衰减水平论文-郭成根,周爱国,谢永民,陈奥娜

衰减水平论文-郭成根,周爱国,谢永民,陈奥娜

导读:本文包含了衰减水平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自由式摔跤,无氧功率,衰减特征

衰减水平论文文献综述

郭成根,周爱国,谢永民,陈奥娜[1](2019)在《我国高水平男子自由式摔跤运动员无氧功率分段衰减特征研究——基于“30秒”Wingate测试》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我国高水平男子自由式摔跤运动员无氧功率衰减特征,为摔跤项目无氧功率衰减问题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指导实践训练。方法:以17名一级及以上男子自由式摔跤运动员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实验法,分段研究受试者30s Wingate测试中的最大功率(PP)、平均功率(AP)、功率衰减率(PD)衰减特征,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研究各段之间的差异性,进行分析讨论。结果:(1)PP与AP在相邻时间段6~10s与11~15s之间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在0~5s与6~10s,11~15s与16~20s,16~20s与21~25s,21s~25 s与26s~30s上不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非相邻时间段之间交叉比较均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2)DP在相邻段间0~5s与6~10s,21~25s与26~30s之间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在6~10s与11~15s,11~15s与16~20s,16~20s与21~25s上不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1)男子自由式摔跤运动员PP和AP从6~10s到11~15s下降趋势明显,下降率分别约为13.1%和15.4%。(2)男子自由式摔跤运动员无氧功率在第6段(26~30s)衰减率过高,单段约为29.2%。(本文来源于《四川体育科学》期刊2019年06期)

