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循环喷油量波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柴油机,高压共轨系统,油量波动,键合图
循环喷油量波动论文文献综述
白云,兰奇,沙浩男,范立云,马修真[1](2019)在《高压共轨系统循环喷油量波动交互作用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电控喷油器参数变化影响高压共轨系统循环喷油量稳定性,从而影响柴油机工作的一致性和可靠性。本文中基于键合图理论建立了共轨管-高压油管-电控喷油器数值模型,与试验测量结果对比表明该模型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利用试验设计方法制定了试验研究方案,得到了循环喷油量波动响应面模型,并证明了该模型能准确预测循环喷油量波动。基于响应面方法分析了参数间交互作用对循环喷油量波动的影响,研究表明进油节流孔直径与喷孔直径、进油节流孔直径与针阀升程、喷孔直径与控制阀复位弹簧预紧力、喷孔直径与针阀升程、控制阀复位弹簧预紧力与针阀升程间交互作用对系统循环喷油量波动有显着影响,为高压共轨系统数值建模和优化设计提供了理论指导。(本文来源于《汽车工程》期刊2019年11期)
白云[2](2017)在《高压共轨燃油系统循环喷油量波动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高压共轨系统作为当前最先进的燃油喷射系统可以实现喷油压力、喷油定时及喷油规律的柔性控制,循环喷油量波动特性直接影响其所匹配柴油机性能的稳定性和工作的可靠性。由于高压共轨燃油系统的机、电、液多物理场耦合特性,参数间交互作用对循环喷油量波动影响显着且规律复杂,这种循环喷油量波动降低了系统的生产一致性和产品合格率。多次喷射时循环喷油量波动降低了柴油机经济性、振动和噪声的控制稳定性,对于装有后处理装置的柴油机,多次喷射循环喷油量波动导致排气温度不稳定,降低了催化剂的转换效率,使柴油机排放一致性下降。因此,保证循环喷油量一致性,减小循环喷油量波动,是当前高压共轨燃油系统亟需解决的技术难题。本文采用数值模拟与试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针对高压共轨燃油系统循环喷油量波动影响因素、喷油器入口压力波动特性和多次喷射循环喷油量波动特性进行了深入研究,从而提出了循环喷油量波动修正控制策略,并通过分析系统状态矩阵秩的变化规律和特征值分布规律,揭示了喷油稳定性的本质规律。研究工作将为高压共轨燃油系统的优化设计和循环喷油量波动控制提供技术支撑,对推进自主知识产权的柴油机电控燃油系统开发具有重要理论和实际意义。论文主要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工作:为揭示高压共轨燃油系统单次喷射循环喷油量波动影响因素,研究参数间交互作用对循环喷油量的显着性影响,建立了共轨管-高压油管-电控喷油器多物理场耦合数值模型,推导得出了系统状态方程,采用D-最优设计方法制定试验设计方案,得到了不同参数因子水平下循环喷油量波动响应值,应用偏最小二乘回归方法得到了循环喷油量波动回归模型,通过对模型进行检验和评价,证明了该回归模型具有良好的优度且对循环喷油量波动预测准确性高,对该模型各因子项在95%置信水平上进行显着性分析,得出了对循环喷油量波动影响显着的影响因素,并深入分析了不同参数间交互作用对循环喷油量波动的显着影响。为减小压力波动以降低多次喷射循环喷油量波动,探索多次喷射循环喷油量波动修正控制策略,针对压力波动特性,研究了特性参数对喷油器入口压力波动的影响规律和作用机理。针对压力波动影响下的多次喷射循环喷油量波动特性,分别研究了预主喷射和主后喷射时主喷油量与后喷油量波动规律,揭示了两种多次喷射模式下循环喷油量波动机理。通过研究阻尼孔对单次喷射特性及多次喷射时循环喷油量波动的影响,证明了在共轨管上安装阻尼孔可以降低压力波动幅值,从而减小多次喷射时后次喷射油量波动。根据机械振动系统和液压系统相似性原理,将高压油路等效为在水平光滑平面上做往复直线运动的无阻尼二自由度弹簧-质量自由振动系统,得到了不同轨压下预主喷射时主喷油量波动频率,以相对阻尼系数、轨压、预主喷射间隔及主喷油脉宽四个特性参数作为输入变量,以修正脉宽为输出变量,提出预主喷射时主喷油量波动补偿修正策略,试验研究表明所提出的修正策略可以有效降低多次喷射时循环喷油量波动,修正后最大主喷油量平均波动减小了 37.96%。为进一步揭示高压共轨燃油系统喷油稳定性的本质规律,通过对系统进行线性化处理,得出了不同喷射模式下喷油过程中不同典型工况点的状态矩阵,得到了不同区间内状态矩阵秩变化规律,利用李雅普诺夫方法分析了喷油过程中状态矩阵特征值在复平面的分布。(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程大学》期刊2017-03-01)
