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大职教观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大职教观,现代,职业教育,制度创新
大职教观论文文献综述
吴中华,程进,包友枝[1](2018)在《“大职教观”视域下的现代职业教育制度创新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大职教观"是目前最新提出的一种教育想法和观念,其在最新的视野下,对现代的职业教育整体构建提出了叁个基本需要考察的维度,主要就是:外部的适应性、内部的延伸性、还有外汇的互通性。简单地说在现代的职业教育工作中,还需要建立在能够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人民群众提出的要求,以及个人职业适应性需求的基础上,对内部的准备工作,以及继续教育工作进行开展。通过对学科内容的渗透、学校和企业的结合,实现对不同层次的人员的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工作,因此本文也基于"大职教观"的视野下,针对现代的职业教育工作具体的体积构建工作情况进行分析,希望能够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找到最新的方法。(本文来源于《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6期)
陈新文,周志艳[2](2018)在《大职教观指导下高职教育社区化发展的未来趋势与模式创新》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大职教观理念的指导下,高职教育社区化发展将主要依据多元化、开放化、融合化的基本要求,结合高职教育和地方社区发展的现实情况,围绕高职教育社区化的根本目标,积极建构新时代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发展所需要的范式,破解高职教育社区化所面临的种种矛盾和挑战。文章分析了高职教育社区化未来的六大发展趋势,提出了叁种新型社区教育模式,如社区教育集团发展模式、社区化发展模式、数字化社区教育发展模式,并指出了其优势和局限性,以期为高职教育社区化发展提供借鉴。(本文来源于《教育与职业》期刊2018年12期)
陈新文,周志艳[3](2018)在《大职教观下高职教育社区化发展的目标、挑战与路径》一文中研究指出高职教育社区化是大职教观在中国的具体表现形式之一。在大职教观下,高职教育将呈现多元发展、开放发展、融合发展的特征,高职院校与社会发展的联系更广泛、融合更深入、影响更长远。高职教育社区化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社区的全面发展,尤其是社区居民的全面发展,全面发挥高职教育服务地方的社会职能。高职教育社区化有了自己的特殊优势,也取得了一些进展,但要实现高职教育社区化的目标,在当前还面临着许多挑战,需要高职院校做好应对。(本文来源于《中国职业技术教育》期刊2018年15期)
吴波[4](2018)在《大职教观视野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现代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人才成为竞争胜败的关键,科技人才成为各国、各经济利益体争相抢夺的特殊人才。现代职业教育以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职业人才为目的,因此现代职业教育在经济社会竞争中处于关键地位。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有利于培养现代职业人才,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现代职业教育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就要改变传统观念,努力树立大职教观,转变发展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提升现代职业教育发展水平,因此本文主要探讨大职教观视野下现代职业教育。(本文来源于《课程教育研究》期刊2018年14期)
耿聪慧[5](2018)在《大职教观视域下我国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思路》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对职业教育体系的教学要求越来越高。我国传统的职业教育体系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化职业教学的需求,运用大职教观构建我国现代化职业教育体系是势在必行的。大职教观是学前教育与继续教育的职业教育体系,其核心是终身职业教育理念。基于此能够得出,在大职教观视域下构建我国职业教育体系,是在终身职业理念下建立的我国现代化职业教育体系,现代化职业教育将伴随着学生的整个职业生涯,能够有效解决学生的就业困难问题。因此,着重分析大职教观的教育理念,以此论述我国职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大职教观视域下我国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策略。(本文来源于《现代职业教育》期刊2018年09期)
周志艳,陈新文[6](2018)在《大职教观下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一文中研究指出从大职教观的角度来分析,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设其实就是大职教观在中国职业教育领域的创造性实践,是大职教观理论发展的一种创新,所以,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实质上就是中国特色的大职教体系。运用大职教观来分析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可以概括为大思想、大视界、大文化与大体系,具体表现为指导思想的科学性、远景目标的世界性、特色要求的中国化、发展方式的多样性。(本文来源于《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2期)
代玲玲[7](2017)在《大职教观视野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一文中研究指出现如今职业教育在大职教观下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当前的教育体系中,职业教育是一种完全不同于高等教育的特殊教育。一些职业教育学校严谨治学为国家和社会提供了大量的技术性人才,我们可以看到职业教育在中国近些年来发展势头良好,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进入职业学校接受培养和深造,因此本文结合实际情况来探讨大职教观视野下现代职业体系的构建。(本文来源于《文学教育(下)》期刊2017年11期)
龚丹,郝天聪[8](2017)在《论职业启蒙教育的基本内涵与现代价值——基于大职教观的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对终身学习的大力提倡,对个人应对职业转换能力的要求提高,这一切变化都要求人们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和职业兴趣有着全面的认识和把握。职业启蒙教育让青少年对职业初步了解,发现自身的职业兴趣,并促使青少年不断考量自身能力与职业所需能力的差距而做出调整。在大职教观视野下,职业启蒙教育有着重要的价值,为学生终身发展打下基础,符合个人职业生涯发展的规律,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根基。(本文来源于《职业教育研究》期刊2017年08期)
汤霓[9](2017)在《大职教观视野下“职普渗透”的实践探索——访北海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一文中研究指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沟通是实现终身学习、多样成才的重要基础。2010年党中央、国务院颁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把构建体系完备的终身教育作为战略目标,明确提出了"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相互沟通"。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出台,又把"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作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内涵和特征,也是对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本文来源于《中国职业技术教育》期刊2017年22期)
王银,曾玉红[10](2016)在《大职教观视野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一文中研究指出大职教观视野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需要考察的叁个基本维度:外部适应性、内部延展性以及内外互通性。简而言之,现代职业教育应建立在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高需求、人民群众的普遍需求以及职业人个体的普适性需求等外部需求基础上,从而构建包容职业启蒙、职业准备、以及职业继续教育的内部结构,通过学校学科教学课程渗透、高等学院预科教育、院校合作等教学模式,从而实现不同层级职业教学与普通教学的融合。(本文来源于《中华少年》期刊2016年27期)
大职教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大职教观理念的指导下,高职教育社区化发展将主要依据多元化、开放化、融合化的基本要求,结合高职教育和地方社区发展的现实情况,围绕高职教育社区化的根本目标,积极建构新时代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发展所需要的范式,破解高职教育社区化所面临的种种矛盾和挑战。文章分析了高职教育社区化未来的六大发展趋势,提出了叁种新型社区教育模式,如社区教育集团发展模式、社区化发展模式、数字化社区教育发展模式,并指出了其优势和局限性,以期为高职教育社区化发展提供借鉴。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大职教观论文参考文献
[1].吴中华,程进,包友枝.“大职教观”视域下的现代职业教育制度创新研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8
[2].陈新文,周志艳.大职教观指导下高职教育社区化发展的未来趋势与模式创新[J].教育与职业.2018
[3].陈新文,周志艳.大职教观下高职教育社区化发展的目标、挑战与路径[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
[4].吴波.大职教观视野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J].课程教育研究.2018
[5].耿聪慧.大职教观视域下我国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思路[J].现代职业教育.2018
[6].周志艳,陈新文.大职教观下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J].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
[7].代玲玲.大职教观视野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J].文学教育(下).2017
[8].龚丹,郝天聪.论职业启蒙教育的基本内涵与现代价值——基于大职教观的视角[J].职业教育研究.2017
[9].汤霓.大职教观视野下“职普渗透”的实践探索——访北海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7
[10].王银,曾玉红.大职教观视野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J].中华少年.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