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东满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特点

论东满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特点

一、浅谈东满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特点(论文文献综述)

白路[1](2020)在《中共东北党组织的政策转型与抗日武装整合研究(1931-1937)》文中认为中共东北党组织是土地革命战争与局部抗日战争时期最早领导抗日民族革命的中国共产党地方党组织。作为中华民族十四年抗战史的关键的一环,东北党组织所领导的东北抗日游击运动至少包含着两层内涵:第一,东北党组织最早地经历了艰难的转型,由领导东北地区土地革命斗争转向领导东北地区的抗日民族革命斗争;第二,东北党组织及其抗日武装通过有效整合东北地区的各抗日武装力量,实现了东北抗日武装力量的融合发展与中国共产党核心领导地位的确立,坚持抗战至中国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十四年的东北抗战艰苦卓绝,虽然对于东北抗日联军的研究浩瀚繁多,但少有直接从东北党组织的政策路线与东北抗日武装力量融合发展的具体过程进行的研究,而东北党组织对东北抗日武装力量的整合工作正是在其政策转型的背景下完成的。本文从东北党组织政策转型的视角切入,探究东北党组织的政策转型与抗日武装整合工作之间的关系,以及东北地区抗日武装力量融合发展的具体过程与特征。全文主要围绕下列问题展开:关于中共东北党组织的发展状况:作为东北抗战的直接领导者,东北党组织的发展相对滞后。1927年以前基本处于草创阶段,尚未建立地区统一的领导机构;从1927年到1930年,中共满洲省委开始统一领导东北党组织,但组织力量弱小、区域性发展不均衡长期困扰着东北党组织,局限于工人运动和城市斗争成为这种滞后性的主要体现。1930年,东北地区的原朝鲜共产党员在“一国一党”的原则下加入到东北党各地方党组织中,东北党组织的发展进入快车道,一方面党员数量得到快速增加,另一方面农村地区的组织基础迅速建立起来。总的来说,原朝鲜共产党员的加入虽然使得东北党组织面临诸多党组织内部融合问题,但东北党组织由此获得的组织力量,尤其是农村地区的组织力量,对原本局限于工人运动和城市斗争的东北党组织转向领导东北抗战具有重要意义。关于中共东北党组织的政策转型: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必须继续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首先必须直接反抗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包括东北党组织在内的整个中国共产党开始领导中国人民开展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国民党反动统治的土地革命。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中日民族矛盾最先在东北地区上升为社会主要矛盾,东北党组织开始转向领导抗日民族革命。从领导东北地区的土地革命到领导东北地区的抗日民族革命,东北党组织经历了艰难的政策转型,其中既有与中共中央“左”倾路线的斗争,也有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的直接介入。最终,东北党组织确立起“以统一战线整合东北抗日力量,以武装抗日领导反日民族革命”的政策主轴,完成由“苏维埃运动”到“反日民族革命”的转型,东北党组织领导的抗日武装整合工作正是在这样的政策主轴下才得以迅速开展。关于中共东北党组织整合东北其他抗日武装力量的工作方式:如何团结一切抗日武装力量共同抗战成为东北党组织领导东北抗日游击运动所面临的关键问题之一。在转向领导东北抗日民族革命的背景下,东北党组织及其抗日武装对东北地区其他抗日武装力量的认知也由否定、批判转变为积极、可与之联合。根据东北地区其他抗日武装力量在实力、性质、诉求等方面的差异,东北党组织及其抗日武装在进行武装整合的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工作策略与形式,分别为:联合作战、共建抗日联合军指挥部、进行改编。其中,联合作战是指东北党组织及其抗日武装通过与其他抗日武装力量配合作战,建立起临时的军事互助同盟关系的工作方式;共建抗日联合军指挥部是指东北党组织及其抗日武装通过与符合一定条件的其他抗日武装力量共同组建抗日联合武装,形成稳定的抗日军事联盟的工作方式;进行改编是指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将东北地区其他抗日武装力量改组为东北党组织直接领导的抗日武装的工作方式。三种整合方式虽各不相同,但彼此之间并不排斥,共同构成了东北党组织团结东北地区其他抗日武装力量的整合方式。关于东北各抗日武装力量整合发展中的抑制离散问题:从1933年到1937年,东北党组织领导的抗日武装迅速成为东北各抗日游击区域的核心力量,既实现了东北地区抗日武装力量的整合发展,又创造了东北抗日游击运动的新高潮。但是,东北党组织整合东北各抗日武装力量共同抗日的过程并不平顺,除日伪当局不断加码的围堵与讨伐外,整合过程中的排斥力成为东北各抗日武装再度陷入分散化的重要威胁,其既与“整合”相伴随,又是“整合”所必须斗争的对象。如何有效的消除整合过程中的排斥力并抑制武装整合中的离散现象成为东北党组织领导武装整合所必须解决的问题。为保障东北各抗日武装的整合发展,东北党组织及其抗日武装采取作用于主体和客体的多重抑制手段,一方面在东北党组织的政策转型中消除东北党组织及其抗日武装的排斥力,另一方面从组织和心理两个层面来直接抑制整合过程中的离散行为,最终促进东北抗日武装力量的整合大发展。总而言之,东北党组织的政策转型与抗日武装整合工作之间是紧密联系的,东北党组织的政策转型是其领导东北抗战的第一层,东北党组织领导的东北各抗日武装力量整合是其领导东北抗战的第二层,同时,东北党组织的政策转型与其领导的抗日武装力量整合又是同时进行的。依照东北党组织的政策转型轨迹,东北党组织对东北各抗日武装力量的整合工作大致可划分为三个时期:政策转型前期武装整合的萌芽(1931年至1934年);政策转型后期武装整合的多元发展(1934年至1935年);政策转型后武装整合的大发展(1935年至1937年)。正是东北党组织实现了由“苏维埃运动”到“反日民族革命”的转型,东北党组织所领导的武装整合工作才得以迅速发展,正是抗战武装整合工作的有效开展,东北各抗日武装力量才得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彻底摆脱分散化困境,东北抗日游击运动才得以迈入发展的新高潮。

