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有机磁性材料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金属-有机框架,复合材料,碳材料,微波吸收
有机磁性材料论文文献综述
李为杰[1](2019)在《金属—有机框架衍生磁性金属/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微波吸收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碳材料具有较低的密度、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和优异的导电性能等优点,因此它是一种潜在的吸波材料。近年来,金属-有机框架(Metal-Organic Frameworks,MOFs)在结构上具有多样性、多孔性、可剪裁性以及超高的比表面积等优异特性,并且研究发现以MOFs为前驱体,在惰性气氛(Ar或N_2)中高温热解可以原位生成磁性金属/碳复合材料。本文利用简单的合成方法(室温老化-高温热解、溶剂热-高温热解)获得了叁种金属-有机框架衍生的磁性金属/碳基复合材料,探究了它们的微波吸收性能和微波吸收机理,为进一步研究以金属-有机框架为前驱体制备微波吸收材料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1)第一章首先利用室温老化获得双金属(Co,Zn)-MOFs前驱体,然后高温热解前驱体制备氮掺杂四氧化叁钴/钴/碳(Co_3O_4/Co/C)磁性复合材料,并采用多种分析技术,系统地研究了所得复合材料的结构、组成、微观形貌、磁性能和电磁参数。结果表明:氮掺杂Co_3O_4/Co/C磁性复合材料具有典型的菱形十二面体结构,较高的磁性能和优秀的微波吸收性能。复合材料碳基体中掺杂了大量的氮原子,钴催化可以原位形成碳纳米管,有利于电磁波的吸收,其最小反射损耗(RL_(min))达到-66.7 dB,有效吸收带宽(RL≤-10 dB,EAB)达到4.2 GHz,厚度(d)为2 mm。最后,还探讨了氮掺杂Co_3O_4/Co/C磁性复合材料的微波吸收机理与材料偶极极化和界面极化效应,电导损耗、介电损耗和磁损耗的协同效应,优异的阻抗匹配和适度的电磁衰减特性等有关。(2)第二章中针对第一章制备的样品存在导电性能较弱的问题制备了氮掺杂钴-碳/多壁碳纳米管(Co-C/MWCNTs)磁性复合材料。首先在双金属MOFs前驱体合成部分加入了不同质量的酸处理后的MWCNTs,利用室温老化获得双金属(Co,Zn)-MOFs/MWCNTs前驱体,随后对前驱体进行高温热解获得氮掺杂Co-C/MWCNTs磁性复合材料。并采用多种分析技术,系统地研究不同酸化处理后的MWCNTs添加量的纳米复合材料的结构、组成、微观形貌、磁性能和电磁参数。结果证明:复合材料表现出类似的更均匀的十二面体形状且随着MWCNTs的添加量增加,MWCNTs缠绕碳骨架,从而将框架串联在一起形成局部导电网络,使得复合材料的导电性能更加优秀,在MWCNTs的添加量为12.5 mg时样品具有最好的微波吸收性能,填充比为25 wt%且d为2.5 mm时,Co-C/MWCNTs(12.5 mg)样品的RL_(min)达到-50.0 dB,EAB为3.6 GHz(8.2-11.8 GHz),覆盖了86%的X波段(8.2-12.4 GHz),材料的偶极极化和界面极化效应,电导损耗、介电损耗和磁损耗的协同效应,优异的阻抗匹配和适度的电磁衰减特性等提高了其微波吸收性能。(3)第叁章中利用溶剂热-高温热解两步法制备了形貌特殊的Fe-MOFs衍生的四氧化叁铁-碳/还原氧化石墨烯(Fe_3O_4-C/RGO)磁性复合材料。首先在Fe-MOFs前驱体合成部分加入了不同质量的氧化石墨烯(GO),利用溶剂热法获得Fe-MOFs/RGO前驱体,随后对前驱体进行高温热解获得Fe_3O_4-C/RGO磁性复合材料。并采用多种分析技术,系统地研究不同GO添加量的纳米复合材料的结构、组成、微观形貌、磁性能和电磁参数。结果表明:Fe_3O_4-C/RGO磁性纳米复合材料具有特殊的菱形八面体形貌,并且具有较高的磁性和优秀的微波吸收性能,GO添加量为80 mg时具有最好的微波吸收性能,该样品在填充比为25 wt%且d为1.61 mm时的RL_(min)达到-49 dB,且当厚度为1.5 mm时,EMB达到了5.4 GHz;此外,改变涂层厚度,对应于不同厚度的最大微波吸收的RL_(min)逐渐出现在不同的频率下,吸收带(≤-10 dB)几乎覆盖了2-16 GHz(S、C、X、Ku波段)的所有波段,并且,可以通过改变涂层厚度可以调节吸收强度。Fe_3O_4-C/RGO磁性复合材料的微波吸收机理可归结为其偶极极化和界面极化效应,电导损耗、介电损耗和磁损耗的协同效应,优异的阻抗匹配和适度的电磁衰减特性等的共同作用。图[52]表[9]参考文献[134](本文来源于《安徽理工大学》期刊2019-06-11)
