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生物法脱硫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脱硫脱氮,生物法,循环液,烟气净化
生物法脱硫论文文献综述
王璐[1](2018)在《双塔串联式生物法烟气同时脱硫脱氮改良工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工业化的进程使得人们对煤炭类化石燃料的需求持续增加,而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烟气中含有大量的污染性气体二氧化硫(SO_2)和氮氧化物(NO_X)。生物法烟气脱硫脱氮技术具有投资少、便于管理、处理效果良好等优点吸引了许多学者的关注。本课题将烟气脱硫脱氮工艺中产生的循环液作为污水进入废水脱硫脱氮工艺进行处理,使气相中转移到液相的污染物得到进一步去除,并将出水打入循环槽中,作为循环液参与生物膜填料塔对废气的净化,建立生物法气-液相联合处理烟气中SO_2和NO_X系统。并考察系统喷淋量、气体流量、SO_2和NO_X的进气浓度、液相处理装置pH、COD、溶解氧、水力停留时间及循环液营养成分添加量对工艺效果的影响并确定最佳工艺条件。利用高通量测序分析技术及相关统计学数据分析方法对工艺中各个反应装置内部的微生物菌种以及菌群结构进行分析及鉴定研究,考察微生物复合菌群的情况。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在最佳工艺条件下,生物法气-液相联合系统SO_2去除率可达到100%,NO_X净化率可达到83%,HABR装置中硫酸根去除率大约为55%,BAF装置中硝酸根去除率大约为75%。最佳工艺条件参数为:总气体流量为0.2m~3/h;脱硫塔脱氮塔循环液喷淋量均为10L/h~12L/h;SO_2入气浓度3000mg/m~3左右、NO_X入气浓度2000mg/m~3左右;BAF装置pH=7、C/N=12、DO=3mg/L;HABR装置pH=6、C/S=4;BAF装置处理循环液2天后出水打入脱氮塔循环液低位槽、HABR装置处理循环液4天后出水打入脱硫塔循环液低位槽;每次更换循环液2L;每10天向脱硫塔脱氮塔内投加营养成分,营养成分投加量减为原来的1/2。(2)在气-液相联合处理烟气工艺去除效率达到稳定时,采用离心法提取装置内的微生物样品,对样品进行16S rDNA序列扩增,并采用高通量测序法分析系统内微生物种群结构。检出与生物脱硫相关的脱硫杆菌目(Desulfobacterales)、除硫单胞菌目(Desulfuromonadales)、Desulfobulbaceae科、SRB2科、硫微螺菌属(Thiomicrospira)、Garciella属;检出与生物脱氮相关的BS5纲、Draconibacteriaceae科、火山芽孢杆菌属(Vulcanibacillus)、Anaerovorax属,并确定系统内优势菌种。(本文来源于《云南大学》期刊2018-05-01)
王璐,郑跃,毕晓伊[2](2018)在《HABR-BAF组合工艺处理生物法烟气脱硫脱氮循环液的工艺条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复合式厌氧折板流和好氧曝气生物滤池的组合工艺(HABR-BAF)处理生物法烟气脱硫脱氮的循环液,研究最佳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BAF装置中pH取6、C/N为10、溶解氧为2 mg/L、温度为28℃;HABR装置中pH取6、C/S为3、温度为32℃:双塔串联式生物法烟气同时脱硫脱氮系统的循环液混合液以先经过BAF装置再经过HABR装置的方式进行处理,最终SO2-4的去除率达86%,NO-3的去除率达99%。(本文来源于《环境科学导刊》期刊2018年01期)
