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内抗肿瘤论文-邢晗,宁晨,孔德璇,蔡卉,周时雨

体内抗肿瘤论文-邢晗,宁晨,孔德璇,蔡卉,周时雨

导读:本文包含了体内抗肿瘤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GL-V9,抗肿瘤,UPLC-MS,MS,组织分布

体内抗肿瘤论文文献综述

邢晗,宁晨,孔德璇,蔡卉,周时雨[1](2019)在《高抗肿瘤活性汉黄芩素衍生物GL-V9在大鼠体内的组织分布和排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抗肿瘤化合物汉黄芩素衍生物GL-V9在大鼠体内的组织分布及排泄特点。方法:组织分布实验中,灌胃给予50 mg/kg的GL-V9混悬液后,根据既定的时间点处死大鼠,采集相应的血浆样品和胃、小肠、肝脏等组织样品,然后以乙酸乙酯作为提取剂对生物样品进行处理后通过UPLC-MS/MS法测定其中的GL-V9含量。排泄实验中,同样灌胃给予大鼠50 mg/kg的GL-V9混悬液,按照既定的时间段收集粪便、尿液和胆汁样品,测定排泄样品中GL-V9的含量,获得相应的累积排泄率。结果:各组织和排泄样品中GL-V9在2~1 000 n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组织分布实验结果显示,灌胃给药后GL-V9由胃肠道逐渐向肝脏、肺、肾组织分布,在脑、心和血浆中的含量较低。排泄实验表明,口服给药后,粪便中GL-V9排泄量最高,累积排泄率达(75.41±41.77)%。结论:GL-V9在大鼠各组织中的分布较为广泛,尤其是胃肠道、肝脏、肺和肾脏组织,而粪便则是GL-V9在大鼠体内的主要排泄途径。(本文来源于《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期刊2019年08期)

王艺,李妍,谢天平,王喆,张梅[2](2019)在《桑根酮C体内外抗肿瘤作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桑根酮C对3种肿瘤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其体内抗肿瘤作用。方法体外实验,选取3种癌细胞,桑根酮C体外共同培养,SRB法测桑根酮C对肿瘤细胞增殖的影响,计算IC50。B16F0、B16F10细胞给予不同浓度桑根酮C,考察对B16F0、B16F10细胞内外黑素色含量的影响。体内实验,建立小鼠H22肿瘤动物模型,3个剂量(12. 5、25、50 mg/kg)桑根酮C腹腔注射于小鼠体内,10 d后,取瘤组织和脏器,考察桑根酮C对荷瘤小鼠肿瘤生长和脏器指数的影响。结果桑根酮C抑制B16F0、B16F10、Hep G2细胞增殖,其中Hep G2最为敏感,IC50为50. 58±0. 03μmol/L。不同浓度的桑根酮C都可使B16F0、B16F10细胞内外黑素色含量增加。桑根酮C高、中、低剂量对移植瘤小鼠肿瘤生长的抑制率为35%~47%,呈剂量依赖性;与模型组比较,均有显着性差异(P<0. 05)。而且桑根酮C对荷瘤小鼠脏器指数影响非常小,与空白组比较没有显着性差异。结论桑根酮C对3种肿瘤细胞增殖有抑制作用,其在体内有抗肿瘤作用,且对小鼠脏器不良影响小。(本文来源于《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4期)

魏恺言,付旭东,王新军,周少龙,马建[3](2019)在《仿生型纳米红细胞靶向药物递送系统的制备及体内外抗肿瘤效果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构建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RGD)修饰的包载阿霉素(DOX)的仿生型纳米红细胞(NE)靶向药物递送系统RGD-NE-DOX,并进行体内外抗肿瘤效果评价。方法通过物理挤压法制备包载DOX的纳米红细胞NE-DOX,RGD修饰后构建RGD-NE-DOX,检测其形态、粒径、电位、载药量和包封率,透析法测定体外释药特性,共聚焦显微镜观察体外摄取情况及靶向性,并进行体内组织分布及药效学研究。结果制备的RGD-NE-DOX呈球形,平均粒径(197.41±2.27) nm,聚合物分散性指数(PDI)为(0.21±0.02),电位(-16.87±1.51) mV,载药量(14.8±1.2)%,包封率(58.69±3.7)%;RGD-NE-DOX较单纯DOX突释降低,缓释特性明显;乳腺癌细胞MCF-7对RGD-NE-DOX的摄取多于NE-DOX和游离DOX,但正常乳腺细胞Hs578Bst几乎不摄取RGD-NE-DOX;体内组织分布结果表明RGD-NE-DOX肿瘤靶向性强,作用时间长;药效学结果表明RGD-NE-DOX抗肿瘤作用更强(P<0.05),组织切片显示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结论仿生型纳米药物递送系统RGD-NE-DOX循环时间长,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及靶向性,抗肿瘤效果明显,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安徽医科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7期)