傅寅旭,费鑫杨,张俊,牛家乐,潘迦明[2](2019)在《磁性有机骨架材料在生物样品前处理中的应用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样品前处理是生物样品分析过程中的重要一环,为了去除基质的干扰、富集微量待测物质,通常需要进行合适、高效的前处理。金属有机骨架(MOFs)和共价有机骨架(COFs)是近年来涌现出的两类新型多功能多孔晶体材料,MOFs和COFs因具有比表面积高、孔隙率大、热稳定性好和功能多样化等特点,以及可与磁固相萃取(MSPE)相结合进行有效应用而备受关注。本综述概述了磁性MOFs和COFs的制备方法,总结了磁性MOFs和COFs作为新型吸附剂在生物样品前处理中的应用。此外,还探讨了未来生物样品前处理过程中磁性MOFs和COFs的不足和发展前景,有望促进以磁性MOFs和COFs为新型吸附剂的MSPE领域研究。(本文来源于《山东化工》期刊2019年11期)
佟瑶[3](2019)在《叁维碳基磁性材料用于痕量残留有机污染物分析检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人们越来越多地关注有机污染物残留给人类健康带来的威胁,因此检测环境水体、食品及食品包装中残留的痕量有机污染物具有重要意义。叁维磁性石墨碳(GC)具有大的π键、高比表面积,对有机物表现出亲和力。此外,磁性材料可以通过外部磁铁分离,有利于材料回收。因此叁维磁性GC作为磁固相萃取(MDSPE)材料成为近年研究热点。本论文构建了Fe_3C/MnO/GC微球、Fe_3O_4@GC亚微米立方块及蛋黄-壳YS-Fe_3O_4@GC亚微米盒子叁种磁性碳材料作为MDSPE吸附剂,结合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别检测痕量的4种除草剂、5种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4种磺胺类抗生素。本论文基本研究工作如下:1、成功地制备了叁维磁性多孔Fe_3C/MnO/GC微球用于对4种除草剂的分析检测。Fe_3C/MnO/GC微球具有大比表面、高孔隙及石墨结构的特征,因此对灭草隆、绿麦隆、阿特拉津和特丁津显示出优异的吸附能力。结合HPLC,以Fe_3C/MnO/GC为MDSPE材料,成功建立了一种高效、快速的分析方法,用于对环境水及果蔬样品中4种痕量除草剂的同时检测。在最优条件下,得到了良好的回收率(78.2-116.2%)、高富集因子(45-50)和良好的精密度(RSD≤10.7%),低的检出限(水样:0.01-0.10μg L~(-1);葡萄样品:0.22-0.87μg kg~(-1);甘薯样品:0.18-0.74μg kg~(-1)),结果令人满意。2、合成了叁维磁性Fe_3O_4@GC亚微米立方块。将低成本的废弃餐巾纸包覆在Fe_2O_3表面并进一步热解得到了Fe_3O_4@GC亚微米立方块,在Fe_3O_4表面原位生成的石墨碳层对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PAEs)具有亲和力。此外,Fe_3O_4优异的磁性满足对材料的快速磁分离及回收。结合HPLC,以Fe_3O_4@GC为MDSPE材料,成功建立了一种高效、快速的分析方法,用于对饮料及饮料瓶中5种痕量PAEs的同时检测。在最优条件下,得到了良好的回收率(80.0-112.8%)、良好的精密度(RSD≤8.8%),低的检出限(饮料样品:0.09-0.28μg L~(-1);塑料瓶样品:0.01-0.03μg g~(-1)),方法可靠。3、合成了叁维蛋黄-壳YS-Fe_3O_4@GC亚微米盒子,它以石墨碳为外壳、Fe_3O_4为磁性核芯,并引入了壳内空腔结构。由于其独特的蛋黄-壳结构,YS-Fe_3O_4@GC亚微米盒子具有大比表面积和高孔隙特征,有利于目标分析物的传质,从而提高吸附效率。结合HPLC,以YS-Fe_3O_4@GC为MDSPE材料,成功建立了一种高效、快速的分析方法,用于对牛奶和肉类样品中4种痕量磺胺(SAs)的同时检测。在最优条件下,得到了良好的回收率(77.2-118.0%)、良好的精密度(RSD≤9.6%),低的检出限(牛奶样品:0.11-0.25μg L~(-1);肉类样品:0.46-2.24μg kg~(-1)),结果令人满意。(本文来源于《辽宁大学》期刊2019-06-01)
