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福州方言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固始方言,汉字,外来词,谐音,声母,闽东方言,福州人,赵麟,语流音变,马来语
福州方言论文文献综述
谢海潮[1](2019)在《“虎纠”能代称“福州”吗?》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虎纠”作为“福州”的方言谐音频频出现。闽江学院教授赵麟斌认为,这种以普通话音标注福州话的方式,是极其不科学的,也是对保留着大量唐宋古音的福州方言的一种伤害。或因乡土教育的缺失,一些人认为“福州话无法用汉字写出”,故在书写福州话时,往往通(本文来源于《福建日报》期刊2019-09-23)
张丁玲,游万玲,程英[2](2019)在《中班歌唱活动:福州方言童谣《我唱艾沙吗》》一文中研究指出【设计意图】在中班开展的"福州小吃"主题活动中,幼儿对福州方言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基于幼儿的经验和需求,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并鼓励幼儿从简单的、常用的方言学起,这不仅让幼儿感受并体验到福州方言的独特韵味,而且进一步拓展了主题脉络,加深幼儿对家乡的认同感、亲近感和归属感,进而萌发(本文来源于《福建教育》期刊2019年33期)
郭微谨[3](2019)在《福州方言歌曲在高职院校的特色化教育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方言歌曲是福州本地文化构成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在民间创作者别具匠心的雕琢中,形成了韵味浓厚,特色鲜明的艺术形态。在当代文化环境中拯救福州方言歌曲的衰落,除了依靠各种社会力量的力挽狂澜,还需要高职院校在其中承担重要角色。在此教学领域中,可借鉴"开放体验性"教学模式的优势,引导学生增强实践能力。培养有针对性的一专多能人才,开辟全新的校企联合渠道。利用网络平台的传播便利,构建校园信息辐射圈,拓展福州方言歌曲的社会传播范围。相信这些切实有效的实施方法,可以促使高职院校形成特色化办学模式,为福州方言歌曲的复苏与创新发展贡献力量。(本文来源于《艺术研究》期刊2019年03期)
柯妍[4](2019)在《福州方言[h]声母的来源——以《戚林八音》和《广韵》对比研究为证》一文中研究指出闽方言声母的一大特点是无唇齿音[f],现代汉语中的唇齿音[f]在闽方言中读喉音[h]或舌根音[x]。明清福州方言韵书《戚林八音》中的非纽对应现代福州方言[h]声母。现代福州方言[h]声母主要由中古喉音、唇音、牙音演变而来。唇音字的特殊演变规律造成了现代福州方言有[h]无[f]的局面。闽方言其他方言片情况与福州方言相似。(本文来源于《方言》期刊2019年02期)
林升文[5](2018)在《福州方言诗:汉韵古风 唐音宋声》一文中研究指出方言入诗是中国新诗史上一个不可忽视的文学、诗学现象,它一直在一个探索与质疑、实践与困惑相交互萦的境况中忽隐忽现。新时代如何进行方言诗的写作、创作?方言与新诗二者如何进行开发性的创新与融合?近日,在省图书馆举办的“流水无古今,伾啻月光光——《福道·福州地名(本文来源于《福建日报》期刊2018-05-28)
林方榕[6](2018)在《福州方言对英语的迁移及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一带一路"的环境下,应用语言过程中,地方方言对英语的影响更加明显。文章以福州方言为例,应用具体例子,从词汇的发音特点,词组的构成特点以及词汇的应用特色分析了福州方言词汇特色与英语词汇的异同点。同时,文章认为以这两种语言的相似性为切入点,借助福州方言对英语的正迁移作用,提高英语学习效果,加快地方文化走向世界。(本文来源于《传播力研究》期刊2018年12期)
郑丽[7](2017)在《福州高中生方言使用状况调查》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福州的高中生为调查对象,调查研究这个群体的方言能力、方言态度及方言使用情况。调查发现:少数高中生精通福州话,部分学生成为接受型语言使用者;他们对普通话的情感和价值评价均高于福州话,但仍保有对福州话的情感及价值认同;普通话已成为学生的主要交际语言。研究表明:福州方言的代际传承不容乐观;福州话使用领域缩小,使用功能减弱;福州话水平与福州话的习得年龄有紧密的关联;语言能力、语言态度和语言使用存在着正相关关系。(本文来源于《北方工业大学学报》期刊2017年06期)
