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牵引从动齿轮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SS9型机车,牵引从动齿轮,螺栓断裂
牵引从动齿轮论文文献综述
赵红军,白银[1](2016)在《SS_9型机车牵引从动齿轮连接螺栓断裂原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多次故障调查及试验验证的基础上,对牵引从动齿轮连接螺栓断裂故障的主要原因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制定防治措施,避免故障再次发生,保证客运机车行车安全。(本文来源于《铁道机车与动车》期刊2016年01期)
姜永升,于建英,陈更强[2](2012)在《电力机车牵引从动齿轮裂纹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某电力机车在周期大修时,发现其牵引齿轮的从动齿轮端面齿底处有裂纹,此零件已正常运行30万km。为了找到裂纹原因,我们对此零件的化学成分、显微组织、硬度及裂纹宏观形貌等进行了分析。该齿轮材质为42CrMo,加工流程:锻造→正火→高温回火→粗车加工→调质→精车加工→滚齿→中频感应淬火→低温回火→磨齿。1.宏观分析裂纹位于端面齿底处,该端面为感应淬火的入端。裂纹总深度约25mm,沿齿宽方向长约50mm。(本文来源于《金属加工(热加工)》期刊2012年21期)
韩经广,郭福东,秦勇[3](2009)在《SS_4型机车牵引电动机主动齿轮与轮对从动齿轮装配工艺改进的建议》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提出了改进SS_4型机车牵引电动机齿轮安装与工艺轮对齿轮对中装配工艺的建议,提高了装配工序的质量和作业效率。(本文来源于《2009年山东省科协学术年会胶济客运专线相关技术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09-09-01)
刘斌,汪洋,刘淑芳[4](2006)在《SS_4改型机车牵引从动齿轮裂损的分析及改进》一文中研究指出分析了SS4改型机车牵引从动齿轮的裂损,提出了改进措施。(本文来源于《铁道机车车辆工人》期刊2006年12期)
王海锋,王亚洲,梁剑[5](2006)在《提高内燃机车牵引齿轮啮合质量,延长牵引从动齿轮使用寿命》一文中研究指出分析了内燃机车牵引齿轮磨耗的情况,提出了对磨耗后的牵引齿轮进行磨削的建议,给出了理论计算值。(本文来源于《铁道机车车辆工人》期刊2006年05期)
危翔,许宏魁,刘宪[6](2004)在《SS4改型机车牵引从动齿轮断裂原因分析及改进建议》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大秦线SS4改型机车牵引从动齿轮的断裂问题,通过数据统计、电子显微分析和金相组织分析,提出应对高速重载列车牵引从动齿轮的的设计与制造技术进行改进的建议。(本文来源于《电力机车与城轨车辆》期刊2004年06期)
徐罗平[7](2001)在《大功率机车牵引从动齿轮折齿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大功率机车牵引从动齿轮,服役20万公里即发生折齿。经分析,齿轮中频感应加热淬火进出端齿面、齿根存在很大残余拉应力是导致折齿的主要原因:齿轮电机端存在偏载是造成折齿的影响因素。(本文来源于《国外金属热处理》期刊2001年04期)
姚文平,华裕增,薛根根[8](1984)在《电力机车牵引从动齿轮用材及强化工艺》一文中研究指出50CrMoA钢齿轮全齿廓感应淬火后,齿面硬度为HRC≥58,齿根端面残余应力为-87.4kgf/mm~2,中部-51.5kgf/mm~2。滚轮接触疲劳强度为232kgf/mm~2。大功率电力机车弹性牵引齿轮采用50CrMoA钢全齿廓感应淬火代替渗碳淬火,不仅满足使用要求,同时简化了工序,节省能源,降低生产成本。(本文来源于《金属热处理》期刊1984年03期)
吴昌华[9](1982)在《东风4内燃机车牵引从动齿轮齿根应力的有限元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一、国内外情况概述作用在齿轮上的载荷主要是啮合点的作用力和从轴上传来的扭矩,如果忽略偏载,可以认为这些力都作用在齿轮平而之内,因而齿轮的计算可以看成是一个平面应力问题。从理论上讲,用有限元方法对平面应力问题进行计算是不存在任何问题的。但在具体进行计算时我们发现,由于在齿根存在着应力集中现象,那里网格必须分得很密,这就对计算机容量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计算(本文来源于《辽宁机械》期刊1982年05期)
夏建新,戚文星,黎冠中,彭自超[10](1981)在《东风_4型内燃机车牵引从动齿轮齿根应力的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探讨牵引齿轮的弯曲强度问题。通过静载和线路牵引试验,得出了东风4型内燃机车牵引从动齿轮在各种工况下的实际齿根应力及其在齿宽上的分布、载荷集中系数和动载荷系数。同时也查明了机车在各种速度下的轴上扭矩变动幅值,以及轴系中所存在的共振现象。所得结果为分析牵引驱动装置的性能、运用和维修保养以及牵引齿轮的强度设计提供了一定的依据。(本文来源于《内燃机车》期刊1981年07期)
牵引从动齿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某电力机车在周期大修时,发现其牵引齿轮的从动齿轮端面齿底处有裂纹,此零件已正常运行30万km。为了找到裂纹原因,我们对此零件的化学成分、显微组织、硬度及裂纹宏观形貌等进行了分析。该齿轮材质为42CrMo,加工流程:锻造→正火→高温回火→粗车加工→调质→精车加工→滚齿→中频感应淬火→低温回火→磨齿。1.宏观分析裂纹位于端面齿底处,该端面为感应淬火的入端。裂纹总深度约25mm,沿齿宽方向长约50mm。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牵引从动齿轮论文参考文献
[1].赵红军,白银.SS_9型机车牵引从动齿轮连接螺栓断裂原因分析[J].铁道机车与动车.2016
[2].姜永升,于建英,陈更强.电力机车牵引从动齿轮裂纹分析[J].金属加工(热加工).2012
[3].韩经广,郭福东,秦勇.SS_4型机车牵引电动机主动齿轮与轮对从动齿轮装配工艺改进的建议[C].2009年山东省科协学术年会胶济客运专线相关技术研讨会论文集.2009
[4].刘斌,汪洋,刘淑芳.SS_4改型机车牵引从动齿轮裂损的分析及改进[J].铁道机车车辆工人.2006
[5].王海锋,王亚洲,梁剑.提高内燃机车牵引齿轮啮合质量,延长牵引从动齿轮使用寿命[J].铁道机车车辆工人.2006
[6].危翔,许宏魁,刘宪.SS4改型机车牵引从动齿轮断裂原因分析及改进建议[J].电力机车与城轨车辆.2004
[7].徐罗平.大功率机车牵引从动齿轮折齿分析[J].国外金属热处理.2001
[8].姚文平,华裕增,薛根根.电力机车牵引从动齿轮用材及强化工艺[J].金属热处理.1984
[9].吴昌华.东风4内燃机车牵引从动齿轮齿根应力的有限元分析[J].辽宁机械.1982
[10].夏建新,戚文星,黎冠中,彭自超.东风_4型内燃机车牵引从动齿轮齿根应力的试验研究[J].内燃机车.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