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氟环唑烯肟菌酯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烯肟菌酯,氟环唑,小麦叶锈病,田间防效
氟环唑烯肟菌酯论文文献综述
王军锋,司乃国,单中刚,李志念,孙芹[1](2018)在《18%烯肟菌酯·氟环唑悬浮剂防治小麦锈病田间药效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评价18%烯肟菌酯·氟环唑悬浮剂对小麦锈病的田间防效。[方法]田间药效试验。[结果]18%烯肟菌酯·氟环唑悬浮剂对小麦锈病具有良好的防效,同时表现出对小麦白粉病的控制作用和对小麦生长的促进作用。[结论]18%烯肟菌酯·氟环唑悬浮剂对小麦锈病的田间药效突出,值得进一步研究开发。(本文来源于《中国化工学会农药专业委员会第十八届年会论文集》期刊2018-08-15)
刘良柱[2](2008)在《氟环唑·烯肟菌酯在苹果中的残留动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主要研究了18%氟环唑·烯肟菌酯悬浮剂农药在苹果和土壤中的残留分析方法、消解动态规律及其最终残留量,以期对18%氟环唑·烯肟菌酯悬浮剂在苹果上的安全性使用进行评价,为制定该悬浮剂安全使用规则、产品登记提供重要的理论及试验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建立了新型农药氟环唑和烯肟菌酯在苹果和土壤中气相色谱分析方法。样品采用丙酮提取,使用二氯甲烷对提取液进行萃取。萃取液浓缩后用中性氧化铝层析柱净化,淋出液浓缩后用正己烷定容,气相色谱(ECD)测定。方法的灵敏度、准确度、精密度等均符合农药残留检测的要求。2.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18%氟环唑·烯肟菌酯悬浮剂在苹果和土壤中残留消解动态规律及其最终残留量。通过在天津和合肥南北两地两年田间试验,对18%氟环唑·烯肟菌酯悬浮剂按推荐剂量2倍处理苹果及其土壤样品,残留消解动态规律表明,18%氟环唑·烯肟菌酯悬浮剂在苹果及其土壤中降解过程符合一级动力学数学模型,半衰期小于30天,说明该悬浮剂属于易降解农药。3.按照田间试验设计方案,18%氟环唑·烯肟菌酯悬浮剂在苹果及其土壤中分别按照推荐剂量(900倍稀释液)和推荐剂量的2倍(450倍稀释液),施药2~3次,在收获期采集苹果和土壤样品进行检测,2006年和2007年两年、两地的试验结果显示,距最后一次施药间隔为21d时,氟环唑和烯肟菌酯在苹果中的最高残留量分别为0.2670mg·kg-1和0.0890mg·kg-1。4.目前,我国尚未制定氟环唑在苹果中的最大残留限量(MRL),澳大利亚规定梨中氟环唑最大残留限量(MRL)值为0.5mg·kg-1[1],参考国外相关最大残留限标准,按氟环唑推荐剂量的2倍(450倍稀释液)最多施药3次,距采收期最后1次施药21d是安全的。烯肟菌酯的最大残留限量国内外尚未见报道,通过本研究获得了烯肟菌酯在苹果中的残留消解动态、最终残留量和安全使用间隔期,为制定烯肟菌酯在苹果上的最大残留限量(MRL)值和安全使用规则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科学院》期刊2008-06-01)
氟环唑烯肟菌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研究了18%氟环唑·烯肟菌酯悬浮剂农药在苹果和土壤中的残留分析方法、消解动态规律及其最终残留量,以期对18%氟环唑·烯肟菌酯悬浮剂在苹果上的安全性使用进行评价,为制定该悬浮剂安全使用规则、产品登记提供重要的理论及试验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建立了新型农药氟环唑和烯肟菌酯在苹果和土壤中气相色谱分析方法。样品采用丙酮提取,使用二氯甲烷对提取液进行萃取。萃取液浓缩后用中性氧化铝层析柱净化,淋出液浓缩后用正己烷定容,气相色谱(ECD)测定。方法的灵敏度、准确度、精密度等均符合农药残留检测的要求。2.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18%氟环唑·烯肟菌酯悬浮剂在苹果和土壤中残留消解动态规律及其最终残留量。通过在天津和合肥南北两地两年田间试验,对18%氟环唑·烯肟菌酯悬浮剂按推荐剂量2倍处理苹果及其土壤样品,残留消解动态规律表明,18%氟环唑·烯肟菌酯悬浮剂在苹果及其土壤中降解过程符合一级动力学数学模型,半衰期小于30天,说明该悬浮剂属于易降解农药。3.按照田间试验设计方案,18%氟环唑·烯肟菌酯悬浮剂在苹果及其土壤中分别按照推荐剂量(900倍稀释液)和推荐剂量的2倍(450倍稀释液),施药2~3次,在收获期采集苹果和土壤样品进行检测,2006年和2007年两年、两地的试验结果显示,距最后一次施药间隔为21d时,氟环唑和烯肟菌酯在苹果中的最高残留量分别为0.2670mg·kg-1和0.0890mg·kg-1。4.目前,我国尚未制定氟环唑在苹果中的最大残留限量(MRL),澳大利亚规定梨中氟环唑最大残留限量(MRL)值为0.5mg·kg-1[1],参考国外相关最大残留限标准,按氟环唑推荐剂量的2倍(450倍稀释液)最多施药3次,距采收期最后1次施药21d是安全的。烯肟菌酯的最大残留限量国内外尚未见报道,通过本研究获得了烯肟菌酯在苹果中的残留消解动态、最终残留量和安全使用间隔期,为制定烯肟菌酯在苹果上的最大残留限量(MRL)值和安全使用规则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氟环唑烯肟菌酯论文参考文献
[1].王军锋,司乃国,单中刚,李志念,孙芹.18%烯肟菌酯·氟环唑悬浮剂防治小麦锈病田间药效试验研究[C].中国化工学会农药专业委员会第十八届年会论文集.2018
[2].刘良柱.氟环唑·烯肟菌酯在苹果中的残留动态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8