马修真,田丙奇,范立云,宋恩哲,刘洋[3](2015)在《电控喷油器参数对高压共轨系统循环喷油量波动影响的量化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电控喷油器参数对高压共轨系统循环喷油量波动的影响,利用AMESim仿真平台建立了电控高压共轨喷油系统数值仿真模型,并通过在高压共轨系统试验台上试验,验证了仿真模型的准确性。接着在此基础上对循环喷油量波动进行分析,揭示了喷油器参数对循环喷油量波动的影响规律。最后进行了量化分析,得到了喷油器参数变化引起的循环喷油量波动百分比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衔铁残余气隙、电磁阀预紧力、出油孔直径、进油孔直径、针阀预紧力和针阀升程是影响高压共轨系统循环喷油量的主要电控喷油器参数,在不同的轨压和喷油脉宽下,这些参数的变化引起的循环喷油量波动百分比分别为5.0%~16.8%、7.8%~26.2%、14.1%~22.9%、17.0%~23.3%、7.5%~33.2%和0~21.8%。(本文来源于《汽车工程》期刊2015年01期)
田丙奇,马修真,范立云,宋恩哲,王昊[4](2013)在《高压共轨喷油系统循环喷油量波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系统参数对高压共轨喷油系统循环喷油量稳定性的影响机理及变化规律,在AMESim仿真平台上建立了高压共轨喷油系统的数值仿真模型,通过仿真分析研究了回油压力、电磁阀复位力、控制阀杆升程、出油孔直径、进油孔直径、针阀升程、针阀预紧力和喷油器流量系数在全工况平面内所引起的循环喷油量波动变化规律,得出系统参数对循环喷油量波动的影响在小喷油脉宽下更为明显.结果表明,回油压力、控制阀杆升程、出油孔直径、进油孔直径、针阀升程和喷油器流量系数为影响循环喷油量波动的关键系统参数.该研究可为优化高压共轨喷油系统参数、提高系统工作一致性和稳定性提供理论借鉴.(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期刊2013年05期)
田丙奇[5](2011)在《电控单体泵喷油系统全工况循环喷油量波动的量化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电控单体泵是能够满足当前柴油机排放法规的时间控制式电控喷油系统,其循环喷油量的波动直接影响着系统的稳定性和一致性。研究电控单体泵在全工况平面内循环喷油量的波动特性,揭示影响循环喷油量稳定性的关键系统参数,对优化电控单体泵喷油系统,提高其性能的一致性,具有重要意义。在AMESim环境下建立了电控单体泵喷油系统仿真模型,利用在油泵试验台上测取的试验数据对仿真模型进行了标定,对比试验数据,标定后模型的最大误差小于6.6%,具有较高的准确度,能够满足对电控单体泵喷油系统进行准确仿真分析的要求。在全工况范围对循环喷油量波动进行量化分析,得出不同参数对循环喷油量波动影响的百分比量化指标,低压供油压力、凸轮形线速率、控制阀杆升程、喷油器针阀升程、喷油器开启压力和喷油器流量系数是影响循环喷油量稳定性的六个关键参数。应用试验设计的思想,采用面中央合成设计的响应面方法,对循环喷油量波动进行相关性分析,研究全工况平面内无交互作用和交互作用条件下的一次,二次因子与循环喷油量相关性的变化规律。得出无交互作用下,低压供油压力、凸轮形线速率、控制阀杆升程、喷油器开启压力、喷油器针阀升程和喷油器流量系数与循环喷油量的相关性最显着;有交互作用下,参数自身交互作用的二次因子,是二次因子中的主要影响因子,凸轮形线速率与不同参数间交互作用的二次因子是二次因子中的次要影响因子。电控单体喷油系统循环喷油量受各种参数及参数间复杂交互作用的影响,表现出复杂的非线性特性。(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程大学》期刊2011-01-14)
范立云,朱元宪,隆武强,宋厚杭,余泽[6](2008)在《电控组合泵循环喷油量波动的量化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AMESim软件建立仿真模型,通过与试验数据对比,验证了仿真模型能够准确预测系统各工况的喷射特性参数。通过仿真模型对低压供油压力、凸轮型线速度、柱塞配合间隙、峰值控制电流、衔铁残余气隙、阀芯配合间隙、阀芯升程、喷油器开启压力、流量系数和针阀升程等参数的波动对循环喷油量波动的影响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得出各种参数对循环喷油量波动影响的百分比量化指标:随着凸轮转速从500 r/min增加到1 300 r/min,喷油器特性参数影响从44%减小到34%,阀芯特性参数影响从20%增大到35%,柱塞特性参数影响从32%减小到19%,低压供油特性参数影响从4%增大到12%。并且根据试验设计的方法,考虑交互作用,进行了各种因数与循环喷油量之间的相关性分析,得出了各种因数和循环喷油量之间的相关系数,表明不但参数的单因数和循环喷油量有相关性,参数交互作用因数和循环喷油量也有相关性。(本文来源于《内燃机学报》期刊2008年03期)
