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染和定殖论文-孙洪宝,吕桂云,许勇,郭绍贵,张海英

侵染和定殖论文-孙洪宝,吕桂云,许勇,郭绍贵,张海英

导读:本文包含了侵染和定殖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尖孢镰刀菌,附着胞,GFP,枯萎病菌

侵染和定殖论文文献综述

孙洪宝,吕桂云,许勇,郭绍贵,张海英[1](2019)在《绿色荧光蛋白(GFP)标记的尖孢镰刀菌在西瓜抗、感寄主根系中侵染和定殖》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与意义:西瓜枯萎病是由半知菌亚门镰孢属尖孢镰刀菌寄生引起的一种真菌土传病害,是世界范围内导致西瓜产量和品质降低的最严重病害。明确枯萎病菌与寄主植物之间的互作机制,揭示其相互作用的分子机制,可为西瓜抗枯萎病育种和病害防治奠定理论基础。利用绿色荧光蛋白(GFP)作为标记,研究枯萎病菌在西瓜抗、感寄主根系(本文来源于《中国瓜菜》期刊2019年08期)

王吉永,郭龙妹,高林怡,王莉莉,黎万奎[2](2019)在《植物内生菌的侵染定殖研究概况》一文中研究指出植物内生菌对宿主具有增强抗逆、促生以及产生与宿主植物相同或相似的次生代谢产物等作用。侵染定殖是人为利用植物内生菌的一个重要手段,对植物内生菌侵染定殖的研究近况进行分析,并综述内生菌侵染定殖涉及到的接种方式、侵染特性、定殖作用以及定殖能力的影响因素,并对内生菌在药用植物方面的应用发展趋势作出相关评价。(本文来源于《江苏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14期)

薛德胜,李保华[3](2017)在《湿度对苹果轮纹病定殖与侵染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苹果轮纹病(Botyosphaeria dothidea)是苹果上的重要病害之一,主要为害枝干和果实,造成枝枯、死树、烂果,严重威胁苹果生产。轮纹病菌的孢子在果实和枝条表面萌发后,腐生于寄主表面,并在寄主表面生长发育。当腐生菌落扩大后,且条件适宜时,再陆续侵入寄主的活体组织,诱发病害。湿度对轮纹病菌孢子萌发,及在寄主表面定殖有重要影响,进而影响病菌的侵染发病率。为了解湿度对苹果轮纹病孢子萌发、定殖,及其对发病率的影响,本试验测试了不同保湿时间对轮纹病菌萌发、定殖和侵染的影响,结果如下。用轮纹病菌的分生孢子以株为单位接种富士苹果果实,并将苹果树转移到雾室,模拟自然降雨过程,对接种树体喷淋1h、2h、3h、4h、5h、6h、7h、8h、9h、10h、12h和24h后,移到室外,使露珠自然晾干。待果实开始发病后每周定期检查病斑数量,共检查4周。结果表明:喷淋1h和3h的接种果实,未见发病病斑,喷淋2h的36个果实中,仅出现1个病斑。自4h后,随喷淋时间延长,接种果实上的病斑数逐渐增加,喷淋12h后,平均每个接种果实上的病斑数为0.84个。初步推断,在苹果生长季节,轮纹病菌孢子萌发并在果面定殖所需要的最短露时为4h。果面结露时间越长,萌发和定殖孢子数量越多。用分生孢子活体接种富士苹果当年生枝条,并用棉球包裹保湿,分别处理1d、7d、14d、28d,待枝条有病瘤出现后开始调查发病情况,检查接种部位皮孔发病率。结果表明:枝条保湿28d后产生大量病瘤,接种皮孔发病率为34.5%;保湿7d和14d枝条上皮孔的发病率显着低于保湿28d枝条上皮孔的发病率,接种皮孔发病率分别为24.7%和21.0%;保湿1d枝条上接种皮孔的发病率为0.2%,显着低于其他保湿处理的皮孔发病率。结果表明:腐生于枝干表面的轮纹病菌在枝条湿润时才能生长扩展,才能有机会侵入寄主组织。枝条润湿时间越长,病菌的生长量越大,侵入寄主组织的数量越多。(本文来源于《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7-07-25)