郭航[2](2020)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东北地区朝鲜族的民族政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一场属于全国各族人民共同胜利的战争,也是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卫国战争。经过长达十四年艰苦卓绝的抗争,中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最终取得了胜利。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提出了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核心的民族政策,对团结朝鲜族人民进行抗战起到了积极作用。在此基础上,朝鲜族与其他民族相互合作共同抗日,最终融入中华民族大家庭。本研究通过搜集和整理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对东北地区朝鲜族实施的各项民族政策的相关文献,梳理和分析民族政策产生的背景、政策内容及实践过程,进而揭示中国共产党对朝鲜族的民族政策的历史作用。全面梳理和分析中国共产党在东北地区实施的有关朝鲜族的民族政策内容,尤其是对其历史意义的补充,弥补了该领域以往相关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同时,本研究对于深入掌握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探索历程,更好地解决当今社会民族问题,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中国共产党对朝鲜族的民族政策为抗日战争打下了坚实的群众基础,也为东北地区多去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朝鲜族群众在参与抗日战争的过程也是朝鲜族不断增强对中华民族使命感,改善东北地区各民族之间的关系,增进民族感情的过程。

田一隆[3](2020)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延边地区青年运动研究》文中指出1907年,日本帝国主义把侵略的魔爪伸到延边地区,延边地区各族人民率先举起反日的大旗,创办了瑞甸书塾、大成中学和东兴中学等以反日文化启蒙为宗旨的学校,开启了反日启蒙运动。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在延边地区广泛传播,深刻影响了延边地区的青年群体。在马克思主义的影响下,延边地区的青年学生以罢课示威的方式,反对封建、宗教和日本帝国主义对学生思想上的控制,使得延边地区的青年运动有了新的发展。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青年学生们,在延边地区建立了马克思主义团体和青年革命组织。中国共产党以及共青团通过创办《民声报》和“荒园学会”来扩大在延边地区的影响,在党、团组织建立后,开办了学校和青年研修班,以此创设了一个更为优秀的抗日思想阵地,并始终由中国共产党进行领导,在这种情况下,还先后建立了少年先锋队、抗日义勇军等抗日武装力量,各族青年学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毅然投身于抗日救国斗争。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青年义勇军。延边地区还专门壮大青年武装力量,并多次开辟了相关抗日游击根据地,转战在东满各地。在敌占区的青年学生,也奋起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反动的法西斯统治。延边地区的抗日斗争,相比其它地区的抗日斗争具有很大的差异性,具体表现在:斗争的艰苦性、鲜明的民族性、复杂的国际性。由于延边地区的青年运动,未能以延边地区的复杂地缘环境、自身所处经济封锁没有后援的状况出发,忽视了坚持抗战和扩大革命力量的根本任务,忽视了在抗日斗争中农民的要求,导致了革命力量的损失和组织的破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也积累了一些经验: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民族团结;坚持游击战争。这些宝贵的经验对于革命的胜利,国家的建设,以及开展好当今新时代的青年工作,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张宽[4](2020)在《中共满洲省委领导的东北抗日斗争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东北,地处东北亚地区中心,物产富饶、市场广阔。近代以来,为了争夺在该地区的势力范围,帝国主义列强在此角逐,冲突激剧。其中,尤以日本帝国主义最为疯狂。日俄战争以后,日本取代俄国,成为侵略东北的第一大帝国主义势力。与此同时,以张作霖为首的奉系军阀对外勾结、对内镇压,民族资本主义举步维艰,百姓濒于破产。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纵横交错、十分尖锐。东北地区复杂的政治环境引起了共产党人的高度关注,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立即派人到东北传播马列主义,发展党团组织。不久即在哈尔滨、大连、奉天等大中城市建立了党团组织。在东北党组织的带领下,各地工农群众的反帝反军阀斗争迅速发展。1927年10月,中国共产党驻东北最高领导机构——中共满洲省委成立,标志着东北地区的革命斗争进入了由统一党组织集中领导的新阶段,成为东北革命历史发展的重要转折点。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中共满洲省委站在抗日斗争的最前线,率领广大民众最先踏上了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道路,东北抗战由此开始。党中央十四年抗战重大历史观的调整,是对中国抗日战争历史的新定位,同时也意味着中共满洲省委领导东北人民奋力抵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伟大功绩更加得到了实质上的肯定。毫无疑问,这段历史的研究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论文以马克思主义为基本立场,在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指导下,运用党史理论与历史学、政治学等相关知识,通过文献分析、历史比较、系统研究、交叉研究等方法,对中共满洲省委领导的东北抗日斗争进行综合分析。论文立足史实,以九一八事变等重要事件为时间节点,对不同时期中共满洲省委采取的斗争方针、战略战术、取得成效及特点不足等进行探讨,以此明确中共满洲省委在东北局部抗战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及其领导的东北局部抗战的历史地位。具体来讲,论文共分为七章:第一章为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选题依据及意义、国内外学者关于中共满洲省委及其领导的抗日斗争研究现状、论文的研究思路及在过程中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同时指明了论文的创新与不足之处。绪论部分为本论文的撰写奠定了重要基础。第二章为早期东北党组织的建立及其领导和参与的反日斗争。该部分首先从政治、经济、军事、教育等方面追溯了日俄战后日本在东北的侵略概况;其次通过对“五四”运动在东北的开展及马克思主义在东北的传播这两个问题的分析,阐明了早期东北党组织建立的社会背景与政治环境,并对哈尔滨、沈阳、大连等重要城市党组织的建立作了简要概述;最后,归纳总结了早期东北党组织开展的反日斗争活动,主要有声援“五卅”运动、响应郭松龄倒戈反奉、组织反日剥削大罢工、领导临江拒日设领斗争等。第三章为中共满洲省委的建立和发展。该部分首先从东北革命形势发展的客观需求和中共东北党组织自身发展的需要等方面分析建立满洲省委的必要性。随后,对中共满洲省委的建立过程进行了扼要概述。最后,重点阐述了中共满洲省委的发展历程及历届省委的更迭,同时,对造成满洲省委更迭频繁的原因进行了深入探讨。第四章为九一八事变前后中共满洲省委的反日斗争。承接第三章,该部分首先全面梳理了九一八事变前满洲省委参与和领导的反日斗争,主要有参与群众反日护路斗争、围绕中东路事件开展的反日斗争活动、领导“一一九”反日护路斗争惨案一周年纪念游行集会,这次反日斗争完全是在党的领导下进行的。其次,对九一八事变的爆发进行简单介绍,并详细分析了满洲省委的抗日主张。再次,分析九一八事变后中共满洲省委的斗争方针及抗日实践,探讨其是如何将党的抗日主张转化为直接行动。以九一八事变为起点,中国开始了长达十四年抗日战争。最后,通过对比九一八事变前后两个阶段东北抗日斗争的状况,指出事变后东北抗日斗争呈现的新特点及存在的不足。该部分为本论文的重要内容。第五章为贯彻中共中央抗日统一战线方针与东北抗日斗争的新发展。该部分为本论文的核心内容。首先介绍了中共中央在东北建立抗日统一战线方针的提出及发展;接着,全面分析了中共满洲省委对抗日统一战线方针的贯彻情形及东北抗日斗争出现的新局面,主要表现为建立东北人民革命军与联合义勇军共同抗日、适应东北革命发展形势建立游击根据地、广泛发动爱国民众扩大抗日斗争规模几个方面。随后,又从军队发展、党群关系、战斗成果等方面总结了东北抗日斗争的新发展。此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队伍成为东北抗日斗争中的主要力量。第六章为中共满洲省委的改组及其对东北抗日斗争的影响。该部分内容辩证地分析了满洲省委撤销的原因,客观评价了这一决策对东北抗日斗争的影响;之后,论述了满洲省委接续组织的建立,扼要概述了满洲省委接续组织继续领导的东北抗日游击战争。第七章对中共满洲省委领导的东北抗日斗争的经验、教训及重要意义进行提炼总结,同时将这一时期东北抗战中所表现出来的革命风貌和斗争精神同伟大的抗战精神相衔接,明确中共满洲省委领导的东北抗日斗争不仅淋漓尽致的诠释了抗战精神,更是抗战精神的重要铸就者。

