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性主义论文-曹嘉芮

德性主义论文-曹嘉芮

导读:本文包含了德性主义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德性论,精英主义,公正

德性主义论文文献综述

曹嘉芮[1](2019)在《德性论的精英主义悖论——从亚里士多德的“公正”谈起》一文中研究指出亚里士多德在其德性论中,将"公正"视为一切德性之总汇,而追求公正的目的则是对"善"的实现,然而在他德性论内部却存在着精英主义的悖论。他在对于作为最高目的的善的论述过程中,不论是其必要前提"理性",还是实践过程中的"中道"原则,抑或是"幸福"这一具体的表现形式,皆预设了人们生而具有后天无法改变的差异,这种差异决定了并非所有人都具有获得幸福的可能性。因此内含于德性论内部的精英主义不仅有违个体的公正,同时也与城邦公正相背离。(本文来源于《宜宾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10期)

陈文娟[2](2019)在《重申德性:建构一种现代共和主义德性论》一文中研究指出自由主义德性论试图从内部对主流的自由主义中立性学说进行矫正,但其本身缺乏足够的理论资源,又囿于自由主义的既定框架,其调整空间有限;而在当代共和主义复兴中占据主导地位的工具论共和主义则试图从外部借助"无支配自由"对自由主义展开批判,但未能充分发掘古典共和主义的德性传统,结果与自由主义拉不开足够的距离,几乎沦为某种改良版的自由主义。本文借助西方当代政治哲学中相关争论,试图勾勒一种现代共和主义德性论的理论纲要,从国家在塑造政治德性方面的作用、对不同政治主体的特定德性要求,以及培养政治德性的社会机制与心理机制叁个方面,主张以温和至善论重建国家与公民的良性互动关系,以新型德性论继承、转化和发展传统的政治德性,以有效的公民教育培养有德性的公民,展现这种现代共和主义德性论的基本面向。(本文来源于《政治学研究》期刊2019年05期)

张方玉[3](2019)在《德性幸福的批判致思:论英国功利主义幸福观》一文中研究指出英国功利主义在"趋乐避苦"的人性基础上倡导"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这就在理论和实践上构成了德性幸福观的批判对象和思想资源。功利主义估算快乐的方法被视为"自然主义的谬误",但功利主义关注人的切近需求,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传统德性论的空疏或浮虚。"公正的旁观者"理论无法在根本上解决"最大幸福原则"与"原子主义"的逻辑矛盾,理论上的困境启示着德性幸福的群体主义转型。功利主义忽视德性的内在价值、缺乏精神境界的追求,将可能导致享乐主义的危机,这就呼唤德性幸福观重启人性的尊严与精神的价值。(本文来源于《唐都学刊》期刊2019年04期)

曹嘉芮[4](2019)在《现代道德危机下的德性重建与精英主义之悄然复归——麦金太尔德性论的内在逻辑》一文中研究指出二十世纪中叶,以安斯库姆为首的伦理学家针对近代社会严重的道德危机,掀起了美德伦理学的复兴潮流。麦金太尔作为这场潮流中的主要人物,主张批判地重构亚里士多德的德性论,其中关于亚里士多德德性论的精英主义就是他批判的重点之一。然而我们却发现,这种为其所拒斥的倾向正在重构的过程中"悄然复归"。对此,应该首先着眼于德性论的基本框架及其内在逻辑,通过了解亚里士多德德性论的主要观点及其存在的问题,以探析麦金太尔德性论的内涵。在明确其对亚氏德性论的具体批判后,展示德性论的重建以及精英主义的悄然复归。最后,针对精英主义"悄然复归"的现象,在德性论理论形态内部的基本要素中来寻找其深层原因,回到亚里士多德,证明精英主义与德性论存在着内在的逻辑联系。(本文来源于《常熟理工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李富强[5](2019)在《“德性的理智主义”:张君劢哲学思想论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张君劢看来,人类是万物之灵,处于相互贯通的两界之中,即物质界和心灵界。人类运用心灵去宰制物质界而获得科学知识,人类的群体性社会生活则离不开道德规范与伦理秩序。知识与道德并重是张君劢"德性的理智主义"哲学思想的最重要特质,既具有科学理智的内涵,也不失在道德层面上对意志自由的高扬。张君劢的哲学立场,应该归属于广义的理性主义哲学。(本文来源于《理论界》期刊2019年05期)

