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药性突变株论文-汪汉成,周浩,张之矾,陈兴江,蔡刘体

抗药性突变株论文-汪汉成,周浩,张之矾,陈兴江,蔡刘体

导读:本文包含了抗药性突变株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烟草灰霉病,灰葡萄孢,抗药性,嘧菌酯

抗药性突变株论文文献综述

汪汉成,周浩,张之矾,陈兴江,蔡刘体[1](2018)在《烟草灰霉病菌嘧菌酯抗药性突变菌株的诱导及其生物学习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为了解烟草灰霉病菌对嘧菌酯潜在的抗药性风险。【方法】通过紫外诱变诱导烟草灰霉病菌对嘧菌酯的抗药性突变菌株,分析其对嘧菌酯的敏感性和生物学习性。【结果】嘧菌酯对烟草灰霉病菌分生孢子萌发具有较高的抑制作用,其抑制孢子萌发的EC_(50)为2.28 mg/L。紫外诱变获得5株不同抗性水平的嘧菌酯抗药性突变菌株,对嘧菌酯抗性是诱变前菌株的1.69~10.41倍。继代培养11代后,各突变菌株对嘧菌酯的敏感性稳定;突变菌株菌丝生长速度高于或低于初始菌株;所有突变菌株的分生孢子产量和萌发率均低于初始菌株;突变菌株菌核产量同初始菌株一致或有所降低;所有突变菌株具有致病力,部分致病力强于初始菌株。【结论】嘧菌酯对烟草灰霉病菌分生孢子萌发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若使用嘧菌酯防治烟草灰霉病,存在烟草灰霉病菌对嘧菌酯产生抗药性的风险。(本文来源于《中国烟草学报》期刊2018年03期)

孔晓天,潘培辰,侯廷军,Huidong,Yu,Qinglan,Liu[2](2017)在《Type-I~(1/2)型ALK抑制剂采用独特的“DFG-shifted”构象抑制ALK抗药性突变体》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本研究中,我们设计合成了一系列新型的Type-Ⅰ~(1/2)型ALK抑制剂,他们不仅占据ATP结合口袋,而且改变"DFG"的构象延伸到与ATP口袋毗邻的疏水性口袋。激酶实验和细胞试验中,化合物001-017表现出比已经上市的crizotinib和ceritinib更为显着的抑制活性,并且对ALK的下游通路(AKT和STAT3)也有抑制作用。此外,001-017对L1196M, C1156Y, R1275Q and F1174L ALK相关的病变细胞系有很高的灵敏度。特别地,除了LTK和ROS1,其他33个不同家族的激酶对001-017均没有反应,显示了001-017的高度选择性(本文来源于《中国化学会第14届全国计算(机)化学学术会议暨分子模拟国际论坛会议手册》期刊2017-11-17)

于玉琪,王进安,陈照强,王桂敏,邵强[3](2017)在《HIV-1蛋白酶构象变化机制及抗药性突变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HIV-1蛋白酶是一个重要的药物靶标。蛋白酶从闭合到张开的构象变化主要集中于flap区域,其动态变化对底物结合至关重要。采用显/隐性混合溶剂模型副本交换方法(hREMD)[1],我们成功捕捉到已解析晶体结构中的闭合和半张开状态,还发现了一个介于闭合和半张开状态的中间态:curled状态。通过绘制蛋白酶构象变化的自由能图景,我们描绘了蛋白酶完整的构象变化过程:闭合→curled→半张开→全张开。与此同时,为了研究抗药性突变对蛋白酶及蛋白酶-抑制剂复合物结构柔性的影响,我们用常规的动力学模拟研究了野生型蛋白酶及Flap+(L10I/G48V/I54V/V82A)、Act(V82T/I84V)两个突变体及他们分别与Amprenavir和Darunavir两种抑制剂的复合物[2]。对比发现蛋白酶的80s (80’s) loop与flap区域存在强疏水作用稳定flap的闭合状态, Act突变减弱了疏水作用,从而导致蛋白酶的flap区域更容易过渡到半张开构象。对应的, Act突变的蛋白酶-抑制剂复合物内,抑制剂疏水团与flap区域的I50(I50’)和80s(80’s) loop区域的I84(I84’)、V82(V82’)疏水簇作用减弱,使flap区域柔性增大,从而赋予其更强抗药性[3]。(本文来源于《中国化学会第14届全国计算(机)化学学术会议暨分子模拟国际论坛会议手册》期刊2017-11-17)