徐志强[3](2017)在《生物法净化烟气同时脱硫脱氮细菌的分离鉴定及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雾霾已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重大因素,其主要是由烟气中的SO2、NOx及可吸入颗粒物组成。在研究生物法净化烟气同时脱硫脱氮的进程中,发现SO2脱除率一般可达到100%,但NOx中的NO因难溶于水而较难脱除。因此,提高生物法对NO、NOx的脱除效率一直是人们研究的重点。为了提高NO、NOx的脱除效率,从脱硫塔生物膜中分离、纯化、筛选出两株能同时脱硫脱氮的细菌,通过对所筛选细菌的形态学研究及生理生化实验、分子生物学鉴定,最终鉴定出两株细菌分别为:5XSB菌株为盐单胞菌属,9XSB菌株为假单胞菌属,参考种分别是盐单胞菌(Halomonas nitritophilus)和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通过生理生化实验可知从生物法烟气同时脱硫脱氮系统中分离出的盐单胞菌及荧光假单胞菌具有同时反硝化脱氮及氧化脱硫的能力:两株纯化的细菌以培养基内的N03-为电子受体,在NO3--N浓度为500mg/L条件下,经过10天静置培养,反硝化率分别为72.2%和69.9%,空白对照组为18.5%;以培养基内的还原性S2032-作为电子供体,在接受电子后其被氧化成SO42-,在S2O32-浓度为2258mg/L条件下静置培养10天,SO42-生成率分别是11.9%和11.4%,空白对照组为5.1%。通过最佳生长条件优化实验可知:盐单胞菌最适生长温度为30℃,最适生长pH为8,最适生长碳源为柠檬酸钠;荧光假单胞菌最适生长温度为30℃,最适生长pH为7,最适生长碳源为乙酸钠。将两株筛选纯化的菌种通过最适生长条件扩大培养后分别在不同时段返回脱硫塔和脱氮塔,发现盐单胞菌对NO和NOx脱除效率分别提高了 4.6%和4.3%,荧光假单胞菌对NO和NOx脱除效率分别提高了 4.3%和4.0%。实验证明了具有同时反硝化脱氮及氧化脱硫性能的盐单胞菌和荧光假单胞菌能显着提高烟气脱硫脱氮系统的脱氮效率。在脱硫塔中分离出的两株细菌均是异养菌;盐单胞菌在脱硫脱氮系统中的出现提示脱硫塔内有较高的盐浓度,这是否妨碍脱硫脱氮效率的提高将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本研究的成果将为提高生物法烟气脱氮效率提供新思路和着力点,将大大推动该工艺的产业化进程。(本文来源于《云南大学》期刊2017-05-01)
郑跃[4](2017)在《HABR-BAF组合工艺处理生物法烟气脱硫脱氮循环液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相对传统的单塔式脱硫脱氮工艺,双塔串联式生物法同时脱硫脱氮工艺提高了脱氮效率,但运行过程中循环液pH值变低,影响生物膜塔内微生物生长环境,导致去除率降低。所以有必要对烟气脱硫脱氮后的循环液进一步处理,将生物法废气脱硫脱氮工艺与废水脱硫脱氮工艺联合起来,可以提高pH值,降低SO42-和N03-浓度,为烟气脱硫脱氮系统提供良好的微生物生长环境,使系统维持稳定的去除率,可以减少副产物和二次污染的生成。本论文旨在研究复合式厌氧折板流反应器(HABR)和曝气生物滤池(BAF)的组合工艺,对双塔串联式生物法同时脱硫脱氮工艺中产生的循环液进行处理。通过改变脱硫塔和脱氮塔循环液的处理先后顺序和实验的影响参数得到最佳实验条件。主要实验成果如下:(1)工艺组合实验结论:首先分别将脱硫塔和脱氮塔循环液单独在HABR和BAF装置中进行反应;硝酸根去除率最高均可达到98%,硫酸根去除率分别为68%和20%。其次,将脱硫塔和脱氮塔循环液混合在一起后分别在HABR和BAF装置中进行反应,BAF中硫酸根的去除率的最高可达47%,HABR装置中硫酸根的去除率最高可达12%。最终选择将脱硫塔和脱氮塔循环液混合后先经BAF再经过HAR的工艺组合进行处理。(2)组合工艺影响因素研究结论:分别考察pH、C/N、温度、溶解氧对BAF装置中SO42-和N03-去除率的影响;最终确定最佳pH=6,C/N=10,T=28℃,DO=2mg/L,SO42-的最大去除率达54%,N03-的最大去除率达99%。考察pH、C/S、温度对HABR装置中SO42-和N03-去除率的影响。最终确定最佳pH=6,C/S=3,T=32 ℃,剩余的SO42-的最高去除率可达79%,N03-的最大去除率达99%。混合后的脱硫塔和脱氮塔循环液先经过BAF装置脱除一部分S042,再经过HABR装置对S042-进行进一步脱除,最终S042-的总去除率最高可达86%,N03-的总去除率最高可达99%。(本文来源于《云南大学》期刊2017-05-01)
