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态与意义论文-岩佐茂,赵莹

形态与意义论文-岩佐茂,赵莹

导读:本文包含了形态与意义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施蒂纳,联合,联合体,《德意志意识形态》

形态与意义论文文献综述

岩佐茂,赵莹[1](2019)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施蒂纳批判的意义——马克思关于工人联合的构想》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考察了马克思如何通过对施蒂纳的批判来论述关于工人联合的构想及其理论意义。在马克思那里,贯穿《德意志意识形态》始终的"各个人"的概念,一方面是"从自己出发"的独立个体,另一方面是在社会协作中结合起来的个人,马克思通过"各个人"这个范畴,批判了施蒂纳的利己主义的"自我"和费尔巴哈关于人的抽象的"类"本质,从现实出发理解人的本质。马克思从生产维度和共产主义维度论述他的联合体概念,他提出,无论从运动维度还是生产维度,都有必要从异化的视角出发对联合体加以探讨,而只有超越异化,才能形成"个人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联合体。(本文来源于《马克思主义与现实》期刊2019年06期)

刘亚军[2](2019)在《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人的发展最高形态的阐述及其现实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人的发展最高形态是摆脱了由私有财产导致的异化、超越"物的依赖"和打破片面发展限制的形态。人要达到此形态需要叁个条件,即以资本为基础的生产发展、生产资料社会共同所有和教育。这对当下中国人的发展的现实意义在于两大方面:一是为中国人能向更高形态发展指明方向和具体路径,二是激发研究者探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的发展的具体形态,完成中国人的发展具体形态与马克思叁形态理论的对接。(本文来源于《黑河学刊》期刊2019年06期)

白雪妮[3](2019)在《浅析《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及现实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恩格斯在1845~1846年的着作,这是两人的第二次合着。在这本书中,第一次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进行了阐释,如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方式决定社会生活、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合等。这本书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成熟,也标志着唯物史观的创立。该书中对于唯物史观所作的经典表述,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具有重要意义,对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体系的确立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次提出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路径奠定了理论基础。(本文来源于《明日风尚》期刊2019年20期)

周偎,牛俊伟[4](2019)在《马克思《德意志意识形态》分工理论及其现实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分工理论阐述最为集中和完整的一篇着作。马克思从分工的起源入手,论述了"真正的分工"产生于物质劳动与精神劳动的分离,剖析了分工与所有制和生产力发展的关系,阐释了由于分工所导致的私有制、国家和"异化"的产生。马克思分工理论对于建设美好中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来源于《长江论坛》期刊2019年05期)

陈孝柱,张芳[5](2019)在《女性媒介形象在新时期呈现形态与社会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的妇女解放运动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始终与中国的政治、经济、社会发展、民族复兴等紧密相关。然而即便是在国家意识形态和政权推动下,"男女平等"思想看似正在逐步深入人心,但其实也只是拥有了意识形态领域的合法性。从女性媒介形象演变的历程来看,距离性别平等这个目标的真正实现仍然需要漫长的时间。社会学学者王蕾所着的《媒介·权力·性别:新中国女性媒介形象变迁与性别平等》(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8年12月出版),以大众传媒中女性形象变迁为切入点,结合中国文化语境对社会性别观发展(本文来源于《中国出版》期刊2019年19期)

周丽华[6](2019)在《探讨PICC置管中腔内心电图P波的形态改变及其临床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PICC置管中腔内心电图P波的形态改变及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4月收治的58例接受PICC置管的患者,对心电监护仪Ⅱ导联进行观察,判断特征性高尖P波、双峰P波、双向P波的引出率,同时分析其定位准确率。结果 58例患者中特征性高尖P波引出率达93.10%(54/58),双向P波引出率达62.07%(36/58),定位准确率达96.30%(52/54);双峰P波引出率达51.72%(30/58),定位准确率达96.67%(29/30)。结论双峰P波结合特征性高尖P波、双向P波能够当作定位导管尖端的依据;导管尖端进入上腔静脉与右心房连接处的定位条件可以以双峰P波为补充,对于腔内心电引导PICC尖端定位有良好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系统医学》期刊2019年19期)