鲁海军[4](2019)在《磁性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去除水体中有机污染物的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经济的高速蓬勃发展,环境问题日益凸显,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来的经济增长是不可持续的。经济的发展、物质生活的提高也让人们越来越关注生活质量,其中环境健康也占着相当大的比重。水环境的安全紧密关系着公众安全与健康。然而,工业化的普及,大量的中间物、产品、副产物以及废弃物的泄露、丢弃和排放给水环境带来巨大的挑战,远远超过了水体自净能力。印染废水的排放使得水环境问题日益变得严峻。因此,环境污染控制和修复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着眼于水污染控制和修复问题,立足于用经典的吸附法来去除水体中的有机污染物。吸附法是通过吸附剂与目标污染物的相互作用从而从环境介质中分离出目标污染物的方法。吸附法具有操作简便、设备简单、费用低、无二次污染等优点。吸附剂是吸附法中最为关键的一环,吸附剂的性质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吸附法的去除效率以及操作成本。吸附法中比较关注的叁个因素是饱和吸附量、吸附选择性和吸附剂的分离性能。本文拟从这叁个方面入手,设计与合成新型吸附剂,并应用于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去除。对于新合成的吸附剂,采用一系列的技术对其形貌、结构、表面功能基团、磁性、比表面积等性能进行表征和分析,通过批处理实验的模式去除水体中有机污染物,以评价新型吸附剂的吸附性能和实际应用潜力。本文得到如下结论:1通过溶剂热法、模板法制备了一种具有核-壳结构的磁性纳米材料CoFe_2O_4@vacancy@mSiO_2,并采用多种技术手段对CoFe_2O_4@vacancy@mSiO_2进行物化性能表征。新合成的材料具有核-壳结构和介孔结构,比表面积可达712.49 cm~2/g。对于罗丹明B(RhB)的去除实验研究表明,吸附剂的饱和吸附量可达149.36 mg/g。CoFe_2O_4@vacancy@mSiO_2磁性纳米材料对RhB吸附过程符合Freundlich等温吸附线,说明RhB在CoFe_2O_4@vacancy@mSiO_2磁性纳米材料上的吸附是一种多分子层吸附。吸附动力学过程符合准二级反应动力学模型,并且整个吸附过程是自发、放热和混乱度降低的过程。2以CoFe_2O_4@CNTs为基质,首先进行表面改性以引入氨基,再以甲基丙烯酸羟乙酯为功能单体,以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为交联剂,四溴双酚A(TBBPA)为模板分子制备了新型磁性分子印迹聚合物。模板分子和功能单体之间以非共价键作用相结合,溶剂提取模板分子后得到TBBPA印迹的复合材料CoFe_2O_4@CNTs@PHEMA-MIP。该印迹材料含有大量印迹孔穴,可选择性吸附模板分子。批吸附实验结果表明CoFe_2O_4@CNTs@PHEMA-MIP对TBBPA的最大吸附量可达142.3 mg/g,明显高于未印迹材料(45.6 mg/g)。CoFe_2O_4@CNTs@PHEMA-MIP对TBBPA的吸附平衡符合Langmuir等温线,动力学过程符合准二级反应动力学模型,并且吸附过程是一种自发和吸热的过程。CoFe_2O_4@CNTs@PHEMA-MIP对TBBPA、双酚A(BPA)、4-硝基酚(4-NP)吸附选择性实验显示CoFe_2O_4@CNTs@PHEMA-MIP对TBBPA具有良好的选择性。总之,高的吸附量、明显的选择性、快速动力学以及方便的磁分离等优异特点使CoFe_2O_4@CNTs@PHEMA-MIP可作为一种有效和实际应用潜力的吸附剂用于废水中TBBPA的选择性去除。3采用溶剂法合成CoFe_2O_4,赋予碳纳米管(CNTs)以磁性。在此基础上,以FeCl_3为催化剂,氧化吡咯原位聚合形成聚吡咯高分子薄膜包覆在磁性CNTs上。所制得的CNTs-CoFe_2O_4@PPy用作吸附剂以去除水体中的有机合成染料。与阳离子型染料相比,CNTs-CoFe_2O_4@PPy对阴离子型染料如甲基蓝(MB)、甲基橙(MO)和酸性品红(AF)具有更强的吸附能力。CNTs-CoFe_2O_4@PPy可以在较宽pH(3.0-9.0)范围内有效去除叁种有机染料。