王晓伟[5](2016)在《化学吸收—生物法烟气同步脱硫脱硝吸收液中SO_4~(2-)和NO_3~-的生物转化》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大气污染日益严重,烟气脱硫脱硝已经成为控制大气污染的主要途径之一,然而现有的物理和化学法烟气脱硫脱硝技术,虽然可以实现污染物治理的目标,但也都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运行成本高、工艺复杂、产生二次污染等问题,因此研究者一直致力于开发更经济高效的烟气脱硫脱硝技术。用生物技术来完成烟气脱硫脱硝并最终实现烟气硫氮无害化及资源化,具有高效、低成本、无二次污染等优点,得到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本研究在生物法烟气脱硫、氧化吸收法烟气脱硝和生物反硝化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用化学吸收法将烟气中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转移到水相,在水相通过生物转化实现硫氮无害化和资源化的化学吸收-生物法烟气同步脱硫脱硝工艺,该工艺包括下列过程:首先将烟气中SO_2和NO_x分别利用两个吸收塔吸收,通过碱性吸收液将SO_2转化为亚硫酸盐、硫酸盐,通过含氧化剂的碱性吸收液将NO_x转化为亚硝酸盐、硝酸盐;随后将含有亚硫酸盐、硫酸盐的溶液送入厌氧生物反应器,利用硫酸盐还原菌将亚硫酸盐、硫酸盐还原成硫化物(S2’);然后将厌氧生物反应器排出的含有硫化物的溶液送入微氧生物反应器,同时将前述含有亚硝酸盐、硝酸盐的烟气脱硝吸收液送到同一个微氧生物反应器,在此利用硫氧化细菌(Sulfur-oxidizing bacteria, SOB)、反硝化脱硫细菌(Nitrate-reducing, Sulfide-oxidizing bacteria, NR-SOB)和反硝化细菌(Nitrate-reducing bacteria, NRB)将硫化物转化为单质硫,同时将亚硝酸盐、硝酸盐转化为氮气,实现烟气中硫氮的无害化、硫资源化和碱性吸收液的再生。在上述化学吸收-生物法烟气同步脱硫脱硝工艺中,SO_4~(2-)和NO_3~-的生物转化过程是SO_2和NO_x能否资源化和无害化的关键步骤。针对这一问题,本论文着重研究厌氧生物反应器中的硫酸盐/亚硫酸盐还原过程和微氧生物反应器中硫化物氧化、硝酸盐还原并同时生成单质硫的过程。首先在厌氧生物反应器中研究了葡萄糖作为碳源时的硫酸盐还原过程特性和剩余活性污泥(Waste Activated Sludge, WAS)裂解液作为碳源时的亚硫酸盐还原过程特性,然后在微氧生物反应器中研究了溶解氧(DO)、负荷和碳源对硫化物氧化、硝酸盐还原和单质硫生成过程的影响,并推测了微氧条件下碳氮硫的转化途径。为化学吸收-生物法烟气同步脱硫脱硝工艺的工业化应用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结论如下:在还原硫酸盐/亚硫酸盐的厌氧生物反应器中,对以葡萄糖作为碳源将硫酸盐生物转化为硫化物的效果进行了考察,当反应器(SO_4~(2-))进水负荷为2.74 kg SO_4~(2-)/m~3/d(相当于SO_4~(2-)-S负荷为0.89 kg S/m~3/d)时,硫酸盐转化率和硫化物生成率均在85%左右。由于葡萄糖作为碳源成本较高,而WAS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也可以被微生物用作碳源。因此,为进一步降低硫酸盐/亚硫酸盐生物转化过程的成本,在厌氧生物反应器中,考察了以WAS裂解液作为碳源时亚硫酸盐转化为硫化物的效果,在最佳COD/SO32-(3:2)条件下,当反应器(SO32--S)进水负荷达到3.55 kg S/m~3/d时,亚硫酸盐转化率和硫化物生成率均在80%左右。在同步将硫化物氧化为单质硫、硝酸盐还原为氮气的微氧生物反应器中,以葡萄糖作为碳源,考察了不同溶解氧条件下反应器的运行效果,发现最佳溶解氧浓度为0.1-0.3mg/L。