张斌[2](2019)在《水平向峰值速度、峰值位移衰减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核电站、高层、超高层建筑、海洋平台、大跨桥梁等中长周期结构越来越多。由于峰值速度(PGV)、峰值位移(PGD)表征了地震动的中低频信息,对中长周期结构的影响非常大。所以PGV和PGD衰减关系的研究对不同地区不同场地中长周期结构的地震危险性分析、工程抗震设防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NGA-West1和NGA-West2对美国西部PGA、PGV、PGD和Sa的衰减关系进行了多参数的研究,但国内对于PGA和Sa的衰减关系研究通常只包含震级项和距离项,对于PGV、PGD衰减关系的研究也很少。本论文基于强震数据处理、观测加速度和速度记录的可替代性,开展了NGA-West1和NGA-West2的PGA、PGV、PGD预测方程在中国西南地震区的适用性、建立了包含震级和距离饱和效应、震级相关几何衰减效应、断层类型效应、上盘效应、线性和非线性场地响应、非弹性衰减效应以及事件间和事件内变化性的多参数衰减关系模型。并以数据较丰富的美国西部为例,验证模型的合理可靠性。开展了中国西南地区水平向PGV、PGD衰减关系等相关问题的研究,为我国建立分区的水平向PGV、PGD衰减关系进行前期探索。研究内容和研究成果如下:1、系统研究了强震数据处理方法。针对远断层、PGA较小的加速度记录中存在的低频误差和基线漂移,提出了滤波处理流程并根据单拐点震源模型、双角震源模型、震源谱理论和记录信噪比不小于3等多重标准来选取滤波高通截止频率。针对近断层强震记录的基线漂移,提出了将时移斜率比、位移时程平坦度和均方根偏差相结合的基线校正改进方法,并以GPS台站记录的同震位移作为参考进行验证。分析了不同校正方法对PGA、PGV、PGD和永久位移的影响。结果表明:(1)运用震源模型、震源谱理论、记录信噪比等多重标准确定高通截止频率,将主观性影响降至了最低,为我国远断层、PGA较小强震数据处理提供了参考的处理流程、截止频率选取标准。(2)利用近断层强震记录基线校正改进方法获取的永久位移与强震台站附近的GPS台站观测的同震位移吻合较好。可以为近断层强震数据处理提供明确的确定强震段和结束段开始时间点以及拟合函数次数,减少了主观经验对基线校正结果带来的不确定性,提高了基线校正处理的自动化水平。(3)PGA和PGV受基线校正方法的影响较小,不同的基线校正方法对PGD和永久位移的影响非常大。2、为了弥补部分地区强震数据不足,开展了观测加速度和速度记录的可替代性研究。基于南加州地震数据中心同一台站加速度计和速度计共同记录的速度和加速度。分不同震级档、距离档对比分析了基于加速度积分与基于观测速度的速度/位移时程、傅里叶振幅谱、峰值速度/位移比和峰值速度/位移相对误差的分布特征,对比分析了基于加速度积分和基于观测速度得到的PGV_(ACC)和PGV_(VEL)、PGD_(ACC)和PGD_(VEL)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基于观测加速度积分和观测速度的速度时程十分吻合,傅里叶振幅谱在0.1~10Hz基本一致。(2)基于观测加速度二次积分和观测速度积分的位移时程十分吻合,傅里叶振幅谱在0.1~10Hz基本一致。(3)93.29%的峰值速度比和87.68%的峰值位移比分布在1附近20%范围内,均呈正态分布。(4)PGV_(ACC)和PGV_(VEL)、PGD_(ACC)和PGD_(VEL)的相关系数分别高于96.03%和96.26%,具有很好的相关性。(5)对于强震记录缺乏区域,可以从宽频带数字地震台网获得的未限幅的宽频带速度记录经过处理后获取的PGV和PGD作为PGV和PGD衰减关系研究数据库的有效补充。3、研究了NGA-West1、NGA-West2预测方程在汶川、芦山、鲁甸地震区的适用性。利用残差分析方法和对比分析采用不同的有限断层模型在不同场地条件下汶川、芦山、鲁甸地震的NGA-West1、NGA-West2模型与简单模型的PGA、PGV、PGD衰减曲线的方法来验证NGA-West1、NGA-West2预测方程估计中国西南地震区的PGA、PGV、PGD的可行性,分析了有限断层模型的选取和场地条件对适用性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1)无论是上盘场地还是下盘场地,随着场地V_(S30)的增大,汶川、芦山、鲁甸地震的NGA-West1和NGA-West2模型与简单模型的PGA、PGV、PGD衰减曲线越来越接近,差别也越来越小。(2)NGA-West1模型总体上高估了汶川地震区整个距离范围内的PGA、PGV、PGD;NGA-West2模型整体上轻微低估了芦山地震的PGA,而较大的高估了芦山地震区的PGV;NGA-West2模型整体上严重高估了鲁甸地震2(27)R_(rup)(27)300km范围内的PGA和PGV。(3)不同学者给出的有限断层模型差别很小,对适用性结果影响不大。(4)地震动参数衰减关系存在区域性差异,将NGA-West1、NGA-West2模型直接用来估计我国中强震的PGV和PGD并不可靠。4、建立了包含震级和距离饱和效应、震级相关几何衰减效应、断层类型效应、上盘效应、线性和非线性场地响应、非弹性衰减效应以及事件间和事件内变化性的多参数衰减关系模型。以数据较丰富的美国西部为例,开展了美国西部水平向PGA、PGV、PGD衰减关系研究,进行模型分析和事件间残差和事件内残差分析,并与CB08模型进行对比来验证建立的多参数衰减关系模型的可靠性。分析了随机效应回归方法的原理和步骤。结果表明:(1)PGA、PGV、PGD的事件间残差和事件内残差随自变量参数在零值附近-2~2之间均匀分布,均未表现出系统的趋势或偏差,表明本文模型的预测值与实际观测值基本一致,结果是可靠的。(2)随机效应回归方法可以消除了来自同一地震的各记录之间的相关性,同时对于只有少量记录的事件,避免了数据的事件内变化和事件的不良采样造成的事件均值变化。避免了某次拥有大量记录或只有少量记录的地震对回归结果的控制。(3)本文建立的美国西部水平向PGA、PGV、PGD衰减关系在大震近场表现出更显着的震级和距离饱和效应,消除了CB08模型在小震远场对PGA、PGV、PGD的高估。5、开展了中国西南地区水平向PGA、PGV、PGD衰减关系研究。研究了中小地震确定有限断层模型的方法,进而确定了每个地震每个台站的震源参数和距离参数。对比分析了不同速度梯度延拓方法获取云南、四川地区强震台站场地V_(S30)值的合理性。利用残差分析法研究了上一章建立的多参数衰减关系模型应用于中国西南地区的可行性。基于我国西南地区2008-2019年发生的4.5?M_W(27)8的主震共2274条水平向强震加速度记录,应用随机效应回归方法建立了中国西南地区水平向PGA、PGV、PGD衰减关系。结果表明:(1)提出的中小地震有限断层模型确定方法可以有效的确定发震断层面走向、倾角、滑动角,断层破裂面尺寸、断层类型、震源在断层破裂面中的相对位置。(2)四川和云南地区强震台站钻孔数据分别采用喻畑和李小军(2015)的速度梯度延拓模型和Boore(2004)速度梯度延拓模型获得的场地V_(S30)更可靠。(3)PGA、PGV、PGD的事件间残差和事件内残差随自变量参数在零值附近-2~2之间均匀分布,均未表现出系统的趋势或偏差,表明本文建立的中国西南地区PGA、PGV、PGD衰减关系的预测值与实际观测值基本一致,结果是可靠的。(4)在大震近场表现出更显着的震级和距离饱和效应。进一步验证了本文的水平向PGV和PGD衰减关系研究方法的可行性。(本文来源于《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期刊2019-06-01)