阎庆[5](2020)在《东北抗日游击根据地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931年秋,日本帝国主义为实现其蓄谋已久的侵略中国的野心,悍然发动了“九一八”事变,武装侵占了东北。在民族危机日益严峻的时候,中国共产党先后创建了东北抗日游击队、东北人民革命军、东北抗日联军和东北抗日教导旅等抗日武装力量开展抗日游击战争。中国共产党在领导抗日游击战争的过程中,在东北地区选择远离城市的广大农村地区,创建了抗日游击根据地。从1932年末开始,在中共满洲省委的直接领导下陆续在南满、东满、北满和吉东等四大游击区创建了一系列抗日游击根据地,同时从政权、军事、经济和文化教育等方面进行建设。随着抗战历史由“八年”改为“十四年”,东北抗日游击根据地研究作为一个重点的研究领域进入到人们研究的视野中,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东北抗日游击根据地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抗日游击战争的过程中,在紧密依靠和团结广大人民群众的基础上,在远离城市的广大农村地区建立的从事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阵地。它是马克思主义国家与革命理论以及毛泽东关于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思想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也是东北抗日斗争史的构成要素之一。本文研究中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为指导,以东北抗日游击根据地为研究对象,与东北抗日游击斗争的历史进程紧密结合,拓展研究领域,创新研究方法,努力从多种视角去探究东北抗日游击根据地。通过东北抗日游击根据地的创建过程揭示其基本特征,并且对其各个方面的建设和历史作用展开研究。与此同时,将东北抗日游击根据地与其他抗日游击根据地进行比较研究,最后探究它的丧失、历史教训和当代启示。本文内容一共分为六章,具体情况如下:第一章是本文研究的起点即绪论。首先深入系统地探究了东北抗日游击根据地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进而对国内外关于东北抗日游击根据地的各种文献进行系统梳理和全面论述,介绍探究东北抗日游击根据地的基本思路和研究方法。在此基础上,详细阐明了论文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绪论是论文的逻辑起点。第二章是东北抗日游击根据地建立的基础。东北抗日游击根据地的建立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基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国家与革命理论和毛泽东思想中的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思想为东北抗日游击根据地的建立奠定了深厚的理论基础。同时,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建立的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东北抗日游击根据地建立的历史基础。另外,东北地域文化是东北抗日游击根据地建立的文化基础。最后,日本帝国主义发动的“九一八”事变和中国共产党号召并领导东北军民抗日是东北抗日游击根据地建立的现实基础。第三章是东北抗日游击根据地的建立和特征。中国共产党在领导抗日游击战争的过程中,在紧密地依靠和团结广大人民群众的基础上,在远离城市的广大农村地区,创建了抗日游击根据地。从1932年末开始,先后在南满等四大游击区创建了一系列抗日游击根据地。这些抗日游击根据地从创建到基本丧失经历了艰难、曲折、复杂的过程,具有鲜明的广泛性、复杂性、独立性和艰巨性等特征。第四章是东北抗日游击根据地的建设和历史作用。这部分是本文的核心部分。在创建抗日游击根据地的过程中,各地党的组织借鉴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关内农村革命根据地创建的历史经验,根据东北抗日游击战争的实际情况,进行了一系列包括政权、军事、经济和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建设。与此同时,东北抗日根据地经过各方面的建设也起到了突出的历史作用,在中国抗日战争历史上乃至整个世界历史上都产生了广泛而持久深远的影响,需要深入探究。第五章是东北抗日游击根据地与其他抗日游击根据地的比较研究。抗日战争时期,我党我军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指引下,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国家与革命的思想,进一步贯彻和执行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根据实际情况和战争需要在华北、华中和华南等三大游击区域,创建了一系列抗日游击根据地。并以此为战略基地,执行全面抗战路线和持久作战方针,对反动势力予以坚决回击,团结和争取了一切抗战力量,成为打败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赢得抗日战争的胜利的关键。就整个抗日战争历史而言,东北抗日游击根据地与其他抗日游击根据地既有一些共同点,也有很多不同点。对二者进行比较研究,对于推动东北地方史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第六章是东北抗日游击根据地的丧失、历史教训和当代启示。由于主客观等多种因素,分布在四大游击区的东北抗日游击根据地和密营陆续丧失。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东北抗日游击根据地的各方面工作有很多历史教训值得总结;从当代的角度来看,东北抗日游击根据地的各方面工作也有很多启示值得深入研究。探究东北抗日游击根据地的丧失、历史教训及当代启示对于深化和拓展东北抗战史的研究以及促进当代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武洋[6](2020)在《区域社会与革命互动 ——中共东北地方党组织及其领导的工农革命研究(1923-1938)》文中认为东北地方党组织在全国的党组织中是一个独特的存在,在1923年-1938年间东北地方党组织的工作融合了党的白区工作、苏区工作、武装斗争以及抗日民族革命等诸多内容,在领导东北地区的革命斗争取得显着成绩的基础上,也对全国的革命起到了重要的配合和推动作用。而由于东北地区社会环境和地缘条件的特殊性,又使东北党的组织建设和革命活动呈现出与关内其他地区不同的路径和特征,使之在追随和贯彻中共中央的政策之余,又在某些方面超越了同一时期的中共中央,具有一定的先行意义。本文在宏观与微观相结合、政党与社会相互动的研究视角下,对1923年至1938年间中共东北地方党组织的组织发展及其领导的工农革命进行系统研究,从而得出中共在东北地区的斗争经验与革命意义。全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交代文章的写作缘起、介绍本次研究的前期准备工作,包括研究方法、创新之处、重点难点,以及国内外学术界对于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史、东北党组织及其革命斗争、东北地方社会等问题的研究现状。第二部分为第一章。介绍东北地区开展革命的社会历史条件,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考察,一方面是东北的区域社会特征,移民对东北农村和城市发展造成的影响以及农民阶级和工人阶级的群体特征;另一方面则是介绍共产主义运动在东北兴起的三条路径,分别是中东路沿线俄国革命的传播、东满和吉东地区朝鲜共产党人的革命活动,以及1923年起中国共产党在东北的建党活动。第三部分为第二、三章。以时间为线索,以事件为参考,探究东北地方党的组织史,还原东北党组织生存与发展的真实状态。特殊的历史、地理原因下,朝鲜共产党人的加入使中共东北地方党的组织规模、分布、党员的民族和阶级构成等发生重大改变;从组织系统的运行机制、层级之间的信息传递、基层组织的真实形态,可以看出其组织并非完美无缺,而是勉强维持组织运转的弱势平衡;而捉襟见肘的经济状况更令东北地方党组织在复杂多变的革命环境下难以充分施展能量和手段,只得艰难求存。第四部分为第四章。探讨东北党组织对于工人阶级的政策以及东北工人对中共政策的反应,首先对东北工人阶级的生活状况与斗争意志进行分析,认为其较高的工资待遇、薄弱的斗争意识都使其参与革命的愿望并未达到十分迫切。接下来分为奉系军阀统治时期和东北沦陷时期,将中共的工运政策与外部环境的掣肘进行对比,进一步阐述工人阶级对于革命态度的变化以及东北工人运动的最终走向。第五部分为第五章。主要探讨东北沦陷后,党组织、抗日联军与农村社会的融合与互动。事变前农村经济的崩溃造成阶级矛盾的激化、事变后农村社会的权力真空状态是使农民革命化的关键性催化剂,也令党和军队得以在农村立足;党对于农民的组织和动员维护了根据地社会经济结构的稳定,使农民不仅是革命的追随者更是革命的参与者;“统一战线”政策的实施更使根据地的政权基础和群众基础不断扩大,令各阶层群众紧密团结到了党的周围;而随着日伪当局愈加严酷的封锁和讨伐,根据地农民群众不得已做出求生的本能选择,导致了东北农村根据地的最终丧失。第六部分为结语。对以上五部分内容进行总结,进而探讨中共东北地方党组织自身建设与革命活动的区域特色和先行意义。东北一直以来都与关内有着差异巨大的政治环境和社会特征,使中共东北党组织及其所领导的革命斗争带上了鲜明的区域特色;先行意义则在于,在外部革命环境发生改变之后,迅速转变了斗争方向,以“抗日统一战线”取代“苏维埃革命”作为斗争的指导方针,具有超前的进步意义。