郭立佳,梁昌聪,张建华,杨腊英,王国芬[4](2013)在《香蕉枯萎病菌1号和4号生理小种菌株侵染和定殖巴西蕉和粉蕉根系的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尖孢镰刀菌古巴专化型1号和4号生理小种菌株对巴西蕉和粉蕉的致病性不同,其在巴西蕉和粉蕉根系的侵染和定殖过程是否不同仍未阐明。笔者将绿色荧光蛋白标记的1号(T320)和4号(B2-63)生理小种菌株分别接种巴西蕉和粉蕉,借助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侵染过程。发现这2个生理小种菌株菌丝均可沿巴西蕉和粉蕉根系表层细胞之间的凹槽生长,并进一步侵入维管束;而且B2-63侵入粉蕉根系维管束快于其侵入巴西蕉根系维管束。在接种T320菌株15 d后,在轻微褐变的巴西蕉球茎组织中未观察到其菌丝体,而在褐变粉蕉球茎中可观察到。推测T320在粉蕉根系维管束中的扩展较其在巴西蕉根系维管束中的扩展容易。结果为进一步研究尖孢镰刀菌古巴专化型生理小种与不同基因型香蕉的互作奠定基础。(本文来源于《热带作物学报》期刊2013年11期)

辛雅芬,米士伟,张淑玲,邓建玲,高克祥[5](2013)在《球毛壳菌在黄瓜上的侵染定殖及其对黄瓜生长和产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了植物内生真菌球毛壳ND35菌株在黄瓜品种"津研4号"根部的侵染定殖情况。菌丝主要从表皮细胞之间的缝隙侵入,在表皮细胞和外皮层细胞中定殖,可与植物建立共生关系。通过施用不同含量的球毛壳ND35菌肥,研究其对不同黄瓜品种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0.2 g/株毛壳生物菌肥处理在显着增加黄瓜品种"津研4号"和"申绿06号"株高和叶面积的同时,提高了黄瓜产量,黄瓜单株产量分别比对照增加了43.2%和67.2%。(本文来源于《吉林农业大学学报》期刊2013年04期)

吴盼盼[6](2013)在《平沙绿僵菌侵染规律及影响其定殖的环境因子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素有“竹子王国之称”,目前有竹子500多种,720多万hm~2,竹子种类、种植面积均居世界前列。浙江省的竹业产值位居全国第一,是竹产区的主要经济支柱之一。近年来,由于农糠覆盖等技术的应用和耕作模式的改变,致使金针虫在竹产区大面积发生,有的地区危害非常严重,竹笋的产量和质量得不到保障,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金针虫的危害成为制约浙江省竹产业发展的瓶颈。由于金针虫是土栖害虫,所以防治难度大,加之市场对农产品农药低毒性、低残留的限制,很多高效农药已被禁用,因此生物防治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从筛胸梳爪叩甲幼虫(Melanotus cribricollis)僵虫体内分离的平沙绿僵菌(Metarhizium pingshaense)为研究对象,研究了该菌株对金针虫侵染过程的电镜观察、大规模固体发酵以及在土壤中定殖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对不同侵染部位进行扫描电镜观察结果表明:分生孢子分布密度最大的部位是胸足的节间膜、足末端等处;其次分布在毛孔、沟、缝等角质层相对薄弱的部位,例如腹部的节间膜、褶馅处,虫体的光滑坚硬部位孢子的分布量很少。2.平沙绿僵菌侵染金针虫过程的扫描电镜观察结果表明:接种后12h,孢子萌发产生芽管;接种后18h,孢子的芽管生长;接种后24h,芽管继续生长,长度小于孢子长径,末端膨大形成附着胞;30~36h时,孢子芽管进一步伸长,长度大约为孢子长径的两倍,在褶馅处可见芽管或附着胞穿透体壁并向金针虫体内生长;36~96h,侵入金针虫体腔的菌丝,吸收虫体内的营养物质,菌丝大量繁殖,直至体腔内完全被菌丝充满,最后突破表皮,最先在足间窝处、节间膜长出白色菌丝;接种后120h,虫体表面布满墨绿色分生孢子。3.平沙绿僵菌侵染金针虫的透射电镜观察表明,接种后12~30h,观察到少量菌丝段侵入到表皮中;此时金针虫由于受到外界不利环境的刺激,节间膜挤压,与此同时核膜加厚,染色质凝聚以抵御外界的侵染;侵染后30h以内,虽然少量菌丝已侵入表皮,但金针虫的细胞器仍保持完整,内部结构相对稳定;侵染后64h,菌丝侵入金针虫的脂肪体内,金针虫的脂肪体内充满大量的菌丝段和孢子;侵染后96h,核糖体开始脱落,细胞器严重破坏,直至核糖体完全脱落,细胞器空泡化。4.设置不同培养基载体、培养基体积、培养基湿度、接种量、培养容器等因素对绿僵菌生长和产孢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稻壳和蛭石均可作为固态发酵的优良载体,大米、麦麸、玉米粉相互组合是该菌发酵的良好营养源,与不同载体组合产孢量均达到2.7×10~9孢子/g以上,其中以大米和稻壳体积比为1:2时产孢量最大,为58×10~9孢子/g;最佳接种量为10%(ml/g);培养基质的相对湿度为70%;固态发酵周期为14d;培养基质装入量为1/2培养瓶。5.采集早园竹林覆盖地和非覆盖地土壤,以及黄泥土、黑壤土和砂土等不同质地土壤,在不同土壤质地、土壤温湿度、抗生素、农药等土壤因素条件下研究绿僵菌孢子在土壤中萌发情况,结果表明,不同土壤质地下孢子萌发率差异不明显;在4个湿度梯度下黄泥土和黑土对孢子萌发的影响不显着,砂土对土壤湿度的敏感度较强,不同土壤质地最适于孢子萌发的土壤湿度也不同;供试砂土在温度为30℃、6%的土壤湿度条件下,孢子萌发率达到80%,供试黑壤土在温度为20℃、湿度为6%或者温度为30℃湿度为12%条件下孢子萌发率均达到60%。覆盖地土壤中加入卡那霉素孢子的萌发率达到62.32%;非覆盖地土壤中,加入氯霉素的土壤中孢子萌发率达到了52.12%,加入青霉素、利福平和链霉素的土壤中孢子萌发率为27.06%左右。添加农药后两种土壤中孢子的萌发均受到抑制,加入辛硫磷和氟虫腈的非覆盖地土样中,孢子的萌发率为0%。覆盖地中添加农药后,孢子的萌发率均低于5%。(本文来源于《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期刊2013-05-01)