亓同惠[6](2019)在《共和自由主义的可能性——读达格的《公民德性》》一文中研究指出一美国学者理查德·达格(Richard Dagger)写了一本名为《公民德性:权利、公民归属感与共和自由主义》(Civic Virtues:Rights, Citizenship and Republican Liberalism)的书,虽在汉语学界至今寂寂无名,但此书却是享誉世界的"斯皮茨奖"(David and Elaine Spitz Prize)的荣膺者,至少在研究政治思想和民主理论的学术圈内,堪称大作。约瑟夫·拉(本文来源于《读书》期刊2019年05期)

龚群[7](2019)在《动机后果主义与德性后果主义》一文中研究指出后果主义是当代规范伦理学发展出的一种新型伦理学理论。然而,后果主义实际上是多种后果主义伦理学理论的统称,动机后果主义和德性后果主义就是其中的两种。动机后果主义认为,人的行动(行为)动机对于行为的后果起着决定性作用。亚当斯通过案例讨论了动机对于后果的复杂影响。德性后果主义则认为,人的德性品格对于行为好坏(善恶)起着关键性作用。德莱夫提出一种品德只有产生更多的善而不是恶时,这样的品德才是德性。动机后果主义与德性后果主义都注重从人作为行动者的内在方面来进行行动后果的起源追溯,这两者之间既有区别也有相通之处。(本文来源于《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3期)

来艳艳[8](2019)在《马克思主义视角下的麦金太尔德性思想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麦金太尔德性思想在西方伦理学史上具有深刻的转折意义,他对资本主义现代化过程中所出现的道德碎片化问题的认识与批判,为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社会道德问题给予了警示。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物质文明发展程度已经实现了极大地提高,却把精神文明远远甩在身后,如何平衡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关系,如何避免出现类似于资本主义社会中现代化进程的道德边缘化问题,是我国必须面对和加以解决的问题。吸收借鉴麦金太尔德性思想的合理之处,立足于马克思主义道德思想的主要内容对麦金太尔德性思想予以客观严肃的审视,有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德建设和发展,有利于反观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短板,有利于加快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脚步。在充分理解麦金太尔德性思想所针对的问题的基础上,给予麦金太尔德性思想恰当合理的说明,利用科学的马克思主义道德思想对麦金太尔德性思想进行深刻的批判学习的基础之上,充分发现麦金太尔德性思想的理论价值,进而利用其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道德建设提供启示和思路。因此,在马克思主义视角下对麦金太尔德性思想的研究有着极其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本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1章,绪论。陈述了文章的选题背景和意义,分析梳理了国内外对麦金太尔德性思想的各方面的研究,交代了文章的研究思路,说明了本文的研究方法,概括指出了本文的创新之处与不足。第2章,论述了麦金太尔德性理论产生的社会背景和理论背景,指出了该理论所借鉴的理论基础,说明了麦金太尔德性思想是从德性与实践、个人生活整体、传统叁个方面依次递进的建构思路。第3章,重点阐述了马克思主义道德思想的要义。对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中的道德思想进行了重点的捕捉,并对其内容进行了深刻的分析,以清晰明确的说明马克思主义的道德思想,为麦金太尔德性思想的价值和不足奠定基础。第4章,立足于马克思主义道德思想对麦金太尔德性理论进行评析和批判,指出了麦金太尔德性思想与马克思主义道德思想的相契合之处,通过马克思主义道德思想对麦金太尔德性思想的不足之处予以了批判。第5章,阐明了麦金太尔德性思想的理论贡献和对当代中国现代化建设中的启示。麦金太尔德性理论虽然以马克思主义道德思想的科学视角来看,存在诸多不足和问题,但是其理论合理性对当代中国仍然具有较强的启示价值。第6章,结论。总结了基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对麦金太尔德性思想研究的价值和意义。麦金太尔德性思想为我们重新审视现代化进程中的道德问题提供了思路,为解决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道德问题提供了参照。总之,麦金太尔的德性思想为现代化进程中的道德相对主义提出了批判,并进一步提出了解决这一现状需要建立的德性思想,从马克思主义道德思想的视角出发研究麦金太尔的德性思想,为我国德性伦理的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启发。(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9-05-01)

