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7-1(CD80)基因修饰自体肿瘤细胞疫苗联合全身性白细胞介素2治疗转移性肾癌患者的I期临床试验

B7-1(CD80)基因修饰自体肿瘤细胞疫苗联合全身性白细胞介素2治疗转移性肾癌患者的I期临床试验

一、B7-1(CD80)基因修饰的自身肿瘤细胞疫苗与全身作用白介素-2联合用于转移性肾癌患者的一期临床试验(论文文献综述)

司怡然[1](2021)在《超声介导的物理损伤技术激活机体免疫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及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背景:随着对免疫学及肿瘤发病机制的逐步深入探讨,肿瘤免疫治疗已转变成为当前重要的研究手段之一。肿瘤疫苗属于免疫治疗的范畴,近年来在临床前研究和临床研究领域均获得诸多优秀的成果。本研究采用肿瘤细胞裂解物(Tumor cell lysates,TCL)联和佐剂建立肿瘤疫苗,拟探讨其在黑色素瘤中发挥出的潜在免疫激活及抑制肿瘤的作用,并为后续研究做好理论铺垫。材料与方法:我们采用超声破碎仪制备B16F10黑色素瘤TCL,并使用台盼蓝染色明确其活性。24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四组,分别予PBS、IL-2、TCL及TCL+IL-2皮下注射,每周1次,共3周,第4周对侧植瘤,观察小鼠的出瘤时间及肿瘤大小。并连续采集小鼠外周血行CD4+T及CD8+T细胞的流式动态分析,并采用流式及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脾脏及肿瘤组织中CD4+T及CD8+T细胞的表达。结果:TCL+IL-2组小鼠经预防性免疫后,出瘤时间明显延迟(p=0.034),肿瘤体积(p=0.023)及瘤重(p=0.0015)也显着小于对照组。流式检测结果提示TCL+IL-2组及单用TCL组小鼠,外周血CD8+T细胞较对照组上升(p=0.0016,p=0.012)。TCL+IL-2组的CD4+T细胞在植瘤后较对照组有所下降(p=0.0089)。脾脏及肿瘤组织中CD4+T及CD8+T细胞与外周血中的表达趋势相同。结论:TCL佐以IL-2可以有效激活机体免疫,预防小鼠黑色素瘤发生并遏抑肿瘤的生长。背景:近年来,新材料技术和医学影像学迅猛发展,新型物理治疗方式成为肿瘤治疗的又一重要策略。超声微气泡物理治疗技术是一种无创的物理治疗手段。相变纳米粒在外界超声干预下,发生液气相变从而导致细胞原位损伤。本研究拟探讨超声联合相变纳米粒的物理治疗方式在乳腺癌中的作用及激活免疫的相关机制研究。材料与方法:制备氟碳脂质纳米粒(Lipid Fluorocarbon Nanoparticles,LIP-PFH纳米粒),使用马尔文粒径及电位检测设备测试其理化特性,并使用共聚焦拍摄手段明确4T1乳腺癌细胞对其吞噬作用。通过CCK-8实验,凋亡及周期实验分析低强度聚焦超声(Low-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LIFU)联合纳米粒的物理治疗技术在体外的抑瘤作用。建立Balb/c乳腺癌小鼠移植瘤模型,进一步证实该种物理治疗的体内抑瘤作用,并通过肺转移灶的H&E染色,初步提示对远处转移的作用。流式细胞术监测小鼠外周血、脾脏及肿瘤组织中CD4+T,CD8+T细胞的改变,明确治疗后对机体免疫的影响。进行免疫原性细胞死亡标记物的检测,及DC细胞成熟度的流式分析,以研究潜在的免疫机制,并用缺乏免疫功能的裸鼠实验再次证实。结果:LIFU联合LIP-PFH纳米粒的物理治疗手段,在体外和体内实验中均看到有效抑制4T1细胞的增殖,并促进其凋亡,并且在体内动物实验中初步看到对远处肺转移也具有抑制作用。外周血,脾脏和肿瘤组织中CD4+T和CD8+T细胞亚群比例在该种物理治疗后显着增加,表明该种治疗技术有效增强了乳腺癌细胞中的抗肿瘤免疫应答。免疫原性细胞死亡标记物(ATP,高迁移率族蛋白B和钙网蛋白)以及DC细胞成熟度的流式分析表明,超声联合纳米粒的物理治疗技术可通过诱导4T1乳腺癌细胞发生免疫原性细胞死亡,介导DC成熟明显增加,以进一步促进细胞毒性T细胞比例的增多,增加肿瘤组织中T淋巴细胞的浸润。裸鼠实验进一步验证了该种作用机制。结论:超声联合相变纳米粒的物理治疗可以有效增强乳腺癌细胞的抗肿瘤免疫反应,改善其免疫原性,为未来提高乳腺癌免疫治疗疗效提供潜在的研究方向。

蔡鸿超[2](2021)在《宫颈鳞癌HPV特异性免疫反应及PD-1/PD-L1表达与临床预后和分子特征的相关性分析》文中认为

李田宽[3](2020)在《协同功能微泡构建及其在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的应用》文中指出研究背景:在世界范围内,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是排在第一位,肺癌的主要类型是非小细胞肺癌(NSCLC)。以PD1/PD-L1等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目前已成为肺癌治疗领域最热门的抗肿瘤药物,ICIs通过降低肿瘤细胞免疫逃逸能力而治疗肿瘤。大量的临床试验结果显示免疫疗法已经成为与化疗、放疗等同样有效的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手段,ICIs已被NCCN指南推荐为晚期肺癌的一线治疗方法。临床证据表明,化疗药物联合PD1/PD-L1检查点抑制剂的治疗效果优于单一药物治疗。然而,除了PD1/PD-L1检查点抑制剂的心脏毒性外,联合用药还会加重血液学毒性、肝毒性和神经毒性。因此,需要适当的给药系统来减少这两种药物的不良影响。本课题中,我们首先合成了在DTX的磷脂微泡,并在微泡表面连接anti PD-L1抗体,主动和被动靶向作用下,化疗药物在肿瘤细胞内内大量富集,促进肿瘤细胞凋亡并抑制跨越肿瘤细胞周期;在皮下瘤模型的基础上,我们建立了小鼠肺内肿瘤模型,验证了在低频超声的作用下,新型多功能微泡对小鼠肺部原位肿瘤的治疗效果。我们构建了肺癌不完全消融皮下瘤模型,将微泡用于微波不完全消融后的残余病灶的治疗,验证了此协同功能超声微泡对于微波不完全消融后残余病灶的控制效果和作用机制。第一部分协同功能微泡构建及其对肺癌细胞的作用目的:构建负载多西他赛(DTX)和anti-PD-L1 mAb的协同功能磷脂微泡(PDMs)并研究该微泡对肺癌细胞的杀伤作用。方法:通过薄膜水化法制备了负载多西他赛和anti-PD-L1 mAb的磷协同功能磷脂微泡。通过电镜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对微泡的形态进行观察,通过马尔文激光粒度分析仪检测粒径和Zeta电位,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检测微泡中的多西他赛包封率及载药率。我们同时检测了多西他赛的释放曲线,并对微泡的在体外和体内的成像能力进行了检测。通过微泡溶血实验和小鼠生化指标评估了微泡的生物安全性。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并流式细胞仪检测了,负载anti-PD-L1 mAb微泡对肺癌细胞的摄取药物的影响。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了鼠源的LLC细胞、人源的NCI-H460、NCI-1299和A549细胞表面的PD-L1的表达情况,通过CCK-8方法检测了微泡对几种细胞肺癌细胞的杀伤作用与PD-L1表达的关系。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了微泡促进LLC肿瘤细胞凋亡的能力和细胞周期抑制能力。结果:负载多西他赛和anti-PD-L1 mAb的协同功能磷脂微泡具有较好的形态,粒径666.4±35.9 nm,包封率为57.34±2.61%,载药率为4.45±0.91%。超声作用下,微泡内的多西他赛释放速度明显提高,在微泡外连接anti-PD-L1 mAb对多西他赛的药物释放没有影响。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显示荧光标记抗体的结合在微泡表面。超声成像下微泡有较好的增强效果,增强效果不受搭载药物和抗体的影响。体外实验证明微泡不会产生溶血效应,微泡对小鼠的生化指标无明显影响,对重要器官无明显损害。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和流式细胞术显示载有anti-PD-L1抗体的微泡能促进肺癌细胞对药物的吸收,低频超声击破微泡可以进一步增加肺癌细胞对药物的吸收。CCK-8实验显示负载了anti-PD-L1 mAb的微泡对肿瘤细胞增殖的抑制能力与肿瘤细胞表面PD-L1表达呈正相关,而低频超声辐照则增强了对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流式检测了微泡对肿瘤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显示超声辐照联合anti-PD-L1 mAb使肺癌细胞总凋亡比例最高,同时,anti-PD-L1 mAb的靶向作用和低频超声辐照可以增强多西他赛对肿瘤细胞周期的抑制作用。结论:通过薄膜水化法合成的负载多西他赛和anti-PD-L1 mAb的协同功能磷脂微泡具有较好的成像能力,在低频超声作用下可以迅速释放药物,具有较好的生物安全性。该微泡可以促进肺癌细胞对药物的吸收,负载多西他赛和anti-PD-L1 mAb的磷脂微泡对肿瘤细胞增殖有更强的抑制作用,在低频超声作用下能促进肺癌细胞的凋亡并能更好的抑制细胞周期。第二部分协同功能微泡(PDMs)对肺癌模型的治疗效果评价目的:建立小鼠肺癌皮下瘤模型及原位瘤模型,评估协同功能微泡对两种肺癌模型的治疗治疗效果。方法:建立小鼠肺癌皮下瘤模型,在微泡上搭载亲脂荧光探针DiR,分别标记多西他赛微泡(DMs),载多西他赛和anti-PD-L1 mAb的协同功能微泡(PDMs),对比不同方法下(游离的DiR、DiR-DMs或DiR-PDMs经尾静脉注射,DiR-PDMs联合低频超声)在肿瘤部位的富集情况,评估了协同功能磷脂微泡超声击破后在药物肿瘤部位的富集能力,并通过活体成像对富集DiR的重要器官的进行成像观察组织分布。采用对照组(注射PBS)、Free DTX(注射游离DTX溶液)、Free combo(注射游离DTX和anti-PD-L1 mAb)、DMs、PDMs,协同治疗组(PDMs+US)不同治疗方法对小鼠皮下瘤模型进行治疗,观察了小鼠的体重、肿瘤大小、生存期差异,对肿瘤标本进行TUNEL和免疫组化染色(CD31、Ki67)、检测了肿瘤样本中CD4+、CD8+T淋巴细胞的改变,通过western blot方法对肿瘤组织中Cleaved-caspase 3、Cleaved-caspase 8、Cleaved-caspase 9,通过ELISA方法对TNF-α,TGF-βand VEGF进行了检测。在DSA引导下经过肺穿刺建立了小鼠肺肺内肿瘤模型,采用上述不同方案进行治疗,通过CT进行随访,观察肿瘤体积、小鼠体重、生存期的变化。结果:与游离DiR和DiR-DMs相比,DiR-PDMs在体内和体外的肿瘤组织中均表现出增强的信号,而在低频超声下这种信号强度进一步增强。DiR-PDMs联合低频超声在第1小时即可是肿瘤内达到最大药物浓度,单纯DiR-PDMs注射药物浓度在第6小时达到最大值,游离DiR和DiR-DMs在肿瘤内的富集程度始终较低。在皮下瘤模型中,PDMs联合US照射组的存活率最高,且对肿瘤生长抑制效果最好,单独使用PDMs的治疗效果优于自由药物组合,排在第二位。协同治疗比化疗有更明显的疗效,DMs对肿瘤体积抑制和生存率的治疗效果略有改善,组间体重差异不明显。在肿瘤组织免疫组化染色中,联合治疗组中TUNEL凋亡率最高,CD31、Ki67最低。PDMs联合US照射组肿瘤样本中浸润的CD4+、CD8+T细胞比例和数量最多,凋亡通道蛋白cleaved-caspase 3、cleaved-caspase 8、cleaved-caspase 9表达也最高。同时,PDMs联合US照射组有最高的TNF-α和最低的TGF-β、VEGF。通过CT评估,结果显示联合治疗组有最低的肿瘤生长速度,最长的生存期和最好的生存状态。结论:皮下瘤模型显示,协同功能磷脂微泡联合超声可以促进药物更快地在肿瘤富集并获得最高的药物浓度,产生最好的治疗效果。该治疗方案在,肺内肿瘤模型中也能起到同样的治疗效果。第三部分协同功能微泡(PDBMs)对肺癌不完全消融模型的治疗效果评价目的:建立小鼠肺癌不完全消融模型,评估协同功能微泡对肺癌不完全消融模型的治疗效果。方法:通过薄膜水化法制备了负载多西他赛、Bindarit和anti-PD-L1 mAb的磷协同功能磷脂微泡(PDBMs)。通过电镜、紫外光谱仪检测了微泡的形态、光谱等指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测试了微泡中的多西他赛、Bindarit的包封率和载药率。通过动物生化指标和重要脏器的HE染色切片评估了微泡的生物安全性。采用45°C 15min为不完全微波消融组(iMWA),65°C 15min为完全消融组,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了微波消融+PDBMs对肺癌细胞凋亡的影响。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和流式细胞术检测了微波消融+PDBMs对肺癌表达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CCL2、MCP-1)、钙网蛋白(CRT)、PD-L1的影响。将微波消融+PDBMs治疗后的肺癌细胞与DC细胞在Transwell小室内孵育,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微波消融+PDBMs治疗后的肺癌细胞对小鼠骨髓来源DC细胞(BMDCs)活化的影响。将微波消融+PDBMs治疗后的肺癌细胞、BMDCs、T淋巴细胞共同孵育,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Ki67和Granzyme B评价T淋巴细胞的增殖能力和杀伤能力。通过标本、活体肿瘤探索了构建不完全消融的微波参数。构建小鼠肺癌不完全消融模型并随机分为五组:对照组(Control),不完全消融组(iMWA),iMWA+DTX组,iMWA+Bindarit组,iMWA+PDBMs,随访肿瘤体积、计算生存时间并检测肺转移灶的数量。将组织标本通过TUNEL染色评价治疗不同方法对肿瘤凋亡的影响,通过Ki67染色评价肿瘤组织内的增殖能力。通过流式细胞术评价肿瘤组织内CD4+和CD8+T细胞比例,以及Treg细胞的比例。检测肿瘤组织内TGF-β、VEGF、IL-10细胞因子的水平。结果:我们成功合成了负载多西他赛、Bindarit和anti-PD-L1 mAb的磷协同功能微泡。电镜下微泡呈现规则的圆形,紫外光谱显示PDBMs的波形,HPLC检测结果显示PDBMs中DTX的包封率为35.56±5.86%,载药率为4.25±0.67%,Bindarit的包封率为37.85±6.75%,载药率为4.67±0.53%。经尾静脉注射PDBMs每七天一次,总共五次,生化指标随访均在正常范围内,心、肝、脾、肺、肾HE染色未见异常。完全消融组(c MWA)促进肺癌细胞凋亡的作用最强,iMWA、iMWA+DTX组、iMWA+Bindarit组和iMWA+PDBMs引起肺癌细胞总凋亡比例在40%50%之间。将干预后的各组通过共聚焦显微镜和流式细胞术检测CCL2表达,结果显示,c MWA组最弱,iMWA组较对照组CCL2表达上升,iMWA+DTX组与对照组无明显统计学差异,在Bindarit的作用下iMWA+Bindarit组和iMWA+PDBMs的CCL2表达下降。通过共聚焦和流式细胞术对治疗后肺癌细胞检测发现不完全消融后肺癌CRT表达上升,DTX、Bindarit和anti-PD-L1 mAb对CRT表达无明显影响,不完全消融、DTX、Bindarit对肺癌细胞表达PD-L1无明显影响。在对DC活化检测方面,iMWA+PDBMs组DC激活比例增加,同时DC的IL-12p70分泌也相应增加;在T淋巴细胞活化方面,iMWA+PDBMs相较其他组可以增强CD8+T细胞的增殖能力和Granzyme B的表达量。我们建立了不完全消融模型,五组治疗方案中,iMWA+PDBMs可以明显降低消融后肿瘤生长速度,延长生存期,减少转移结节数目。消融后肿瘤组织TUNEL染色和Ki67免疫组化结果显示,iMWA+PDBMs组肿瘤内比例最高,增殖能力最弱。对肿瘤组织进行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iMWA+PDBMs组CD4+和CD8+T细胞比例上升,其中CD8+T细胞上升更明显,Treg比例下降。对肿瘤内细胞因子检测显示,微波消融后TGF-β、VEGF上升,协同微泡治疗后肿瘤内TGF-β、VEGF、IL-10下降。结论:协同功能微泡PDBMs具有很好的生物安全性,协同功能微泡可以抑制肺癌细胞CCL2的表达,提高DC细胞和T淋巴细胞的活化比例,降低肺癌不完全消融灶的生长速率和肺转移灶数量并延长小鼠的生存期。协同功能微泡PDBMs对肺癌消融后的治疗具有很高的潜在应用价值。