高启栋,卢文波,杨招伟,严鹏,陈明[3](2019)在《水平光面爆破激发地震波的成分及衰减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借助极化偏振分析方法,针对一组现场爆破实验,分析了水平光面爆破激发地震波的成分构成及特性,比较了不同波的衰减特征及各自对爆破振动的影响,并探讨了水平光面爆破的内在力学机理。结果表明,爆破振动中不同波的相对量值及主导波的类型均会随测点位置的改变而变化,爆源特性和沿传播路径的不同衰减共同决定波的成分构成及演化,各测点的优势振动方向也与波的成分构成密切相关。对于水平光面爆破,在光爆孔平面上,P波的影响可忽略,S波主要在竖直向振动,R波对水平及竖直向的振动均有贡献,其中水平向的振动主要由R波引起,而S波的竖直向振速在近区远高于R波,但归因于S和R波的不同衰减,R波在距离爆源22.5 m/kg~(1/2)(58~67 m)处开始主导竖直向的振动;在光爆孔平面外,P波的影响不可忽略,且在特定位置会成为优势波型。(本文来源于《爆炸与冲击》期刊2019年08期)

刘壮,郭利,冯洪成,王慧,李志超[4](2018)在《纺织品水平摩擦静电衰减测试仪的研制》一文中研究指出总结所研发的纺织品水平摩擦静电衰减测试仪的特点及测试效果。探讨了目前国内外纺织品静电衰减测试方法,研制了一种纺织品水平摩擦静电衰减测试仪,阐述了该测试仪的测试机理、传感器类型、信号处理电路、控制系统、摩擦压力调节装置、校准系统,并研究了影响该仪器静电测试的因素。指出:所研制的纺织品水平摩擦静电衰减测试仪具有较高的测试精度。认为:该测试仪适用于含有导电纤维纺织品静电衰减性能的检测。(本文来源于《棉纺织技术》期刊2018年09期)

陈虹校,陆春良,杨晓荣,张伟,王波[5](2018)在《影响数字通信用水平对绞电缆衰减因素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数字通信用水平对绞电缆传输要求高,综合布线时要求信号失真度小,各项电气指标全部合格。对信号是否失真作为衡量电缆衰减指标的重要指标之一,在电缆的生产过程、成品检测中要作为重点管控项目之一。(本文来源于《现代传输》期刊2018年04期)

唐广心,连昌虎,刘晓军[6](2016)在《58对母婴麻疹抗体水平衰减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配对研究母亲及其分娩新生儿的麻疹抗体水平的动态变化过程,探询低月龄婴儿麻疹高发的原因,为制定麻疹免疫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的方式,采集母亲外周血2 ml和分娩时脐带血(代表新生儿出生时的水平)2 ml,同时在婴儿3、5、7月龄时随访动态观察,采用德国IBL公司试剂ELESA方法测定血清中麻疹Ig G抗体水平。结果孕产妇及新生儿脐带血的麻疹抗体滴度分别是:Max孕妇=6 522,Min孕妇=62,Med孕妇=834.5和Max脐带=6 233,Min脐带=61,Med脐带=760.5,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7,P=0.39)。母亲及婴儿脐带血麻疹血清抗体阳性率分别为84.48%和86.21%,血清抗体保护率分别为50.00%和46.55%。母婴麻疹血清抗体水平具有正相关性(r=0.83,P<0.01),婴儿脐带血抗体水平随母亲抗体水平的升高而升高(χ2=42.85,P<0.01)。婴儿麻疹抗体阳性率3月龄时为29.27%,5月龄时为5.88%,7月龄及以后全阴。母亲保护性抗体阳性者的婴儿脐带血保护性抗体阳性率(89.66%)比母亲保护性抗体阴性者的(3.45%)高(χ2=20.06,P<0.01)。不论母亲是否有保护性抗体,3月龄及以后各月龄时婴儿的麻疹保护性抗体阳性率均为0。结论目前新生儿麻疹抗体水平低且衰减速度快,7月龄时已经全部转阴,3月龄时婴儿胎传抗体已无保护性。育龄期妇女孕前麻疹抗体水平对婴儿麻疹抗体水平有直接影响,孕前接种麻疹疫苗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婴幼儿麻疹抗体水平。(本文来源于《实用预防医学》期刊2016年10期)