周朋[7](2020)在《东满地区国民救国军与其他反日部队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九一八事变后,日本控制了吉会铁路的吉敦线和天图线,一旦敦图线通车,吉会铁路就可以全线贯通,日军将获得继安奉铁路之后,第二条经过朝鲜进入东北的通道。当此急务,王德林领导的老三营在翁声砬子地区,枪杀了前来勘察敦图线的满铁测量员,并以此事件为契机正式反正抗日,建立中国国民救国军。国民救国军以工农商学兵各界同胞联合起来,不分党派一致抗日为宗旨,吸引了东满相当数量的民间武装前来投效,因此成为东满早期抗战史上规模最大的反日部队。国民救国军起义之初就吸引了吉林自卫军、韩国独立军、共产党东满特委的关注。在日本侵略者的倒逼下,各反日部队间很快建立起联系。其中,尤以国民救国军与吉林自卫军间的合作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主要建立在国民救国军的上升期和全盛期。东宁之役后救国军虽进入衰落期,仍有韩国独立军部队与其联合。党组织则主要通过输送党员同志到救国军中工作,支持国民救国军抗日,1933年后,救国军余部陆续转入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中继续作战。总的来说,各部队的横向联系中,合作使其互相成全,延缓了侵华战争的军事进程。而军纪、物资分配、阶级立场等原因,又使各部队频繁爆发冲突,严重削弱了抗日部队的实力和群众基础。通过对以往研究现状的梳理,国民救国军与其他相关反日部队的研究,很少涉及部队间的横向联系。即使存在的部分横向研究,也往往将国民救国军放在次要位置。实际上,国民救国军是吉东各反日部队中,唯一一支分别与东北军部队、韩国部队、共产党领导部队都建立起合作关系的队伍。以国民救国军为中心,研究各反日部队关系可以建立起最严密的东满义勇军合作网。为此,本文从国民救国军与其他反日部队的关系入手,详细论述了各部队合作与冲突的全过程,分析了各部队关系变化的特点与原因,为今后东北地方史和义勇军史的研究,拓宽了角度。结论以为,国民救国军与其他反日部队关系建立的过程,经过联合背景、联合作战、联合僵化、矛盾激化等步骤,呈现出合作与冲突的态势。合作的原因包括国民救国军的抗日宗旨、战略需要等;冲突的原因则包括组织成份的差异、猜忌存在归属问题的部队等。合作具有自主性、灵活性;冲突具有局部性和破坏性。另外,研究过程中还发现,国民救国军中的共产党员为救国军余部汇入东北抗日联军持久作战,发挥了桥梁作用。

崔璨[8](2020)在《九一八事变前后中共满洲省委抗日工作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共满洲省委是20世纪20年代中国共产党在东北地区设立的第一个最高领导机构。这一时期,日本帝国主义加紧了对中国东北地区的侵略,面对严酷的斗争环境,中共满洲省委迅速确立了对日斗争的方针,在九一八事变前后组织领导了东北地区的抗日斗争,打击了日本帝国主义的嚣张气焰,为东北抗战的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和保障,成为了中国共产党在东北地区革命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九一八事变为切入点,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实践考察法和史论结合法,对九一八事变前后中共满洲省委的抗日工作进行了系统梳理。客观分析和评价了中共满洲省委的抗日工作,阐明了中共满洲省委抗日工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论文除绪论外,分三章进行分析阐释。第一章介绍了九一八事变前中共满洲省委在加强省委自身建设、广泛开展群众运动、揭露日军侵略阴谋三个方面开展的抗日工作,并在此基础上围绕中共满洲省委进行了系统阐述。第二章从九一八事变后中共满洲省委在呼吁民众展开斗争、声援东北抗日义勇军以及建立东北抗日联军等方面开展的抗日工作进行了阐述,并运用图表进行了具体说明。论文第三章从特点、积极影响、不足之处以及启示等四个方面对中共满洲省委的抗日工作进行了评价,通过结合当前的时代特点进一步明确了中共满洲省委抗日工作的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总之,本文以九一八事变为中心,通过对中共满洲省委抗日工作呈现出的诸多变化和特点的分析研究,进而挖掘中共满洲省委抗日工作所展现出的历史价值和时代价值。