贾秉洁[4](2020)在《肾癌相关性抑郁的相关因素及中医证候分布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背景及目的近年来,恶性肿瘤的发病率逐年增长,其带给人们的困扰和伤害,亦在逐年增加。虽然随着医疗水平不断提升,手术、放化疗以及靶向、免疫治疗显着提高了肿瘤患者生存率,但是临床缺乏对肿瘤患者心理层面的关注,肿瘤并发抑郁症的比例较高,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国外恶性肿瘤患者并发抑郁的比例约为3.7%~66%,而国内高达25%~80%。抑郁状态可使患者生存期下降10%~20%左右,甚至成为一些恶性肿瘤患者死亡的直接原因。而西医药物治疗因其副作用、耐药等问题临床应用受限。中医药参与的综合治疗是我国肿瘤治疗的优势与特色,研究证实,中医药治疗能够缓解恶性肿瘤相关性抑郁(Cancer Related Depression,以下简称CRD)症状,显着提高患者生存质量,部分治疗手段可延长患者生存期。因此针对CRD的中医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和远大前景。近几年肾癌在我国的发病率增长迅速,约为2.5%,跃居泌尿生殖系统肿瘤第二位,且发病年龄有年轻化趋势,近几年靶向、免疫治疗药物研究突飞猛进,为肾癌患者带来希望,生存期明显延长,有研究证实肾癌病人平均生存率可达40个月,无进展生存期长达27个月,与其他类型肿瘤一样,治疗方式和生存期改善的同时,肿瘤治疗过程中诸多相关因素给肾癌患者的身体与心理均带来巨大的压力,肾癌相关性抑郁的发病问题更加突出。肾癌患者的生存质量需引起相关重视。目前有关肺癌、乳腺癌、胰腺癌等恶性肿瘤相关性抑郁的研究已取得一定进展,国内外尚缺乏对肾癌相关抑郁的关注和研究。另外国内有关CRD的中医治疗主要集中在同种药物或同组穴位上,而辨证论治是中医治疗的重要原则,遵循此原则治疗CRD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中医优势,如果借助于传统中医理论与方法,即辨证论治治疗,将肿瘤患者群体归纳证候分型以有针对性的干预和治疗,对易感体质人群进行早期筛查,中医早期干预,调整脏腑功能的失调,改善体质状态,可以为肾癌抑郁的早期防治与干预,提供有益的思路与切入点。因此总结出肿瘤相关性抑郁的中医证型十分必要。导师在深入挖掘传统中医体质辨证基础上,尤其强调体质因素对肾癌相关性抑郁发病与预后的基础性作用,主张体质辨证与病、证、症辨治相结合,实践证明在缓解肾癌抑郁的症状,提高肾癌患者生活质量方面,显示出一定的治疗优势。体质内虚,在一定程度决定肾癌抑郁的易感性,“两虚相得,乃客其形”,若脏腑营卫表里冲和,气血调畅,则无积聚之弊,所谓“五脏元真通畅,则真气从之,病安从来”。本研究通过对肾细胞癌(以下简称肾癌)并发抑郁的发生率、相关危险因素以及中医证候分型进行研究,比较肾癌抑郁与非抑郁患者的中医证候类型差异,为肾癌相关性抑郁的辨证分型、中医药辨治肾癌的中医病机理论与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提供理论与临床数据依据。方法收集的病例为2017年12月1日-2019年12月31日在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初次就诊于导师门诊及肿瘤科病房治疗且符合纳排标准的肾癌患者142例。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患者需填写健康问卷抑郁自评量表(PHQ-9)、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D)和肾癌患者证候资料收集表,将信息录入Excel表建立数据库,使用SPSS 20.0软件包处理分析所收集的数据。结果1本研究调查的142例肾癌患者中,84例并发抑郁,发病率为59.15%。其中轻度抑郁患者36人(占25.35%);中度抑郁患者27人(占19.01%);中重度抑郁患者14人(占9.86%);重度抑郁患者7人(占4.93%)。2在肾癌相关因素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中,年龄(P=0.003,0R=1.869,95%CI[1.234,2.831])、既往病史(P=0.000,0R=7.864,95%CI[3.032,20.396])、个人月收入(P=0.001,0R=4.264,95%CI[1.884,9.651])与抑郁发生倾向呈正相关;是否手术(P=0.007,0R=0.248,95%CI[0.091,0.678])、知情情况(P=0.016,0R=0.231,95%CI[0.071,0.759])与抑郁发生倾向呈负相关。3本研究中肾癌并发抑郁的中医证候分型研究结果如下:阳虚证(占66.67%)、痰凝证(占53.57%)、湿阻证(占52.38%)、气滞证(占50.00%)、气虚证(占48.81%)、血瘀证(占28.57%)、血虚证(占19.05%)、阴虚证(占10.71%)、津亏证(占8.33%)、精亏证(占7.14%)、血寒证(占5.95%)、实寒证(占2.38%)、水停证(占2.38%)、饮停证(占2.38%)、气逆证(占1.19%),无实热证、血热证;肾癌非抑郁患者的中医证候分型的结果为:阳虚证(占75.86%)、痰凝证(占53.45%)、气虚证(占51.72%)、湿阻证(占44.83%)、血瘀证(占32.76%)、气滞证(占27.59%)、血虚证(占15.52%)、津亏证(占10.34%)、阴虚证(占8.62%)、精亏证4例(占6.90%)、水停证(占5.17%)、饮停(占3.45%)、血寒证(占3.45%)、实热证(占1.72%)、气逆证(占1.72%)、血热证(占 1.72%)、实寒证(占 1.72%)。4肾癌抑郁组与非抑郁组在气滞证上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余证型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 肾癌相关性抑郁的发生与年龄、手术、个人月收入、知情情况呈负相关,与既往史呈正相关;肾癌相关抑郁发病率较高,以轻、中度抑郁为主。2 肾癌相关性抑郁的患者证候分布以阳虚证、痰凝证、湿阻证、气滞证为主,其中以阳虚证患者最多,气滞证与肾癌抑郁的发病存在一定相关性,肾癌抑郁组较非抑郁患者气滞证患者比例更多。