循环喷油量波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高压共轨系统作为当前最先进的燃油喷射系统可以实现喷油压力、喷油定时及喷油规律的柔性控制,循环喷油量波动特性直接影响其所匹配柴油机性能的稳定性和工作的可靠性。由于高压共轨燃油系统的机、电、液多物理场耦合特性,参数间交互作用对循环喷油量波动影响显着且规律复杂,这种循环喷油量波动降低了系统的生产一致性和产品合格率。多次喷射时循环喷油量波动降低了柴油机经济性、振动和噪声的控制稳定性,对于装有后处理装置的柴油机,多次喷射循环喷油量波动导致排气温度不稳定,降低了催化剂的转换效率,使柴油机排放一致性下降。因此,保证循环喷油量一致性,减小循环喷油量波动,是当前高压共轨燃油系统亟需解决的技术难题。本文采用数值模拟与试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针对高压共轨燃油系统循环喷油量波动影响因素、喷油器入口压力波动特性和多次喷射循环喷油量波动特性进行了深入研究,从而提出了循环喷油量波动修正控制策略,并通过分析系统状态矩阵秩的变化规律和特征值分布规律,揭示了喷油稳定性的本质规律。研究工作将为高压共轨燃油系统的优化设计和循环喷油量波动控制提供技术支撑,对推进自主知识产权的柴油机电控燃油系统开发具有重要理论和实际意义。论文主要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工作:为揭示高压共轨燃油系统单次喷射循环喷油量波动影响因素,研究参数间交互作用对循环喷油量的显着性影响,建立了共轨管-高压油管-电控喷油器多物理场耦合数值模型,推导得出了系统状态方程,采用D-最优设计方法制定试验设计方案,得到了不同参数因子水平下循环喷油量波动响应值,应用偏最小二乘回归方法得到了循环喷油量波动回归模型,通过对模型进行检验和评价,证明了该回归模型具有良好的优度且对循环喷油量波动预测准确性高,对该模型各因子项在95%置信水平上进行显着性分析,得出了对循环喷油量波动影响显着的影响因素,并深入分析了不同参数间交互作用对循环喷油量波动的显着影响。为减小压力波动以降低多次喷射循环喷油量波动,探索多次喷射循环喷油量波动修正控制策略,针对压力波动特性,研究了特性参数对喷油器入口压力波动的影响规律和作用机理。针对压力波动影响下的多次喷射循环喷油量波动特性,分别研究了预主喷射和主后喷射时主喷油量与后喷油量波动规律,揭示了两种多次喷射模式下循环喷油量波动机理。通过研究阻尼孔对单次喷射特性及多次喷射时循环喷油量波动的影响,证明了在共轨管上安装阻尼孔可以降低压力波动幅值,从而减小多次喷射时后次喷射油量波动。根据机械振动系统和液压系统相似性原理,将高压油路等效为在水平光滑平面上做往复直线运动的无阻尼二自由度弹簧-质量自由振动系统,得到了不同轨压下预主喷射时主喷油量波动频率,以相对阻尼系数、轨压、预主喷射间隔及主喷油脉宽四个特性参数作为输入变量,以修正脉宽为输出变量,提出预主喷射时主喷油量波动补偿修正策略,试验研究表明所提出的修正策略可以有效降低多次喷射时循环喷油量波动,修正后最大主喷油量平均波动减小了 37.96%。为进一步揭示高压共轨燃油系统喷油稳定性的本质规律,通过对系统进行线性化处理,得出了不同喷射模式下喷油过程中不同典型工况点的状态矩阵,得到了不同区间内状态矩阵秩变化规律,利用李雅普诺夫方法分析了喷油过程中状态矩阵特征值在复平面的分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循环喷油量波动论文参考文献
[1].白云,兰奇,沙浩男,范立云,马修真.高压共轨系统循环喷油量波动交互作用分析[J].汽车工程.2019
[2].白云.高压共轨燃油系统循环喷油量波动特性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7
[3].马修真,田丙奇,范立云,宋恩哲,刘洋.电控喷油器参数对高压共轨系统循环喷油量波动影响的量化分析[J].汽车工程.2015
[4].田丙奇,马修真,范立云,宋恩哲,王昊.高压共轨喷油系统循环喷油量波动研究[J].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2013
[5].田丙奇.电控单体泵喷油系统全工况循环喷油量波动的量化分析[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
[6].范立云,朱元宪,隆武强,宋厚杭,余泽.电控组合泵循环喷油量波动的量化分析[J].内燃机学报.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