张世明,朱顺,李莉[7](2016)在《控温水平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快速鉴别茅台酒真假》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将控温式水平衰减全反射(HATR)与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结合,成功实现了茅台酒的快速检测。与传统的KBr压片法相比,本方法大大简化了浓缩、干燥、压片等流程,检测时间少于5min。此外,通过分析茅台酒的一维红外图谱及二阶导数谱,成功鉴别了茅台酒的真假,为客观评价酒类产品的质量提供了新方法。(本文来源于《分析科学学报》期刊2016年01期)

曾树平,冷建,叶冠林[8](2015)在《黏土中水平动荷载作用下刚性短桩刚度衰减数值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水平动荷载作用下桩的水平承载力和桩侧土的刚度变化是桩基设计时的重点考虑因素。采用基于移动硬化弹塑性本构模型的水土完全耦合有限元法,建立二维桩土共同作用模型,探讨黏土中刚性短桩在水平动荷载作用下水平力与位移的关系,以及割线刚度的衰减规律。并对比水平循环荷载作用下与静载作用下桩的水平承载力的差异,得到一些对研究和设计都有参考价值的结论。(本文来源于《地震工程学报》期刊2015年S2期)

曾树平,冷建,叶冠林[9](2015)在《粘土中水平动荷载作用下刚性短桩刚度衰减的数值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海洋桩基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受力特性,越来越受到重视。水平动荷载作用下桩的水平承载力和桩侧土的刚度变化是桩基设计时的重要考虑因素。本文采用基于移动硬化弹塑性本构模型的水土完全耦合的有限元法,建立两维桩土共同作用模型,探讨粘土中刚性短桩在水平动荷载作用下水平力与位移的关系,以及割线刚度的衰减规律。并对比水平循环荷载作用下与静载作用下桩的水平承载力的差异,得到了一些对研究和设计都有参考价值的结论。(本文来源于《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十二届全国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5-07-17)

唐广心,叶发忠,刘晓军,彭敬[10](2015)在《低/无应答者接种60μg乙肝疫苗后抗体水平衰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低(无)应答的成年人接种60μg乙肝疫苗后的抗体衰减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在深圳市某医院既往接受过乙肝疫苗0、1、6程序接种而未产生保护性抗体的职工中,接种深圳康泰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60μg重组乙型肝炎(酿酒酵母)疫苗,分别于6个月、12个月采集接种者血清,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CLIA法)检测抗-Hbs水平。同时对接种者进行问卷调查,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以了解影响乙肝疫苗抗体水平衰减的因素。结果接种60μg重组乙型肝炎12个月后乙肝保护性抗体阳转率维持在91.95%水平,但12个月的抗体水平明显低于6个月时的(Z=2.78,P=0.005)。熬夜和饮用咖啡是影响抗体水平下降的主要因素,前者是危险因素,后者为保护因素。结论低/无应答者接种一针高剂量60μg乙肝疫苗,可获得较好抗体应答,但抗体水平衰减较快,避免熬夜和饮用咖啡能够一定程度上避免抗体水平衰减。(本文来源于《疾病监测与控制》期刊2015年05期)

