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沁水盆地晚石炭世部分牙形石

山西沁水盆地晚石炭世部分牙形石

一、山西沁水盆地晚石炭世的一些牙形石(论文文献综述)

申博恒,沈树忠,侯章帅,吴琼,张水昌,张斌,张以春,袁东勋[1](2021)在《中国二叠纪岩石地层划分和对比》文中研究指明二叠系是古生界最后一个系,自下而上包括乌拉尔统、瓜德鲁普统和乐平统,进一步划分为9个阶。中国各块体都发育有很好的二叠纪地层,本文依据最新研究成果与已有地层资料,系统整理了中国二叠纪岩石地层区划、主要剖面地层划分和对比框架,包括5个地层区、22个地层分区和59条综合岩石地层剖面。以生物地层学和地质年代学为约束因素,本文厘定并更新了中国二叠纪不同块体间岩石地层的划分和对比方案。北部边缘地层区二叠系发育不完整,地层层序和各岩石地层单位的时代缺乏系统研究,整体为陆相碎屑岩夹火山岩沉积,海相地层主要发育在乌拉尔统—瓜德鲁普统,从西向东海水逐渐退出。塔里木地层区二叠系海相地层主要发育乌拉尔统,瓜德鲁普统—乐平统则为陆相地层且不完整。华北地层区的二叠系层序相对清楚,但最新研究表明很可能缺失瓜德鲁普统,海相地层主要在乌拉尔统底部发育,并含有重要煤层,乌拉尔统上部至乐平统则发育陆相地层,并随着气候逐渐干旱化出现越来越多的红层。喜马拉雅地层区二叠系在各个块体差异明显,其中藏南分区的喜马拉雅特提斯带缺乏瓜德鲁普统沉积,含冈瓦纳冷水型生物群,而拉萨地块和南羌塘地块的二叠系均发育有较为完整的碎屑岩和碳酸盐岩,在乌拉尔统上部生物群逐渐向暖水型过渡。华南地层区的二叠系最为完整,整体为海相碳酸盐岩沉积,层序清晰,所含各门类化石丰富,是重要的国际对比标准。中国二叠系是煤炭、油气、铝土矿等重要矿产资源的富集层位。精细的岩石地层划分和时代对比对于阐明重要矿产资源的形成机制和分布规律,以及指导资源勘探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实际意义。

谢卫东[2](2020)在《川南长宁地区龙马溪组储层特征与页岩气保存条件》文中提出为厘清川南长宁地区龙马溪组页岩气储层特征及气藏保存条件,本论文在查明研究区地层、构造背景的基础上,以文献调研、野外地质调查和室内实验分析为途径,以构造地质学、矿物岩石学和层序地层学方法为指导,以软件编程和信息可视化为手段,精细表征了研究区龙马溪组源岩—储层特征,重建了气藏形成、调整和散失过程,评价了源岩的生烃潜力和气藏的保存条件,圈定了页岩气勘探有利区,主要取得了如下认识:龙马溪组为一套黑色岩系,富含笔石和腕足类化石;区内龙马溪页岩厚度主体介于100~500 m之间,向北东方向逐渐变厚;将页岩的矿物成分划分为脆性矿物和非脆性矿物,其中前者为主导,后者以黏土矿物为主;源岩有机质类型以Ⅰ型和Ⅱ1型为主,具高氢低氧特征,生烃潜力较好;样品总有机碳含量(TOC)测试值介于1.69%~9.73%之间,且底部样品TOC值明显较高;热成熟度(Ro)测试值介于2.0%~2.84%之间,有机质热演化程度高。页岩中广泛发育微、纳米尺度的有机质孔、粒间孔、粒内孔和微裂隙,孔径范围跨度大,孔隙形态多样,其中有机质孔和黏土矿物孔最为发育;孔隙类型以平行板状孔、细颈广体孔和墨水瓶孔为主;样品孔体积贡献率:宏孔>介孔>微孔,比表面积则主要由微孔贡献;TOC和黏土矿物对于孔体积和比表面积贡献良好,呈正相关关系;脆性矿物总体上不利于孔体积和比表面积的发育;宏孔分形维数(D3)>介孔(D2)>微孔(D1),表明孔径越大孔隙表面的复杂程度越高;TOC与D2呈负相关关系,与D3呈正相关关系,脆性矿物含量与三者皆呈正相关关系,而黏土矿物含量与三者总体上皆呈负相关关系。研究区龙马溪上覆沉积物总剥蚀厚度超过3000 m,其中志留系、泥盆系和石炭系小于500 m,三叠系上覆地层超过2500 m;研究区龙马溪组沉积埋藏史主要包括6个阶段,其中早三叠世—侏罗纪末龙马溪组达到了最大埋深;热演化史分为3个阶段,其中早三叠世—早白垩世期间达到最高温度,约210℃;生烃演化分为4个阶段,其中石炭纪末—三叠纪末龙马溪组进入生油高峰,中侏罗世—早白垩世达到了生气高峰。页岩自身具备“低孔低渗”特征,封闭性能优良,封闭机理包括物性封闭、压力封闭和烃浓度封闭;研究区由南向北优质页岩厚度逐步增大;下伏宝塔组灰岩和龙马溪组上段粉砂质页岩岩性致密,封闭能力好,可有效阻止气体的垂向散失;区域上发育石牛栏组—韩家店组和嘉陵江组两套优质区域性盖层;构造上建武向斜和罗场向斜具备气体富集条件,区内大—中型断裂主要发育在长宁背斜核部和研究区东部龙马溪组剥蚀区和浅埋藏区。建武向斜核部区域龙马溪组压力系数最高,大于2.0%,向两侧逐步降低,长宁背斜核部区域多为剥蚀区;总体而言,研究区龙马溪组含气量均较高,一般大于1.8 cm3/g;末次生烃高峰后气藏的散失量计算结果显示散失比例介于19.00%~22.40%之间;长宁背斜核部范围多为龙马溪组剥蚀区和浅埋藏地区,是非经济区,向两翼逐渐过渡为Ⅱ类储层和Ⅰ类储层,罗场向斜和建武向斜条带保存条件最好,此外,研究区北东隅埋深超过4500 m,受开采技术条件的限制,暂将其划分为Ⅲ类储层,总体而言Ⅰ类储层和Ⅱ类储层具有较大的勘探开发价值。长宁地区是我国南方海相页岩气开发的重点区域之一,研究结果对于研究区页岩气开发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对于我国页岩气藏选区和评价参数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借鉴意义。该论文有图87幅,表18个,参考文献293篇。

黄志伟[3](2020)在《豫西地区太原组旋回沉积与海平面变化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通过对河南禹州、登封和焦作地区下二叠统太原组岩性、沉积构造、沉积序列、实体和遗迹化石等沉积特征的研究,分析了沉积环境和沉积体系、建立了沉积相组合及沉积旋回序列,进而阐明了本区太原组沉积期旋回沉积与海平面升降变化的基本特征,并绘制了早二叠世海平面变化曲线。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确定了区域地层对比标志,并探讨了海侵与海退的演化规律。取得了如下主要进展:(1)通过对区内沉积特征的系统总结和精细分析,识别出4种沉积相(包括浅海相、潮坪相、泻湖相和障壁岛相)、2种沉积体系(无障壁海岸和有障壁海岸沉积体系);(2)依据沉积序列、沉积相、沉积体系及海侵海退沉积旋回特征,将禹州地区太原组划分出3个一级沉积旋回和9个二级沉积旋回;登封地区太原组划分出3个一级沉积旋回和11个二级沉积旋回;焦作地区太原组划分出3个一级沉积旋回和11个二级沉积旋回;(3)根据旋回沉积与海平面升降的响应关系,建立了豫西地区的地层对比格架,提出本区太原组沉积期总体经历了海平面先上升、后下降、然后再上升、再下降的变化过程,识别出禹州地区、登封地区太原组分别经历了2次较大规模海侵;焦作地区太原组经历了3次较大规模海侵;(4)基于区域地层对比及旋回沉积分析,提出了本区太原组沉积期海水进退变化规律,即:太原组沉积早期(阿瑟尔期早期),海水自东北方向侵入本区,焦作地区→登封地区→禹州地区先后接受海侵;太原组沉积中期(阿瑟尔期晚期),全区沉积相变化表现为海平面上升期形成的潮坪相→泻湖相沉积和海平面下降期形成的潮坪相→障壁岛相→潮坪相→泻湖相→潮坪相沉积,在此期间,焦作地区被识别出经历了两次小规模海侵;最后,太原组沉积晚期(萨克马尔期—亚丁斯克期),海水自东南方向侵入本区,禹州地区→登封地区→焦作地区先后接受海侵。