CNTs-CoFe_2O_4@PPy对MB、MO和AF的最大吸附量可达137.00、116.06和132.15 mg/g。Langmuir等温线和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可以很好地描述叁种染料在CNTs-CoFe_2O_4@PPy上的吸附平衡和动力学过程。此外,CNTs-CoFe_2O_4@PPy上的CoFe_2O_4不仅作为磁响应介质,还可用作有效的非均相催化剂,可催化PMS产生活性自由基,因而进一步研究了CNTs-CoFe_2O_4@PPy催化PMS降解阳离子型染料亚甲基蓝(MEB)的性能。(本文来源于《兰州大学》期刊2019-06-01)
戚燕[5](2019)在《磁性ZIF-8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在有机污染物吸附中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农药和染料作为两大有机化合物,分别是农业以及食品工业和轻工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物质。随着二者的广泛使用,不可避免地会在食品及水体中造成残留,进而对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因此,开发高效的吸附材料和多残留检测技术显得尤为重要。沸石咪唑酯骨架材料(Zeolitic imidazolate frameworks,ZIFs)作为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etal Organic Frameworks,MOFs)其中的一类,不仅具有MOFs材料的周期性网络结构、比表面积高、孔径大小可调控等优点,还兼具分子筛稳定性高的优势,近年来在有机污染物吸附领域展现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然而,如何获得操作便捷、对小分子捕获能力强的ZIFs吸附剂,仍然是目前有待解决的技术瓶颈。利用功能化手段制备多功能复合ZIFs材料,不仅有利于克服材料自身的缺陷,拓宽其应用范围,还有利于发展新的农药残留检测技术及水体修复技术。本研究以ZIF-8为基础,分别采用不同的合成策略制备了功能化的ZIF-8纳米复合材料,简化了合成条件,提高了材料性能,并采用质谱确证技术和紫外快速检测技术分别研究了其在新烟碱农药、磺酰脲农药的富集检测和染料吸附中的应用。主要内容如下:1.采用原位生成法一步制备了Fe_3O_4/ZIF-8复合材料,并将其作为磁性固相萃取(MSPE)吸附剂应用于新烟碱农药的吸附研究和富集检测。实验结果表明,Fe_3O_4/ZIF-8对噻虫胺、吡虫啉、啶虫脒及噻虫啉的吸附富集能力大于呋虫胺。在最优条件下,建立了水样品中新烟碱类农药的MSPE-HPLC-MS/MS检测方法。该方法快速便捷,具有良好的准确性和精密性。本研究为MOFs材料的磁功能化提供了一种简单且行之有效的方法,同时在农药的多残留检测方面展现出了潜在的应用价值。2.利用原位生长法,制备了具有“半”核壳结构的新型磁性g-C_3N_4/Fe_3O_4@ZIF-8纳米复合材料。实验结果表明,g-C_3N_4/Fe_3O_4@ZIF-8纳米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磁性、热稳定性和高比表面积,与单独的ZIF-8和g-C_3N_4相比,g-C_3N_4/Fe_3O_4@ZIF-8纳米复合材料对磺酰脲农药的吸附能力得到显着提高。进一步将其作为MSPE吸附剂,成功建立了水样品中15种磺酰脲农药的MSPE-HPLC-MS/MS多残留检测方法。该方法灵敏、准确、快速,表明g-C_3N_4/Fe_3O_4@ZIF-8纳米复合材料在农药的分离富集和高通量检测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本研究探索了磁/二维/MOFs复合材料的合成策略,拓宽了MOFs的应用范围,也为磺酰脲农药及其它有机污染物的分离富集和痕量检测提供了新思路。3.通过在制备过程中引入不同量的g-C_3N_4,合成了叁种g-C_3N_4/Fe_3O_4@ZIF-8复合材料,并将其作为吸附剂用于孔雀石绿、罗丹明B、偶氮荧光桃红和皂黄等四种染料的同时吸附。通过对叁种复合材料的表征及其对四种染料吸附特性测定,确定了性能最佳的复合材料。进一步研究了其对四种染料的吸附行为的影响因素、吸附热力学和吸附动力学等。实验结果表明,复合材料对四种染料具有良好的吸附效果,其性能优于单独的g-C_3N_4和ZIF-8,展示了功能化MOFs材料在多种有机染料的同时吸附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科学院》期刊2019-05-01)