在此条件下,当进水硫化物负荷为8.16kg S/m~3/d时,硫化物转化率和单质硫生成率均超过99%,与此同时,硝酸盐进水负荷达到2.48 kg N/m~3/d且硝酸盐去除率接近90%。在以葡萄糖作为碳源的同步将硫化物氧化为单质硫、硝酸盐还原为氮气的微氧生物反应器中,当进水S-N负荷下为8.72 ± 0.04 kg S/m~3/d和2.49 ± 0.04 kg N/m~3/d时,利用PCR-DGGE技术研究了不同溶解氧情况下生物群落多样性、群落结构和功能微生物丰度的变化,发现溶解氧在0.1-0.3 mg/L时,硫化物转化率、硝酸盐去除率和单质硫生成率最佳,同时硫氧化细菌和反硝化细菌的相对丰度最高;而溶解氧高于0.5 mg/L时,反硝化细菌的相对丰度明显降低;碳降解菌的相对丰度随着溶解氧的增加而增加。根据批式实验结果结合反应器性能及功能微生物分析,推测出在最佳溶解氧时硫化物和硝酸盐的转化途径:硫化物氧化成单质硫的过程主要通过异养硫氧化细菌和反硝化脱硫细菌实现,而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盐的过程主要通过反硝化脱硫细菌和异养反硝化细菌完成,中间产物亚硝酸盐最终被还原为氮气的过程主要通过异养反硝化菌完成。在同步将硫化物氧化为单质硫、硝酸盐还原为氮气的微氧生物反应器中,考察了硫化物氧化和硝酸盐还原过程利用WAS发酵液替代葡萄糖作为碳源的可行性及其过程特性。当反应器进水硫化物和硝酸盐负荷分别为8.52 kg S/m~3/d和2.53kg N/m~3/d时,硫化物转化率和单质硫生成率均超过99%,同时硝酸盐去除率也能够达到95%以上。批式实验结果显示,WAS发酵液作为碳源时的硫化物和硝酸盐的生物转化效率高于葡萄糖。(本文来源于《大连理工大学》期刊2016-11-25)
马晓明[6](2016)在《微生物法烟气脱硫脱氮工艺中循环液生物法处理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微生物法烟气脱硫脱氮技术以其投资少、能耗低和效果良好等优点具有深远的应用价值,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学者的关注,取得了一系列的进展和成果。与此同时,为使微生物法烟气脱硫脱氮工艺在运行效果上更进一步,其运行过程中的循环液也需要进行处理。本课题以脱硫塔和脱氮塔的循环液为研究对象,采用活性污泥及其富集后的含菌液对循环液进行微生物法静态处理试验,考察碳源种类、碳源投加量、pH和温度对SO42-去除率的影响,考察碳源种类、碳氮比、接种量和温度对反硝化去除硝酸盐氮效果的影响,确定实验的最佳条件;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及相关分析方法,研究串联式脱硫脱氮塔和处理循环液的微生物体系内的微生物菌群结构,探究其种群结构和特征。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对比活性污泥-脱硫塔循环液和富集菌液—脱硫塔循环液在厌氧条件下的SO42-去除率变化,考察碳源种类、碳源投加量、pH和温度对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活性污泥-脱硫塔循环液体系,SO42-去除效果最好时的条件为:碳源种类为葡萄糖、COD/SO42值为4:1、pH为6和温度为30℃;对于富集菌液-脱硫塔循环液体系,SO42-去除效果最好时的条件为:碳源种类为葡萄糖、COD/SO42-值为3:1、pH为6和温度为30℃。(2)对比活性污泥-脱氮塔循环液和富集菌液-脱氮塔循环液在厌氧条件下的硝酸盐氮去除率变化,考察碳源种类、碳氮比、接种量和温度对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活性污泥-脱硫塔循环液体系,硝酸盐氮去除效果最好的实验组对应的条件为:碳源种类为丁二酸钠、碳氮比为14:1、接种量为20%和温度为35℃;对于富集菌液-脱硫塔循环液体系,硝酸盐氮去除效果最好的实验组对应的条件为:碳源种类为乳酸钠、碳氮比为10:1、接种量为20%和温度为30℃。(3)分取脱硫塔填料浸出液、脱氮塔填料浸出液、硫酸盐还原菌富集液和反硝化富集液,运用高通量测序分析其中的微生物种群结构,在脱氮塔中检出了较多的具有脱氮功能的菌属,在SRB富集菌液样品中检测到了可厌氧还原SO42-的脱硫弧菌属(Desulfuromonadaceae)口除硫单胞菌科(D esulfuromonadales)及若干种属的厌氧菌,在反硝化菌富集菌液样品中检测到了多种具有反硝化功能的菌类并确其为优势种群,同时检测出一定含量的硝化菌。(本文来源于《云南大学》期刊2016-05-01)