汤谷,姚佳忆,申屠旭萍,俞晓平[4](2016)在《几个常用内参基因在淀粉酶产色链霉菌1628抗药性突变株中稳定性的评估》一文中研究指出淀粉酶产色链霉菌Streptomyces diastatochromogenes 1628是一株重要的生防菌株,其代谢产物对多种植物病原真菌具有较强的抑制效果。为了筛选在其不同抗药性高产突变株中均能稳定表达的内参基因,选择16S rRNA、sigB、hrdB、thyA、gyrB和rpoA共6个常见内参基因,分别探究它们在野生型菌株、链霉素抗性突变株、利福平抗性突变株和巴龙霉素抗性突变株中的表达情况,并用geNorm软件和NormFinder软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使用不同软件分析得出的最佳内参基因略有差异。geNorm软件认为在上述4株菌株中,表达最稳定的内参基因分别是gyrB、gyrB、thyA、rpoA;而NormFinder软件认为rpoA基因在所有菌株的表达都是最稳定的。利用平均等级的算法平衡两个软件的分析差异,最终确定rpoA基因为表达最稳定的内参基因。通过检测toyG基因的表达水平,发现以rpoA作为内参基因能得到更合理的结果。(本文来源于《中国生物防治学报》期刊2016年04期)

于玉琪,王进安,陈照强,王桂敏,邵强[5](2016)在《HIV-1蛋白酶构象变化机制及抗药性突变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HIV-1蛋白酶是一个重要的药物靶标。蛋白酶从闭合到张开的构象变化主要集中于flap区域,其动态变化对底物结合至关重要。采用显/隐性混合溶剂模型副本交换方法(hREMD)[1],我们成功捕捉到已解析晶体结构中的闭合和半张开状态,还发现了一个介于闭合和半张开状态的中间态:curled状态。通过绘制蛋白酶构象变化的自由能图景,我们描绘了蛋白酶完整的构象变化过程:闭合→curled→半张开→全张开。与此同时,为了研究抗药性突变对蛋白酶及蛋白酶-抑制剂复合物结构柔性的影响,我们用常规的动力学模拟研究了野生型蛋白酶及Flap~+(L10I/G48V/I54V/V82A)、Act(V82T/I84V)两个突变体及他们分别与Amprenavi r和Darunavir两种抑制剂的复合物~([2])。对比发现蛋白酶的80s(80's)loop与flap区域存在强疏水作用稳定flap的闭合状态,Act突变减弱了疏水作用,从而导致蛋白酶的flap区域更容易过渡到半张开构象。对应的,Act突变的蛋白酶-抑制剂复合物内,抑制剂疏水团与flap区域的I50(I50')和80s(80's)loop区域的I84(I84')、V82(V82')疏水簇作用减弱,使flap区域柔性增大,从而赋予其更强抗药性[3]。(本文来源于《中国化学会第30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二十五分会:化学信息学与化学计量学》期刊2016-07-01)

王海宁,魏松红,张优,李思博,罗文芳[6](2015)在《稻瘟病菌对氯啶菌酯敏感性及抗药性突变体生物学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稻瘟病是水稻生产中为害最严重的病害之一,全世界各个稻区都有发生,开发、筛选出用于防控稻瘟病的新药剂,对于水稻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分离自辽宁省8个水稻产区109株稻瘟病菌(Magnaporthe grisea)对氯啶菌酯(SYP-7017)的敏感性,并对室内诱导的抗药性突变体的主要生物学特性、交互抗性及多抗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供试菌株中最敏感菌株的EC_(50)值为0.049 6μg/mL,最不敏感菌株的EC_(50)值为1.086 7μg/mL,敏感性差异达22倍。供试菌株的敏感性频率分布呈近似正态分布,初步确定将供试菌株的EC_(50)平均值(0.301 0±0.020 7)μg/mL作为辽宁省稻瘟病菌对氯啶菌酯的敏感基线。稻瘟病菌不同生理种群对氯啶菌酯的敏感性无明显差异。采用紫外线和药剂驯化联合诱导获得5株抗氯啶菌酯突变体菌株的抗药性水平范围为4.8~22.3倍。突变体在PDA平板上的生长速率与亲本菌株无显着性差异,但其菌丝干重和产孢量明显低于亲本菌株。除YK-BF-5菌株外,其余4株突变体致病力均发生变化,5株突变体的抗药性均不能稳定遗传。利用rep-PCR技术对突变体及亲本菌株进行指纹图谱分析,突变体及亲本菌株扩增的条带数目与大小均有差异。氯啶菌酯与嘧菌酯、醚菌酯均无交互抗性,与戊唑醇、多菌灵、稻瘟灵之间无多抗性关系。(本文来源于《病虫害绿色防控与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5-09-09)

