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概念扩展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动态需求响应,动态过程,资源辨识,市场机制
概念扩展论文文献综述
姚建国,张凯锋,丁哲通,李亚平,杨胜春[1](2019)在《动态需求响应概念扩展及研究重点》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短时间尺度上,掌握需求侧资源的动态响应特性以及与电网动态变化过程的配合关系对于发挥资源的灵活调节作用、促进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作用。文中在对需求响应相关概念及研究成果进行梳理的基础上,认识到动态需求响应能够改善电网的动态过程品质,拓展了动态需求响应的新内涵,扩大了动态需求响应的作用范围。在阐明新内涵后,从大范围、多类型资源的研究视角出发,分析了动态需求响应面临的挑战,提出了面向大规模多样化资源的动态需求响应研究重点,包括动态需求响应资源辨识、资源的动态特性分析、适应动态需求响应的市场机制设计、动态需求响应控制理论及控制策略等4个方面,并对各项研究重点进行了概括和展望。(本文来源于《电力系统自动化》期刊2019年14期)
汪珉[2](2019)在《严复翻译观的探讨及“雅”之概念的扩展》一文中研究指出严复简洁地用"信、达、雅"叁个字概括了翻译的标准,他所要求的"信、达、雅"并非是从字面上机械地翻译原文,而是通过"达"做到真正的"信"。一篇成功的译文还需要有自己的风格,富有表现力,"雅"的重要性同样不言而喻。随着时代的变迁,对翻译理论中"雅"的要求也有不断的扩展。(本文来源于《青年与社会》期刊2019年20期)
宫领强[3](2019)在《概念结构与趋向动词研究的融合——兼评《现代汉语动趋式的语义框架及其扩展路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趋向动词向来是语法研究的热点,一般多从形式出发来研究趋向动词的语义。《现代汉语动趋式的语义框架及其扩展路径研究》一书,则运用概念结构理论来研究趋向动词。论文主要从研究背景剖析、研究内容框架分析和研究特色简评叁个方面来展开评述。(本文来源于《语文学刊》期刊2019年02期)
[4](2019)在《英国比克科技(Pico Technology)推出新概念示波器SXRTO——新一代采样器扩展实时&高速采样示波器》一文中研究指出英国比克科技(Pico Technology)近日推出PicoScope9404 SXRTO(新一代采样器扩展实时示波器)。9404型号具有4个5 GHz模拟带宽、12位ADC、每个通道支持高达500 MS/s的实时采样和1 TS/s (1 ps)的等效时间(本文来源于《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姜永志,金荣,金童林,刘振会,刘勇[5](2019)在《技术性成瘾行为的发展演变:概念争议与内容扩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现代信息技术革命已经将当代社会推向一个全新的数字化网络时代,互联网在我们生活和学习中所起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越来越多的现实问题被转移到网络中,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这也给社会治理带来了更多挑战。技术性成瘾行为作为一种信息时代的"社会疾病",它的概念和内容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而发生变化。文章在对成瘾行为概念的争论基础上,对信息技术引发的技术性成瘾行为相关概念及其争议进行梳理和探讨,并基于概念梳理对技术性成瘾行为的内容体系进行了层次逻辑构建,这为人们进一步认识技术性成瘾行为各类属关系起到积极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期刊2019年01期)
贾燕子[6](2019)在《从“醒”的语义扩展看概念域的历史演变》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采用事实描写与理论解释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运用词汇语义学、历史词汇学等学科的相关理论,以"醒"由酒醒义引申出睡醒义、苏醒义和尚未入睡义的跨域语义扩展为主线,分先秦西汉、东汉至隋、唐宋、元明清五个时期,考察了"酒醒""苏醒""睡醒"叁个概念域主要成员的历史演变情况。主要结论有:理清了"醒"跨域词义扩展的时间和过程,勾勒了叁个概念域主导词的历时更替和语义演变过程,发现叁个概念域之间成员的跨域演变具有不对称性。(本文来源于《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1期)
王立[7](2018)在《圈内人差序格局:本土概念对西方领导理论的扩展》一文中研究指出领导-成员交换理论是解读组织中领导与成员关系的重要基石,该理论与本土现象之间的契合度一直受到学界的关注。将嫡系、亲信等带有本土特征的概念引入领导-成员交换理论,提出圈内人差序格局概念,能够在延续既有经典理论框架与视角的同时,实现对领导-成员交换理论的有效扩展,并能够引申出更具特色的本土研究内容。(本文来源于《领导科学》期刊2018年29期)
杨涛,高学山,彭晋民,高锐,戴福全[8](2018)在《基于扩展AD理论的下肢康复机器人概念设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辅助康复医师为患者提供科学、安全、交互性的康复训练,需要运用现代设计理论开发新型融合感知康复机器人。基于传统AD理论,结合最终理想解、进化法则、裁剪法,提出一种对相关属性进行迭代匹配与合并的扩展AD理论设计矩阵,应用该扩展AD理论进行了新型康复机器人设计开发。经验证,该扩展AD理论可有效降低设计参数所含的信息量,保证设计方案的前瞻性和先进性,所提出的新方法对该类产品的设计研发具有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机械设计》期刊2018年07期)