李霞[7](2012)在《蜜蜂螺原体的侵染循环及其在蜜蜂体内的定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蜜蜂螺原体是一种螺旋状、能运动、无细胞壁的原核生物,主要寄生在青壮年蜂的体内,是引起我国蜜蜂“爬蜂病”的主要病原之一。20世纪80年代以来,蜜蜂螺原体病在我国各地养蜂区普遍蔓延,且常与孢子虫病、麻痹病等混合发生,给养蜂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据报道,在蜜蜂螺原体病发病时期,蜜蜂、植物花及其它一些膜翅目、双翅目、鳞翅目昆虫内均能检测到螺原体,在养蜂地区的非发病时期,尤其是冬季和炎热的夏季却均未能检测到。根据研究结果,学者们推测出蜜蜂螺原体在自然界的一些可能的侵染循环途径,但一直缺乏系统的研究和直接的证据。本研究针对引起我国蜜蜂“爬蜂病”的螺原体Spiroplasma melliferum,建立了一种分子生物学快速检测方法,系统地对其宿主范围、可能的传播途径进行了研究,并对分离自同一时期不同宿主中螺原体的基本生物学特性及致病性进行了比较。初步研究了S.melliferum在蜜蜂中肠和胸肌内的定殖与侵染特征。针对引起我国蜜蜂螺原体病的病原菌S. melliferum,通过对Chelex-100DNA提取技术的改进,建立了一种分子生物学快速检测方法。该方法可以在2-4小时内检测出植物花、蜜蜂及其生活环境中是否含有螺原体,最低检测浓度为5~6个/mL。与常规分离培养法比较,该方法具有灵敏、快速、高效等优点,这为蜜蜂螺原体病的快速诊断及螺原体资源调查奠定了基础。为了探索蜜蜂螺原体在自然界中可能的传播途径及其侵染循环,本研究采用分子生物学快速检测方法和分离培养技术定期对蜜蜂及自然界中蜜蜂经常活动的场所中的材料、植物花及其它一些相关昆虫进行检测。从2010年3月到2012年1月,共采集了1339只意蜂(Apis mellifera)、131种昆虫、51种植物花和77个从蜂箱内采集的样本,并在其中92个样本中检测到螺原体,分离获得54株螺原体菌株。在一年四季(包括蜜蜂螺原体病发病时期和非发病时期)采集的蜜蜂样本中均检测到螺原体,以在春季、发病时期病蜂体内检测到螺原体的几率最高。此外,在发病时期采集的蜜蜂幼虫、蛹、植物花、其它昆虫、蜂房、巢门、巢脾等样本中,均检测到螺原体,在非发病时期,则仅在少数蜜蜂体内发现。表明蜜蜂螺原体长期存在于蜜蜂体内,可通过水平传播方式进行传播。为进一步证实蜜蜂螺原体可以通过水平传播方式在蜜蜂和植物花间进行传播,本研究采用人工接种法分别接种螺原体到蜜蜂和植物花上,对其传播途径进行了探索。结果显示:体内含菌的蜜蜂可以通过采食花蜜的方式将螺原体传播到植物花表面,而花表的螺原体又可以通过蜜蜂的采食传播到蜜蜂体内以及其它植物花的表面,传播到蜜蜂体内的致病性菌株可以引起蜜蜂“爬蜂病”的症状,而植物无任何病状。该结果为研究蜜蜂螺原体在自然界的传播途径提供了直接的证据。通过对分离自同一时期相同地点不同宿主(患病蜜蜂、健康蜜蜂、死蜂、打碗花、楝树花、一年蓬、蓼科植物花)中的7株分离菌株的形态学、运动性、基本生物学特性、血清学及分子生物学特性的研究及比较,发现7株菌的特性均符合Spiroplasma属的描述。其中,分离菌株MF1006和LK1001的生长速度最快,倍增时间分别为1.8h和2.4h;MF1008生长最慢,倍增时间为7.8h。菌株MF1006、YNP1001和LK1001在37℃均不能生长,最适温度比其余4株菌略低。