衰减水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核电站、高层、超高层建筑、海洋平台、大跨桥梁等中长周期结构越来越多。由于峰值速度(PGV)、峰值位移(PGD)表征了地震动的中低频信息,对中长周期结构的影响非常大。所以PGV和PGD衰减关系的研究对不同地区不同场地中长周期结构的地震危险性分析、工程抗震设防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NGA-West1和NGA-West2对美国西部PGA、PGV、PGD和Sa的衰减关系进行了多参数的研究,但国内对于PGA和Sa的衰减关系研究通常只包含震级项和距离项,对于PGV、PGD衰减关系的研究也很少。本论文基于强震数据处理、观测加速度和速度记录的可替代性,开展了NGA-West1和NGA-West2的PGA、PGV、PGD预测方程在中国西南地震区的适用性、建立了包含震级和距离饱和效应、震级相关几何衰减效应、断层类型效应、上盘效应、线性和非线性场地响应、非弹性衰减效应以及事件间和事件内变化性的多参数衰减关系模型。并以数据较丰富的美国西部为例,验证模型的合理可靠性。开展了中国西南地区水平向PGV、PGD衰减关系等相关问题的研究,为我国建立分区的水平向PGV、PGD衰减关系进行前期探索。研究内容和研究成果如下:1、系统研究了强震数据处理方法。针对远断层、PGA较小的加速度记录中存在的低频误差和基线漂移,提出了滤波处理流程并根据单拐点震源模型、双角震源模型、震源谱理论和记录信噪比不小于3等多重标准来选取滤波高通截止频率。针对近断层强震记录的基线漂移,提出了将时移斜率比、位移时程平坦度和均方根偏差相结合的基线校正改进方法,并以GPS台站记录的同震位移作为参考进行验证。分析了不同校正方法对PGA、PGV、PGD和永久位移的影响。结果表明:(1)运用震源模型、震源谱理论、记录信噪比等多重标准确定高通截止频率,将主观性影响降至了最低,为我国远断层、PGA较小强震数据处理提供了参考的处理流程、截止频率选取标准。(2)利用近断层强震记录基线校正改进方法获取的永久位移与强震台站附近的GPS台站观测的同震位移吻合较好。可以为近断层强震数据处理提供明确的确定强震段和结束段开始时间点以及拟合函数次数,减少了主观经验对基线校正结果带来的不确定性,提高了基线校正处理的自动化水平。(3)PGA和PGV受基线校正方法的影响较小,不同的基线校正方法对PGD和永久位移的影响非常大。2、为了弥补部分地区强震数据不足,开展了观测加速度和速度记录的可替代性研究。基于南加州地震数据中心同一台站加速度计和速度计共同记录的速度和加速度。分不同震级档、距离档对比分析了基于加速度积分与基于观测速度的速度/位移时程、傅里叶振幅谱、峰值速度/位移比和峰值速度/位移相对误差的分布特征,对比分析了基于加速度积分和基于观测速度得到的PGV_(ACC)和PGV_(VEL)、PGD_(ACC)和PGD_(VEL)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基于观测加速度积分和观测速度的速度时程十分吻合,傅里叶振幅谱在0.1~10Hz基本一致。(2)基于观测加速度二次积分和观测速度积分的位移时程十分吻合,傅里叶振幅谱在0.1~10Hz基本一致。(3)93.29%的峰值速度比和87.68%的峰值位移比分布在1附近20%范围内,均呈正态分布。(4)PGV_(ACC)和PGV_(VEL)、PGD_(ACC)和PGD_(VEL)的相关系数分别高于96.03%和96.26%,具有很好的相关性。(5)对于强震记录缺乏区域,可以从宽频带数字地震台网获得的未限幅的宽频带速度记录经过处理后获取的PGV和PGD作为PGV和PGD衰减关系研究数据库的有效补充。3、研究了NGA-West1、NGA-West2预测方程在汶川、芦山、鲁甸地震区的适用性。利用残差分析方法和对比分析采用不同的有限断层模型在不同场地条件下汶川、芦山、鲁甸地震的NGA-West1、NGA-West2模型与简单模型的PGA、PGV、PGD衰减曲线的方法来验证NGA-West1、NGA-West2预测方程估计中国西南地震区的PGA、PGV、PGD的可行性,分析了有限断层模型的选取和场地条件对适用性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1)无论是上盘场地还是下盘场地,随着场地V_(S30)的增大,汶川、芦山、鲁甸地震的NGA-West1和NGA-West2模型与简单模型的PGA、PGV、PGD衰减曲线越来越接近,差别也越来越小。(2)NGA-West1模型总体上高估了汶川地震区整个距离范围内的PGA、PGV、PGD;NGA-West2模型整体上轻微低估了芦山地震的PGA,而较大的高估了芦山地震区的PGV;NGA-West2模型整体上严重高估了鲁甸地震2(27)R_(rup)(27)300km范围内的PGA和PGV。(3)不同学者给出的有限断层模型差别很小,对适用性结果影响不大。(4)地震动参数衰减关系存在区域性差异,将NGA-West1、NGA-West2模型直接用来估计我国中强震的PGV和PGD并不可靠。4、建立了包含震级和距离饱和效应、震级相关几何衰减效应、断层类型效应、上盘效应、线性和非线性场地响应、非弹性衰减效应以及事件间和事件内变化性的多参数衰减关系模型。以数据较丰富的美国西部为例,开展了美国西部水平向PGA、PGV、PGD衰减关系研究,进行模型分析和事件间残差和事件内残差分析,并与CB08模型进行对比来验证建立的多参数衰减关系模型的可靠性。分析了随机效应回归方法的原理和步骤。结果表明:(1)PGA、PGV、PGD的事件间残差和事件内残差随自变量参数在零值附近-2~2之间均匀分布,均未表现出系统的趋势或偏差,表明本文模型的预测值与实际观测值基本一致,结果是可靠的。(2)随机效应回归方法可以消除了来自同一地震的各记录之间的相关性,同时对于只有少量记录的事件,避免了数据的事件内变化和事件的不良采样造成的事件均值变化。避免了某次拥有大量记录或只有少量记录的地震对回归结果的控制。(3)本文建立的美国西部水平向PGA、PGV、PGD衰减关系在大震近场表现出更显着的震级和距离饱和效应,消除了CB08模型在小震远场对PGA、PGV、PGD的高估。5、开展了中国西南地区水平向PGA、PGV、PGD衰减关系研究。研究了中小地震确定有限断层模型的方法,进而确定了每个地震每个台站的震源参数和距离参数。对比分析了不同速度梯度延拓方法获取云南、四川地区强震台站场地V_(S30)值的合理性。利用残差分析法研究了上一章建立的多参数衰减关系模型应用于中国西南地区的可行性。基于我国西南地区2008-2019年发生的4.5?M_W(27)8的主震共2274条水平向强震加速度记录,应用随机效应回归方法建立了中国西南地区水平向PGA、PGV、PGD衰减关系。结果表明:(1)提出的中小地震有限断层模型确定方法可以有效的确定发震断层面走向、倾角、滑动角,断层破裂面尺寸、断层类型、震源在断层破裂面中的相对位置。(2)四川和云南地区强震台站钻孔数据分别采用喻畑和李小军(2015)的速度梯度延拓模型和Boore(2004)速度梯度延拓模型获得的场地V_(S30)更可靠。(3)PGA、PGV、PGD的事件间残差和事件内残差随自变量参数在零值附近-2~2之间均匀分布,均未表现出系统的趋势或偏差,表明本文建立的中国西南地区PGA、PGV、PGD衰减关系的预测值与实际观测值基本一致,结果是可靠的。(4)在大震近场表现出更显着的震级和距离饱和效应。进一步验证了本文的水平向PGV和PGD衰减关系研究方法的可行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衰减水平论文参考文献

