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劳特论文-闫旭

格劳特论文-闫旭

导读:本文包含了格劳特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西方音乐史》,格劳特,史学着作,个案研究

格劳特论文文献综述

闫旭[1](2015)在《格劳特《西方音乐史》第八版个案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选取了2010年北美地区出版的格劳特第八版英文原版《西方音乐史》教材作为个案研究对象,对这本国内仍未出版的权威史学着作进行了分析与阐述,力图从编纂手法的沿袭、个体研究和价值评价角度出发,深度解析西方音乐史史学研究、史学论着的发展脉络,进而寻求音乐史学教育发展的前途和趋势,以及权威性史学着作对学界的启示意义。全文共分为叁章。第一章从《西方音乐史》的叁位编者入手,对不同版本之间的沿袭与继承关系、治史观念的异同及其发展脉络进行论述。分别讨论了首位编者格劳特的“风格史”、“实证主义”与“欧洲中心视角”的治史观念,探讨了第二位编者帕里斯卡在编着时注入了音乐人类学与文化音乐学等等新鲜血液,阐述了最新编者伯克霍尔德在观念和视野上的种种创新,对全书内容上的丰富以及立意上的创新。通过对叁位作者“和而不同”的着史手法,深层次挖掘了八个版本沿袭至今所沉淀的治史观点和着书方法。第二章着重对2010年出版的第八版《西方音乐史》进行了全面具体的个案分析研究,首先阐述了能够体现并融合了“实证主义”、“文化史”、“风格史”等多种观念框架构思,以突出体现当代音乐史教材编纂的多元化趋势;随后通过举例分析原文,总结出了作者为使历史不再枯燥乏味而采用的偏重于叙事而又生动的叙史写作风格;紧接着介绍了国内鲜为人知的、与这本书配套的《诺顿音乐荟萃》以及配套光盘等辅助教材的使用,对西方音乐史教学及研究的具体辅助功能;之后挖掘了黑人运动、女权主义和中产阶级等现代社会思潮影响下,伯克霍尔德对黑人音乐的大量描写,对女性音乐的尊重与评价和女性作曲家形象的描述,以及对流行音乐的等同视之的做法;最后讨论了国内外学界关于这本书之于前几部《西方音乐史》所沿袭的精华,以及其内部本身所存在的矛盾观点,从而力图以辩证角度正确看待此书。最后的第叁章中,笔者首先通过授教者和受教者两个角度审视格劳特《西方音乐史》之教育学意义;同时叙述比对了国内外学者对格劳特《西方音乐史》的反响及重视程度,以证实这本书在学界的权威性及影响力;还通过梳理出这部书能够带给西方音乐史学界的启示意义,进而展望未来国内音乐史教学与教材编纂的趋势。通过全文叁个章节的叙述,笔者在最后系统地概述了格劳特《西方音乐史》第八版的价值意义之所在,以及理顺它在整个人类音乐史叙述历史中的位置,为我国音乐史教材编纂提出可借鉴之处。(本文来源于《山东师范大学》期刊2015-05-31)

陈静文[2](2011)在《贝多芬晚期音乐创作的研究综述——以于润洋、格劳特、保罗·亨利·朗的《西方音乐史》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贝多芬晚期音乐创作在于润洋、格劳特、保罗·亨利·朗的《西方音乐史》的论述中呈现出不尽相同的研究视角。叁者在创作分期、结构编排、代表作举例与分析、晚期作品风格描述、健康和家庭、晚期作品评价等问题讨论中,不仅表现出观点互异又彼此兼容的特点,在某些研究方向上还留下了一定的拓展空间。由此认为,贝多芬晚期音乐创作应当还有其他的研究视角值得关注。(本文来源于《黄河之声》期刊2011年23期)

张梓纯[3](2011)在《从目的论角度看格劳特《西方音乐史》第四版和第六版译本》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翻译目的论作为理论基础,经过描述和比较的研究模式分别对格劳特《西方音乐史》第四版和第六版的译本进行了分析和说明。首先,本文介绍了翻译目的论的发展历程,简述了它的基本观点和叁个主要原则,即目的性原则、连贯性原则和忠实性原则;以及翻译目的论的优点和局限性。接着,作者在目的性原则、连贯性原则和忠实性原则的指导下,分别对格劳特《西方音乐史》第四版和第六版的原文和译文的异同做出了详细的对比,发现正是由于译文和原文的写作目的相同,因此两个版本的译文在语言特征和写作风格方面都呈现出与原文相同的特点。同时,在连贯性原则方面,译文也较为成功。(本文来源于《天津音乐学院》期刊2011-12-08)