陈龑[4](2020)在《华南古-中生代之交磁性地层时间格架及其全球对比》文中研究说明晚二叠世末期见证了地球历史上最大的一次生物大灭绝事件,紧随其后的早三叠世更是经历极其缓慢的生物复苏,复杂后生动物生物礁的重建以及有机质养分的上涌更是直到中三叠世安尼期才逐渐形成,与此同时完成古生代海洋结构转向中生代海洋结构的巨大海洋生态系统转变。在这一极端气候条件下,生物与环境的协同演化一直是国际上研究热点问题,华南板块上多条剖面的系统综合地层研究,主要包含以牙形石为主的生物地层研究,锆石定年研究,以及大量地球化学生态环境变化研究,均彰显了华南板块的良好研究基础,然而如何将华南板块研究中记录的全球事件与其它沉积区进行对比,仍存在较大问题。古地磁极性地层研究作为一种具有全球等时性的地层研究手段,通过结合牙形石生物地层格架,天文旋回的周期性震荡,以及碳、氧稳定同位素的趋势和快速偏转,可获得综合古地磁极性年代格架,基于此可与陆相地层以及不具有良好化石记录的海相地层间进行对比,同时可服务于研究不同沉积体系下全球环境的协同演化。为建立牙形石生物地层-碳同位素-古地磁极性地层综合地层格架,此次研究选定了华南板块上8条从上二叠统长兴阶至中三叠统安尼阶剖面,依次主要为长兴阶-煤山剖面,上寺剖面;印度阶以及奥伦尼克阶-谢家槽剖面,雪玉洞剖面,幼平剖面,拉仁剖面;奥伦尼克阶-安尼阶界线-幼平剖面,湾头剖面;安尼阶-四大寨剖面,以及1条华北板块上二叠统-下三叠统陆相沉积大雨淋剖面以作对比。1.煤山剖面(浙江湖州长兴县,长兴阶、印度阶底部金钉子剖面),作为长兴阶以及印度阶底部全球层型剖面和点(Global Stratotype Section and Point,GSSP)剖面,其古地磁极性地层格架在前人研究中存在较大争议,此次研究主要对于长兴阶内进行验证性研究。通过分析此次研究数据以及前人研究结果,在煤山剖面划分由老至新MS0-MS4极性地层带,结合牙形石生物地层等综合研究,可见从吴家坪阶上部至印度阶底部的牙形石-古地磁极性地层时间格架。2.上寺剖面(四川广元,长兴阶下斜坡-深陆棚相、早三叠世潮坪相剖面)曾作为印度阶底界的备选GSSP剖面,同样具有良好的研究基础,且其前人研究中极性地层格架较为统一,此次研究对于前人研究的原始数据进行重新分析,基于牙形石生物地层格架研究,可见从老至新的SS1-SS3n极性地层带,该剖面上牙形石生物地层-古地磁地层格架研究以吴家坪阶上部为始,至印度阶底部而止。3.谢家槽剖面(四川广安市,下三叠统浅水碳酸盐岩台地相)上由老到新可见XJ1-XJ7极性地层带,结合全岩碳同位素偏转以及牙形石生物地层研究等,可见该剖面包含晚二叠世长兴阶顶部,至早三叠世斯帕斯亚阶(Spathian)近顶部,主要可见二叠系-三叠系界线(Permian-Triassic boundary,PTB)附近N1碳同位素负偏峰值于XJ1n底界;印度阶-奥伦尼克阶界线(Induan-Olenekian boundary,IOB)附近P1碳同位素正偏峰值于XJ3n附近;斯密斯亚阶-斯帕斯亚阶(Smithian-Spathian boundary,SSB)附近P2碳同位素峰值以及SSB标准化石牙形石Novispathodus pingdingshanensis的首现,于XJ5n中部;斯帕斯亚阶中上部的P3碳同位素正偏的开始于XJ7n中部。雪玉洞剖面(重庆丰都区,下三叠统浅水碳酸盐岩台地相)上由老到新可见XY0r-XY5n极性地层带,基于其与谢家槽剖面处于相同相区,可将XY3n-XY4n即位于夜郎组第四段至嘉陵江组第一段的正极性带,与XJ3n进行对比,余者类推。4.幼平剖面(广西百色市乐业县,上二叠统-中三叠统碳酸盐岩-碎屑岩盆地相)根据野外对比,区分为幼平I以及幼平II剖面。幼平I剖面上可见从老至新YPI0r至YPI4n极性带,结合前人研究牙形石/菊石生物地层-碳同位素地层等,主要可见PTB附近牙形石Hindeodus parvus的首现可对比至YPI1n底部;YPI2r.1n底部可与斯密斯亚阶底部菊石层(Flemingites)对比;SSB碳同位素正偏P2峰值与YPI3n顶部对比。幼平II剖面可见从老至新的YPII0r-YPII4r极性地层,同时此文针对奥伦尼克阶-安尼阶界线(Olenekian-Anisian boundary,OAB)附近牙形石生物地层的研究,划分了从老至新的牙形石带,Triassospathodus brochus-Gladigondolella carinata-Chiosella gondolelloides-Chiosella timorensis sensu stricto-Magnigondolella alexanderi,这牙形石一序列可与全球牙形石生物地层研究以及全球碳同位素曲线进行对比,而OAB标准化石Ch.timorensis s.s.的首现,则仅稍高于YPII1n.2n顶界,以及稍低于斯帕斯亚阶中上部碳同位素正偏P3的峰值。5.拉仁剖面(广西河池市凤山县,下三叠统斯密斯亚阶深水盆地相)上从老至新仅可见LR0r-LR1n,结合前人针对该剖面研究对比,可见SS界线标准分子Novispathodus pingdingshanensis的首现稍高于LR1n顶部,斯密斯亚阶近底部菊石层(Flemingites)以及全岩碳同位素负偏N2位于LR0r底部,因此拉仁剖面古地磁极性结果当包含绝大部分斯密斯亚阶地层磁性特征。6.湾头剖面(广西河池市凤山县,下-中三叠统界线附近碳酸盐岩-碎屑岩盆地相)上从老到新可见WT1-WT2极性地层带,同时结合牙形石生物地层和全岩碳同位素的研究作为补充,均可见湾头剖面为斯帕斯亚阶近顶部至安尼阶底部沉积,可见主要对比锚点为斯帕斯亚阶中上部碳同位素正偏P3始于WT1n内等。结合前人湾头剖面的牙形石生物研究中,划分了Tr.brochus-Gl.carinata-Ch.timorensis s.s.-Gl.tethydis牙形石带,可与幼平II剖面以及全球其它地区进行对比,且碳同位素的偏转间同样可对比,从而可见OAB界线标准化石Ch.timorensis s.s.的首现,仅稍高于WT1r.4n顶界,以及稍低于碳同位素正偏P3的峰值以及随后的平台期。7.四大寨剖面(贵州省安顺市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深水盆地相)上可见从老至新SDJ1-SDJ5极性带,结合前人研究中牙形石生物地层格架,可见剖面始于安尼阶底部,终于近安尼阶顶部,可见主要对比锚点为:OAB界线标准化石Ch.timorensis s.s.的首现稍低于SDJ1n,佩尔松亚阶(Pelsonian)底界标准化石Paragondolella bulgarica的首现接近SDJ3n底界。8.华北板块河湖相的大雨淋剖面(河南洛阳市宜阳县),其由老至新可见DY1n-DY5n极性带,结合前人研究中下孙家沟组内有机碳同位素负偏研究,可见剖面始于晚二叠世长兴阶上部,终于斯密斯亚阶上部,而此次研究将为华北板块陆相地层与华南板块海相地层间的对比研究提供年龄格架。以上研究为古-中生代之交(长兴阶-安尼阶)综合地层格架的建立提供了研究基础,这些研究中新获取的古地磁极性地层格架和其它研究区古地磁极性地层格架研究结果更加具有类比性,且对于主要极性带年代提供了基于天文旋回年龄和放射性定年的验证和改进。1.上二叠统长兴阶:以煤山和上寺剖面为主,结合前人其它研究剖面可对长兴阶天文旋回年龄调谐古地磁极性地层-牙形石生物地层综合时间格架进行组建可见,长兴阶的下部Clarkina wangi以及C.subcarinata带以正极性为主(LP2n,LP=Lopingian,乐平统,定名方式见Hounslow,2016),其内具有两个主要反极性带(LP2n.1r/2r);LP2r始于C.changxingensis带底部往上约25%。煤山和上寺剖面的牙形石生物地层研究中指出长兴阶中的LP3n正极性带位于接近C.changxingensis带顶部,然而长兴阶中部的极性地层格架仍待更多具有良好牙形石生物地层格架以及古地磁极性信号的剖面以进行验证。C.yini带内具有一较短正极性带(LP3r.1n),LT1n(印度阶底部正极性带,LT=lower Triassic)的底界与C.meishanensis的首现,即与晚二叠世生物大灭绝的开端是等时的。基于煤山D(GSSPs)剖面上二叠系-三叠系界线上下的火山灰层的放射性年龄研究,可见LT1n的底界仅老于PTB约50kyr;这一结果与修订后的上寺剖面于德国盆地研究中天文旋回-古地磁极性地层研究上推测PTB界线与LT1n底界的相对位置结果一致,而PTB与LT1n底界间的相对位置同样可与其它相区的研究剖面上进行对比。2.下三叠统印度阶:由于前人在巢湖剖面具有较好的研究基础,此次研究中印度阶主体磁性地层序列等进行较大更改,根据此次研究中补充剖面以及全球其它相区间的对比,于LT1n上部和下部均可见较短反极性带(LT1n.1r,LT1n.2r),LT2n同上,以及重新厘定Nv.waageni eowaageni(IOB界线标准牙形石化石)与LT3n底界间年龄间隔。3.下三叠统奥伦尼克阶:前人斯密斯亚阶古地磁极性地层格架研究以华南关刀碳酸盐岩相剖面-挪威Vikinghogda碎屑岩相剖面为主要参考剖面,组建的斯密斯亚阶综合GPTS(Global geomagnetic polarity timescale全球古地磁极性地层时间格架)以LT3nLT6n为主要极性地层特征。与此次研究中反极性为主的斯密斯亚阶极性地层特征(谢家槽-拉仁-雪玉洞)存在一定差异,如LT4n的未发现,较短的LT5n,然可见LT3n/CG6n与碳同位素正偏P1的峰值近等时,与LT6n/CG8n近顶部可见碳同位素正偏P2以及典型斯帕斯亚阶牙形石Nv.pingdingshanensis的首现。前人研究中较长的LT5n/CG7n可能受到斜率旋回(火星与地球倾斜度交角旋回)主导的影响,如前人研究的德国盆地中可能将s3.10-s3.11-s3.12-s4.1(3.5个沉积物向上变细的序列)将实为32.8kyr斜率旋回,误判为100kyr短偏心率旋回,故而此次研究中LT5n极性带的延限约为0.12myr。基于与巢湖剖面古地磁极-天文旋回年龄格架对比,可见德国盆地的印度阶内CG3n+CG4n(LT1n),CG5n(LT5n)的延限研究中亦可见这一斜率旋回主导的约束。斯帕斯亚阶的古地磁极性地层格架则在验证对比中,幼平剖面链接了巢湖马家山剖面以及德国盆地的天文旋回年龄格架下的古地磁极性地层格架,并和全球其它地区同样保持相对较好的可对比性,主要验证斯帕斯亚阶下部LT6-LT9的正极性为主的极性地层格架,以及斯帕斯亚阶上部的反极性带(LT9r)。4.湾头和幼平II剖面上岩石地层学、牙形石生物地层、菊石生物地层、古地磁极性地层、全岩碳同位素、牙形石磷灰石氧同位素以及其估算的古海水表层水温度,ID-TIMS U-Pb锆石定年的综合研究,提供了详细的下-中三叠统界线附近高分辨率综合地层研究。斯帕斯亚阶的上部的古地磁极性地层格架为正极性(极性带LT9n),其内包含有典型斯帕斯期牙形石分子(Triassospathodus homeri和Gladigondolella carinata)的首现,斯帕斯亚阶顶部的菊石带Neopopanoceras haugi,和斯帕斯亚阶中上部全岩碳同位素正偏P3的开始。其上覆的反极性带(LT9r)内包含有两个较短的正极性带(MT1n和MT2n),这一特征可在其它数个海相和陆相剖面进行对比。牙形石Chiosella timorensis sensu stricto,这一被视作安尼阶底部界线的全球标志化石,位于MT1n上方,且稍低于全岩碳同位素正偏P3的峰值。湾头和幼平II剖面中安尼阶底部的古地磁极性地层格架以正极性带为主(MT3n,其内包含一个主要反极性带MT3n.1r),其内包含有典型安尼阶牙形石分子(Gladigondolella tethydis/Magnigondolella alexanderi)的首现,以及全岩碳同位素正偏P3峰值的平台(稳定于+4‰)。牙形石Ch.timorensis s.s.的首现,短暂正极性带(MT1n),以及碳同位素的正偏P3的峰值,以上特征均可视作下-中三叠统界线全球对比的标志。5.中三叠统安尼阶:基于牙形石生物地层和与关刀剖面古地磁极性地层的对比,可见幼平剖面上具有安尼阶底部艾格亚阶(Aegean)-毕塞妮亚阶(Bithynian)磁极性地层格架(MT1n-MT4r),而四大寨剖面则可见几乎具有完整的安尼阶地层,其中佩尔松亚阶(Pelsonian)底部标准分子牙形石Pa.bulgarica的首现位于四大寨剖面上SDJ3n底部,SDJ3n可与MT4n(Hounslow and Muttoni(2010))进行对比,完善了安尼阶内以关刀剖面研究为主的牙形石生物地层-古地磁极性地层综合时间格架对比。基于此次研究中所总结的古生代-中生代综合地层年龄格架的研究,以早三叠世为例,对比研究在晚二叠世生物大灭绝后,气候变化风云诡谲的早三叠世,如温室气候等全球事件,在不同相区的影响,以及天文旋回对于全球气候的影响,主要可见:1.陆相剖面-大雨淋剖面,其碎屑类型与华南等记录的古海水温度存在一定耦合,高温期以红色泥岩粉砂岩等细粒碎屑沉积物为主,而低温期则以砂岩等较粗碎屑物为主。2.全球海相地层中,中低纬度的华南-喜马拉雅地区-意大利Dolomites地区,与高纬度的挪威北极Svalbard盆地和加拿大北极Sverdrup盆地,根据牙形石生物地层-碳同位素-古地磁极性地层综合地层格架可完成对比,验证全球海平面的变化跨纬度的多相区对比,以及验证火星与地球倾斜度交角(斜率)的旋回主导会导致热量、湿度和降水量的变化,从而在其影响的峰值上驱动古海洋表层水温度下降、海平面的下降、大洋环流的逐渐恢复而导致的大洋氧化。

