分流的住院疾病和医疗服务有正常分娩、各类外伤、高血压、冠心病、慢性支气管炎、急性支气管炎、痔疮、急性阑尾炎、上呼吸道感染、腹股沟斜疝、人工流产、脑震荡、贫血、慢性胃炎、扁桃体炎,共15种疾病,占住院常见病的50.43%,这些病种的患者实际上只有20.86%是在乡镇卫生院就诊的。(3)门诊就诊率前15位的病种,县级医疗机构临床医生认为适宜在乡镇卫生院诊治的比例均低于乡镇卫生院临床医生认为适宜在乡镇卫生院诊治的比例;住院常见病中就诊率前15位的病种,县级医疗机构临床医生认为适宜在乡镇卫生院诊治的比例也低于乡镇卫生院临床医生认为适宜在乡镇卫生院诊治的比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都是一些病情严重程度差别较大,必须根据病情确定诊治层级的疾病,例如冠心病、肺炎等。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的都是一些治疗难度较低或较高的病种。有23.91%的县级医疗机构医生不愿意将患者向基层医疗机构转诊。(4)常见门诊疾病和医疗服务在县级医疗机构诊治的医疗费用在绝对数值上明显高于在乡镇卫生院诊治的医疗费用,但是这种差别没有统计学意义;多数住院疾病或服务在医疗费用的绝对数值上也高于乡镇卫生院,县、乡医疗机构医疗费用存在显着性差异的疾病主要有两类,一类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例如高血压、冠心病和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另一类是需要进行外科手术的疾病,例如痔疮、急性阑尾炎、剖腹产术、子宫肌瘤等。(5)县级医疗机构门诊患者中适宜分流的有67.25%,但乡镇卫生院的服务能力能够承接的只有48.45%,县级医疗机构住院患者中适宜分流的有23.15%,乡镇卫生院实际能够承接的只有16.50%。62.39%的调查对象认为影响乡镇卫生院服务能力的最大障碍是缺乏人才,人才问题中80.95%的调查对象认为,引进不了高技术专业人才是最主要的问题。(6)关于医疗服务分流模式,多数受访者认为应该采取多种转诊模式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分流。主要观点有可以根据疾病的严重程度、恢复程度等,确定每一级医院相应的转诊标准,并制定相应的监督及奖惩措施;鉴于乡镇卫生院的实际服务能力确实有限,应该由县级医疗机构负责对疾病的诊断,而由乡镇卫生院承担更多的疾病治疗和康复工作。讨论和政策建议:县级医疗机构门诊和住院患者存在较大的可分流空间或潜在可分流空间,在制定促进农村地区医疗服务分流的相关政策时,应把加强对县级医疗机构门诊患者的向下分流、引导门诊患者在基层就诊作为主要的政策目标。影响农村地区医疗服务分流的因素有:(1)县、乡医疗机构经济利益对立以及县、乡医疗机构临床医生对疾病分流判断的认知差异;(2)同病种在县、乡医疗机构诊治的医疗费用差异;(3)乡镇卫生院的实际服务能力不足。现阶段农村地区医疗服务分流的模式可以考虑按病种、按疾病病程相结合的模式。具体方式为根据各地常见病、多发病情况以及各级医疗机构的实际诊治能力,制定符合当地实际的应当转诊的疾病名单和具体病种的规范化诊疗程序作为转诊的标准。同时必须考虑到农村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相对不足的现状,应该采取由县级医疗机构明确疾病诊断的方式,由县级医疗机构的临床医生决定患者应当在哪个层级的医疗机构就诊;由县级医疗机构制定诊疗方案以后再由乡镇卫生院执行治疗方案,也更能保证治疗的效果。对此研究我们提出以下政策建议:(1)进一步明确农村医疗服务体系的功能定位,由县级医疗机构承担更多的疾病诊断和确定治疗方案的功能,而乡镇卫生院则应更多地承担明确了诊断和治疗方案后的后续治疗工作以及对进入康复阶段疾病的治疗功能。(2)加强农村卫生服务制度建设,包括加强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和能力建设,重点是农村基层卫生服务人员的能力建设;解决医疗机构之间经济利益对立的问题,通过制度安排使三级医疗机构之间由全面竞争的关系转变为协作的关系;加强农村地区医疗服务分流制度建设,促使医疗机构和临床医生严格按照当地的转诊病种和病种服务流程对病人实施转诊,以医疗服务分流为导向调整农村医疗卫生资源的配置,根据确定的分流病种和病种服务流程,按照治疗要求为各级医疗机构配置相应的人员、设备等。(3)各地卫生部门应当根据本地实际情况组织确定当地主要可转诊病种和可转诊病种的规范化诊疗程序和转诊标准,并要求医疗机构及临床医生严格按照此程序和标准及时转诊病人。(4)拉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县、乡医疗机构诊疗的起付线和补偿比例的差距,差别至少要超出20%以上。(5)相关制度建设,包括建立相应的监督考核机制,确保转诊能够实现;根据各地的转诊病种和疾病规范化诊疗流程,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基层医疗机构相应疾病知识和服务能力的培训,提高基层医疗机构承接转诊病例的能力;加强对基层医疗机构医疗质量的监管,对转诊病种的后续治疗结果进行监督考核,确保患者在不同层级的医疗机构能够获得相同的治疗效果。