代谢抑制试验、菌体变形试验和ELISA试验的结果均一致表明:螺原体S. melliferum CH-1的抗血清对菌株MF1006、YNP1001、LK1001几乎没有抑制作用,对其它4株菌的生长抑制作用却较强;ZHUF0901和MF0905的抗血清则分别与MF1006、YNP1001和LK1001发生较强的反应。根据16SrDNA和ITS序列构建的系统发育树显示:MF1006、YNP1001与Spiroplasma apis聚为一类;LK1001与Spiroplasma clarkii聚为一类;其它4株菌则都与S. melliferum聚类。以上结果表明同一时期同一地区的蜜蜂和植物花样本中所含的螺原体均不止一种;不同宿主中的螺原体均分别与S. apis和S. melliferum聚类,进一步证实螺原体在自然界中可通过水平传播方式进行传播。综上,提出了蜜蜂螺原体在自然界中的传播途径:(1)在蜜蜂螺原体病暴发时期(一般为春季4、5月),蜜蜂螺原体由含菌蜜蜂体内传播到蜂箱内蜜蜂经常活动的场所或蜂箱外界的植物花表面,健康蜜蜂或其它昆虫在含菌的处所和植物花表面活动后可将其携带或感染的螺原体传播到蜂箱内别处或其它的植物花表面,为其它蜜蜂和昆虫的再次感染提供侵染原;(2)在非发病时期,蜂场几乎没有爬蜂,蜜蜂螺原体检测到的几率也极低,推测此时螺原体不易穿过蜜蜂的中肠屏障到达淋巴组织大量繁殖而引起蜜蜂死亡,少量的螺原体在蜜蜂体内可能会长期生存或经消化道排泄在蜂箱内或周围后感染其它健康蜜蜂,当天气变化或其它因素致使蜜蜂抵抗力下降时,螺原体便可穿过蜜蜂中肠屏障导致蜜蜂的死亡,这可能也是在非发病季节蜂场也偶尔出现少量爬蜂的缘故。此外,通过饲喂新鲜菌液的方法对两株与引起蜜蜂“五月病”的S. apis聚类的螺原体MF1006、YNP1001以及一株与引起蜜蜂“螺原体死亡病”的S. melliferum聚类的螺原体MF1008的致病性进行研究,发现感染供试螺原体菌株的意蜂(Apis mellifera)在第5d时均开始出现“爬蜂”症状,但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感染MF1006及YNP1001菌液的蜜蜂的发病速度较快。到第9d时,感染供试螺原体菌液的实验组意蜂的死亡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意蜂(饲喂新鲜培养基),与对照组意蜂相比差异均极显着(1%水平)。从实验组及阳性对照组死亡的蜜蜂中均能分离到螺原体,在培养基对照组的死蜂内则未能分出。通过对死蜂内再分离物及饲喂的螺原体菌株的16S rDNA序列作比对,发现再分离菌株均与原菌株同源性最高,说明螺原体MF1006、MF1008. YNP1001确实是意蜂死亡的病因。菌株MF1006和YNP1001的发现丰富了对我国蜜蜂“爬蜂病”病原的认识,这是在我国蜜蜂和植物花上首次发现的除S. melliferum以外的另一种对蜜蜂致病的螺原体。最后,利用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在患病蜜蜂的中肠、淋巴液和胸部肌肉中均检测到螺原体,健康蜜蜂内则没有。应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对S. melliferum CH-1在意蜂的中肠和胸部肌肉中的分布、侵染机制及由其引起的宿主细胞的病理变化进行研究,发现螺原体通常大量地聚集在膜包裹的细胞质囊泡内,分布于中肠上皮细胞顶端和内部的核附近、基底面的质膜与基板之间、基板内部及胸部肌肉细胞内。相对于健康蜜蜂肌肉细胞内整齐排列的纤维束,被螺原体侵染的纤维束表现出明显的断裂、松散排列。这些症状都可能是导致“爬蜂”及蜜蜂死亡的原因。(本文来源于《南京农业大学》期刊2012-05-01)