[1].郭成根,周爱国,谢永民,陈奥娜.我国高水平男子自由式摔跤运动员无氧功率分段衰减特征研究——基于“30秒”Wingate测试[J].四川体育科学.2019

[2].张斌.水平向峰值速度、峰值位移衰减关系研究[D].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2019

[3].高启栋,卢文波,杨招伟,严鹏,陈明.水平光面爆破激发地震波的成分及衰减特征[J].爆炸与冲击.2019

[4].刘壮,郭利,冯洪成,王慧,李志超.纺织品水平摩擦静电衰减测试仪的研制[J].棉纺织技术.2018

[5].陈虹校,陆春良,杨晓荣,张伟,王波.影响数字通信用水平对绞电缆衰减因素的分析[J].现代传输.2018

[6].唐广心,连昌虎,刘晓军.58对母婴麻疹抗体水平衰减的研究[J].实用预防医学.2016

[7].张世明,朱顺,李莉.控温水平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快速鉴别茅台酒真假[J].分析科学学报.2016

[8].曾树平,冷建,叶冠林.黏土中水平动荷载作用下刚性短桩刚度衰减数值分析[J].地震工程学报.2015

[9].曾树平,冷建,叶冠林.粘土中水平动荷载作用下刚性短桩刚度衰减的数值分析[C].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十二届全国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2015

[10].唐广心,叶发忠,刘晓军,彭敬.低/无应答者接种60μg乙肝疫苗后抗体水平衰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疾病监测与控制.2015

标签:;  ;  ;  

衰减水平论文-郭成根,周爱国,谢永民,陈奥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