二、妇产科疾病ICD-10编码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妇产科疾病ICD-10编码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7例宫颈环扎术ICD编码案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案例分析 |
2 编码错误原因分析 |
3 提高编码准确性的措施 |
3.1 编码业务水平的改进措施 |
3.2 产科医师编码知识的培训 |
3.3 编码员与医师的有效沟通 |
3.4 编码质量核对 |
(2)基于组合语义相似度计算的疾病术语自动编码(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当前现状 |
2 方法实现 |
2.1 诊断疾病术语拆分与实体识别 |
2.2 语义相似度计算 |
2.2.1 基于字符串相似度计算 |
2.2.2 基于远程监督的相似度评估 |
2.2.3 词向量语义相似度评估 |
2.3 语义相似度融合 |
3 实验结果分析 |
4 总结 |
(3)产科疾病ICD-10编码行质量提高管理对降低编码错误率的调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1.3 评价方法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两组患者的产科疾病ICD-10编码错误情况比较 |
2.2 产科疾病ICD-10编码错误情况分析 |
3 讨论 |
(4)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的ICD-10编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分类及表现 |
1.1 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压 |
1.2 慢性高血压并发子痫前期 |
1.3 子痫前期 |
1.3.1 重度 |
1.3.2 轻度 |
2 ICD-10分类 |
2.1 妊娠期高血压 |
2.2 轻度子痫前期 |
2.3 重度子痫前期 |
2.4 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压 |
3 实例分析 |
3.1 案例1 |
3.2 案例2 |
3.3 案例3 |
4 编码分析 |
4.1 编码范围 |
4.2 原有高血压的编码分类 |
4.3 新生儿高血压编码 |
(5)我国疾病分类疑难编码的成因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探讨疾病分类疑难编码的重要性 |
2 我国疾病分类疑难编码形成的原因分析 |
2.1 疾病命名制度的影响 |
2.1.1 同病不同名 |
2.1.2 与国际命名有差异 |
2.1.3 中英文翻译有差异 |
2.2 疾病临床表现多样化的影响 |
2.2.1 同病不同因 |
2.2.2 同病不同阶段 |
2.2.3 同病不同类型 |
2.2.4 同病不同部位 |
2.3 临床医生和编码员的影响 |
2.3.1 临床医生录入诊断不规范 |
2.3.2 编码员编码技能欠缺 |
3 我国疾病分类疑难编码的对策 |
3.1 建立临床医师培训及相关制度 |
3.2 建立编码员持续培训考核制度 |
3.3 构建专业的疑难编码智能系统 |
3.4 加强疾病编码专业人才的培养 |
(6)对妇产科相同诊断不同编码进行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剖宫产[1] |
1.1 如果是再次 (瘢痕子宫) 进行的剖宫产, 那么它的编码就该为:O82.00A。 |
1.2 如果是由于急症 (羊水过少、胎儿窘迫、产前大出血、胎盘剥离等) 危及胎儿和孕妇情况的剖宫产, 那么它的编码就该为:O82.100。 |
1.3 如果是由于无指征 (社会因素) 的剖宫产, 那么它的编码就该为:O82.900。 |
2 早孕[2] |
2.1 作为正常的早期妊娠监督 (妊娠13周以下) , 编码为Z34.9早期的正常妊娠监督。 |
2.2 有其它的不良生育史的高危妊娠监督, 应了解何种高危因素而住院监督, 分类于:Z35.- |
