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病人的体位护理

骨科病人的体位护理

王仁华

烟台桃村中心医院(山东烟台265301)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810-5734(2013)05-121-01

骨科病人大多卧床时间较长,活动受限,多数患者存在潜在继续损伤危险甚至导致部分或全部丧失自理能力。因此,骨科病人的体位护理非常重要,本人在积累长期护理工作经验及结合力学原理的基础上总结出若干护理方法,并已在临床实践中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将体会介绍如下:

1.颈椎损伤的体位护理:应平卧于硬板床,保持头部中立,防止向任何方向弯曲,用一薄枕平垫于肩、颈、头下,必要时左右两侧各放一沙袋,颈下的枕垫应理凹使之悬空,防止患部受压,取平仰卧位,左右侧卧交替,每2小时1次。翻身时先将患者两臂交叉于胸前,两膝屈曲并翻向操作者。操作中身体贴于床缘,两脚前后分开,一手插入枕垫下,手腕、前臂横置于患者枕、肩部,另一手放于患者臀部,协同翻转至近侧,尽量让病人前倾。然后用三个枕垫分别置于头、肩部的枕垫后,腰骶部及两膝之间,然后调整至病人舒适为止。恢复平卧时,先将患者两腿伸直放平,取出腰骶及膝部枕垫,操作者站于患者背侧,手插于枕下扶住头肩部,缓缓取出支撑在后的枕垫,将病人身体放平。操作过程中注意病人的呼吸和表情,若有呼吸改变或不适应暂停操作。

2.胸腰椎损伤体位护理:可在腰下垫一5厘米薄枕,使病人更为舒适,使用便盆时减轻疼痛,以平仰卧,左右侧卧交替进行,每2h翻身1次。翻身方法与颈椎损伤基本相同,但翻身时应以胸腰椎为制动部位,肩胛部和臀部应同时翻转。脊柱侧弯术后平仰卧4—6h,以后以左右侧卧为主,2h更换一次,侧卧以以完全侧卧或稍前倾,翻身方法同胸腰椎损伤,防止脊柱旋转或单纯肩部抬高,以免内固定棒脱钩,该手术后需卧床2—3周,上石膏背心或支具背心可坐起,石膏未干前应尽量减少翻动,更换体位应给与扶持,并于加速干固。

3.术后的体位护理:截肢通常是为了挽救生命,必然给病人带来身体的缺陷和不同程度的精神打击,安装假肢是患者功能重建及心理上的一个补偿,术后正确体位是为安装假肢奠定良好基础的保证。因此,要求术后2天内抬高残肢,以减少出血及利于静脉回流,以后应予伸展位,体位应予仰卧或健侧卧位,也可俯卧位,侧卧健侧时应在残肢和臀部放一枕垫,增加支撑面,病情允许2—3日可坐起,但不宜让残肢垂于床缘,5—6天可扶拐下床活动。

4.双下肢活动受限时的体位护理:该类病人体位护理比较困难,病人配合艰难,最易发生褥疮。我们采用移动患者身体重心及配合躯干托起。做法是备一长枕(1m),将枕理为坡形,后把病人一侧抬高,将坡形低的一侧放在大腿根部,臀部,躯干部的一侧,坡枕高的一侧向外,使患者身体重心向对侧偏移,同样方法1—2h后换对侧,一个回合后需两人分别站在病人的两侧,将病人躯干托起,以臀部离开床面为度。使骶尾部及背部解除压迫并通气片刻,这样周而复始即可达到预防褥疮的目的。

5.单侧下肢活动受限病人的体位护理单侧下肢活动受限常见于单侧下肢骨折、脱位、人工关节置换术后、骨肿瘤或结核有病理性骨折及牵引患者等。这些病人的体位护理方法是在患肢制动的情况下,指导病人屈曲键侧膝关节,以健侧下肢足底及双侧上臂的手掌或肘部为支点,支撑起下段躯干,使臀部离开床面,护理人员酌情给与协助,每1–2小时1次,并对骶尾部及受压处进行按摩。此外病情允许可予半卧和平卧交替,对股骨颈或粗隆间骨折,髋关节脱位的病人应摆正骨盆,保持患肢外展,可在两腿间放一枕头;穿“钉子鞋”,防止足外旋,若要侧卧应侧向患侧;牵引病人要抬高床尾,保持反牵引作用。

小结:骨科常见体位护理贯穿于疾病的诊断、治疗和康复整个过程。护理中应针对不同的要求并采取相应的护理,而且要结合人体力学要求,避免剪切应力或旋转应力的产生,达到省力、防止损伤及预防并发症的目的。褥疮是骨科最常见的并发症,合理的体位与翻身是预防褥疮的最直接措施,对褥疮的高危患者应辅以气垫、水垫等设施,但骨、肌肉及关节的固定可造成严重的永久性病变。常见肌肉、骨骼方面的疾患有虚弱无力,背部疼痛,肌肉萎缩,关节强直及挛缩,废用性骨质酥松等。因此在体位护理时应注意关节活动,肌肉收缩与按摩等方面的锻炼;在体位护理前应做好病人的解释工作,说明体位和翻身的意义,发挥病人的主观能动性,增加病人床上运动,提高肺活量及促进全身血液循环。同时也增进护患沟通,从而提高患者治疗信心。

标签:;  ;  ;  

骨科病人的体位护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