郑灿彬,闻立杰,王建民[9](2018)在《基于可扩展活动关系的过程概念漂移检测》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发现过程模型漂移的时间点,提出一种基于活动关系频繁度的日志分割方法。事件日志可以用活动关系抽象表示。通过关系抽取将事件日志转化为活动关系矩阵,然后分析每个活动关系的变化趋势并检测出候选变更点将所有候选变更点通过密度聚类的方式进行合并,得到模型漂移的时间点。在人工生成日志上的实验结果表明,算法具有良好的准确率、较小的误差和较低的时间消耗。(本文来源于《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期刊2018年07期)
朱晓敏[10](2018)在《基于概念格扩展模型的无标签文本挖掘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文本挖掘是指从文本中获取有价值信息的技术方法。文本分类和文本聚类是文本挖掘中的重要手段,是处理和归类文档信息的关键技术。随着文本数量的快速增长,无标签文本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高,传统的分类方法无法直接处理该类文本。一种解决办法是结合无监督的聚类方法和有监督的分类方法,将无标签分类问题转化为传统的有标签分类问题。解决思路是:首先利用聚类方法挖掘出文本的类别信息,以此构建分类体系并获取与类别语义相关的关键词;然后利用单词匹配的方法获取有类别标记的样本;最后构建分类器。常见的聚类方法一般是将文本划分到唯一的类别,然而实际应用中的文本往往是多类别的,并且类别之间存在一定的层次关系。另一方面,两个常用的聚类方法,Kmeans和FCM,对初始值的设定较为敏感,聚类结果不稳定。基于概念格的文本聚类方法是稳定的,并且格结构可解决聚类节点中的多重继承关系,构建出多层次的分类体系。模糊概念格是经典概念格的扩展,相对于经典概念格,能够更精确地表示出文本与特征词之间的不确定关系。本文利用模糊概念格实现文本聚类,改进现有的模糊形式概念之间相似度的计算方法,综合考虑模糊对象子集和模糊属性子集对相似度的影响,构建模糊概念层次关系并生成模糊本体原型。利用模糊本体原型构建分类体系,并通过词向量之间的余弦相似度获取现有标签的语义相关词汇,不断扩充并完善分类体系。支持向量机、神经网络等常用的分类方法存在可解释性低的问题。基于概念格的分类方法能够利用一组正分类规则实现分类,具有较强的可解释性。但概念格中的形式概念仅考虑特征属性与类别属性之间的正关联关系,忽视了负关联关系。Qi等于2014年将概念格理论拓广为叁支概念分析,该拓展理论能够同时表达数据集中的正关联关系和负关联关系。本文首次将叁支概念分析应用于文本分类。首先,给出叁支概念分析下正负分类规则的定义、获取方法和约简原则;其次,根据类别信息将分类规则集分组,计算待分类样本属于每类的加权和,负分类规则对权值产生负影响,最大权值对应的类别即为预测类别。文章最后利用搜狗实验室新闻语料进行实验。通过聚类质量评估文本聚类效果,分别从数据集,特征词个数,参数叁个角度设计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方法具有更高的聚类质量。通过准确率评估文本分类效果,分别从测试集,特征词个数两个角度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相对于基于经典概念的分类模型,基于叁支概念的分类模型具有更高的准确率,平均提高5.9%。(本文来源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18-06-01)
概念扩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严复简洁地用"信、达、雅"叁个字概括了翻译的标准,他所要求的"信、达、雅"并非是从字面上机械地翻译原文,而是通过"达"做到真正的"信"。一篇成功的译文还需要有自己的风格,富有表现力,"雅"的重要性同样不言而喻。随着时代的变迁,对翻译理论中"雅"的要求也有不断的扩展。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概念扩展论文参考文献
[1].姚建国,张凯锋,丁哲通,李亚平,杨胜春.动态需求响应概念扩展及研究重点[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9
[2].汪珉.严复翻译观的探讨及“雅”之概念的扩展[J].青年与社会.2019
[3].宫领强.概念结构与趋向动词研究的融合——兼评《现代汉语动趋式的语义框架及其扩展路径研究》[J].语文学刊.2019
[4]..英国比克科技(PicoTechnology)推出新概念示波器SXRTO——新一代采样器扩展实时&高速采样示波器[J].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2019
[5].姜永志,金荣,金童林,刘振会,刘勇.技术性成瘾行为的发展演变:概念争议与内容扩展[J].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2019
[6].贾燕子.从“醒”的语义扩展看概念域的历史演变[J].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
[7].王立.圈内人差序格局:本土概念对西方领导理论的扩展[J].领导科学.2018
[8].杨涛,高学山,彭晋民,高锐,戴福全.基于扩展AD理论的下肢康复机器人概念设计研究[J].机械设计.2018
[9].郑灿彬,闻立杰,王建民.基于可扩展活动关系的过程概念漂移检测[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18
[10].朱晓敏.基于概念格扩展模型的无标签文本挖掘方法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