吴琼[5](2020)在《中国和北美二叠纪高精度火山灰锆石U-Pb年代学研究》文中指出二叠纪是地质历史中关键的转折期,发生了一系列影响深远的全球性重大地质和生物事件。深入研究上述事件发生的时空规律和因果机制需要以可靠的高精度同位素年龄为基准。本论文围绕二叠纪年代地层学长期以来存在的重要问题:全球中二叠统年代地层框架研究薄弱、我国华北二叠纪陆相地层缺乏可靠时间框架、我国华南陆相-过渡相二叠-三叠系界线层位存在争议,选取华南、华北和北美德克萨斯地区保存有良好火山灰层的二叠纪剖面,通过CA-ID-TIMS方法开展高精度火山灰锆石U-Pb年代学研究,共获得20多个高精度同位素年龄,并取得如下重要成果:(1)为国际瓜达鲁普统(中二叠统)三个阶的底界提供了目前最可靠、精度最高的同位素年龄约束:将瓜达鲁普统(罗德阶)底界限定为272.95±0.11Ma,沃德阶底界估算为266.9±0.4 Ma,卡匹敦阶底界限定为264.28±0.16 Ma。将北美地区Illawarra Reversal年龄估算为267.4±0.4 Ma到266.5±0.3 Ma间。前乐平统生物演替事件可能发生于卡匹敦期最末期,与峨眉山玄武岩的活动时间一致,后者导致的环境压力使牙形类演化速率大大加快,并可能阻碍了吴家坪期早期生态环境的恢复。此外,上述年龄为华南和北美地区中二叠统地层对比提供了重要依据。(2)为华北地区植物演化、气候变化和构造运动与全球地质事件对比提供重要线索。本论文在华北北部地区建立的二叠纪地层时间框架表明太原组下部属于上石炭统格舍尔阶,太原组上部、山西组和下石盒子组属于乌拉尔统阿瑟尔阶,上石盒子组属于萨克马尔阶至空谷阶下部,孙家沟组可能属于卡匹敦阶顶部至乐平统。华北北部地区上石盒子组顶部存在约20 myr的地层缺失,这可能与古亚洲洋闭合有关。华夏植物群开始繁盛于早二叠世初期的晚古生代大冰期发育期。从早二叠世早期开始,华北地区气候湿度逐渐降低,至二叠纪中期完全干旱化,适应温暖湿润气候的华夏植物群在华北地区逐渐消亡,同时古亚洲洋的闭合为安加拉植物群入侵提供了通道。该时期频发的大规模火山活动可能是导致晚古生代大冰期结束和全球中低纬地区气候干旱化的重要原因。(3)二叠-三叠纪之交大灭绝可能不是一次全球等时的瞬间灭绝事件。本论文高精度同位素年龄表明我国西南陆相-过渡相地区二叠-三叠纪之交生物大灭绝发生于三叠纪最初期(251.776±0.055Ma),与西伯利亚大火成岩省侵入岩的发育时间吻合,后者可能导致大量温室气体释放,加剧全球变暖和气候干旱化,最终触发华夏植物群的灭绝。本论文年龄数据表明华南陆相-过渡相较海相生物大灭绝滞后约165 kyr,前人报道北纬高纬度陆相地区二叠纪末舌羊齿植物灭绝较华南海相生物大灭绝提前了约370kyr。该时期纬向生物多样性和生态梯度差异可能导致不同地区的生态系统具有不同抵抗环境恶化的阈值,进而导致不同地区二叠-三叠纪之交生物灭绝发生的时间不同。