米士伟[8](2012)在《球毛壳ND35在宿主植物上的侵染定殖及其菌肥研制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球毛壳(Chaetomium globosum) ND35是一株优势内生真菌。本论文以杨树组培苗和黄瓜幼根为试材,研究了球毛壳ND35子囊孢子萌发后在宿主植物上的侵染定殖方式和途径。研制了以球毛壳ND35子囊孢子为主要成分的微生物肥料,通过温室试验和大田试验,初步研究了微生物肥料对作物生长的影响。在离体条件下,以毛白杨组培苗和黄瓜幼根为宿主植物,借助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结合免疫荧光标记技术,研究了球毛壳ND35子囊孢子萌发后在毛白杨根、茎、叶和黄瓜幼根上的侵染行为及其菌丝在杨树组培苗根部的定殖。结果显示,子囊孢子萌发后形成的菌丝,能从宿主根、茎部表皮细胞间隙侵入,也可以形成附着胞或菌丝足,进而形成侵染钉直接从表皮细胞侵入;在叶部主要从气孔侵入叶片内部。侵入根部的菌丝主要定殖于表皮细胞,极少侵入根毛内部,但未发现进入内皮层和维管束组织。利用台盼蓝、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Cy3荧光素染色法检测自然条件下黄瓜根上球毛壳ND35的侵染定殖情况。结果显示,球毛壳ND35能在黄瓜毛细根表面附着、定殖,菌丝经由菌丝足侵入黄瓜根内部,或从表皮细胞间隙侵入。侵入根内的菌丝主要定殖在皮层。球毛壳ND35在4℃下保藏30个月后,子囊孢子萌发率依然保持在85%以上,说明球毛壳ND35可以长期存放,这为延长以子囊孢子为主要成分的微生物肥料的货架期提供可能。用麦粒培养球毛壳ND35能获得的孢子产量是2.8×106个/ml,大于其它几种菌糠培养料的产孢量,但差异性不显着。而且麦粒成本高,可以考虑利用菌糠进行培养,降低成本,实现废弃物再利用。四种菌糠制备的球毛壳ND35肥料均对黄瓜的根长、株高、根鲜重、地上鲜重有促进作用,且棉籽壳和木耳菌糠制备的肥料处理效果最好,两种肥料所含孢子含量最大,可以考虑利用棉籽壳和木耳菌糠作为载体进行培养。还对蛭石作为填料的可行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蛭石可以作为填料,以增加菌肥的稳定性。根据作物的生长规律,可以多次施用微生物肥料使促生效果更明显。在烟草的育苗和移栽时分别施用球毛壳ND35微生物肥料,通过对苗高和叶片数的分析得出,育苗时施用对苗高的影响较大,移栽时施用影响叶片数目。为了验证以球毛壳ND35子囊孢子为主要成分的微生物肥料的稳定性及对作物产量的影响,将球毛壳ND35菌肥应用于大田作物。大田黄瓜施用球毛壳ND35肥料后,能够提前开花结果,而且抗旱性得到提高,产量均高于对照组,特别是两次施用处理,单株产量提高118.30%。同时也提高黄瓜植株的根鲜重和地上鲜重。对甘薯产量促进作用最明显,单株产量提高4倍,另外蔓粗、单株薯数、单株茎叶重分别提高30.08%、93.30%、102.92%。微生物肥料对一年生的板栗、核桃苗的高生长促进作用明显,分别提高35.94%、83.05%,对地径的促进作用不明显;板栗的地上干重、根干重分别提高161.54%、52.08%,核桃的地上干重增加100.1%、根干重增加4%。(本文来源于《山东农业大学》期刊2012-05-01)