2.3 需要终止妊娠, 还要根据人工流产的不同目的将其分类到O04, O05类目中, 未特指原因的人工流产O06不应在医院使用。 |
3 不全流产[2] |
3.1 不全自然流产指妊娠物已部分排除体外, 尚有部分残留在宫腔内。若无并发症, 则为不完全性自然流产, 编码为:O03.4;若有并发症, 则应该根据其并发症编码至相应的即时并发症或过时并发症内。 |
4 顺产[3] |
4.1 正常的阴道分娩不存在并发症的编码于:O80.-。 |
4.2 在分娩过程中由于产妇宫缩乏力利用到了产钳助产分娩则应该编码于:O81.-。 |
4.3 在分娩过程中发现胎位不正的助产分娩则编码于:O83.-。 |
4.4 前一次为剖宫产分娩, 本次分娩经阴道分娩则编码于O75.7。 |
5 高龄初产[3] |
5.1 高龄产妇如果只是为了正常的妊娠监督, 则编码于Z35.5, 高龄初孕妇的监督 |
5.2 若高龄初产不伴随其他的并发症直至分娩, 应编码于:O75.8 |
5.3 如高龄初产没有其他并发症, 以剖宫产方式分娩, 应以“高龄初产”为剖宫产指征, 并编码于:O75.8, 产程和分娩的其他特指并发症。 |
6 胎位异常[3] |
6.1 如果未进入产程的胎位异常, 选择了剖宫产分娩的, 则应将其编码于:O32.-, 为已知或可疑的胎儿先露异常而导致的孕产妇医疗。 |
6.2 如果已经进入产程的胎位异常, 导致了梗阻性分娩的, 则应将其编码于:O64.-, 由于胎儿胎位不正和先露异常引起的梗阻性分娩。 |
7 带环妊娠[4] |
(7)临床科主要诊断选择与疾病编码问题研究与解决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研究资料来源与方法 |
1.3.1 资料来源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疾病分类编码与主要诊断选择研究综述 |
2.1 疾病分类编码的概念 |
2.2 国际疾病分类及其特点 |
2.3 国际疾病分类编码的意义 |
2.4 疾病编码基本原则 |
2.4.1 单一编码与多数编码 |
2.4.2 编码级别 |
2.4.3 怀疑诊断 |
2.4.4 慢性疾病急性发作 |
2.4.5 晚期效应 |
2.5 病案首页主要诊断选择的依据原则 |
第三章 主要诊断选择与疾病编码错误统计结果 |
3.1 主要诊断选择错误统计结果 |
3.1.1 妇产科病案首页中主要诊断选择错误 |
3.1.2 内分泌科病案首页中主要诊断选择错误 |
3.1.3 肿瘤内科病案首页中主要诊断选择错误 |
3.1.4 骨科病案首页中主要诊断选择错误 |
3.1.5 神经外科病案首页中主要诊断错误 |
3.2 疾病编码选择错误结果统计分析 |
3.2.1 妇产科病案首页中疾病编码错误 |
3.2.2 内分泌病案首页中糖尿病疾病编码错误 |
3.2.3 心血管内科病案首页中疾病编码错误 |
3.2.4 烧伤外科病案首页中疾病编码错误 |
3.2.5 骨科病案首页中疾病编码错误 |
3.2.6 眼科病案首页中疾病编码错误 |
3.3 小结 |
第四章 主要诊断选择与疾病编码错误的原因分析及解决对策 |
4.1 主要诊断选择错误原因分析 |
4.1.1 妇产科主要诊断选择错误原因分析 |
4.1.2 内分泌科主要诊断选择错误原因分析 |
4.1.3 肿瘤内科主要诊断选择错误原因分析 |
4.1.4 骨科主要诊断选择错误原因分析 |
4.1.5 神经外科主要诊断错误原因分析 |
4.2 疾病编码错误原因分析 |
4.2.1 妇产科疾病编码错误原因分析 |
4.2.2 内分泌科糖尿病编码错误原因分析 |
4.2.3 心血管内科疾病编码错误原因分析 |
4.2.4 烧伤外科疾病编码错误原因分析 |
4.2.5 骨科疾病编码错误原因分析 |
4.2.6 眼科疾病编码错误原因分析 |
4.3 解决对策 |
4.4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9)教学医院妇产科疾病谱变化在专科课程设置改革中的刍议(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资料来源 |
1.2 方法 |
1.3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3 讨论 |
(10)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框架下农村地区医疗服务分流研究 ——以山东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部分 研究背景 |
一、前言 |
二、促进农村地区医疗服务合理分流的必要性 |
(一) 城乡医疗资源分布不合理,农村基层医疗资源配置相对不足 |
(二) 农村医疗服务利用不足,病人流向不合理 |