吴杰,陈凌,陈群定,陈伟建,林子俺[6](2019)在《基于磁性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表面辅助激光解吸离子化质谱在食用油快速鉴定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羧基化的Fe_3O_4为核,通过室温自组装方法合成了核壳结构的磁性沸石咪唑酯框架-8(Fe_3O_4@ZIF-8)微球。以此为基质,建立了一种基于磁性金属有机框架(Fe_3O_4@MOFs)的表面辅助激光解吸离子化质谱(SALDI-MS)新方法。分别考察了干点法、薄层法、叁明治法3种不同制样方法对质谱检测信号的影响。研究表明,"叁明治"样品制备法具有基质分布均匀、"甜点"效应小、灵敏度高、信号重现性好等优点。以花生油、猪油、菜籽油中的甘油叁酯为研究对象,利用SALDI-MS方法实现了对不同食用油的快速鉴别。与传统MALDI-MS相比,基于Fe_3O_4@ZIF-8的SALDI-MS方法可以获得更丰富的油品成分信息、更好的质量分辨率和更高的检测灵敏度,可成功应用于食用油实际样品的快速鉴定。(本文来源于《分析测试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李智浩[7](2019)在《几种有机半导体材料电子结构、自旋输运和量子磁性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有机半导体材料具有优异的光电性能,同时兼具轻薄、柔软、易加工和生产成本低廉等诸多方面的优点,在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有机场效应管(OFET)和有机光伏太阳能电池(OPVC)等电子学器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另外,由于弱的自旋轨道耦合和超精细相互作用,使得有机半导体材料往往具有出色的自旋扩散能力。基于有机自旋电子学技术,在有机半导体上进行自旋的写入、传输和读出,是一种实现量子计算、量子信息和存储的新思路。因此,研究有机半导体材料多种优异性质背后的物理机制问题,对于提高材料性能和实现材料应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论文主要选取了苝四甲酸二酐(PTCDA)、酞菁铁(FePc)和红荧烯(Rubrene)叁种典型的有机半导体材料,分别对它们的电子结构、磁性以及自旋传输性质进行了研究。首先,我们主要介绍了PTCDA分子壳层电子的激发和退激发过程,利用基于同步辐射的共振光电子能谱(RPES)技术对PTCDA薄膜电子结构进行了研究。根据电子动能对入射光能量的依赖性,对RPES谱图中由二次谐波激发的碳1s信号、共振光电退激发和共振俄歇退激发过程导致的叁种峰结构进行了归属。通过分析发现,由于PTCDA分子轨道空间分布的差异,分子轨道共振增强效应具有光子能量依赖性;同时,高结合能分子轨道(>4.1eV)参与共振俄歇退激发过程。明确RPES实验谱图中各个峰结构的起源有助于准确利用基于RPES的芯能级空穴时钟谱技术定量估算有机分子/电极异质界面处电子从分子未占据轨道到电极导带的超快转移时间。为了研究红荧烯薄膜的自旋输运性质,我们制备Ni_(80)Fe_(20)/Rubrene/Pt叁层膜结构的器件,利用自旋泵浦技术,实现了自旋流向红荧烯层的注入,并在Pt层探测到了逆自旋霍尔电压信号V_(ISHE)。根据V_(ISHE)信号与Rubrene厚度的依赖关系,我们得到了红荧烯的自旋扩散长度约116 nm和自旋弛豫时间约为132±9 nm。进一步地,利用红荧烯载流子迁移率1.76′10~(-6) cm~2/V和公式τ_=λ~2/D,我们估算其自旋弛豫时间为τ=3.8±0.5 ms。该结果克服了自旋阀器件中阻抗不匹配和自旋界面效应的影响,更有效地获得研究了红荧烯的自旋弛豫性质。另外,我们的结果也表明有机半导体/铁磁电极界面对电荷的散射,加剧了电子自旋弛豫过程。因此,调控界面能级排列和自旋界面对于提升电驱动的自旋电子学器件性能具有重要意义。最后,本文介绍了β-FePc单晶材料的磁性方面的研究。β-FePc单晶中自旋量子数S=1的Fe原子沿晶轴b方向排列成一维磁性原子链。通过角度依赖的X射线近边吸收精细结构发现FePc分子在bc面上呈近似站立状态,并且分子之间存在着磁相互作用。通过进一步测量磁场平行和垂直于b轴的磁化率和磁化强度,发现β-FePc单晶具有磁各向异性,链内分子的磁相互作用依赖于磁场方向。进一步分析发现,β-FePc单晶的磁化率可以很好的被一维海森堡反铁磁S=1的平面链理论所描述,在磁场平行和垂直于b轴时的各向异性相互作用分别为D/k_B=67.6 K和D/k_B=116.3 K。并且,我们初步判断随着温度降低至8 K以下,β-FePc单晶会进入S=0的自旋单态。(本文来源于《安徽建筑大学》期刊2019-04-01)