魏志豪[4](2019)在《羟基喜树碱与槲皮素联合用药纳米混悬剂的体内外抗肿瘤活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化疗是目前癌症治疗的有效手段之一,而化疗药物则普遍存在一个共同缺陷,毒副作用大且往往容易产生多药耐药性,因此,在保证已有化疗药物药效的同时,降低它的毒副作用,则成为目前肿瘤治疗领域发展的新方向。为解决肿瘤细胞的多药耐药性,临床上通常采用联合用药的方式。在此背景下,本课题以羟基喜树碱和槲皮素为模型药物,旨在制备一种增效减毒的联合用药纳米混悬剂。本课题首先通过MTT实验对羟基喜树碱和槲皮素的联合用药最佳比例进行筛选,在控制总药量相同的情况下,研究耐药肿瘤细胞(A549/PTX)在不同药物比例下培养24小时后的细胞活性,结果发现当槲皮素和羟基喜树碱质量比为2:3时,具有较好的杀伤作用,由此确定了最佳的联合用药比例为槲皮素:羟基喜树碱=2:3。以聚乙二醇胺(NH_2-PEG-NH_2)为引发剂,引发L-天冬氨酸-4-苄酯-N-羧基环内酸酐(BLA-NCA)开环缩合,得到不同嵌段比的两亲性叁嵌段共聚物聚天冬氨酸苄酯-聚乙二醇-聚天冬氨酸苄酯(PBLA-PEG-PBLA),通过核磁、红外等手段证实嵌段共聚物的合成。以此类共聚物为稳定剂,羟基喜树碱和槲皮素为模型药物,采用微沉淀-高压匀质法制备了联合用药纳米混悬剂,通过单因素考察法对稳定剂嵌段比、稳定剂与药物比和匀质压力进行考察,确定了最优条件为:稳定剂嵌段比为1:15,稳定剂与药物比为2:1,匀质压力:250bar 5次、500bar 5次、900bar 25次。按照最优条件分别制备了羟基喜树碱纳米混悬剂(HCPT-NPs)、槲皮素纳米混悬剂(QUR-NPs)和联合用药纳米混悬剂(HQ-NPs),所得叁种纳米混悬剂的平均粒径在200nm左右,PDI约为0.2。储存稳定性、稀释稳定性、血浆稳定性结果表明,叁种纳米混悬剂在不同条件下的稳定性相对较好。利用差式扫描量热分析(DSC)和X-射线粉末衍射(XRD)研究表明,羟基喜树碱和槲皮素制备成纳米混悬剂后,晶型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改变。通过溶血实验证实制备的纳米混悬剂可以通过静脉注射给药,不会产生溶血现象。通过MTT法考察了空白材料对正常肝细胞HL-7702的细胞毒性,结果表明空白材料生物相容性良好,无明显毒性;此外,考察了HCPT-NPs、QUR-NPs、HQ-NPs和联合游离药物对耐药肿瘤细胞A549/PTX和非耐药肿瘤细胞HepG2作用24h后的细胞毒性,结果发现,联合用药对于耐药肿瘤细胞表现出良好的杀伤作用。推测是由于槲皮素抑制了耐药肿瘤细胞中P-gp的过度表达,减少了药物的排出,导致了较好的抗肿瘤效果。为此,进一步测定了HQ-NPs和HCPT-NPs对A549/PTX作用相同时间后,A549/PTX细胞对羟基喜树碱的摄取含量,结果发现,HQ-NPs组中羟基喜树碱摄取量从0.5h到2h的增加量约为HCPT-NPs组的2倍。最后通过给药后小鼠肿瘤体积的变化可以看出,QUR-NPs组的抗肿瘤效果相对较弱,HCPT-NPs组和HQ-NPs组对肿瘤作用较好,肿瘤体积增长较少,且两者没有明显差异。然而HCPT-NPs组在治疗过程中,小鼠体重下降明显,小鼠死亡率达到50%,其他组无小鼠死亡。胸腺指数、脾脏指数结果显示,各组小鼠在同等给药剂量的条件下,HCPT-NPs组的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分别为4.31±0.29和1.38±0.09,均低于生理盐水组的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6.50±0.82和2.52±0.67,而HQ-NPs组的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分别为7.25±0.82和3.07±0.55,高于生理盐水组,表明HCPT-NPs组引起了免疫组织损伤,导致脾脏指数较低,而HQ-NPs组由于槲皮素对于免疫器官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H&E染色切片也证实HQ-NPs组减小了药物对组织的损伤。本课题将羟基喜树碱与槲皮素联合使用,利用槲皮素的抗耐药作用抑制耐药肿瘤细胞中P-gp的过度表达,减少细胞对于羟基喜树碱的排出,从而达到较好的抗肿瘤效果。此外槲皮素可以对组织器官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两者联合,可在达到较好抗肿瘤效果的同时,减小药物的毒副作用。(本文来源于《河南大学》期刊2019-06-01)

陈群英,何若琦,刘晶[5](2019)在《化合物Y-001的体内抗肿瘤作用初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5-F尿嘧啶(5-FU)自从1957年被合成以来,引起较好的选择性和较低的副作用而广泛应用于多种肿瘤的治疗。但是5-FU是静脉注射制剂,为了方便患者使用,许多国家开发适合口服的衍生物制剂。卡培他滨(capeeitabine)是罗氏公司开发的新一代5-FU前体药物。对于5的构效关系研究集中在胞嘧啶片断上的N4-烷氧羰基的结构修饰,文献报道化合物5中的取代基R多(本文来源于《中国毒理学会药物毒理与安全性评价学术大会(2019年)暨粤港澳大湾区生物医药产业第一届高峰论坛论文集》期刊2019-05-17)