(三) 近年来农村基层医疗资源配置得到加强,农村基层卫生服务利用开始回 升 |
(四) 农村地区医疗服务体系功能定位仍不明确,农村居民“看病难、看病 贵”问题仍旧存在 |
(五) 小结 |
三、医疗服务分流的研究现状 |
(一) 基本概念 |
(二) 以往对医疗服务分流情况的研究 |
(三) 国外转诊制度的研究与实施 |
(四) 国内医疗服务分流的政策沿革与成效 |
(五) 现阶段国内医疗服务分流及转诊制度研究 |
四、农村地区医疗服务分流需要解决的问题 |
第二部分 研究目的 和方法 |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
二、资料来源 |
三、研究方法 |
(一) 文献分析法 |
(二) 现场调查 |
(三) 资料分析方法 |
四、质量控制 |
(一) 调查阶段 |
(二) 数据录入阶段 |
第三部分 主要结果 |
一、样本机构门诊、住院病历基本信息 |
(一) 病历数量 |
(二) 患病状态分布 |
(三) 疾病种类分布 |
二、门诊、住院患者可分流空间 |
(一) 判断分流结果的临床医生的基本信息 |
(二) 样本机构门诊、住院患者可分流空间 |
三、门诊、住院常见病可分流病种及其在样本医疗机构中的现实 分布 |
(一) ICD-10标准疾病分类 |
(二) 门诊常见疾病分流结果 |
(三) 住院常见病分流结果 |
四、县、乡医疗机构临床医生对疾病分流的判断结果差异 |
(一) 县、乡医疗机构临床医生对门诊常见疾病分流的判断结果比较 |
(二) 县、乡医疗机构临床医生对住院常见疾病分流的判断结果 |
五、县、乡医疗机构医疗费用比较 |
(一) 县、乡医疗机构门诊医疗费用比较 |
(二) 县、乡医疗机构住院医疗费用比较 |
六、关于乡镇卫生院实际服务能力的问卷调查和访谈结果 |
七、关于医疗服务分流模式及标准的访谈结果 |
第四部分 讨论和政策建议 |
一、讨论 |
(一) 县级医疗机构门诊和住院患者存在较大的可分流空间或潜在可分流空间 |
(二) 县级医疗机构门诊和住院可分流疾病的病种探讨 |
(三) 影响农村地区医疗服务分流的因素 |
(四) 农村地区医疗服务分流的模式及标准探讨 |
二、政策建议 |
(一) 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功能定位 |
(二) 农村卫生服务制度建设 |
(三) 规范转诊病种的医疗服务流程 |
(四)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导向 |
(五) 相关制度建设 |
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
附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四、妇产科疾病ICD-10编码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7例宫颈环扎术ICD编码案例分析[J]. 严卫萍. 中国病案, 2022(01)
- [2]基于组合语义相似度计算的疾病术语自动编码[J]. 黄嘉俊. 微型电脑应用, 2020(08)
- [3]产科疾病ICD-10编码行质量提高管理对降低编码错误率的调查分析[J]. 杨凯燕.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0(12)
- [4]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的ICD-10编码分析[J]. 梁彩琼. 医学信息, 2019(17)
- [5]我国疾病分类疑难编码的成因及对策研究[J]. 朱启贞,胡德华,孙红霞,崔瑞瑞,王倩飞. 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 2018(05)
- [6]对妇产科相同诊断不同编码进行探讨[J]. 曾银晶. 健康之路, 2017(05)
- [7]临床科主要诊断选择与疾病编码问题研究与解决对策[D]. 张进. 内蒙古大学, 2016(02)
- [8]妇产科疾病正确诊断与编码[A]. 刘艳. 中国医院协会病案管理专业委员会第二十三届学术会议论文集, 2014
- [9]教学医院妇产科疾病谱变化在专科课程设置改革中的刍议[J]. 李纯,王婧,肖智林,伍招娣.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11(08)
- [10]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框架下农村地区医疗服务分流研究 ——以山东省为例[D]. 宋春燕. 山东大学, 20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