常小峰[5](2019)在《射频消融联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晚期肾癌及其影像学评价》文中研究说明第一部分 射频消融联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肾癌对转移瘤的作用研究目的射频消融在“减瘤”的同时能够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因而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之间存在潜在的协同作用。本实验拟建立小鼠双侧胁腹部皮下肾肿瘤模型,射频消融治疗一侧肿瘤并联合应用PD-1抑制剂,观察两者联合应用对另一侧模拟转移瘤的作用。同时,探究射频消融联合PD-1抑制剂在晚期肾癌中的协同作用机制,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基础。材料和方法构建BALB/c小鼠双侧胁腹部皮下肾肿瘤模型,将建模成功的小鼠根据预定方案进行随机分组。小鼠左侧胁腹部肿瘤接种后14日左右,肿瘤体积达到约500 mm3,对随机分配到射频消融组和联合治疗组的小鼠左侧肿瘤进行射频消融治疗,联合治疗组予以腹腔注射200μg抗PD-1单克隆抗体,每三天注射一次,共三次,动态测量右侧皮下肿瘤的大小,观察小鼠治疗后饮食、活动、体重等情况。采用流式细胞术、酶联免疫吸附试验、酶联免疫斑点试验、蛋白印迹实验等方法检测小鼠外周血、脾脏、肿瘤引流淋巴结及肿瘤细胞内细胞因子等表达情况。选取RFA联合抗PD-1单抗治疗组中观察结束时存活并且“转移瘤”对治疗完全反应的小鼠,进行肿瘤激发试验,观察联合治疗的免疫记忆效应。结果射频消融后两周,切取对侧肿瘤组织,行Western blot分析,结果显示,射频消融能够上调肿瘤细胞PD-L1的表达(P<0.001),射频消融治疗组远隔部位肿瘤的PD-L1水平约为对照组的1.5倍。与对照组相比,序贯治疗和同时治疗均能明显抑制远隔部位肿瘤的生长(P<0.001),序贯治疗组的完全反应率为62.5%(5/8),同时治疗组的完全反应率为50.0%(4/8)。与对照组、手术切除组以及IgG2b组相比,单用PD-1抑制剂虽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肿瘤生长,但是与单独应用射频消融类似,该抑制作用并不明显,肿瘤仍呈持续生长状态,当PD-1抑制剂与射频消融联合应用时,可明显抑制对侧肿瘤的生长(P=0.0023)。射频消融联合PD-1抑制剂依赖于CD8+T细胞发挥协同抗肿瘤作用。联合治疗可大大增加肿瘤引流淋巴结内成熟树突状细胞的比例。射频消融联合PD-1抑制剂能够明显增加Th1细胞的比例(15.67%±0.81%,P<0.0001),约为对照组的1.5倍,同时降低Th2细胞的比例(1.60%±0.05%,P=0.0001),联合治疗组Th1/Th2的比值较对照组明显增加(9.81±0.34,P<0.0001),约为对照组的两倍。射频消融联合PD-1抑制剂能够在单一PD-1单抗治疗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远隔部位肿瘤内IFN-g+CD8+TILs和TNF-a+CD8+TILs的比例,IFN-g+CD8+TILs的比例为3.83%(±0.12%),约为对照组的8倍(P<0.0001),TNF-a+CD8+TILs的比例为1.60%(±0.06%),约为对照组的4倍(P<0.0001)。联合治疗不仅能明显增加肿瘤内淋巴细胞的浸润,而且能降低肿瘤浸润调节性T细胞(CD4+CD25+Foxp3+)的比例(3.83%(±0.13%),P<0.0001),CD4效应T细胞、CD8+T细胞与调节性T细胞的比值分别约为对照组的5倍和4倍(P<0.0001)。肿瘤激发试验结果显示,射频消融联合PD-1抑制剂能够诱导机体产生肿瘤抗原特异性CD8+T细胞免疫反应,并且存在免疫记忆效应。结论射频消融联合PD-1抑制剂在毁损原发肿瘤病灶的同时,增强全身抗肿瘤免疫反应,进而抑制远隔部位病灶的生长。射频消融能够增加肿瘤细胞表面PD-L1的表达,射频消融联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能够促进肿瘤引流淋巴结内树突状细胞成熟,增强机体Th1型免疫反应,增加远隔部位肿瘤内肿瘤浸润淋巴细胞的数目,上调效应T细胞与调节性T细胞的比值,同时诱导机体产生持久的肿瘤特异性抗肿瘤免疫反应。第二部分 射频消融联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晚期肾癌并抑制肿瘤转移的机制研究目的通过建立小鼠原位肾肿瘤及肺脏模拟转移瘤模型,观察射频消融治疗肾脏肿瘤并联合不同作用机制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对肺脏模拟转移瘤的作用,探究不同的联合治疗策略,寻找最优联合方案,提高联合治疗效果,并降低全身毒副反应。材料和方法:构建BALB/c小鼠原位肾肿瘤及肺脏模拟转移瘤模型,将建模成功的小鼠根据预定方案进行随机分组,小鼠左侧肾肿瘤接种后10日左右,对随机分配到RFA组和联合治疗组的小鼠左侧肾肿瘤进行射频消融治疗。根据预定实验方案,每只小鼠予以腹腔注射200μg抗PD-1单克隆抗体(或200μg抗CTLA-4单抗,或两者联合应用),剂量减半组则注射100μg上述单抗,每三天注射一次,共三次,动态测量体重变化并观察小鼠生存状态。采用称重法及HE染色,评估不同治疗组肺脏的病灶。结果通过肾脏包膜下以及尾静脉注射肾癌Renca细胞,成功构建小鼠原位肾癌及模拟肺转移瘤动物模型。当射频消融联合两种不同作用机制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时,可进一步延长小鼠生存时间,该组小鼠生存时间为(40.63±4.34)天,较射频消融联合单一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组延长约10天(P<0.0001)。通过称量肺脏的重量来评估联合治疗对肺部转移瘤的控制效果,结果显示,射频消融联合双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能够明显抑制小鼠肺部肿瘤病灶的形成,该组小鼠肺脏平均重量为(0.24±0.05)克,明显小于其他各治疗组小鼠肺脏的重量(P<0.0001)。射频消融联合低剂量双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能够显着延长生存时间,该组小鼠平均生存时间为(39.75±5.01)天,与射频消融联合常规剂量双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比并无显着差异(P=0.714)。同时,射频消融联合低剂量双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能够抑制肺脏转移瘤的形成,该组小鼠肺脏平均重量为(0.27±0.05)克,与射频消融联合常规剂量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比并无显着差异(P=0.302)。应用较低剂量的双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既能有效抑制肿瘤生成,延长生存时间,又能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论射频消融联合双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可增强机体抗肿瘤免疫反应,抑制肿瘤转移,延长生存时间;射频消融与低剂量双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之间仍然具有协同作用,并不降低联合治疗的效果,且理论上讲,该联合策略可降低治疗相关的不良反应。第三部分 生物发光成像监测射频消融联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晚期肾癌疗效的研究目的采用Renca-Luc2-GFP细胞建立小鼠原位肾肿瘤及肺脏模拟转移瘤模型,通过生物发光成像监测射频消融联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治疗效果,评估生物发光成像用于早期、实时、动态、非侵入性评价射频消融联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疗效的可行性。材料和方法体外扩增稳定表达绿色荧光蛋白和荧光素酶的小鼠肾癌细胞(Renca-Luc2-GFP),倒置荧光显微镜观察肿瘤细胞绿色荧光的表达情况,生物发光成像检测荧光素酶的活性。通过细胞增殖实验、划痕实验及趋化运动实验等评估肿瘤细胞的增殖、迁移和趋化运动能力。分别采用Renca-Luc2-GFP细胞和Renca细胞构建原位肾肿瘤模型,比较两种细胞在小鼠体内的致瘤性。通过肾脏包膜下注射Renca-Luc2-GFP细胞,构建原位肾脏肿瘤模型,建模后10日行肾肿瘤射频消融,分别进行生物发光成像和磁共振成像评估早期治疗效果。构建上述原位肾脏肿瘤模型,建模后10日从尾静脉注射肿瘤细胞,构建模拟肺转移肿瘤模型,次日行肾肿瘤射频消融,于射频消融后1、4、7日予腹腔注射200mg PD-1单抗,每隔3日行生物发光成像,动态监测射频消融联合PD-1单抗的治疗效果。结果将处于对数生长期的Renca细胞和Renca-Luc2-GFP细胞分别置于倒置显微镜下观察,两者形态学方面无明显差异,对照Renca细胞未见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而Renca-Luc2-GFP细胞上可见较强的绿色荧光。Renca-Luc2-GFP细胞的生物发光强度与细胞数成正相关(R2=0.9981)。双报告基因转染并不影响肿瘤细胞的增殖、迁移和趋化运动能力。小动物生物发光成像系统可稳定检测到荧光素酶在小鼠体内稳定表达,随着肿瘤的生长,表达荧光素酶的面积逐渐增大,所检测到的荧光光子数也逐渐增多。于建模后第7日,采用小动物7.0T磁共振对原位肾脏肿瘤进行成像,Renca-Luc2-GFP细胞和Renca细胞均能在小鼠肾脏生长,成功构建肿瘤模型,且肿瘤大小无明显差异。单一射频消融后,原肾脏肿瘤区域生物发光强度明显减弱,但一周后可检测到较强的生物发光信号,并随时间推移而增加,且肺部生物发光信号强度也逐渐增强。而射频消融联合PD-1抑制剂治疗后,肾脏和肺部生物发光信号强度增加缓慢,且明显弱于单一射频消融组。上述结果显示,生物发光成像可用于动态监测射频消融联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后原发病灶的残留以及远处转移病灶的生长情况。结论采用Renca-Luc2-GFP细胞可成功构建小鼠原位肾癌及模拟肺转移肿瘤模型,为研究肿瘤联合免疫治疗策略提供了新型的工具。生物发光成像能够无创、实时、动态地评估肿瘤治疗过程中原发病灶残留和远处转移病灶的发生、发展情况,可用于动态监测射频消融联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晚期肿瘤的效果。