李大鹏[6](2019)在《pH超灵敏的高分子前药协同输送体系的构建及体内外抗肿瘤活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化疗是癌症临床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然而传统的化疗药物由于肿瘤选择性较差,导致治疗效果不显着,且常伴随严重的毒副作用。近年来,随着纳米药物传递体系的不断发展和深入研究,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的高分子前药成为肿瘤治疗的研究热点。与传统的物理包埋纳米药物载体相比,化学键合的高分子前药能显着提高药物的负载能力;避免药物在血液循环中的扩散,显着降低毒副作用的同时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率;精确调控药物在肿瘤细胞内的释放行为。然而,目前高分子前药依然没有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究其原因是肿瘤部位存在生理屏障,仅仅通过肿瘤的高渗透和滞留(EPR)效应无法在肿瘤部位取得理想的药物浓度,以及被肿瘤细胞摄取后高分子前药无法短时间内快速释放药物,影响杀死肿瘤细胞能力。因此,迫切需要开发出一种新型的高分子前药纳米输送体系,能显着提高药物在肿瘤部位的靶向富集以及胞内快速释放药物的能力。肿瘤组织细胞异常增殖,通过糖酵解供能,这种的异常代谢产生大量乳酸导致肿瘤组织由血管到肿瘤组织内部pH逐步降低。组织低pH、相对低氧以及特异性蛋白异常表达等条件可以用来设计智能高分子前药控释系统。由于酸性环境是肿瘤组织的一种特性,并且存在着pH的梯度差异:血管处pH约为7.4;肿瘤组织(胞外)自外而内逐渐降低,pH范围在6.5-7.0之间;肿瘤细胞内细胞器(内涵体和溶酶体)中pH在4.0-6.0。因此,肿瘤组织pH梯度变化可以用来设计多功能的高分子前药控释系统。本课题组之前基于聚原酸酯主链制备了多种肿瘤组织pH超敏感的药物载体,所以通过进一步的结构调控和分子优化有望构建pH超敏感的高分子前药输送体系。另外,在临床上多种化疗药物联合使用可显着提高化疗疗效。本论文基于聚原酸酯(POEA-g-NH2)和5-氟尿嘧啶衍生物通过接枝反应制备pH超敏感的高分子前药输送体系,再通过包埋疏水性化疗药物阿霉素(DOX)构建pH超敏感的高分子前药协同输送体系,最后通过一系列体内外抗肿瘤实验评估其化疗效果。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首先5-氟尿嘧啶在氢氧化钾存在下与氯乙酸反应合成5-氟尿嘧啶衍生物(5-氟尿嘧啶-1-乙酸,5-FUA),然后5-FUA以不同比例通过酰胺反应接枝到聚原酸酯(POEA-g-NH2)上,最后经透析、冷冻干燥得到最终产物(P-FUA20、P-FUA50和P-FUA80)。通过核磁共振、紫外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聚合物前药的分子结构、载药量和接枝率。P-FUA20、P-FUA50和P-FUA80叁种聚合物前药中5-FUA的载药量分别是6.14%、14.27%和21.24%,接枝率分别为19.58%,49.38%和79.25%。(2)两亲性的聚合物前药在水溶液可通过自组装形成空白前药胶束(P-FU20、P-FU50和P-FU80)及载阿霉素前药胶束(P-FU20-DOX、P-FU50-DOX和P-FU80-DOX)。经动态光衍射仪(DLS)检测胶束粒径与电位,空白前药胶束(P-FU20、P-FU50和P-FU80)平均粒径分别为158.2 nm、148.5 nm、168.2 nm,电位分别为-20.6mV、-18.1mV、-15.3mV;载阿霉素前药胶束(P-FU20-DOX、P-FU50-DOX和P-FU80-DOX)的平均粒径分别为211.5nm、235.0nm,223.6nm。经酶标仪检测,胶束P-FU20-DOX、P-FU50-DOX和P-FU80-DOX的载药量分别是6.4%、7.5%和6.7%,载药效率分别为53.1%、55.3%和49.1%。通过荧光分光光度计检测粒子的临界胶束浓度(CMC),P-FU20、P-FU50和P-FU80胶束的CMC分别为9.0×10-4 mg/mL、8.0×10-4 mg/mL以及1.5×10-4 mg/mL。核磁共振、DLS法检测胶束粒子在不同pH条件下的水解速率与粒径变化,同时用酶标仪与紫外分光光度法分别对不同pH环境下药物释放进行检测,实验结果如下:pH~7.4条件下,各胶束中原酸酯无降解,粒径无明显变化,24小时内各载阿霉素胶束中药物的最大释放量分别小于16%(阿霉素)和8%(5-FUA)。pH~6.5条件下,原酸酯键12小时内完成降解,粒径在24小时内不断增大,最大粒径超过900 nm;24小时内药物的最大释放量分别小于60%(阿霉素)和40%(5-FUA)。pH~5.5条件下,原酸酯快速降解,6小时后,P-FU20与P-FU50胶束中原酸酯完全降解,而P-FU80胶束中原酸酯水解也达到94%,胶束粒径快速增加,12小时后都达到了800 nm左右,24小时后,胶束崩解;各载药胶束中DOX与5-FUA的药物释放量处于80-90%之间。(3)选用H22细胞与HepG2细胞对空白前药胶束与载阿霉素前药胶束进行相关的体外实验。采用MTT法检测空白/载阿霉素前药胶束细胞毒性,结果表明,胶束中物理包埋与化学键合的两种药物都可以对细胞产生等效于游离药物的毒性作用;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定性分析载阿霉素前药胶束被平面细胞摄取能力和在HepG2多细胞球体(HepG2 MTCS)中的渗透能力,结果表明载阿霉素前药胶束可被细胞摄取并释放出药物,并且在HepG2 MTCS中拥有更好的组织渗透能力。流式细胞仪与Image J软件分别用于载阿霉素前药胶束的细胞摄取能力与在HepG2 MTCS中渗透能力的定量分析,结果与定性实验相一致。荧光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前药胶束体系对HepG2 MTCS的生长抑制能力,结果表面,协同载药前药组具有更好的抑制效果。(4)选用H22肿瘤小鼠模型考察协同前药胶束体内药物分布情况及抑瘤能力。药物分布实验结果表明,协同前药胶束可有效延长药物在血液中的循环时间,提高药物在肿瘤部位的富集能力。与游离药物组比较,P-FU20-DOX、P-FU50-DOX和P-FU80-DOX组肿瘤部位的阿霉素和5-FUA最高药物浓度提高了两倍,并能有效维持相对较高的药物浓度。抑瘤实验结果表明协同前药胶束具有更好的抑瘤能力。同时通过小鼠体重变化与组织切片分析,协同前药胶束可有效减轻药物对心脏的毒副作用,同时增强对肿瘤组织的破坏效果。综上所述,pH超敏感的高分子协同前药胶束具有以下特点:1)粒径适宜且均一,CMC较低有利于粒子血液长循环,生理pH下粒径稳定;2)到达肿瘤组织后快速响应胞外pH,导致胶束粒径逐步增大,增强药物滞留能力:3)被肿瘤细胞摄取后,在胞内较低的pH和酶的作用下,粒径进一步增大直至崩解,药物快速释放,增强杀死肿瘤细胞的能力。通过进一步的功能修饰和结构优化,基于主链聚原酸酯、5-氟尿嘧啶和阿霉素构建的pH超灵敏高分子协同前药系统有望应用于临床研究。(本文来源于《安徽大学》期刊2019-05-01)