马凯旋[8](2019)在《CoFe_2O_4磁性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对水体中有机污染物的磁固相萃取》一文中研究指出使用现代分析仪器直接检测水体中有机污染物通常具有一定难度,这是由于水体中的有机污染物浓度低、杂质多、基质复杂,因此开发新型的样品前处理技术对水体中有机污染物的分析具有重要意义。磁固相萃取技术由于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萃取效率高、环境友好等优点,已成为有机污染物预处理的重要方法。本文选取水体中拟除虫菊酯类农药、阻燃剂和苯氧羧酸类农药为目标分析物,制备铁酸钴(CoFe2O4)复合材料对其进行磁固相萃取,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进行分析检测。通过电镜(SEM、TEM)、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热重分析-差示扫描量热(TG-DSC)、振动样品磁强计(VSM)、N2吸附和脱附分析对材料结构进行表征,同时考察了外界因素对磁固相萃取效果的影响,在最优条件下,将方法应用到环境水样检测。1.CoFe2O4/PGC复合材料对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的磁固相萃取(1)以葡萄糖为碳源、氯化钠为模板剂,通过固相反应法制备多孔石墨碳包裹铁酸钴(CoFe2O4/PGC)复合材料,并对其结构进行表征。(2)以甲氰菊酯(FPT)、高效氯氟氰菊酯(L-CHT)、S-氰戊菊酯(S-FVL)和联苯菊酯(BFT)为研究对象,研究磁固相萃取过程中材料组成、材料用量、体系pH、洗脱剂、吸附时间、富集因子和材料重复使用性对处理效果的影响。(3)在环境水样检测中,分析物回收率在80.23-110.93%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为 0.19-5.82%。2.CoFe2O4/MIL-101T复合材料对阻燃剂的磁固相萃取(1)采用水热法制备金属有机骨架包裹铁酸钴(CoFe2O4/MIL-101T)复合材料,并对其结构进行表征。(2)以磷酸叁苯酯(TPP)、四溴双酚A(TBBPA)、4-溴联苯醚(BDPE)、4,4’-二溴二苯醚(DBDPE)和4,4'-二溴联苯(DBB)为研究对象,探究磁固相萃取过程中材料组成、材料用量、体系pH、洗脱剂、吸附时间、富集因子和材料重复使用性对处理效果的影响。(3)在环境水样检测中,分析物回收率在81.62-106.99%之间,RSD为0.11-8.66%。3.CoFe2O4/PCPS复合材料对苯氧羧酸类农药的磁固相萃取(1)采用固相反应法以花生壳制备多孔生物炭包裹铁酸钴(CoFe2O4/PCPS)复合材料,并对其结构进行表征。(2)以4-氯苯氧乙酸(4-PA)、2,4-二氯苯氧乙酸(2,4-D)和2,4-滴丙酸(2,4-DP)为研究对象,考察磁固相萃取过程中材料组成、材料用量、体系 pH、洗脱剂、吸附时间和富集因子对处理效果的影响。(3)在环境水样检测中,分析物回收率在75.22-94.66%之间,RSD为0.08-3.70%。(本文来源于《南京师范大学》期刊2019-03-31)
周世玉[9](2019)在《磁性纳米材料固相萃取及液-液多相萃取技术在生物样品有机有害物质检测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霉菌毒素和生物胺作为有机有害物质广泛存在生物样品中,由于这些物质含量极低,生物样品基质复杂,导致有机有害物的分析检测难度增加。消费者一旦食用受霉菌毒素和生物胺污染的产品,将危害健康安全。本文以霉菌毒素和生物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检测的方法,通过样品前处理技术的优化,研究霉菌毒素多相萃取的性能和探究磁性固相萃取生物胺的相互作用。分别建立了中药霉菌毒素的与金枪鱼中生物胺的分析方法。