杨雯[6](2018)在《山西地块太原组含煤地层综合研究及石炭—二叠系界线划分》文中研究表明自1870年,德国人李希霍芬对山西省石炭-二叠纪含煤岩系进行调查以来,山西晚古生代含煤岩系的研究不断深入。对于山西石炭-二叠系的界线划分,至少有10来种方案,多数未取得共识。作为华北地区石炭-二叠系太原组的命名地,厘清并确定山西省石炭-二叠系的界线很有必要。华北板块晚古生代太原组形成于统一的陆表海沉积环境。海水入侵在方向与时间上的差异,使得山西地块比其它地区的沉积-构造环境更为复杂,也因此造成了全省煤层对比的困难。后期改造也会对探讨山西含煤岩系形成规律与成因带来困惑。华北板块北侧与西伯利亚板块在二叠纪碰撞缝合,南缘与扬子板块在三叠纪缝合。在华北板块南北缘与相邻板块的碰撞时间差,影响了山西地块晚古生代含煤岩系地形地貌,由沉积最初的北低南高转变为南高北低,也影响着灰岩厚度与层数,煤层厚度与层数等的变化。晚古生代海水的北侵与南侵的转换面,可以作为地层(煤层)对比和划分的良好标志层。鉴此,本文运用地层古生物学、煤岩学、煤地球化学、构造地质学、数理统计方法等理论与技术,通过实测地质剖面、地面及矿井下煤样采集、样品测试分析和综合分析,对山西晚古生代含煤岩系进行煤岩煤质、煤变质程度、大地构造对沉积环境的控制和影响、太原组下部主采煤层的划分对比、煤样的地球化学分析及其与沉积环境的关系等进行分析研究。在确定太原组下部主采煤层对比的基础上,探讨石炭-二叠系界线问题。与此同时,通过探讨板块构造活动对海水进退的影响和控制关系,提出构造地质学方法对地层界线划分的独特作用及其可行性。除了确定石炭-二叠系界线外,还对山西省晚古生代的含煤岩系的分区特征进行讨论,以便对山西地块地质构造和能源矿产的研究,对瓦斯和煤层气的勘探提供基础资料。通过研究,本论文得出了如下一些主要结论:1、通过山西晚古生代含煤岩系的研究,确立了全省范围内可对比的太原组下部可采主煤层。晚古生代太原组的灰岩和煤层的分布和赋存有比较明显的规律性。在大同-平朔煤田之南,太原组的煤层与灰岩层有很大的共生关系,即煤与灰岩互层;而在大同煤田,则基本缺失灰岩;此外,海水入侵与灰岩及煤层发育有很好的相关性,即与海水入侵方向同步,灰岩的层数与厚度向海水侵入(前进)方向逐渐由多减薄,甚至消失。基于这样的规律,结合前人资料的分析研究和借鉴,确定了可视为相同层位的煤层:在大同及其以北地区,太原组下部可采主煤层为5#煤层,在宁武及以北、保德,为9#煤层,在太原西山,为8#煤层;而在太原东山及沁水盆地为15#煤层。这一可对比煤层层位的确定,也为石炭-二叠系界线的研究提供了基础。本文通过研究提出石炭-二叠系的界线在不同地区,界线所处的层位有所不同。主要依据:根据古生物的赋存状况,应该将石炭-二叠系的界线划在太原西山8#煤底,但是,由于8#煤之下的地层缺乏可供对比的古生物依据,难以得出确切的界线层位;对本次采集样品开展了显微观察和地球化学元素的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将得到的数据与前人的研究成果相结合,可以反映各煤田主采煤层在泥炭阶段的沉积环境是不同的。以平朔煤田为例,11#煤层在泥炭沼泽阶段发生过海进现象。海水进退方向由北向南和由南向北间的转换,发生在吴家峪灰岩与庙沟灰岩间,即晋祠砂岩段内。2、晚石炭世-早二叠世,海水自鄂尔多斯西缘、本溪和淮南向北、北西和西三个方向的入侵,使这一时期山西地块吕梁山以东地区发生由北向南和随后由南向北的两次海侵,吕梁山以西地区经历了至少一次海水入侵。其海侵转换面成了大区域对比和预测灰岩和煤层分布的标志面,也为构造与海水进退相关性、板块构造活动控制和影响煤厚和灰岩层数与厚度提供了例证。本溪组沉积阶段,海水自北向南入侵,在北部大同沉积了厚度达20m的灰岩层,在山西中南部只沉积了厚度不大的2层灰岩,甚至缺失。太原组沉积时,海水自南东向北入侵,灰岩层数有6层之多,向北至平朔-大同基本缺失灰岩层,仅发育12层泥灰岩。煤层厚度也经历了相同的变化趋势,本溪组北部煤层厚度大,向南减薄乃至消失;太原组则南部煤层厚度大,向北煤层变薄。这些认识可以为预测煤层和灰岩的分布规律,为煤田勘探提供了很好的基础。3、板块构造活动控制和影响了海水进退的进程与方向,也控制和影响了灰岩和煤层的展布规律。西伯利亚板块先于扬子板块与华北板块的碰撞拼合,山西地块南北地区海水入侵方向变化与板块碰撞时间及其空间分布具有相近性。海水入侵转换面可以作为山西省石炭-二叠系的分界线;此外,也可用来预测灰岩层和煤层厚度及其分布规律。根据山西省煤岩煤质及其变质程度的差异,将研究区以吕梁山为界分为东西两部,其西为隶属于鄂尔多斯盆地东缘的保德-柳林区块,其东大同-沁水区块。保德-柳林区块煤的变质条带呈NNW向,大同-沁水区块煤的变质条带总体呈NNE向,煤的变质程度呈北低南高的特征,最高变质煤位于沁水盆地的中南部。根据本次测试资料结合收集的资料,对山西境内中北部区域的煤田煤样的分析可以看出,除了朔州-静乐段以外,埋藏深度与镜质组反射率(Ro,max)间有很好的相关性。然而,在吕梁山以西的鄂尔多斯盆地东缘的保德至乡宁一带,镜质组反射率(Ro,max)与埋深间,并不存在很好的相关性,有的地段呈现负相关性。根据灰分的平面和垂向分布,太原组煤灰分整体呈现东高西低、北高南低的特点,由北向南分带明显,为北部富灰带,中部中灰带,以及东南部低灰带。同一煤层不同层位灰分变化没有一定的规律性,煤层顶板、底板与层内的灰分变化类型多。4、根据煤的地球化学研究,结合层序地层学和煤地球化学测试结果的综合分析,得出山西省石炭-二叠系的界线应划分在8#(太原西山)、9#(宁武、平朔)、15#(沁水盆地)煤层之下,晋祠砂岩上部至11#煤层间。煤岩三大组分的含量变化,反映了煤层在泥炭沼泽阶段的环境差异。太原组主采煤层样品数据分析结果显示,煤中镜质组和惰质组的含量之和大于90%,煤的矿物含量分布在7%13%之间,平均为11%左右。从各煤田太原组煤的显微组分中镜质组与惰质组含量的相对变化可以看出,大同、宁武、河东、霍西、沁水、西山的泥炭沼泽堆积时环境由相对潮湿-相对干燥转化。CaO/Fe2O3、CaO/MgO和Ca/(Ca+Fe)等煤氧化物的比值、SiO2+Al2O3、Fe2O3+CaO+MgO、Fe2O3+CaO+MgO/Fe2O3+CaO+MgO等氧化物组合与比值可以反映泥炭沼泽形成时的淡-盐水类型及其浓度,煤灰中的SiO2/Al2O3、CaO/(Fe+CaO)、CaO/MgO可用于说明煤灰中陆源物质的数量和泥炭堆积类型。结合古生物特征,可以反映宁武平朔地区的11#煤层、太原西山地区的8#、9#煤层与沁水盆地陵川地区的15#煤层在泥炭阶段的沉积环境是不同的,8#、9#煤层处于陆相泥炭沼泽环境,11#煤与15#煤沉积时处于海进过程中的波动式沉积。这些参数数值一方面反映不同区域沉积环境的差异,另一方面也可佐证太原组沉积时,初始海进应该发生在11#煤层之下。5、地层古生物化石分布特征、岩性、海侵转换面、层序地层等诸方面的分析显示,山西省石炭-二叠系的界线是一个在不同区域穿时的界线面,应划分在8#(太原西山)、9#(宁武、平朔)、15#(沁水盆地)煤层之下,晋祠砂岩上部至11#煤层间。(虫筳)动物群的丰度和分异度从南到北、由下至上逐渐增大的趋势,在层序序列上表现为煤层的层数和厚度由下而上增加。研究区东西部发育的灰岩中所含的(虫筳)类在种类和数量上的差异,也印证了太原组中晚期东西海水汇合、海水侵入范围上的变化。太原组牙形石丰度受海水进退沉积环境差异的局限,海进初期-高潮期和太原组中下部灰岩中丰度变大,海退或上部灰岩中丰度减小或很低。沉积层序上,太原组中上部的岩性由北向南逐渐变细,发育有砂砾岩-煤层与砂泥岩互层-灰岩-粗砂岩沉积,沁水地区煤层厚度最薄,向北厚度增大;太原组下部,岩性的种类由北向南逐渐变多,灰岩厚度增大,灰岩层数增多,大套的粗砂岩沉积趋少,成煤性较太原组中上部变差,在大同宁武煤田有厚煤层发育,往南则煤层变薄。根据海平面相对变化和海侵成煤作用,结合煤层与灰岩在厚度和层数上的变化,可知含煤沉积的层位随着海水逐渐撤退出而渐渐升高,海相层和煤层层位呈正相关关系,厚煤带和聚煤中心随海岸线的南迁而南移。据此,海水由北向南、由南向北的转换界面是在太原西山8#煤或沁水盆地15#煤、宁武及以北地区9#煤之下的11#煤层底至下伏晋祠砂岩上部地层层位间。综上所述,山西省石炭-二叠系的界线在太原西山煤田之北的地区,如宁武、平朔、保德为9#煤层之下,太原西山与之对应的煤层是8#煤层,太原东山及其沁水盆地是15#煤层。这就意味着,石炭-二叠系的界线分别在太原西山8#煤层、宁武、平朔9#煤层、沁水盆地15#煤层之下,晋祠砂岩上部至11#煤层间。石炭-二叠系界线的确定、煤层和灰岩互存,煤厚与灰岩层数与海水进退同步,煤层和煤厚及其灰岩层数向海水入侵方向减少乃至消失的规律、山西地块太原组含煤岩系以吕梁山为界的分区特征的揭示,对于深入研究山西煤、瓦斯和油气分布规律及成因,以及能源的勘探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艾航[7](2016)在《华北西部早二叠世太原组沉积环境变化的Zoophycos遗迹化石响应特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华北西部下二叠统太原组是在华北陆表海碳酸盐台地背景下形成的滨浅海、泻湖和潮坪沉积交互的煤系地层,其灰岩层中保存了很多以Zoophycos为主要组成分子的遗迹化石。本次工作主要对河南焦作、禹州、山西陵川和太原早二叠世太原组露头剖面上遗迹化石进行了详细研究,重点分析了各剖面太原组灰岩中所含Zoophycos遗迹化石的个体大小和潜穴充填物颜色的变化、产状与分布特征以及宿主岩的沉积环境,并结合前人已做的遗迹组构及相关的地球化学成分分析,在遗迹化石作为沉积环境的区域对比标志和海进海退演化规律方面做了初步的探索,取得以下三点认识:(1)提出密集分布的小型遗迹个体(蹼层宽常为1-3mm)以及充填物为黑色的Zoophycos与较深水环境(远岸浅海下部沉积环境)和贫氧环境具有明显的相关性。(2)研究表明Zoophycos遗迹化石可作为古水深变化的判释标志,尤其是以小型个体(蹼层宽常为1-3mm)和具黑色充填物的Zoophycos遗迹化石可作为较深水(远岸浅海下部)沉积层的对比标志,依此标志进行的区域对比分析表明,太原组沉积期经历过二次较大的海侵,出现两次最大海泛面,并可作为全区等时界面。第一次最大海侵分别出现在太原西山L3灰岩层的中部、陵川附城L1灰岩层中上部、焦作刘庄L4灰岩层的中部和禹州龙华山L2灰岩层的中部;第二次分别出现在太原西山L5灰岩层的中部、陵川附城L7灰岩层的中上部、焦作刘庄L8灰岩层的中部和禹州龙华山L6灰岩层的上部。(3)基于区域沉积环境的时空对比分析,提出了豫西及晋中南地区太原组沉积期的海水进退变化规律,即:第一次海侵时,焦作地区最先接受海侵,次为禹州地区,再次为山西陵川地区,最后是太原地区。这表明华北板块古地理格局已完成从晚石炭世的南隆北倾到早二叠世的北西高南东低的转变,海水由东南侵入本区;第二次海侵时,仍由焦作开始,次为禹州,陵川再次,太原最后。北西高南东低的古地理格局在早二叠世持续存在;海退时,海水先从太原退出,次为陵川,再次为禹州,最后是焦作地区,表明焦作地区此时的海拔高度比豫西和山西要低。总体上讲,研究区下二叠统太原组自下而上由两次较大海侵与海退旋回组成。每个旋回的沉积环境演化的早期几乎都出现海湾泻湖相带为主的沉积,间夹潮坪沼泽和砂质障壁岛相带的沉积,然后变为近岸—远岸—近岸的浅海相带沉积,间夹潮坪沼泽相带沉积,最后又变为海湾泻湖相带和潮坪沼泽相带沉积。

