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载传感器论文-沈力

过载传感器论文-沈力

导读:本文包含了过载传感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防过载设计,传感器,线切割槽,平行梁结构

过载传感器论文文献综述

沈力[1](2019)在《平行梁传感器的防过载结构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主要介绍了一种平行梁传感器的新型的防过载设计,详细的分析了该种设计的防过载原理,通过各种试验的测试数据及与常规传感器的数据比对来阐述改设计的合理性。(本文来源于《衡器》期刊2019年10期)

王铁玲,刘宝伟,吕颖,陈宝成,马莎[2](2019)在《大过载真空传感器结构优化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大过载(700~800倍)使得真空传感器的电容薄膜电极发生塑性变形,导致传感器失效的问题,根据动量定理,在真空传感器的气体输入端增设阻尼管及一定体积的容腔,延缓气团冲击电容薄膜电极的时间,达到保护电容薄膜电极的目的。通过有限元仿真分析,初步确定阻尼片的排列方式及阻尼孔的分布,并将优化后的真空传感器在真空测试装置中进行模拟试验,验证结构优化的有效性,并得到阻尼片的最优排列及与之匹配的容腔体积。(本文来源于《传感器与微系统》期刊2019年06期)

王超超[3](2019)在《抗过载压电式振动测量MEMS加速度传感器设计与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振动信号作为一种常见且重要的特征参数,是工业装备、大型建筑、精密仪器等状态监控系统主要监控的参数之一。振动传感器作为振动监控系统最前端的拾振环节,也是振动监控系统的核心器件,在现代科学技术与工业体系高速发展背景下,被要求具备更优越的全方位性能,特别是传感器的可靠性与稳定性。因此,发展研究适用于现代振动监控系统的新型稳定可靠高性能振动传感器已经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对提高振动监控系统性能、效率以及可靠性等方面具有一定意义。本文针对振动传感器发展的实际需要,提出了一种用于振动测量的抗过载压电式MEMS加速度传感器方案,主要内容包括:(1)设计了一种具有全方位抗过载结构的压电式振动测量加速度传感器,该加速度传感器基于MEMS技术以实现加速度传感器微型化与轻量化,采用质量块-四端L形梁敏感结构,在获得较高器件固有频率的同时提高灵敏度,降低横向干扰。采用压电式检测方式实现均衡的振动测量性能。设计了一种制备工艺较为简单的叁轴嵌入式限位结构,增强器件全方位抗过载能力。此外,该传感器采用叁层迭合结构,实现自体密封的圆片级真空封装,减轻环境微粒污染,提高加速度传感器可靠性与稳定性。(2)建立了加速度传感器敏感结构理论模型,通过数学工具软件MATLAB对所建立的模型进行理论分析并优化结构参数;采用有限元仿真软ANSYS对加速度传感器敏感结构进行了模态分析、静力分析、过载分析、动力分析以及力-电耦合场分析,得到固有频率、静态位移与应力响应、动态频率特性、电压灵敏度、线性度与横向灵敏度等加速度传感器指标特性,验证设计可行性。(3)给出了加速度传感器的工艺制备、圆片级封装方案以及版图设计。经仿真验证表明,该压电式振动测量加速度传感器固有频率约为29.8 kHz,在0-1000g加速度量程范围、0-6 kHz频率范围内,电压灵敏度约为0.2 mV/g,横向灵敏度为11.25%,输出线性度为1.1%,并具备抗10000g过载加速度能力。(本文来源于《合肥工业大学》期刊2019-04-01)

杜彬[4](2018)在《MEMS高g加速度传感器高过载能力的优化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设计一个量程为15万克、抗过载为20万克的抗高过载能力的MEMS加速度传感器,分析了多种传感器的利弊,选择压阻式加速度传感器作为研究对象。创建该加速度传感器结构的力学模型,然后在模型上分析其结构的应力、频率及阻尼进行分析,完成结构参数的优化及确定。在ANSYS环境下,通过对结构的静态和模态仿真分析了该传感器的测量范围、安全系数、抗过载性能、频率响应及响应时间,确保该结构在20万克过载环境下可以安全可靠的工作。同时,根据静态应力仿真结果进行压敏电阻位置及结构参数的优化[1]。(本文来源于《山西电子技术》期刊2018年06期)