曾小丽[7](2019)在《pH敏感的小分子前药协同输送体系的构建及体内外抗肿瘤活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化疗是临床上治疗恶性肿瘤主要的治疗策略,然而许多一线抗癌药物如5-氟尿嘧啶(5FU)、阿霉素(DOX)等由于肿瘤选择性较差,导致治疗效果不显着并且伴随着严重的毒副作用。近年来,随着纳米药物输送体系的不断发展和深入研究,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的小分子纳米前药输送体系成为肿瘤治疗的研究热点。小分子前药不仅保留了传统物理包埋纳米药物载体及高分子前药的优点,而且具有结构明确、制备简单、载药量高、代谢清楚等优势,从而实现药物的精确调控,增强化疗效果。然而,目前小分子纳米前药输送体系依然没有在临床上得到应用,究其原因是肿瘤内部存在生理屏障,仅仅通过肿瘤的渗透和滞留(EPR)效应无法在肿瘤部位取得理想的药物浓度,以及被肿瘤细胞摄取后小分子前药无法短时间内快速释放药物,影响杀死肿瘤细胞能力。鉴于此,迫切需要开发一种新型的小分子前药纳米输送体系,结合协同给药的优势,显着提高药物在肿瘤部位的靶向富集、细胞摄取以及胞内可控释放药物的能力。由于肿瘤细胞异常的代谢,导致肿瘤组织微环境与正常组织存在差异。因此可利用肿瘤组织特异的微环境实现药物在肿瘤部位的靶向富集和可控输送。pH敏感的药物输送体系由于具有酸响应基团或化学键,可特异性地识别肿瘤微酸环境。所以,选择合适的酸响应基团或化学键,并且通过进一步的结构优化,有望构建理想的pH敏感的小分子前药输送体系。研究表明,在同等微酸条件下,原酸酯键的水解能力比乙缩醛,缩酮,腙键等快1-4个等级。因此,可选择原酸酯键构建兼具肿瘤靶向富集及可控、高效释药的pH敏感小分子前药。本论文基于原酸酯键、5-氟尿嘧啶和硬脂醇构建了pH敏感的小分子前药输送体系,再通过包埋疏水性化疗药物阿霉素(DOX)制备pH敏感的小分子前药协同输送体系,最后通过一系列体内外抗肿瘤实验评估其化疗效果。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硬脂醇与2,2,2-叁氟-N-(2-甲氧基-[1,3]二戊烷-4-亚甲基)乙酰胺(OE)进行酯交换,产物与5-氟尿嘧啶-1-乙酸进行酰胺反应,制成具有pH敏感的的小分子前药(C18-oe-fu),作为对照,硬脂醇与5-氟尿嘧啶-1-乙酸直接反应合成不含原酸酯键的5-氟尿嘧啶小分子前药(C18-5fu),分别通过1HNMR、13 CNMR和质谱证实两种前药小分子合成正确。(2)利用水包油单层乳液挥发法将两种小分子前药分别制备成5-氟尿嘧陡纳米前药输送体系(NP1)和pH敏感的5-氟尿嘧啶纳米前药系输送体系(NP2)。通过透射电镜(TEM)和纳米粒度仪(DLS)测定两种前药纳米输送体系的粒径都在200 nm以内,并且形貌规整、呈球形结构。原酸酯核磁共振和粒径降解实验显示NP2在中性环境原酸酯键无降解、粒径无变化,在pH5.0条件下原酸酯键降解、粒径逐步减小;而NP1在pH7.4和pH5.0时原酸酯键都未降解、粒径都无变化。通过NP1和NP2的体外降解行为对比,结果表明键合原酸酯键的NP2具有肿瘤胞内pH可降解特性。(3)将另一种抗肿瘤药阿霉素包载在小分子前药纳米制剂的内部制备成双重载药纳米前药输送体系NP/DOX,测得其粒径约200nm,粒径相对较小,NP1/DOX和NP2/DOX药物载药量分别为20.7%和15.4%。体外药物释放实验表明,NP1/DOX中5-氟尿嘧啶和阿霉素在pH7.4和pH5.0条件下释放缓慢,120小时后释放20%左右,而NP2/DOX中5-氟尿嘧啶和阿霉素在pH7.4条件下释放缓慢,但在pH5.0条件下释放加速,120小时后释放80%左右。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和流式细胞仪测定的结果显示,两种纳米前药输送体系协同输送体系均可被A549,HepG-2和H22细胞有效摄取A549,HepG-2和H22细胞在体外有效摄取,且NP2/DOX的摄取能力强于NP1/DOX,这可能是由于pH敏感的纳米前药输送体系协同输送体系被肿瘤细胞摄取后在胞内更易降解、释放药物的原因。体外细胞毒性实验表明,与叁种癌细胞共培养24和48小时后,无论空白还是载阿霉素前药,pH敏感的小分子前药输送体系都表现出更强的杀死肿瘤细胞的能力,这与其胞内较快的酸响应性和药物释放能力密切相关。另外,细胞凋亡实验结果同样表明,pH敏感的纳米前药输送体系具有更有效的促进细胞凋亡的能力。(4)小分子前药纳米输送体系在小鼠体内的药物分布实验结果表明,pH敏感的小分子前药输送体系可显着增强血液及肿瘤部位的药物浓度,且可降低药物在正常组织的分布。体内抑瘤实验结果表明,pH敏感的小分子前药纳米协同输送体系具有更强的抑瘤效果,且可显着延长负瘤小鼠的寿命。综上所述,结构明确、制备方法简单的pH敏感小分子前药协同输送体系可显着降低毒副作用、增强抗肿瘤效果。通过进一步的功能修饰和结构优化,基于原酸酯键、5-氟尿嘧啶和阿霉素构建的pH灵敏小分子前药协同输送体系有望应用于临床研究。(本文来源于《安徽大学》期刊2019-05-01)