张正[6](2019)在《PD-1抗体和外泌体激活的树突状细胞联合治疗前列腺癌的实验研究》文中认为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a)是发达国家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前列腺癌一旦发生转移,患者的预后会非常差。发生转移的患者接受内分泌治疗(Androgen deprivation therapy,ADT)后通常效果显着,但最终因生化复发发生疾病进展,变为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Castration-resistant prostate cancer,CRPC),大部分前列腺癌相关的死亡都发生在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阶段。在众多的针对前列腺癌的治疗中,免疫治疗已逐渐成为一种完善的治疗手段,诸如重组病毒肿瘤疫苗PROSTVAC、肿瘤疫苗Sipuleucel-T以及免疫检查点抑制剂(PD-1,CTLA-4等)被证明可以有效的延长前列腺癌患者的总体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OS)。以肿瘤相关抗原为基础的融合蛋白作为抗原的肿瘤疫苗,如Sipuleucel-T虽然能有效的提升患者的总体生存率,但是针对疾病进展的作用有限。同时单一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前列腺癌治疗中效果也较为局限。因此,一方面寻找肿瘤特异性的新型抗原,高效率地促使树突状细胞摄取并提呈给T细胞,从而产生有效并且特异性强的抗肿瘤免疫反应十分重要;另一方面,前列腺癌的肿瘤疫苗联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不仅可以招募肿瘤特异性毒性T细胞,还能够增加T细胞的效应功能,因此在提高前列腺癌治疗效果方面展现出巨大的潜力。本研究旨在探索前列腺癌细胞来源的外泌体(Tumor cell derived-exosomes,TEX)能否作为新型抗原,刺激并激活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 pulsed with TEX,DC-TEX),将其作为肿瘤疫苗观察其在体外和体内杀伤肿瘤细胞的效果,同时针对PD-1/PD-L1这条耗竭T细胞功能的通路,引入PD-1抗体,分别在体内和体外水平评估其是否能够提高DC-TEX治疗前列腺癌的效果,为两种不同机制的免疫治疗联合应用提供理论支持。目的:1.分离肿瘤细胞的外泌体,在体外和体内水平探讨DC-TEX的抗肿瘤免疫效果;2.在体外和体内水平验证PD-1抗体是否能够增强DC-TEX治疗前列腺癌的效果。方法:1.利用超速离心的方法分离肿瘤细胞分泌的外泌体,通过Western blot、透射电镜以及纳米颗粒跟踪分析技术(Nanoparticle Tracking Analysis,NTA)鉴定外泌体,分析其性征及特点,并通过荧光染色技术观察其能否被树突状细胞摄取,并通过流式细胞术、ELISA实验以及细胞毒性实验来确定DC-TEX的活化情况和T细胞杀伤肿瘤细胞情况;2.通过Western blot和流式细胞术分析肿瘤细胞PD-L1的表达情况以及T细胞表面PD-1表达情况,通过细胞毒性实验以及ELISA实验探索PD-1抗体是否能够逆转DC-TEX激活的CD8+T细胞因表达PD-1受体而导致耗竭的状态;3.通过移植瘤块的方式建立经济、快速成瘤的野生型C57/BL6小鼠皮下前列腺肿瘤模型,体内水平通过观察及测量小鼠肿瘤体积、重量、生长速率以及生存率来评估DC-TEX和PD-1联合DC-TEX的治疗效果,流式细胞术以及免疫组化实验验证DC-TEX募集和活化T细胞的能力以及对全身免疫系统的影响,通过ELISA评估活化T细胞的功能状态。结果:1.成功分离出前列腺癌细胞分泌的外泌体,并通过Western blot、透射电镜以及NTA技术验证其形态、大小以及分子标记物符合外泌体特征,并且富含多种前列腺癌免疫相关的抗原;2.DC2.4细胞能够成功摄取TrampC1分泌的外泌体,并能促进DC2.4细胞的活化,活化的DC-TEX能够促进幼稚的T细胞转化成细胞毒性T细胞,具有较强的靶向杀伤肿瘤细胞的能力;3.证实前列腺癌细胞以及前列腺癌组织中表达PD-L1,在体外实验中,通过流式细胞术、ELISA实验以及细胞毒性试验证明DC-TEX联合PD-1抗体能够逆转DC-TEX激活的CD8+T细胞因表达PD-1受体而导致耗竭的状态;4.成功建立C57/BL6小鼠的皮下前列腺癌模型,发现DC-TEX联合PD-1抗体组能够有效的延长小鼠的生存期,小鼠肿瘤生长速率明显减缓,体积明显下降,通过流式细胞术、免疫组化和ELISA实验发现全身免疫系统处于激活状态。结论:1.外泌体激活的树突状细胞对比肿瘤裂解物,具有更强的抗肿瘤免疫效果;2.PD-1抗体能够增强DC-TEX杀伤肿瘤的效果,PD-1联合DC-TEX能起到协同抗肿瘤作用,对于提高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预后具有很大的潜力。

许璐[7](2019)在《芹黄素通过免疫调控抑制黑色素瘤的作用与机制研究》文中提出恶性黑色素瘤(Malignant melanoma,MM)是皮肤肿瘤中侵袭性最强,致死率最高的恶性肿瘤。早期黑色素瘤可以通过手术切除,患者5年生存率可以达到95%,但是晚期或手术不可切除的黑色素瘤仍然是目前黑色素瘤治疗的巨大挑战。2011年以前,化疗和靶向治疗是治疗晚期黑色素瘤的主要手段,由于受到靶点和毒副作用的限制,仍然仅对40%-50%的黑色素瘤患者有效。近年来,随着对免疫治疗研究的不断深入,晚期黑色素瘤治疗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免疫治疗不受肿瘤突变情况的影响,其治疗效果主要取决于患者自身的免疫状态。并且,黑色素瘤具有较高的免疫原性,肿瘤细胞周围存在着丰富的免疫细胞,免疫治疗能更有效的激活宿主免疫系统,发挥杀伤肿瘤细胞的作用,因此认为免疫治疗可能是治疗晚期黑色素瘤最有前景的治疗手段。目前应用于临床的免疫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肿瘤疫苗、细胞因子、溶瘤病毒、过继性细胞免疫治疗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其中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pilimumab、nivolumab和pembrolizumab在晚期黑色素瘤免疫治疗中取得了备受瞩目的治疗效果,成为了人类治疗肿瘤的一个里程碑。目前研究结果表明,阻断PD-L1/PD-1途径可以显着增强机体抗肿瘤免疫应答,是治疗晚期恶性黑色素瘤的重要靶点。由于PD-L1同时表达于肿瘤细胞和APC中,以PD-L1为靶点可以在T细胞激活的初始阶段和效应阶段同时发挥抗肿瘤免疫应答,同时临床研究结果也提示抗PD-L1单抗相比于抗PD-1单抗表现出更持久的应答率和更低的毒副作用,认为PD-L1可能是治疗晚期黑色素瘤更有效的免疫治疗靶点。但是,目前应用于临床治疗的免疫抑制剂仍缺乏较高的特异性,药物的毒副作用以及昂贵的治疗费用也限制了他们的应用,所以,寻找和开发天然的、低毒性药物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一直以来,天然植物及其提取物被作为非常重要的治疗药物在肿瘤治疗中被广泛研究,表现出较低的毒副作用,易于获得且价格低廉。其中,天然可食用的小分子黄酮类化合物表现出显着的生物学活性,具有低毒性和不诱导突变的生物学特征,在抗肿瘤治疗中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芹黄素(Apigenin,APG),主要存在于蔬菜、水果和饮品中,作为经典的黄酮类化合物在肿瘤治疗中被广泛研究,研究表明其在多种肿瘤类型,包括黑色素瘤中可以发挥抗肿瘤作用。近年来,多项研究表明芹黄素对宿主免疫具有调节作用,可以通过调节宿主免疫应答,发挥抗肿瘤作用。本研究中我们首次发现芹黄素可以通过调节机体免疫来抑制黑色素瘤生长,芹黄素通过同时抑制黑色素瘤细胞和树突状细胞中PD-L1的表达,发挥双重作用恢复和增强机体抗肿瘤免疫应答。因此,本研究阐明了芹黄素抗肿瘤作用的一个新的方向,这可能对治疗恶性黑色素瘤具有潜在的临床意义。实验一程序性死亡配体-1在黑色素瘤细胞中的表达实验目的:研究PD-L1在人黑色素瘤细胞系中的表达水平以及肿瘤微环境中各种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对其表达的影响。实验方法:选取7种经典的人黑色素瘤细胞系,利用Western bolt检测黑色素瘤细胞系PD-L1表达水平,选取PD-L1高表达细胞系用于后续实验;选择在肿瘤微环境中对机体免疫发挥调节作用的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作用于A375细胞系,利用Western bolt检测各种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对PD-L1表达的影响;选取对PD-L1有调节作用的因子,应用Western bolt技术进一步验证其对PD-L1的诱导作用。结果:Western bolt结果表明在黑色素瘤细胞系中PD-L1的表达水平由高至低依次为 RPMI-7951、A2058、A375、MeWo、SK-MEL-3、G361、SK-MEL-28,我 们选取 PD-L1表达水平高的RPMI-7951、A2058和A375细胞系进行后续实验;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诱导实验结果表明IFN-γ在A375细胞系中可以显着上调PD-L1的表达,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并且进一步的Western bolt结果显示,IFN-γ同样也可以在其他黑色素瘤细胞系中上调PD-L1的表达。结论:PD-L1在黑色素瘤细胞中广泛表达;IFN-γ诱导的PD-L1上调在黑色素瘤免疫逃逸中起到重要作用;PD-L1在黑色素瘤免疫治疗中起到重要作用。实验二芹黄素通过抑制黑色素瘤PD-L1的表达发挥免疫调节作用实验目的:研究黄酮类化合物在体外和体内对黑色素瘤中PD-L1表达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进而明确其对T细胞免疫应答功能的影响。实验方法:利用细胞增殖实验和流式细胞术检测黄酮类化合物对黑色素瘤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的影响;应用免疫荧光和凋亡试剂盒检测黄酮类化合物对黑色素瘤细胞凋亡的影响;芹黄素和姜黄素处理IFN-γ诱导后的黑色素瘤细胞系,通过Western bolt和免疫荧光技术检测其对黑色素瘤细胞PD-L1表达的影响;为了进一步探究芹黄素和姜黄素对黑色素瘤细胞膜表面PD-L1表达的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术进行检测PD-L1的膜表达水平;应用Western bolt检测STAT1和p-STAT1水平,明确芹黄素和姜黄素影响PD-L1表达的作用机制;应用T细胞杀伤实验,细胞毒性实验和IL-2 ELISA试剂盒检测黄酮类化合物处理黑色素瘤细胞后T细胞对其杀伤的敏感性;应用C57BL/6小鼠建立B16-F10黑色素瘤动物模型,评估黄酮类化合物在体内对黑色素瘤的生长和免疫系统的影响。结果:黄酮类化合物在体外抑制黑色素瘤的生长并且促进黑色素瘤细胞凋亡;黄酮类化合物抑制IFN-γ诱导的PD-L1在细胞内和细胞膜上的表达,并且芹黄素的抑制作用更为显着;芹黄素和姜黄素通过抑制STAT1的磷酸化进而抑制诱导性PD-L1的表达;芹黄素和姜黄素通过抑制A375细胞PD-L1表达增强了 T细胞杀伤肿瘤细胞的能力并且促进T细胞增殖;在体内,芹黄素同样表现出对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并且促进T细胞向肿瘤组织浸润。结论:芹黄素通过抑制黑色素瘤细胞PD-L1表达,恢复和增强T细胞杀伤黑色素瘤细胞的能力,促进淋巴细胞向黑色素瘤组织浸润,通过发挥免疫调节作用进而抑制黑色素瘤的生长。实验三芹黄素通过抑制宿主树突状细胞PD-L1表达发挥抗黑色素瘤免疫调节作用实验目的:研究芹黄素对树突状细胞PD-L1表达的影响及其对宿主免疫的调节作用。实验方法:分离黄酮类化合物治疗后小鼠脾脏中的树突状细胞,应用Western bolt检测PD-L1的表达;分离人外周血单核细胞中的树突状细胞,用黄酮类化合物处理成熟的树突状细胞,Western bolt检测PD-L1的表达;从人外周血单核细胞中分离DC和CIK,体外诱导其成熟,将黄酮类化合物处理后的DC与CIK共培养杀伤黄酮类药物处理的A375细胞,应用克隆形成和细胞毒性实验检测其对肿瘤细胞的杀伤能力。结果:Western bolt结果表明,黄酮类药物可以显着抑制小鼠和人外周血树突状细胞PD-L1表达,芹黄素表现出更显着的抑制作用;克隆形成和细胞毒性实验结果表明DC可以增强CIK杀伤肿瘤细胞的能力;黄酮类化合物处理的DC细胞与CIK共同培养,可以增强DC-CIK杀伤黑色素瘤细胞的能力,芹黄素表现出更强的促进作用。结论:芹黄素抑制小鼠和人外周血树突状细胞PD-L1表达,与CIK共同培养在T细胞激活的初始阶段增强宿主免疫进而增强机体杀伤黑色素瘤细胞的能力。