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采用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紫外荧光检测器串联检测,建立同时分析8种霉菌毒素的的分析方法,以甲醇-乙腈-0.5%醋酸水溶液叁元流动相体系洗脱,8种毒素在2.500~250.0μg/L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检测限范围在0.3189~4.688μg/L之间,使用该检测方法测定黑豆、黑芝麻、莲子中的霉菌毒素,其中黑豆和莲子中检出黄曲霉毒素AFB_1,含量分别为3.9μg/kg和2.6μg/kg。2、采用乙腈/硫酸铵/水构建双水相萃取体系,结合分散液-液微萃取技术对中药材进行样品前处理,研究了萃取条件对霉菌毒素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实验优化萃取条件。结果表明双水相体系乙腈质量分数为34%,硫酸铵质量分数为22%,体系pH为6,萃取温度为40℃,超声萃取时间为10 min;分散液液微萃取以0.7mL叁氯甲烷为萃取剂,1mL乙腈作分散剂时萃取性能最佳,富集倍数在2.64~8.10之间。各种毒素回收率在88.2%到99.0%之间。利用该方法萃取莲子、黑豆、黑芝麻、南杏仁、荔枝,其中莲子、黑豆、荔枝检测有黄曲霉毒素AFB_1,平均含量分别为2.9μg/kg,3.5μg/kg和4.4μg/kg,荔枝中还有AFB_2检出,平均含量为2.6μg/kg,其余样品未检出霉菌毒素。3、采用丹磺酰氯衍生-反相液相色谱法,以甲醇-乙腈-水溶液叁元流动相体系梯度洗脱,缩短分析时间至45 min,提高检测灵敏度;改进终止剂氨水反应时间为20 min时,建立9种生物胺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在0.1~10 mg/L的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检测限范围在0.0026~0.026 mg/L,该方法应用于金枪鱼生物胺的检测,生物胺含量范围在0.01090~1.405 mg/kg,RSD在2.3%~3.4%之间。4、采用超声辅助共沉淀法制备Fe_3O_4,在超声频率20 KHz,功率140 W,60℃下制得Fe_3O_4粒径大小为204±19 nm;修饰后Fe_3O_4-SiO_2粒径大小为439.8±23.4 nm,二氧化硅层约200 nm。研究了Fe_3O_4-SiO_2的吸附性能以及不同浓度盐酸的洗脱,结果表明由正硅酸甲酯合成的Fe_3O_4-SiO_2,在50℃,pH=10的碱性条件下吸附效果除章胺以外,其余8种生物胺吸附率均在85%以上;5 mol/L盐酸洗脱效果最佳,洗脱率在80%以上,方法富集倍数在5左右。该方法应用于金枪鱼生物胺的检测,含量范围在0.01080~1.321 mg/kg,RSD在3.2%~5.3%之间。5、采用3-氨基丙基叁乙氧基硅烷(APTES)和戊二酸酐与磁性材料反应,在Fe_3O_4-SiO_2上进行表面修饰,制备了羧基功能化磁性纳米材料并用于固相萃取章胺,结合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金枪鱼中章胺的含量。200 mg制得的Fe_3O_4-SiO_2-COOH磁性纳米材料对章胺吸附率提高到75.27%,将该方法用于实际金枪鱼样品检测,回收率提高到86.23%。(本文来源于《广东药科大学》期刊2019-03-16)
王延萍[10](2019)在《功能化磁性共价有机框架材料的制备及其座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共价有机框架(COFs)是由有机构建单元通过共价键连接形成的晶形多孔骨架材料,其具有大的比表面积、良好的稳定性和表面易于官能团化等特点。将COFs的优点与具有超顺磁性和生物相容性的磁性纳米粒子相结合,制备新型的磁性COFs复合材料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近年来,磁性COFs材料在分离科学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本文以磁性COFs材料为基质,采用合成后修饰将特定的官能团引入COFs结构中,从而制备出功能化的磁性COFs吸附剂,并研究了吸附剂的吸附性能。主要内容包括:(1)首先将氨基功能化COFs包覆在Fe_3O_4纳米粒子表面,得到磁性COFs。