王超奕[7](2019)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共同体思想及其当代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共同体思想构成了该书所揭示出的唯物史观的重要内容。该思想将共同体分为原始的共同体、虚假的共同体和真正的共同体叁个阶段,部分勾勒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线条。在理论层面上,这一思想能够有效指出滕尼斯区分共同体与社会的学说,社群主义和自由主义学说,以及安德森的"想象的共同体"学说等影响较大的共同体学说的启发与不足。而在应对现实这一层面,在当今世界普遍爆发的认同危机的背景之下,西方学界对自身的理论与制度都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但依然无法触及问题的根本。通过马恩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提供的视角,能够揭示出当前认同危机背后的机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主张,传承了《德意志意识形态》的思想精髓,把握住了当今的时代脉搏,体现出强大的生命力。(本文来源于《甘肃社会科学》期刊2019年05期)

莫医铭[8](2019)在《论荀子对叁种政治形态的区分及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荀子·王霸》中,荀子提出了"故用国者,义立而王,信立而霸,权谋立而亡"的思想,他对"王道政治""霸道政治""权谋政治"这叁种政治形态进行了区分,并肯定了义、信对建立政治秩序的重要价值。荀子这种思想是在早期王霸之辩的分析语境中提出的,是对孟子王、霸对峙的二元理论的改造。荀子对"好利多诈"的权谋政治进行了严厉的批判,但却一改先前儒家"尊王抑霸"的态度,对以信立国、重视富国强兵的霸道政治予以一定认可。荀子视王道政治为理想的政治形态和最高的政治境界,指出王道政治的优越性在于"致隆高""綦文理""服人心",并提出了实现王道政治的具体措施:以礼治国、选贤任能和保障民生。荀子对叁种政治形态的"区分"①,完善了传统的政治评价体系,对于现代社会的政治秩序构建和改进也具有一定启示意义。(本文来源于《科学经济社会》期刊2019年03期)

施丹,温波[9](2019)在《意识形态的建构对我国当前文化建设的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掌握意识形态的领导权对我国当前的文化建设尤为重要,在此基础上利用好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引领力同样十分重要。在意识形态的建构过程中,应处理好时代发展过程中必然出现的一些问题。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要妥善处理中外文化的冲突,寻找两者的共生点,树立文化自信;要加强网络环境的管理,依托互联网增强文化创新的活力;要提高意识形态宣传工作的创新性,更加关注党性和人民性。(本文来源于《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5期)

魏建国[10](2019)在《中国古代“文字文化形态”政法秩序建构的历程与意义——媒介变迁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口语文化政法秩序向文字文化政法秩序的媒介形态变迁,构成了中国古代宗法制向官僚制转型发展的重要一环。中国古代文字文化形态政法秩序的建立与认同,是经由秦朝过渡,汉代奠基,隋唐发展,到宋朝时期才真正确立。文字文化形态政法秩序对传统中国影响深远,表现为传统中国的政治合法性一直依赖于文字文化叙事;传统中国的国家运转一直依赖文字文化组织;传统中国的国家认同一直依赖于文字文化建构。立基于口语文化向文字文化的媒介文化转型视角,不仅可以拓宽宗法制向官僚制转型发展的研究领域,也可以为我们认知宗法制向官僚制转型发展增加一种新的见解。(本文来源于《法学评论》期刊2019年05期)

形态与意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人的发展最高形态是摆脱了由私有财产导致的异化、超越"物的依赖"和打破片面发展限制的形态。人要达到此形态需要叁个条件,即以资本为基础的生产发展、生产资料社会共同所有和教育。这对当下中国人的发展的现实意义在于两大方面:一是为中国人能向更高形态发展指明方向和具体路径,二是激发研究者探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的发展的具体形态,完成中国人的发展具体形态与马克思叁形态理论的对接。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形态与意义论文参考文献

[1].岩佐茂,赵莹.《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施蒂纳批判的意义——马克思关于工人联合的构想[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9

[2].刘亚军.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人的发展最高形态的阐述及其现实意义[J].黑河学刊.2019

[3].白雪妮.浅析《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及现实意义[J].明日风尚.2019

[4].周偎,牛俊伟.马克思《德意志意识形态》分工理论及其现实意义[J].长江论坛.2019

[5].陈孝柱,张芳.女性媒介形象在新时期呈现形态与社会意义[J].中国出版.2019

[6].周丽华.探讨PICC置管中腔内心电图P波的形态改变及其临床意义[J].系统医学.2019

[7].王超奕.《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共同体思想及其当代意义[J].甘肃社会科学.2019

[8].莫医铭.论荀子对叁种政治形态的区分及意义[J].科学经济社会.2019

[9].施丹,温波.意识形态的建构对我国当前文化建设的意义[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

[10].魏建国.中国古代“文字文化形态”政法秩序建构的历程与意义——媒介变迁视角[J].法学评论.2019

标签:;  ;  ;  ;  

形态与意义论文-岩佐茂,赵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