王洁[7](2016)在《基于BP神经网络的生物法同时脱硫脱氮净化烟气中NO_x和SO_2的模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NOx和SO2是大气污染物之一,具有一定的危害性。燃煤电厂产生的烟气中即含有NOx和S02,且占两类污染物各自排放总量的比例较大,亟待有效处置。处置烟气中NOx和SO2诸多技术中。生物法净化技术以其:常在较为温和的条件下进行,不需高温高压,设备具有操作简便、占地面积小,后续产物无二次污染等优点,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本研究主要针对生物法净化烟气中NOx和SO2技术缺乏一个精确有效的预测模型而提出的。因为此类模型在研究阶段中,有助于设备达到最大净化效率;在实际运用中,可以使设备消耗在最经济的水平上;最后,也是最为重要的,本技术最终要实现与计算机技术、自动化控制等技术的结合,形成一套具有高效、安全、稳定、操控性良好、节能经济等性能的工艺,才能真正被运用于实际生产活动当中。而精确的模型是重要的基础,因此具有很大的研究价值。由于生物法净化烟气中NOx和SO2过程十分复杂,一些因素难以定量化等原因,较难建立起精确的数学模型。而BP神经网络具有极强的非线性逼近能力,不用明确输入输出数据之间的函数关系,通过调整其连接权值和阈值即可对新的数据做出预测。因此在本研究中,提出了以BP神经网络为工具,来建立生物法净化烟气中NOx和SO2的预测模型的方案。主要的研究内容包括:BP神经网络模型的建立、进行仿真以验证预测精度是否在有效范围内、改进BP模型以进一步提高预测精度,主要完成如下工作:(1)确立了建立用于BP神经网络的参数:其中脱硫塔为NOx进气口浓度、SO2进气口浓度、气通量、营养液循环量、营养液pH、温度。对NOx出气口浓度、SO2出气口浓度分别进行预测;脱氮塔为NOx进气口浓度、气通量、营养液循环量、营养液pH、温度。对NOx出气口浓度进行预测。BP模型采用3层模型:其输入、隐层选取tansig函数;输出层选取purelin;选取trainlm算法。神经个数分别为脱硫塔净化NOx模型6、6、1;脱硫塔净化NOx模型5、5、1;脱硫塔净化SO2模型6、6、1个,仿真实验表明,脱硫塔NOx模型精确率为86.13%,脱氮塔NOx模型精确率在90.7%。脱硫塔SO2模型暂不具意义。(2)BP神经网络的优化,采用了遗传算法。建立了参数为种群规模50;遗传代数100;交叉概率0.95;变异概率0.08;BP神经网络部分不变的GA-BP模型。数据仿真表明脱硫塔NOx净化效果模型预测精确率可达92.7%,脱氮塔NOx净化效果模型预测精确率可达到96.8%。本研究通过建立的双塔的GA-BP经网络模型。最终预测平均相对误差都在10%以内,脱氮塔NOx模型更是小于5%。因此预测模型是有效的。本项研究成功地将BP神经网络与生物膜填料塔同时脱硫脱氮技术相结合,有望推进该技术的工业化进程。(本文来源于《云南大学》期刊2016-05-01)
陈涛,陈薇薇,孙成勋,李久辉,梁昌梅[8](2014)在《硫酸盐还原菌厌氧生物法处理脱硫废水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升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Up-flow Anaerobic Sludge Blanket,UASB)中,利用硫酸盐还原菌(Sulfate Reducing Bacteria,SRB)厌氧生物法处理脱硫废水。结果表明,温度为35℃,水利停留时间(Hydraulic Retention Time,HRT)为12h,ρ(COD)/ρ(SO2-4)比为3,进水pH为6.5为SRB厌氧生物法处理脱硫废水的最佳工艺参数。SRB对酸性废水具有较强的耐受性,pH≥4.0的脱硫废水可由SRB厌氧生物法直接进行处理。SRB厌氧体系具有较强的SO2-4生物还原能力,控制SO2-4负荷小于6kg/(m3·d)时,SO2-4去除率在84%以上,相应的COD利用率在81%以上。SRB厌氧生物法对脱硫废水具有稳定的处理效果,反应体系在弱酸性、高负荷条件下连续运行30d,SO2-4平均还原率为82%,COD平均利用率为78%,出水pH值在6.3以上。(本文来源于《中国农村水利水电》期刊2014年06期)