王芳[8](2015)在《晋中南地区上石炭统—下二叠统太原组碳酸盐岩中遗迹组构及其沉积环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晋中南地区上石炭统-下二叠统太原组是一套海陆交互相含煤地层,其中碳酸盐岩中发育丰富的遗迹化石。通过对山西太原西山和陵川附城一带露头剖面遗迹化石的详细观察、鉴定与分析,共识别出10个遗迹属、14个遗迹种,其生态类型包括进食迹10种、觅食迹和居住迹各2种。基于各灰岩层中遗迹化石的组成、产状、大小、潜穴充填物的成分及颜色、宿主岩的岩性等特征,建立了4种遗迹组构及其沉积环境分布模式:类型A—大型Zoophycos-Thalassinoides遗迹组构,出现于海湾(泻湖)及潮坪沉积环境;类型B—大型Zoophycos-Planolites遗迹组构,发育在海平面至正常天气浪基面附近区域的浅海上部沉积环境或水体浅且较平静的局限碳酸盐岩台地环境;类型C—中型Zoophycos-Teichichnus遗迹组构,主要产生在正常天气浪基面之下、风暴浪基面之上的浅海中部沉积环境;类型D—小型Zoophycos-Chondrites遗迹组构,形成于风暴浪基面之下、水体较深且贫氧的浅海下部沉积环境。这一成果可以为精细研究本区太原组的沉积环境变迁史提供重要的生物学信息,也可为煤与煤层气的生成环境提供生物学记录方面的科学依据。