李泽鑫[9](2019)在《东满、南满地区抗日斗争的比较研究(1931-1940)》文中研究说明“九·一八”事变以后,东北各地都有抗日斗争。其中,东满、南满两地区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东满是延边地区,包括延吉、和龙、汪清、珲春、安图等县,而南满包括吉林、通化、磐石、桦甸、桓仁、辑安、抚顺等东边道各地。在本文主要对东满、南满两个区域抗战的背景、抗战策略、抗战过程及其结局等诸多方面进行了深入比较研究。首先,两个地方有六个方面的共同点。第一,“九·一八”事变以后两个地方都以日本对中国不断扩大侵略力度、蒋介石国民党的不抵抗政策、全国抗日救亡运动高涨为背景。第二,在东满、南满各地都出现了许多义勇军的抗战。其中在南满地区有唐聚五、王凤阁部等许多义勇军,在东满地区有王德林的义勇军。第三,在东满、南满地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斗争都经历过游击队、人民革命军、抗日联军等三个阶段。第四,中国共产党在东满、南满地区实行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都是一样的。最初主要是对工人、农民、下层士兵的统一战线,后来把小资产阶级、有产阶级列为团结的对象。第五、在东满、南满地区根据地在政权建设、群众武装等方面都相似。第六、在东满、南满地区的抗日联军的最终命运是相似的,最后都转移到苏联境内。其次,在东满、南满地区抗日斗争有五个方面的不同点。第一,由于在东满地区主要是为朝鲜族聚集地,在此比南满地区朝鲜民族的民族性强。第二、由于东满地区位于中苏边界地区,满洲省委在此比南满地区更强调“保卫苏联”的任务。第三,在南满地区曾有过朝鲜民族主义者的反日武装队伍“朝鲜革命军”与中国军队的联合抗战,而在东满地区不存在朝鲜民族主义反日武装。第四,南满地区在战略上采取了两次西征,而在东满地区由于与辽西距离非常遥远而没有西征。第五,东满地区曾经发生肃反运动“反民生团事件”。这是由于东满党受到王明极“左”错误思想、宗派主义、唯成份论和个人专断、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等错误思想所造成的。从总体上看,东满、南满地区抗日斗争的共同点主要体现在国内背景、义勇军抗战、抗日部队的演变、民族统一战线的演变、根据地建设、最后结局等方面,而其不同点主要体现在两个地区的西征、保卫苏联等战略、与朝鲜民族主义者的联合抗战、满洲省委的肃反运动等方面。之所以产生如此的不同点,是因为东满、南满地区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不同的民族结构,不同的反日团体、共产国际的影响。

侯震[10](2019)在《东满抗日联合军总指挥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人民革命军,在抗日义勇军失利后,在与义勇军余部联合作战中趋于认同。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二军根据东满地区义勇军、山林队的特点,采取了灵活多变的政策与策略,以建立东满抗日联合军总指挥部的形式联合并团结义勇军,逐步使东满抗日义勇军接受党的领导。

二、浅谈东满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特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东满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特点(论文提纲范文)

(1)中共东北党组织的政策转型与抗日武装整合研究(1931-1937)(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及创新
第一章 东北党组织及早期的东北抗日武装斗争
    第一节 九一八事变前的东北党组织
        一、1930年以前东北党组织的组织概况
        二、原朝鲜共产党员的加入及东北党组织的阶段性发展
    第二节 九一八事变及东北抗日义勇军运动
        一、九一八事变及各方反应
        二、风起云涌的东北抗日义勇军运动
    第三节 东北党组织开始领导东北地区的“反日民族革命”
        一、中共中央与满洲省委公开号召武装抗日
        二、东北党组织开始领导抗日武装斗争
        三、中共中央与东北党组织产生政策分歧
第二章 东北党组织实现政策转型
    第一节 中共中央指导东北抗日斗争的新路线
        一、推进中国苏维埃运动的中共六届五中全会
        二、中共中央与中共满洲省委的分歧
    第二节 满洲省委政策的“左”倾调整
        一、满洲省委要求各地方党组织转变“错误”政策
        二、阶级斗争“倾向”的再度强化
    第三节 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强力介入对满洲省委的领导
        一、共产国际的政策调整
        二、中共代表团与取得满洲省委领导权
    第四节 东北党组织政策转型的两条路径
        一、杨松领导下的政策调整
        二、共产国际及中共代表团的政策调整在东北地区的延续
        三、满洲省委主导的政策调整
第三章 东北党组织对其他抗日武装力量的整合
    第一节 东北党组织对其他抗日武装力量的认知
        一、坚持抗日的东北抗日义勇军
        二、东北党组织深化对其他抗日武装力量的认识
    第二节 东北党组织所领导的联合作战
        一、东北各抗日武装开展联合作战的紧迫性
        二、开展联合作战的尝试与发展
    第三节 东北各抗日武装共同组建抗日联合军指挥部
        一、抗日联合军指挥部的理论与实践可行性
        二、组建抗日联合军指挥部的尝试与发展
    第四节 其他抗日武装力量的改编
        一、改编问题的酝酿与探讨
        二、改编的尝试与发展
    第五节 东北党组织整合其他抗日武装力量的阶段性表现
        一、政策转型前期武装整合的萌芽
        二、政策转型后期武装整合的多元发展
        三、政策转型后武装整合大发展
第四章 东北抗日联合武装的离散危机与应对策略
    第一节 整合过程中的离散现象
        一、南满地区的离散现象
        二、吉东(绥宁)地区的离散现象
        三、哈东地区的离散现象
    第二节 整合过程中的排斥力
        一、东北党组织及其抗日武装的“左”倾路线趋向
        二、东北地区其他抗日武装力量的违纪行为
    第三节 化解排斥力及抑制离散的策略
        一、克服东北党组织及其抗日武装的“左”倾路线惯性
        二、抑制离散行为的多重方式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科研成果
后记