罗利华[8](2019)在《光热免疫治疗载体的构建及其抗肿瘤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癌症由于其较低的治愈率是导致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造成癌症治愈率低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其难以在早期被诊断,大多数癌症在发现时已处于中晚期,该时期癌症的一个主要特点是癌细胞从原发部位向周围组织发生浸润弥散,或通过淋巴、血液循环向远端组织发生转移。这些特点导致人们无法对癌症病患实施有效的手术治疗;而放化疗对机体的毒副作用与其诱导肿瘤产生的耐药性,也使得传统治疗手段难以发挥预期的效果。因此,探索一种针对转移瘤的有效治疗手段是非常有必要的。本研究构建了一种有效针对晚期转移瘤的光热消融与免疫治疗相结合的治疗载体。我们选用具有较强表面等离子共振特性的中空金纳米粒(Hollow gold nanospheres,HAuNS),利用HAuNS的近红外光热转换效应,实现对绝大部分主体肿瘤细胞的光热消融(Photothermal ablation,PTA)。同时引入一种抗PD-1蛋白的小分子多肽(Anti-PD-1 peptide,APP),利用其阻断T淋巴细胞表面PD-1受体与肿瘤细胞表面PD-L1/L2配体的结合,重启宿主CD8T细胞,减少肿瘤细胞的免疫逃逸,并消灭体内弥散的肿瘤细胞,有效发挥免疫治疗效应。为了达到对主体瘤和转移瘤细胞的同时消灭效果,我们将HAuNS和APP共同包载于一种在临床上安全适用、且可生物降解的高分子材料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oly(lactic-co-glycolic)acid,PLGA)中。首先对 HAuNS 和 APP 进行疏水化修饰,再采用单溶剂乳化蒸发法制备得到共载HAuNS和APP的PLGA纳米粒(HAuNS and APP co-loaded nanoparticles,AA@PN),接着考察了纳米粒中APP的体外释放行为。结果证实,在808 nm的近红外光(Near-infrared light,NIR)的介导下,纳米粒中APP呈脉冲式释放。瘤内注射该纳米粒并在肿瘤部位进行NIR照射后,HAuNS发挥PTA效应,杀死小鼠大部分原发肿瘤细胞,同时通过升温效应触发纳米粒中的部分多肽药物的释放,迅速提高体内药物浓度水平。随后借助PLGA材料缓慢降解的特点,逐渐释放药物,在较长时间内持续维持小鼠体内APP的有效浓度,实现免疫检查点长效阻断,重启机体的免疫系统,有效清除主体肿瘤中残存的肿瘤细胞和远端肿瘤细胞。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进一步发现单纯给予光热消融治疗的小鼠,其肿瘤组织、脾脏组织中免疫细胞的数量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增多,另外其相关免疫因子水平也有所提高。这些现象表明单纯的光热治疗也具有提高宿主免疫功能的作用。为了更好的发挥由光热介导的免疫效应,我们引入了 Toll样受体激动剂CpG佐剂的使用。期望得到一个以光热消融局部肿瘤为基础,触发全身性免疫应答的多重免疫治疗策略。该治疗策略结合了光热,免疫佐剂和PD-1抑制剂的联合使用,具有低毒高效,简单易行等优势。我们通过建立小鼠结肠癌CT26和乳腺癌4T1的肺转移模型,考察AA@PN在CpG的辅助作用下,有效抑制CT26及4T1肺转移的作用。同时通过对肿瘤术后复发模型和术后再接瘤模型的治疗,发现该纳米粒具有肿瘤疫苗样作用,可以诱导机体产生更多长效记忆性免疫细胞。综上所述,本论文从药剂学角度出发,针对小鼠的中晚期转移瘤,设计了一种光热与免疫治疗相结合的载药系统,并进一步证明了该治疗载体能有效抑制小鼠远端及转移瘤的生长,同时对肿瘤的术后复发有较好的抑制作用,证实了其作为肿瘤疫苗的潜力。为临床上转移瘤的治疗提供了可行性较好的思路。

宋会娟[9](2018)在《可注射水凝胶肿瘤疫苗的制备与肿瘤免疫治疗效果的研究》文中指出免疫治疗作为一种特异性治疗手段在肿瘤治疗领域显示出良好的前景。目前为止,尽管免疫细胞治疗在特定血液肿瘤方面获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但是对于实体瘤,现行的免疫细胞治疗只是显示出一定的清除肿瘤细胞的潜力,并没有完全地治愈癌症。近年来,缓释免疫细胞刺激因子的生物材料支架在原位募集、调控抗原递呈细胞和淋巴细胞方面显示出了良好的作用。本研究的核心目标是采用生物相容性良好的水凝胶为抗原、免疫调节剂的递送载体或免疫细胞的培养基质,联合肿瘤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抗体治疗调控肿瘤微环境,通过该联合免疫治疗策略以获得具有临床转化价值的肿瘤疫苗制剂。近年来,抗原表位作为一种新型肿瘤疫苗,在肿瘤个性化免疫治疗领域受到极大关注。然而,表位肽分子量小,化学结构简单,导致其免疫原性弱,在体内容易被降解,无法诱发足够强度的免疫反应,抑瘤效果不明显。通过化学修饰和自组装技术设计、构建新型表位疫苗,提高表位免疫原性和特异性细胞免疫反应,进而促进个性化肿瘤疫苗和肿瘤免疫治疗的发展。目的:在生物材料载体方面,通过调控聚合物材料的化学组成,获得性质可灵活调节的水凝胶载体,应用于肿瘤免疫治疗。在肿瘤免疫治疗方面,通过治疗性肿瘤疫苗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联合的方式,期望促进机体自身免疫应答,降低肿瘤细胞免疫抑制,以及采用双抗原表位水凝胶疫苗,进一步提高癌症免疫治疗效果,获得具有临床转化潜力的疫苗制剂。方法:首先,通过L-缬氨酸N-羧酸酐(L-valNCA)的开环聚合反应(ROP)制备出了 mPEG-b-聚(L-缬氨酸)(PEV)两嵌段聚合物。改变L-Val-NCA的聚合度来研究多肽链的长度与二级结构、自组装行为以及水凝胶特性之间的关系。然后用小鼠成纤维细胞NIH/3T3细胞考察合成的四种水凝胶聚合物的细胞毒性和对细胞进行三维培养的能力。其次,从合成的四种不同分子量的多肽水凝胶中筛选出一种最适宜的水凝胶用于抗原(肿瘤细胞裂解物TCL)和TLR3激动剂(poly(I:C))的递送载体。通过在原位长效缓释肿瘤特异性抗原和免疫调节剂,考察其在体内募集、调控DCs的能力。通过小鼠的黑色素瘤治疗模型来研究这种新型水凝胶疫苗的抗肿瘤效应,并探讨其作用机制。再次,从合成的多种多肽水凝胶中筛选出可注射的自组装的聚乙二醇-聚(L-丙氨酸)多肽水凝胶用于负载抗原(肿瘤细胞裂解物TCL),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在体内和体外分别考察其对DCs的募集、调控能力。通过小鼠的黑色素瘤治疗模型来研究这种新型水凝胶疫苗联合治疗模式的抗肿瘤效果,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最后,通过固相合成技术将表位以共价键的方式连接到能够自组装的小分子多肽上,制备含有抗原表位的多肽序列。在水溶液中键合表位的多肽共聚物组装成为具有纳米结构的溶液或水凝胶疫苗。再将键合不同抗原表位的多肽进行共组装制备多价表位疫苗。在细胞或动物水平考查新型表位疫苗激起细胞免疫应答的能力,评价其安全性与肿瘤免疫治疗效果,验证表位疫苗的优越性。结果:首先,制备了一系列聚乙二醇多肽共聚物,在水溶液中可以自组装形成纳米结构,获得纳米水溶液或水凝胶。SEM结果显示其水凝胶具有多孔互穿的网络结构。通过细胞增殖-细胞毒性检测试剂盒验证PEV共聚物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三维细胞培养结果显示细胞能在水凝胶中存活并稳定增殖。其次,构建了一种同时负载抗原和免疫调节剂的可注射多肽水凝胶疫苗制剂。多肽水凝胶能够持续释放TCL或poly(I:C)超过一周,充当有效的疫苗递送载体系统。这种疫苗制剂可以在体外和体内募集,激活和成熟DCs。多肽水凝胶递送载体的使用延长了注射部位抗原的持续时间,并且促进了抗原向淋巴结回流的百分比。在B16荷瘤小鼠体内的免疫结果表明,含有TCL和poly(I:C)的多肽水凝胶疫苗制剂能够有效诱导活化的DCs迁移到回流淋巴结,并引发强烈的CTL应答而抑制肿瘤生长。再次,构建了一种同时负载抗原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可注射多肽水凝胶疫苗制剂。水凝胶可以持续释放肿瘤细胞裂解物TCL,GM-CSF以及ICIs长达10天。水凝胶疫苗可以有效地激活DCs并刺激全身的CTL反应,联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获得了更强的抗黑色素瘤治疗效果。水凝胶共递送抗原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能够增强免疫小鼠脾脏和肿瘤内的效应CD8+T细胞的扩增,同时降低脾脏内Treg细胞的比例。最后,以组份更加明确,特异性更强,安全性和效率更高的表位多肽为抗原,通过化学修饰和自组装方法制备具有纳米结构的溶液或水凝胶表位疫苗,其在小鼠体内产生的IgG抗体水平及血清中分泌的IFN-γ、TNF-α、IL-4、IL-2细胞因子明显提高。脾脏中CD4+T和CD8+T细胞群显着增殖。该疫苗提高了表位的免疫原性,增强特异性免疫应答。结论:我们制备的该水凝胶疫苗能够在体内有效募集大量树突状细胞,并促进其成熟,从而激活肿瘤特异性细胞毒性T细胞免疫反应,杀伤肿瘤细胞。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联合治疗抑制了免疫微环境,显着性降低了 Tregs的产生,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抗肿瘤效果。双表位水凝胶疫苗的设计与构建大大提高了表位多肽的免疫原性,与裸表位和蛋白抗原相比,可以激起更加强烈的细胞和体液免疫应答。本论文研究工作表明,可注射多肽水凝胶是一种有效的疫苗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递送载体,在肿瘤疫苗的构建方面可以提供新型载体,为肿瘤的免疫治疗提供了潜在的治疗新手段。同时,基于多肽的自组装技术可以作为一种改善表位多肽免疫原性、构建新型个性化疫苗的有效手段。