之后通过合成后修饰将叁种苯硼酸衍生物(2-醛基苯硼酸、3-吡啶硼酸和4-醛基苯硼酸)键合于磁性COFs表面,制备了叁种磁性COFs基硼酸亲和吸附剂。采用扫描电镜(SEM)和热分析仪等方法对所制备的纳米粒子进行表征,并将其用于顺式二羟基化合物的分离富集。通过对比叁种吸附剂的吸附效果,发现2-醛基苯硼酸修饰的磁性COFs材料(Fe_3O_4@COF@2-FPBA)对多巴胺和邻苯二酚的吸附效果最佳,吸附容量分别为1037和693.5μmol g~(-1),进一步将Fe_3O_4@COF@2-FPBA吸附剂用于尿样中单胺类神经递质化合物(MNTs)的分离富集。在最佳吸附条件下,该吸附剂对5种MNTs的线性范围在2-200 ng mL~(-1)之间,对加标尿样中MNTs的回收率为86.3-115%,日内和日间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小于14%。表明本实验建立的分析方法具有回收率高,灵敏度好的优点,可成功用于尿样中MNTs的检测。(2)以磁性COFs材料为基质,采用合成后修饰将不同分子量的聚乙烯亚胺(PEI)聚合物接枝到磁性COFs表面,得到磁性COFs亲水性吸附剂。采用扫描电镜(SEM)、红外光谱(FT-IR)和元素分析仪等表征手段对制备的材料进行表征。该吸附剂具有良好的磁响应和亲水性,同时测定了吸附剂于不同乙腈比例下对极性分析物(核苷类、单胺类神经递质化合物和氨基酸)的吸附性能。其中乙腈比例为99%时,PEI(Mw=600)接枝的磁性COFs(Fe_3O_4@COF@PEI-600)对不同分析物的吸附效果较好。(本文来源于《西北大学》期刊2019-03-01)
有机磁性材料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样品前处理是生物样品分析过程中的重要一环,为了去除基质的干扰、富集微量待测物质,通常需要进行合适、高效的前处理。金属有机骨架(MOFs)和共价有机骨架(COFs)是近年来涌现出的两类新型多功能多孔晶体材料,MOFs和COFs因具有比表面积高、孔隙率大、热稳定性好和功能多样化等特点,以及可与磁固相萃取(MSPE)相结合进行有效应用而备受关注。本综述概述了磁性MOFs和COFs的制备方法,总结了磁性MOFs和COFs作为新型吸附剂在生物样品前处理中的应用。此外,还探讨了未来生物样品前处理过程中磁性MOFs和COFs的不足和发展前景,有望促进以磁性MOFs和COFs为新型吸附剂的MSPE领域研究。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有机磁性材料论文参考文献
[1].李为杰.金属—有机框架衍生磁性金属/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微波吸收性能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9
[2].傅寅旭,费鑫杨,张俊,牛家乐,潘迦明.磁性有机骨架材料在生物样品前处理中的应用进展[J].山东化工.2019
[3].佟瑶.叁维碳基磁性材料用于痕量残留有机污染物分析检测研究[D].辽宁大学.2019
[4].鲁海军.磁性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去除水体中有机污染物的性能研究[D].兰州大学.2019
[5].戚燕.磁性ZIF-8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在有机污染物吸附中的应用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9
[6].吴杰,陈凌,陈群定,陈伟建,林子俺.基于磁性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表面辅助激光解吸离子化质谱在食用油快速鉴定中的应用[J].分析测试学报.2019
[7].李智浩.几种有机半导体材料电子结构、自旋输运和量子磁性的研究[D].安徽建筑大学.2019
[8].马凯旋.CoFe_2O_4磁性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对水体中有机污染物的磁固相萃取[D].南京师范大学.2019
[9].周世玉.磁性纳米材料固相萃取及液-液多相萃取技术在生物样品有机有害物质检测中的应用[D].广东药科大学.2019
[10].王延萍.功能化磁性共价有机框架材料的制备及其座用[D].西北大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