(2)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东北地区朝鲜族的民族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目的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研究现状
        1.2.2 中国共产党对朝鲜族的民族政策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1.3.1 研究方法
        1.3.2 创新点
第二章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东北地区朝鲜族民族政策产生的背景
    2.1 “九·一八”事变后的东北局势
    2.2 东北地区朝鲜人的迁移过程及反日革命传统
        2.2.1 东北地区朝鲜人的迁移过程
        2.2.2 东北地区朝鲜人的反日革命传统
    2.3 中共满洲省委在东北地区的活动
第三章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朝鲜族的民族政策的内容和实践
    3.1 民族平等和团结政策
        3.1.1 民族平等和团结政策的内容
        3.1.2 民族平等和团结政策的实践
    3.2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
        3.2.1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基本方针
        3.2.2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推进过程
    3.3 民族自决自治政策
        3.3.1 民族自决自治政策的内容
        3.3.2 民族自决自治政策的探索
    3.4 土地政策
        3.4.1 土地政策的基本方针
        3.4.2 土地政策的推行
    3.5 少数民族干部政策
        3.5.1 少数民族干部政策的基本方针
        3.5.2 少数民族干部政策的成功实施
    3.6 民族文化和教育政策
        3.6.1 民族文化和教育政策的基本内容
        3.6.2 保护朝鲜族的文化教育的措施
第四章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朝鲜族的民族政策的历史作用
    4.1 为抗日战争胜利打下坚实的群众基础
        4.1.1 朝鲜族成为东北地区抗日战争的主力军
        4.1.2 朝鲜族做出的巨大的牺牲
    4.2 为东北地区夺取解放战争胜利奠定基础
        4.2.1 为解放战争提供了众多优秀干部
        4.2.2 促进了东北地区解放战争的胜利
    4.3 增强朝鲜族对中华民族的使命感
        4.3.1 增强了朝鲜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4.3.2 推动了朝鲜族融入中华民族
    4.4 增进民族感情,改善民族关系
        4.4.1 增进了兄弟民族的感情
        4.4.2 形成和谐的民族关系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3)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延边地区青年运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创新点
    1.3 研究方法
第二章 抗日战争爆发前延边地区青年运动概述
    2.1 日本帝国主义入侵延边地区与延边地区青年反日思想的启蒙
    2.2 马克思主义在延边地区的传播与延边地区青年运动的发展
第三章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延边地区青年运动
    3.1 建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延边地区青年组织
    3.2 创设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思想阵地
    3.3 组织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学生运动
    3.4 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斗争
第四章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延边地区青年运动的特点、历史经验及历史教训
    4.1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延边地区青年运动的特点
    4.2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延边地区青年运动的历史经验
    4.3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延边地区青年运动的历史教训
第五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4)中共满洲省委领导的东北抗日斗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与意义
        1.1.1 选题依据
        1.1.2 选题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
        1.4.1 创新之处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早期东北党组织的建立及其反日斗争
    2.1 日俄战争后日本侵略东北概况
        2.1.1 攫取“政治保障”
        2.1.2 控制经济命脉
        2.1.3 进行军事侵略
        2.1.4 推行奴化教育
    2.2 中共东北党组织的建立
        2.2.1 “五四”运动在东北的开展
        2.2.2 马克思主义在东北的传播
        2.2.3 东北各地党组织的建立
    2.3 早期东北党组织开展的反日斗争
        2.3.1 声援“五卅”运动
        2.3.2 响应郭松龄倒戈反奉
        2.3.3 组织反日剥削大罢工
        2.3.4 领导临江拒日设领斗争
第3章 中共满洲省委的建立及发展
    3.1 中共满洲省委的建立
        3.1.1 满洲省委建立的必然性
        3.1.2 满洲省委建立的过程
        3.1.3 满洲省委建立的意义
    3.2 满洲省委在艰难曲折中发展
        3.2.1 造成满洲省委发展曲折的原因
        3.2.2 历届满洲省委的更迭
第4章 九一八事变前后中共满洲省委的反日斗争
    4.1 九一八事变前满洲省委参与和领导的反日斗争
        4.1.1 积极参与群众反日护路斗争
        4.1.2 以中东路事件为契机组织反日斗争
        4.1.3 领导“一一九”反日护路斗争惨案一周年纪念游行集会
        4.1.4 侦察和揭露日本帝国主义的侵华阴谋
    4.2 九一八事变与满洲省委首倡抗日
        4.2.1 九一八事变爆发
        4.2.2 满洲省委首倡抗日
    4.3 满洲省委组织东北抗日斗争
        4.3.1 发动群众掀起抗日爱国热潮
        4.3.2 引导和支援东北抗日义勇军
        4.3.3 创建党直接领导的抗日游击队
        4.3.4 争取伪军反正抗日
    4.4 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抗日斗争呈现的新特征
        4.4.1 具有鲜明的民族革命性质
        4.4.2 直接地武装反抗成为主要斗争形式
        4.4.3 共产党在东北的领导地位逐渐确立
        4.4.4 抗日游击队建立后日益成为核心力量
    4.5 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抗日斗争存在的不足
        4.5.1 群众参与带有自发性
        4.5.2 抗日队伍内部缺乏高度的统一性
        4.5.3 没有广泛运用游击战术
        4.5.4 党的领导力量相对薄弱
第5章 贯彻抗日统一战线与东北抗日斗争的新局面
    5.1 在东北建立抗日统一战线方针的提出及发展
        5.1.1 在东北建立抗日统一战线方针的提出
        5.1.2 在东北建立抗日统一战线方针的发展
        5.1.3 满洲省委积极贯彻抗日统一战线方针
    5.2 建立东北人民革命军与联合义勇军共同抗敌
        5.2.1 建立东北人民革命军
        5.2.2 加强党对军队的领导
        5.2.3 联合义勇军共同抗敌
        5.2.4 多次粉碎日伪“讨伐”
    5.3 适应抗日发展形势需要创建游击根据地
        5.3.1 创建游击区根据地策略的制定
        5.3.2 游击区根据地的形成与变迁
        5.3.3 加强游击根据地的建设
    5.4 广泛发动爱国民众开展反日斗争
        5.4.1 团结城乡各阶层民众
        5.4.2 联合少数民族群众
        5.4.3 争取文艺界进步人士
        5.4.4 加强伪军士兵工作
第6章 中共满洲省委的改组及其对东北抗日斗争的影响
    6.1 满洲省委的撤销与改组
        6.1.1 满洲省委撤销的原因
        6.1.2 满洲省委撤销的经过
        6.1.3 满洲省委接续组织的建立
    6.2 满洲省委的改组对东北抗日斗争的影响
        6.2.1 积极影响
        6.2.2 消极影响
    6.3 满洲省委接续组织与东北抗日游击战争
        6.3.1 主动出击配合全国抗战
        6.3.2 克服困难坚持领导抗战
        6.3.3 参加战略反攻光复东北
第7章 中共满洲省委领导的东北抗日斗争的历史评价
    7.1 满洲省委领导的东北抗日斗争的历史经验
        7.1.1 坚持党的领导是取得胜利的核心保障
        7.1.2 抗日统一战线是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
        7.1.3 灵活的战略战术是反抗侵略的主要形式
        7.1.4 坚持从实际出发是革命斗争的基本准则
    7.2 满洲省委领导的东北抗日斗争的重要意义
        7.2.1 揭开了中国抗日战争乃至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7.2.2 延缓了日军全面侵华的步伐
        7.2.3 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日斗志
    7.3 满洲省委领导的东北抗日斗争诠释了伟大的抗战精神
        7.3.1 体现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
        7.3.2 诠释了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
        7.3.3 映现了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
        7.3.4 展现了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的攻读成果
致谢