李艳春[10](2017)在《包裹溶瘤腺病毒的微颗粒和6氨基烟酰胺在肿瘤治疗中的作用》文中指出目的:溶瘤腺病毒(OA)是一种经过基因改造的病毒,直径在80-100nm左右,是目前肿瘤生物疗法的手段之一。病毒本身的免疫原性、肿瘤细胞下调受体表达等会导致溶瘤腺病毒杀伤肿瘤能力下降,这限制了它在临床上的广泛运用。微颗粒是外界刺激比如紫外,高温等导致的细胞凋亡过程中产生的囊泡结构。在外部刺激下,细胞骨架发生改变,使得细胞质中的组分被细胞膜包裹,形成直径约100-1OOOnm的囊泡。这些囊泡分泌到细胞外,就成为微颗粒(MP)。已有研究发现,肿瘤细胞来源的微颗粒不仅可以作为疫苗用于预防和治疗肿瘤,也可以作为纳米材料包裹化疗药物对肿瘤进行杀伤。本部分工作尝试探讨微颗粒包裹溶瘤腺病毒(OA-MPs)的可行性及其存在的优势,并对微颗粒进入肿瘤细胞的机制进行了初步探索。方法:(1)为研究MP是否能包裹OA,我们借助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OA-MP中OA与MP的相对位置关系。为明确单个MP中包裹OA的数量,提取OA-MPs和OA的全基因组DNA后用实时定量PCR方法分析。(2)为检测OA-MPs是否具有生物学活性,我们分别将MPs、OA-MPs、OA与A549细胞中共孵育,借助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内OA相关蛋白Hexon、Fiber和E1A的表达情况。(3)为比较OA-MPs、OA、MPs的肿瘤杀伤能力,将三者分别与A549肿瘤细胞共孵育,48小时后用显微镜观测A549肿瘤细胞的形态。为研究不同细胞来源的MP所包裹的OA对肿瘤细胞的影响,利用三种不同细胞(A549、HEK293、K562)来源的MP来包裹病毒,然后将所得的OA-MPs与A549肿瘤细胞共孵育,并用流式细胞仪来分析肿瘤细胞的凋亡率。(4)为研究OA-MPs对小鼠肝肾功能的影响,我们将PBS、MPs、OA、OA-MPs分别注射于小鼠腹腔,连续注射五日后,借助试剂盒分析小鼠眼球血中ALT和CRE的含量。为研究OA-MPs对正常细胞的影响,将PKH26标记的OA-MPs与正常志愿者血液中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共孵育,分别于6h、12h、24h三个时间点用流式细胞仪测定PBMC中PKH26的荧光表达。将OA-MPs、OA、MPs分别与PBMC共孵育12小时,用流式细胞仪来检测PBMC的凋亡率。(5)为研究OA-MPs在肿瘤细胞内的复制情况,将OA-MPs和OA分别与A549细胞共同培养,于不同时间点利用实时定量PCR技术测定胞内病毒的滴度。为研究OA-MPs在肿瘤组织的药效动力学特征,将OA-MPs注射于裸鼠的肿瘤部位,于6h、12h、24h、36h、72h、96h时间点取出肿瘤,用实时定量PCR技术分析肿瘤内部病毒DNA的滴度。(6)用流式分析不同干扰因素(肝素、温度、MP尺寸、EDTA、胰蛋白酶、pH)对肿瘤细胞吞噬微颗粒效率的影响。(7)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微颗粒膜与肿瘤细胞膜之间相对位置关系。(8)借助分子动力学模拟探讨微颗粒进入细胞的机制。结果:(1)在电镜下面直接观测到MP中包裹的OA。实时定量PCR的结果显示每MP携带约5个OA。(2)OA-MPs和OA 一样,均可在A549细胞内表达Hexon、Fiber和E1A三种蛋白,但MP组和control组未见这三种蛋白的表达。(3)A549细胞与OA-MPs共孵育后,细胞处于半悬浮的状态,变圆,状态最差;与OA共孵育后,细胞贴壁,状态欠佳;而对照组以及MP组中,细胞状态良好。流式结果显示不同细胞A549、HEK293、K562产生的OA-MPs使肿瘤细胞发生凋亡率分别为31%、29%、22%。(4)MPs、OA、OA-MPs各组小鼠血液中的ALT与PBS对照组相近,约为13U/L;CRE也与PBS对照组相近,约为18 umol/L。PBMC与OA-MPs共孵育 6h、12h、24h 后分别吞噬 50%、59%、63%的 OA-MPs。PBMC 与 OA-MPs、OA、MPs、PBS分别共孵育12h后PBMC的凋亡率分别为18.3%、21.4%、24.3%、19.2%,说明OA-MPs对正常的PBMC细胞无任何影响。(5)OA-MPs和OA分别与A549细胞共同培养,实时定量PCR分析显示不同时间点OA-MPs组的A549细胞内病毒滴度都明显高于OA组。OA-MPs注射于裸鼠肿瘤部位,实时定量PCR分析显示肿瘤内部OA在注射36小时病毒载量达到最高值。(6)4℃共孵育2h和4h,肿瘤细胞摄取微颗粒分别为20.2%和28.1%;37℃共孵育2h和4h,肿瘤细胞摄取微颗粒分别为87.6%和92.3%。PBS处理的肿瘤细胞与胰蛋白酶处理的肿瘤细胞对微颗粒的摄取在2h时分别为85.6%和18.1%;在4h时,分别为94.8%和28.4%。在OuM、100uM、500uM、1000uM EDTA浓度下,肿瘤细胞摄取微颗粒的效率分别为88.4%、83.7%、47.2%、40.4%。pH 值为 6.4、6.8、7.2、7.5、8.0、8.5、9.0 时,肿瘤细胞摄取微颗粒分别为 76.4%、76.2%、71.5%、64.8%、65.4%、14.8%、5.93%。微颗粒尺寸在100-220nm,220nm-600nm,600-1000nm三个不同范围内,肿瘤细胞摄取微颗粒分别为63.1%、21.6%和14.2%。当加入肝素的浓度为0ug/ml、10ug/ml、20ug/ml、50ug/ml、100ug/ml时,肿瘤细胞摄取微颗粒分别为95%、37.2%、36.1%、35%和32.5%。(7)肿瘤细胞膜用PKH26标记为红色,微颗粒用PKH67标记为绿色,共孵育20min后,激光共聚焦显示微颗粒的绿色荧光出现于肿瘤细胞膜处和肿瘤细胞内部。肿瘤细胞膜不作标记,微颗粒用PKH67标记为绿色,激光共聚焦显示6h后多数微颗粒所携带的绿色进入细胞内部,少数微颗粒所携带的绿色标记于肿瘤细胞膜。当把PKH67标记的绿色微颗粒,红色标记的葡聚糖以及肿瘤细胞三者共孵育,激光共聚焦结果显示微颗粒的绿色荧光分布于肿瘤细胞表面或内部,葡聚糖的红色荧光分布于肿瘤细胞内部,两者无重合现象。(8)分子模拟结果显示,含有脂筏结构的囊泡可以在1.0μs内与细胞完成融合。且随着细胞或者微颗粒尺寸的增加,融合过程的发生愈加困难。当细胞的尺寸增大至接近水平面时(曲率较小),微颗粒可能通过穿孔过程直接进入细胞内部。结论:微颗粒能包裹溶瘤腺病毒形成OA-MPs。这种新型合成的OA-MPs较传统的裸露OA病毒存在着以下的优势:一,OA-MPs具有更强的肿瘤杀伤能力,且对正常的细胞无任何毒副作用。二,OA-MPs中的病毒可以在肿瘤细胞内更高效地进行复制。三,OA-MPs可能通过融合或穿孔过程将OA释放至肿瘤细胞内部,不依赖细胞表面的CAR受体。OA-MPs的上述研究结果显示OA-MPs在肿瘤的治疗中能发挥较好的抗癌效果,具有潜在的临床运用价值。目的:6氨基烟酰胺(6-Aminonicotinamide,6AN)被代谢为6-氨基-NAD(P +)后能竞争性抑制磷酸戊糖途径中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的活性,导致细胞内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的升高。6AN能增加肿瘤细胞对放化疗敏感性,可作为放化疗的辅助用药运用于肿瘤的治疗中。近年来,肿瘤的免疫治疗一直是研究的热点,肿瘤相关的巨噬细胞(Tumor-associated macrophage,TAM)更是受到学者们的广泛关注。研究表明,ROS作为信号分子,对巨噬细胞的表型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本文主要探讨6AN介导的ROS升高活化巨噬细胞的可行性,并尝试阐述所涉及的信号通路,以说明6AN在肿瘤治疗中的作用。方法:(1)为研究6AN是否能活化巨噬细胞,6AN处理M0型巨噬细胞,PBS处理为对照组,借助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的改变,用流式分析细胞表面分子CD80、CD86、MHCⅡ和细胞内因子IL-12、IFN-γ的表达情况。为研究6AN是否活化肿瘤微环境中的巨噬细胞,用6AN连续七天腹腔注射治疗小鼠体内的肿瘤,并于第八天从腹腔分离出肿瘤相关的巨噬细胞(TAM),流式分析TAM的细胞表面分子CD80、CD86、MHCⅡ和细胞内因子IL-12、IFN-γ的表达情况。(2)为研究6AN活化巨噬细胞的机制,6AN处理巨噬细胞,借助酶标仪分析细胞内GSH/GSSG的含量,用流式分析细胞内ROS水平的变化,用Western Blot检测AKT/MAPK通路信号蛋白的磷酸化水平,用免疫荧光技术分析转录因子NF-κB是否入核。清除小鼠体内巨噬细胞后进一步验证6AN的肿瘤治疗作用与巨噬细胞的关系。(3)为研究6AN对肿瘤干细胞的影响,在体外,我们用6AN处理3D环境中培养出的肿瘤干性样细胞(TRC),并分析TRC细胞的克隆数目、面积的变化。在体内,用6AN治疗腹水小鼠,分离出腹腔的H22细胞,并将H22培养在3D中,观察H22细胞克隆数目、面积改变。(4)为研究6AN对肿瘤杀伤的普适性,用6AN治疗不同的肿瘤小鼠如H22肝癌,CMT93结肠癌,B16F1黑色素瘤,观察小鼠生存期,测量肿瘤的大小。(5)为研究在小鼠体内6AN对顺铂的增敏作用,将6AN和顺铂联合运用治疗不同小鼠肿瘤模型(H22肝癌模型,CMT93结肠癌模型,B16F1黑色素瘤模型),观察小鼠生存期,测量肿瘤大小。结果:(1)体外,6AN处理M0型巨噬细胞,巨噬细胞由菱形扁平状变为长梭状,两边伸出明显的枝角。PBS处理组和6AN处理组的巨噬细胞表面分子CD80的表达率分别为48.8%和91.1%;CD86的表达率分别为16.1%和56.1%;MHCⅡ的表达率分别为36.7%和71.5%。PBS处理组和6AN处理组的巨噬细胞胞内因子IFN-γ的表达率分别为1.17%和5.01%;IL-12的表达率分别为0.93%和3.02%。体内,6AN治疗肿瘤小鼠八天后,结果显示对照组和6AN处理组的腹腔肿瘤相关的巨噬细胞表面分子CD80的表达率分别为11.5%和23.1%;CD86的表达率分别为5.96%和32.0%;MHCⅡ的表达率分别为4.56%和10.2%。对照组和6AN处理组的腹腔肿瘤相关巨噬细胞胞内因子IFN-y的表达率分别为70.6%和85.2%;IL-12的表达率分别为9.08%和35.4%(2)6AN处理M0巨噬细胞,细胞胞内GSH/GSSG的水平仅仅是对照组的三分之一,ROS水平约是对照组的五倍。Western Blot分析显示6AN能够在30min、1h、2h、6h、8h时间点上调AKT蛋白和ERK蛋白的磷酸化水平,其中尤以30min时刻最为显着。JNK蛋白的磷酸化水平在30min和1h时刻上调,P38的蛋白磷酸化水平在30min时刻上调。激光共聚焦结果显示6AN处理后NF-κB所携带的红色荧光与细胞核所带的蓝色荧光重合,而对照组的细胞核内未见任何红色荧光。6AN治疗的小鼠肿瘤体积、重量比PBS或者清除巨噬细胞后用6AN治疗组的低。(3)在体外,PBS处理组的TRC细胞克隆面积约为6AN处理组的三倍,克隆数目约为6AN处理组的两倍。在体内,PBS处理组的TRC细胞克隆面积和克隆数目均约为6AN处理组的两倍。(4)6AN对不同肿瘤模型小鼠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经6AN治疗后,肝癌小鼠和结肠癌小鼠的生存期明显延长,皮肤癌小鼠的肿瘤体积明显减小,瘤重减轻。(5)6AN-顺铂联合治疗组肺部黑色素瘤数量少于顺铂治疗组;6AN-顺铂联合治疗组的肝癌患鼠和结肠癌患鼠生存时间长于顺铂治疗组。结论:6AN能够通过ROS/AKT/MAPK/NF-κB信号通路使巨噬细胞表面分子CD80、CD86、MHCⅡ和细胞内因子IL-12、IFN-γ表达上调,从而活化巨噬细胞,诱导巨噬细胞朝向M1方向分化,最终介导肿瘤的免疫治疗。6AN也能抑制肿瘤干性细胞的生长和增强肿瘤细胞对顺铂治疗的敏感性。上述研究表明6AN在肿瘤的治疗中除了可以作为顺铂增敏剂和肿瘤干细胞抑制剂,也可以作为人体免疫系统的调控药物,具有潜在的临床运用价值。