孙蓓蕾[9](2014)在《太原西山煤田含煤地层形成和演化的时间事件序列及其地质因素》文中提出太原西山晚古生代含煤地层是华北石炭-二叠系层型剖面所在地,具有上百年的研究历史。它位于华北克拉通中部构造带的中部,具有复杂的形成和演化历史。本文为了研究太原西山晚古生代含煤地层形成和演化的事件时间序列,选取磺厂沟、七里沟和寺沟三个剖面为研究对象。采取太原西山磺厂沟、七里沟和寺沟剖面的上古生界-下中生界标志层砂岩样品,进行锆石U-Pb定年、Lu-Hf同位素分析,锆石和磷灰石裂变径迹分析。利用碎屑锆石U-Pb定年,确定了太原组地层沉积时间不早于298Ma,结束时间不早于283Ma,为下二叠统沉积,而非上石炭统沉积;上石盒子组最大沉积年龄为266Ma;石千峰组最大沉积年龄为250Ma,为中三叠统沉积;二叠-三叠系界线位于上石盒子组内部。结合岩石学特征、锆石U-Pb定年和Lu-Hf同位素分析,通过与可能的物源区岩浆锆石特征进行对比,确定了太原西山晚古生代-早中生代物源区。太原西山晚古生代-早中生代地层早寒武纪锆石来自华北克拉通古老基底,显生宙锆石具有不同的物源区。太原组物源区为华北北缘内蒙古隆起,山西组与下石盒子组物源为内蒙古隆起和兴蒙造山带。上石盒子组和石千峰组以华北克拉通古老基底为主要物源,存在少量的来自内蒙古隆起的显生宙岩浆锆石。刘家沟组、和尚沟组和二马营组物源不但来自于华北北缘,还有大量岩浆锆石来自于兴蒙造山带,这意味着刘家沟组沉积前,华北北缘与兴蒙造山带已完成拼贴,成为华北早中生代盆地的物源区,初始拼贴可能为山西期,拼贴结束期应为石千峰期。物源区显生宙锆石反映华北北缘岩浆活动存在三个期次:230~340Ma,峰值为291Ma;365~410Ma和415~500Ma,且以峰值年龄为291Ma为最强,早古生代及晚古生代早期岩浆活动弱,意味着从华北北缘从被动大陆边缘向主动大陆边缘的转换,确定了物源区岩浆活动时限和特征,约束了盆山耦合方式。根据地层原始堆积厚度确定了太原西山太原组煤变质作用开始时间为二马营组开始沉积时间,山西组煤层煤变质时间为二马营组沉积结束时间。锆石裂变径迹数据表明,太原西山存在着181~216Ma构造热事件。太原西山煤田存在差异性热演化,前山西铭-杜儿坪一带煤级定型时间为181~216Ma,后山狐偃山侵入岩体附近煤级定型时间为130Ma左右。磷灰石裂变径迹与热史模拟结果表明,太原西山地区构造抬升阶段为50Ma以前快速抬升、50Ma~5 Ma缓慢抬升和5Ma以来急剧抬升三个阶段,与文献相关数据对比,发现吕梁山具有差异性抬升的特点,北段隆升早于中段、东翼早于西翼。

赵松银[10](1990)在《贵州普安龙吟地区石炭二叠系牙形石及其意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较详细地研究了贵州普安龙吟地区石炭二叠系剖面中的牙形石特征,建立了6个牙形石组合和1个"层段"(interval),根据沙子塘组中丰富的牙形石资料,阐述了组合的特征并讨论了石炭二叠系的界线,认为较合理的界线是以Diplognathodus expansus-Streptognathoduselongatus组合(CA4)的出现作为早二叠世的开始,并据此认为沙子塘组的大部分应属早二叠世沉积,仅其底部的50多米为晚石炭世沉积。

二、山西沁水盆地晚石炭世的一些牙形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山西沁水盆地晚石炭世的一些牙形石(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二叠纪岩石地层划分和对比(论文提纲范文)

1 中国二叠纪年代地层划分标准
2 中国二叠纪生物带
3 中国二叠纪地层区划、代表剖面和划分对比
    3.1 北部边缘地层区(I)
        3.1.1 北疆地层分区(I1)
        3.1.2 北山地层分区(I2)
        3.1.3 内蒙古—松江地层分区(I3)
    3.2 塔里木地层区(II)
        3.2.1 柯坪地层分区(II1)
        3.2.2 塔西南地层分区(II2)
        3.2.3 柴达木地层分区(II3)
        3.2.4 南祁连地层分区(II4)
    3.3 华北地层区(III)
        3.3.1 北祁连地层分区(III1)
        3.3.2 大青山地层分区(III2)
        3.3.3 晋冀鲁地层分区(III3)
        3.3.4 黄淮地层分区(III4)
    3.4 喜马拉雅地层区(IV)
        3.4.1 滇西地层分区(IV1)
        3.4.2 喀喇昆仑地层分区(IV2)
        3.4.3 冈底斯地层分区(IV3)
        3.4.4 雅鲁藏布地层分区(IV4)
        3.4.5 藏南地层分区(IV5)
    3.5 华南地层区(V)
        3.5.1 唐古拉—横断山脉地层分区(V1)
        3.5.2 泰康滇地层分区(V2)
        3.5.3 扬子地层分区(V3)
        3.5.4 江南地层分区(V4)
        3.5.5 东南地层分区(V5)
        3.5.6 滨太平洋地层分区(V6)
4 总结和讨论