(5)东北抗日游击根据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创新点与不足
        1.4.1 研究创新点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东北抗日游击根据地建立的基础
    2.1 理论基础
        2.1.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国家与革命思想
        2.1.2 毛泽东关于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思想
    2.2 实践基础
        2.2.1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建立的农村革命根据地
        2.2.2 东北地域文化
        2.2.3 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
        2.2.4 中国共产党号召并领导东北军民抗日
第3章 东北抗日游击根据地的建立与特征
    3.1 东北抗日游击根据地的建立
        3.1.1 南满地区
        3.1.2 东满地区
        3.1.3 吉东地区
        3.1.4 北满地区
    3.2 东北抗日游击根据地的特征
        3.2.1 广泛性
        3.2.2 复杂性
        3.2.3 独立性
        3.2.4 艰巨性
第4章 东北抗日游击根据地的建设与历史作用
    4.1 东北抗日游击根据地的建设
        4.1.1 东北抗日游击根据地的政权建设
        4.1.2 东北抗日游击根据地的军事建设
        4.1.3 东北抗日游击根据地的经济建设
        4.1.4 东北抗日游击根据地的文化教育建设
    4.2 东北抗日游击根据地的历史作用
        4.2.1 沉重打击了日伪的殖民统治
        4.2.2 为东北抗战的胜利作出了重大的历史贡献
        4.2.3 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的历史贡献
第5章 东北抗日游击根据地与其他抗日游击根据地的比较研究
    5.1 东北抗日游击根据地与其他抗日游击根据地的共同点
        5.1.1 建立的基础和自身的属性相似
        5.1.2 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教育等建设内容相似
        5.1.3 历史地位和历史意义相似
    5.2 东北抗日游击根据地与其他抗日游击根据地的不同点
        5.2.1 日军对抗日游击根据地的统治和侵略程度不同
        5.2.2 抗日游击根据地的领导方式不同
        5.2.3 抗日游击根据地的特征和条件不同
第6章 东北抗日游击根据地的丧失、历史教训及当代启示
    6.1 东北抗日游击根据地的丧失
        6.1.1 东北抗日游击根据地丧失的过程
        6.1.2 东北抗日游击根据地丧失的原因
    6.2 东北抗日游击根据地的历史教训
        6.2.1 关于策略指导的问题
        6.2.2 关于充分发动农民群众和建设抗日根据地的问题
        6.2.3 关于党的领导和思想政治工作问题
    6.3 东北抗日游击根据地的当代启示
        6.3.1 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6.3.2 必须坚持党的思想路线
        6.3.3 必须坚持群众观点、群众路线
        6.3.4 必须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6)区域社会与革命互动 ——中共东北地方党组织及其领导的工农革命研究(1923-1938)(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时限划定
    三、学术史回顾
    四、创新点及难点
第一章 东北地区革命开展的社会历史条件
    第一节 东北社会的区域特征
        一、移民社会
        二、农业与农村
        三、工业发展与工人队伍
    第二节 共产主义运动在东北的兴起
        一、俄国无产阶级革命思想在中东路沿线的传播
        二、朝鲜移民的共产主义革命在东北
        三、中共东北党组织的建立与发展
第二章 东北地方党的组织结构与党员构成
    第一节 组织规模与组织系统演化
        一、组织规模及其分布状况
        二、组织系统的演化
    第二节 党员构成情况
        一、党员的民族构成
        二、党员的阶级构成
第三章 东北地方党的组织形态与经费状况
    第一节 层级关系与组织运行
        一、领导方式与信息沟通
        二、巡视制度的建立与加强
    第二节 基层组织形态
        一、基层组织概况
        二、支部形态
    第三节 东北党的经费状况
        一、东北党组织的经费来源
        二、东北党组织的经费困境
        三、经济困难的解决途径
第四章 东北党组织对工人的发动
    第一节 东北工人群体概况
        一、东北工人阶级生活水平的考察
        二、历史上的斗争与东北工人阶级的特点
    第二节 奉系军阀统治时期的党与工人运动
        一、工运力量的积蓄与爆发
        二、国、共两党对于东北工人的争夺
    第三节 伪满时期中共领导下东北工人运动的走向
        一、工运形势的转机与工运政策的滞后
        二、“统一战线”与满总的成立
        三、工人运动与抗日游击运动的融合
第五章 党组织、抗日联军与农村社会
    第一节 农村革命力量的积蓄
        一、东北党组织农村工作的开拓
        二、农村社会矛盾的酝酿与激化
        三、朝鲜共产党人的加入与党的工作重心向农村转移
    第二节 游击根据地内的农民与党
        一、事变后的农村社会与游击队的生存空间
        二、农民的拥护与游击根据地的形成
        三、将农民纳入党的组织系统
    第三节 党与农村依存关系的形成与打破
        一、党组织与农村社会的相互依存
        二、日伪高压政策下根据地的生存困境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的攻读成果
后记

