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血气胸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小组焦点访谈法,集束化护理,肋骨骨折,血气胸
血气胸论文文献综述
赵芳娟[1](2019)在《小组焦点访谈法构建下的集束化护理在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术后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小组焦点访谈法构建下的集束化护理干预对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术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家属护理工作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9年4月南阳市医学高等专科第一附属医院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患者54例,均行手术治疗,按照治疗入院时间分为研究组(n=27)和参照组(n=27)。参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参照组基础上给予小组焦点访谈法构建下的集束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家属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P <0.05);研究组住院时间较参照组短(P <0.05);研究组家属护理工作总满意度高于参照组(P <0.05)。结论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术后采用小组焦点访谈法构建下的集束化护理干预,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提高家属护理工作满意度。(本文来源于《临床研究》期刊2019年12期)
吴佳丰,王国平,陈加力[2](2019)在《单孔胸腔镜与传统开胸手术治疗创伤后血气胸的效果和安全性》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回顾分析85例创伤后血气胸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单孔胸腔镜手术患者和传统开胸手术患者的术中术后相关指标、术后疼痛以及并发症等。结果发现,与传统开胸手术比较,单孔胸腔镜手术治疗创伤后血气胸手术创伤小,术后疼痛轻,安全性高。(本文来源于《健康研究》期刊2019年05期)
高雅琦[3](2019)在《优质护理用于多发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行胸腔闭式引流术患者中的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优质护理用于多发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行胸腔闭式引流术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7年2月本院接受治疗的40例多发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n=20)采用优质护理措施,对照组(n=20)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对所有患者均行胸腔闭式引流术。对术后两组患者疼痛评分、排痰难度、焦虑评分以及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疼痛评分(2.3±0.7)明显低于对照组(5.6±2.2),观察组排痰情况以及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性胸腔闭式引流术的多发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患者使用优质护理,临床效果更好,值得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心理月刊》期刊2019年19期)
高帆,葛波涌[4](2019)在《初级创伤救治模式对多发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患者院前急救反应时间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初级创伤救治模式对多发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患者院前急救反应时间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10~2018-10多发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患者84例,根据救治模式不同分为对照组(n=42)与观察组(n=42)。对照组给予常规救治模式,观察组给予初级创伤救治模式。对比两组急救时间参数、病死率及急救满意度评分。结果 :观察组现场救治、急救反应、急诊停留时间较对照组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死率较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急救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初级创伤救治模式应用于多发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患者,可缩短院前急救反应、现场救治、急诊停留时间,降低病死率,提高急救满意度。(本文来源于《黑龙江医药科学》期刊2019年05期)
郭东洋[5](2019)在《舒适护理应用于多发性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的护理效果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应用于多发性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的护理效果。方法 92例多发性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每组46例。常规组应用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在常规组基础上增加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自我效能评分、感染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的自我认知、治疗环境、病情控制感、自信心评分分别为(3.26±0.47)、(3.10±0.27)、(3.15±0.47)、(3.26±0.47)分,均显着高于常规组的(1.57±0.54)、(1.41±0.57)、(1.51±0.47)、(1.87±0.41)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感染发生率2.2%显着低于常规组的13.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7.8%显着高于常规组的84.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舒适护理应用于多发性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患者中,可提高患者自我效能评分,降低感染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利于患者病情好转,值得临床广泛应用。(本文来源于《中国实用医药》期刊2019年28期)