(2)川南长宁地区龙马溪组储层特征与页岩气保存条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
    1.3 存在问题
    1.4 研究内容与方案
    1.5 论文工作量
2 地质背景
    2.1 区域地质特征
    2.2 研究区地质特征
3 龙马溪组源岩—储层特征
    3.1 龙马溪组空间展布特征
    3.2 岩石学特征
    3.3 有机地球化学特征
    3.4 孔隙结构特征
    3.5 本章小结
4 龙马溪组页岩“三史”恢复
    4.1 剥蚀厚度恢复
    4.2 埋藏史恢复
    4.3 热演化史恢复
    4.4 生烃史恢复
    4.5 “三史”配置关系
    4.6 本章小结
5 龙马溪组页岩气藏勘探潜力评价
    5.1 页岩气保存条件评价
    5.2 龙马溪组页岩气藏末次生烃高峰后的散失量计算
    5.3 龙马溪气藏有利区圈定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3)豫西地区太原组旋回沉积与海平面变化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来源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海平面变化研究现状
        1.2.2 华北地区太原组沉积与古地理研究现状
        1.2.3 主要存在问题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创新点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3 创新点
        1.3.4 完成工作量
2 研究区地质背景
    2.1 地质背景
    2.2 区域地层特征
3 沉积相特征及类型
    3.1 沉积相识别标志
        3.1.1 岩性标志
        3.1.2 沉积构造
        3.1.3 古生物实体化石与遗迹化石
    3.2 沉积相类型
        3.2.1 浅海相
        3.2.2 潮坪相
        3.2.3 泻湖相
        3.2.4 障壁岛相
    3.3 沉积体系及相组合特征
        3.3.1 无障壁海岸沉积体系及相组合特征
        3.3.2 有障壁海岸沉积体系及相组合特征
4 沉积旋回及相对海平面变化
    4.1 沉积旋回划分
    4.2 研究区相对海平面变化特征
        4.2.1 禹州剖面沉积旋回与海平面变化特征
        4.2.2 登封剖面沉积旋回与海平面变化特征
        4.2.3 焦作剖面沉积旋回与海平面变化特征
5 地层对比分析
    5.1 地层对比标志
    5.2 横向对比分析
6 讨论:影响研究区海平面变化的主控因素
7 结论及认识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4)华南古-中生代之交磁性地层时间格架及其全球对比(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1.1 古-中生代之交古地磁极性地层研究现状
        1.1.2 古-中生代之交牙形石生物地层研究现状
        1.1.3 中国华南海相的二叠纪-三叠纪事件地层研究
    1.2 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1.3 完成工作量统计
第二章 研究区域地质背景和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古地理背景
    2.2 实验研究方法
        2.2.1 牙形石生物地层样品处理方法和步骤
        2.2.2 古地磁极性地层样品处理方法和步骤
第三章 华南板块古-中生代之交古地磁极性地层格架研究
    3.1 浙江煤山剖面
        3.1.1 煤山C剖面样品磁性特征
        3.1.2 煤山C剖面古地磁极性地层研究
        3.1.3 煤山剖面磁极性地层研究对比
    3.2 四川上寺长兴阶剖面
        3.2.1 上寺剖面磁极性地层研究对比
    3.3 川渝谢家槽-雪玉洞剖面
        3.3.1 谢家槽-雪玉洞剖面样品磁性特征
        3.3.2 谢家槽-雪玉洞剖面古地磁极性地层研究
        3.3.3 谢家槽-雪玉洞剖面综合地层研究对比
    3.4 广西乐业幼平剖面
        3.4.1 幼平剖面样品磁性特征
        3.4.2 幼平剖面古地磁极性地层研究
        3.4.3 幼平II剖面综合地层研究
        3.4.4 幼平剖面综合地层研究
    3.5 广西凤山湾头剖面
        3.5.1 湾头剖面样品磁性特征
        3.5.2 湾头剖面古地磁极性地层研究
        3.5.3 湾头剖面综合地层研究
    3.6 广西凤山拉仁剖面
        3.6.1 拉仁剖面样品磁性特征
        3.6.2 拉仁剖面古地磁极性地层研究
        3.6.3 拉仁剖面综合地层研究结果
    3.7 贵州紫云四大寨剖面
        3.7.1 四大寨剖面样品磁性特征
        3.7.2 四大寨剖面古地磁极性地层研究
        3.7.3 四大寨剖面综合地层研究
    3.8 华北板块陆相剖面-河南宜阳大雨淋剖面
        3.8.1 大雨淋剖面样品磁性特征
        3.8.2 大雨淋剖面古地磁极性地层研究
        3.8.3 大雨淋剖面综合地层研究
第四章 古-中生代之交牙形石-古地磁-碳同位素综合地层格架研究
    4.1 长兴阶
    4.2 二叠系-三叠系界线
    4.3 印度阶和印度阶/奥伦尼克阶界线
    4.4 奥伦尼克阶
    4.5 下-中三叠统界线
    4.6 中三叠统安尼阶
第五章 全球古-中生代之交多相区综合地层格架对比研究
    5.1 陆相剖面-华北大雨淋-与华南综合地层格架的对比和讨论
    5.2 早三叠世全球海相经典研究区域综合地层格架对比和讨论
第六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5)中国和北美二叠纪高精度火山灰锆石U-Pb年代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和现状
        1.1.1 二叠纪年代地层框架研究背景和现状
        1.1.2 华北地区陆相二叠系年代地层研究背景和现状
        1.1.3 华南西南地区陆相二叠-三叠纪之交大灭绝研究现状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2章 火山灰锆石U-Pb定年原理及方法
    2.1 火山灰锆石U-Pb测年原理
    2.2 火山灰锆石U-Pb定年的方法简介及对比
    2.3 CA-ID-TIMS锆石U-Pb测年样品处理和数据计算
第3章 华南和北美瓜达鲁普统高精度年代地层学
    3.1 研究区域地质概况
        3.1.1 华南南京和巢湖地区
        3.1.2 北美德克萨斯瓜达鲁普山国家公园地区
    3.2 火山灰锆石U-Pb年龄
        3.2.1 华南南京和巢湖地区火山灰锆石U-Pb年龄
        3.2.2 北美德克萨斯瓜达鲁普山国家公园地区火山灰锆石U-Pb年龄
    3.3 讨论
        3.3.1 瓜达鲁普统各阶界线年龄
        3.3.2 高精度锆石U-Pb年龄对前乐平统生物事件的年龄约束
        3.3.3 华南地区和北美地区的瓜达鲁普统底界的对比
        3.3.4 Illawarra Reversal的年龄估计和对比
第4章 华北地区陆相二叠纪高精度年代地层学
    4.1 研究区域地质概况
    4.2 火山灰锆石U-Pb年龄
    4.3 讨论
        4.3.1 华北北部陆相地层年代框架
        4.3.2 上石盒子组顶部不整合的构造意义
        4.3.3 华北地区二叠纪早期植物演化和气候变化
第5章 华南陆相及过渡相二叠纪末大灭绝年龄约束
    5.1 研究区域地质概况
    5.2 火山灰锆石U-Pb年龄
    5.3 讨论
        5.3.1 华南陆相和过渡相地层二叠纪末大灭绝过程
        5.3.2 华南陆相及过渡相二叠纪末大灭绝的年龄约束
        5.3.3 二叠-三叠纪之交生物大灭绝的灭绝模式探讨
第6章 结论和展望
    6.1 阶段性成果
    6.2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表 各剖面火山灰样品锆石U-Pb年龄汇总
致谢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6)山西地块太原组含煤地层综合研究及石炭—二叠系界线划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含煤岩系研究进展
        1.2.2 地层古生物研究进展
        1.2.3 海平面变化研究现状
        1.2.4 地球化学在含煤地层中应用现状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技术路线及主要工作量
        1.4.1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1.4.2 主要工作量
    1.5 创新点
2 区域地质构造
    2.1 区域地质构造背景
    2.2 山西地块含煤地层
        2.2.1 含煤地层
        2.2.2 煤层
3 地球化学分析及其环境指示意义
    3.1 样品采集和实验方法
        3.1.1 剖面描述与样品采集
        3.1.2 实验方法与测试结果
    3.2 煤质特征
        3.2.1 煤岩特征
        3.2.2 煤化学特征
    3.3 煤质特征对古环境的指示意义
        3.3.1 显微组分对环境的指示作用
        3.3.2 镜质组反射率对环境的指示作用
        3.3.3 煤岩及其地球化学特征分析对环境的指示意义和新认识
    3.4 小结
4 含煤地层的发育对比分析
    4.1 含煤地层分布特征及对比分析
        4.1.1 煤层的分布特征与区域对比
        4.1.2 灰岩的分布特征与区域对比
        4.1.3 煤层与灰岩的对比分析
    4.2 含煤地层的成煤因素
    4.3 含煤地层界线划分
    4.4 小结
5 海平面变化研究
    5.1 全球海平面变化
    5.2 区域海平面升降变化
    5.3 海侵成煤作用
    5.4 小结
6 地层古生物的地层界线划分与对比
    6.1 典型生物组合及其意义
        6.1.1 (虫筳)类生物组合及特征
        6.1.2 牙形刺生物组合及特征
        6.1.3 成煤植物群特征
    6.2 古生物分布与煤厚变化
    6.3 古生物地层划分及单位层型剖面
    6.4 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7)华北西部早二叠世太原组沉积环境变化的Zoophycos遗迹化石响应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区地理位置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沉积环境研究