二、B7-1(CD80)基因修饰的自身肿瘤细胞疫苗与全身作用白介素-2联合用于转移性肾癌患者的一期临床试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B7-1(CD80)基因修饰的自身肿瘤细胞疫苗与全身作用白介素-2联合用于转移性肾癌患者的一期临床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1)超声介导的物理损伤技术激活机体免疫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
第一部分 肿瘤细胞裂解物联合IL-2通过激活机体免疫预防肿瘤发生的初步研究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材料方法
        1.实验材料
        2.实验方法
    结果
        1.黑色素瘤TCL的活性验证
        2.预防性免疫TCL+IL-2对小鼠成瘤的影响
        3.外周血及脾脏中淋巴细胞的动态改变
        4.肿瘤组织浸润免疫细胞的表达情况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超声联合纳米粒的物理治疗方式在乳腺癌中的应用及免疫机制探索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材料方法
        1.实验材料
        2.实验方法
    结果
        1.LIP-PFH纳米粒的表观特征及理化特性
        2.4T1细胞对LIP-PFH纳米粒的吞噬作用
        3.LIFU介导LIP-PFH纳米粒发生相变的条件摸索
        4.LIFU联合LIP-PFH纳米粒的物理治疗技术在体内外的抑瘤作用
        5.LIFU联合LIP-PFH纳米粒治疗后机体T细胞免疫的改变
        6.LIFU联合LIP-PFH纳米粒的物理治疗手段激活免疫的机制研究
        7.LIFU联合LIP-PFH纳米粒的治疗后免疫抑制微环境的探索性分析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基金资助
博士期间发表的和待发表的论文
文献综述 超声物理损伤技术介导肿瘤免疫治疗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3)协同功能微泡构建及其在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主要英文缩略词注释表
绪论
文献综述一 具有免疫治疗作用的协同功能微泡研究进展
文献综述二 微波消融在肺癌的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第一部分 协同功能微泡构建及其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的作用及其机制
    1.1 引言
    1.2 实验材料
    1.3 实验方法
    1.4 实验结果
    1.5 讨论
第二部分 载多西他赛和anti-PD-L1 mAb的协同功能微泡在超声下协同治疗非小细胞肺癌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
    2.3 实验方法
    2.4 实验结果
    2.5 讨论
第三部分 载多西他赛、Bindarit和anti-PD-L1 mAb的协同功能微泡治疗肺癌微波消融残余灶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
    3.3 实验方法
    3.4 实验结果
    3.5 讨论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4)肾癌相关性抑郁的相关因素及中医证候分布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对照表
文献综述
    综述一 恶性肿瘤相关性抑郁的中西医研究现状
        1 中医研究现状
        2 西医研究现状
        3 肾癌抑郁状态的研究现状
        4 结语
    综述二 肾癌的西医研究概述
        1 肾癌的病因
        2 肾癌的分类、分级与分期
        3 肾癌的治疗
        4 结语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1.2 纳入标准
    1.3 排除标准
    1.4 诊断标准
    1.5 研究过程
    1.6 统计学方法
    1.7 技术路线图
2 研究结果
    2.1 基本情况
    2.2 发病情况
    2.3 肾癌相关抑郁危险因素分析
    2.4 抑郁与非抑郁组证候分型特点
    2.5 抑郁组与非抑郁组在证型上的关系
3 讨论
    3.1 肾癌相关性抑郁的发病率
    3.2 肾癌相关性抑郁的危险因素分析
    3.3 肾癌相关性抑郁的证候分型特点
    3.4 导师对肾癌相关性抑郁的认识
4 结论
5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5)射频消融联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晚期肾癌及其影像学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缩略词表
前言
文献综述
第一部分 射频消融联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肾癌对转移瘤的作用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第二部分 射频消融联合双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晚期肾癌并抑制肿瘤转移的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第三部分 生物发光成像监测射频消融联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晚期肾癌疗效的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博士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6)PD-1抗体和外泌体激活的树突状细胞联合治疗前列腺癌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符号说明
前言
    研究现状、成果
    研究目的、方法
一、TEX在体外杀伤前列腺癌肿瘤细胞的功能研究
    1.1 材料和方法
        1.1.1 材料与仪器
        1.1.2 对象及实验方法
    1.2 实验结果
        1.2.1 TrampC1 分泌的外泌体的鉴定与特点
        1.2.2 DC2.4 细胞系摄取肿瘤来源外泌体的情况
        1.2.3 DC2.4 摄取TEX后有关活化与成熟的分子表型的变化
        1.2.4 外泌体激活的树突状细胞的体外抗肿瘤免疫功能研究
        1.2.5 肿瘤来源的外泌体与肿瘤裂解物以及不同来源的外泌体的比较……
    1.3 讨论
    1.4 小结
二、PD-1 抗体联合DC-TEX在体外水平对于前列腺癌细胞的免疫治疗效果的研究
    2.1 材料和方法
        2.1.1 材料与仪器
        2.1.2 实验方法
    2.2 结果
        2.2.1 PD-1 抗体能够逆转DC-TEX活化的T细胞的耗竭状态
    2.3 讨论
    2.4 小结
三、PD-1 抗体联合DC-TEX在体内水平对于前列腺癌的免疫治疗效果的研究
    3.1 材料和方法
        3.1.1 实验试剂和仪器
        3.1.2 实验方法
    3.2 结果
        3.2.1 TrampC1 细胞系在C57/BL小鼠皮下肿瘤模型的建立
        3.2.2 PD-1 抗体联合DC-TEX在前列腺癌小鼠模型中抗肿瘤免疫效果…
        3.2.3 小鼠的肿瘤组织中免疫微环境的变化
    3.4 讨论
    3.5 小结
全文结论
论文创新点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综述 外泌体与免疫联合疗法在治疗前列腺癌方面的应用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7)芹黄素通过免疫调控抑制黑色素瘤的作用与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第一部分 程序性死亡配体-1在黑色素瘤细胞中的表达
    (一) 前言
    (二) 材料和方法
        1. 材料
        1.1 主要仪器和设备
        1.2 主要实验试剂
        2. 实验溶液配制
        3. 实验方法
    (三) 实验结果
        1. 人黑色素瘤细胞系中PD-L1的表达
        2. 肿瘤微环境中各种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对PD-L1表达的影响
        3. 干扰素-γ可以诱导黑色素瘤细胞表达PD-L1
    (四) 讨论
    (五) 结论
    (六)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芹黄素通过抑制黑色素瘤PD-L1的表达发挥免疫调节作用
    (一) 前言
    (二) 材料和方法
        1. 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主要仪器和器材
        1.3 主要实验试剂
        2. 实验方法
    (三) 实验结果
        1. 黄酮类化合物抑制黑色素瘤细胞生长
        2. 黄酮类化合物促进黑色素瘤细胞凋亡
        3. 芹黄素和姜黄素抑制IFN-γ诱导的PD-L1表达
        4. 在黑色素瘤中,芹黄素和姜黄素抑制IFN-γ诱导的STAT1磷酸化
        5. 芹黄素和姜黄素增强T细胞杀伤黑色素瘤细胞的能力
        6. 在黑色素瘤小鼠模型中,芹黄素介导的肿瘤生长抑制与肿瘤免疫细胞浸润增加有关
    (四) 讨论
    (五) 结论
    (六)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芹黄素通过抑制宿主树突状细胞PD-L1表达发挥抗黑色素瘤免疫调节作用
    (一) 前言
    (二) 材料和方法
        1. 材料
        1.1 标本采集
        1.2 主要仪器和设备
        1.3 主要实验试剂
        2. 实验方法
    (三) 实验结果
        1. 芹黄素和姜黄素可以抑制DC中PD-L1的表达
        2. DC可以增强CIK杀伤黑色素瘤细胞的能力
        3. 芹黄素通过抑制DC细胞PD-L1表达增强DC-CIK杀伤黑色素瘤细胞的能力
    (四) 讨论
    (五) 结论
    (六)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8)光热免疫治疗载体的构建及其抗肿瘤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长效缓控释光热免疫纳米粒的制备及其理化性质表征
    1.1 引言
    1.2 实验方法
        1.2.1 实验原料和试剂
        1.2.2 实验仪器
        1.2.3 多肽磷脂复合物(APP-PC)的制备
        1.2.4 多肽磷脂复合物(APP-PC)的理化性质表征
        1.2.5 疏水化中空金纳米球(OMP-HAuNS)的合成
        1.2.6 OMP-HAuNS理化性质表征
        1.2.7 光热免疫纳米粒(AA@PN)的制备
        1.2.8 AA@PN理化性质表征
        1.2.9 AA@PN的释放行为考察
    1.3 实验结果与讨论
        1.3.1 APP-PC的理化性质及结构表征
        1.3.2 OMP-HAuNS的理化性质表征
        1.3.3 AA@PN的制备
        1.3.4 AA@PN的理化性质表征
        1.3.5 AA@PN的光热转化效应考察
        1.3.6 AA@PN的释放行为考察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长效缓控释光热免疫纳米粒体外药效学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方法
        2.2.1 实验原料和试剂
        2.2.2 实验仪器
        2.2.3 APP及AA@PN细胞毒性考察
        2.2.4 荷瘤鼠机体抑制性免疫系统的验证
        2.2.5 AA@PN的体外光热免疫效应考察
        2.2.6 AA@PN远程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效应考察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2.3.1 APP及AA@PN细胞毒性考察
        2.3.2 淋巴细胞体外转化实验
        2.3.3 健康小鼠及荷瘤小鼠淋巴细胞上PD-1的表达
        2.3.4 健康小鼠及荷瘤小鼠脾淋巴细胞中T细胞的百分率
        2.3.5 AA@PN体外肿瘤细胞光热消融效应考察
        2.3.6 APP对PD-1的结合效应考察
        2.3.7 AA@PN的体外光热免疫效应考察
        2.3.8 AA@PN远程抑制肿瘤细胞效应考察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长效缓控释光热免疫纳米粒体内药效学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方法
        3.2.1 实验原料和试剂
        3.2.2 实验仪器
        3.2.3 小鼠双侧瘤模型建立
        3.2.4 4T1和CT26肿瘤细胞及其组织中PD-L1的表达
        3.2.5 小鼠给药方案设计
        3.2.6 AA@PN抗肿瘤效果考察
        3.2.7 AA@PN的免疫机理研究
        3.2.8 AA@PN在小鼠体内安全性分析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3.3.1 4T1和CT26肿瘤细胞中PD-L1的表达
        3.3.2 AA@PN对初级瘤的光热消融效应研究
        3.3.3 AA@PN对远端瘤的免疫治疗效应研究
        3.3.4 AA@PN的长效缓控释行为在抗肿瘤实验中的应用
        3.3.5 AA@PN治疗后次级肿瘤微环境中T细胞浸润情况考察
        3.3.6 AA@PN治疗后小鼠整个机体免疫系统活化状态
        3.3.7 AA@PN在小鼠体内安全性分析
        3.3.8 小鼠生存率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长效缓控释光热免疫纳米粒联合CpG佐剂的体外抗肿瘤效果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内容
        4.2.1 实验试剂
        4.2.2 实验仪器
        4.2.3 细胞培养
        4.2.4 肿瘤细胞热休克蛋白70表达
        4.2.5 AA@PN结合CpG对肿瘤细胞的光热消融效应研究
        4.2.6 BMDC分离提取
        4.2.7 T淋巴细胞分离提取
        4.2.8 AA@PN结合CpG使用促进BMDC成熟
        4.2.9 BMDC摄取及递呈抗原的能力考察
        4.2.10 AA@PN结合CpG体外活化T细胞效应考察
        4.2.11 AA@PN plus CpG体外抗肿瘤效果考察
        4.2.12 AA@PN plus CpG远程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效果考察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4.3.1 肿瘤细胞热休克蛋白70表达
        4.3.2 AA@PN plus CpG的体外光热消融效应考察
        4.3.3 激光照射对BMDC生存活率的影响
        4.3.4 AA@PN plus CpG活化BMDC能力考察
        4.3.5 BMDC抗原递呈能力考察
        4.3.6 CD3+T淋巴细胞分选
        4.3.7 AA@PN结合CpG体外活化T细胞效应考察
        4.3.8 AA@PN plus CpG体外抗肿瘤效应考察
        4.3.9 AA@PN plus CpG体外远程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能力考察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长效缓控释光热免疫纳米粒联合CpG佐剂体内抗转移瘤的治疗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内容
        5.2.1 实验原料和试剂
        5.2.2 实验仪器
        5.2.3 细胞培养
        5.2.4 AA@PN plus CpG抗4T1肿瘤转移效果研究
        5.2.5 AA@PN plus CpG抑制CT26肺转移效果研究
        5.2.6 AA@PN plus CpG抑制肿瘤术后复发效果研究
        5.2.7 AA@PN plus CpG抑制术后再接瘤的生长研究
        5.2.8 小鼠长效记忆性免疫治疗机制研究
    5.3 实验结果与讨论
        5.3.1 AA@PN plus CpG针对肿瘤免疫治疗的预实验结果
        5.3.2 AA@PN plus CpG抑制4T1远端瘤的生长效果考察
        5.3.3 AA@PN plus CpG抑制4T1肿瘤肺转移效果考察
        5.3.4 AA@PN plus CpG抑制4T1肿瘤肺转移免疫治疗机制考察
        5.3.5 抑制Luci-CT26肺转移效果考察
        5.3.6 抑制Luci-CT26肺转移免疫治疗机制研究
        5.3.7 AA@PN plus CpG抑制肿瘤术后复发效果考察
        5.3.8 AA@PN plus CpG抑制荷瘤鼠术后再接瘤的生长效果考察
        5.3.9 长效免疫治疗机制考察
    5.4 本章小结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9)可注射水凝胶肿瘤疫苗的制备与肿瘤免疫治疗效果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肿瘤免疫治疗现状
    1.2 常见的肿瘤免疫疗法
        1.2.1 DC肿瘤疫苗
        1.2.1.1 非靶向性DC疫苗
        1.2.1.2 体内靶向DC疫苗
        1.2.1.3 体外负载肿瘤抗原的DC疫苗
        1.2.2 肿瘤过继性细胞免疫治疗(ACT)
        1.2.2.1 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性(LAK)细胞
        1.2.2.2 肿瘤浸润的淋巴细胞(TILs)
        1.2.2.3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CIK)细胞
        1.2.2.4 γδT细胞
        1.2.2.5 自然杀伤NK细胞
        1.2.2.6 T细胞受体基因修饰T细胞(TCR-T)
        1.2.2.7 嵌合型抗原受体修饰T细胞(CAR-T)
        1.2.3 肿瘤抗体治疗
        1.2.3.1 肿瘤靶向抗体
        1.2.3.2 肿瘤免疫调节性抗体
        1.2.4 肿瘤表位疫苗治疗
        1.2.5 联合免疫治疗
        1.2.5.1 免疫治疗与化疗联合
        1.2.5.2 免疫治疗与放疗联合
        1.2.5.3 免疫治疗与小分子靶向药物联合
        1.2.5.4 多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联合
        1.2.5.5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与其他免疫治疗的联合
        1.2.5.6 免疫治疗与纳米技术的联合
    1.3 课题的提出及研究内容
    1.4 参考文献
第二章 自组装的PEG-聚(L-缬氨酸)多肽水凝胶的研究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实验材料
        2.2.1.1 主要试剂
        2.2.1.2 细胞
        2.2.1.3 主要仪器
        2.2.2 实验方法
        2.2.2.1 mPEG-b-聚(L-缬氨酸)聚合物(PEV)的合成和表征
        2.2.2.2 差示扫描量热法(DSC)检测
        2.2.2.3 PEV聚合物水溶液的自组装行为和形貌学分析
        2.2.2.4 圆二色光谱(CD)
        2.2.2.5 流变学测量和SEM分析
        2.2.2.6 PEV聚合物的细胞毒性试验
        2.2.2.7 细胞的三维培养
        2.2.2.8 实验数据分析
    2.3 实验结果
        2.3.1 聚乙二醇多肽共聚物的合成和表征
        2.3.2 PEV共聚物在水溶液中的自组装
        2.3.3 聚乙二醇多肽水凝胶的流变学分析
        2.3.4 PEV共聚物的细胞毒性以及用于3D细胞培养
    2.4 讨论
    2.5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双重递送肿瘤抗原和TLR3激动剂的可注射多肽水凝胶疫苗的研究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实验材料
        3.2.1.1 主要试剂
        3.2.1.2 细胞系
        3.2.1.3 动物
        3.2.1.4 主要仪器与设备
        3.2.2 实验方法
        3.2.2.1 B16黑色素肿瘤细胞裂解物(TCL)的制备
        3.2.2.2 水凝胶疫苗制剂的制备和表征
        3.2.2.3 体外控制释放动力学研究
        3.2.2.4 小鼠骨髓树突状细胞(BMDCs)的分离培养
        3.2.2.5 水凝胶疫苗对BMDCs的体外促成熟实验
        3.2.2.6 负载TCL和poly (I:C)的不同水凝胶疫苗制剂体外募集DC实验
        3.2.2.7 小动物活体成像检测水凝胶疫苗递送的抗原在体内靶向迁移至回流淋巴结的情况
        3.2.2.8 皮下注射空白水凝胶的组织学分析
        3.2.2.9 水凝胶疫苗对正常小鼠的免疫实验
        3.2.2.10 多肽水凝胶疫苗制剂的抗肿瘤实验
        3.2.2.11 实验数据分析
    3.3 实验结果
        3.3.1 多肽水凝胶可以有效地包裹肿瘤抗原TCL和免疫增强剂poly(I:C)
        3.3.2 多肽水凝胶疫苗制剂能够通过抗原TCL和poly(I:C)的持续释放体外募集DCs
        3.3.3 多肽水凝胶的疫苗制剂可以在体外活化和成熟DCs
        3.3.4 多肽水凝胶可以在注射部位延长抗原的持久性,并促进体内抗原向淋巴结回流
        3.3.5 负载抗原和poly(I:C)的多肽水凝胶增强体内免疫应答
        3.3.6 负载Gel+TCL+poly (I:C)的多肽水凝胶疫苗诱导有效的抗黑素瘤活性
    3.4 讨论
    3.5 参考文献
第四章 可注射的自组装多肽水凝胶疫苗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联合治疗的研究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实验材料
        4.2.2 实验方法
        4.2.2.1 mPEG-b-聚(L-丙氨酸)嵌段共聚物(PEA)的合成与表征
        4.2.2.2 水凝胶疫苗制剂的制备和表征
        4.2.2.3 细胞毒性评价
        4.2.2.4 体外控制释放动力学研究
        4.2.2.5 小鼠骨髓树突状细胞(BMDCs)的分离培养与体外促成熟实验
        4.2.2.6 水凝胶在体内对细胞的募集,免疫小鼠血清中中和抗体的浓度以及相应的细胞因子的含量测定
        4.2.2.7 DC和T细胞在体内的鉴定
        4.2.2.8 体外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测定
        4.2.2.9 多肽水凝胶疫苗制剂的抗肿瘤实验
        4.2.2.10 实验数据分析
    4.3 实验结果
        4.3.1 PEG化多肽水凝胶和疫苗制剂的制备和表征
        4.3.2 多肽水凝胶疫苗制剂能够持续释放抗原TCL和GM-CSF来体外募集DCs
        4.3.3 水凝胶疫苗免疫正常小鼠后水凝胶对细胞的募集情况,血清中中和抗体IgG的浓度以及细胞因子的含量测定
        4.3.4 多肽水凝胶疫苗诱导有效的抗黑色素瘤活性以及CTL反应
        4.3.5 多肽水凝胶疫苗对荷瘤小鼠体内T细胞的影响
    4.4 讨论
    4.5 参考文献
第五章 可注射的自组装抗原表位水凝胶疫苗的研究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实验材料
        5.2.1.1 主要试剂
        5.2.1.2 动物
        5.2.1.3 主要仪器与设备
        5.2.2 实验方法
        5.2.2.1 键合表位的小分子多肽共聚物组装体的制备及疫苗组装
        5.2.2.2 小分子多肽共聚物组装体及自组装抗原表位疫苗的表征
        5.2.2.3 不同多肽共聚物对BMDCs的体外促成熟实验
        5.2.2.4 抗原表位水凝胶疫苗对正常小鼠的免疫实验
        5.2.2.5 实验数据分析
    5.3 实验结果
        5.3.1 键合表位的小分子多肽共聚物组装体的制备及表征
        5.3.2 不同多肽共聚物对BMDCs的体外促成熟实验
        5.3.3 不同抗原表位水凝胶疫苗制剂免疫正常小鼠后血清中中和抗体IgG的浓度以及细胞因子的含量测定
        5.3.4 不同抗原表位水凝胶疫苗促进正常小鼠体内抗原向淋巴结回流
        5.3.5 不同抗原表位水凝胶疫苗制剂对正常小鼠体内T细胞的影响
        5.3.6 不同抗原表位水凝胶疫苗制剂免疫正常小鼠后对脾脏记忆性T细胞的影响
    5.4 讨论
    5.5 参考文献
第六章 全文总结
论文相关综述 用于免疫调控的水凝胶支架
    参考文献
英文缩略语中英文对照表
个人简介
致谢