秦甜甜[8](2019)在《木犀草素联用紫杉醇对食管癌的体内外抗肿瘤作用及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1.探讨木犀草素与紫杉醇在体外联用对食管癌细胞增殖、迁移、凋亡的影响及作用机制。2.探讨木犀草素与紫杉醇在体内联用对食管癌裸鼠移植瘤生长、凋亡的影响及分子机制,并对此给药方案的潜在毒性进行初步评价。方法1.采用SRB实验检测木犀草素与紫杉醇联用对于食管癌细胞活力的影响。使用细胞增殖与示踪检测试剂盒检测木犀草素与紫杉醇联用对食管癌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采用克隆形成实验检测木犀草素与紫杉醇联用对食管癌细胞克隆形成的影响。2.采用划痕实验、Transwell实验检测木犀草素与紫杉醇联用对于食管癌细胞迁移的影响;使用倒置显微镜观察木犀草素与紫杉醇联用对食管癌细胞形态的影响;采用Western Blotting实验检测木犀草素与紫杉醇联用对SIRT1及EMT相关蛋白的表达的影响。3.使用细胞凋亡检测试剂盒检测木犀草素与紫杉醇联用对于食管癌细胞凋亡的影响,使用活性氧检测试剂盒检测木犀草素与紫杉醇联用对于食管癌细胞内活性氧水平的影响,采用Western Blotting实验检测木犀草素与紫杉醇联用对线粒体凋亡通路、ROS/JNK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4.建立食管癌细胞裸鼠移植瘤模型,检测木犀草素与紫杉醇联用对于食管癌裸鼠移植瘤生长的影响。通过HE染色及TUNEL染色实验检测木犀草素与紫杉醇联用对于食管癌细胞体内凋亡的影响。通过HE染色实验及裸鼠体重监测对两种药物联用的潜在毒性进行初步评价。通过Western Blotting实验检测裸鼠移植瘤组织中SIRT1、EMT相关蛋白、线粒体凋亡通路相关蛋白、ROS/JNK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情况,探讨木犀草素与紫杉醇联用的体内机制。结果1.木犀草素与紫杉醇联用协同抑制食管癌细胞活力;木犀草素与紫杉醇联用协同抑制食管癌细胞增殖及克隆形成。2.木犀草素和紫杉醇联用协同抑制食管癌细胞迁移并改变食管癌细胞形态;木犀草素和紫杉醇联用协同抑制SIRT1蛋白的表达,抑制间质标志蛋白NCadherin、β-Catenin、Vimentin的表达,促进上皮标志蛋白E-Cadherin、Claudin-1、ZO-1的表达。3.木犀草素与紫杉醇联用可协同促进食管癌细胞凋亡,协同抑制抗凋亡蛋白Bcl-2、Mcl-1的表达,促进促凋亡蛋白Bax的表达,促进BH3-only死亡因子Noxa的表达,促进Cleaved Caspase-9蛋白和Cleaved Caspase-3蛋白的表达。木犀草素与紫杉醇联用可协同提高食管癌细胞内的ROS水平,协同上调p-ASK1、p-MKK4、JNK及p-JNK蛋白的表达。4.在食管癌细胞裸鼠移植瘤模型上,木犀草素与紫杉醇联用可以协同抑制裸鼠移植瘤的生长并诱导食管癌裸鼠移植瘤细胞的体内凋亡;木犀草素与紫杉醇联用对食管癌裸鼠移植瘤中SIRT1、EMT相关蛋白、线粒体凋亡通路相关蛋白、ROS/JNK通路相关蛋白的影响与体外结果基本一致。木犀草素与紫杉醇联用对裸鼠体重没有明显影响,对心脏、肝脏、脾脏、肺、肾脏没有明显的毒性。结论1.木犀草素与紫杉醇在体外联用时可协同调控食管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及凋亡;其抑制细胞迁移的分子机制与抑制SIRT1及细胞EMT进程相关,其诱导凋亡的机制与ROS/JNK通路和线粒体凋亡通路的激活相关。2.木犀草素与紫杉醇在体内联用时可协同抑制食管癌裸鼠移植瘤的生长、促进肿瘤细胞的体内凋亡。在治疗剂量下,两种药物联用无明显毒性。(本文来源于《郑州大学》期刊2019-05-01)