梁烁,卢超,赵俊江,张丁磊,白嘉[5](2018)在《一种新型过载传感器的数字化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以往输出模拟信号的过载传感器传输稳定性差、抗干扰性差、操作不便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可实现数字信号输出的新型过载传感器。选用基于MEMS技术的电容式加速度计实现对过载信号的高精度采集,信号经调理电路后通过STM32微处理器内部的模数转换模块处理数据,采用RS-485通信总线实现数字信号的传输,最终实现过载参量的灵敏采集和数字信号输出。实验证明,该传感器在性能可靠性及功能完整性方面均满足设计要求。(本文来源于《电子器件》期刊2018年05期)

钟立红,吴远飞[6](2018)在《直升机过载传感器校准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直升机在空中的运动,无论是复杂机动还是简单运动都可以分解为直升机各部分随直升机重心一起的移动和绕直升机重心的转动。直升机重心就是直升机各部件、设备及武器等重量的合力作用点,通过直升机重心的叁条互相垂直的、以机体为基准的坐标轴就是机体轴,过载传感器测量的是直(本文来源于《中国科技信息》期刊2018年12期)

吴凌慧,徐冬,赵异凡[7](2018)在《一种大过载压差传感器结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应用环境的要求,设计了一种大压力、大过载的小体积压差传感器。针对大过载压差传感器的结构特点,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传感器的关键部件进行了建模及优化设计。试验验证表明:压差传感器具有良好的大过载、耐恶劣环境的特性。(本文来源于《传感器与微系统》期刊2018年03期)

赵俊江[8](2017)在《一种数字式过载传感器的设计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飞行器所能承受过载的大小是衡量飞行器机动性的重要参数,需通过过载传感器实现对飞行器过载参数的测量,因此过载传感器设计在飞行器机载测试试验中具有重要意义。而一般的过载传感器是以模拟信号的形式实现信号的输出,不仅传输稳定性差,而且存在抗干扰性差和操作不便等缺点。为此提出设计一种可实现数字信号输出的新型过载传感器。本文设计的基于串行接口的数字式过载传感器是以加速度传感器为基础,选用基于MEMS技术的电容式加速度计实现对过载信号的高精度采集。为完成采集信号的数字化输出,加入了微处理器,通过调用其内部的模数转换模块来实现信号的模数转换,采用RS-485通信总线来实现数字信号的传输。最后通过对传感器进行硬件电路设计和软件逻辑的控制,成功实现了过载参量的灵敏采集和数字信号输出。考虑到传感器工作环境特殊,为增加其功能实现的可靠性,采用模块化的设计思想,且加入了智能微处理的控制,可实现精度为12位的模数转换,同时采用标准化的数字接口完成信号的串行输出。最后对传感器进行性能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其满量程精度误差小于1%。因此该传感器性在性能可靠性及功能完整性方面均满足设计要求。本文所研究的数字式过载传感器,采集灵敏度高、抗干扰能力强,而且结构简单、测试性能稳定,能够很好的满足设计要求,具有很重要的研究意义和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中北大学》期刊2017-06-06)

