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缺失论文-王梦茜

自然缺失论文-王梦茜

导读:本文包含了自然缺失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夏令营,大自然,肥胖率

自然缺失论文文献综述

王梦茜[1](2019)在《当教育远离自然,孩子缺失了什么》一文中研究指出"她当时刚学完一篇有关燕子的课文,跑来问我哪里能找到燕子,她说她太想看一看燕子是什么样的。"云南在地自然教育中心创始人王愉回忆起女儿"找燕子"的故事时说,"后来我开车带她去郊外,在车上她终于看到了燕子飞过的身影。"儿时常见的动物,十多年后却需要特地到郊外才能看到,王愉感受到,当下儿童亲近自然的空间与渠道似乎越来越窄。(本文来源于《教育家》期刊2019年41期)

贺晶[2](2019)在《告别幼儿“自然缺失症”——幼儿园“亲自然”实践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社会和科技的不断发展,城市的人口数量激增,城市用地更是越来越紧张,在钢筋水泥打造的世界中生活,距离自然越来越疏远,孩子们的童年同大自然的接触也越来越少。特别是一些发达城市的幼儿,小溪、昆虫、泥土是他们不易接触到的自然宝贝。儿童对于自然缺乏起码的尊重,儿童不再理解食物的来源,不再认识家乡的动植物,忧郁症和注意力缺乏症有上升趋势,等等。要想有效解决"自然缺失症",积极开展"亲自然"实践研究是幼儿园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本文来源于《中国校外教育》期刊2019年29期)

华菁[3](2019)在《加强自然教育,让孩子远离自然缺失症——对家乡青少年自然缺失症及自然教育状况的微调研》一文中研究指出大自然本身就具有教育意义,但是当今社会许多孩子由于种种原因与大自然疏远隔离,产生了"自然缺失症",不利于身心健康成长。文章以微调研的方式考察了家乡南京的青少年自然缺失症状况,提出全社会应该共同发力加强自然教育,让孩子们尽情感受自然之美,以美启德,树立敬畏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本文来源于《青年与社会》期刊2019年20期)

管丽[4](2019)在《小学语文中自然审美教育的缺失及其成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自然审美教育问题日渐突出。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对小学语文教学中自然审美教育的缺失情况及其成因进行了分析。一、在小学语文中自然审美教育的缺失情况在时下的语文教学,尤其是小学语文教学中,自然审美教学并没有有效地安排进语文教学的过程中,从而致使语文审美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游离乃至缺失。(本文来源于《新作文(语文教学研究)》期刊2019年06期)

贺亚峰[5](2019)在《运用“情境教育”解决儿童“自然缺失症”的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自然缺失症是由美国作家理查德·洛夫提出来的一种现象,即现代城市儿童与大自然的完全割裂。洛夫强调,自然缺失症不是一种需要医生诊断或需要服药治疗的病症,而是当今社会的一种危险的现象,即儿童在大自然中度过的时间越来越少,从而导致了一系列行为和心理上的问题。人的心智是通过感官和知觉形成在思维上的认知整合、判(本文来源于《甘肃教育》期刊2019年08期)

郑良[6](2019)在《追溯“缺失”让学生的思维自然地流淌》一文中研究指出从教师B对学生A的答疑现象引发深思,并针对问题及相关案例深入分析,结合教学实践,给出诊断与感悟.(本文来源于《数理化解题研究》期刊2019年07期)

王传霞[7](2018)在《基于自然缺失症分析的幼儿园室外环境设计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基于对幼儿的自然缺失症分析,通过对国内外幼儿园环境现状、与自然互动的幼儿园环境设计两个方面的论述,总结出了应对自然缺失症的幼儿园室外环境设计方法,以期可以减少幼儿自然缺失症状的出现,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本文来源于《美与时代(城市版)》期刊2018年10期)