吴叶丹[9](2019)在《PolyI:C复合物在体内外对非小细胞肺癌的抗肿瘤作用及其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是癌症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现认识到免疫系统具有通过其先天和适应性免疫应答破坏癌细胞并抑制癌细胞生长的潜力,改变了 NSCLC治疗的前景。Toll样受体(toll like receptor,TLR),作为先天免疫中最重要的跨膜受体,参与诱导和调节免疫反应。TLRs存在于各种肿瘤细胞中,与癌症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一些类型的TLRs检测肿瘤抗原并引起原发性抗肿瘤免疫反应。TLRs可通过消除肿瘤抗原进一步阻止炎症性肿瘤微环境的形成。TLR3位于内体膜中,利用MyD88非依赖途径,募集TRIF激活激活蛋白1(active protain 1,AP-1),NF-κB 和干扰素调节因子(interferonregulatoryfactor,IRF)。作为 TLR3 的配体,PolyI:C 激活 TLR3,PKR,维甲酸诱导基因 1(retinoic acid-inducible gene-I,RIG-1)和黑色素瘤分化相关蛋白 5(melanoma differentiation-associated protein 5,MDA5),直接诱导癌细胞凋亡并破坏肿瘤微环境。此外,PolyI:C通过影响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成熟和I型干扰素(interferon,IFN)增强肿瘤抗原的免疫原性。这些证据表明TLR3可用作肺癌免疫治疗中的治疗靶标。磷脂酰肌醇 3-激酶/蛋白激酶 B(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protein kinase B,PI3K/Akt)在调节细胞增殖,抑制细胞凋亡,促进转移以及与癌症预后不良相关中起重要作用。因此,阻断Akt信号传导途径已成为抗癌疗法的目标。并且p53被称为Akt下游的肿瘤抑制基因。目前对p53和TLR的新见解表明p53调节癌细胞中的TLR信号传导,抑制癌细胞的增殖。最近的一项研究表明,PolyI:C可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引起前列腺癌细胞凋亡。然而,关于PolyI:C影响NSCLC中PI3K/Akt/p53途径的信号蛋白的能力的信息很少。因此,我们假设TLR3激动剂PolyI:C可能干扰肺癌中的PI3K/Akt/p53信号传导。本研究通过在体外和荷瘤小鼠中使用LL/2和A549细胞研究了 PolyI:C的抗肿瘤作用,并探讨了其机制是否与干扰Akt磷酸化有关。第一部分PolyI:C复合物对LL/2及A549细胞株的抑制作用目的:探讨PolyI:C复合物在体外是否抑制小鼠LL/2及人A549细胞株的细胞增殖及细胞运动。方法:RT-QPCR法明确PolyI:C复合物干预LL/2及A549细胞前后TLR3 mRNA的表达。经细胞活力-毒性实验确认不同浓度的PolyI:C复合物对LL/2及A549细胞增值率的影响;单层细胞增殖实验检测PolyI:C复合物对LL/2及A549细胞倍增时间的影响;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测得PolyI:C复合物对LL/2及A549细胞的凋亡的影响;经流式细胞术确认PolyI:C复合物对LL/2及A549细胞细胞周期的阻滞。划痕实验评价PolyI:C复合物干预前后LL/2及A549细胞的愈合能力;transwell迁移实验考察PolyI:C复合物干预前后LL/2及A549细胞的纵向运动能力;transwell侵袭实验考察PolyI:C复合物干预前后LL/2及A549细胞的侵袭潜能。结果:正常情况下LL/2及A549细胞表达TLR3 mRNA,当给予PolyI:C复合物干预时TLR3 mRNA的表达明显升高(P<0.001;P<0.01)。给予浓度为10μg/mL、50μg/mL、100μg/mL、200μg/mL 浓度的 PolyI:C 复合物干预 LL/2 时,24h 时 LL/2细胞增殖率从94%降为76%,48h时细胞增殖率从48%降为32%;干预A549细胞时,24h时细胞增殖率从92%降为61%,48h时细胞增殖率从55%降为37%(P<0.05)。经PolyI:C复合物刺激24h时LL/2细胞单层增殖率减少1.46倍,48h时减少2.87倍(P<0.01;P<0.001);刺激24h时A549细胞单层增殖率减少1.49倍,48h时减少2.07倍(P<0.01)。给予PolyI:C复合物48h时测得LL/2细胞晚期凋亡率为(11.43±0.46)%(P<0.001);48h时测得A549细胞晚期凋亡率为(20.14±0.85)%(P<0.001)。PolyI:C 复合物干预 48h 时阻滞 LL/2 及 A549 细胞的 G1 期,百分比显着升高至(32.01 ±0.09)%及(55.16±0.97)%(P<0.001)。PolyI:C复合物可抑制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的平行运动能力,刺激LL/2细胞24h及48h 时的划痕间隙面积为(12.19±0.72)×105μm2、(9.03±0.73)× 105μm2,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P<0.0l)。刺激A549细胞24h及48h时的划痕间隙面积为(7.50±0.98)X 105μm2、(5.25±0.71)× 105μm2,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PolyI:C复合物在一定程度上可有效抑制两种细胞的垂直迁移能力及侵袭潜能(P<0.01)。结论:1.PolyI:C复合物上调LL/2及A549细胞中TLR3 mRNA的表达。2.PolyI:C复合物在体外通过促进细胞凋亡,抑制细胞增殖,在LL/2及A549细胞中实现抗肿瘤作用。3.PolyI:C复合物在体外通过干扰LL/2及A549细胞的平行运动能力、纵向运动能力及侵袭潜能实现抗转移作用。第二部分PolyI:C复合物对小鼠NSCLC移植瘤的抑制作用目的:探讨PolyI:C复合物在小鼠体内抗肿瘤及抗转移功能。方法:选取小鼠肺腺癌细胞LL/2细胞株。将64只雌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6只,在小鼠右前肢腋下接种LL/2细胞悬液,建立肺腺癌皮下移植瘤模型。当平均移植瘤体积达100mm3时,滴鼻组:0.3mg/只,间隔1天滴鼻给药一次;肌注组:0.3mg/只,间隔1天肌注给药一次;PBS组:100 μL/只,间隔1天给PBS一次;PD1组:100μg/只,1周1次腹腔注射。每隔一日测量肿瘤体积及小鼠体重,当平均移植瘤体积达2500mm3时每组处死小鼠6只,剥离肿瘤、肺、肝、脑组织,称取肿瘤质量,计算抑瘤率,其余继续给予相应药物治疗并绘制生存曲线。TUNEL法检测肿瘤组织内凋亡及坏死。H&E染色观察各脏器转移情况。结果:肺癌移植瘤模型中,第7天四组移植瘤体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肌注组第9、11、13、15、17、19、21天移植瘤体积较PBS组明显下降(P<0.001);肌注组第11、13、15、17、19、21天移植瘤体积较PD1组明显下降(P<0.05);滴鼻组第11、13、15、17、19、21天移植瘤体积较PBS组明显下降(P<0.01);滴鼻组与PD1组移植瘤体积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BS组、滴鼻组、肌注组、PD1组的肿瘤质量分别为(5.35±0.93)、(3.28±0.57)、(2.65±0.47)、(4.55±0.87)g,与 PBS 组相比较,滴鼻组 P<0.01,肌注组P<0.001;与PD1组相比较,滴鼻组P<0.05,肌注组P<0.01。滴鼻组、肌注组、PD1组抑瘤率分别为38.33%、50.39%、15.17%,滴鼻组及肌注组抑瘤率较PD1组明显升高(P<0.001);肌注组抑瘤率高于滴鼻组(P<0.01)。监测小鼠体重显示,滴鼻组小鼠体重减轻不明显(P>0.05),第7次给药开始,肌注组小鼠体重明显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PolyI:C复合物肌注组和滴鼻组中位存活期延长至44天和31天,而PBS组为25天,PD1组延长至42天。TUNEL凋亡试剂盒检测得出放大200倍时滴鼻组、肌注组、PD1组均发现较多的褐色细胞,在肌注组较滴鼻组及PD1组多见。肺组织H&E染色得出PBS组中存在巨大的肿瘤转移灶,PolyI:C复合物滴鼻组和PD1组中存在较小的肿瘤转移结节,肌注组未发现肺转移但发现肿瘤形成前体。所有组肺部水肿,转移灶周围毛细血管增生,肺泡间隔增厚及肺泡结构破坏均严重。肝组织H&E染色看出,除肌注组外,所有组均存在小结节性肝转移,PD1组肝转移小于对照组及滴鼻组,滴鼻组小于对照组。四组脑组织H&E染色均未发现转移情况。结论:1.PolyI:C复合物在荷瘤小鼠中具有明显抗肿瘤作用。2.PolyI:C复合物在荷瘤小鼠中具有明显抗转移作用。3.PolyI:C复合物的副反应为体重下降。4.PolyI:C复合物可显着延长荷瘤小鼠的中位生存期。第叁部分PolyI:C复合物在非小细胞肺癌中抗肿瘤机制的研究目的:探讨PolyI:C复合物在体内外对细胞因子及脾组织DC细胞群及PI3K/Akt/p53通路的影响。方法:将雌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2组,每组3只,对照组肌肉注射PBS 100μL/只,给药组肌肉注射PollyI:C复合物100 μL/只,2h后眼眶取血分离血清。经多重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中炎性细胞因子的含量。选取小鼠肺腺癌细胞LL/2细胞株。将24只雌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6只,在小鼠右前肢腋下接种LL/2细胞悬液,建立肺腺癌皮下移植瘤模型。当平均移植瘤体积达l00mm3时,滴鼻组:0.3mg/只,间隔1天滴鼻给药一次;肌注组:0.3mg/只,间隔1天肌注给药一次;PBS组:100μL/只,间隔1天给PBS一次;PD1组:100μg/只,1周1次腹腔注射。当平均移植瘤体积达2500mm3时处死小鼠取肿瘤、脾脏组织。用流式细胞术测得脾脏DC细胞群CDllc、CD80、CD86含量。用免疫组化法检测Akt及其下游通道蛋白p53、p21、cyclinDl、caspase3的表达。选取LL/2及A549细胞株,给予PolyI:C复合物干预48h,经western blot法检测给药前后Akt及其下游通道蛋白p53、p21、cyclinD1、caspase3的表达情况。结果:健康小鼠肌注PolyI:C复合物2h后IL-2、IL-4、IL-6、TNF-α分泌量为(30.81±11.34)、(3.62±1.02)、(1010.84±162.09)、(301.33±19.16)pg/mL,较 PBS组明显升高(P<0.01、P<0.05、P<0.001、P<0.001)。经流式细胞术测得荷瘤小鼠PolyI:C复合物组脾组织CDllc阳性率为7.85%,CD80阳性率及荧光强度为20.16%和1210.76,CD86阳性率及荧光强度为4.01%和353.20,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P<0.01;P<0.01;P<0.001)。免疫印迹结果显示PolyI:C复合物对LL/2和A549细胞中p-Akt、CyclinD1的活性产生有效的抑制作用(P<0.01;P<0.001),对p53、p21、cleaved caspase3的表达产生有效的刺激作用(P<0.001)。用药前后对LL/2和A549细胞的Aktl/2的刺激无明显差异(P>0.05)。caspase3的表达在LL/2细胞中药物干预升高(P<0.05),A549中无明显差异(P>0.05)。免疫组化法检测肿瘤组织中的蛋白表达,PolyI:C复合物肌注组中p53、p21、caspase3的表达较PBS组升高,而对p-Akt、cyclinDl表达较对照组下降。结论:1.PolyI:C复合物刺激上调正常小鼠血清炎性细胞因子的分泌。2.PolyI:C复合物刺激通过上调荷瘤小鼠脾脏组织DC细胞群CD80、CD86分子发挥抗肿瘤作用。3.PolyI:C复合物在体内外经PI3K/Akt/p53通路下调p-Akt、cyclinD1影响细胞周期,上调p53、p21、caspase3诱导NSCLC细胞凋亡,进而抑制细胞增殖,发挥抗肿瘤作用。(本文来源于《延边大学》期刊2019-03-06)