郭宗荣[6](2019)在《电视胸腔镜手术和开胸手术治疗创伤性血气胸的对比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电视胸腔镜手术和开胸手术治疗创伤性血气胸的效果对比。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8年10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90例创伤性血气胸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将90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开胸手术治疗,实验组给予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对比两组间手术指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评价。结果对照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胸腔引流时间均长于实验组;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17.78%,明显高于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4.44%;对照组护理满意度86.67%,明显低于实验组护理满意度9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创伤性血气胸患者采用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效果显着,且能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从而提高临床护理满意度评价。(本文来源于《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期刊2019年81期)
晏阳天,吴闽华,汤建华[7](2019)在《分析电视胸腔镜手术对创伤性血气胸的治疗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手术用于创伤性血气胸的治疗价值。方法:2017年3月-2018年3月收治创伤性血气胸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开胸手术,观察组采取电视胸腔镜手术,比较效果。结果: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电视胸腔镜手术可以显着地改善手术指标并减少不良反应。(本文来源于《中国社区医师》期刊2019年27期)
邹健[8](2019)在《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创伤性血气胸的疗效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和分析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创伤性血气胸的临床疗效。方法在2017年8月—2018年8月以我院部分创伤性血气胸患者为例进行研究分析。根据患者来院顺序,将其分为常规组(44例)和治疗组(45例)。常规组给予传统开胸手术治疗,治疗组给予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与常规组比较,治疗组患者的多项治疗指标均优于常规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且治疗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电视胸腔镜技术相对而言具备更加突出的临床治疗效果,可以更好的保障患者康复效率,缩短手术时间,实现对患者病情的及时控制,对患者创伤小,利于患者恢复,缩短住院时间,且患者术后并发症少,安全性高,属于较为理想的临床治疗方式。(本文来源于《中国卫生标准管理》期刊2019年18期)
颜宁钟,蓝洲,邓海霞[9](2019)在《72例胸腔闭式引流在多发伤合并血气胸的临床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多发伤合并血气胸危重患者在急诊快速胸腔闭式引流的临床效果及预后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急诊科就诊的多发伤合并血气胸患者72例的临床资料,总结胸腔闭式引流对多发伤合并血气胸的救治措施。结果影响救治效果的因素包括引流时机、输血方式、有无合并其他致命损伤、止血药的使用、损伤控制手术止血时机等情况。结论影响多发伤合并血气胸急诊救治效果的因素较多,应重视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早治疗等救治措施,采取有效的急救干预手段提高机体的恢复能力及改善预后。(本文来源于《蛇志》期刊2019年03期)
孙鑫[10](2019)在《舒适护理模式在创伤性血气胸胸腔闭式引流患者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于创伤性血气胸患者,临床上主要是采用胸腔闭式引流方法进行治疗。为了进一步提高治疗的临床效果,改善预后,需要在治疗过程中配合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1,2]。我院对诊治的部分创伤性血气胸患者采用舒适护理模式,取得了显着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来源于2017年11月至2018年10月我院诊治的98例(本文来源于《实用医技杂志》期刊2019年09期)
血气胸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文章回顾分析85例创伤后血气胸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单孔胸腔镜手术患者和传统开胸手术患者的术中术后相关指标、术后疼痛以及并发症等。结果发现,与传统开胸手术比较,单孔胸腔镜手术治疗创伤后血气胸手术创伤小,术后疼痛轻,安全性高。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血气胸论文参考文献
[1].赵芳娟.小组焦点访谈法构建下的集束化护理在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术后中的应用[J].临床研究.2019
[2].吴佳丰,王国平,陈加力.单孔胸腔镜与传统开胸手术治疗创伤后血气胸的效果和安全性[J].健康研究.2019
[3].高雅琦.优质护理用于多发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行胸腔闭式引流术患者中的效果[J].心理月刊.2019
[4].高帆,葛波涌.初级创伤救治模式对多发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患者院前急救反应时间的影响[J].黑龙江医药科学.2019
[5].郭东洋.舒适护理应用于多发性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的护理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9
[6].郭宗荣.电视胸腔镜手术和开胸手术治疗创伤性血气胸的对比评价[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
[7].晏阳天,吴闽华,汤建华.分析电视胸腔镜手术对创伤性血气胸的治疗价值[J].中国社区医师.2019
[8].邹健.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创伤性血气胸的疗效观察[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9
[9].颜宁钟,蓝洲,邓海霞.72例胸腔闭式引流在多发伤合并血气胸的临床分析[J].蛇志.2019
[10].孙鑫.舒适护理模式在创伤性血气胸胸腔闭式引流患者中的应用[J].实用医技杂志.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