[8](2018)在《儿童的自然缺失症及其教育对策》一文中研究指出范燕燕,章乐在《教育科学研究》2018年第5期中撰文指出:学校教育中分科化的课程设置,导致了儿童以割裂的方式认识自然,这也是儿童的自然缺失症产生的重要原因。杜威曾经批判过分科化课程的弊端,并提出综合性课程的理念。他认为,分科化课程会导致课程脱离儿童的整体性生活,从而让儿童感到枯燥和厌恶。事实上,在自然中发挥想象力和尽情享受快乐应成为生(本文来源于《教育探究》期刊2018年03期)

裘烨真[9](2018)在《生态现代化视野下自然缺失症成因及对策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自然缺失症后果调查及成因分析,探讨加强生态教育、建设生态城镇、治理环境污染、完善生态旅游等途径,以期降低生态退化,加强生态重建,重塑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赢。(本文来源于《国家林业局管理干部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2期)

董雪娟[10](2018)在《自然缺失症防治导向下小学环境教育户外活动实践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儿童是自然的精灵,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如今随着城市化的发展、科技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儿童患上了“自然缺失症”,这对于孩子的成长是极为不利的。孩子本该属于大自然,和大自然之间有着紧密关系。因此在基础教育中增加学生与自然的接触,增进自然体验,重视学生的户外实践、探索能力的培养,是当前基础教育改革中在尝试解决的问题。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梳理可知目前关于自然缺失症防治的环境教育户外活动开展问题的研究几乎还处在空白,因此,本文以此为切入点,利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案例分析法等方式展开研究。以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和教师作为调查对象,对当前环境教育户外活动实施的现状做了基本了解。得出目前户外环境教育的开展现况不容乐观,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此类课程开展过少,教师即便有心安排往往也无力实施。而学生真正到户外环境中接触自然的机会很少,对环境知识的学习不足,虽然对环境有一定的适应能力,对环境教育户外活动有很大兴趣,但是整体环境认知有待提高。基于此现状,以现阶段比较成功的叁大经典模式为参照,制定自然缺失症防治导向下的环境教育户外活动的实践方案,从目标、内容和实施过程着手,并对实施结果给与评价,从而得出:环境教育户外活动场地选择需因地制宜、活动教学方案需精心设计、活动准备工作需预先做好、环境教育户外活动实施需用心、环境教育户外活动评价需重视。在基础教育阶段实现自然缺失症防治和环境教育户外活动的结合任重而道远,需要广大学者,教师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户外环境教育的实践还需要一线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参与,并在实践中不断得到修正和完善。(本文来源于《云南师范大学》期刊2018-06-05)

自然缺失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随着社会和科技的不断发展,城市的人口数量激增,城市用地更是越来越紧张,在钢筋水泥打造的世界中生活,距离自然越来越疏远,孩子们的童年同大自然的接触也越来越少。特别是一些发达城市的幼儿,小溪、昆虫、泥土是他们不易接触到的自然宝贝。儿童对于自然缺乏起码的尊重,儿童不再理解食物的来源,不再认识家乡的动植物,忧郁症和注意力缺乏症有上升趋势,等等。要想有效解决"自然缺失症",积极开展"亲自然"实践研究是幼儿园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自然缺失论文参考文献

[1].王梦茜.当教育远离自然,孩子缺失了什么[J].教育家.2019

[2].贺晶.告别幼儿“自然缺失症”——幼儿园“亲自然”实践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9

[3].华菁.加强自然教育,让孩子远离自然缺失症——对家乡青少年自然缺失症及自然教育状况的微调研[J].青年与社会.2019

[4].管丽.小学语文中自然审美教育的缺失及其成因分析[J].新作文(语文教学研究).2019

[5].贺亚峰.运用“情境教育”解决儿童“自然缺失症”的策略[J].甘肃教育.2019

[6].郑良.追溯“缺失”让学生的思维自然地流淌[J].数理化解题研究.2019

[7].王传霞.基于自然缺失症分析的幼儿园室外环境设计探析[J].美与时代(城市版).2018

[8]..儿童的自然缺失症及其教育对策[J].教育探究.2018

[9].裘烨真.生态现代化视野下自然缺失症成因及对策初探[J].国家林业局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8

[10].董雪娟.自然缺失症防治导向下小学环境教育户外活动实践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8

标签:;  ;  ;  

自然缺失论文-王梦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