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蕴强(海军大连舰艇学院政治系医疗所116001)
【中图分类号】R5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2)08-0344-01
随着现代医学由“生物学”模式向“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大量研究表明:社会心理因素在心血管病的产生、发展、表现和转归中起着重要作用,特别是不良情绪已作为原发性高血压、冠心病的易患因素得以肯定。据卫生部门统计,我国目前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已经超过2.3亿人,每年死于心脑血管疾病近300万人,占我国每年总死亡人数三分之一。究其原因,一个是发病率的增高,另外不良的情绪状态与心血管病的发展、治疗效果和预后都有密切关系。有资料表明,患有缺血性心脏病和心梗的患者常处在不良情绪中,65.7%显示焦虑或抑郁,因此增加了心脏病猝死率。由高血压导致脑出血病例中有72.4%的患者易由情绪因素而诱发。这一问题不容忽视,要求临床医生必须从新的医学模式的角度来看待心血管疾病。
1情绪状态和异常表现
情绪即为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是否合乎需要(物质和精神需要)而产生的内心体验与外部表现。情绪状态可分为心境、热情、激情和应激等4种。①心境:心境是影响整个心理活动较弱的、缓慢而持久的情绪状态。作为患者,如心境良好时,则对治疗有信心,有毅力去克服疾病,能够遵照医嘱执行。如心境不好时,则会丧失信心,无生活乐趣,不配合治疗,脾气暴躁或无精打采。②热情:热情是一种强有力的较稳厚的情绪状态,它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满意的,如愉快、融洽、豁达;二是不满意的,如不安、焦虑、痛楚,而后者正是“冠心病易患模式”,即A型性格个体经常所处的情绪状态。③激情:激情是一种短暂而强烈、迅速爆发性的情绪状态,如狂喜、恐惧、愤怒、绝望等。激情到来时可诱发心脑血管动脉硬化患者引起急性心梗或脑溢血。④应激:应激是机体受到了强烈刺激,如感染、创伤、寒冷、恐惧、紧张、过度劳累等,使机体处于“紧张状态”,即以交感神经兴奋和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多为主的神经——内分泌反应,引起机体各种生理、生化及代谢变化,处于“应激”状态。即使是健康人,如果过度紧张时,也会引发各种类型的心律失常,长此以往,将导致各种疾病,尤其是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我们把这种直接与心理因素有关的疾病称为身心疾病或心理生理疾病。
2情绪生理及所致心血管病的中介作用和发病机制
近代对身心疾病的研究表明:心理、社会因素作用通过4个系统即中枢神经系统、内分泌神经系统、免疫神经系统和植物神经系统的相互作用及中间介导,使神经因素变为生理因素,最后导致器官损伤。情绪状态异常时,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儿茶酚胺递质浓度增加,焦虑、烦躁、紧张等不良情绪引起的高浓度去甲肾上腺素递质导致内分泌系统、丘脑下部一脑垂体一靶腺轴的改变,使血中儿茶酚胺、组织胺、血管紧张素Ⅱ、前列腺素浓度增高。此时外周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同时肾上腺皮质分泌糖皮质激素、甲状腺分泌甲状腺素、性激素浓度增高.促进机体分解代谢,使血糖升高、糖耐量降低、血脂增多,加速动脉硬化.增加了冠心病的危险性。另外,植物神经直接调节内脏功能。当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时,交感神经兴奋性提高,使小动脉、微动脉收缩,血压急骤升高,脑血管破裂;作用于心脏,使冠状动脉痉挛,心肌缺血,产生心律失常、心绞痛发作,乃至急性心肌梗塞。情绪应激后体内激素浓度改变,可导致免疫系统功能发生紊乱。关于心血管病的心理生理发病机制,有一个“始基—板机”假说。“始基”指的是人的“素质”,即机体易罹性。“素质”有生理的(如原发性高血压明显的遗传倾向),也有心理的(如冠心病家族中的A型性格)。
对于拥有心血管病易罹性“始基”的人,社会心理刺激即可起“板机”作用,促发心血管病的产生和发作,也就是说社会心理刺激使易罹者产生情绪反应以及大脑功能改变,再通过前述4个系统相互作用的中介机制使心血管的功能和结构发生改变以致病。
3讨论
目前对心血管病的治疗采用躯体治疗措施,虽然疗效不错,可使疾病好转,但其预后并不乐观。持续紧张的工作、生活和工作环境的改变、家庭的不幸变故等,均可引起人的不良情绪,而不良情绪与心血管病的发生、发展、加剧、恶化密切相关,是高血压、冠心病的发病率提高的重要因素。因此,治疗这类疾病时,应该在躯体性治疗的同时采用鼓励、疏导行为干预、放松训练、生物反馈等心理治疗,将会明显提高临床疗效和生存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