马宝庆[9](2014)在《生物法脱硫在造纸污水厌氧沼气精制天然气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造纸生产中产生的废水,经过厌氧处理后会产生大量沼气,不进行脱硫处理将会影响设备严重腐蚀。脱硫采用干法氧化铁、湿法碳酸钠/氢氧化钠方法精制天然气。(本文来源于《华东纸业》期刊2014年03期)
马宝庆[10](2012)在《生物法脱硫在造纸污水厌氧沼气精制天燃气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造纸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水量约占生产企业总废水排放量的30%,比例大,且产生的废水中CODcr含量较高。随着国家环保部门对排污要求的提高,造纸企业在治污方面的投入也不断加大,其中大型造纸企业普遍采用机械过滤+厌氧+好氧等物化或生化处理流程,以确保净化过的污水达标排放或部分回用。(本文来源于《山东造纸学会第七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山东造纸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2-12-08)
生物法脱硫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采用复合式厌氧折板流和好氧曝气生物滤池的组合工艺(HABR-BAF)处理生物法烟气脱硫脱氮的循环液,研究最佳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BAF装置中pH取6、C/N为10、溶解氧为2 mg/L、温度为28℃;HABR装置中pH取6、C/S为3、温度为32℃:双塔串联式生物法烟气同时脱硫脱氮系统的循环液混合液以先经过BAF装置再经过HABR装置的方式进行处理,最终SO2-4的去除率达86%,NO-3的去除率达99%。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生物法脱硫论文参考文献
[1].王璐.双塔串联式生物法烟气同时脱硫脱氮改良工艺研究[D].云南大学.2018
[2].王璐,郑跃,毕晓伊.HABR-BAF组合工艺处理生物法烟气脱硫脱氮循环液的工艺条件研究[J].环境科学导刊.2018
[3].徐志强.生物法净化烟气同时脱硫脱氮细菌的分离鉴定及特性研究[D].云南大学.2017
[4].郑跃.HABR-BAF组合工艺处理生物法烟气脱硫脱氮循环液研究[D].云南大学.2017
[5].王晓伟.化学吸收—生物法烟气同步脱硫脱硝吸收液中SO_4~(2-)和NO_3~-的生物转化[D].大连理工大学.2016
[6].马晓明.微生物法烟气脱硫脱氮工艺中循环液生物法处理初探[D].云南大学.2016
[7].王洁.基于BP神经网络的生物法同时脱硫脱氮净化烟气中NO_x和SO_2的模拟研究[D].云南大学.2016
[8].陈涛,陈薇薇,孙成勋,李久辉,梁昌梅.硫酸盐还原菌厌氧生物法处理脱硫废水研究[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4
[9].马宝庆.生物法脱硫在造纸污水厌氧沼气精制天然气中的应用[J].华东纸业.2014
[10].马宝庆.生物法脱硫在造纸污水厌氧沼气精制天燃气中的应用[C].山东造纸学会第七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山东造纸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