张木子荷,冯帆,姜棋予,苑振亭[10](2019)在《葡萄糖转运蛋白1抑制剂BAY-876微晶的制备及体内抗肿瘤作用检测》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制备Ⅰ型葡萄糖转运蛋白(glucose transporter-1,GLUT-1)抑制剂BAY-876的微晶制剂,测定其药剂学特性,并利用裸鼠肝脏原位肿瘤模型确定BAY-876微晶制剂的长效-缓释特性与抗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的活性。方法建立HCC细胞在裸鼠肝脏原位的肿瘤模型,对动物行灌胃给药,连续3 d给予BAY-876后解剖肝脏拍照并进行PET/CT检测。制备BAY-876的微晶制剂与增溶制剂,在HCC皮下肿瘤中注射BAY-876微晶与增溶制剂,在不同时间留取实验动物血液与肿瘤组织标本,通过检测标本中BAY-876含量确定BAY-876微晶制剂的缓释特性。在此基础上,在HCC肝脏原位肿瘤组织中注射BAY-876微晶与增溶制剂,在不同时间点进行PET/CT检测。结果 BAY-876具有显着的抑制HCC细胞生长作用。BAY-876微晶制剂能在组织局部起长效与缓释作用,在HCC肝脏原位单次给药即能实现对HCC肿瘤的抑制作用。结论本实验制备的BAY-876微晶制剂对裸鼠肝脏原位的肿瘤抑制具有长效-缓释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药学杂志》期刊2019年04期)