王海宁,魏松红,张优,李思博,罗文芳[7](2015)在《稻瘟病菌对戊唑醇敏感性分析及抗药性突变体生物学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我国北方稻区,稻瘟病的发生呈现逐年加重的趋势,由于一些地区常年应用单一药剂,已导致对某些药剂出现个别抗药性的菌株,开发、筛选出用于防控稻瘟病的新药剂,对于水稻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2013年采集分离自辽宁省8个地区的109株稻瘟病菌(Magnaporthe grisea)对叁唑类杀菌剂戊唑醇(tebuconazole)的敏感性,并对室内诱导的抗药性突变体的主要生物学特性、交互抗性及多抗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戊唑醇对109株稻瘟病菌的EC_(50)值范围为0.067 5~1.248 6μg/mL,相差18.49倍,供试菌株的敏感性频率分布呈近似正态分布,初步确定将供试菌株的EC_(50)平均值(0.383 3±0.026 3)μg/mL作为辽宁省稻瘟病菌对戊唑醇的敏感基线。田间尚未出现对戊唑醇产生抗药性的菌株,不同地区间稻瘟病菌对戊唑醇的敏感性无显着差异,稻瘟病菌不同生理种群对戊唑醇的敏感性无明显差异。采用紫外线和药剂驯化联合诱导获得4株抗戊唑醇的突变体菌株的抗药性水平范围为6.5~19.2倍。突变体在PDA平板上的生长速率和菌丝干重与亲本菌株无显着性差异,但其产孢量明显低于亲本菌株,4株突变体致病力均发生变化,4株突变体的抗药性均不能稳定遗传。利用repPCR技术对突变体及亲本菌株进行指纹图谱分析,突变体及亲本菌株扩增的条带数目与大小均有差异。戊唑醇与氟环唑、苯醚甲环唑、咪鲜胺和己唑醇均无交互抗性,与嘧菌酯、多菌灵和稻瘟灵之间无多抗性关系。(本文来源于《病虫害绿色防控与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5-09-09)

齐永志,李海燕,苏媛,甄文超[8](2014)在《小麦纹枯病菌对噻呋酰胺的敏感性及抗药性突变体的主要生物学性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分别测定了采自河北、山东和河南未使用过酰胺类药剂地区的166株小麦纹枯病菌Rhizotonia cerealis Van der Hoeven对噻呋酰胺的敏感性,并对小麦纹枯病菌抗噻呋酰胺突变体的诱导方法及突变体的主要生物学性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噻呋酰胺对166株小麦纹枯病菌的平均EC50值为(0.072±0.022)μg/mL,菌株频率呈连续单峰曲线分布,未发现敏感性明显下降的亚群体,因此可将该EC50值作为小麦纹枯病菌对噻呋酰胺的敏感基线。通过紫外诱导加菌落角变的方法获得了5株抗噻呋酰胺突变体,其抗药性水平介于5.5~18.9倍之间;药剂驯化未能获得抗药性突变体。突变体在PSA平板上的生长速率与亲本菌株无显着性差异,但其菌丝干重、菌核形成数量和菌核干重均明显低于亲本菌株;除突变体HD7-7U对石新828的致病力未发生明显变化外,其他突变体对石新828和良星99的致病力均明显减弱;5株突变体的抗药性均不能稳定遗传;噻呋酰胺与戊唑醇、井冈霉素、咯菌腈、叁唑酮、丙环唑和多菌灵之间无交互抗性关系。(本文来源于《农药学学报》期刊2014年03期)

牛卫卫,白华,王进文,颜世敢,齐静[9](2013)在《大肠埃希菌过表达lexA基因对恩诺沙星杀菌力和抗药性突变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构建过表达SOS阻遏蛋白编码基因lexA的大肠埃希菌菌株,研究SOS应答对恩诺沙星抗药性突变的影响,并建立SOS应答抑制剂筛选平台。方法构建lexA重组表达质粒pET-22b(+)-lexA,转化大肠埃希菌BL21(DE3)构建重组质粒菌株BL21-lexA,用IPTG诱导BL21-lexA过表达lexA,通过SDS-PAGE和Western blot鉴定LexA蛋白,用荧光定量PCR测定SOS应答基因recA和umuC表达变化;然后用恩诺沙星梯度平板测定恩诺沙星对BL21-unmodified(空质粒菌株)和BL21-lexA的抑菌活性和抗药性突变率。结果重组质粒菌株BL21-lexA在IPTG诱导下过表达LexA,抑制recA和umuC表达,提高了大肠埃希菌对恩诺沙星的敏感性,降低了抗药性突变率。结论通过IPTG诱导BL21-lexA过表达LexA蛋白,能构建稳定的SOS应答抑制模型,用于筛选SOS抑制剂,提高恩诺沙星杀菌力和降低抗药性突变。(本文来源于《中国抗生素杂志》期刊2013年12期)