陶艳会,林会,赵斌[9](2012)在《内生固氮菌HAUM10对水稻的侵染定殖规律及促生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试验以从表面灭菌的稗草中分离到的一株内生固氮菌HAUM10为对象,研究发现该菌具有较强的产固氮酶和吲哚乙酸能力。乙炔还原法测定其所产固氮酶的活性为0.824μmol C2H4/(mL.h),液相色谱法测定其产吲哚乙酸量为15.44μg/mL。将HAUM10用gfp基因标记后接种水稻,观察其在水稻中的侵染定殖规律,发现在接种后第7天,gfp标记的HAUM10主要定殖于根内通气组织和韧皮部细胞,少量定殖在叶鞘中。盆栽试验表明,HAUM10促进水稻叶绿素合成,有利于光合作用,在水稻生长后期促进氮、磷元素由叶向穗转移。(本文来源于《湖北农业科学》期刊2012年06期)

刘华伟,孙超,杨呼,林晓军,郭蔼光[10](2012)在《田菁茎瘤固氮根瘤菌对小麦种子侵染的促生作用及其在根系内的定殖》一文中研究指出选取8个常见小麦品种,通过室内限菌试验筛选出对于田菁茎瘤固氮根瘤菌Azorhizobium caulinodans ORS571(A.caulinodans)侵染响应敏感的品种,研究了浸种侵染、菌液浓度和添加葡萄糖对接菌小麦幼苗生长的影响,并结合荧光显微镜检测绿色荧光蛋白(GFP)标记A.caulinodans在小麦幼苗根系内的分布与定殖规律。结果表明:小偃22为响应敏感品种;在室内限菌条件下,浸种侵染小偃22幼苗平均根长和平均株高分别较对照增加了17.04%和8.37%;最适菌液浓度为1.0×108个/mL;在菌液中添加1 g/L葡萄糖有助于A.caulinodans浸种侵染和定殖。荧光显微镜检测结果显示,GFP标记A.caulinodans从小麦幼苗根毛和侧根裂隙处进入,定殖于根维管组织等部位。田间试验结果进一步表明A.caulinodans浸种侵染对不同小麦品种均具较明显的促生作用。(本文来源于《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期刊2012年01期)

侵染和定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植物内生菌对宿主具有增强抗逆、促生以及产生与宿主植物相同或相似的次生代谢产物等作用。侵染定殖是人为利用植物内生菌的一个重要手段,对植物内生菌侵染定殖的研究近况进行分析,并综述内生菌侵染定殖涉及到的接种方式、侵染特性、定殖作用以及定殖能力的影响因素,并对内生菌在药用植物方面的应用发展趋势作出相关评价。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侵染和定殖论文参考文献

[1].孙洪宝,吕桂云,许勇,郭绍贵,张海英.绿色荧光蛋白(GFP)标记的尖孢镰刀菌在西瓜抗、感寄主根系中侵染和定殖[J].中国瓜菜.2019

[2].王吉永,郭龙妹,高林怡,王莉莉,黎万奎.植物内生菌的侵染定殖研究概况[J].江苏农业科学.2019

[3].薛德胜,李保华.湿度对苹果轮纹病定殖与侵染的影响[C].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17

[4].郭立佳,梁昌聪,张建华,杨腊英,王国芬.香蕉枯萎病菌1号和4号生理小种菌株侵染和定殖巴西蕉和粉蕉根系的观察[J].热带作物学报.2013

[5].辛雅芬,米士伟,张淑玲,邓建玲,高克祥.球毛壳菌在黄瓜上的侵染定殖及其对黄瓜生长和产量的影响[J].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13

[6].吴盼盼.平沙绿僵菌侵染规律及影响其定殖的环境因子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3

[7].李霞.蜜蜂螺原体的侵染循环及其在蜜蜂体内的定殖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2

[8].米士伟.球毛壳ND35在宿主植物上的侵染定殖及其菌肥研制初探[D].山东农业大学.2012

[9].陶艳会,林会,赵斌.内生固氮菌HAUM10对水稻的侵染定殖规律及促生效应[J].湖北农业科学.2012

[10].刘华伟,孙超,杨呼,林晓军,郭蔼光.田菁茎瘤固氮根瘤菌对小麦种子侵染的促生作用及其在根系内的定殖[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2

标签:;  ;  ;  ;  

侵染和定殖论文-孙洪宝,吕桂云,许勇,郭绍贵,张海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