刘清平[9](2019)在《利他主义“无人性有德性”的悖论解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依据利己与利他的二元对立架构,某些西方学者往往认为利他主义不符合趋善避恶的自利人性,因此是不合理而无法成立的;另一些西方学者又主张利他主义在道德上要比利己主义高尚优越,结果陷入了所谓"无人性有德性"的悖论。不过,如果我们把自利、利己、利他叁个概念严格区分开来,并且依据现实生活的各种冲突澄清利他主义的产生机制,就能揭示它既完全符合人性逻辑,又具有复杂道德属性的本来面目。(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1期)

马翔,王利科,熊杰[10](2018)在《存在主义文学的情感现象与德性——以文学形象“局外人”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存在主义是现代最有名的文学流派,存在主义其后的文学思潮不是以之为起点,就是受到其影响,从这一点来看,其理论射程与范围很广泛。它不止局限于文学之内,在形而上学理论中更有和现象学的深度逻辑联系,阿尔贝·加缪的作品《局外人》一书中的伦理含义立足于深刻的情感现象,其文学人物默尔索的情感现象展现了存在主义对"德性"的理解。(本文来源于《新余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4期)

德性主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自由主义德性论试图从内部对主流的自由主义中立性学说进行矫正,但其本身缺乏足够的理论资源,又囿于自由主义的既定框架,其调整空间有限;而在当代共和主义复兴中占据主导地位的工具论共和主义则试图从外部借助"无支配自由"对自由主义展开批判,但未能充分发掘古典共和主义的德性传统,结果与自由主义拉不开足够的距离,几乎沦为某种改良版的自由主义。本文借助西方当代政治哲学中相关争论,试图勾勒一种现代共和主义德性论的理论纲要,从国家在塑造政治德性方面的作用、对不同政治主体的特定德性要求,以及培养政治德性的社会机制与心理机制叁个方面,主张以温和至善论重建国家与公民的良性互动关系,以新型德性论继承、转化和发展传统的政治德性,以有效的公民教育培养有德性的公民,展现这种现代共和主义德性论的基本面向。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德性主义论文参考文献

[1].曹嘉芮.德性论的精英主义悖论——从亚里士多德的“公正”谈起[J].宜宾学院学报.2019

[2].陈文娟.重申德性:建构一种现代共和主义德性论[J].政治学研究.2019

[3].张方玉.德性幸福的批判致思:论英国功利主义幸福观[J].唐都学刊.2019

[4].曹嘉芮.现代道德危机下的德性重建与精英主义之悄然复归——麦金太尔德性论的内在逻辑[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19

[5].李富强.“德性的理智主义”:张君劢哲学思想论析[J].理论界.2019

[6].亓同惠.共和自由主义的可能性——读达格的《公民德性》[J].读书.2019

[7].龚群.动机后果主义与德性后果主义[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8].来艳艳.马克思主义视角下的麦金太尔德性思想研究[D].吉林大学.2019

[9].刘清平.利他主义“无人性有德性”的悖论解析[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

[10].马翔,王利科,熊杰.存在主义文学的情感现象与德性——以文学形象“局外人”为例[J].新余学院学报.2018

标签:;  ;  ;  

德性主义论文-曹嘉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