(7)东满地区国民救国军与其他反日部队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研究现状与不足
    1.3 研究方法与内容
第二章 国民救国军与其他反日部队的建立及组织成分
    2.1国民救国军的建立和发展
        2.1.1 国民救国军的建立契机
        2.1.2 国民救国军的发展壮大
    2.2 其他反日部队的建立
        2.2.1 吉林自卫军的建立
        2.2.2 韩国独立军的建立
        2.2.3 东满地区共产党领导的反日部队的建立
    2.3 国民救国军与其他反日部队的组织成份
        2.3.1 国民救国军的组织成份
        2.3.2 其他反日部队的组织成份
第三章 国民救国军与其他反日部队关系建立的过程
    3.1 国民救国军与吉林自卫军关系建立的过程
        3.1.1 联合背景
        3.1.2 联合作战
        3.1.3 联合僵化
        3.1.4 矛盾激化
    3.2 国民救国军与韩国独立军关系建立的过程
        3.2.1 联合背景
        3.2.2 联合作战
    3.3 国民救国军与共产党领导部队关系建立的过程
        3.3.1 联合作战
        3.3.2 矛盾激化
        3.3.3 国民救国军余部汇入共产党领导的部队
第四章 国民救国军与其他反日部队的合作与冲突
    4.1 国民救国军与其他反日部队合作的原因
        4.1.1 交战双方力量的悬殊
        4.1.2 国民党实施不抵抗政策
        4.1.3 战略需要
        4.1.4 国民救国军的抗日宗旨
    4.2 各反日部队冲突的原因
        4.2.1 组织成份、阶级立场的差异
        4.2.2 军需分配不均
        4.2.3 日本特务的挑唆
        4.2.4 部分队伍军纪涣散
        4.2.5 猜忌存在归属问题的部队
    4.3 各反日部队合作与冲突的特点
        4.3.1 合作的特点
        4.3.2 冲突的特点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8)九一八事变前后中共满洲省委抗日工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选题目的及意义
        0.1.1 选题目的
        0.1.2 选题意义
    0.2 研究现状
        0.2.1 国内研究现状
        0.2.2 国外研究现状
    0.3 研究方法
        0.3.1 学科交叉法
        0.3.2 文献研究法
        0.3.3 实践考察法
    0.4 创新点
1 九一八事变前中共满洲省委的抗日工作
    1.1 夯实抗日工作基础
        1.1.1 恢复整顿党团组织
        1.1.2 建立健全规章制度
        1.1.3 积极开展舆论宣传
    1.2 广泛开展群众运动
        1.2.1 工人运动蓬勃兴起
        1.2.2 学生运动迅速发展
        1.2.3 农运兵运有序进行
    1.3 揭露日本侵略阴谋
        1.3.1 仔细分析当前形势
        1.3.2 满洲特科缜密侦查
        1.3.3 揭露事件原本真相
2 九一八事变后中共满洲省委的抗日工作
    2.1 呼吁民众开展对日斗争
        2.1.1 率先发表抗日宣言
        2.1.2 充分利用文化战线
        2.1.3 支持抗日救亡团体
    2.2 声援支持东北抗日义勇军
        2.2.1 制定具体声援策略奠定工作总基调
        2.2.2 号召广大工农群众自发援助义勇军
        2.2.3 选派优秀骨干成员协助义勇军组建
    2.3 开创东北抗日的新局面
        2.3.1 传达《一二六指示信》
        2.3.2 创建抗日游击根据地
        2.3.3 东北抗日联军的斗争
3 对中共满洲省委抗日工作的评价
    3.1 中共满洲省委抗日工作的特点
        3.1.1 先导性
        3.1.2 阶段性
        3.1.3 连续性
        3.1.4 广泛性
    3.2 中共满洲省委抗日工作的积极影响
        3.2.1 为白区各项建设提供了有益借鉴
        3.2.2 为东北坚持抗战奠定了坚实基础
        3.2.3 为全国抗战胜利做出了突出贡献
    3.3 中共满洲省委抗日工作的不足之处
        3.3.1 未能与东北抗日斗争形势相适应
        3.3.2 工作长期被“左”倾错误所干扰
        3.3.3 缺乏创建和领导武装斗争的经验
    3.4 中共满洲省委抗日工作的启示
        3.4.1 将学习党史国史与开展主题教育有机结合
        3.4.2 加强党的自身建设是党的事业取得胜利的保证
        3.4.3 必须统一思想才能实现新时代下党的历史使命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9)东满、南满地区抗日斗争的比较研究(1931-1940)(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研究动态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第二章 东满、南满地区抗日斗争的共同点
    2.1 东南满抗日斗争宏观背景是一样的
    2.2 东南满曾经都有过义勇军的抗战
    2.3 东南满中共领导的反日武装都曾经历过三个阶段
    2.4 中共在东南满执行的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相似
    2.5 东南满的游击根据地建设过程相似
    2.6 东南满抗日斗争的最终命运相似
第三章 东满、南满地区抗日斗争的不同点
    3.1 在东满抗日斗争比在南满抗日斗争朝鲜民族性更强
    3.2 满洲省委在东满地区更强调“保卫苏联”的任务
    3.3 在南满地区曾有过朝鲜民族主义武装部队与中国军队的联合抗战
    3.4 在南满地区抗联一军曾进行过西征
    3.5 在东满地区根据地曾发生过肃反运动
第四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10)东满抗日联合军总指挥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二军独立师与东满抗日联合军指挥部的成立
    (一) 东满抗日义勇军、山林队的抉择
    (二) 东满各抗日武装联合作战, 抗日联合军指挥部的成立
二、中共满洲省委“二月来信”对东满抗日联合军指挥部的影响
    (一) 东满抗日联合军指挥部在曲折中发展
    (二) 中共满洲省委“二月来信”对东满抗日统一战线的指正
    (三) 东满党组织与人民革命军对统一战线的调整
三、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二军与东满抗日联合军指挥部的扩大
    (一) 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二军的统一战线纲领
    (二) 东满抗日联合军指挥部的联合作战
    (三) 党在东满抗日义勇军、山林队的组织建设

四、浅谈东满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特点(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共东北党组织的政策转型与抗日武装整合研究(1931-1937)[D]. 白路. 吉林大学, 2020(01)
  • [2]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东北地区朝鲜族的民族政策研究[D]. 郭航. 延边大学, 2020(05)
  • [3]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延边地区青年运动研究[D]. 田一隆. 延边大学, 2020(05)
  • [4]中共满洲省委领导的东北抗日斗争研究[D]. 张宽. 吉林大学, 2020(01)
  • [5]东北抗日游击根据地研究[D]. 阎庆. 吉林大学, 2020(08)
  • [6]区域社会与革命互动 ——中共东北地方党组织及其领导的工农革命研究(1923-1938)[D]. 武洋. 吉林大学, 2020(08)
  • [7]东满地区国民救国军与其他反日部队关系研究[D]. 周朋. 延边大学, 2020(05)
  • [8]九一八事变前后中共满洲省委抗日工作研究[D]. 崔璨. 辽宁大学, 2020(01)
  • [9]东满、南满地区抗日斗争的比较研究(1931-1940)[D]. 李泽鑫. 延边大学, 2019(01)
  • [10]东满抗日联合军总指挥部研究[J]. 侯震.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19(03)

标签:;  ;  ;  ;  ;  

论东满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特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