        1.2.2 Zoophycos遗迹化石研究
    1.3 存在的问题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及创新点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创新点
    1.5 已完成的工作量
2 区域地质概况
    2.1 大地构造背景
    2.2 沉积、古地理背景和地层时代
3 太原组实测剖面的地层和岩性特征
    3.1 山西太原西山太原组剖面
    3.2 山西陵川附城太原组剖面
    3.3 河南焦作刘庄太原组剖面
    3.4 河南禹州龙华山太原组剖面
4 太原组的沉积特征与沉积环境
    4.1 山西太原西山太原组沉积特征和沉积环境
    4.2 山西陵川附城太原组沉积特征和沉积环境
    4.3 河南焦作地区太原组沉积特征和沉积环境
    4.4 河南禹州地区太原组沉积特征和沉积环境
5 Zoophycos遗迹化石的产状与分布特点及其反映的古水深和古氧相
    5.1 遗迹化石的组成、组构与分布特点
    5.2 太原西山Zoophycos遗迹化石分布特点和古水深及古氧相
    5.3 陵川附城Zoophycos遗迹化石分布特点和古水深及古氧相
    5.4 焦作刘庄Zoophycos遗迹化石分布特点和古水深及古氧相
    5.5 禹州龙华山Zoophycos遗迹化石分布特点和古水深及古氧相
6 太原组沉积环境的区域对比分析及演化特征
7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8)晋中南地区上石炭统—下二叠统太原组碳酸盐岩中遗迹组构及其沉积环境(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来源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晋中南晚古生代地层及沉积环境研究现状
        1.2.2 国内外遗迹化石及遗迹组构研究概况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2 区域地质概况
    2.1 研究区地理位置
    2.2 区域地层概述
    2.3 区域构造背景
3 太原组地层特征及实测剖面
    3.1 太原组地层特征
    3.2 山西太原西山太原组剖面
    3.3 山西陵川附城太原组剖面
4 太原组遗迹化石的组成与分布特征
    4.1 太原西山灰岩中遗迹化石的组成与分布特征
    4.2 陵川附城灰岩层中遗迹化石的组成与分布特征
    4.3 太原组主要遗迹化石描述
5 Zoophycos潜穴充填物的显微、超微组分研究
    5.1 材料制备与分析方法
    5.2 Zoophycos遗迹化石潜穴充填物的显微成分分析
    5.3 Zoophycos遗迹化石潜穴充填物的超微组分分析
        5.3.1 Zoophycos潜穴中黑色充填物的超微分析
        5.3.2 Zoophycos潜穴中红色充填物的超微分析
        5.3.3 Zoophycos潜穴中深灰色充填物的超微分析
6 研究区遗迹组构及其沉积环境
    6.1 太原组灰岩沉积特征及沉积环境
    6.2 遗迹组构及其沉积环境
        6.2.1 大型Zoophycos-Thalassinoides遗迹组构
        6.2.2 大型Zoophycos-Planolites遗迹组构
        6.2.3 中型Zoophycos-Teichichnus遗迹组构
        6.2.4 小型Zoophycos-Chondrites遗迹组构
    6.3 遗迹组构的沉积环境分布模式
7 古气候特征分析
    7.1 样品的制备与测试结果
    7.2 数据分析及古气候变化特征
8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9)太原西山煤田含煤地层形成和演化的时间事件序列及其地质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太原西山上古生界含煤地层形成演化研究进展
        1.1.1 地层划分
        1.1.2 沉积环境
        1.1.3 构造变动
        1.1.4 煤变质作用
    1.2 碎屑锆石U-Pb及锆石/磷灰石裂变径迹热年代学研究进展
        1.2.1 碎屑锆石U-Pb年代学研究进展
        1.2.2 裂变径迹热年代学研究进展
    1.3 太原西山煤田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研究思路
        1.3.1 太原西山煤田研究存在的问题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思路和方法
    1.4 论文完成工作量
第2章 太原西山煤田地质背景
    2.1 构造位置与地质特征
        2.1.1 构造位置
        2.1.2 地层
    2.2 构造演化与岩浆作用
第3章 样品与实验
    3.1 样品
        3.1.1 样品采集
        3.1.2 样品岩石学特征
    3.2 测试方法
        3.2.1 锆石U-Pb定年和Lu-Hf同位素测试
        3.2.2 锆石和磷灰石裂变径迹
    3.3 数据处理方法
        3.3.1 锆石U-Pb定年
        3.3.2 锆石和磷灰石裂变径迹
第4章 太原西山晚古生代含煤地层最大沉积年龄
    4.1 碎屑锆石确定地层最大沉积年龄
    4.2 太原组碎屑锆石年代分布特征
        4.2.1 太原组底部晋祠砂岩
        4.2.2 太原组中部西铭砂岩
        4.2.3 太原组上部七里沟砂岩
        4.2.4 山西组碎屑锆石年代分布特征
        4.2.5 下石盒子组碎屑锆石年代分布特征
    4.3 晚古生代含煤地层格架的最大沉积年龄
        4.3.1 太原组最大沉积年龄
        4.3.2 山西组和下石盒子组的最大沉积年龄
    4.4 含煤地层最大沉积年龄与生物地层年龄的比较
    4.5 小结
第5章 煤深成变质作用时间的限定
    5.1 上石盒子组-二马营组锆石年代分布特征
        5.1.1 上石盒子组碎屑锆石年代分布特征
        5.1.2 石千峰组碎屑锆石年代分布特征
        5.1.3 刘家沟组碎屑锆石年代分布特征
        5.1.4 和尚沟组碎屑锆石年代分布特征
        5.1.5 二马营组碎屑锆石年代分布特征
    5.2 上石盒子组-二马营组最大沉积年龄
    5.3 碎屑锆石U-Pb定年对煤化作用阶段的约束
    5.4 小结
第6章 上古生界-下中生界地层物源及盆山耦合关系
    6.1 物源分析方法
    6.2 上古生界-下中生代地层碎屑锆石U-Pb年龄与Hf同位素特征
        6.2.1 太原组Hf同位素特征
        6.2.2 山西组Hf同位素特征
        6.2.3 下石盒子组Hf同位素特征
        6.2.4 上石盒子组Hf同位素特征
        6.2.5 石千峰组Hf同位素特征
        6.2.6 刘家沟组Hf同位素特征
        6.2.7 和尚沟组Hf同位素特征
        6.2.8 二马营组Hf同位素特征
    6.3 可能的物源区
        6.3.1 前寒武纪锆石可能的物源区
        6.3.2 显生宙锆石的潜在来源
    6.4 物源区分析
        6.4.1 物源区及前寒武纪锆石来源
        6.4.2 太原组物源分析
        6.4.3 山西组与下石盒子组物源区分析
        6.4.4 上石盒子组与石千峰组物源区分析
        6.4.5 刘家沟组、和尚沟组和二马营组物源区分析
        6.4.6 晚古生代—早中生代3次物源区转换
    6.5 盆山耦合及物源区构造背景分析
        6.5.1 华北北缘岩浆活动特征
        6.5.2 火山活动分布
        6.5.3 盆山耦合及物源区构造背景分析
    6.6 晚古生代—早中生代华北克拉通北缘构造演化阶段划分
    6.7 小结
第7章 太原西山煤田构造热事件及其对煤变质作用约束
    7.1 样品及测试结果
        7.1.1 样品采集
        7.1.2 测试结果
    7.2 锆石裂变径迹热年代学对晚三叠世构造热事件的约束
    7.3 狐偃山早白垩世碱性二长斑岩侵入事件
    7.4 中生代构造热事件对煤级定型的控制
第8章 太原西山含煤地层新生代抬升冷却史
    8.1 样品及测试结果
        8.1.1 样品采集
        8.1.2 测试结果
    8.2 磷灰石裂变径迹热年代学对新生代抬升冷却时间的确定
    8.3 太原西山煤田抬升阶段与速率分析
        8.3.1 热史模拟
        8.3.2 西山煤田抬升阶段
        8.3.3 太原西山煤田抬升冷却速率
    8.4 太原西山煤田新生代隆升的地球动力学背景
第9章 结论、创新与展望
    9.1 结论
    9.2 创新
    9.3 不足与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四、山西沁水盆地晚石炭世的一些牙形石(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二叠纪岩石地层划分和对比[J]. 申博恒,沈树忠,侯章帅,吴琼,张水昌,张斌,张以春,袁东勋. 地层学杂志, 2021
  • [2]川南长宁地区龙马溪组储层特征与页岩气保存条件[D]. 谢卫东.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3)
  • [3]豫西地区太原组旋回沉积与海平面变化特征研究[D]. 黄志伟. 河南理工大学, 2020(01)
  • [4]华南古-中生代之交磁性地层时间格架及其全球对比[D]. 陈龑. 中国地质大学, 2020(03)
  • [5]中国和北美二叠纪高精度火山灰锆石U-Pb年代学研究[D]. 吴琼.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0(01)
  • [6]山西地块太原组含煤地层综合研究及石炭—二叠系界线划分[D]. 杨雯.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8(12)
  • [7]华北西部早二叠世太原组沉积环境变化的Zoophycos遗迹化石响应特征[D]. 艾航. 河南理工大学, 2016(11)
  • [8]晋中南地区上石炭统—下二叠统太原组碳酸盐岩中遗迹组构及其沉积环境[D]. 王芳. 河南理工大学, 2015(09)
  • [9]太原西山煤田含煤地层形成和演化的时间事件序列及其地质因素[D]. 孙蓓蕾. 太原理工大学, 2014(04)
  • [10]贵州普安龙吟地区石炭二叠系牙形石及其意义[A]. 赵松银. 中国地质科学院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文集(23), 1990

标签:;  ;  ;  ;  ;  

山西沁水盆地晚石炭世部分牙形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