杨松[9](2017)在《高精度硅差压传感器温度补偿与过载保护中心膜片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扩散硅差压传感器,作为基本的压力测控现场仪表,广泛应用于工业过程控制、物联网、航天航空、现代生物医疗等诸多领域。随着我国控制工程作业自动化和精细化的提升,对差压传感器的测量精度、测量稳定性和测量可靠性等均提出了新的要求。国内传感器产业起步较晚,与国外差距较大,高精度差压传感器市场主要被国外占据。本文依托国家863重大专项,针对差压传感器变温环境下输出精度不高和高温环境下过载能力不足两个问题展开研究,设计差压传感器温度补偿算法和过载保护中心膜片,以提高传感器的输出精度和过载保护能力。差压传感器受硅片和封装介质温度特性的影响,在使用环境温度发生改变时,传感器压力输出会呈现明显的非线性,须进行温度补偿。传统的硬件补偿及线性软件补偿存在操作困难和补偿精度低等问题,补偿效果均不理想。神经网络智能算法因其在非线性映射方面的优越表现,已广泛应用于非线性系统的拟合,分类等。本文回顾了现有神经网络算法在传感器补偿上的应用,提出了一种基于广义径向基网络,融合了聚类算法和智能寻优算法的温度补偿算法。该算法在原有广义径向基网络的基础上,针对4个未知网络参数设计新的选取策略并逐个优化:利用迭代误差收敛速度和精度确定网络隐藏层节点数,利用聚类算法优化网络中心值,利用智能寻优算法确定网络扩展值,利用伪逆法算得网络权值。分别将3种不同类型的聚类算法和寻优算法融入其中,共形成9种子算法。为验证算法的有效性,设计传感器变温标定实验,获取实验数据,训练网络并进行温度补偿输出。补偿结果表明:差压传感器变温输出精度较未补偿前大幅提升;随着网络参数的优化补偿精度不断提升。输出结果验证了算法用于硅压力传感器温度补偿的有效性,抑制了温度对传感器输出的影响。差压传感器受硅油热膨胀效应的影响,在高温环境下使用时,传感器的过载能力会减弱。过载保护中心膜片是传感器过载保护的核心,为了提高差压传感器高温下的过载能力,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中心膜片设计方法,采用中心波纹膜片取代传统平膜片,提高了高温下差压传感器的过载能力。学习了波纹膜片变形理论,得到理论压力-中心挠度特征关系式。通过有限元软件对波纹膜片大挠度变形进行仿真模拟,引入等效温度法研究了含焊接预应力情况下的热固耦合现象。设计波纹膜片压力-中心挠度测量实验和平膜片、波纹膜片过载能力检验实验。进行了波纹膜片压力-中心挠度理论值和实验值的对比分析和两种膜片高温下过载能力对比分析,结果验证了波纹膜片设计的可行性,数学模型的正确性以及Ansys仿真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华南理工大学》期刊2017-04-18)

韩帅,马游春,秦丽,王悦凯,丁宁[10](2016)在《基于MEMS压阻传感器的低功耗高过载测试系统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检验弹体在高冲击环境下的工作情况,提出了一种基于压阻传感器的高过载、低功耗的测试系统设计方案。该系统可承受2×105 g的过载冲击测试,且具有采样率高、体积小、功耗低的特点。通过打靶实验验证:在过载测试过程中该系统具有承受高冲击的能力,并能精确地采集到信号微弱变化,保证了弹体在飞行中记录数据的准确性。(本文来源于《爆炸与冲击》期刊2016年05期)

过载传感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对大过载(700~800倍)使得真空传感器的电容薄膜电极发生塑性变形,导致传感器失效的问题,根据动量定理,在真空传感器的气体输入端增设阻尼管及一定体积的容腔,延缓气团冲击电容薄膜电极的时间,达到保护电容薄膜电极的目的。通过有限元仿真分析,初步确定阻尼片的排列方式及阻尼孔的分布,并将优化后的真空传感器在真空测试装置中进行模拟试验,验证结构优化的有效性,并得到阻尼片的最优排列及与之匹配的容腔体积。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过载传感器论文参考文献

[1].沈力.平行梁传感器的防过载结构设计[J].衡器.2019

[2].王铁玲,刘宝伟,吕颖,陈宝成,马莎.大过载真空传感器结构优化设计[J].传感器与微系统.2019

[3].王超超.抗过载压电式振动测量MEMS加速度传感器设计与分析[D].合肥工业大学.2019

[4].杜彬.MEMS高g加速度传感器高过载能力的优化分析[J].山西电子技术.2018

[5].梁烁,卢超,赵俊江,张丁磊,白嘉.一种新型过载传感器的数字化设计[J].电子器件.2018

[6].钟立红,吴远飞.直升机过载传感器校准技术[J].中国科技信息.2018

[7].吴凌慧,徐冬,赵异凡.一种大过载压差传感器结构研究[J].传感器与微系统.2018

[8].赵俊江.一种数字式过载传感器的设计与实现[D].中北大学.2017

[9].杨松.高精度硅差压传感器温度补偿与过载保护中心膜片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7

[10].韩帅,马游春,秦丽,王悦凯,丁宁.基于MEMS压阻传感器的低功耗高过载测试系统设计[J].爆炸与冲击.2016

标签:;  ;  ;  ;  

过载传感器论文-沈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