(10)包裹溶瘤腺病毒的微颗粒和6氨基烟酰胺在肿瘤治疗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实验仪器
微颗粒包裹溶瘤腺病毒介导的肿瘤治疗及其机制的研究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2. 材料和方法
    3. 结果
    4. 本章总结
    5. 参考文献
6氨基烟酰胺活化巨噬细胞介导的肿瘤治疗及其机制的研究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2. 材料和方法
    3. 结果
    4. 本章总结
    5. 参考文献
肿瘤免疫治疗研究进展
    1. 肿瘤免疫治疗策略
    2. 溶瘤病毒
    3. 肿瘤相关的巨噬细胞
    4. 总结与展望
    5. 参考文献
附录
感谢致词

四、B7-1(CD80)基因修饰的自身肿瘤细胞疫苗与全身作用白介素-2联合用于转移性肾癌患者的一期临床试验(论文参考文献)

  • [1]超声介导的物理损伤技术激活机体免疫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及机制研究[D]. 司怡然.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21
  • [2]宫颈鳞癌HPV特异性免疫反应及PD-1/PD-L1表达与临床预后和分子特征的相关性分析[D]. 蔡鸿超. 新疆医科大学, 2021
  • [3]协同功能微泡构建及其在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的应用[D]. 李田宽. 东南大学, 2020(02)
  • [4]肾癌相关性抑郁的相关因素及中医证候分布特征研究[D]. 贾秉洁.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0(01)
  • [5]射频消融联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晚期肾癌及其影像学评价[D]. 常小峰. 东南大学, 2019(05)
  • [6]PD-1抗体和外泌体激活的树突状细胞联合治疗前列腺癌的实验研究[D]. 张正. 天津医科大学, 2019(02)
  • [7]芹黄素通过免疫调控抑制黑色素瘤的作用与机制研究[D]. 许璐. 大连医科大学, 2019(04)
  • [8]光热免疫治疗载体的构建及其抗肿瘤应用研究[D]. 罗利华. 浙江大学, 2019(05)
  • [9]可注射水凝胶肿瘤疫苗的制备与肿瘤免疫治疗效果的研究[D]. 宋会娟.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18(02)
  • [10]包裹溶瘤腺病毒的微颗粒和6氨基烟酰胺在肿瘤治疗中的作用[D]. 李艳春.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17(12)

标签:;  ;  ;  ;  ;  

B7-1(CD80)基因修饰自体肿瘤细胞疫苗联合全身性白细胞介素2治疗转移性肾癌患者的I期临床试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