施小梅[8](2017)在《福州方言松紧韵母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福州方言属于闽东方言侯官片,拥有完整的成对相配的松紧韵母。本文主要采用声学实验与生理实验的方法研究福州方言松紧韵母的声学表现及生理特征,并与音系学相结合重拟福州方言韵母系统,探讨松紧韵母的判断依据。本项实验研究首先将45对松紧韵母按韵母特点分为7类,从元音系统出发,通过Praat软件提取元音的F1、F2数据,绘制各元音声学元音图,总结每个元音的声学空间分布规律,对比松紧韵母元音系统,初步得出结论:整体而言福州方言松韵母元音比紧韵母元音舌位更低更后些,松韵母是由紧韵母低化复化形成的,他们之间存在低化链变的过程,但也有例外,如低元音a在元音系统中无法再低化。通过共振峰模式与时长,深入研究了松紧韵母结构中的动态元音,解析了韵母内部的时长结构。主要结论有:(1)除丙类松紧韵母有明显的音值差异外,大多数甲类与乙类中的松紧韵母音值差异不大,可拟定为同一韵母。但存在例外,如:元音o与(?)的音值存在差异;(2)阴声韵乙类与阳声韵甲类中的阳平调紧韵母,与松韵母有着极其相似的特征;(3)阴声韵乙类、阳声韵甲类与丙类中,松韵母韵尾所占时长比明显短于紧韵母;(4)福州方言韵母中有真性复合元音,如紧韵母[iu]、[ui]; (5)松紧韵母[iu]、[ui]的差别不在于二合元音与叁合元音,主要在于内部时长比,松韵母尾元音所占时长比小于紧韵母。从发声类型看,福州方言韵母有正常嗓音、紧喉音、气嗓音,而松紧韵母间不存在发声类型的对立。但韵母前1/3段,紧韵母的开商值明显小于松韵母,可知起始阶段紧韵母的发声更紧些。本文综合实验结果探讨了福州方言松紧韵母的判断依据,列出特征判断矩阵:主特征为韵母前1/3段开商值与起始调值的高低,次特征为元音是否低化、复化,韵母时长,韵尾所占时长比。(本文来源于《南京师范大学》期刊2017-03-14)
郭微谨[9](2017)在《高职院校传承福州方言歌曲的可行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高校是传承福州方言歌曲重要途径,其中,高职院校与普通高校音乐专业以及音乐专业院校相比,更加具备有效传承的可行性。主要体现在高职院校音乐学生能力全面,传承效果更佳;注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多样就业方向以及丰富的实践活动等都适合福州方言歌曲的传承。(本文来源于《北方音乐》期刊2017年01期)
苏欣[10](2016)在《福州方言熟语歌谣的文化内涵》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从历史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四个方面探讨福州方言熟语歌谣与文化之间的关系。在每个文化主题后面联系方言熟语歌谣,或从语音方面分析,或从方言含义探索,把方言和地方文化联系起来发现其中的联系,这样能更好地理解福州方言熟语歌谣里的文化内涵。(本文来源于《文教资料》期刊2016年26期)
福州方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设计意图】在中班开展的"福州小吃"主题活动中,幼儿对福州方言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基于幼儿的经验和需求,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并鼓励幼儿从简单的、常用的方言学起,这不仅让幼儿感受并体验到福州方言的独特韵味,而且进一步拓展了主题脉络,加深幼儿对家乡的认同感、亲近感和归属感,进而萌发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福州方言论文参考文献
[1].谢海潮.“虎纠”能代称“福州”吗?[N].福建日报.2019
[2].张丁玲,游万玲,程英.中班歌唱活动:福州方言童谣《我唱艾沙吗》[J].福建教育.2019
[3].郭微谨.福州方言歌曲在高职院校的特色化教育策略[J].艺术研究.2019
[4].柯妍.福州方言[h]声母的来源——以《戚林八音》和《广韵》对比研究为证[J].方言.2019
[5].林升文.福州方言诗:汉韵古风唐音宋声[N].福建日报.2018
[6].林方榕.福州方言对英语的迁移及应用研究[J].传播力研究.2018
[7].郑丽.福州高中生方言使用状况调查[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17
[8].施小梅.福州方言松紧韵母实验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7
[9].郭微谨.高职院校传承福州方言歌曲的可行性分析[J].北方音乐.2017
[10].苏欣.福州方言熟语歌谣的文化内涵[J].文教资料.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