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动物保护思想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海洋珍稀动物,保护宣教,思想政治教育,融合
动物保护思想论文文献综述
曾栋梁[1](2019)在《海洋珍稀动物保护宣教与思想政治教育深度融合的研究与实践——以中国鲎和中华白海豚保护宣传教育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以中国鲎和中华白海豚保护宣传教育为例,全面阐释海洋珍稀动物保护宣教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深入探析海洋珍稀动物保护宣教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路径。(本文来源于《科技经济导刊》期刊2019年06期)
曾瀚良[2](2017)在《浅析中国儒家、道家伦理思想对野生动物保护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野生动物保护是我国生态和谐的重要部分,但是近年来人们对野生动物的捕杀,已造成部分野生动物物种濒临灭绝。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有社会大众保护野生动物意识薄弱,法律落实有待加强等。对策有政府加强对传统野生动物保护思想的研究,以传统文化的趣味性吸引教育广大人民群体,积极引导传统野生动物保护思想与现代不同思潮相互扬弃;政府还需积极引导传统野生动物保护思想与现代法律相适应,加强法律对人民道德行为培养的积极作用。(本文来源于《北方文学》期刊2017年20期)
胡曦[3](2016)在《明代高僧莲池大师的动物保护伦理思想》一文中研究指出莲池大师是明代四大高僧之一,他的慈悲心在本来就非常推崇慈悲精神的佛教界尤显突出,这既体现于他的理论,又体现于他的实践。他的动物保护伦理思想初具现代动物解放论的雏形。尽管莲池大师用了许多生动事例和通俗语言去论述为什么要爱护动物,如何爱护动物;尽管莲池大师所处的时代还大量涌现出其它爱物护生的劝善文本,并开启了戒杀放生的组织化实践,动物的生命,却至今还困扰着人们。在动物保护问题上,我们中华人民共和(本文来源于《山海经》期刊2016年12期)
道仁图雅[4](2015)在《浅析《元典章》中的动物保护思想》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生态平衡亟待维持的今天,保护环境、保护动物的工作刻不容缓。而我们可以古为今用,在古代蒙古族的法律文献中,分析总结他们的动物保护思想,结合如今的实际情况,而运用到我们保护动物的实践中来。本文以《元典章》为研究对象,通过《元典章》中保护动物的法条内容,从保护家畜和野生动物这两个方面,来分析古代蒙古族的动物保护思想。(本文来源于《教育教学论坛》期刊2015年17期)
[5](2015)在《古人的动物保护思想》一文中研究指出现在,绿色环保组织、动物保护主义者非常活跃,成为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急先锋。其实,在我国古代,也有这样的先驱。明代有个叫李苏的动物学家,写过一本专着,叫《见物》。在书中,他为动物的生命和尊严大声疾呼,"猛兽吃人的时(本文来源于《月读》期刊2015年04期)
张冠男[6](2015)在《理想之高与现实窘境——兼议我国传统动物法律保护思想》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从我国目前的动物保护情况说起,在对比了外国动物保护思想的来源之后,梳理了我国传统上对于动物保护的思想,提出了我们应借鉴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部分,结合我国实际情况的保护动物。(本文来源于《法制博览》期刊2015年02期)
闵浩,高小华[7](2014)在《中国儒道两家的动物保护思想的当代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中国对于动物保护立法体系应如何建立,保护到何种程度,一直有诸多不同的观点,莫衷一是。究其原因,当代动物保护的理论成果多为外来成果的引进,对中国社会缺乏一定的适应性。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发掘智慧,为今所用,不失为一条本土化理论构建的重要方法。中国古代各家当中,儒道两家对于动物保护问题涉及相对较多,影响也较大,本文以此两家为对象,梳理古代中国涉及动物保护的思想成果,而对于本土原生以及本土化的其他外来思潮,限于篇幅不作涉及。(本文来源于《法制与社会》期刊2014年31期)
赵杏根[8](2014)在《论清代动物保护思想与实践》一文中研究指出除了继承历史上有关理论和实践外,清人的动物保护理论和实践有其新的内容。他们认识到,人类嗜欲无穷,故动物保护甚为必要。政府和舆论相互配合,在动物保护方面,多所作为。他们既肯定支配乃至杀戮包括野生动物在内的动物的正当性,又明确地反对不必要的、不适当的杀戮和消费,在保护耕牛、禁止用毒药捕鱼等方面,力度尤大。许多知识分子,或倡导"戒杀放生",以此作为抑制对动物及其制品过度消费的一种方式;或以"动物临死含嗔",故肉食品有毒之说,来劝世人戒食肉;或明确反对以动物取乐,寓"动物权利"、"动物福利"思想。由于"戒杀放生"等劝阻人们食肉的言论缺乏足够的科学支持,因此这些言论的效果并不明显。(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4年03期)
孙江,王利军[9](2012)在《动物保护思想的中西比较与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传统文化中,儒释道都有着丰富的动物保护思想。"尊重生命,关爱动物"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但也有局限性。从理念层面看,中国传统的动物保护思想要强于西方,然而中国的儒释道思想宗教意味浓厚,直观想象成分多,科学思辨成分少,这是其后来没有进一步发展的原因。反观西方的动物保护思想,哲学思辨占据上风,理性思考多,结论较客观,一旦科学技术发展,其保护动物的理论和相关立法也随之发展。(本文来源于《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2年02期)
李春艳[10](2011)在《先秦儒家动物保护伦理思想刍议》一文中研究指出先秦儒家动物保护思想观念已经初步形成。它以"天人合一"思想为精神支柱、以"时禁"政策为行为规范、以及"不为己甚"的中和态度提出了独特的动物保护理念,为我们今天的环境保护提供了积极的借鉴。(本文来源于《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1年04期)
动物保护思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野生动物保护是我国生态和谐的重要部分,但是近年来人们对野生动物的捕杀,已造成部分野生动物物种濒临灭绝。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有社会大众保护野生动物意识薄弱,法律落实有待加强等。对策有政府加强对传统野生动物保护思想的研究,以传统文化的趣味性吸引教育广大人民群体,积极引导传统野生动物保护思想与现代不同思潮相互扬弃;政府还需积极引导传统野生动物保护思想与现代法律相适应,加强法律对人民道德行为培养的积极作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动物保护思想论文参考文献
[1].曾栋梁.海洋珍稀动物保护宣教与思想政治教育深度融合的研究与实践——以中国鲎和中华白海豚保护宣传教育为例[J].科技经济导刊.2019
[2].曾瀚良.浅析中国儒家、道家伦理思想对野生动物保护的影响[J].北方文学.2017
[3].胡曦.明代高僧莲池大师的动物保护伦理思想[J].山海经.2016
[4].道仁图雅.浅析《元典章》中的动物保护思想[J].教育教学论坛.2015
[5]..古人的动物保护思想[J].月读.2015
[6].张冠男.理想之高与现实窘境——兼议我国传统动物法律保护思想[J].法制博览.2015
[7].闵浩,高小华.中国儒道两家的动物保护思想的当代意义[J].法制与社会.2014
[8].赵杏根.论清代动物保护思想与实践[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
[9].孙江,王利军.动物保护思想的中西比较与启示[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
[10].李春艳.先秦儒家动物保护伦理思想刍议[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