夏森玉,雷楗勇,金坚,朱瑞宇,段作营[10](2013)在《生防菌盾壳霉抗药性突变菌株的选育》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野生型盾壳霉茵株Coniothyrium minitans JN-CM的紫外诱变,分别获得了抗茵核净茵株UV-D1、UV-D2,抗福美双菌株UV-T和抗异茵脲菌株UV-I突变株。4株抗药茵株经连续10次传代后,具有良好的遗传稳定性。与野生型茵株相比,突变茵株对不同杀茵剂茵丝生长的EC_(50)分别提高了75.43(茵核净)、95.14(茵核净)、125.02(福美双)和13.74(异茵脲)倍,对孢子萌发的EC_(50)分别提高了165.01(茵核净)、475.14(茵核净)、245.67(福美双)和65.84(异茵脲)倍。突变菌株呈现良好的生长繁殖能力、酶学活性及致腐能力,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工业微生物》期刊2013年05期)

抗药性突变株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本研究中,我们设计合成了一系列新型的Type-Ⅰ~(1/2)型ALK抑制剂,他们不仅占据ATP结合口袋,而且改变"DFG"的构象延伸到与ATP口袋毗邻的疏水性口袋。激酶实验和细胞试验中,化合物001-017表现出比已经上市的crizotinib和ceritinib更为显着的抑制活性,并且对ALK的下游通路(AKT和STAT3)也有抑制作用。此外,001-017对L1196M, C1156Y, R1275Q and F1174L ALK相关的病变细胞系有很高的灵敏度。特别地,除了LTK和ROS1,其他33个不同家族的激酶对001-017均没有反应,显示了001-017的高度选择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抗药性突变株论文参考文献

[1].汪汉成,周浩,张之矾,陈兴江,蔡刘体.烟草灰霉病菌嘧菌酯抗药性突变菌株的诱导及其生物学习性分析[J].中国烟草学报.2018

[2].孔晓天,潘培辰,侯廷军,Huidong,Yu,Qinglan,Liu.Type-I~(1/2)型ALK抑制剂采用独特的“DFG-shifted”构象抑制ALK抗药性突变体[C].中国化学会第14届全国计算(机)化学学术会议暨分子模拟国际论坛会议手册.2017

[3].于玉琪,王进安,陈照强,王桂敏,邵强.HIV-1蛋白酶构象变化机制及抗药性突变的影响[C].中国化学会第14届全国计算(机)化学学术会议暨分子模拟国际论坛会议手册.2017

[4].汤谷,姚佳忆,申屠旭萍,俞晓平.几个常用内参基因在淀粉酶产色链霉菌1628抗药性突变株中稳定性的评估[J].中国生物防治学报.2016

[5].于玉琪,王进安,陈照强,王桂敏,邵强.HIV-1蛋白酶构象变化机制及抗药性突变的影响[C].中国化学会第30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二十五分会:化学信息学与化学计量学.2016

[6].王海宁,魏松红,张优,李思博,罗文芳.稻瘟病菌对氯啶菌酯敏感性及抗药性突变体生物学特性研究[C].病虫害绿色防控与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15

[7].王海宁,魏松红,张优,李思博,罗文芳.稻瘟病菌对戊唑醇敏感性分析及抗药性突变体生物学特性研究[C].病虫害绿色防控与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15

[8].齐永志,李海燕,苏媛,甄文超.小麦纹枯病菌对噻呋酰胺的敏感性及抗药性突变体的主要生物学性状[J].农药学学报.2014

[9].牛卫卫,白华,王进文,颜世敢,齐静.大肠埃希菌过表达lexA基因对恩诺沙星杀菌力和抗药性突变的影响[J].中国抗生素杂志.2013

[10].夏森玉,雷楗勇,金坚,朱瑞宇,段作营.生防菌盾壳霉抗药性突变菌株的选育[J].工业微生物.2013

标签:;  ;  ;  ;  

抗药性突变株论文-汪汉成,周浩,张之矾,陈兴江,蔡刘体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