体内抗肿瘤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研究桑根酮C对3种肿瘤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其体内抗肿瘤作用。方法体外实验,选取3种癌细胞,桑根酮C体外共同培养,SRB法测桑根酮C对肿瘤细胞增殖的影响,计算IC50。B16F0、B16F10细胞给予不同浓度桑根酮C,考察对B16F0、B16F10细胞内外黑素色含量的影响。体内实验,建立小鼠H22肿瘤动物模型,3个剂量(12. 5、25、50 mg/kg)桑根酮C腹腔注射于小鼠体内,10 d后,取瘤组织和脏器,考察桑根酮C对荷瘤小鼠肿瘤生长和脏器指数的影响。结果桑根酮C抑制B16F0、B16F10、Hep G2细胞增殖,其中Hep G2最为敏感,IC50为50. 58±0. 03μmol/L。不同浓度的桑根酮C都可使B16F0、B16F10细胞内外黑素色含量增加。桑根酮C高、中、低剂量对移植瘤小鼠肿瘤生长的抑制率为35%~47%,呈剂量依赖性;与模型组比较,均有显着性差异(P<0. 05)。而且桑根酮C对荷瘤小鼠脏器指数影响非常小,与空白组比较没有显着性差异。结论桑根酮C对3种肿瘤细胞增殖有抑制作用,其在体内有抗肿瘤作用,且对小鼠脏器不良影响小。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体内抗肿瘤论文参考文献

[1].邢晗,宁晨,孔德璇,蔡卉,周时雨.高抗肿瘤活性汉黄芩素衍生物GL-V9在大鼠体内的组织分布和排泄研究[J].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2019

[2].王艺,李妍,谢天平,王喆,张梅.桑根酮C体内外抗肿瘤作用研究[J].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3].魏恺言,付旭东,王新军,周少龙,马建.仿生型纳米红细胞靶向药物递送系统的制备及体内外抗肿瘤效果评价[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19

[4].魏志豪.羟基喜树碱与槲皮素联合用药纳米混悬剂的体内外抗肿瘤活性研究[D].河南大学.2019

[5].陈群英,何若琦,刘晶.化合物Y-001的体内抗肿瘤作用初步研究[C].中国毒理学会药物毒理与安全性评价学术大会(2019年)暨粤港澳大湾区生物医药产业第一届高峰论坛论文集.2019

[6].李大鹏.pH超灵敏的高分子前药协同输送体系的构建及体内外抗肿瘤活性研究[D].安徽大学.2019

[7].曾小丽.pH敏感的小分子前药协同输送体系的构建及体内外抗肿瘤活性研究[D].安徽大学.2019

[8].秦甜甜.木犀草素联用紫杉醇对食管癌的体内外抗肿瘤作用及机制研究[D].郑州大学.2019

[9].吴叶丹.PolyI:C复合物在体内外对非小细胞肺癌的抗肿瘤作用及其机制[D].延边大学.2019

[10].张木子荷,冯帆,姜棋予,苑振亭.葡萄糖转运蛋白1抑制剂BAY-876微晶的制备及体内抗肿瘤作用检测[J].中国药学杂志.2019

标签:;  ;  ;  ;  ;  

体内抗肿瘤论文-邢晗,宁晨,孔德璇,蔡卉,周时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