曹明明[4](2009)在《从格劳特《西方音乐史》(第七版)看音乐史编纂学研究新趋势》一文中研究指出音乐历史编纂的研究,一直以来是西方音乐学界研究的重点。怎样在历史写作中处理“音乐”和“历史”这对看似不可调和矛盾,成了越来越多学者们关注的中心,从“实证主义”强调对文本的考证到近代学者对文本意义的解释,从“风格史”对音乐现象的孤立到“文化史”、“社会史”将音乐放入大的文化背景中进行思考,从“民族音乐学”强调对音乐现象的田野考察再到“新音乐学”对“政治、社会、种族、性别”的强调,如此等等,不同时期的学者们以各自视角阐述着解决这个问题的不同理论和方法。格劳特《西方音乐史》首版于1960年,在世界范围内被认为是一部极具权威性的西方音乐历史着作。从第一版到第七版,从1960年至2005年,四十余年六次版本更迭,见证了西方音乐治史方法的变化。本文从对《西方音乐史》七个版本的分析介绍入手,特别是对新近出版国人了解较少的第七版做了深入的梳理和研究。把七个版本分成四个阶段:格劳特时期(前叁版),帕里斯卡的初次参与(第四版),帕里斯卡时期(五、六版)和布克霍尔德时期(第七版),对比阐述各个不同时期所表现出治史思想和方法的变化,在梳理西方音乐历史编纂学发展的大脉络的基础上,提炼出有关音乐历史编纂学新趋势的看法。本文试图从一个新的视角,摒弃一贯的由某部作品的分析或是某位音乐学家宏观的理论体系以及理论发展的脉络为考评本体,而由一本经典的音乐史学专着入手,在介绍这本专着的七次版本更迭的基础上,由其涉及内容的改变的分析音乐史写作方法的变化,结合目前音乐史研究的现状以及基本的研究方法进行了概括和总结,并究其根源,试图给“历史”和“音乐”这对在历史写作问题上很难调和矛盾找一个平衡的结合点,以期能够窥探出西方音乐历史写作方法的流变,并由此提出自己对音乐历史编纂学的发展趋势的看法。(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09-05-01)

彭永启,董蓉[5](2004)在《阅读与思考——关于新版格劳特《西方音乐史》及其历史写作》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西方音乐史》第四版的中译本为参照系反观第五版和第六版 ,通过阅读获得有关两个版本变化进程的认知 ,并借此引发有关历史写作问题的思考(本文来源于《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期刊2004年02期)

周小静[6](1995)在《小议格劳特《西方音乐史》新版中的几个新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小议格劳特《西方音乐史》新版中的几个新视角周小静《易经》中真的有"二进制"思维吗?近年来比较着读格劳特(D·J·Grout)的《西方音乐史》第二、叁、四版,其中不断修订、补充的论点,使我颇有感触。阅读中,有关莱布尼兹(G·W·Leibniz)受中国《...(本文来源于《中国音乐学》期刊1995年03期)

格劳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贝多芬晚期音乐创作在于润洋、格劳特、保罗·亨利·朗的《西方音乐史》的论述中呈现出不尽相同的研究视角。叁者在创作分期、结构编排、代表作举例与分析、晚期作品风格描述、健康和家庭、晚期作品评价等问题讨论中,不仅表现出观点互异又彼此兼容的特点,在某些研究方向上还留下了一定的拓展空间。由此认为,贝多芬晚期音乐创作应当还有其他的研究视角值得关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格劳特论文参考文献

[1].闫旭.格劳特《西方音乐史》第八版个案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5

[2].陈静文.贝多芬晚期音乐创作的研究综述——以于润洋、格劳特、保罗·亨利·朗的《西方音乐史》为例[J].黄河之声.2011

[3].张梓纯.从目的论角度看格劳特《西方音乐史》第四版和第六版译本[D].天津音乐学院.2011

[4].曹明明.从格劳特《西方音乐史》(第七版)看音乐史编纂学研究新趋势[D].山东大学.2009

[5].彭永启,董蓉.阅读与思考——关于新版格劳特《西方音乐史》及其历史写作[J].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4

[6].周小静.小议格劳特《西方音乐史》新版中的几个新视角[J].中国音乐学.1995

标签:;  ;  ;  ;  

格劳特论文-闫旭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